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为什么说《安娜卡列琳娜》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书评
《安娜·卡列尼娜》书评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
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部小说,从一开始安娜与其情夫弗龙斯基初次邂逅时,遇到的那个卧轨自杀者,到安娜生产时的性命之虞,紧接着是弗龙斯基的饮弹未遂,再到尼古拉艰难的死亡过程,连作者的自传体人物列文都曾屡次想到过自杀……在安娜下定决心赴死后,小说的节奏陡然加快,以死亡的加速度向前运行,正好与疾驰而来的列车迎面相遇……安娜赢得了这场爱情战役的胜利,代价是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毁灭,“连她的死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恶女人的死法”,她永远上不了天堂。
托尔斯泰给小说第五部中的第二十节加了个小标题,这可能是托尔斯泰所有小说中唯一的一个小标题,这个标题是“死”。
该节的内容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的病故过程,牧师祈祷完之后,说了声“他完了”,想要走开去,突然死者从胸膛深处发出一声尖锐而清楚的声音:“还没有……快啦”一分钟后,脸色开朗了,在髭须下露出一丝微笑。
尼古拉早就是堕落之人,在临死之际,他疯狂地做祷告,尽管这只是一种“妄想痊愈的暂时的、自私的表现”,但无论如何,他被死亡征服了,表面粗暴,内里却温顺了,死后还挂着一丝微笑。
“死”这个标题,出现在书的下半部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地方,似乎具有了一种动力学意义,它像一个支点,在这个位置,正好可以将小说最后部分的救赎和希望跷到最高的地方。
在尼古拉死去的当儿,列文的妻子基蒂怀孕了,托尔斯泰搞的当然不是转世投生这一套,他是想把“死”这个题目写得更为全面,更富张力,光写死,不写生,这不够辩证。
列文面对哥哥的死,对死亡的恐惧进一步加深了,但与此同时,“他还是感到不能不活着,不能不爱。
他感到是爱把他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而这爱,在绝望的威胁下,变得更强烈更纯洁了”。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前言《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
该小说以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起伏,展现了男女关系、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深入的赏析。
一、文学风格《安娜卡列尼娜》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脱颖而出。
托尔斯泰以其精湛的表达技巧,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内心的斗争。
同时,他借助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为读者呈现了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托尔斯泰的叙事流畅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入人物内心,领悟到小说所传达的深刻思想。
二、主题思想《安娜卡列尼娜》涉及了多个主题和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爱情和婚姻。
小说通过描绘安娜和她的恋情,探讨了爱情对于个体的冲击和改变。
安娜从一个幸福的妻子和母亲转变成一个堕落而自私的女人,她对离婚追求自由的选择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
通过安娜的故事,托尔斯泰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此外,小说还涉及了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的问题。
安娜的犯罪行为和社会对她的冷漠、谴责,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对于婚外恋和离婚的态度。
托尔斯泰用安娜的遭遇展现了社会伦理的弊端,呼吁读者审视道德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合理性。
三、人物形象与命运《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且命运也各异。
主人公安娜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女性形象,她的美丽和优雅吸引了许多男人的注意。
然而,她对于婚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最终使她陷入了情感和道德的困境。
她的命运被自己的错误选择和社会的压力所捆绑,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与安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主角卡列宁娜。
她是一个强势而聪明的女性,以她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
虽然她也面临了婚姻的问题,但她通过努力和决心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四、艺术手法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小说更具吸引力。
解读《安娜卡列尼娜》
解读《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解读。
首先,从主题上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道德与爱情、家庭与社会、人性与命运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
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安娜、卡列宁等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挣扎与抉择。
安娜作为一个美丽而复杂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
而卡列宁则代表了那种坚守道德底线、忠诚于婚姻和家庭的传统观念。
这些角色的命运变化,使得《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了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
其次,从人物塑造上看,《安娜卡列尼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托尔斯泰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得这些角色变得丰满而立体。
例如,安娜的矛盾心理、卡列宁的坚定信念以及他们周围人物的各种情感纠葛,都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力。
此外,托尔斯泰还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如莫斯科的冬日黄昏、火车上的邂逅等,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再者,从文学风格上看,《安娜卡列尼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在19世纪末的俄国社会背景下,托尔斯泰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气息,使得这部小说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
总之,《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对人类的情感、道德和命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因此,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
目录1.豁然的性格 (1)1.1独立 (1)1.2朴实 (2)1.3执着 (2)1.4勤奋 (2)1.5宽容 (2)2.独特的爱情观 (3)2.1安娜的悲剧 (3)2.2列文的美满 (4)3.艰难的人生探索 (5)3.1人生的一大问题:生与死 (5)3.2道德的自我完善 (6)4、“自传式”的托尔斯泰 (6)4.1相似的家庭背景 (7)4.1.1家庭环境 (7)4.1.2新家庭的结合 (7)4.2相似的思想轨迹 (7)4.3同样的尝试 (8)4.3.1对待农民如兄弟姐妹 (8)4.3.2从农民改革中寻找出路 (8)结束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转变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描绘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
这一时期,彼得大帝实行了农奴制改革,俄国的经济开始由封建制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逐渐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宗法制俄国一切旧关系的急剧破败。
这一现象的出现,使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开始转变:对贵族的态度也由先前肯定大部分贵族阶级,批判个别贵族转向全面否定城市贵族。
《安娜·卡列尼娜》就根基一作家这一思想的转变,从城市贵族和乡村贵族两条平行的线索出发,以安娜和列文两人为情节线,这两条线索看似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是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宣扬以列文为代表的宗法式的家庭理想和道德原则,现实主义的描写,以小见大,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俄国的社会变革。
列文,作为与安娜线索对比的另一主角出现在小说的流程当中,他看似一个小人物,但却在整个小说中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代表了作家托尔斯泰的思想轨迹,而且,反映了当时俄国这个大背景下人们的心理。
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
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之作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情节展开,探讨该作品如何展示现实主义的特点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观察。
一、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了一系列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主角安娜、卡列宁,还是次要人物李奥尼德、卡伦因等,他们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生动的内心世界。
如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一个迷人的女人,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她的内心矛盾和对爱情的迷失展示了当时上层社会女性的困境和挣扎。
而卡列宁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的典型代表,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努力追求真理和公正。
通过刻画这些真实且复杂的人物形象,托尔斯泰成功地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多元与矛盾。
二、情节展开的现实主义质地托尔斯泰以浓厚的现实主义笔触勾画出小说中的情节。
他不仅展示了人性善恶的矛盾,更通过情节的展开,展示了人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作出的各种选择与行为。
比如,阿列克谢·卡列宁与安娜的爱情,他们的婚外情既反映了个体的欲望与追求,也折射了封建道德的束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此外,小说中还描写了乡村和城市、贵族与底层人民之间的对比,生活琐事和政治事件的并行等等。
这一系列情节的展开,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使得小说更为贴近现实生活,也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观察《安娜·卡列尼娜》还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观察,展示了现实主义作品的独特魅力。
小说中的人物并非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具有人性弱点和瑕疵的普通人。
他们经历着各种矛盾和挣扎,托尔斯泰以他独特的洞察力,深刻剖析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此外,小说也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封建传统与现代思潮的冲突、贵族阶层的虚荣与空虚等。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社会道德鉴赏与女性命运思考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社会道德鉴赏与女性命运思考概述《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细腻而真实的描写展示了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通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深刻地探讨了社会道德和女性的处境,引发了人们对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社会道德鉴赏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作者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设计,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道德观念的种种问题。
从农村到城市,从贵族到平民,托尔斯泰着力描绘了不同阶层人们生活中存在的欺骗、虚伪、自私等现象。
通过对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进行精准把握并深入挖掘,作者让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
女性命运思考安娜·卡列尼娜这个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她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女性形象,面对家庭、婚姻和爱情等问题,她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
通过安娜的故事,托尔斯泰深刻地描绘了当时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到的束缚和压力。
他通过反思女性的命运来呈现男女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启示人们重新审视传统观念对女性地位产生的限制影响。
思考与启示《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伦理观念以及女性命运现状进行反思和探讨的工具。
它引发了人们对道德观念、伦理行为和社会结构等议题的思考。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所面临抉择和处境困惑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应当重视平等、正直和自由的价值观。
总之,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社会道德鉴赏和女性命运思考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它不仅是一个经典的文学杰作,更是激发人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类价值观念的重要启示。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看法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看法【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安娜卡列尼娜》及其作者列夫托尔斯泰2.中国历代学者对《安娜卡列尼娜》的评价3.结论:总结中国历代学者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看法正文1.引言《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学者的关注。
中国历代学者也不例外,他们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2.中国历代学者对《安娜卡列尼娜》的评价(1)文学价值方面中国学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这部小说以安娜卡列尼娜和阿列克谢卡列宁的婚姻悲剧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19 世纪俄国社会的众生相。
其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都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对人性的挖掘和对道德的反思,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2)社会意义方面中国学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揭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品通过揭示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普通人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爱和对社会的批判。
同时,作品中对爱情、道德、宗教等主题的探讨,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艺术成就方面中国学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心理描写、社会描绘、象征主义等,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魅力。
此外,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3.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历代学者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看法是积极的。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宁娜》是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巨著。
作为一名读者,我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深受其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同时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谈谈对这部作品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主角安娜深深吸引。
安娜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矛盾的女性形象,她有着美丽的外表、聪明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力,但同时也被无法控制的爱情和社会压力所困扰。
她的人生旅程充满了曲折和挣扎,从最初的婚姻危机到后来的私奔和自杀,她一直在寻求自我解放和幸福。
虽然她最终没有走出自己的阴影,但她的坚持和勇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安娜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束缚和限制,以及她们对自由和个性的渴望。
同时也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对婚姻、家庭、爱情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讨。
其次,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列文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列文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既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又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他对安娜的爱情和对婚姻的态度,以及他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关注,都展现了他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
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软肋和弱点,他的婚姻危机和精神崩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性脆弱和无奈。
通过列文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在俄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和困境。
同时也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的深刻反思和探究。
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他们的故事和命运都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比如凯特琳娜,她虽然是一个卑微的乡下妇女,但她的善良和母性爱却感动了所有人;比如瓦伦京,他虽然是一个冷酷的官僚,但他的良知和正义感却让人钦佩。
这些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的文学才华和人性洞察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19世纪俄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窗口。
最后,我觉得《安娜卡列宁娜》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安娜·卡列尼娜赏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世纪末。
该小说以卡列尼娜这个女主角的成长和情感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世纪俄国上层社会的生活画卷,探讨了爱情、家庭、婚姻、宗教以及农民和贵族之间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深入的赏析。
一、人物刻画《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他们拥有独特的性格和多样的命运。
其中,安娜·卡列尼娜作为这部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物。
她既是一个优雅迷人的女性,又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叛逆者。
通过对安娜的描写,托尔斯泰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和困惑。
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列文·武陀利安,他是俄国上层社会的代表性人物。
他深情厚意,对待妻子基蒂亚娜全心全意。
然而,他的内心却被一段与安娜的禁果之恋所纠缠。
列文的这种矛盾心理和复杂性格,使其成为小说中备受争议的角色。
二、主题探讨《安娜·卡列尼娜》是对19世纪俄国社会进行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小说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社会等级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城乡差异等。
通过安娜和其他角色的遭遇和思想斗争,托尔斯泰传递了对社会困境的反思和思考。
爱情也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重要主题,它以多种形式呈现在角色们的生活中。
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和娜塔莎等女性角色的爱情经历,细致入微地描绘了19世纪俄国社会中的婚姻制度和爱情观念,呈现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
三、艺术手法《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手法非常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
首先,托尔斯泰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技巧,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独白形式不仅加深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也让读者更加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
其次,托尔斯泰善于运用象征主义手法。
比如,雪和火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代表着自然界的美丽,更是反映了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著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著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学,特别是他的三部巨著更是被广泛认可和称赞。
这三部巨著分别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1.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以1812年至1820年间的战争与和平时期为背景,展现了农奴制时代俄罗斯社会百姓的生活和命运,描写了一幅宏大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战争与和平》从四个家族的角度展开,分别是布尔庞家族、卡拉金家族、别卡托洛夫家族和拉甫琴科家族。
通过这些家族的故事,托尔斯泰展现了人民和精英阶层在战争年代中的不同命运和思考。
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庭的冲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性。
托尔斯泰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和对历史的思考,使得整个作品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杰作。
《战争与和平》被誉为描写战争最真实的作品之一,托尔斯泰通过对战争场景和战争后果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意义。
小说中描写的角色形象丰满而真实,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变化。
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对于人类的生活和人性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讲述了婚姻和爱情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冲突。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一个美丽而聪明的妇女。
她出现在高级社会中,感情上受到了诸多困惑和挑战。
安娜与丈夫凯伦尼安结婚多年后,却因为一个富有魅力的军官瓦罗宁而背叛了婚姻。
小说通过穿插讲述了安娜和她的情人瓦罗宁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列夫·奥古斯特维奇·卡雷宁和克里丝丁娜·列昂诺芙娜之间的婚姻故事,展现了各种形式的婚姻生活和不同人物对待婚姻的态度。
格非:为什么说《安娜卡列琳娜》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文|格非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
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一位小说家获得如此殊荣,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虽说常常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并列,但人们似乎更喜欢把他与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一起比较。
在这方面人类的天性中确有一种固执的可笑之处:是塞尚伟大,还是梵高更了不起,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如果不让他们见个高低,分个胜负,决个雌雄,似乎颇不甘心。
敏感而自尊的普鲁斯特就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根本没法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见《驳圣伯夫》)。
他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令人不愉快、装模作样,充满可笑之处,人类受到一个想写一部巨著的文学家的裁判,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却是受到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
巴尔扎克给人伟大的印象,托尔斯泰身上一切自然而然地更加伟大,就像大象的排泄物比山羊的多得多一样。
与普鲁斯特持相同看法的是海明威。
海明威的自负是出了名的,屠格涅夫、莫泊桑之流也许根本不入他的法眼,他自称与巴尔扎克打了个平手,但对于托尔斯泰伯爵,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之较量。
说到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两个人堪称一对冤家。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两位大师,彼此之间由于文人相轻的通病而导致互相鄙薄本属正常,比如前面提到的海明威与威廉·福克纳之间就很不太平。
不过,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没有太多的猫腻。
至少从表面来看,两位巨匠虽不能说相敬如宾,倒也相安无事。
托尔斯泰曾对陀氏的妻子大为赞扬,并不无自嘲地感叹说,若是每个作家都能有那样一个贤惠的妻子,真不知道要多写多少部小说。
言下之意,陀氏之所以能一部接着一部地写出那些传世之作,其中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劳。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可以成为经典?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可以成为经典?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我阅读的第一部俄国小说。
在读这部小说之前,我一直狭隘地认为我国的《红楼梦》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
但当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才发现《红楼梦》未必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为何能够成为经典名著”的问题,我主要有以下三点看法:1、心理描写到位。
曾有人说过:“任何人站在列夫·托尔斯泰面前,其实都是跟没穿衣服一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称赞托尔斯泰具有惊人的心理洞悉能力。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精彩绝伦的心理描写,这些大量的心理描写使得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能够跃然纸上,仿佛他们不再是一般传统小说中那种符号化、性格化的单薄人物,而是一个个复杂的、活生生的人!比如列文对吉蒂的那种爱慕、羞辱、怨恨、怀疑的情绪,安娜对卡列文的那种怨恨和愧疚的情绪,安娜对伏伦斯基的那种爱恋、偏执、失望、恨意的情绪,卡列文对安娜的那种厌恨、克制、纠结、虚伪、宽仁的情绪,几乎每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把握的很准!甚至是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不着痕迹的话,托尔斯泰都能准确把握住当事人的心理,并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
显然,这需要作者自身具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敏感的思想感情,以及强大的心理方面的驾驭和表达能力。
而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则正好能以自身心理和书中人物心理进行相互印证,从而找到更多的共鸣,理解更复杂的人心和人性。
2、人性挖掘深刻。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两个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这两个人物其实是人类的两个极端,安娜为了满足欲望可以去死,列文为了摆脱人生困惑也可以去死(书中描写列文在与吉蒂结婚后,因为无法摆脱人生困惑,的确曾想过对自己开枪)。
而我们现实中的大多数人,一方面被迫压制住自身的欲望,一方面在人生困惑中庸庸碌碌、糊里糊涂,虽然活着,却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达到孔子所谓“四十不惑”的境界。
试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三位迷人的妇女形象
试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三位迷人的妇女形象[摘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巨著。
在这三部巨著中,作家分别塑造了三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她们不仅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骄傲,也为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妇女形象[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思考社会问题、探索人生的意义,同时作家也尤为关注俄罗斯妇女的命运,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优美的妇女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的三个迷人的妇女形象,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罗斯托娃、《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的卡秋莎·玛斯洛娃。
这三个妇女形象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个的特点。
一、美丽善良的娜塔莎·罗斯托娃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史诗性巨著,其中囊括了500多个人物形象,在诸多人物形象中,娜塔莎·罗斯托娃是作家笔下最鲜明、最迷人的一个妇女形象。
娜塔莎·罗斯托娃出生在俄国旧式宗法制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乡村,使她有机会接触普通百姓,接近大自然,从而也形成了她朴实、纯洁、活泼的性格。
托尔斯泰将娜塔莎放在生活的激流中,让她经受爱情和战争的双重考验。
起初,娜塔莎与安德烈·包尔康斯基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经不住阿纳托利·库拉金的引诱,险些酿成大错,幸好她很快识破了库拉金的为人。
这一经历给女主人公以沉重的打击,她曾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后来,在家人的关爱、抚慰下,她逐渐摆脱了痛苦,开始寻求新的生活。
1812年卫国战争的炮声震撼了娜塔莎的整个灵魂,激发了她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
她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日常小事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著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著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描写而闻名于世。
他的三部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这三部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
1.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作品以俄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战争为背景,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人物在战乱中的生活和命运。
小说关注了军事战争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个体内心的纷乱与迷茫。
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托尔斯泰展示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作品以多条主线并行叙述,通过丰富的人物塑造和精彩的战争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变化。
托尔斯泰通过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将历史背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深入思考战争对人命和人性的影响。
2.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为广为人知和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复杂的女性形象为中心,揭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道德观念、婚姻制度和个别命运的悲剧性。
小说以安娜·卡列尼娜与她的丈夫卡列宁的婚姻破裂为起点,逐渐展开了安娜与她的情人瓦伦京之间的禁忌爱情。
通过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描写,托尔斯泰展示了社会压力和道德束缚对个人造成的困扰和伤害。
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安娜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展现出复杂的人性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兼有深度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爱情、道德和社会的细腻描绘,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和幸福的思考。
3. 《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的另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一部道德哲学小说。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涅克拉索夫的故事展开,揭示了社会不公、宗教虚伪以及人类内心的复杂性。
小说的情节发生在俄罗斯帝国末期,涅克拉索夫参与了一起在乡村发生的谋杀案的审判。
何为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从《安娜·卡列宁娜》看这一创作艺术
何为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从《安娜·卡列宁娜》看这一创作艺术对于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明确把心理描写提高到艺术目的的高度,促使文学创作进一步“心理化”,使作品中的心理描写不再从属于情节和性格,而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与其他心理作家相比,托尔斯泰在创作中将心理描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他的心理分析,完整地展示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已不再是一种附属的、零星的表现手段。
表现心理过程本身及着力于人物精神生活和外部世界的统一,即是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作为托尔斯泰最成熟的代表作之一,《安娜·卡列宁娜》(下文中统一用《安娜》代替)的伟大自不必多言,小说中“赛马”、“安娜病危”、“安娜的死”等情节无不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心理描写艺术。
01小说中的“赛马”情节,人物众多,场面纷繁杂乱,但托尔斯泰紧扣主人公的心理、行动焦点,纵横裨阖,人物安排得当,既有鸟瞰式的概述,又有事态的横向发展。
小说一开始就渲染了这场赛马的异乎寻常的严峻气氛:参加赛马的共有17个士官,场上安置了9道障碍物,半数以上的人坠下了马,受了伤,危险的程度跟“狮子角斗”差不多。
赛马场上传递出的激烈氛围与观众的骚动情绪,已让读者身临其境,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下笔让安娜的情夫伏伦斯基也参加了赛马,安娜参观这场赛马,其丈夫卡列宁也来到了赛马场,在暗中窥视着安娜。
于是,三个人物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就形成了戏剧性的矛盾,构成了这一大场面的核心。
在这三者中,安娜又是焦点的中心。
赛马尚未开始,她给人的印象就与众不同:“安娜一句话没有说,尽拿着她的望远镜,老盯住一个地方。
”等比赛开始了,骑手们出发了,一切谈话都停止,安娜当时的神态是:“她的脸色苍白而严峻。
她显然除了一个人外,什么也看不见。
她的手痉挛地紧握着扇子,她屏息着。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哭了的故事
标题:安娜·卡列尼娜哭了——从托尔斯泰的笔下看情感与人性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在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情感的形象。
她时而高贵优雅,时而情感激烈,是作者用心打磨的一位角色。
在小说中,她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情,还表现出了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挣扎与矛盾。
其中,她哭泣的场景更是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二、托尔斯泰笔下的情感世界托尔斯泰以其细腻的文笔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场景。
在他的作品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安娜·卡列尼娜哭泣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情感的描绘和分析,托尔斯泰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与脆弱性。
三、安娜·卡列尼娜的哭泣安娜·卡列尼娜在小说中多次哭泣,她的眼泪是情感的宣泄,是内心世界的显露。
她的哭泣既是对自己内心挣扎的一种净化,也是对生活苦难的一种抗争。
她的哭泣让她成为一个更加丰满和真实的角色,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感人的人物形象。
四、情感与人性的辩证统一通过安娜·卡列尼娜哭泣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情感与人性的辩证关系。
情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而人性又是情感的承载体,是情感的萌芽和生长之地。
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哭泣,深刻地诠释了情感与人性的统一,引领人们去思考人生、情感与内心的世界。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安娜·卡列尼娜哭泣的故事深刻地触动了我对情感与人性的认知。
通过托尔斯泰的笔下,我开始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情感对于人的影响。
每一个哭泣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内心挣扎和思考,正如安娜在小说中的情感斗争一样。
对此,我深感敬佩和感动。
六、总结回顾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情感、人性的深刻洞察,塑造了一个永恒的文学经典。
安娜·卡列尼娜的哭泣,不仅是一个角色的审视,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之作。
这部由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感描写和思想深度,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围绕《安娜卡列尼娜》这一题材展开讨论,探讨小说的深意以及托尔斯泰独特的创作手法。
一、人物的多面性《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面,他们的性格与情感变化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其中,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复杂的形象,她既有高尚纯洁的一面,又有背叛家庭的违背道德的另一面。
读者在阅读中不禁思考,一个纯洁善良的女人为何会堕落到背叛婚姻的地步?托尔斯泰通过安娜这个角色的塑造,探讨了道德、宗教、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此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同样引人深思。
男主角列文·列文多维奇是一个思想深刻、充满矛盾与纠结的角色,他将宗教情感与现实世俗的冲突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家通过对这些复杂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令读者对人性的本质与存在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思想深度的探讨《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仅是一部情感与人物心理的描写,更是托尔斯泰对那个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入思考。
小说中提出了许多哲学性的问题,比如道德与宗教、个人意志与社会规范的冲突等。
通过对安娜与列文之间婚外情的描写,托尔斯泰探讨了道德与个人欲望之间的矛盾,进而思考人们是否应该追求个人幸福,又如何平衡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
他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道德、人性以及社会角色的深层思考。
三、叙事风格与创作手法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创作手法使得《安娜卡列尼娜》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他采用多视角、多线索的叙事方式,将多个故事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使得故事更加丰满,更突出了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同时,托尔斯泰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与思想深度。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文学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文学特色,一生必读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代表作。
小说直接取材于俄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实生活。
它是由两条平行的线索构成的。
条是,安娜在还不完全了解爱情的全部意义的年龄,就奉姑母之命,嫁给了比他大20来岁的卡列宁。
卡列宁是一部根本不懂得生活、爱情的官僚机器。
安娜感到窒息,感到生命被摧残着。
于是同青年军官渥伦茨基发生了恋情。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经济上摆脱了封建农奴制,人们精神也必然要进一步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
安娜“要爱情”、“要生活”的呼声就是这种解放的反映。
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战胜了他的宗教偏见,使最初构思中的一个不守妇道应受上帝惩罚的坏女人在创作过程中成为一个敢于反抗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和个人幸福的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妇女形象。
对于以卡列宁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和舆论的扼制,安娜的反抗是顽强的。
而当安娜要冲破牢笼、重新生活的时候,遇到的却是一个“同她很疏远”的男人。
渥伦茨基宣称自己一生不结婚,不建立家庭。
这样,安娜在同卡列宁冲突之后,又产生了同渥伦茨基的冲突。
安娜冲出“黑暗”王国,失去了家庭、儿子和地位,同渥伦茨基过上了一段有爱情的真实的生活之后,渥伦茨基又要冲出安娜的“束缚”,保持“吉卜赛式”的自由。
渥伦茨基的生活方式是刚刚来到俄国的“新习尚”。
封建的“黑暗王国”和这种“新习尚”造成了安娜的悲剧。
托尔斯泰在古老的“贵族之家”行将崩溃时,通过对安娜悲剧的描写,表现自己的“家庭的思想”。
列文线索是托尔斯泰创作过程中扩大构思的产物。
列文是托尔斯泰最有代表性的探索主人公。
在这“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候,在俄国剧烈变动的年代,贵族的以及俄国的前途引起他热切的关注。
他力图找到一条俄国式的有效的、合理的经济制度,使农民对农业的成功发生兴趣。
列文形象表现了作家世界观由贵族向农民方面转变的轨迹,以及他的浓厚的俄罗斯天性,也表现了作家由旧生活向新生活转变的轨迹。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复杂态度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极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女性形象。
曾有人这样形容《安娜·卡列尼娜》——最伟大的小说,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一个最最美丽、可爱、动人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感情强烈真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她极具悲剧性的命运感人致深。
安娜身上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复杂态度,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阶级文化的效忠。
下面我就以三点来论述:一、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在婚姻中没有比宗旨不合更大的不幸了。
”安娜的不幸恰恰在于她和卡列宁生活宗旨的不合。
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
卡列宁热衷功名,在官司场上面凝聚着他毕生的追求,使他变成了缺乏人的正常感情的官僚机器。
安娜逐渐认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她开始寻求新的依托。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西蒙·波伏娃所说“在社会中,男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首先被视为生产者,他为所从事的工作可以证明他生存的必要性。
女人在男性为尊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父兄做主嫁给另外的男性。
安娜虽然不是由父亲或者哥哥做主而嫁人的,但是她的婚姻也不是因爱而结合的。
几乎还是少女的时候,安娜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
但是卡列宁伪善自私,极端理性、冷酷,生命意识匮乏的人。
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
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
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如同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牢笼中。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上流社会的社交界贵族们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安娜起初也很安于这样的生活,作为卡列宁的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她所属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文|格非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
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一位小说家获得如此殊荣,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虽说常常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并列,但人们似乎更喜欢把他与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一起比较。
在这方面人类的天性中确有一种固执的可笑之处:是塞尚伟大,还是梵高更了不起,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如果不让他们见个高低,分个胜负,决个雌雄,似乎颇不甘心。
敏感而自尊的普鲁斯特就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根本没法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见《驳圣伯夫》)。
他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令人不愉快、装模作样,充满可笑之处,人类受到一个想写一部巨著的文学家的裁判,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却是受到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
巴尔扎克给人伟大的印象,托尔斯泰身上一切自然而然地更加伟大,就像大象的排泄物比山羊的多得多一样。
与普鲁斯特持相同看法的是海明威。
海明威的自负是出了名的,屠格涅夫、莫泊桑之流也许根本不入他的法眼,他自称与巴尔扎克打了个平手,但对于托尔斯泰伯爵,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之较量。
说到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两个人堪称一对冤家。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两位大师,彼此之间由于文人相轻的通病而导致互相鄙薄本属正常,比如前面提到的海明威与威廉·福克纳之间就很不太平。
不过,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没有太多的猫腻。
至少从表面来看,两位巨匠虽不能说相敬如宾,倒也相安无事。
托尔斯泰曾对陀氏的妻子大为赞扬,并不无自嘲地感叹说,若是每个作家都能有那样一个贤惠的妻子,真不知道要多写多少部小说。
言下之意,陀氏之所以能一部接着一部地写出那些传世之作,其中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劳。
托尔斯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好像很不以为然,他说出“一个病人不可能写出健康的小说”这样的话,显然有失厚道。
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显得较为谦虚一些。
他不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欧州文学中无双的精品,而且公开承认托尔斯泰的才华在自己之上。
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捆在一起,并最终使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的镜子,是后代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有意无意造成的。
19世纪的俄国文坛,群星闪耀,大师层出不穷。
但如果要从中选出一位对后代的文学(小说)产生最重大影响的作家,此人非陀思妥耶夫斯基莫属。
相反,列夫·托尔斯泰对后世影响最小。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力举世公认,加缪、卡夫卡、贝尔纳诺斯皆可以看成是陀氏的传人。
卡夫卡在日记中承认,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对自己日后的写作是一大发现。
而在《罪与罚》与《审判》《城堡》之间,似乎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内在的联系。
即使像果戈理、契诃夫一类的作家对俄国、西方乃至美洲的短篇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要在西方找到一位托尔斯泰的真正门徒则绝非易事。
记得在大学读外国文学,有关两人的高下优劣,几乎是换一个教师就会换一种说法。
这与教师个人的趣味不无关系。
喜欢现实主义传统的人,大都比较推重托尔斯泰;而喜欢现代派和所谓心理小说的先生则更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
而在国际学术界,几乎每隔五六年,风尚即为之一变,而两人的排序也随之沉浮。
最近来了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她问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当我提起托尔斯泰的大名,她立即面露不屑之色,她说,在美国,托尔斯泰已经是一个过时的作家了。
我不知道她说的“过时”从何谈起,就立即讨教,不料她也说不清楚,最后一言以蔽之曰: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是虚伪的。
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也大有人在。
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故,该生却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
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
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
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
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
有人说,杰作犹如大动物,它们通常都有平静的外貌。
这个说法用于列夫·托尔斯泰似乎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感到托尔斯泰的作品仿佛一头大象,显得安静而笨拙,沉稳而有力。
托尔斯泰从不屑于玩弄叙事上的小花招,也不热衷所谓的“形式感”,更不会去追求什么别出心裁的叙述风格。
他的形式自然而优美,叙事雍容大度,气派不凡,即便他很少人为地设置什么叙事圈套,情节的悬念,但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紧张感;他的语言不事雕琢、简洁朴实但却优雅而不失分寸。
所有上述这些特征,都是伟大才华的标志,说它是浑然天成,也不为过。
他在后世没有真正的传人,似乎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他的“风格”“技巧”不是很容易就能学到家的,一般来说,那些叙事风格、形式感特别强的作家,后人学习起来还不至于无所依傍,如果有人打算从托尔斯泰那里偷一点雕虫小技学以致用,恐怕多半要失望,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像反类狗也。
胡适有句名言,叫做“但开风气不为师”,这句话用来表明个人的治学态度并无不可,但从文学史上来看,大凡是开了一代风气的作家,身后都有一长串追随者,自古以来,开风气者必为师,似乎也是一条定律。
普鲁斯特、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莫不如此。
我这样说,一点也没有贬低这些大师们的意思。
像荷马、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托尔斯泰、曹雪芹一类的作家只不过在他们各自时代留下一座纪念碑,刻下了标高,后来者高山仰止则可,刻意模仿却吃力不讨好,对于这类大师的学习,至多也是“养养气”而已。
我们一般会说,《老人与海》《白鲸》有一点荷马的影子,《日瓦戈医生》有一点托尔斯泰的气象,但从来不会有人把海明威、麦尔维尔说成是荷马的学生,更不会把帕斯捷尔纳克看成是托尔斯泰的再传弟子。
因此,生活在托尔斯泰同时或稍后的作家是不幸的(但就这一点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确十分了不起,他的身影始终未被托尔斯泰遮住),他的惟一的出路似乎就是另辟蹊径。
高尔基曾把托尔斯泰称为“小神”,我想他这样说的动机是纯真的。
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出于匠人之间本能的崇拜。
托尔斯泰的身上也的确有那么一点“神启”之光,且不用说好的艺术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与神灵相通的性质(譬如诗人在古埃及的文献中,是属于人神之间的那么一个角色,有点类似于信使),托尔斯泰本人的宗教热忱也让人望而生畏。
有人说他本质上不信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他称之为一位不折不扣的宗教狂热分子。
别的不说,当列夫·托尔斯泰随口说出“天国就在你们心中”这样一类的话时,无意间已多少带有一点耶稣的口吻了。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受,这里也是随便说说,尽管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了七百万字以上的小说,其中大部分都堪称杰作,但托尔斯泰本人似乎对第一流小说家的荣誉并不那么在乎。
也就是说,驱使他写作的动机并不是做一个一流的小说家,而是他那野草般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惯性,再加上他那野牛一般的体力和过人的精力,小说只不过是他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天然渠道。
因此,我觉得他被称为一个思想家也许更合适。
在他的名作《战争与和平》《复活》中,列夫·托尔斯泰动不动就让精彩的故事突然中断,毫无顾忌地加入大段大段的议论和评述,尽管他的议论性文字不乏真知灼见,但对故事的流畅性和阅读效果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损害。
福楼拜也好,托马斯·曼也好,都对托尔斯泰这一做法感到不解,尤其是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三部分,他为了塞进那些议论性的文字而不惜让整个故事“突然死亡”。
其实,以列夫·托尔斯泰的睿智,他并非不知道这一写法会带来何种结果,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说明整个写作活动已部分地脱离了作家的智慧的控制。
反过来说,这种写法对作者来说是一种不可更改的习惯,是一种必须。
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有自身的智慧,它比作者本人的智力水平更高、更远,这种说法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在托尔斯泰晚期的作品中,作家在思想性方面的探索走得更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钻进了牛角尖。
如果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试图代替上帝进行思考。
《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安德烈·纪德曾经告诫人们,对于有些问题,以人类的智力,不宜推究得太深,米兰·昆德拉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来说,他的思索、疑问是不分畛域、没有界限的,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更近乎歌德。
后者曾有一句名言:“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内心体味参详。
”他又借霍蒙苦鲁斯之口说出这样令人费解的话:“一个人连‘母亲’都敢探索,就再也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参见《浮士德》,董问樵译)。
托尔斯泰的政治理想,价值伦理和哲学思考固然因为在印度的实践而开出了花朵,结出了果实——甘地所奉行的和平主义运动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并成为某种新的精神资源。
但如用“不以暴力抗恶”或所谓的人道主义来概括托尔斯泰的思想,未免过于简单。
说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是虚伪的,也没有完全错。
托尔斯泰一方面固然同情、关心农民,并一直设法让农民获得应有的土地,但他骨子里与农民属于完全不同的一类人,他既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内心深处对他们也有一种本能的蔑视,而且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贵族地位和优游的生活。
他一生都在思考“得救”这个问题,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幻想在人间建立上帝的天国。
他既然说出了“天国在你们心中”这句有名的箴言,但仍无法克服内心巨大的矛盾与分裂,最后终于离家出走,死在了一个荒凉的小车站上。
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而他的合理身份也许还不只是一个思想家,倒更像一位没有具体信仰的神学家,关于这一点,托尔斯泰本人在忏悔录中说得十分明白:我生活在这个世界已有五十年,除了十四五年童年时代之外,我有三十五年都是个虚无主义者,这是按这个词的本意来说的:既非社会主义者,又非革命者(就人们通常赋予这个词的歪曲涵义而言);虚无主义者,这就是说:没有信仰。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爱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
《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
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