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2012年国家一等奖)讲解
2012数学建模竞赛A题国家一等奖论文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兰州理工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杨自升2. 韩向东3. 吴林峰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汪训洋陈金淑日期:2012年9月10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葡萄酒的评价摘要评判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
每个评酒员对葡萄酒样品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
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葡萄酒和葡萄的质量。
本文就葡萄酒质量的评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如何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级,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运用EXCEL、MATLAB等数学软件,分别就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
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国家奖一等奖优秀论文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问题。
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利用SPSS20 软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分别对各气象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建立后退法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得到脑卒中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首先,利用SPSS20软件,从患病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007-2010年男性患病人数高于女性,且男性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女性则有上升趋势,因此,性别比例呈减小趋势。
分析不同年龄段患病人数,得到患病高峰期为75-77岁之间,且青少年比例逐年呈增长趋势,可见患病比例趋于年轻化。
同时在不同的职业中,农民发病人数最多,教师,渔民,医务人员,职工,离退人员的发病人数较少。
其次,由题中所给数据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剔除对脑卒中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得出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对脑卒中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而采用后退法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利用SPSS20对数据进行分析,求得脑卒中发病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即发病率与平均温度成正相关,与最高温度成负相关,发病率与平均气压成正相关,与最低气压成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成负相关,与最小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最后,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影响脑卒中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不可干预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另一类是可干预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烟、酗酒等因素。
分析这些因素,建立双变量因素分析模型,并结合问题1和问题2,对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单因素分析后退法线性回归分析双变量因素分析一问题的重述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它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得病就很难逆转。
这种疾病的诱发已经被证实与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湿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对脑卒中的发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也让尚未得病的健康人,或者亚健康人了解自己得脑卒中风险程度,进行自我保护。
2012国赛A题数学建模论文
R rij Ai Bj Yi Pi a pi Z
^
R 中第 i 行第 j 列中的元素
红葡萄第 i 个理化指标 白葡萄第 j 个理化指标 红葡萄第 i 个主成分 白葡萄第 i 主成分 主成分与原始数据的系数 得分估计值 第 i 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对公因子逐步回归求得的函数 酿酒红葡萄的第 i 个典型变量 酿酒白葡萄的第 i 个典型变量 特征根
第一组得 分 82 74.2 85.3 79.4 69 68.4 77.5 71.4 72.9 74.3 72.3 63.3 65.9 69 72.4 74 78.8 73.1 72.2 77.8 76.4 71 75.9 73.3 77.1 81.3 64.8 81.3
第二组得分 77.9 75.8 75.6 76.9 81.5 75.5 74.2 72.3 80.4 79.8 71.4 72.4 73.9 77.1 78.4 67.3 80.3 76.7 76.4 76.6 79.2 79.4 77.4 76.1 79.5 74.3 77 79.6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 :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日
A
年
月
2012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第一组得分 62.7 80.3 80.4 68.6 73.3 72.2 67.5 72.3 81.5 67.5 70.1 53.9 74.6 69.2 58.7 74.6 79.3 59.9 78.6 78.6 77.1 77.2 85.6 78 69.2 73.8 73
2012数学建模国赛B题国家一等奖论文
单位面积光伏电池受到的辐射量 第 m 种光伏电池的组件功率 第 i 种逆变器的额定电压 第 i 种逆变器的允许输入电压 第 i 种逆变器的额定电流 民用电价
五、问题一的解答
5.1.总体思路 太阳能电池布局最佳方案非常难解,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在建立详细的数 学模型表示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将问题 1 分解为两个步骤。 首先,我们根据逆变器求出最优电池阵列,再利用计算机结合人工的方式对各个面 进行最优铺设。 5.2 最优铺设模型 5.2.0 模型的准备 一个方案设计 F 用三元组 ( X , Y , Z ) 表示: X ( x1 , x2 x24 ) 是 24 维向量, xi 表示第 i 种电池使用的个数
三、模型假设
1、一个逆变器只能串并联一种类型的光伏电池,且阵列为矩形 2、光伏电池阵列布局原则为四邻域延伸 3、外墙及屋顶受到的太阳辐射由直射和天空散射两部分组成,忽略地面反射辐射 4、将天空散射部分简化成水平太阳散射的二分之一 5、架空方式只可在屋顶实现 6、贴现率为 5%
四、符号说明
n xi yj
t=1 Y N SN=18 Y 踢出劣解 依据评价 函数排序
N
算法说明 1、 剔除劣解的标准:面积约束 2、 评价函数:单位发电量的费用与经过指数加权后的单位面积年总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结果 对 18 个型号逆变器进行计算,可得出每种逆变器的经过评价函数排序后的最优阵 列矩阵,对于大屋顶,下面给出一个最优阵列: 逆变器 型号 SN15 电池 型号 A3 串联 电池 数 8 并联 电池 组数 5 电池总 面积 单位面积发 电量 单位发电量 费用 逆变器 使用率 96% 所在 墙面 大屋 顶
3、目标整合:利润最大
24 18 y j h j xi gi year 1 1 r i 1 j 1 p 表示民用电价, eyear 表示年发电量的衰减系数(1-10 年 100%,10 年-25 年 90%,25
2012国赛b题一等奖论文
将单位面积的第 i 种类型光伏电池在时间[t1,t2]内创造的总利润记为单位利润 pi ,则
pi
0.5 Wi (t )dt Di Wpi
t1
Ai
(i 1, 2,.., 23)
上式中, W pi 代表第 i 种类型的光伏电池的峰值功率,[t1,t2]为计算积分的时间区间,本 文中取为 35 年。 在小屋的不同面上,光照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光伏电池的选择有重要的 影响。为了计算小屋的不同面上单位利润 pi 的值进而分析应该选用的电池型号,需要首 先计算出不同面上在一年中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 利用题中所给的数据容容易得到小屋周围的四个侧面光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而对于屋顶面,由于它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需要单独进行计算。下面利用面 积等效的思想来分析屋顶的南北面的光辐射强度。 某一平面接受的总的太阳光辐射强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直射辐射强度和散射辐 射强度。直射辐射强度由该平面在太阳光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大小决定。当两个 平面的投影面积相等时,其直射辐射强度相等。而该平面的散射辐射强度的大小则与该 平面的倾角呈反相关。当倾角为 0 时,其散射辐射强度最大。随着倾角的增大,散射强 度逐渐减小。 因此,屋顶南面可以利用一个水平面和一个铅垂面来等效替代。由于屋顶的南面与 等效的两个平面在太阳光的法平面上投影面积相等,所以屋顶南面的直射强度可以用等 效的两个平面的直射强度之和来代替。利用相似的方法也可以对屋顶北面进行分析。 屋顶南面与北面的散射辐射强度可以根据各自倾角进行直接计算。最终,可以得到 屋顶南北面的总辐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 综上,将积分运算转化为求和运算,利用题中所给的数据,借助于 Matlab 软件编 程得到小屋的不同面上采用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时的单位利润(表 1) 。 表 1 不同面上采用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时的单位利润(元)
2012年数学建模A题一等奖获奖论文
秩和得到一个新的排序。由于此排序综合了 20 个评酒员的结果,因此,更能反 应酒样的排序真实性,即认为该综合排序为理想排序。记样品 j 在第一组、第二 组排序内的秩次为 X j (1) , X j (2) ,综合之后排序秩次为 X j 。红葡萄酒三种排序的 比较图如下:
关键词:葡萄酒评价
排序检验法
符号秩检验
TOPSIS 法
多重比较
1
一、问题重述
对于葡萄酒质量的确定,现如今通常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即聘请一批有资 质的品酒员对葡萄酒进行品评,然后对其外观、口感等分类指标进行打分。最后 通过求和得到每种葡萄酒的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附件 1 中给出了某一 年份一些葡萄酒的打分结果。 同时,酿酒葡萄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所酿葡萄酒的质量。除了感官评价的方 法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也能反映葡萄酒和葡 萄的质量。附件 2 和附件 3 即给出了同一年份中,这些葡萄酒的和酿酒葡萄的成 分数据。 请分析题目,试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 对于附件 1 中的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 每种葡萄酒均由两组评酒员对其进 行打分。试分析这两组品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并判断哪一组的结果 更为可信。 2. 综合感官评价所得到的葡萄酒质量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对酿酒葡萄 进行分级。 3. 试分析酿酒葡萄、葡萄酒的两组理化指标之间有何关系。 4. 分析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论 证能否只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
3
分的差异是否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内,若不在,则认为评分差异性显著。 考虑到本题的背景,两组评分的差异可体现在对样本酒的排名差异上。由于 该问属于食品评价中的感官评价问题,因此,可结合感官评价中的排序检验与非 参数检验中的符号秩检验,对两组评分的显著性进行评价。 1.1.1 样品秩次和秩和的求解 评酒员对每一个酒样均从四大方面进行了评分。根据题意,葡萄酒的质量由 总分所确定。 因此, 我们将每一个方面的评分加和, 得到 i 品酒员对葡萄酒样品 j 的总评分。 以红葡萄酒的评价为例,对于品酒员 i ,将其对 27 种样品的评分进行排序, 评分最高的酒样秩次为 1,当多个样品有相同秩次时,则取平均秩次。记在 i 品 酒员的评价排序中, j 酒样的秩次为 xij ,可得到秩次矩阵为:
201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C题目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C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4052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XXXXXX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 (隐去论文作者相关信息等)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2 年 9 月 9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基于逐步回归的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模型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假设,对某地区2009-2010年脑卒中发病率与8种气象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脑卒中发病率的预报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论。
考虑到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复杂关系,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广义线性回归模型(GLM)进行推广。
针对问题一,本文对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时间序列以及4年的平均发病例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删除了一些缺失或失真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分别进行整理分析。
最后,在性别方面,得到脑卒中发病率男性比女性的高。
从年龄结构看,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50~90这一年龄区间内,其所占比例达81.10%。
从职业结构看,农民的发病率最大。
2012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C6
1966 年,Gibbs 给出了悬点示功图转化为地下示功图的模型[1,2],由于受 计算机速度的限制,直到近些年才得以被重新重视。我们将使用 Gibbs 模型进 行计算,同时给出由悬点示功图转化为泵功图的详细计算过程,包括:原始数 据的处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求解算法;其中附件 1 是只有一级杆的某油 井参数和悬点示功数据,附件 2 是有三级杆的另一油井参数和悬点示功数据, 我们将利用它们分别计算出这两口油井的泵功图数据;并分别绘制出两油井的 悬点示功图和泵功图(每口井绘一张图,同一井的悬点示功图与泵功图都绘在 同一张图上,并注明坐标数据) 。 3. 泵功图的应用 建立 2 个不同的由泵功图估计油井产量的模型,其中至少一个要利用“有 效冲程” ; 同时利用附件 1 和附件 2 的数据分别估算两口油井一天(24 小时)的产 液量,并对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评价(单位:吨,所指的液体是指从井里抽出 来的混合液体) 4. 对 Gibbis 的模型深入研究 Gibbs 模型在数学上可简化为 “波动方程” :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九届“华为杯”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学
校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80144001 1. 程曦月 2. 刘 威
参赛队号
队员姓名
3. 马会财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九届 “华为杯”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题 目
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建模及诊断
摘
要:
油杆抽油机系统在国内外采油井广泛应用。在该系统中,通过悬点载荷和 运动参数,以及泵功图对井的工作状况诊断,将对油井产量、气体影响等有重 要作用。特别是,如何通过数学建模,把悬点示功图转化为泵功图,是一个很 有价值的实际问题。 本文紧密围绕题干提出的四大问题, 从经典物理运动规律和机械原理出发, 运用数学思维,结合波动方程,建立了抽油机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求解。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的几何特征和运动关系,我们分别运用简谐近似模型和 曲柄滑块模型对其进行求解,并与精确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除加速度 局部有微小差别外,三种方法所得其他参数差别较小。另外,结论也表明在一 般工程应用中,采用简化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而在抽油机结构设计及力 学分析中,则应采用精确解析方法。 为了获得抽油机系统的动态参数,我们根据 Gibbs 给出的悬点示功图转化 为地下泵功图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并采用精确的数值积分求解算法进行求解, 得出两口井的泵功图, 并与传统级数算法结果对比, 克服了传统算法的复杂性, 且提高了计算精度。 根据 Gibbs 模型计算得出的泵功图,我们建立了 2 个由泵功图估计油井产 量的模型,一是泵的理论排量模型,另一个是利用“有效冲程”估计的油井产 量模型。前者基于抽油机的冲次、冲程、抽油泵的参数、原油物性参数给出了 油井的理论产量,后者则考虑了相应的影响因素,如有效冲程、液体收缩性、 漏失和充气等的影响,更加接近生产实际情况。 最后,我们对 Gibbs 模型波动方程进行了分析,在传统粘滞阻尼系数计算
2012年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
首先,计算针对每一个样本 10 个品酒员的评分均值,即
m 1, 2, ,10n 1, 2, ,10 10 其次,利用 SPSS 统计软件中的 P-P 图和单样本 K-S 检验,对数据集两组品酒员分 别对红、白葡萄酒品尝得到的四组评价结果(见附录 8.1.2)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若样 点在正态分布 P-P 图上呈直线散布,则被检验数据基本上成一条直线[3]。 x
表 2 第一组白葡萄酒品尝评分样本 3 持久性数值异常
品酒员 持久性 1号 7 2号 5 3号 7 4号 5 5号 6 6号 7 7号 77 8号 5 9号 6 10 号 7
对于类似的异常数据采取“先剔除,后替换”的策略,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 5.1.2 各葡萄酒样本评分数据概率分布的确定 对两组品酒员差异性评价的假设检验一般要求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统计规律表明, 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 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2]。因此,对葡萄酒质量的评分进行正态性检验有助于我们分析 得出该评分是否科学、合理。
三、模型假设
1. 假设各样本能真实客观地反映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情况; 2. 葡萄酒的质量只与酿酒葡萄的好坏有关,忽略酿造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人为干扰 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 不考虑理化性质的二级指标; 4. 每组评酒员的打分不受上个酒样品的影响,即各评分数据间独立;
四、符号说明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关键词:秩相关 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综合评价 典型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1
一、问题重述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 每个评酒员在对 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 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 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葡萄酒和葡萄的质量。附件 1 给出了某一年份一些葡萄酒的评价结 果,附件 2 和附件 3 分别给出了该年份这些葡萄酒的和酿酒葡萄的成分数据。请尝试建 立数学模型讨论下列问题: 1. 分析附件 1 中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哪一组结果更可信? 2. 根据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和葡萄酒的质量对这些酿酒葡萄进行分级。 3. 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4.分析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并论证能否用葡萄和 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
201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C题目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C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4052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XXXXXX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 (隐去论文作者相关信息等)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2 年 9 月 9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基于逐步回归的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模型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假设,对某地区2009-2010年脑卒中发病率与8种气象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脑卒中发病率的预报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论。
考虑到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复杂关系,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广义线性回归模型(GLM)进行推广。
针对问题一,本文对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时间序列以及4年的平均发病例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删除了一些缺失或失真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分别进行整理分析。
最后,在性别方面,得到脑卒中发病率男性比女性的高。
从年龄结构看,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50~90这一年龄区间内,其所占比例达81.10%。
从职业结构看,农民的发病率最大。
2012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无量纲化处理,再对各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针对各个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针对问题一,我们首先利用EXCEL 和 SPSS 统计软件对各金属元素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Matlab 软件绘制出该城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最后通过内梅罗污染模型:2/12max22⎪⎪⎭⎫ ⎝⎛+=P P P 平均综,其中平均P 为所有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max P 为土壤环境中针对问题二,我们首先利用EXCELL 软件画出8种元素在各个区内相对含量的柱状图,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区内各种元素的污染情况,然后再根据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及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工业区及生活区重金属的堆积和迁移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Cu 、Hg 、Zn 主要在工业区和交通区如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两侧富集,随时间的推移,工业区、交通区的土壤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叠加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同时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也是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针对问题三,我们从两个方面考虑建模即以点为传染源和以线为传染源。
针对以点为传染源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无约束优化模型()[]()[]()22y i y x i x m D -+-=,得到污染源的位置坐标()6782,5567;有衰减的扩散过程模型得位置坐标(8500,5500),模型为:u k zu c y u b x u a h u 2222222222-∂∂+∂∂+∂∂=∂∂, 针对以线为传染源我们建立了l c be u Y ∆-+=0模型,并通过线性拟合分析线性污染源的位置。
针对问题四,我们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还应收集不同时间内的样点对应的浓度以及各污染源重金属的产生率。
根据高斯浓度模型建立高斯修正模型,得到浓度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式ut e C C -⋅=0。
2012年数学建模论文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D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164D01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张强2. 毛园梅3. 林文义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建模指导组日期:2012年 10月 9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机器人避障路径研究模型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机器人避障行进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或者最短时间的问题。
根据对题意的分析发现两问题的研究重点不同,一个侧重最短路线,另一个侧重最短时间。
线路是由直线与直线路径相切的一段圆弧组成。
我们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建立了两个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机器人避障行进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或最短时间。
针对问题一,我们考虑将问题分成两部分讨论,建立两个不同的模型。
一、建立一个求机器人从O点出发,到达允许区域内的任意一点的最短路径模型;二、通过路线之间的比较,求出路线O→A→B→C→O的最短路径。
2012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选-《基因识别问题及其算法实现》3-31页
(由组委会填写)第九届“H W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校参赛队号队员姓名(由组委会填写)第九届“H W 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 目基因识别问题及其算法实现摘 要针对基因识别问题,本文基于 DNA 序列的 3 周期这一性质,首先给出了 DNA 序列功率和信噪比的快速算法并讨论了不同物种基因类型的阈值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背景噪声抑制和频谱平滑的 SNR 频谱预处理模型, 经过预处理后的频谱不仅大幅度抑制了背景噪声,同时保留了 SNR 频谱的模式特征。
在编码序列识别上,本文对经典的 EPND 预测算法进行了改进,使用改进的 EPND 算法对经过预处理后频谱进行基因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这种基因识别模型具有优异的基因识别性能,比传统直接使用基于滑动窗口 DFT 的 EPND 识别算法在敏感度、特异性等评价指标上提高了2%-12%左右(不同指标提高程度不同); 最后本文将提出的基因识别模型用于 6 个未知 DNA 序列(gene6)的编码区预测。
问题 1:针对 Voss 映射,本文首先给出了使用快速 Fourier 变换计算功率谱的快速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 ( N log N ) ,再对 N/3 频率点的功率和信噪比 给出了时间复杂度为O ( N ) 的快速算法;最后针对实数映射,类似地,本文也 给出了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的功率谱和信噪比快速计算公式;另外,对于Z-curve 和 Voss 映射下的频谱和信噪比的关系,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并得出结论: P = 4P , R = 4R 。
Z I Z3 I问题 2:对于 SNR 阈值的确定,本文给出了均值平均,概率平均和线性分类器三种方法确定 SNR 阈值并对分类错误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分类评价指标, 对比了以上三种方法的优劣,并针对外显子判别正确率与外显子序列长度的关系以及信噪比阈值与物种类型关系做了一系列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赛密码(由组委会填写)第九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校山东-青岛科技大学参赛队号C10426015队员姓名1.刘邵星2.荆禄旭3.韩梦参赛密码(由组委会填写)第九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建模及诊断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建模及诊断问题。
针对问题一,本文从有杆抽油系统四连杆结构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特点出发,首先建立了游梁的摆动方程,进而求得了悬点E运动的数学模型(式(19)),并根据题给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得到了运动规律曲线(如图3),最后与有荷载的附件1的悬点位移数据进行了比较(见表1)。
针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分离变量法将Gibbs波动方程拆分为位移函数和荷载函数,并对其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出了悬点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和荷载函数,求得了泵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和荷载函数,进而计算出两口油井的泵功图数据(表3、表4),绘制出了两油井的悬点示功图和泵功图(图5、图6)。
针对问题三,本文选择对第2问(泵内气体判断)进行研究。
首先对泵内气体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有效冲程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泵内是否充气的判别算法,并根据所给数据求解判断出口井1泵内有气,口井7泵内无气。
针对问题四,第一问中,首先分析了Gibbs波动方程建立的过程,认为Gibbs 模型忽略了重力的影响,在Gibb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重力因素加以改进,得到了相应的位移和荷载函数(式71、式72)。
第二问中,通过抽油杆柱的摩擦功率得到了阻尼系数的求解公式,并给出了迭代求解阻尼系数的算法和迭代流程图(图9)。
本问题的研究对提高抽油机泵效和产油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Gibbss模型,阻尼系数,傅里叶系数,有效冲程1.问题重述目前,开采原油广泛使用的是有杆抽油系统(垂直井,如图1)。
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抽油杆上下往返周期运动,带动设置在杆下端的泵的两个阀的相继开闭,从而将地下上千米深处蕴藏的原油抽到地面上来。
通过悬点示功图可以初步诊断该井的工作状况,如产量、气体影响、阀门漏液、沙堵等等。
要精确诊断油井的工作状况,最好采用泵功图。
然而,泵在地下深处,使用仪器测试其示功数据实现困难大、成本高。
因此,通过数学建模,把悬点示功图转化为杆上任意点的示功图(统称为地下示功图)并最终确定泵功图,以准确诊断该井的工作状况,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实际问题。
请解决以下问题:问题一:光杆悬点运动规律电机旋转运动通过四连杆机构转变为抽油杆的垂直运动。
假设驴头外轮廓线为部分圆弧、电机匀速运动,悬点E下只挂光杆(光杆下不接其它杆,不抽油,通常用来调试设备)。
请按附录4给出四连杆各段尺寸,利用附件1的参数,求出悬点E的一个冲程的运动规律: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
并与有荷载的附件1的悬点位移数据进行比较。
问题二:泵功图计算请使用Gibbs模型,给出由悬点示功图转化为泵功图的详细计算过程,包括:原始数据的处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求解算法;附件1是只有一级杆的某油井参数和悬点示功数据,附件2是有三级杆的另一油井参数和悬点示功数据,利用它们分别计算出这两口油井的泵功图数据;并分别绘制出两油井的悬点示功图和泵功图(每口井绘一张图,同一井的悬点示功图与泵功图绘在同一张图上,请标明坐标数据)。
问题三:泵功图的应用(下面2小问选作一问。
鼓励全做)1)建立2个不同的由泵功图估计油井产量的模型,其中至少一个要利用“有效冲程”;并利用附件1和附件2的数据分别估算两口油井一天(24小时)的产液量。
(单位:吨,这里所指的液体是指从井里抽出来的混合液体)2)如图5(C)形式的泵功图表示泵内有气体,导致泵没充满。
请建立模型或算法,以由计算机自动判别某泵功图数据是否属于泵内有气体的情况。
并对附件1、附件2对应的泵功图进行计算机诊断是否属于泵内充气这种情况。
问题四: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2小问选作一问。
鼓励全做)1)请对Gibbs模型进行原理分析,发现它的不足。
在合理的假设下,重新建立抽油系统模型或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并给出由悬点示功图转化为泵功图的详细计算过程,包括:原始数据的处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求解算法;利用附件1、附件2的数据重新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与问题二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你的模型的优缺点。
2)Gibbs模型在数学上可简化为“波动方程”:22222u u ua ct x t∂∂∂=-∂∂∂其中a为已知常数,c称为阻尼系数,鉴于大多数的阻尼系数公式[1][2]是作了诸多假设后推出的,并不能完整地反应实际情况。
如果能从方程本身和某些数据出发用数学方法估计参数c,贡献是很大的。
对此,请你进行研究,详细给出计算c的理论推导过程并尽可能求出c。
如果需要题目之外的数据,请用字母表示之并给出计算c的推导过程。
2.模型假设1.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
2.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惯性力、振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等的影响。
3.力在抽油杆中的传递是瞬时的,阀的起落也是瞬时的。
4.抽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受沙、蜡、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5.油层供液能力充足。
3.通用符号说明 序号符号 符号说明 10θ 0θ为游梁初始摆角 2w w 为曲柄转动角速度 3H H 为O '到坐标横轴的距离 4E E 为钢杆弹性模量 5r A r A 为抽油杆柱在x 截面处的截面积 6I I 为O '到坐标纵轴的距离。
7E S E S 为任意时刻悬点位移 8'J 'J 为J 对时间的导数 9ψ' ψ'为ψ对时间的导数 10θ' θ'为游梁摆动的角速度 11 θ''θ''为任意时刻游梁摆动的角加速度 4.问题一 :光杆悬点运动规律4.1问题分析题目要求根据附录4给出的四连杆各段尺寸,利用附录1的参数,求出悬点E 的一个冲程的运动规律: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
并与有荷载的附件1的悬点位移数据进行比较。
有杆抽油系统的悬点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抽油机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的重要运动参数。
考虑到有杆抽油系统以游梁支点和曲柄轴中心的连接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后臂为三个活动杆。
我们可从有杆抽油系统四连杆机构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特点出发,建立游梁的摆动方程,通过建立的游梁的摆动方程得出游梁摆角的变化规律,进而求解悬点E 的一个冲程的运动规律(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联系到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简化、求解,最后利用所求结果与有荷载的附件1的悬点位移数据进行比较。
4.2 有杆抽油系统四连杆运动函数计算4.2.1游梁摆动方程的建立有杆抽油系统四连杆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
假设曲柄沿顺时针方向做角速度为w 的匀速周期运动。
=0t 时刻,曲柄滑块D 位于上顶点(0=φ),AB 平行于水平面,E 对应坐标原点(称为E 的下死点),E 的位移为0;D 运动到下顶点(=φπ)时,E 的位移到达最大(称为E 的上死点);D 接着运动到上顶点(2=φπ)时,E 又回到位移为0的位置,完成一个周期(即一个冲程)[1,2]。
图1 有杆抽油系统四连杆几何结构图其中:YOB θ∠=,COD ψ∠=,OO M β'∠=,MO D φ'∠=,OA a =,OB b =,BD L =,OD J =,OO K '=,O D r '=,H 为O '到坐标横轴的距离,I 为O '到坐标纵轴的距离。
在OBD ∆中,根据余弦定理可得[3,4]:[]2222cos ()L b J bJ πθψ=+--+ (1)得 2221cos 2b J L bJ θπψ-⎛⎫+-=-- ⎪⎝⎭(2) 由几何关系可得: ()()22sin cos J I r H r φφ=++- (3) 1sin cos I r tg H r φψφ-⎛⎫+= ⎪-⎝⎭(4) 可知式中wt φ=。
综上得游梁的摆动方程为:()()2221221cos 2sin cos sin cos b J L bJ J I r H r I r tg H r wt θπψφφφψφφ--⎧⎛⎫+-=--⎪ ⎪⎝⎭⎪⎪⎪=++-⎨⎪⎛⎫+=⎪ ⎪-⎝⎭⎪⎪=⎩(5) 4.2.2 悬点位移函数游梁摆动时,因前、后臂转动的角度相等,对于任意时刻,游梁的角位移θ∆为[3,4]0θθθ∆=- 式中0θ为游梁初始摆角,即0t =时刻游梁与纵坐标方向的夹角,故这里02πθ=。
悬点E 的运动情况可以看做图中A 点的运动情况,故任意时刻悬点位移E S 为2221cos 22E A b J L S S a bJ πψ-⎛⎫⎛⎫+-==-- ⎪ ⎪⎝⎭⎝⎭ (6) 其中: ()()22sin cos J I r H r φφ=++- 1sin cos I r tg H r φψφ-⎛⎫+=⎪-⎝⎭ 4.2.3 悬点速度函数将式(2)两边同时对时间t 求导数,可得游梁摆动的角速度θ'为[3,4]()()cos sin J J bJ θψθψθψ++'''=-+ (7) 其中:'J 和ψ'为J 和ψ对时间的导数。
由式(3)和式(4)得sin()J wr φψ'=+ (8)cos()wr Jψφψ'=+ (9) 将式(8)和式(9)带入式(7)得()()cos sin()cos()sin J wr wr bJ Jθψθφψφψθψ++'=+-++ (10) 整理的得()()()sin sin sin wr J b bJ φψφθθθψ++-⎡⎤⎣⎦'=+ (11)由几何关系不难得到 ()()sin sin J K φψφβ+=+ (12)其中: 22K I H =+ 1I tg Hβ-= 将式(12)带入式(11)中,得游梁摆动的角速度θ'为()()()sin sin sin wr K b bJ φβφθθθψ++-⎡⎤⎣⎦'=+ (13)游梁摆动时,因前、后臂的角速度相等,故任意时刻悬点的速度E V 为()()()sin sin =sin E A awr K b V V a bJ φβφθθθψ++-⎡⎤⎣⎦'==+ (14)4.2.4 悬点加速度函数将式(13)两边同对时间t 求导,整理得任意时刻游梁摆动的角加速度θ''为()()()()22cos cos 2cos cos sin(+)w r K b bwr bJ φβφθθφθθθψθθψ''++----+⎡⎤⎣⎦''= (15) 游梁摆动时,因前、后臂的角速度相等,故任意时刻悬点的速度E A W W a θ''==为()()()()22cos cos 2cos cos sin(+)E w r K b bwr W a bJ φβφθθφθθθψθψ''++----+⎡⎤⎣⎦= (16) 对于一定型号的抽油机,其尺寸(),,,,,a b L H I r 是已知的,给定曲柄旋转的角速度w 或转速n ,应用以上公式便可计算各运动参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