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Eliel Saarinen 伊利尔·沙里宁
经典大师的设计
“子宫椅”是沙里宁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 公认为20世纪最舒服的椅子这一。
四、第三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
第三代大师们几乎尝试了他们所想到的所 有材料,包括空气和水,但其中最令人难 忘的是数十年来无处不见的塑料。塑料的 特性使他在设计上几乎无所不能,由此圆 了许多前代大师的未竟之梦。
**维纳· 潘东(Verner Panton,1926-1998年)
作品
设计历程证明,设计创造的**灵感之源有三 大类:
其一来自历史, 其二是大自然, 其三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
一、开创时期的现代家具设计师: 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米切尔· 蒂奈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年)
维 也 纳 椅
雅各布森以他1951-1952年间设计的三足“蚁 椅大获成功。50年代后期,雅克比松承接一 个大工程:北欧航空公司设于哥本哈根市中 心的皇家宾馆,在一整套设计中最不寻常的 是“蛋椅”和“天鹅椅”。
雅各布森作品
汉斯· 维格纳(Hans Wegner,生于1914年) 维格纳的家具设计则始自是对中国椅子设计 的净化。
卡路赛利412椅是现代设计中最舒适的休闲椅。
艾洛· 阿尼奥(Eero Aarnio,生于1932年)
阿尼奥对色彩的大胆运 用,对有机造型的持久的 偏爱,在此创造出传统椅 子设计中座、架腿等要素 融为一体的新型坐具,最 典型地反映出六七十年代 自由浪漫的生活气息。
1963年至1965年间,阿尼奥用合成材料反复试制他的新型设 计,终于推出名为“球体” (Ball)椅的看似航天舱的坐椅, Pastil 椅
3、密斯· 德· (ludwig Mies Vander rohe,1886-1969 凡· 罗
有机城市
“有机疏散”论的产生
“有机疏散”论是沙里宁为 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 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 布局结构的理论。 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
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 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 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 康发展。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 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 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 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LOGO
有机城市
埃利尔· 沙里宁
景观081
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l950)是一位天才艺 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 习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建 筑系学习设计,并于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国格拉 斯哥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双重影响, 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赫尔辛基火车站 的设计上,这座非常杰出的建筑一百 年来尽善尽美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同时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 老沙里宁是世纪之交芬兰民族浪 漫主义的领导人物之一,并于l912年 加入“德意志制造联盟”。他所成立 的匡溪设计学院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大 师的摇篮,培养出小沙里宁、伊莫斯、 伯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物,由此老沙 里宁亦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 1942年
“有机疏散”论的论点
沙里宁以树木生长为例,大 树枝从树干上生长出来时就本能 地预留空间,以便较小的分枝和 细枝将来能够生长。他的理论是 把无秩的集中变为有秩的分散。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 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 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 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 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 区由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 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 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 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 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 庭生活。
埃罗·沙里宁:有机功能主义建筑大师
育 之 前 曾 花 费 1年 的 时 间 远 赴 欧 洲 学 习 (图 2) 0,
雕 塑 , 这 段 学 习经 历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获 奖 。 这 座 沙 早 宁 对 空 间 的 理 解 。 几 经 波 折 后 , 埃 一 个 重 要 的 罗 ·沙 里 宁 正 式 踏 八 耶 鲁 大 学 学 习建 筑 国最 高 的 拱
,
义 建 筑 设 计 领 域 的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 在 国 际 主 义 风 格 鼎 盛 时 期 ,埃 罗 ·沙 里 宁 突 破 密斯单调 、刻板 的建筑风格 , “开创 了基于斯堪 的纳维亚设计传统 的有机功能主 义风格 ,并通 过他 设计 的大型建筑和家具体 现出来 ,丰富 了现 代建筑的面貌 ,这 令 他 在 现 代 建 筑 界 享 有 很 高 的 声 誉 。 ” 1952年 ,沙 里 宁 入 选 为 美 国建 筑 学 会 会 员 ;1960年 ,成 为美 国文 艺学院会 员。但是天妒英 才 ,1961年9月1日,年仅51 岁的沙里 宁因脑瘤 手术失败离世。 1962年 ,美国建筑 学会为纪念埃 罗 ·沙里 宁对 建筑界作 出的贡献 ,授 予其 金质奖。
图 3 图 4
图 2 Βιβλιοθήκη >>>戚 一 经 9孬 埃罗·沙里
鲁 学 院 讲 师
埃 罗 ·沙 里 宁 于 1 91 0年 8月 20日 出 根 州 布 鲁 明
生于芬兰柯 科鲁米 ,1923年 ,埃 罗 ·沙 1 940年 ,十
里 宁 随 着 父 亲 迁 入 美 国 密 歇 根 州 定 居 , 特 ·斯 旺 森
1 950年 之 前 ,在 埃 罗 ·沙 里 宁 与 父 亲 合作期间 ,他 的建筑风格 与父亲老沙里 宁几 乎 趋 同 。 父亲 去 世 之后 ,埃 罗 ·沙 里 宁突 破 折 中 主 义 的 表 现 方式 , 一 改 前 期 设 计 风 格 , 个 性 化 的 自我 探 索 自这 个 时 期 开 启 并 得 到 广 泛 好 评 。 1952年 至 1961年 间 ,埃 罗 ·沙 里 宁 的 建 筑 设 计 作 品 形 式 新 奇 。 例 如 , 1952 年 为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设 计 的 克 莱 斯 格 大 会 堂 和 教 堂 (图 3) ; 1958年 为 耶 鲁 大 学 设 计 的 英 格 斯 冰 球 馆 ; 1955年 为 纽 约 肯 尼 迪 机 场 设 计 的 美 国 环 球 航 空 公 司候 机楼 ,华 盛 顿 杜 勒 斯 国际 机 场 候 机 楼 (图4 )[81… ..这 些 新 奇 的 作 品 大 都 是 以雕 塑 的 形 式 呈 现 , “对 他 来 说 ,建 筑 和 美 术 雕 塑 一 样 ,使 得 他 的作 品 富 于 创 造 性 ,而 且 不 断刨 造 新 风 格 , 以至 于 一 生 中 没 有 定 型 的 建 筑 风 格 ” 。
埃罗 沙里宁
Pa FrOt U R
4 影响
Pa 现代国际主义建筑大师
rt
现代国际主义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 (EeroSaarinen)是芬兰著名建筑大师埃利尔·沙 里宁(ElielSaarinen,1873-1950年)的儿子,在父 亲创办的美国著名设计学院: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CranbrookAcademyOfArt)学习,这个学院把 欧州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和体系有计划的引入美国 高等教育体系,重视设计观念的形成,重视功能问 题的解决,学院的重点是建筑和家具设计。受到这 个教育思想的影响,埃罗·沙里宁成为美国新一代有 机功能主义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埃罗·沙里 宁设计的美国杰斐逊国家纪念碑、纽约肯尼迪国际 机场、美国杜勒斯国际机场、都成为有机功能主义 的里程碑代表建筑。
191 0 埃罗·沙里
E宁ero Saarinen
Content目录
s
1 生平事迹
2 建筑的领军人物
3 家具设计大师
4 影响
Pa ON rt E
1 埃罗·沙里宁
Pa Eero Saarinen
rt
他是20世纪美国现代建筑的领军人 物,独创的风格在国际式盛行的时 代让人耳目一新;他是家具设计大 师,开创了现代设计有机性的新途 径;
品。
2020/5/1
在TWA航站楼的内部, Eero Saarinen同样是大胆 的运用了大量的曲线元素, 楼梯、穹顶、走廊、门洞 都由统一的流畅曲线构成, 这其实是在模仿飞行过程 中如俯冲、盘旋时的曲线, 让乘客在上天之前就提前 感受到飞行之美。
2020/5/1
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 航空公司航站楼是非常 富有雕刻风味的作品。 小沙里宁根据建筑物的 性质设计成鲲鹏展翅的 形状,巨大的混凝土外 壳完全是为了塑造某种 形式的结果, 由于中央壳 体屋顶过大,所以又用 狭窄的天窗分割为四个 部分,显得较为轻巧。 航空站外部和内部都采 用了塑形造型的设计, 大量柔和的曲面代替了
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Eliel Saarinen 伊利尔·沙里宁
“让人们看看你的城市,人们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美国著名建筑师、杰出的建筑理论家。
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
出生芬兰,1923年移居美国,1934年创办匡溪艺术学院并任院长,《形式的探索》即在匡溪完成。
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
(OrganicDecentralization)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最早出现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大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而整个理论体系及原理集中在他1943年出版的巨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综合成就,而且因为他同时培养了一批顶尖级大师。
这种培养不仅发生于他的祖国芬兰和北欧,更结硕果于大洋彼岸的美国。
老沙里宁(以区别于他的儿子埃罗沙里宁或称小沙里宁)移居美国后创办的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开创了具有美国风格的新工业设计体系,并成为美国建筑与家具设计师的摇篮,美国在二战后的现代家具设计大师大多毕业于这所学院,如伊姆斯夫妇、小沙里宁、伯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物,他们的杰出的设计成就,使得美国现代家具在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崛起,走在世界现代家具的前列,由此,老沙里宁也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伊利尔·沙里宁建筑设计理念:伊利尔·沙里宁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
在这些文字后面,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演变的骨骼——有迷茫、有探索、有成熟、有衰落,更有无数的误导和干扰,使得形式的发展起伏跌宕、波波折折。
真诚的探索者历经几千年,一直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是的,当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豁然绽放的那一刻,真诚的心便可以听见这种美丽的声音。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二)
4.2.2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年)埃罗•沙里宁,又称小沙里宁(以便与同样著名的父亲老沙里宁区别开来),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同时又是最有影响的家具设计大师。
在他以前,第一代大师如密斯、布劳耶等人主要将注意力放在革新材料和结构技术上,而小沙里宁测决心给20世纪的椅子形象一种新的定义:即有机的雕塑式的设计语言。
这种设计语言随即成为60年代新生代家设计的主流。
小沙里宁命中注定要成为20世纪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
他生于芬兰著名的设计师家庭,父亲老沙里宁自不必说,母亲洛雅•盖塞露丝则是一位雕塑家、纺织品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及摄影师。
老沙里宁设计的自宅本身就是一座综合艺术博物馆,同时又兼作事务所,小沙里宁同姐姐碧帕珊等于是生在一个第一流的艺术学校里,加上老沙里宁的朋友们大都是芬兰、欧洲艺术界、设计界的名流人物,小沙里宁与这批导师频频接触,自是眼界开阔,心境极高。
老沙里宁毕生的强烈的竞争进取心赢得事业的巨大成就,他也将这种心态传统小沙里宁,于是,12岁的小沙里宁就获得当时瑞典火些设计国际竞赛的第一名。
第二年老沙里宁获美国芝加哥塔国际竞赛第二名,赢得巨额资金,全家由此移居美国。
老沙里宁同样在美国建造了充满艺术氛围的住宅,不久又受托创办匡溪艺术学院并任院长,由此接到巨大的建筑设计项目,即全校40座建筑的规划设计,小沙里宁在此完成他的第一件家具设计:造型大胆,充满雕像感的木椅,也许受母亲影响,小沙里宁自幼有雕塑天分,这种天分待他快成年时愈加强烈,并于1929年去巴黎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一年后他又回到美国加入父亲的设计事业。
但终其一生,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家具设计,长沙里宁都能表现出天然的雕塑倾向。
回到美国,小沙里宁在纽约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一个多月后,即进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学习,优秀的学业使他1934年毕业获两年的旅欧奖学金,第一年他全部用于四处周游,参观各国古典建筑及现代设计大师们的新作,第二年则回到祖国芬兰在维尔•艾克龙德建筑事务所工作(JARL Eklund)。
埃罗 ·沙里宁
Eero saarinen作品欣赏
• Product Name : Saarinen Tulip Armchair . 1957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将当年的设计大奖授予给它。 TULIP系列包括餐桌、咖啡桌 和小茶几。
Eero saarinen作品欣赏
• Saarinen执行边的椅子(1957) • Eero的设计Saarinen执行边的椅子
(1957)开始超过十年的早些时候,当 他和查尔斯·艾姆几个设计提交的有 机设计竞争的家居陈设艺术博物馆 。这对朋友和合作者一直以来 Cranbrook美术学院会议,赢得了头 奖。这些液、雕塑的形状影响今后 的工作的男性,因为Saarinen,尤其是 在他的子宫,郁金香和执行椅子。执 行最初是由玻璃纤维,后来在聚氨酯 利用最新的技术进步在塑料。这个 经典的座位的感觉,然而,不变。这种 模铸壳的弯曲略睾腿ΧㄖС纸汉习遄 ?Saarinen始终雕塑的形式、这些线 条流畅没有出现在他的建筑,直到 1950年代。
Eero saarinen简介
• 埃罗·沙里宁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同时 又是最有影响的家具设计师。在他以前,第一代 设计师如密斯、 布劳耶等人将注意力放在革新材 料和结构技术上,而小沙里宁则决心给20世纪的 椅子形象一种新的定义,即有机的雕塑式设计语 言,这种设计语言即成为60年代新生代家具设计 的主流。
• Product Name : Tulip Table • 材料:玻璃纤维、大理石
埃罗 沙里宁
TWO Part
Part
2
主要建筑作品
1910-1961
圣路易弧形拱门
又称杰斐逊国家扩展纪念碑。
通用汽车公司技 术中心内部结构
TWA美国环球航 空公司候机楼
Part
2
看建筑的角度
辩证分析
1.欣赏建筑艺术要 把局部的审美观照 与整体的审美知觉 结合起来。
2.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 意义。建筑艺术通常借 助象征意义来蕴含其审 美意蕴,这也是建筑美 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2018/7/6
2018/7/6
THREE
Part
Part
3
“子宫椅”
公认为20世纪最舒服的椅子之一
设想
子宫椅”的设计构想也源自对人体舒 适与现代美感之间的最默契的结合。 自己的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
创新
第一代大师如密斯、布劳耶等人 主要将注意力放在革新材料和结 构技术上。 而小沙里宁则决心给20世纪的椅 子形象一种新的定义:即有机的 雕塑式的设计语言。这种设计语 言随即成为60年代新生代家设计 的主流。小沙里宁命中注定要成 为20世纪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
1910
Eero Saarinen
埃罗·沙里宁
C ontents
1 2 3
4
目录
生平事迹
建筑的领军人物
家具设计大师
影响
Part
ONE
Part
1埃Leabharlann ·沙里宁Eero Saarinen
他是20世纪美国现代建筑的领军人物,独创的 风格在国际式盛行的时代让人耳目一新;他是 家具设计大师,开创了现代设计有机性的新途 径;
2018/7/6
Part
2
TWA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 机楼
城市设计代表人物
卡米洛·西特
主要成就: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基人 个人建筑作品:俄斯特拉发教区教堂
个人著作:《依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又名《城市建设艺术》
理论:
强调自由灵活的设计,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广
场和街道组成围和而不是流动的空间。
卡米洛·西特
卡米洛·西特实际建 成的作品较少,他的 理论集中体现在《依 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 一书中。西特分析了 从古典时代晚期到工 业革命之后欧洲城市 空间的特征,从中找 出美的传统。
· 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也没关系,因为在日 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 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伊利尔·沙里宁
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
沙里宁还提出了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表现的原则、 相互协调的原则和有机秩序的原则
《城市建设艺术》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第一部经典著作
卡米洛·西特
所以我们需要总结人类创造优美环境的艺 术法则,寻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这是西特 城市形态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
二是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 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
伊利尔·沙里宁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 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
伊利尔·沙里宁
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的益处
· 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
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卡米洛·西特
该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的诞生和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 用,在城市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 要的地位。
随着该书的出版,城市建设的一 个全新的潮流开始涌动。一场城 市美化运动在美国开始,其他国 家也受到影响。
我们的城市正处在新建、改造和更新的过 程中,每走一步都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烙印。 丰富我们城市艺术的知识需要从历史的进 程中去借鉴,从科技发展、艺术发展的进 程中找到启迪。
E 沙里宁
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简介:小沙里宁1910年(Eero Saarinen died in Ann Arbor, Michigan in 1961)生于芬兰艺术家家庭,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雕塑家。
小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
1923年全家移居美国。
沙里宁于1929年赴巴黎学习雕刻,一年后返美。
193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后,在父亲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1950年独自开业。
小沙里宁设计了一系列新奇独特的作品,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
埃罗·沙里宁1961年9月1日死于脑科手术中。
196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追授他金质奖章。
小沙里宁喜好雕塑,他一生没有形成自己定型的建筑风格,而是在不断创立新的风格。
1951年在底特律市以北设计了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风格上非常接近密斯的风格。
这个建筑群有25幢建筑物,环绕一个规整的人工湖,湖中有带雕塑特点的水塔。
初露E·沙里宁的建筑设计风格。
使小沙里宁名闻世界的是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
这座高宽各为190米的外贴不锈钢的抛物线形拱门,造型雄伟,线条流畅,象征该市为美国开发西部的大门。
1952年他设计了麻省理工学院礼堂和小礼堂,礼堂采用只有三个支点的1/8球壳作屋顶,教堂为圆形砌建筑。
1958年为耶鲁大学设计了冰球馆,采用悬索结构,沿球场纵轴线布置一根钢筋混凝土拱梁,悬索分别由两侧垂下,固定在观众席上。
建筑造型奔放舒展,表达出冰球运动的速度和力量。
他最令人惊奇的作品是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建筑外形象展翅的大鸟,动势很强;屋顶由四块浇钢筋混凝土壳体组合而成,几片壳体只在几个点相连,空隙处布置天窗,楼内的空间富于变化。
这是一个凭借现代技术把建筑同雕塑结合起来的作品。
他的另一杰作是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
大楼为悬索屋顶,跨度45.6米,长度为182.5米,人流沿纵向行进。
跨中屋顶低矮,下设办理登机手续等一系列管理用房;跨端空间高敞,供旅客集散之用。
最新【原创】20世纪主流家具欧洲设计大师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欧洲设计大师作品2.3空前绝后的设计怪杰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年)西班牙是个盛产艺术天才和设计怪杰的国度,这种传统已有千年历史,尤以近现代为甚.在艺术领域,从戈雅(Goya)到毕加索,从米罗(Miro)到达利(Da1i),个个惊世骇俗,为人类历史所罕见,而建筑及设计领域亦同步而行,同样产生设计思想与同时代同仁同样先进,但表现手法却全然不同的设计大师,如高迪和约瑟夫·玛利亚·玉尤{Josef Maria Jujol,1879-1949},而以高迪的成就更为巨大。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是一位著名铁匠的儿子,这一点可从他后来大量设计作品中对铁构件的得心应手的运用看出来。
高迪最伟大之处,也是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任何时候对任何流行的设计思潮都持有他独特的并自成一体的做法。
同麦金托什一样,高迪所有的建筑设计作品都是从外观到室内再到家具的设计手法完善统一的整体,因此,高迪的家具设计也同他的建筑设计一样别具一格,同时又符合现代设计思想。
图15高迪1898-1900年设计的扶手椅高迪的家具都是为某一特定的建筑室内设计的,它们因此都非常明确地成为建筑室内整体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具体构件的设计手法上,高迪对当时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诠释要比所有同时代的法国和比利时建筑师们都更为大胆和抽象,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迪在设计中对功能及人体工学的精心考虑,甚至可以认为高迪是现代人体工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上述几种设计思想及具体制作手法结合在一起,就自然而然产生出生动的雕塑效果,使高迪的每一件家具作品都成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高迪的家具不是设计的主流,但却是永恒的(图15)。
2.4两位比利时先驱设计大师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大陆,巴黎早已不能保持唯一文化中心的地位,许多外国城市在许多方面比巴黎更吸引人,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布鲁塞尔在世纪之交比巴黎更重要,这完全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比利时设计大师所决定的,这两位大师就是霍塔(Horta)和凡·德·费尔德(Van de Velde)。
建筑大师埃利尔·沙里宁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
作为国内、国际火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的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一座古堡式的建筑,由堪称北欧设计学派鼻祖的建筑大师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设计。
主体的砖石建筑古朴而不失阔达,高高的钟楼直耸入天,既有古典之厚重格调,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正是它载着古老的赫尔辛基驰入了近代直至今天。
进进出出的人们给这古老的建筑蓬勃的生命。
火车站前有一条名为阿塞马通内利(Asematunneli)商业街;东侧的车站广场(Rautatientori)是一座公园,建有《七兄弟》的作者阿列克西沉思的坐像(W·阿尔特南作);雕像的背后是国家剧院;车站广场的南侧,坐落着国内藏品最多的国家艺术博物馆(Ateneum,Suomen taiteen museo);从车站南端正门出发穿过马路,沿着中央大街(Aleksi)向南走就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商业购物街亚历山大大街(Aleksanterinkatu),赫尔辛基人习惯叫它“亚历克西(Aleksi)”。
沙里宁有机疏散PPT课件
——《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 1942年
“有机疏散”论的论点
“有机疏散”论的基本原则
区域分布 原则
集中 布置
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 “日常活动”的区域
减低交通量
分散 布置
提高车速
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 拘泥于一定的位置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 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 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 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LOGO
沙里宁有机疏散
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l950)是一位天才艺 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 习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建 筑系学习设计,并于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国格拉斯哥 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双重影响,这 种影响着自己的功能。同 时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 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 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70 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 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 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 等新问题。
城市规划的未来还将并不 断探讨。
LOGO
老沙里宁是世纪之交芬兰民族浪漫主 义的领导人物之一,并于l912年加入 “德意志制造联盟”。他所成立的匡 溪设计学院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大师的 摇篮,培养出小沙里宁、伊莫斯、伯 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物,由此老沙里 宁亦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伊姆斯和沙里宁
《工业设计史》课题研究报告题目:沙里宁与伊姆斯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工业设计10-1姓名:刘英浩学号: 2010022713黑龙江科技学院课题研究报告一、伊姆斯和沙里宁二、伊姆斯和沙里宁的生平及在工业设计中的影响三、在20世纪现代家具风起云涌、丰富多彩的舞台上,二战后的美国现代家具设计是其中重要的设计学派。
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迅速崛起,引|领了世界家具设计潮流,出现了以查尔斯和蕾·伊姆斯(Charles and RayEames)夫妇、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大师,而这些设计大师则全部集中于美国两大国际家具集团一一诺尔公司与米勒公司。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伊姆斯和沙里宁的生平和他们的设计风格,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四、通过查阅资料全面的分析伊姆斯和沙里宁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的影响。
五、伊姆斯和沙里宁查尔斯·伊姆斯是建筑师、发明家、设计师、工艺师、科学家、电影人、教授。
但总而言之他是一位创造家,他的创造并非是一系列独立的成就,而是一种统一的美学观,其中有很多分支式的表现形式。
伊姆斯的电影并非一个独立的单位,而更像是一个个分支;它们并非源自电影的历史或传统,而是来自一种最高级的、植根于很多领域的文化。
让我们对他的生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由此粗略地了解一下他的事业所及范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伊姆斯永远都比他这些职业的简单相加来得更加伟大。
伊姆斯1907年生于圣路易斯,在华盛顿大学学习建筑,1930年开始工作,1940年娶了画家蕾?凯泽(RayKaiser)为妻,他之后的所有作品都离不开妻子的帮助。
最早始于1941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举办的一次题为"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Organic Design in Home Funishings)展览,在由当时美国工业设计部主任埃略特·诺(Eeso Saovinen)合作设计的椅子系列获得了头奖。
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Saarinen)介绍.
Page 9
9
在技术中心的建造中,一种新的隔热玻璃得到大量的运用, 它在使建筑物外形保持美观一致的同时,也为技术中心的 建筑外墙的强度提供了保证。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 方案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支配了美国建筑界的潮流。
Page 10
10
因为这一成功的设计,埃罗·沙里宁受到了 许多著名的美国公司设计其公司总部的邀请, 其中包括了:John Deere,IBM和CBS(哥伦 比亚广播公司)。虽然其设计多为理性主义 风格,内部却多有夸张的楼梯,家具的设计。 1950年代他开始接受更多来自美国高等院校 的校园规划和单独建筑的设计,这包括了华 沙学院的诺埃宿舍,耶鲁大学的英格斯冰场, 莫尔斯学院和斯特尔斯学院。
Page 5
5
1937年成为其父事业的合伙人。 194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有机 家具"设计竞赛中,与伊姆斯共获头奖。
Page 6
6
1941年起与父在密执安州安阿伯合开建筑师事务所。 1950年父亲去世后独自开业,从这时到他去世前的11年 中,他设计了一系列新奇独特的作品,表现了丰富多彩的 建筑语汇。 简约也精彩 他对于早期现代建筑中的习惯思维表示怀疑,而引入了 前所未有的雕塑式造型。是一个将建筑的功能与艺术效果 $ 真正完美结合的建筑家。他的作品富于独创性,而且不断 地创立新的风格,以至一生中没有形成定型的建筑风格。 独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建筑思想以及留下的雕塑性非常 强的作品,对后来的建筑影响深远。
Page 4
4
1931-1934年在耶鲁大学学习建筑。 1934-1936年赴欧洲考察.返美后,他执教于父亲创 办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这个学院把欧州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和体系有计划 的引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设计观念的形成, 重视功能问题的解决,学院的重点是建筑和家具设 计。受到这个教育思想的影响,埃罗·沙里宁成为 美国新一代有机功能主义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 师。
沙里宁有机秩序的思想发展与建筑实践――匡溪建筑作品分析
046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沙里宁有机秩序的思想发展与建筑实践――匡溪建筑作品分析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AL PRACTICE OF SAARINEN'S ORGANIC ORDER—ANAL YSIS OF ARCHITECTURAL WORKS IN CRANBROOK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秦潇年,匡溪男子学校(Cranbrook School for Boys )(图1)被最早投入设计和建设。
在其错综复杂的连接空间中,通过对建筑元素的有机秩序的探索,成功地抽象化了过去的传统,使其在达成新颖的设计的同时保留了足够的历史印记。
在男子学校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表现不仅与重要的文化时期有关,与当时社会创造出的独特的形式细节亦有关系,这些细节也无不体现了沙里宁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建筑师的晚期新古典主义情怀:男子学校的玻璃花窗和饰面板拼贴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门廊、窗户和伸缩式烟囱等元素丰富了建筑的轮廓,并带有早期基督教装饰风格;餐厅西侧山形墙内嵌以样式丰富的壁龛,让人回想起芬兰中世纪教堂的山墙元素;入口处的阶梯增加了建筑体量上的灵活度,周围正方形的石柱设计灵感来自沙里宁早期的赫尔辛基火车站设计。
而协调的原则更加突出人的整个活动范围的相互协调的成果,是对建筑及其环境和细部整体化的体现:结合功能上的实用性,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保留了以传统砌筑工艺为主的建造方式;主要窗户的两侧使用石材,次要窗户则使用砖块,这样可以利用石材打造中空的建筑通风系统,因此在纵向结构上未使用任何钢结构立柱的前提下,实现了建筑的统一和完整。
沙里宁将传统视作事物发展的内在倾向,这是一种不断延续的过程,是随着形式的演变而同时发展前进的。
所有的传统元素经过他的重新组织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表达方式,是当时新古典主义在美国大地上进行本土化融合之时对人们的生活、感情和思想的真实体现。
美国设计
沙里宁和郁金香椅子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生于芬兰的克柯鲁米,早年便显露出设计天才,1922年十二岁的沙里宁便获瑞典火柴盒设计第一名。
1923年4月随父移民美国,定居底特律的克鲁布兰克。
1930年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奖金到欧洲旅游两年,对欧洲的传统建筑和设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回国后在父亲的设计事务所工作,1940年和伊姆斯设计的椅子获得了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国际现代家具设计比赛大奖,这张椅子外形美观,又适合大工业生产,所以使他立即成为设计界引人注目的人物。
沙里宁首先是一个建筑家,他把家具设计与室内装潢当作建筑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要求建筑和其他工业设计都能通过万幸来表达一种精神与追求。
沙里宁在建筑上的代表作有杰佛逊纪念碑,耶鲁大学溜冰场、莫斯与斯泰尔学院、美国驻英大使馆、美国驻挪威大使馆、密尔沃基战争纪念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大楼、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等。
查尔斯·依姆斯认为,沙里宁的家具设计与其建筑设计一样,具有鲜明的特色。
沙里宁自己认为,他要设计一样东西,无论是建筑还是家具,他首先要抓住这一设计的精神与实质,考虑如何用结构与材料去体现着一精神实质。
他曾经对学生讲,如果要问他是怎样工作的,他认为首先要仔细考虑设计这一特殊工作的精神中有那些问题,如果一切顺利,一切都按照统一思想表现出来,而结构系统也是统一的,以及材料、方法都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就成为把一切扣在一起的因素,如果达到这一点,那何谓令人高兴与满意的……所有上述一切都将成为一体。
他在这里表达出他要穷、材料、结构、设计对象的功能的一致性,他毕生所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统一。
20世纪40年代沙里宁与诺尔公司合作从事家具设计,第一次设计了"蚂蚱"椅子,这张椅子直至1965年一直是诺尔公司目录中的产品。
椅子造型简洁,结构材料主要是薄板,因为四十年代只有这种材料,诺尔夫人对这张椅子的评价很高,但这还不是沙里宁最好的设计,因为他的设计思想受到材料的限制。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天鹅椅
SWAN CHAIR 1958 •设计师:Arne Jacobsen •材料:聚亚安脂,铝,织物
•有蛋椅自
•然的联想到天鹅,天鹅椅后来也
被投入到天鹅长沙发的应用当中。
•
天鹅椅的造型形象生动,宛
如一直正在湖面上优雅的天鹅,故
得名天鹅椅。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壶椅 THE POT CHAIR 1959 •设计师:Arne Jacobsen •材料:聚亚安脂,钢管,织 物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孔雀椅 PEACOCK CHAIR 1947 •设计师:Hans·J·Wegnet •材料:岑木,柚木,纸绳
•这把椅子的主要特点是靠背的形状 颇似孔雀开屏的样子。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Y-CHAIR 1950 •设计师: Hans J. Wegner •材料:橡木,纸绳
•这把椅子是魏格纳设计的椅子中卖 得最好的一把,一个原因可能是价格 策略,它售价大概1000美元左右,在 普通消费来看是很高了,但是 Hans Wegner 的其他设计,大多折合人民 币都超过1万。它仍然是根据古代中 国的椅子来设计的。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红椅(巴塞罗那椅) RED CHAIR or BARCELONA CHAIR 1927 •设计师:Kaare Klint •材料:桃花心木,皮
•此款取名于其色彩,由于在1929年巴 塞罗那博览会上获奖故又称巴塞罗那 椅。此椅显然受到了英国著名的家具 大师 Thomas- Chippendale(汤玛斯 ·齐本德尔 ) 的影响。
著名家具设计师及作品
•芬·居尔 •Finn Juhl •1912 - 1989
• 他的工作的先锋性是很少人能达到的 。特别是Juhl风格中区分了广泛的结构构 件而增添了家具中持张力和支撑力的元素 。他的品牌家具中,描述了“负荷”和“ 被负荷” 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椅子结构工 程和椅面,椅背和扶手中看出这些文微妙 的关系。他最伟大的发明是座椅面的 “浮 动”,时常和表现承重的木头-负荷成份 形成强烈的对比。
老沙里宁与小沙里宁
⽼沙⾥宁与⼩沙⾥宁北欧现代设计⽗⼦兵埃利尔·沙⾥宁(Eliel Saarinen,⽼沙⾥宁,1873~l950 年)是⼀位天才艺术家,他曾在赫尔⾟基⼤学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同时在赫尔⾟基理⼯⼤学建筑系学习设计,并于 1897 年毕业。
⽼沙⾥宁是世纪之交芬兰民族浪漫主义的领导⼈之⼀,l912 年加⼊“德意志制造联盟”。
作为建筑师,他于 l922 年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塔国际设计竞赛”获⼆等奖,随后携妻⼦洛雅移居美国,先在密歇根⼤学建筑系任客座教授,次年遇到美国新闻界巨贾乔治·波琪,两⼈⼀见如故,波琪请他制定出⼀个匡溪设计学院的发展计划。
两年后⽼沙⾥宁⼀家移居到布隆菲尔德·西尔斯,1932 年匡溪艺术设计学院正式成⽴,⽼沙⾥宁担任第⼀任校长并在此前规划了整个校园,设计建造了校园内的主体建筑。
匡溪设计学院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师的摇篮,培养出⼩沙⾥宁、伊莫斯、伯托埃等⼀批划时代⼈物,由此⽼沙⾥宁亦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
⽼沙⾥宁的家具作品主要都设计于去美国之前,也是同建筑室内进⾏⼀体化设计的成果。
其家具设计最重要的特点是功能、装饰与⼈情味的完美结合,开启北欧学校重视⽣活、情调、提倡设计“以⼈为本”的先河。
北欧学派⼤师林⽴,其间堪称⿐祖者只有埃利尔·沙⾥宁⼀⼈,这不仅因为他本⼈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业设计⼏乎所有设计领域的综合成就,⽽且因为他同时培养了⼀批顶尖级⼤师,这种培养不仅在他的祖国芬兰和北欧,还在⼤洋彼岸的美国。
埃罗·沙⾥宁(Eero Saarinen,⼩沙⾥宁,1910~1961 年 )1923 年随全家移居美国,1929 年赴巴黎学习雕刻,1934 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学建筑系,后在⽗亲的建筑事务所⼯作,1950 年独⾃开业。
埃罗·沙⾥宁设计了⼀系列新奇独特的作品,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
1961 年 9 ⽉ 1 ⽇埃罗·沙⾥宁不幸死于脑科⼿术中,1962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追授他⾦质奖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人们看看你的城市,人们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美国著名建筑师、杰出的建筑理论家。
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
出生芬兰,1923年移居美国,1934年创办匡溪艺术学院并任院长,《形式的探索》即在匡溪完成。
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
(OrganicDecentralization)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最早出现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大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而整个理论体系及原理集中在他1943年出版的巨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综合成就,而且因为他同时培养了一批顶尖级大师。
这种培养不仅发生于他的祖国芬兰和北欧,更结硕果于大洋彼岸的美国。
老沙里宁(以区别于他的儿子埃罗沙里宁或称小沙里宁)移居美国后创办的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开创了具有美国风格的新工业设计体系,并成为美国建筑与家具设计师的摇篮,美国在二战后的现代家具设计大师大多毕业于这所学院,如伊姆斯夫妇、小沙里宁、伯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物,他们的杰出的设计成就,使得美国现代家具在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崛起,走在世界现代家具的前列,由此,老沙里宁也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伊利尔·沙里宁建筑设计理念:伊利尔·沙里宁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
在这些文字后面,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演变的骨骼——有迷茫、有探索、有成熟、有衰落,更有无数的误导和干扰,使得形式的发展起伏跌宕、波波折折。
真诚的探索者历经几千年,一直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是的,当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豁然绽放的那一刻,真诚的心便可以听见这种美丽的声音。
沙里宁是分散大城市的积极倡导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OttoWagner)的维也纳中心规划以及英国建筑师恩温的伦敦花园新村的规划,对沙里宁有机分散规划思想的酝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衰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两种趋向――生长与衰败。
应该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生长,保持城市的活力。
“有机疏散”理论把城市规划视为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的过程,通过逐步实施“有机疏散’来消解城市矛盾的思想,在20世纪盛行功利主义倾向时显得过于“阳春白雪”,这也许是对这一理论广泛实践的制约。
伊里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在他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
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
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
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
为了挽救今天城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
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
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腾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
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适合的居住环境。
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
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
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沙里宁的建筑设计精神:伊利尔·沙里宁挚爱大自然,有高深的艺术修养、丰富的建筑创作经验,一部《形式的探索》,贯穿了艺术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一、过去时代的精神,是凭借人类文化的最大财富,即正确无误的艺术语言作为媒介而传递于后世的。
当沙里宁一点点地剔除真诚的形式之外的东西时,首先否定了人们以过分轻率的态度认可的与创作意识无关的三种形式:肤浅的装饰性形式、写实主义的模仿性形式和枯燥的实用性形式(在当前中国,难道人们见到的还少吗?)。
它们没有生气勃勃和坚强有力的探索进取精神,从中听不到时代的气息和脉搏,沙里宁将其视为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他这样告诫人们——仅仅是巧妙的形式手法的运用和真诚的艺术创造完全是两回事。
真诚的形式并不是沉默无言的,因为形式能够比语言更加有效地、以更微妙的震动及更深刻的表情,来传递它内在的含义。
例如一张使用的椅子,它的形状与大小局限于人体尺度与功能,然而,不妨从上百张椅子中任取一张来看,只要它是真诚的创作,人们就可以就其制作时期,制作的民族和国家,找到其真正的来历。
就像同样真诚的经典性建筑——教堂、寺庙和宫殿一样,可以明白无误的说明历史。
形式的诞生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只要形式是真诚的,那么即便较小的东西也一样。
二、产生形式的基础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人类只是以自身的能力来捕捉它、表达它。
一种形式的强劲或羸弱,与人的这种捕捉能力直接相关。
沙里宁将艺术从萌芽起到现在分成三个阶段:1、“潜意识”阶段;2、“有意识”阶段;3、“自人们意识”阶段。
1、真诚的艺术探索,从其朦胧时期——“潜意识”阶段首先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大自然是形式的源泉,因为大自然的规律和原则是当时人类生活和创造必须遵循的唯一基本规律和原则。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包括人类自身,甚至一块风化已久的岩石都有其特有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内涵,当它们一一陈列在那儿的时候,你根本无法拒绝那份沉积在里面的鲜活的生命和意识。
不必说含羞草的娇柔和君子兰的聪灵,就那岩石上最细小的花纹也记述了史前的熔岩曾经怎样奔流、冷凝、固着成如许美丽的图画——大自然的秩序如此不经意的随处点染,便可让人间处处充满惊叹!人类在最初的“潜意识”阶段完全凭借自己的知觉、本能加想象来直观地感受、模拟和反映大自然的诸般神奇,这时艺术所遵循的原则,始终是日后艺术的基本原则,因此,艺术发展的潜意识阶段为嗣后艺术的所有发展,为民间艺术,也为许多伟大文明时期的艺术形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感觉到美的价值或者说艺术的价值时,艺术的创造就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开始进入了自觉的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阶段。
这个阶段历经了上千年的漫长时间,包含了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夭折的、湮没的,如同传说中的古代“大西洲”文明一样。
其余的则幸存下来,变成了伟大文明的奠基石。
每一种真诚的艺术形式,都经历过自己独立、漫长的探索,这期间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啻是一朵奇葩绽放。
人们所熟知的古埃及的形式一出现就已臻于坚强和成熟的境地,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信,在出现这些成就之前,必然经历过一段很漫长的形式演变过程。
甚至,或许可以上溯至原始人涉足于埃及大地的石器时代,谁知道呢。
然而,形式一旦成熟,随之也就变成了历史,不再有创造,不再有奇迹。
在有意识的阶段,这种形式模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消退成艺术史上的陈迹——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面容出现,弥散在空中的只有人类千年延传相继的无形的文明。
至希腊、罗马、中世纪及辉煌如佛罗伦萨主教堂和罗马圣彼得教堂穹顶的文艺复兴……所有璀璨都来自于最真诚的创造,它们的形式成了历史,但它们的精神却永不停息的穿越时空,相依相伴于人类发展的每一时刻。
“有意识”阶段是人类以真诚的态度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阶段,是人类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在那个时候,人与艺术同在。
3、那么,当人类进入了“自人们意识”阶段以后,情况又是怎样呢?读罢沙里宁笔下的文字,答案跃然纸上:“某人在孩提时,由于一种天然的内在倾向而喜欢作画:这是’潜意识’阶段。
他长大后,由于天生的才能,而终生热情地从事绘画:这是’有意识’阶段。
接着,有的时候——如果他过于软弱而无法抗拒诱惑——他的热情会很容易地变成自满,他就会变得过于自人们意识而不能以孩子般的心情来创造真正的艺术作品了:这就是’自人们意识’阶段。
”文明的人类,或是由于美学上的不切实际的玄想,或是由于教条主义的学说或其它因素,扼杀了创造的本能,而产生了可能是“美的”然而却没有根基的艺术,这是沙里宁先生给“自人们意识”的明确定义。
当中世纪进入暮年,所有曾经真诚的辉煌逐渐退入历史,人类沐浴着文艺复兴的辉光,一步一步走入的,却是“自人们意识”的雷区。
在文艺复兴的繁荣背后,人们考虑问题和观察事物时,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套用古典的方式,换句话说,纵然形式已经发生某些新的演变,但它毕竟具有太明显的搬用旧事物的味道。
这就是危险之所在。
建筑形式在传统文化中的缺失:当文艺复兴进入暮年,或者美称为“成熟阶段”以后,艺术却从当初不得已的“借用古人的衣服”转向了缺乏志气的直接搬抄,创形诸楮墨以来人类艺术史上剽窃之先河。
不尊重现实,不尊重自然,不尊重发展,因为懒惰或者出于投机的目的,不是“借用”而是“盗用”亡灵的外衣,从而在人类原本纯素的思想里播下了为祸至今的恶习。
由于对本能的创造的长期淡忘,人类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陷入歧途,艺术活动也随之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古典主义、折中主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