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记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授课: 21、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

会的思想感情。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 积累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解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作家作品简介

①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由于出身庶族,受人轻视,辞官。

②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辞职。

③元兴三年(404),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入幕不久,看到刘裕

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

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

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于是辞官。

④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不满官场黑

暗,挂印去职。

2、 研读理解课文

(1) 整体感知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2、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

渊明的《桃花源记》,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请解释。

世外桃源: (2) 深入探究

★感受美好

3、文章那些段落写出了桃花源的美好?在文中圈划出来。摘抄一处描

写,并作分析。

摘录: 分析: ★探究虚幻

4、文章那些段落写出了桃花源的虚幻?在文中圈划出来。摘抄一处描

写,并作分析。。

摘录: 分析: (3) 拓展延伸

5、陶渊明为何要做这样的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梦?请结合下面

的背景链接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背景链接:①义熙七年(411),江州刺史刘毅上表陈述当地状况:

(江州)(陶渊明故乡)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

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②自晋中兴以来,治纲驰紊,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

产业。③“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宋书·荆州蛮传》)

6、假如你是桃源人,走出了这“世外桃源”,面对诸多记者的提问,你会如何回答?假如你是记者,你会提什么问题?请选择一角色实景模拟。

【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