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二课时(沪科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课时2(课件)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课时2(课件)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α β
如图,∠α+∠β=90°,∠α叫作∠β的余角, ∠β也叫作∠α的余角,∠α与∠β互余.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特别提醒:(1)余(补)角指的是两个角之间的数量 关系,与位置无关,且它们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 个角或两个以上的角不能称为余(补)角. (2)若两个角互余,则这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若 两个角互补,则这两个角可能都是直角,也可能是一 个锐角、一个钝角.
余角
同角(或等角) 的余角相等
°,那么∠2=∠3; (2)如果∠1+∠2=90°,∠3+∠4=90
°,且∠1=∠3,那么∠2=∠4
随堂练习
【教材P160 练习 第1题】
1. 填表:
∠α
50° 45° 60° n°(0<n<90)
∠α的余角 40° 45° 30° ( 90-n )°
∠α的补角 130° 135° 120° ( 180-n ) °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归纳总结】

性质
数学语言
(1)如果∠1+∠2= 180°, ∠1+∠3= 18
补角
同角(或等角) 的补角相等
0°,那么∠2=∠3; (2)如果∠1+∠2=180°,
∠3+∠4=180
°,且∠1=∠3, 那么∠2=∠4
(1)如果∠1+∠2= 90°,∠1+∠3= 90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2课时 补角和余角 七上数学 HK
学习目标
1. 了解补角、余角的概念. 2. 掌握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课堂导入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2-教学文档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2-教学文档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够结合图形实际将一个角写成两个角的和、差的形式;2、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并能够用符号语言表示.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熟悉的数学知识导入,互相交流探究,发现比较角的大小的三种方法,通过对探究的新知识尝试应用,进一步学习几何语言说理的数学方法;2、了解简单的推理论证的思想:“问题-分析-说理”的分析几何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几何知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教学重点两个角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的说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操作:请三个同学上黑板分别画一个任意大小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任意大小钝角的几何图形.思考1:你能说明这三个角的大小关系吗?理由?钝角大于直角,直角大于锐角.因为钝角度数大于900,直角度数等于900,锐角度数小于900,所以从角的度数大小可以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关系.思考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这三个角的大小关系吗?演示:认真观察老师用叠合法比较每两个角,你能说出老师操作的动作要求吗?(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观察:把∠DEF移动,使它的顶点E移到和∠ABC的顶点B重合,一边ED和BA重合,另一边EF和BC落在BA的同旁.(①顶点重合;②一边重合;③另一边在同旁),请认真观察下面的演示,分别说出角的大小.观察图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如果EF和BC重合,那么∠DEF=∠ABC;(2)如果EF落在∠ABC内部,那么∠DEF﹤∠ABC;(3)如果EF落在∠ABC外部,那么∠DEF﹥∠ABC.观察: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请写出来、除了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外,还发现它们还有什么数量关系?(三)合作交流,应用新知例1:如图,求解下列问题:(1)比较∠AOC与∠BOC,∠BOD与∠COD的大小;(2)将∠AOC写成两个角的和与两个角的差的形式.(四)合作交流,再探新知操作: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请尝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结合角平分线定义和图形,请尝试写成几何符号语言形式.(五)小试牛刀,再用新知例2:如图,已知OC平分∠BOD,∠AOD=1100,∠COD=350,求∠AOB,∠AOC 的度数、例3:如图,∠COB=2∠AOC,OD平分∠ AOB,且∠COD=190,求∠AOB的度数.(教材151页第5题)(六)随堂练习,巩固新知1、教材149页第1题.2、将第1题改为:按下列要求画图,并解答问题:(1)画∠AOB=900;(2)再画∠BOC=300;(3)求∠AOC的度数.3、如图,∠AOB=∠BOC=∠COD=∠DOE,请写出图中所有的角平分线.(七)师生互动,小结新知一、比较角的大小两种方法:叠合法(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同旁)和度量法;二、角的和、差;三、角平分线;四、注意几何问题的表达方式:文字语言、几何图形和几何符号语言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五、应用这些知识解答问题.(八)布置作业,深化新知教材150页习题4.5第1、2、3、4题.《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课时二)知识与技能(1)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2)理解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求某角的度数,使学生初步会用简单的代数思想一方程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教学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教学难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设计一、余角教学1、课程探究比萨斜塔的底部是石块堆积而成,量角器无法伸入斜塔底部测量,如何得到斜塔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由于不能直接的测量∠1的度数,我们可以把∠2的度数测量出来,因为∠1+∠2=90°,所以∠1=90°-∠2.2、实验操作拿出一张用硬纸板做的直角,然后将其任意剪成两个角,分别标上∠1,∠2,问这两个角的和为多少度?(∠1+∠2=90°,我们把具有这种关系的∠1、∠2称为互余.)3、互余的概念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右图中,∠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互余的数量关系:∠1+∠2=90°∠1的余角=90°—∠14、注意要点:(1)移动剪纸后的∠1和∠2,是这两个角处于不同的平面,提问:∠1和∠2还互余吗?(仍然互余,因为概念中没有对角的位置做要求)(2)把∠2剪成∠2和∠3,那么我们可以说∠1,∠2和∠3互余吗?(不能,因为概念中互余是对相对两个角而言的,不能扩展到三个角)二、补角教学1、课程探究水库大坝的底部是石块堆积而成,量角器无法伸入大坝底部测量,如何得到大坝的坡度?由于不能直接的测量∠1的度数,我们可以把∠2的度数测量出来,因为∠1+∠2=180°,所以∠1=180°-∠2.2、实验探究拿出一张用硬纸板做的平角,然后将其任意剪成两个角,分别标上∠1,∠2,问这两个角的和为多少度?(∠1+∠2=1800°,我们把具有这种关系的∠1、∠2称为互补)3、自主探究以同桌为一个小组,类比两角互余的概念,一起探讨两角互补的概念及特点.。

沪科版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2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沪科版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2Microsoft Word 文档 (2)

C
1
B
2
3
A
O
D
五、当堂反馈
一、判断:
(1)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 ( )
(2)如果∠1 =40 °,∠2=60 °,∠3 =80 °, 那么∠1、 ∠2、 ∠
3 互为补角。
()
二、填空:
(1)一个角是 36 ° ,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
(2) ∵ ∠1 和∠2 互余,∴ 互补, ∠ 3 与∠4 互补,
∠1 =∠ 3,那么∠2 与∠4 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结论: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 余角相等。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 2.如图,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1 与∠ 2,∠1 和∠ 3 是什麽
关系,∠2 与∠3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2.已知 3 组角:
100
350
100
550
800
150
750
1050
350
1000
1250
550
1450 A组
1700 B组
1150 C组
(1)对 A 组中的每一个角,在 B 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
(2)B 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 C 组中?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连接。
3.判断:
(1)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 余角相等。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作为农村中学班级,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不 强。教学中应该徐图缓进,指导探究;细讲多练,强化掌握。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是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角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角的性质和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掌握求补角和余角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对数学运算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补角和余角的概念和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和运算规律,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掌握求补角和余角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掌握求补角和余角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和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例如,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30度,求另一个角的度数。

学生尝试解答,引发对补角和余角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二课时余角与补角(沪科版)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二课时余角与补角(沪科版)
54° 62°23′
x
90 x

180 x
从上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度
A 1.在本图中,还有哪些角 互为余角?互为补角?
E
D
C
1 2 3 4
B F
互余的角有: ∠1与∠3,∠2与∠3,
∠1与∠4,∠2与∠4.
互补的角有: ∠3与∠ABF,∠4与∠CBE,
∠3与∠CBE,∠4与∠ABF.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第4章《直线与角》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二课时 余角和补角
霍邱县马店镇中心校七(1)班 授课教师 丁求勇
模拟实验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入 射 角
反 射 角
反射角=入射角
我们将上述光的反射图形抽象为几何图形。 图中都有哪些角?你能说出图中的各个角之间都有怎 样的关系吗? D C A
作业
书面作业:1、P150习题4.5第5、7题. 课外作业:1、同步完成基础训练。
答:这个角为50
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度 (180-x) 20 3(90 x)
拓展应用:
1、如图: ∠BDF=∠GEC=90°, ∠B=∠C, 问:(1)∠1与∠3有什么关系?你的根据是什么? (2) ∠2与∠4有什么关系?你的根据是什么?
答:(1)∠1= ∠3 等角的余角相等 (2)∠2= ∠4
0 0
入 射 角
∠3+ ∠1=90
∠3+ ∠ABF=180
0
∠3+ ∠ 2 =90
1 反 2 射

3
E
B
4
∠3+ ∠CBE=180 0
F

七年级数学沪科版上册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课件(第二课时共26张)

七年级数学沪科版上册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课件(第二课时共26张)


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则依题意得
法 一
180 x 4(90 x)
x 60 90 60 =30
答: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
30 。
解:设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 x ,
则它的补角可设为 (x 90) .
解 法
x 90 4x

x 30
答: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 30 。
新知学习 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讨 论:
(1)已知∠1与∠2,∠3都互为补角.那么∠2和∠3的 大小有什么关系?
∵∠1与∠2和∠3都互为补角, ∴∠2=180º-∠1, ∠3=180º-∠1, ∴∠2=∠3.
讨论 2 2
如图∠1 与∠2互补,∠3 与∠4互 补 ,如果∠1=∠3,那么∠2与∠4 相等吗?为什么?
1
4
3
4
补角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
第4章 直线与角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二课时
余角与补角
50
1
2 850
问题:
D
∠1与∠2的和为多少度?
C
∠1+∠2=90°
1
2
Ao
B
新知学习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C
O2 1
21
1
12 903°
4 只有锐角才有余角。 5 同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注意点
讨论: (1)已知∠1与∠2,∠3都互为余角.那么 ∠2和∠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1与∠2, ∠1 与∠3都互为余角, ∴∠2=90º-∠1,
∠3=90º-∠1, ∴∠2=∠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补角和余角的概念,学会用角度来比较和计算补角和余角。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对直线、射线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补角和余角的概念,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角度的计算还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能正确找出一个角的补角和余角。

2.让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方法,能运用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补角和余角的概念,以及如何找出一个角的补角和余角。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补角和余角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自主发现和总结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度不同的卡片,用于让学生找出补角和余角。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角度不同的卡片,让学生找出补角和余角,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讲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发现和总结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找出卡片中各个角的补角和余角,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补角和余角的概念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补角和余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导学案)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二)

(导学案)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二)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二)一、选择题:1、一个角的补角是 (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 ( )A 、30ºB 、45ºC 、60ºD 、90º 3、如图,∠AOD=∠DOB=∠COE=90º,其中共有互余的角( )A 、2对B 、3对C 、4对D 、6对4、若∠1与∠2互补,∠3与∠1互余,∠2+∠3=240º,由∠2是∠1的 ( ) A 、251倍 B 、5倍 C 、11倍 D 、无法确定倍数 5、若∠1与∠2互为补角,且∠1<∠2,则∠1的余角是 ( )A 、∠1B 、∠1+∠2C 、21(∠1+∠2) D 、21(∠2-∠1) 二、填空题:6、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7、若∠α=50º,则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8、若∠β=110º,则它的补角是 ,它的补角的余角是 。

9、若∠1与∠2互余,∠3和∠2互补,且∠3=120º,那么∠1= 。

10、32º28’的余角为 ,137º45’的补角是 。

11、∠1与∠2互余,∠1=(6x+8)º,∠2=(4x-8)º,则∠1= ,∠2= 。

12、已知互余两个角的差是30º,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3、如图,∠AOC=∠BOD=90º,∠AOD=130º,求∠BOC 的度数。

D CBO E DC B A14、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4/9还少6º,求这个角。

15、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M是∠AOC的角平分线,ON是∠BOC的角平分线,(1)图中互余的角有几对?C(2)图中互补的角有几对?NMBAO。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说课稿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说课稿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课后反馈: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积极回应,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3.互动区:在板书的一侧,预留空间用于记录学生的疑问、解题思路和课堂小结。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清知识结构,同时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信息。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遵循以下原则: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2.保持文字简洁,尽量使用符号、图表代替大量文字。
1.课堂练习:设计一系列有关角的比较、补角和余角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出题,讨论解答,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角的例子,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5.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和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合作学习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共享,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2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2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2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五节“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为主题,结合第二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补角和余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问题导向
1.设置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问题导向环节,我设置了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补角和余角的概念是什么?(2)补角和余角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共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启发式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首先,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其次,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2)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2)
4.5.1 角的大小比较
4.3.1 线段的长短比较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线段的和差关系
A
BC
线段的中点(倍分关系)



ABC
二、类比迁移,初探新知
D
B
C
E
F
∠ABC >∠DEF
二、类比迁移,初探新知
C
C
C
B
A
B
D
A
B
A
D
D
E
F
∠ ABC__=_∠ DEF
BC和ED重合
E
F
∠ABC__>__∠ DEF
平分线.其中,∠AOC=80°、 ∠COE=50°. (1)求∠BOE的度数,OE是∠BOC的角平分线吗? (2)求∠DOE的度数.
C
E
D
A
O
B
六、回顾总结,分享收获.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线段的和差关系
A
BC
线段的中点(倍分关系)



AB C
角的和差关系
C B
O
A
角平分线(倍分关系)
BC落在∠DEF的外部
E
F
∠ ABC_<__∠ DEF
BC落在∠DEF的内部
三、类比迁移,再探新知.
C B 思考:图中共几个角?
它们之间有什么和差关系?
O
A
练习:如图,已知∠AOC=67°,∠BOC=22°,求∠AOB的
度数 变式:已知∠AOC=67°,∠BOC=22°,求∠AOB的度

四、类比联想,同中有异.
问题:你能否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给角的 平分线下定义?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ppt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ppt
互补:两角之和为平角
性质:同(等)角的补 (余)相等.
2.如图,∠1=∠3,那么( C ).
A.∠1=∠2 C.∠AOC=∠BOD
B. ∠2=∠3
D. ∠1= 1 BOD
2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 ∠EOC,∠EOC=70°,则∠BOD等于( B )
A.30° B.35° C.20° D.40°
4.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 倍,求这个 角的度数.
试一试
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补角?
10o
30o
60o
80o
100o
120o
150o
170o
思考:∠1与∠2,∠3都互为补角,∠2与∠3的 大小有什么关系?
1
2
3
∠2=180°-∠1
∠3=180°-∠1
结论: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类似可得: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填一填
∠α 5° 32° 45° 77° 62°23′ x°(x<90)
典例精析
例1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AOB,∠AOD,∠AOE,∠AOC 的大小,并找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2)在图中找出角的三个等量关系.
[解析] ∠AOB是平角,∠AOC是钝角, ∠AOD是直角,∠AOE是锐角,于是 就可找到这几个角的大小关系.
解:(1)由图可知,∠AOB是平角,∠AOC是 钝角,∠AOD是直角,∠AOE是锐角,
解:设这个角是x°,则它的补角是(180°-x°), 余角是(90°-x°) .
根据题意,得 180°-x°= 4 (90°-x°)
解得 x=60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 °.
课堂小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1)

七年级数学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1)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的平分线.3.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教学重、难点1.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2.分析角的和差关系,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3.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4.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下图所示)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BC,AC的长短.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BC,AC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2.提出问题:怎样比较图中∠A,∠B,∠C的大小?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这就是这一节我们将要学习的——角的比较.(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1.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活动一: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他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2.认识角的和差活动二:学生活动:思考课本例1,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教师活动:讲解例1,给出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系.3.认识角的平分线活动三:教师活动: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学生活动: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如下图)提出问题:∠AOC被折痕OB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在图中,射线OB把∠AOC分成相等的两个角,即∠AOB=∠BOC,∠AOC与∠AOB和∠BOC 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射线OB叫做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活动:讲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板书:角的平分线.4.探究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活动四: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教师活动:讲解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板书:余角和补角.5.探究补角的性质活动五: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2=∠4.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教师活动: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到的结论,还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因为∠1+∠2=180°,∠3+∠4=180°,所以∠2=180°-∠1,∠4=180°-∠3.因为∠1=∠3,所以180°-∠1=180°-∠3,即∠2=∠4.6.探究余角的性质活动六: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2=∠4.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教师活动: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到的结论,还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因为∠1+∠2=90°,∠3+∠4=90°,所以∠2=90°-∠1,∠4=90°-∠3.因为∠1=∠3,所以90°-∠1=90°-∠3,即∠2=∠4.三、巩固训练课本练习1、2.四、本课小结师生互动,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和角的大小关系有哪些?认识了角的哪些运算?2.角的平分线、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是什么?3.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什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课件)2024-2025 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课件)2024-2025 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C.72°
D.124°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
1.如图,ON是∠BOC的平分线,OM是∠AOC的平分线.
(1)如果∠AOC=28°,∠BOC=42°,那么∠MON是多少
度?
(2)如果∠AOB的大小保持与上图相同,而射线OC在∠AOB
的内部绕点O转动,那么射线OM、ON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MON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说出其度数,
新知导入
激趣导入同学们,这Βιβλιοθήκη 幅图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
出来的?其实,它们都是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
知识讲解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如图,已知∠ABC,画∠DEF=∠ABC.(写出作法,并保
留作图痕迹)
作法:在∠ABC上以点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
别交BA、BC于点M、N;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BN的长
(2)略.
素养小测
1.下列作图语句中正确的是( C )
A.作线段AB,使a=AB
B.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
C.作∠AOB,使∠AOB=∠α
D.以5 cm为半径作弧
2.如图,已知∠AOB,求作∠MPQ=2∠AOB.
解:
角互余;
④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锐角的补角小9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余角、补角的认识
1.如图,AOB是一条直线,∠AOC=90°,∠DOE=90°,
图中互余的角有
4 对,互补的角有 7 对.
余角、补角的运算
2.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
(
B )
A.60°
B.45°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 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 教案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2)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是难点.3.关键: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1)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2)已知∠1=36°,∠2=54°,那么∠1+∠2=?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90°.2.提出问题.(1)观察方格如右图中的两个角,你能猜想∠1+∠2等于多少度?(2)如果∠1=144°,∠2=36°,那么∠1+∠2=?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180°.教师活动:移动∠2,使∠1.∠2顶点和一边重合,引导学生观察∠1,∠2的另一条边,观察到两角的另一条边成一条直线,验证学生的结论.二、新授1.余角与补角.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讲解余角与补角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直角,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注:讲解余角和补角时,必须向学生说明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即∠1+∠2=90°或∠1+∠2=180°,同时强调∠1是∠2的余角(或补角),那么∠2也是∠1的余角(或补角).2.巩固反思.(1)如果∠1和∠2互为补角,且∠1>∠2,那∠2的余角为()A.() 11801 2-∠B.12∠1C.() 112 2∠+∠D.12(∠1﹣∠2)【解析】利用互余和互补的定义解答.解:∵12(∠1﹣∠2)+∠2=()1122∠+∠=90°,∴∠2的余角为12(∠1﹣∠2),故选D.【答案】D(2)若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30°,则这个角的补角是()A.30°B.150°C.60°D.155°【解析】和是90°的角互为余角,求一个角的余角就是用90°减去这个角,因而本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方程问题,先求出这个角.解:设这个角是x°,则它的余角是(90﹣x)度.根据题意可得(90﹣x)﹣x=30解得x=30°因而这个角的补角是150°.故选B.【答案】B3.余角与补角的性质.(1)提出问题:观察方格图,下图中∠1与∠3有什么关系?∠1与∠2,∠3与∠4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图形,小组交流观察的结果:∠1=∠3,∠1+∠2=180°,∠3+∠4=180°.教师活动:移动图中各角,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2与∠4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得出∠2=∠4.(2)说明理由:例1.如上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解:因为∠1与∠2互补,所以∠2=180°-∠1 .因为∠3与∠4互补,所以∠4=180°-∠3.又因为∠1=∠3,所以∠2=∠4余角、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三、巩固练习如图,∠AOD=∠DOB=∠COE=90º,其中共有互余的角( )A.2对B.3对C.4对D.6对【解析】根据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即可得到结果。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补余角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补余角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 (等角) 的补角相等. 同角 (等角) 的余角相等.
1
2
3
∠2=180°-∠1 ∠3=180°-∠1 ∠2=∠3
课程讲授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余角的性质: 同角 (等角) 的补角相等. 补角的性质: 同角 (等角) 的余角相等.
课程讲授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例1 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射线 OD 和射线 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
随堂练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钝角 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C.锐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 D.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
随堂练习
3.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若∠AOD=20°,则
∠BOC的大小为( B )
A.140° B.160° C.170° D.150°
随堂练习
29.66°
所以
∠COD
=
12∠BOD
=
1× 2
数为 30.17°.
课程讲授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例3 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三分之一, 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为(90-x)°, 补角为(180-x)°.
根据题意,得 90 - x = 13(180 - x)
解得 x = 45. 因此,这个角的度数为45°.
课程讲授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练一练:如图,已知∠BOC=55°,∠AOC=∠BOD=90°,
则∠AOD的度数为( C )
A.35° B.45° C.55° D.65°
随堂练习
1.若∠A=34°,则∠A的补角的度数为( B )

沪科数学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二)》课件

沪科数学七年级上册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二)》课件

解:因为A,O,B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AOC和∠BOC互为补角.
又因为射线OD和射线OE 分别平分∠AOC∠BOC,
1
1
所以∠COD +∠COE= 2 ∠AOC+2 ∠BOC
1 = 2 (∠AOC+ ∠BOC)
=90°
所以, ∠COD 和∠COE互为余角,
同理, ∠AOD +∠BOE, ∠AOD +∠COE , ∠COD +∠BOE也互为余角.
3. β α
∠α=41°, ∠β=49 ° 则∠α+ ∠β = 。
如左图所示,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
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
∠ 1=∠ 2. 这个问题可以 简单地 表示为 右图 . 其 中
∠EDC=90º,那么各个角与∠1有什么关系?
E
D
F
1
2
11
2
A
B
C
有的角与∠1的和等于90º,例如( ∠ADC )
有的角与∠1的和等于180º,例如( ∠ADF )
一.余角和补角定义: 1.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º(直角),
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 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º(平角),就 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 个角的补角.
2.定义剖析:
1).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由∠1与∠2互补,得∠1+∠2=180º, 所以 ∠2=180º-∠1.
由∠3与∠4互补,得∠3+∠4=180º, 所以∠4=180º-∠3.
又因为∠1=∠3,180º-∠1=180º-∠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2 1
4
若∠1 + ∠2 =180 °, 则 ∠1和∠2互补.(互补定义 ) 若∠1和∠2互补, ° 互补定义) 则∠1 + ∠2 =180 .( 若∠3 + ∠4 =90 °, 则 ∠3和∠4互余 .( 互余定义) 若∠3和∠4互余, ° 互余定义) 则 ∠3 + ∠4 =90 .(
44
作业: 1、草稿纸作业:书本150页练习2(2)题
如图,∠1与∠2互补, ∠1=∠3, ∠3与∠4 互补, 那么∠2与∠4 什么关系?
所以180°-∠1= 180°-∠3,
等角的补角相等
3
21
• 如果∠1与∠2互余∠ , 3与∠4互余, ∠1=∠3,
那么∠2与∠4 什么关系?
2 1 3 4
等角的余角相等
22
余角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3
6
4
互为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 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 另一个角的补角。
3
7
2
1
8
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 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余角。
2
1
9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
14
练习
一、填空
1、70°的余角是
20° ,补角是
110 °

2、 ∠ ( ∠ <90 ° )的余角是 90°- ∠ ,它的补 角是 180°- ∠ 。
重要提醒:(如何表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锐角∠的余角是(90 °—∠ )
∠的补角是(180 °—∠ )
15
例1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
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30
4、 小明从点A出发向北偏西50°方向走 了3米,到达点B,小林从点A出发向南偏西 40°方向走了4米,试画图确定出A、B、C 三点的位置(用1厘米表示3米),并从图上 求出B点到C点的实际距离。

B 500
西
400
A 东
C

31
O
入 反 射 射 角 角
数学小知识
D C
A
O
B
34
训练二:
2、如图,已知AOB是一直线, OC是∠ AOB的平分线, ∠ DOE是直角,图中哪些角互余? 哪些角互补?哪些角相等 ? C
D
E
4
3
1
2
O
A
B
35
训练三:
1、已知∠A=50°,则∠A o o 的余角是 ____ 40___补角是 130
o 90 ∠A的补角比余角大____
理由∵∠AOC=∠BOD= 90 ° ∴∠AOB+∠BOC= 90 ° ∠COD+∠BOC= 90 °即∠AOB与 ∠COD都是∠BOC的余角 ∴∠AOB=∠COD(同角的余角相等)
O
B
A
29
A
B
C
如图,E、F是直线DG上两点
D E F G
∠BEF = ∠BFE
∠AED = ∠CFG = 90 °
解:∵ ∠ 1+ ∠ 3=
42°+ 48°=90°,
∴ ∠ 1与 ∠ 3互余. ∵ ∠ 1+ ∠ 2= 42°+ 138°=180 °, ∴ ∠ 1与 ∠ 2互补.



39
A
B
D
C
40
∠BAC= 90 °,AD垂直BC,则图中互 余的角有几对?
互为余角
对应图形
1
互为补角
2 1
2
数量关系 ∠1+ ∠2 = 90 ° ∠1+ ∠2 = 180 ° 性 质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1
观察与思考
2
3
1 0 85
4
2
85
o
5
海塘大坝的底部是石块堆积而成 ,量角器无法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 ),就说这 伸入大坝底部测量 ,如何测量大坝的倾斜角 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 ? 你是如何理解互为这两个字?
2
1
如图∠1 与∠2互余,∠3 与∠4 互余 ,如果∠1=∠3,那么∠2与 ∠4相等吗?为什么?
1
2
3
4
24
A
1 O 2
D
如图∠AOB = 90 °
B
∠COD = 90 ° 则∠1与∠2是什么关系?
C
答: ∠1 = ∠2 因为∠1+ ∠BOD = 90 ° ∠2+ ∠BOD = 90 ° 所以∠1 = ∠2 (等角的余角相等)
∠α的补角
175° 148° 135° 103° 117°37′
77°
62°23′
180° x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x
13
总结:锐角∠的余角是 (90 °—∠ ) ∠的补角是(180 °—∠ ) x °(x<90)的余角是(90-x) ° 它的补角是(180-x) °
打台球时,球的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
32
A 1
6 7
B 2
8
9
3 4
5 C
40°
D
学以致用:如果∠5=40°,那么∠1应等于多少 度,才能保证蓝色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 xzs33
训练一:
1、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 OC是∠AOB的平分线。 ∠BOC的补角是__, ∠AOD 的余角是__。
37
判断题
(1)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的补 角小。 ( ) (2)若 AOB与 BOC互补,则A、 O、C同在一直线上。 ( ) (3)若∠1+∠2+∠3=180°,那么∠1、 ∠2、∠3互为补角。 ( )
38
说一说:
1.如图,已经∠ 1=42°, ∠ 2= 138°,∠ 3=48° 问图中有没有 互余或互补的角?若有,请把它们写出来, 并 说明理由。
17
例3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 ∠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2 1 3 4
解:∠2与∠4相等。 因为∠1与∠2互补;∠3与∠4互补, 所以∠2=180°-∠1;∠4=180°-∠3, 又因为∠1=∠3, 所以∠2=∠4。
这里, 我们用到 了“等量 减等量, 差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 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 的补角相等。
41
互为补角
如果 两个角 的和是一个 平角 ,那么这两个角叫 做 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 另一个角的补角。
2 1
若∠1 + ∠2 =180 °, ∠1和∠2互补 互补定义 则 .( ) 若∠1和∠2互补, ∠1 + ∠2 =180 ° 互补定义 则 .( )
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 °,则它的补角是 (180-x) °,余角是(90-x) °
根据题意得:180-x= 4 (90-x)
解得: x =60°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 °。
16
如图∠1 与∠2互补,∠3 与∠ 4互补 ,如果∠1=∠3,那么∠2 与∠4相等吗?为什么?
2
1
4
3
18
补角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
19
如图∠1 与∠2互补,∠3 与∠ 4互补 ,如果∠1=∠3,那么∠2 与∠4相等吗?为什么?
2
1
4
3
20
∠1 分析:由∠1与∠2互补,可得∠2=180°-_____ ∠3 由∠3与∠4互补,可得∠4=180°-_____
因为∠1=∠3,
这就是∠2=∠4
D B 4 E 3 2 1 O
27
A
C
探索研究 如图,已知AOB是一直线,OC是 ∠AOB的平分线, ∠DOE是直角,图 中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哪些角 相等?
C
D
E
4
3
1
2
O
A
B
28
如图,已知∠AOC=∠BOD= 90 ° , 指出图中还有哪些角相等,并说明理由。
解 ∠AOB=∠COD。
D C
补角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2
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 直角 ,那么这两个 角叫做 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 余角。
4
若∠3 + ∠4 =90 °, 则 ∠3和∠4互∠4 =90 .(
余角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课堂作业:P151习题:6,7
45
46
25
互 余
数量 关系 对 应 图 形 性


∠1+∠2=90°
∠1+∠2=180°
21
等角的余角相等
2
1
等角的补角相等.
26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如图,∠AOB=90°,∠COD=∠EOD=90°,C,O,E 在一条直线上,且∠2=∠4,请说出∠1与∠3之 间的关系?并试着说明理由?
2
1 1
10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
2
1
2
1
1
11
找朋友: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 哪些互为补角?
10
°
100
30
°
60
°
80
°
°
120
°
150
°
170
°
12
我来试一试:
∠α
5° 32°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