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乙)2007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11. 任意可逆过程构成的循环,其热温商均为零。 12. 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 2,自由度 为零。 13.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相图中,每两个两相区之间不是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1 页 共 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2 页 共 5页
2+
3+
水的质量比 W(有机物)/W(水)= 1.93,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 为 43.102 kPa,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11.4 (B) 214.1 (C) 121.4 (D) 112.1 11. 溶液中的反应,由于浓度标度不同, K c , K x , K m 三者往往是不等的。通
2 24π 2 A 2 νV 2 n1 -n 2 2 9. 使用瑞利(Ra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 I= ,可根据已知溶 2 4 2 λ n1 +2n 2 2
胶样品的粒子大小或浓度值来计算另一份未知的、半径 ≤ 47 nm 的导电粒子 的粒子大小或浓度。 10. (F n i ) T,p,n 是化学势。
(C) 只有 r G θ m = -RTlnK c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D) 只有 r G θ m = -RTlnK x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考研物理化学真题】国科大2008物理化学(乙)
C. 由于 kX, km 和 kC 不同,算得 Ar 在水中的溶解度应不相同
D. 由于 Ar 气体的溶解度极小,可看成理想溶液, kX, km 和 kC 值近似相等,
所以三式计算所得溶解度相差极小
6.
反应①
SO2 (g) +
1 2
O2 (g)
=
SO3(g); K1θ
;反应②
2SO2 (g) +
O2 (g)
(2)设ε = kBT ,求相邻两能级上粒子数之比。
(3)当 T=298.15K 时,若ε = kBT ,试计算 1mol 该气体的平均能量为多少?
4. (7 分)证明:当 A、B 两组分混合形成 1mol 理想混合物时,A、B 各为 0.5mol
时的 ΔmixG 最小。
5. (14 分)PCl5 的分解作用为 PCl5 (g)≈PCl3 (g)+Cl2(g)。在 523.2K、101.325kPa 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 2.695kg·m-3,试计算:(已
利用双电层和ζ 电势的概念,可以说明电动现象。上述对于 stern 双电层模
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
B. ③
C. ②④
D. 都正确
24. 甲乙两组同时使用相同渗析胶体做电泳实验,电极间距离及施加电压可能不
同,在 45 分钟内,甲组界面移动 10mm 而乙组为 8mm,则电势梯度比
E(甲)/E(乙)为( )。
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11. 在 298.15K 和 101.325kPa 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是( )。
A. H2
B. CH2
C. NO
12. 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 )。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2(07级动力学练习)+答案
物理化学(二)练习(化学动力学)2007级一、选择题 ( 共12题 24分 )1.对于气相基元反应,按过渡态理论,不正确的关系式是: C(A)E a =∆≠U m $+RT (B)E a =∆≠H m $+nRT (C)E a =E 0+ RT (D)E a =E 0+mRT2.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C(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 c(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 c(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 c3.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溶剂粘度有关,当溶剂粘度增大时,反应速率应: B(A)提高 (B)降低 (C)相等 (D)不一定4.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以mol -1·dm 3·s -1计约为: C(A)1013 (B)105 (C)1010 (D)1085.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 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 B(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B) 空间的位阻效应(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D) 分子间的作用力6.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S m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S m $为: A(A) 57.43 J ·K -1·mol -1 (B) 25.34 J ·K -1·mol -1(C) 120.2 J ·K -1·mol -1 (D) 无法求解7.设气体A 和B 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 ,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 f r = 10。
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 T 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A(A) 10-22k B T /h (B) 10-21k B T /h (C) 10-23k B T /h (D) 1023k B T /h8.光化学反应A2+h ν →2A的反应历程为:A2+h ν →A2* A2*k 12A A2*+A2k 22A2可得:r =k 1I a /(k 1+k 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C(A) 1 (B) 2(C) k 1/(k 1+k 2[A2]) (D) k 2/(k 1+k 2[A2])·29.相同分子B 反应, 其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内的碰撞数为: C(A) 2d B 2(πRT /M B )1/2 (B) 12d B 2(πRT /M B )1/2 (C) 2N B 2d B 2(πRT /M B )1/2 (D) 4LN B 2d B 2(πRT /M B )1/2式中L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 B 是B 分子的数密度。
2007级(5-7)物化期末试题(南大5版)A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7级(3+2)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试卷A(试卷共10页,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压力升高时,单组分系统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2、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3 种B、2 种C、1 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3、水蒸气蒸馏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 )A、完全互溶双液系B、互不相溶双液系C、部分互溶双液系D、所有双液系:本试卷共10页第 1 页4、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B、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C、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D、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5、A与B是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的正常沸点80℃,B的正常沸点120℃。
把A、B混合组成一个系统,那么这个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 )A、小于80℃B、大于120℃C、介于80℃与120℃之间D、无法确定范围下面关于6、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的冷却过程--------------( )A、a点物系点B、b点物系点C、c点物系点D、d点物系点7、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点的组成为x,冷却到t℃时,固液二相的重量之比是-------------------------------------------------( )A、w(s)∶w(l) = ac∶bcB、w(s)∶w(l) = ac∶abC、w(s)∶w(l) = bc∶abD、w(s)∶w(l) = bc∶ac8、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相图,图中有几个两相区----------------- -------------- ( )A、1个B、2个C、3个D、4个9、H2O-KNO3-NaNO3物系的相图如下。
漫谈物理化学的发展及学科特点
漫谈物理化学的发展及学科特点2007化教一班222007316011045 王祖龙摘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物理化学终以一门新的学科出现。
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并在化学中占有极重要位置。
随着人们不断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物理化学形成发展学科特点前景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尤其在当今,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但统而观之,它们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很多都是边缘学科(亦称交叉学科,1926年美国首次出现)——横跨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学科。
边缘学科的产生,是随着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及固有次序的逐步揭示,是当基础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结果,是人们知识的深化。
化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且一直以来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一系列化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断形成,大大的丰富了化学知识,拓展了人们的眼界。
在所有化学分支学科中,当属物理化学最为重要。
而物理化学,作为最早形成的第一门边缘学科,被称为交叉学科的典范,是现代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在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
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较漫长而艰难的时期。
一、物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物理化学”这个术语曾在十八世纪首先被罗蒙诺索夫创用,但是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基本内容却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才被确定下来。
至今其研究内容也都是在当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发展的。
对于物理化学的形成,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杰出的俄国一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W.F.,1853一1932),他为物理化学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在1887年创办了第一份名副其实的专业性期刊:德文的《物理化学杂志》(Zeitschrift physikalische Chemie)121,标志着物理化学的形成.。
奥斯特瓦尔德因此被称为“物理化学之父”,也曾被列宁誉为“伟大的化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前的近代化学初期,化学家往往又是物理学家,他们研究的问题常常相互有关,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
兰州大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2007-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目录Ⅰ历年真题试卷 (2)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2)兰州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6)兰州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0)兰州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4)兰州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8)Ⅱ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22)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2)兰州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34)兰州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9)兰州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61)兰州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73)Ⅰ历年真题试卷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信息学、药物化学生物学考试科目:613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占40%)注意: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分析化学一、填空题(20分)1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验。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通常____________。
2滴定分析按操作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为滴定剂,它是____元酸,在水中呈____种状态,只有___与金属配位,为了保证配位滴定的顺利进行,通常体系中加入_____维持EDTA形态。
4氧化还原滴定中,等当点电位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在滴定结束前,利用_______计算体系的电位。
在滴定200%处,体系电位为______的电位。
5沉淀滴定通常是银量法,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动力学一,2007级)+答案
物理化学动力学(一)练习2007级一、选择题1.反应 A + BC → AB + C 的焓变 ∆r H m > 0,A ,C 是自由基,ε AB ,ε BC 是分子 AB ,BC 的摩尔键焓。
以下哪个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E a ? ( B )(A) 0.055ε AB (B) 0.055ε AB + ∆r H m(C) 0.055ε BC (D) 0.055ε BC - ∆r H m2.反应 A k 1 B (I);A k 2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 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B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3.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4.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 E 2> E 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则:( A )(A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B)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C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D) 21d d d d k k T T > 5. 对于反应 2NO 2= 2NO + 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 D )(A) -2d[NO 2]/d t = 2d[NO]/d t = d[O 2]/d t(B)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d ξ /d t(C) - d[NO 2]/d t = d[NO]/d t = d[O 2]/d t(D)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1/V d ξ /d t6.反应 A →产物 为一级反应,2B → 产物 为二级反应,t 12(A) 和 t 12(B) 分别表示两反应的半衰期,设 A 和 B 的初始浓度相等,当两反应分别进行的时间为 t = 2t 12(A) 和 t =2t 12(B) 时,A ,B 物质的浓度 c A ,c B 的大小关系为: ( C )(A) c A > c B (B) c A = c B (C) c A < c B (D) 两者无一定关系7.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 ,初始浓度为 0.024mol ·dm -3时,半衰期为 600 s ,此反应为: ( C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8.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 ·dm -3 0.05 mol ·dm -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 ,[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C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设 r = k [X]0 n [Y]0 m r 2/r 1= k (0.2 mol ·dm -3/0.1 mol ·dm -3)(0.1 mol ·dm -3/0.1 mol ·dm -3) =72/18 = 4 2 n = 4 n = 2 同理:2 m = 2 m = 19. 连串反应 A k 1B k 2 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C )(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10.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11. 某气相 1-1 级平行反应 M k 1R ;M k 2S ,其指前因子 A 1= A 2,活化能 E 1≠E 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 298 K 时 ,k 1/ k 2= 100,则 754 K 时 k 1/k 2为: ( C )(A) 2500 (B) 2.5(C) 6.2 (D) 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k 1/k 2= exp[-(E 1-E 2)/RT ] 将数据代入即得12.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 ( D )(A) 0.3×10-6 s (B) 2.5 min(C) 5580 a (D) 4.5×109 a13. 1-1 级对峙反应 12A B k k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 ( C )(A) t = ln 12k k (B) t = 11221ln k k k k - (C) t = 1121212ln k k k k k +- (D) 112121ln k t k k k k =+- 14. 如果某反应的 △r H m = 100kJ ·mol -1,那么活化能 E a 将: (B)(A) E a ≠ 100kJ ·mol -1 (B) E a ≥ 100kJ ·mol -1(C) E a ≤ 100kJ ·mol -1 (D) 都可以15. A ,B 构成 1-1 级对峙反应,用 H + 催化可构成 2-2 级对峙反应,314++A B A+H B+H k k k k 则 k 1, k 2, k 3, k 4的关系为: (D)(A) k 1= k 3, k 2= k 4(B) k 1. k 3= k 2. k 4(C) k 1+ k 3= k 2+ k 4(D) k 4. k 1= k 2. k 3 16. 若反应 A + B k k +-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 则平衡常数 K 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 , k - 间的关系为: (D)(A) K > k +/ k - (B) K < k +/ k -(C) K = k +/ k - (D) K 与 k +/ k - 关系不定17.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 12 为 1/(k 2c 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 14应为: (B)(A) 2/(k 2c 0) (B) 1/(3k 2c 0)(C) 3/(k 2c 0) (D) 4/(k 2c 0)根据 10120()1(1)n n c c t n k c ---=- 18.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 ·h -1) 1 13.3 0.133 1.332 26.6 0.133 5.323 53.2 0.0665 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B)(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19. 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k = 0.1 dm 3·mol -1·s -1,起始浓度为 0.1 mol ·dm -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 1/4 时,所需时间为: (D)(A) 0.1 s (B) 333 s (C) 30 s (D) 100 s20. 均相反应 A + B k 1 C + D , A + B k 2 E +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 ∆[C]/∆[E] =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中科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11 紫精类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 及性能研究 12 锂离子电池等能源转化与存储材 料化学与物理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理论研究 14 纳米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15 纳米材料生长机制与动力学 16 新型半导体团簇的制备与应用探 索 17 多功能超分子化合物 18 汽车尾气 NOx 净化 19 手性与催化多孔材料 20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21 清洁储能与环保纳米材料的设计 与合成 22 多孔 CO2 捕获材料的设计合成及 性能研究 23 光催化 24 新型含碳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 25 新型离子交换材料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同上
04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
同上
能调控
05 金属膦(胂)酸盐功能配合物的
同上
合成与结构
06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
同上
料
07 纳米氧化物催化材料和锂离子电
同上
池等能源材料
08 热电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同上
09 热电材料设计与理论研究
同上
10 半导体材料
同上
11 半导体材料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福建物构所设有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中科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 理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 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激光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福建省光电子晶体材料与器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光电子晶体材料 及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 10 个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室、纳米 材料研究室、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室、晶体材料研究室、材料化学与物理研究室、 激光工程研究室、化学生物学研究室、应用化学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等 10 个研究室(中心),培植了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福
H877-物理化学-考研资料-物理化学(动力学二-2007级)
物理化学(二)练习(化学动力学)2007级一、选择题 ( 共12题 24分 ) 1.对于气相基元反应,按过渡态理论,不正确的关系式是:(A)E a =∆≠U m +RT (B)E a =∆≠H m +nRT(C)E a =E 0+ RT (D)E a =E 0+mRT 2.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 c (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 c (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 c 3. 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溶剂粘度有关,当溶剂粘度增大时,反应速率应: (A)提高 (B)降低 (C)相等 (D)不一定 4. 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以mol -1·dm 3·s -1计约为: (A)1013 (B)105 (C)1010 (D)108 5. 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 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B) 空间的位阻效应(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6.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S m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S m 为:(A) 57.43 J ·K -1·mol -1 (B) 25.34 J ·K -1·mol -1 (C) 120.2 J ·K -1·mol -1 (D) 无法求解7.设气体A 和B 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 ,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 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 f r = 10。
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 T 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A) 10-22k B T /h (B) 10-21k B T /h (C) 10-23k B T /h (D) 1023k B T /h 8. 光化学反应A2+h ν →2A的反应历程为: A2+h ν →A2* A2*k 12AA2*+A2k 22A2可得:r =k 1I a /(k 1+k 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A) 1 (B) 2(C) k 1/(k 1+k 2[A2]) (D) k 2/(k 1+k 2[A2])·2 9. 相同分子B 反应, 其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内的碰撞数为: (A) 2d B 2(πRT /M B )1/2 (B)12d B 2(πRT /M B )1/2(C) 2N B 2d B 2(πRT /M B )1/2 (D) 4LN B 2d B 2(πRT /M B )1/2 式中L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 B 是B 分子的数密度。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 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 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物理化学(相平衡2007级)
()
22. 水与苯胺的最高临界溶点温度为 T。在某工艺中需用水萃取苯胺中的某物质时,操作
的最佳温度应该是:
()
(A)T > T0 (C)T = T0
(B)T < T0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3.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18. 用什么仪器可以区分固溶体和低共熔混合物? ( )
(A)放大镜
(B)超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金相显微镜
19. 某气体服从状态方程 pV (1 p) nRT , 为与气体性质和温度有关的常数。根据相
图和相律可知,该气体在气相区、气液共存区、临界点时的自由度分别为:( ) (A)3,2,1 (B)3,1,0 (C)2,1,0 (D)2,1,1
(3)设物系点处于 P 点,其质量为 3 kg,当冷却到 O 点时(此时 B 的质量分数
w(B) 0.8 ),问此时体系中液相的质量为若干?
35. 已知 Hg-Tl 二组分体系的数据如下:
(1)绘制其温度-组成图(示意图); (2)指出各相区、水平线段、交点的相数; (3)为扩大低温测量范围,应选什么组成的 Hg-Tl 混合物做温度计较合适? 36. 请用热力学公式证明: (1)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2)液体的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递增; (3)一般液体的熔点随压力增大而升高,并指出一种例外的液体。 37. 银(熔点为 960 °C)和铜(熔点为 1083 °C)在 779 °C 时形成一最低共熔混合物,其
()
(A) 纯苯
(B) 纯乙醇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一期末试卷级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1. 根据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公式: μB = μB *(T ,p ) + RT ln x B , μA = μA *(T ,p ) + RT ln x A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μA *(T ,p ) 是纯溶剂在所处 T , p 时的化学势(B) μB *(T ,p ) 是 x B = 1,且仍服从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的化学势,而不是纯溶质的化学势(C) 当溶质的浓度用不同方法(如 x B , m B , c B )表示时,μB *(T ,p )不同,但 B 不变(D) μA *(T ,p ) 只与 T , p 及溶剂的性质有关, μB *(T ,p ) 只与 T , p 及溶质的性质有关1-2. H 2O -NaCl -Na 2SO 4的三元系中,Na 2SO 4和H 2O 能形成水合物Na 2SO 4·10H 2O (D),在DBC 区中存在的是:(A) 水合物D 和溶液(B) 水合物D 和纯Na 2SO 4及纯NaCl 三相共存(C) 水合物D ,NaCl 和组成为F 的溶液(D) 纯NaCl ,纯Na 2SO 4和水溶液1-3. 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I 2在液态水和 CCl 4中达到分配平衡 (无固态碘存在),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A) f *= 1(B) f *= 2(C) f *= 0(D) f *= 31-4. 如图所示,当物系点在通过A 点的一条直线上变动时,则此物系的特点是:(A) B和C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B) A的百分含量不变(C) B的百分含量不变(D) C的百分含量不变1-5. 对正规溶液和无热溶液特性的描述,下述哪一种是错误的:(A) 正:H E>> TS E无:H E<< TS E(B) 正:S E = 0 无:H E = 0(C) 正:G E = -TS E无:G E = H E(D) 正:G E = H E无:G E = -TS E1-6. 在298 K 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k A和k B,且知k A> k B,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A) A 的量大于B 的量(B) A 的量小于B 的量(C) A 的量等于B 的量(D) A 的量与B 的量无法比较1-7. 对二级相变而言,则(A)∆相变H=0,∆相变V<0(B)∆相变H<0,∆相变V=0(C)∆相变H<0,∆相变V<0(D)∆相变H=0,∆相变V=01-8. 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A) 1(B) 2(C) 3(D) 41-9.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100 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B) 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C) 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D) 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1-10.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中科院大学参考书目
338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2002年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因VIII》(中文版),Benjamin Lewin,科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主要参考教材建议以《基因VIII》为主)601 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02 高等数学(乙)《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03 高等数学(丙)[1]《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2002年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因VIII》(中文版),Benjamin Lewin,科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主要参考教材建议以《基因VIII》为主)808 电动力学郭硕鸿著,《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年第二版。
614 科学技术史雷·斯潘根贝格和黛安娜·莫泽,《科学的旅程》,郭奕玲、陈蓉霞、沈慧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11 生物化学(甲)《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610 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Molecular Biology》(第三版),Robert Weaver著,McGraw-Hill出版社,2005(809)固体物理: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811)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19)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科大、中科院试卷清单总汇
中科大、中科院试卷清单总汇许多试卷属中科院系统通用试卷,适用于中科院很多单位高等数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高等数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5(第1种),2005(第2种),2007高等数学(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高等数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3——2005(1993——2004有答案)高等数学(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高等数学(丙)(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 高等数学(乙)(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0——2002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普通物理(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物理(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8,2000普通物理(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4——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乙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1998,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8(1997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理论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0——2002 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固体物理(B)(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2006——2007有答案)固体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7——1999(1997有答案)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8(2000——2008答案)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电动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9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8有答案)电动力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5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7答案,1998,1998答案,1999,1999答案,2000A卷(第1种),2000A卷(第1种)答案,2000A卷(第2种),2000B卷,2000B卷答案,2001B卷(第1种),2001B卷(第1种)答案,2001B卷(第2种),2001B卷(第2种)答案,2002A卷,2002A卷答案,2002B卷(第1种),2002B卷(第2种),2002B卷(第2种)答案,2003A卷,2003A卷答案,2003B卷,2004,2004答案,2005B卷,2005B 卷答案,2006,2006答案,2007,2007答案,2008,2008答案物理化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8物理化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87,1995——2008(1995——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C)(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4物理化学(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命题试卷)2001——2004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8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86——1990,1992——1998(1986,1988,1995——1998有答案)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3,1998(1998有答案)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8(1999——2004,2006——2008有答案)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8(2001,2003——2008有答案)高分子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89,1991,1993——1998,2003——20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2,2004(2001——2002有答案)高分子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4高分子物理部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占总分值50%)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6——1997,2001——2002普通化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化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4——2008(2004,2006——2008有答案)综合化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6综合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9——2004有答案)基础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8(2008有答案)化工原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5,2007化学工程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4(2004有答案)半导体物理(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2004(1997——2002有答案)半导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命题试卷)2004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1996,1998,2000——2001(1996,2000有答案)半导体材料物理(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2002——2003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4(2002有答案)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5——1996,1998(1996,1998,1999有答案)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7有答案)材料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2008材料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3——2008(2001,2003——2007有答案)材料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试卷)2004(2004有答案)大气科学导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5——2008(2005——2008有答案)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4——2005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第四纪地质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磁场理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电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技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6——2008(1996——2001,2003——2008有答案)(注:2002年的试卷共12页,缺P2—P5)电子线路(电子所命题试卷)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电子线路(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2002——2004信号与系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信号与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9(1996——1999有答案)(另:有《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11份,每份3元。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2686×102 −270.85 T/K) J·mol-1 反应能进行,∆rGm <0,即
T>268600K/270.85= 991.7K
(2) 对反应:2MnO(s)+C(s)=2Mn(s)+CO2(g)
� ∆rG m ={−3954×102 − 2× (−3849×102 + 74.48 T/K)} J·mol-1
� ∆rG m ={(−1163×102 − 83.89 T /K) − (−3849×102 + 74.48 T/K)} J·mol-1
(15 分)
=(2686×102 −158.37 T/K) J·mol-1
� ∆rGm = ∆rG m +RTln[pCO/p⊖]
={(6×102 −158.37 T/K) +8.315ln[0.13333/100000] T/K} J·mol-1
1 1 1
V
V
V
1 1 na dVm = −na( − ) 2 Vm , 2 Vm ,1 Vm
W= − ∫V 2 pdV = ∫V 2 [
1 1
V
V
V 1 1 RT a − 2 ]ndVm =nRT ln m , 2 − na( − ) Vm V m Vm ,1 Vm , 2 Vm,1
Q=ΔU-W =nRTln(Vm,2/Vm,1)=[8.315×300×ln(40/10)]J= 3458J
ΔH=ΔU+ΔpV =ΔU+nΔ[RT-(a/Vm)] =ΔU-na[(1/Vm,2)-(1/Vm,1)] = -2na[(1/Vm,2)-(1/Vm,1)] 根据所给条件,可算出:
a= (RT/Vm -p) Vm2 =(8.315×300/0.01-2×105)×0.012 =4.945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不具有储存及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 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 kB = 1.38×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 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 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 分,共18 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同温、同压下,某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Z 是大于 1 的。
2.可逆过程一定是循环过程,循环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最概然分布可以代表系统的一切可能的分布。
4.气体CO 和N2 有相近的转动惯量和相对分子摩尔质量,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时,两者的平动熵和转动熵都相等。
5.298 K 时,汞的表面张力明显大于水的表面张力,这主要归因于汞原子之间的主要作用是金属键而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是氢键。
6.在极性分散介质中,由于离子的溶剂化,胶粒和胶团也是溶剂化的,胶团常带有正电或负电。
7.因为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所以任何溶质在稀溶液范围内都遵守亨利定律。
8.对吉布斯自由能而言,化学势即为偏摩尔量。
9.通常所见的三相共存的水一定处于三相点。
10.二组分能形成恒沸混合物,只有在定温条件下,该恒沸混合物才有恒定的组成。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11.当体系状态一定时,若选取不同的标准态,各物质的标准态化学势不同,但对于等温反应,其r G m 相同。
12.对于给定的系统,亲和势有定值,它取决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反应过程及系统中各物质的强度性质无关。
物理化学复习题题目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练习题2007年12月选择题部分:电化学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离子浓度(从零开始)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与离子大小成正比(c)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d)与离子电荷成正比2、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a)欧姆定律(b)离子独立运动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3、下列化合物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能从摩尔电导率对m1/2作图外推到m=0 时而求得的是:(a)CH3COOH (b)HCOOH(c)CH3COONa (d)NH4OH4、用电导仪测未知溶液的电导,将一定浓度的标准KCl溶液注入电导池中进行测定,其目的是:(a)做空白试验(b)校正零点(c)求电导池常数(d)作工作曲线5、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得到的:(a)D-H 极限公式(b)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值(c)离子独立运动定律(d)实验直接测得6、(1) Zn|ZnSO4(a1) CuSO4(a2)|Cu(2) Pt|H2(p)|HCl(m)|AgCl|Ag(3) Pt|H2 (p )|HCl(m)|H2(2p )|Pt(4) Pt|H2(p)|HCl(a1) HCl(a2)|H2 (p) |Pt 。
上述电池中,属于浓差电池的是:(a)(1)(2) (b)(3)(4)(c)(2)(3) (d)(1)(4)7、电解下列四种物质水溶液,哪个产物与众不同:(a)H2SO4水溶液(b)NaOH 水溶液(c)HCl 水溶液(d)KOH 水溶液8、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和摩尔电导率 m 将怎样变化?(a ) 增大, m 减小(b ) 增大, m 增大 (c ) 变化不一定, m 增大 (d ) 先增后减, m 增大9、下列关于摩尔电导率的说法,哪个是最为正确的 :(a )摩尔电导率是在两电极之间放入含1mol 电荷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就是1m 3溶液中含1mol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c )根据m Λ=κ/c ,说明m Λ与c 成反比,溶液的浓度愈小,摩尔电导率愈大(d )引进摩尔电导率概念的最大好处是排除了离子多少对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10、在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中,FeCl 3的活度a 为:(a )(γ±)2(m /m )2 (b ) 4γ± (m /m )(c )9(γ±)4(m /m )4 (d )27(γ±)4 (m /m )411、就如图所示的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电池由 Cu│Cu 2+电极和 Zn│Zn 2+电极组成(b )该电池由C u电极和Zn 电极及电解质溶液组成(c )该电池阴极反应为Zn →Zn 2+ +2e-(d )该电池的符号是 Zn | Zn SO 4(a 1)│Cu SO 4 (a 2)|Cu12、能测定水的离子积K W (反应:H 2O=H ++HO -)的电池是:(a )Pt | H 2 | H 2SO 4(aq) | O 2 |Pt (b )Pt | H 2| H + OH - | H 2 | Pt(c )Pt | H 2 | NaOH(aq) | O 2 | Pt (d )Pt | H 2O | NaOH(aq) | O 2| Pt13、反应3Cu 2++2Fe →2Fe 3++3Cu ,所对应的电池表示应为:(a )Fe(s)|FeCl 3(m 1)‖CuSO 4(m 2)|Cu(s)(b )Cu(s)|CuSO 4 (m 2)‖FeCl 3 (m 1)|Fe(s)(c )Cu(s)|FeCl 3 (m 2)‖CuSO 4 (m 1)|Fe(s)(d )2Fe(s)|2FeCl 3 (m 1)‖3CuSO 4 (m 2)|3Fe(s)14、某电池在等温和标准压力下的可逆放电过程中Q r =-100J ,则焓变(a )ΔH =100 J (b )ΔH =0(c )ΔH >-100 J (d )ΔH<-100 J15、对于电池Pt│H2(p∃)│NaOH(0.01 mol·kg-1)│O2(p∃)│Pt其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可表示为:(1) E= E∃ (O2/OH-) - (RT/F)ln[a(OH-)/a1/4(O2)](2) E左= E∃ (H2O/H2,OH-) - (RT/F)ln[a1/2(H2)·a(OH-)](3) E左= E∃ (H+/H2) - (RT/F)ln[a1/2(H2)/a(H+)](4) E = E右- E左上述表示中(a)(1) 的表示式不对(b)(2) 的表示式不对(c)(3) 的表示式不对(d)四种表示式都可以16、下图所示的极化曲线中,a,b,c,d所代表的极化曲线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一组是:原电池电解池阴极(+) 阳极(-) 阴极阳极(a)abcd(b)bacd(c)cdab(d)dcba17、对于T afel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T afel公式是电化学极化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关系式。
《物理化学》48学时教学学时分配与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48学时教学学时分配与教学要求教材:天津大学王正烈等修订,《物理化学》,第4版,高教社版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2007年1月说明:*内容为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绪论(1学时)§0.1 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1. 物理量的表示2. 对数中的物理量3. 量值计算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1学时,介绍)§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模型3. 摩尔气体常数§1.2理想气体混合物1. 混合物的组成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应用3. 道尔顿定律4. 阿马加定律§1.3 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1.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2. 临界参数3. 真实气体的p一V m图及气体的液化§1.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1. 真实气体的pV m一p图及波义尔温度2. 范德华方程3. 维里方程4. 其它重要方程举例*§1.5 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1. 压缩因子2. 对应状态原理3.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8学时)§2.l 热力学基本概念1. 系统和环境2. 状态和状态函数3. 过程和途径§2.2热力学第一定律1. 功2. 热3. 热力学能4. 热力学第一定律§2.3恒容热、恒压热,焓1. 恒容热2. 恒压热3. 焓4. Q V = △U, Q p=△H两关系式的意义§2.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 热容2. 气体恒容变温过程3. 气体恒压变温过程4. 凝聚态物质变温过程§2.5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1. 焦耳实验2. 焦耳实验的讨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3. 理想气体的焓§2.6 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1. 可逆传热过程2. 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3.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4.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2. 7相变化过程1. 相变焓2. 相变焓与温度的关系*§2.8溶解焓及混合焓1. 溶解焓2. 稀释焓3. 混合焓§2.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 化学计量数2. 反应进度3. 摩尔反应焓4. 标准摩尔反应焓§2.10 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 标准摩尔生成焓及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2. 溶液中溶质和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3. 标准摩尔燃烧焓和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4. 标准摩尔反应焓随温度的变化——基希霍夫公式5. 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之间的关系*6. 燃烧和爆炸反应的最高温度§2.1l 节流膨胀与焦耳一汤姆逊效应1. 焦耳一汤姆逊实验*2. 节流膨胀的热力学特征及焦耳一汤姆逊系数*3. 焦耳一汤姆逊系数正负号的热力学分析*§2.12 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 稳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式2. 稳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举例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8学时)§3.1 卡诺循环§3.2热力学第二定律1. 自发过程举例2. 自发过程逆向进行必须消耗功3.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 热力学第二定律§3.3熵、熵增原理*1.卡诺定理*2.卡诺定理的推论3. 熵4. 熵的物理意义5. 克劳修斯不等式6. 熵判据——熵增原理§3.4 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1. 环境熵变的计算2. 凝聚态物质变温过程熵变的计算3. 气体恒容变温、恒压变温过程熵变的计算4. 理想气体pVT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3.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1. 可逆相变2. 不可逆相变§3.6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1. 能斯特热定理2. 热力学第三定律3. 规定熵和标准熵4. 标准摩尔反应熵的计算5. 标准摩尔反应熵随温度的变化§3.7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1. 亥姆霍兹函数2. 吉布斯函数3. 对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说明4- 恒温过程亥姆霍兹函数变,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3.8热力学基本方程1. 热力学基本方程2.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计算纯物质pVT变化过程的△A,△G*3. 多组分多相平衡系统恒温变压过程中的应用§3.9克拉佩龙方程1. 克拉佩龙方程2. 固一液平衡、固一固平衡积分式3. 液一气、固一气平衡的蒸气压方程——克劳修斯一克拉佩龙方程*4. 外压对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影响§3.10 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1. 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2. 麦克斯韦关系式*3. 热力学函数关系式的推导和证明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4学时)§4.1 偏摩尔量1. 问题的提出2. 偏摩尔量*3. 偏摩尔量的测定法举例4. 偏摩尔量与摩尔量的差别*5. 吉布斯一杜亥姆方程*6. 偏摩尔量之间的函数关系§4.2 化学势1. 多组分单相系统的热力学公式2. 多组分多相系统的热力学公式3. 化学势判据及应用举例§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1. 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2.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3. 纯真实气体的化学势4. 真实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4.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1. 拉乌尔定律2. 亨利定律*3.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微观解释4. 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对比§4.5 理想液态混合物1. 理想液态混合物2.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3.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4.6 理想稀溶液(介绍)1. 溶剂的化学势2. 溶质的化学势*3. 其它组成标度表示的溶质的化学势*4. 溶质化学势表示式的应用举例——分配定律§4.7 稀溶液的依数性(介绍,掌握公式)1. 溶剂蒸气压下降2. 凝固点降低(析出固态纯溶剂)3. 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4. 渗透压*§4.8 逸度与逸度因子1. 逸度及逸度因子2. 逸度因子的计算及普遍化逸度因子图3. 路易斯一兰德尔逸度规则*§4.9活度及活度因子(介绍活度概念)1. 真实液态混合物2. 真实溶液*3. 绝对活度第五章化学平衡(4学时)§5.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1.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化学反应亲和势2.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反应进度的关系,平衡条件3.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5.2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1. 标准平衡常数2. 有纯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3. 相关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4. 标准平衡常数K 的测定5. 平衡组成的计算6. 其它的平衡常数§5.3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1. 范特霍夫方程2. △r H m为定值时范特霍夫方程的积分式3. △r H m为温度的函数时范特霍夫方程的积分式§5.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1. 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2. 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3.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5.5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5.6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5.7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1. 常压下液态混合物中的化学平衡*2. 常压下液态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 高压下液态混合物中的化学平衡*4. 高压下液态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第六章相平衡(6学时)§6.1 相律1. 自由度数2. 相律的推导3. 组分数4. 几点说明5. 相律的意义§6.2杠杆规则(建议不介绍或自学)§6.3单组分系统相图1. 水的相平衡实验数据2. 水的相图3. 相图的说明§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1. 压力一组成图2. 温度一组成图§6.5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1. 蒸气压一液相组成图2. 压力一组成图3. 温度一组成图4. 小结-*§6.6精馏原理§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一液平衡相图(略讲)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4. 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6.8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1. 相图的分析2. 热分析法3. 溶解度法§6.9 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1. 固态完全互溶系统2. 固态部分互溶系统§6.10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 生成稳定化合物系统2. 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系统*§6.11 三组分系统液一液平衡相图1. 三组分系统的图解表示法2. 三组分系统一对液体部分互溶的恒温液一液相图3. 温度对相平衡影响的表示法第七章电化学(6学时)§7.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2. 法拉第定律*§7.2 离子的迁移数1. 离子迁移数的定义2.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1. 定义2. 电导的测定3.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4.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5. 电导测定的应用§7.4 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1. 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因子(介绍)*2. 离子强度*3. 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7.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1. 可逆电池*2. 韦斯顿标准电池*3.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7.6 原电池热力学1. 由可逆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2. 由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熵变3. 由电池电动势及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焓变4. 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5. 能斯特方程§7.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1. 电极电势*2. 液体接界电势及其消除§7.8 电极的种类(介绍)1. 第一类电极2. 第二类电极3. 氧化还原电极*§7.9原电池设计举例*§7.10分解电压§7.11极化作用(了解)1. 电极的极化2. 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3. 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教学重点:电解质溶液的电性质,给出电池写电池反应及相关的热力学、电化学性质的计算,设计电池为次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乙)试题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1. 由理想气体混合物组成的体系属于独立子体系。
2. 若电池反应)()()(21)(212222−+−++=+ClHHHaClaHpClpH的标准电动势为Eθ,则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为2Eθ。
)(2)(2)()(2222−+−++=+ClHHHaClaHpClpH
3. 反应级数一定是简单的正整数。
4. 体系的同一状态不能具有不同的体积。
5. 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其热力学能的变化ΔU = 0, ΔH = 0。
6. 在封闭体系内发生任何绝热过程的ΔS一定大于零。
7. 多相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时,每个组分在各相的化学势相等。
8. 对于一理想溶液,。
μμAA<*
9. )OHHC(H)l,OHHC(H)g,OHHC(H52mvap52mC52mCθθθΔ+Δ=Δ
10. 粒子的半径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可观察到丁铎尔效应。
二、选择题(60分)(1-2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25-2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封闭系统恒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Qp等于其焓的增量ΔH”,这种说法
(A)正确;(B)需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C)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D)需加可逆过程和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2. 下列过程中系统的ΔG≠0的是:
(A) 水在0℃、常压下结成冰; (B) 水在其正常沸点汽化
(C) NH4Cl(s) → NH3(g)+HCl(g)
(D)
100℃、大气压下液态水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气态水
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绝热可逆膨胀,(2)多方膨胀,达到同一终态体积V2,则熵变ΔS(1)和ΔS(2)之间的关系为
(A) ΔS(1) > ΔS(2) (B) ΔS(1)<ΔS(2)
(C) ΔS(1)=ΔS(2) (D) ΔS(1)与ΔS(2)无确定关系
4. 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其△H与△U的关系如何?
(A) △H>△U (B) △H<△U (C) △H=△U (D) 不能确定
5. 质量分数为0.58%的 NaCl水溶液的沸点接近于下列哪个溶液的沸点?
(A) mB=0.2 mol·kg-1的蔗糖水溶液; (B) 0.58%的萄糖水溶液
(C) mB=0.01 mol·kg-1的葡萄糖水溶液; (D) 0.58%的蔗糖水溶液
6. 气体反应 CO + H2O=CO2 + H2 ,设各气体皆为实际气体,此反应的和与体系总压有何关系?
mrGΔθΔmrG
(A) 和皆与体系总压无关 (B) 和皆与体系总压有关mrGΔθΔmrGmrGΔθΔmrG
(C) 与体系总压有关,与总压无关mrGΔθΔmrG
(D) 与体系总压无关,与总压有关mrGΔθΔmrG
7. 在732 K时,反应NH4Cl(s)=NH3(g)+HCl(g)的为-20.8 kJ/mol , 为154 kJ/mol, 则反应的为: θΔmrGθΔmrHθΔmrS
(A) 239 J·K-1 (B) 0.239 J·K-1 (C) 182 J·K-1 (D) 0.182 J·K-1
8. 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比较准确?
相律可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