区域一体化发展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初是国际经济学话语,被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经济整合为范围更广整体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经济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消除国境及与此相关的由于国家主权造成的经济交往障碍,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多国或地区经济区域的形成过程,在这个多国或地区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共同市场,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2)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指向。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时代要求,是国家意志。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统一大国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则上讲,有利条件比国别之间一体化要多得多,推进难易程度也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不存在国家之间的主权及与此相关的关税、汇率等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难点是“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一体化的治理机制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两者的叠加。
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推动经济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主要驱动力是科技创新。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不是合并化,高质量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创新要素实现经济体量变到质变,就是范围经济能引致规模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区域经济结构提升。
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一个一个具体项目做起。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
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产业发展是基础,企业是主体。
企业跨地区发展形成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组织形态,这种产业组织将自动产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生效应。
然而,在现实当中,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于高质量一体化的热情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沉寂,如何将政府的推力有效地传导到企业,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值得深入研究。
另外,包括协会、商会在内的民间机构尚未有效参与到一体化的合作协调中,企业与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灵活性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子课题一的研究内容实际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界定三个概念(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缘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体)的含义;二是解释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概括总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只有明确了三个概念的含义,才能阐释三者之间的关联,进而才能解释为何课题组会选择这三个关键词来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1.实证调查法。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证的检验和考察,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考察。
以完善该课题的实证内容。
2.文献分析法。
子课题一主要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很大部分内容是界定概念,因此需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作出准确界定。
3.历史分析法。
需要界定的概念中,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了更好了解其内核含义都要通过历史分析法才能准确、全面地探知。
4.比较分析法。
建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的完善提供路径支撑,而不论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法治水平,境外有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如何在法治层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构,离不开对这些国家或地区成熟经验的借鉴,因此,比较分析始终是课题研究重要方法。
三、研究计划和任务分工
(一)研究计划
子课题一对后面几个课题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统领作用。
因此,本子课题拟提前于整个课题
的研究时间完成。
具体来说,子课题一计划分2个阶段完成,各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阶段一(2020年1-3月):召开课题组内部研讨会,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专长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课题组成员制定并提交具体的研究计划,同时落实责任人并签订科研协议书。
课题组成员开始全面收集子课题研究资料,并完成对已有文献的汇总、比对、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阶段二(2020年4-6月):这一阶段必须着手研究内容写作,完成子对三个核心概念的明确界定,理顺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整个课题的研究路径与内容进行统率性的定位。
根据最新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成熟之后进行论文投递,拟发表1- 2篇基础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
[1]李静等.提高企业技术应用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19(6).
[2]李静.人力资本错配:优先产业结构升级还是优先研发[J].经济研究,2019(7).
[3]李静等.中国经济稳增长难题:人力资本错配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17(3).
[4]李静等.中国研发投入“索洛悖论”:解释及其人力资本匹配含义[J].经济学家,2017(1).
[5]李静.人才为何流向公共部门——减速期经济稳增长困境及人力资本错配含义[J].财贸经济,2019(2).
[6]李静等.中国经济增长减缓与稳定增长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15(3).
[7]李静,楠玉.垂直专业化“挤出效应”与技术进步迟滞[J].国际贸易问题,2016(11).
[8]李静等.土地托管影响农业产出机制:投资效率及其解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9).
[9]李静,楠玉.中国产业比较优势演进为何受阻——基于人力资本错配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6(12).
[10]李静.社会保障预期、出生率与人口质量[J].中国软科学,2015(2).
[11]李静,窦可惠.为何加速经济增长可以弱化环境污染压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
[12]李静,蒋长流.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1).
[13]
李静近4年主持的研究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纠正人力资本错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研究”(18BJL025),主持人,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视角下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型动态匹配研究”(17YJC79007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持人,已结项。
[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实现‘调转促’动力转换及风险规避研究”(AHSKQ2016D48),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持人,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