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3课
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导入新课:【案例资料】:“大眼睛”苏明娟【教师提问】:1.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2.自己身边有苏明娟这样的例子吗?讲授新课: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1、教育的定义【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呈现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教育?【学生活动】:讨论思考【教师讲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增进人类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部分构成。
普通教育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
职业教育是指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获得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对成年人进行的学历教育。
2、教育的作用【教师引导】:明白了教育的含义,那么认真思考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归纳【教师讲评】: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是社会各项事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教育向人们传授科学文化及生产知识,培养具有各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劳动者,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落后是国家贫困之源,教育发展是国家发达之本,教育日益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力量。
可以说,未来世界,谁掌握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综观世界可以看出当今国际竞争突出地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对一个国家来说,综合国力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拥有高新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三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主题关注改善民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民生的基本内容,了解改善民生的途径。
[2]思想教育目标: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业技能教学点:掌握“五险一金”内涵。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体系。
教学重点:民生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设备:黑板\教室\粉笔,也可兼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及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图片、故事、提问、讨论等进行课堂讲解。
课前布置:让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清点人数:对学生上课实到情况进行清点、登记,严格考勤。
复习提问:[1]联合国成立于哪年?133页[2]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3页[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哪些?[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6页预习新课4分钟讲解新课: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一方面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另一方面又关系人民的生产生活。
因为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需要有才能有文化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参与。
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很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只适合自然经济时代,农耕时代,无法从事现代化建设。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国际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落脚点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从哪些来,从教育培养来,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
自学成才也是一种教育,即自我教育。
3.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教育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社会经济、社会文明都会得到全面发展。
4.教育会改善家庭生活水平。
北大、清华毕业生很多人成为亿万富翁,家庭生活水平肯定能得到改善。
我们学院在广东深圳的早期毕业生,百万富翁也是不少的,很多人进入到了管理阶层,收入水平很高。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3课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多发期,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种核心的精神力量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3、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要靠每个人来建设,也要靠每个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岗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课堂小结:
本次课所讲重点、难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3、4学时总第25、26次课总第25、26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电商115酒店管理、15计网日期15/11/30 15/12/03 15/12/04 周次18 18 18星期一四五节次3-4 1-2、3-4 1-2、3-4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首先树立文化强国的观念,了解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接下来学生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並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或途径,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第十三课建设和谐文化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文化生活面面观2、文化的多样性3、建设文化强国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谁在“感动中国”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外作业1、预习第14课;2、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对我国的主要理论知识的积累还不够详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掌握和培育、践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教案纸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二、进入新课:(45分钟)(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21-129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
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15分钟)1、观看PPT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大活动中呈现?2、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愚昧、低俗的文化又该采取什么态度?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案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设计教师:孙丽教学年级:高中三年级课题名称: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45分钟(一)学生分析:高三学生在复习完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也就是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以增强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初步让学生明确我国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积极参与到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树立关注民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同时学会运用有关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在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课型:时政讲座(综合课)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线交流中,说“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教师设问:我国政府让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体现了我国政府什么样的理念?学生回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讲授课程: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板书)课堂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些可喜可贺的变化?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成绩让我们兴愤,让人们为之骄傲。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的。
坚持全面的观点,我们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当今中国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地方?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事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从心底里呐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背景资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政治经济与社会13课关注改善民生
包什 括么 哪是 些民 内生 容? ?民 生
人曲 风 最 诗 改 心中 雨 丰 中 革 的, 历 富 , 开 华民 程 的 民 放 彩生 的 重 生 的 乐是 时 要 是 壮 段最 代 篇 意 丽 。撼 乐 章 蕴 史 ;
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对就 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 入家庭学生提供资助。这项重大的工程每年 惠及80万学生。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
Leabharlann 社会保障体系构成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
想一想
第一,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第劳动者,即人 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 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括劳动者在全部生 命周期中发生的,并使他们失去工资收入的 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
第二,社会保险能保证劳动再生产,促进经 济发展。 例如:劳动者发生非自愿灾害时,社会保险 能资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学习新技能重新 参与到劳动中去,促进经济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优先发展教育是经济实现腾飞的重要动力 例如:日本 从70年代起调整产业结构,从劳 动资本密集型逐渐走向知识技术密集型。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经济实力
优先发展教育史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的根本措施。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缺乏高层次、高技能和 复合型人才。我国初中毕业升学率仅仅为52.6%, 人均受教育约为8年。
第三,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险制 度,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联原则。 即必须要尽到缴费义务,才能享有收入补偿 权利。
社会保障体系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 适?为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 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 限制。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蓝色和橙色),考 考大家的眼力,你能看出哪种颜色的长方形面积大吗?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都无法比较,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如果 想不到,我们可以听听小精灵的建议. (2)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摸一摸,说一说:“什么是面”? 师生共同总结:五角星是个封闭的图形,它所有边里面的部分就是 它的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实物表面,建立面积概念 (1)初步认识面积 师生摸一摸:手掌面、练习本封面、课桌面。 学生找一找: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小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而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揭示课题:《认识面积》 (2)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a.找一找数学书一共有几个面?这些面比较起来谁大谁小? (封面和底面一样大,封面比侧面大……) b.观察:数学书竖放、横放、斜放时,封面的面积大小变了吗? 生自由发言,师小结:同一物体无论怎样摆放,面积的大小不变。
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64 页第 2 题:比较四川省、北京市、河南省的面积大小。 2.62 页“做一做”:写出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3.判断: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 周长有什么变化?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这是下节课 学习“面积的单位”时,我们要运用的知识。
九年级政治 关注和改善民生课件 人民
答疑解惑
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 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贴进生活
列举我国近年来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取消农业税 ★发放粮食补贴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保障民生的法律。
《新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 《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提
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
农民收入。(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
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让城乡居民敢花钱。
为了响应党的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某中学开展了以关注民生 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该校九年级(1)班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访谈、 观察等方式获取了有关民生的资料,在活动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该 班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可任选一角度回答,只要答上3点即可得3分
4、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青少年该怎么做?(2分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奉献 社会; (3)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 的美德,我们要发扬这种传统。
评分标准:可任选一角度回答,只要答上2点即可得2分
☆初级阶段国情 九4课
知 ☆生命健康权七上1 ☆ 主要矛盾
识 链 接
课 八上8课
☆“三个代表” 九3课
☆受教育权七上4课 ☆科学发展观九3课
☆社会公平九1课 ☆分配制度 九4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三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意义深远的重要方面。
虽然同时也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但是积极关注改善民生是一个让整个社会都能够获益的目标。
本文将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程内容进行探讨。
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不同国家对于改善民生的需求是各自存在的。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中,改善民生能够提高国家的整体效率、公平性和安全性。
经济层面,改善民生可以增加人们的消费信心。
如果人们感觉到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会更愿意消费自己的收入,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有益。
此外,改善民生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从而增加国家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
从政治层面来看,改善民生能够帮助提高人民的忠诚度,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
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努力,他们就会愿意支持政府并遵守法律,减少社会冲突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在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稳定。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福利,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幅提高,从而减少不良社会行为和组织犯罪的可能性。
改善民生的措施然而,要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还需要代价和实施的措施。
以下是具体的一些解决方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国家基础设施是重要的一步。
这包括道路、桥梁、铁路、港口和电力等方面。
更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并且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通信和物流便利。
提供教育和培训:政府需要提供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民的技能和教育水平。
这将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提供健康保健:政府也需要提供优质的健康保健来确保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这包括医疗设施、医疗保险和疾病预防措施,以使人民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提供社会福利:政府需要提供社会福利和援助,以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失业和经济困难的人。
这将缓解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改善民生的难题尽管改善民生能够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实际上会有很多不同的困难需要面对。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关注人民的幸福与尊严、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①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④是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方法:首先浏览材料,大致明白材料意思;二是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指向;三是再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有效信息;最后理清思路作答,切忌下笔就写,语无伦次。
注意:条理要清晰,字迹要工整,语言要规范,尽量使用教材语言。
(2)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的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①废除农业税; ②通过《物权法》; ③免除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 ④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④在城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⑥在全国农村建立“低保”制度; 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⑧重视食品安全,严把百姓“入口”关; ⑨加强安全生产,保障社会稳定; ⑩调节物价,稳定市场等(任四条)。
【实战演练】
材料一: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比上年增加5038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增长21.8%;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材料二:2010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生及其相关概念和内容;2.掌握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3.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讨不同方式改善民生的途径;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民生和民生保障的概念和内容;2.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3.不同方式改善民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1.民生及其相关概念和内容;2.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不同方式改善民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3.角色扮演。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民生的概念和内容,引入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主题,并提出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2.学习(30分钟)学生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了解不同方式改善民生的途径,比如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各自认为最有效的改善民生的方式,并准备角色扮演。
3.实践(4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群体如何共同努力改善民生的情景。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4.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关注和改善民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七、课后作业:1.思考自身能够为改善民生做出什么贡献;2.撰写关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对民生及其相关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体验到了不同方式改善民生的实际操作,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和贡献的热情。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民生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更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优秀公民。
关注改善民生说课稿
关注改善民生说课稿第一篇:关注改善民生说课稿《关注改善民生——学有所教》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说教材(一)说教材本课题内容选自中国财政出版社经济政治与社会五单元第一节第十三课第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基础地位本节内容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会更加深刻的思考自己目前所受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2)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名中职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所了解。
明确学习的目标,这会激励他他在校的学习。
在学习技能方面,学生会更加努力;在思想品的上,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难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发展教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说教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其中所包含的知识。
实现知识的学习,个人分析能力的锻炼。
使用情境引导法,引导学生开始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主动的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最后讲授,把学生的发言归纳、概括,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说学法(一)学情分析从认知发展来看,中职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但形象思维较活跃,具有较高的探究热情;从学校表现来看,中职生一般都是很厌学的,学习、学校留给他们的快乐并不多。
他们也经常因为自己是一名中职生而被别人瞧不起。
中职生究竟有什么前途呢?这些问题通过今天的平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加自信的认识中职生自己的优势。
并去思考教育对其前途的重要性。
(二)学习方法分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政治理论在学生生活中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再次深入理解政治理论提高学生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六说教学过程1、教育的重要作用案例引导——引入概念本课题的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并介绍希望工程大眼睛苏明娟的的今昔对比的案例,设疑1、思考什么是教育?2、为什么要办教育?引发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念;
2.培养学生的关怀他人和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关注民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念;
2.学习了解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措施;
3.培养学生的关怀他人和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1.发放关注和改善民生的若干理论文本,让学生统一阅读;
2.课堂讨论:运用表达其关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看法,以及自身的个
性和实践经历;
3.实施校园环境优化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注和改善校园环境;
4.探讨学生如何实施关注和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分组列出实施方案;
5.为学生提供平台,实施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项目;
6.教师实时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关注民生的意识;
四、教学材料
1.关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文本;
2.校园环境优化的实施资料;
3.校园环境运动的实施报告;
五、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完善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概念;
2.加大课堂活动强度,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讨论水平;
3.强调实践。
第13课 关注改善民生
关注改善民生
课前小知识 近年来,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解决 民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加快推进 以发展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即努力使全 体国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住有所居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与社 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 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均衡发 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立创业型、创新型社 会的需要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实施方案,提出3年内各级政府 预计投入8500亿元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一: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缓解“看病贵”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社会互助
社会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 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 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 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 制度
社会救济
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 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 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
广义: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 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而提供各种福利服务 狭义: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 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 和自立能力
社会优抚指政府和社会对军源自等从事特殊工作者 及其家属给予的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社会互助
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 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 活动
关注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关注改善民生—教学设计《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2)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3)感悟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实际出发,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关注改善民生问题,树立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观念。
教学难点: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教学重点:大力发展教育、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法—讲述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提问讨论:1、什么是民生?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
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如何理解“学有所教”?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学有所教”学有所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构想之一,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
“学有所教”即学必有师。
就是要保障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社会和谐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在民生问题中教育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讲解新课: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情境一:2008秋季学期起,在全国范围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经济政治与社会》关注改善民生75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经济政治与社会》关注改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三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主题关注改善民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民生的基本内容,了解改善民生的途径。
[2]思想教育目标: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业技能教学点:掌握“五险一金”内涵。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体系。
教学重点:民生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设备:黑板\教室\粉笔,也可兼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及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图片、故事、提问、讨论等进行课堂讲解。
课前布置:让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清点人数:对学生上课实到情况进行清点、登记,严格考勤。
复习提问:[1]联合国成立于哪年?133页[2]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3页[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哪些?[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6页预习新课4分钟讲解新课: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一方面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另一方面又关系人民的生产生活。
因为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需要有才能有文化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参与。
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很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只适合自然经济时代,农耕时代,无法从事现代化建设。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国际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落脚点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从哪些来,从教育培养来,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
自学成才也是一种教育,即自我教育。
3.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教育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社会经济、社会文明都会得到全面发展。
.4.教育会改善家庭生活水平。
北大、清华毕业生很多人成为亿万富翁,家庭生活水平肯定能得到改善。
我们学院在广东深圳的早期毕业生,百万富翁也是不少的,很多人进入到了管理阶层,收入水平很高。
当然这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指经济生活,也包括文化生活。
一个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精神文化生活面貌都不一样,欣赏水平和口味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要有品质得多。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职业教育的内容:[1]职业学校教育。
包括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高职学校、高职本科(云南省就有一所本科类职业大学)。
[2]职业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军人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形式。
一个员工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要经历无数次这样那样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技能。
2.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需要白领,也需要一大批的掌握较高劳动技能的合格劳动者。
[2]实现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需要。
公民选择接受职业教育,那么国家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样的社会才是公平合理的。
社会公平合理了,也就为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3]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材上说学生从职业教育获得的知识只能使用五年,五年之后知识需要更新,而更新就需要重新教育,这种重新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可持续教育。
实际上一个人一生都要学习,活到老,要学到老才不落后。
[4]建立创业型、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没有一定的教育经历和知识能力,很难创新、创业。
教育是基础,是从事智力劳动的基础,也是从事创业创新的基础。
二、撑起护卫人民健康的保护伞(一)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自从2003年非典事件后,国家开始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了这方面的投入和医疗人才的培养。
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还处于试点阶段,制度还没有成型,尚处于摸索阶段,相信要不了几个,中国会有一个成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温家宝总理说本届政府要初步建立城乡医保制度,具体情况过几年都知道了。
教材上只是介绍了一些改革方法和试点,没有成熟的制度,因此大家对这个情况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意义健康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
过去我们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可见人们的身体状况有多差。
当时国弱,人们的身体也弱不禁风。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国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之一,有重要的意义:[1]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
如果我们高调宣传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如何高如何好,然而生病了没有保障,富人可能很快就会变成穷人。
因为有些大病几十万还拿不下来,哈尔滨有个病人住院十七天,医了458万元。
如果有医保,自己的负担就只承担百分之十左右,负担大大减轻。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蔟健康水平的需要人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要好,而身体素质要好,需要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作保障。
[3]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不能只是让富人有钱医而长寿,也要让一般的百姓也能有医疗保障,保证自身健康不受大病得了地钱无技术医疗。
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构成。
1.社会保险含义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
企业要给职工购买“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是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2.社会救济的含义: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城乡困难户救济等。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Yibin V ocationl & Technical College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
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
3.社会福利的含义:孤寡才经进养老院,就是享受社会福利,所以养老院又叫社会福利院。
含义有: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
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
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4.社会优抚的含义: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优抚对象优抚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投军人和武警官兵;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有优抚对象4000多万人,其中享有国家抚恤补助的各类优抚对象为450万人。
5.社会互助的含义:捐款是社会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说来社会互助是指: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
社会互助包括两个方面:为受助者提供资金的社会互助。
包括社会(国内)捐赠、海外捐赠、互助基金和义演义赛义卖,等等。
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社会互助。
包括邻里互助、团体互助和慈善事业,等等。
(二)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接下一页)课后小结作业布置1,教育的功能有哪些?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3,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是什么?其意义有:1.有助于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
社会保障能够使劳动者本身不会因为生活困难而陷入困境,同时也有利于劳动者下一代的成长。
如果者都死光了,社会上没有劳动力,社会也就终结了。
2.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会刺激消费需求;而暂时不用的社会保障资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3.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共同富裕。
所以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