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教案4篇
计算机教案4篇(计算机课程教案)精选计算机教案1一、教学目标设计1. 了解利用科学计算免费软件__Scilab软件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的基本过程.2. 了解并掌握Scilab中的基本语句,如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在Scipad窗口中编辑完整的程序,并运行程序.3. 通过上机操作和调试,体验从算法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体会算法的实现过程,能认识到一个算法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实现,Scilab只是其中之一.难点:体会编程是一个细致严谨的过程,体会正确完成一个算法并实施所要经历的过程.三、教学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几个基本语句和结构1、赋值语句(=)2、输入语句输入变量名=input(提示语)3、输出语句print() disp()4、条件语句5、循环语句(二)几个程序设计建议:直接在Scilab窗口下编写完整的程序,保存后再运行;如果不能运行或出现逻辑错误可打开程序后直接修改,修改后再保存运行,反复调试,直到测试成功.精选计算机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资源管理器2、学会多种方法启动资源管理器3、学会利用资源管理器查看和管理文件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资源管理器的认识与应用第一节《打开资源管理器》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礼物,猜猜看是一些什么礼物,《3、认识资源管理器》教案。
其实礼物就在同学们的电脑里面,请打开“桌面"上的"礼物"文件夹去看看。
生:学生打开桌面上的"礼物"文件夹,查看各种类型文件。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工具__"资源管理器"。
生:明白本课的基本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先把"资源管理器"找到,并打开。
生:学生根据经验操作,尝试打开资源管理器。
师:你是怎样找到"资源管理器"的。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软件
(5)常用的服务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2)语言处理程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
(3)实用程序
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编辑程序EDIT,调试程序DEBUG,诊断程序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了解Windows 2000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掌握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的使用。
计算机教案(优秀7篇)
计算机教案(优秀7篇)计算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
2、通过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提高运算能力;3、利用计算器求立方根,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4、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程序教学难点:准确的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三.教学方法启发式四.教学手段计算器,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现在我们回忆一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如何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操作步骤?练习: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一三;(2)23.45在初一学习了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或立方的方法?(由学生回答操作过程,并对比两者的差别与联系)对于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我们已经熟悉了,那么如何用计算器器其一个数的立方根?与求平方根有何区别和练习?对于求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在开方的次数上,因此要注意其立方根时开方数是3。
例1.用计算器求分析:求解时要用到上方的键,因此要用到“2F”功能键转换。
解:用计算器求的步骤如下:=5小结:从这道题刻一个观察出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和平方根十分类似,区别是在倒数第二步的按键将改为改为,只是次数不同。
例2.用计算器求解:用计算器求的步骤如下:≈12.26小结:由于计算器的结果较精确小数的位数较多,在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一律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练习:求下列各式的值(1);(2) ;(3) ;(4)(5)(6) (7)(8)(9)(10)例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精确到0.01)(1)解:用计算器求的值:(2)解:用计算器求的值:六.总结今天学习了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求立方根的方法与平方根的方法类似,但要注意开方次数。
做题要细心仔细,严格按照步骤操作。
七.作业A组1、2、3八.板书计算机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陕西省九年义务教育九年制初级中学教科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第六节《计算机安全》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小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
3.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组成结构及操作系统功能。
难点:初步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并能够简单操作计算机。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2.计算机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3.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四、教学步骤1.引入:学生观看计算机基础知识视频,了解计算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定义。
3.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
4.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桌面、文件管理、网上浏览等。
5.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动操作,体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五、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功能。
2.情景教学法:老师设计一些生动丰富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来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六、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实际操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来评估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老师应该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及意义1.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电子计算设备。
1.1.2 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1.2 计算机的分类1.2.1 按处理器的不同分类•单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1.2.2 按用途的不同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1.3.2 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分为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 二进制数及其运算2.1.1 二进制数的定义二进制数是只包含0和1两个数字的数。
2.1.2 二进制数的运算•二进制数的加法•二进制数的减法•二进制数的乘法•二进制数的除法2.2 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2.2.1 十六进制数的定义十六进制数是由09,A F这16个数字组成的数。
2.2.2 相关计算公式•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先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
2.3 字符编码2.3.1 字符编码的定义字符编码是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
2.3.2 常见的字符编码类型•ASCII码•Unicode编码第三章:计算机的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1.1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特点3.2.1 主存储器的定义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储设备。
3.2.2 主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单元•存储地址•存储方式3.3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3.3.1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3.3.2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大•访问速度慢•价格便宜第四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4.1.1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各种数据、指令和命令。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产生及传播途径,正确对待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杀毒软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通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
2、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杀毒、使用正版、安装软件、备份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遵守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等条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4、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学习。
教学难点:1、认识计算机病毒。
※2. 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3、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windows xp系统、杀毒软件。
教学设备:机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同学们平时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病毒?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病毒的一些知识,首先来看一则flash(播放flash:小胖vs电脑病毒)1、看了这则flash,大家有什么想法?2、flash中的小胖是怎么对待电脑病毒的?3、我们同学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如果遇上病毒了是怎么解决的呢?4、看来同学们家里都很有钱,电脑中病毒了换一台就好了,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下面让同学们从书上、网上以及老师放在你们桌面上的资料里了解一下病毒,在看资料的同时找出下面四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电脑病毒(2)病毒的特征(3)病毒的传播方式(4)怎么预防病毒5、学生回答6、计算机病毒知识竞答7、小结:flash电脑病毒的自白8、看了病毒的自述,我们知道,其实计算机病毒并不可怕,大家回去可以为你的电脑做一次全身检查。
问题答案:(1)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复杂概念。
2. 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课件: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二、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硬件和软件。
a. 硬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等。
b.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讲解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操作系统的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的重要性。
2.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基础的理解程度。
3. 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一、教材选用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平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
大多数生源为学历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
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 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机应用设计。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 信息技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学阶段对计算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介绍计算机的演变过程。
-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功能、应用领域等分类。
- 计算机的分代:介绍第一代到第五代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科学计算、数据分析、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报告;2. 针对某一领域,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的重点知识呢?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1: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一、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电子管阶段(1946-195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2.晶体管阶段(1955-1964)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一、硬件和软件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1、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计算机基础 备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分。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其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2)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任务管理等常见操作。
2、难点(1)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二进制的运算和存储机制。
(2)掌握一些复杂的操作系统操作,如系统设置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2、演示法现场演示计算机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娱乐、学习等。
(2)展示一些计算机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简单介绍计算机的起源,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演变。
(2)讲述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如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计算机系统组成(1)硬件系统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图片,讲解 CPU 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型号CPU 的性能差异。
介绍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如硬盘、U盘等,强调它们的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的区别。
讲解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以及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2)软件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如 Windows、Mac OS 等。
讲解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并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
4、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文件管理演示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讲解文件的命名规则和文件类型的识别。
(2)任务管理展示如何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正在运行的程序和进程。
介绍如何结束不响应的程序和进程。
5、计算机网络基础(1)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如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等。
计算机教案模板5篇
计算机教案模板5篇计算机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
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
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
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计算机教案篇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传递、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熟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 介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练习与作业: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简述其发展过程。
2. 描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 列举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并说明其应用。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熟悉常用的操作系统。
3. 学会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常用的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介绍常用的操作系统。
3.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练习与作业:1.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列举常用的操作系统。
3. 练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练习与作业:1.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列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
3.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技巧。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文字处理软件的文档编辑。
3. 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教案:课时:计算机基础主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3.能够描述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将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进行有效描述。
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实物或图片;2.投影仪;3.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
Step 2:介绍主要硬件组件(10分钟)教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卡、声卡、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个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硬件组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特点等,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各个硬件组件进行有效描述。
Step 4: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进行硬件组件的展示,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给予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Step 5: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整理总结,回顾每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向学生强调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tep 6:总结与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硬件组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介绍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附上相关的实例和图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精选9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精选9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篇一二、试行分级教学方案从上学期开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方式如下。
1、实行分级教学所谓分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或水平而采取的分模块、分快慢等级的教学方式。
在入学初,首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成绩优异的同学可自愿申请办理免修免考或免修不免考手续,再对其他同学进行分级教学。
如-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安排2006级经济管理系、艺术系和酒店管理系的23个行政班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根据学生水平拆分成二个模块22个教学班,其中第一模块为经管酒店系分A级(快班)2个教学班,B级(中班)6个教学班,c级(慢班)3个教学班;第二个模块为经管艺术系分A级(快班)2个教学班,B级(中班)6个教学班,C级(慢班)3个教学班。
同一模块安排相同时间上课(不同模块上课时间可根据学校的机房情况错开安排),不同教学班上课地点、任课教师不同,不同等级教学内容不同。
经过分级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快班学生水平较高,一般基础已经过关则以加强、提高为主,目前我们采用机房上课形式,可采用每周以大班讲座一次,集中二次上机练习;中班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熟练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来上课;而慢班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基本上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则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并且补加上机课时。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通过分级教学,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提高、扩充,基础差的学生因加强了基础的操作,操作熟练了,学习的自信也增强了。
分级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教学内容模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自学能力为目的,使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a.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编好的指令,自动高速地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a.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处理能力和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b.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a.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b.数据的表示方法:二进制和十进制。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分类和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计算机的兴趣。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探究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进行思考。
2.知识讲解:以PPT为工具,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3.教学互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实验演示:进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5.总结复习: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1.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分类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实验表现:通过实验演示,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总结复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复习,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教案名称: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CPU和内存的原理和作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主板和显卡的作用和原理3.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和应用4.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网络的定义和分类-互联网的原理和应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教学步骤:第一课: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引入课程,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2.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3.给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计算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多样性和发展。
第二课: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1.讲解CPU和内存的原理和作用。
2.解释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种类。
3.讲解主板和显卡的作用和原理。
第三课: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1.介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2.解释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
3.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应用场景。
第四课: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1.讲解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2.解释互联网的原理和应用。
3.简要介绍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1.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示范演示法:通过展示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程内容。
3.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在每节课结束时设置课堂练习,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计算机教案7篇
计算机教案7篇计算机教案7篇1一、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2.了解课文在介绍各种功用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分析说明内容之间的衔接转换及其好处。
二、重难点: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2.用准确、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生疏、深奥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电脑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比如我们老师现在也得学电脑,不用电脑,就不能开多媒体课。
可想电脑在现代生活的重要性,电脑就是电子计算机,今天就让我们来阅读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写的科学小品〈〈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2.听录音,注意生字生词,并给课文分段。
(1)给下列字注音:汞害gong存贮zhu屏幕ping梗概geng渥太华wo网络luo(2)理清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7):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和发展状况。
功能:计算计算机网络作实验画工程图用于教育第三部分(8):总结全文.3.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教科研人员的计算机网络。
举例子:瑞典银行的计算机网络。
美国、西欧、日本的计算机的终端台数。
作比较:人工做实验和计算机做实验所需要的时间。
4.分析说明内容之间的衔接及其好处。
“计算机能用来计算。
这只是它的一种功能……..七分之六的工作量作其他用途。
”“比较普通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的另一个用途是做实验。
”“计算机还可以画工程图。
”“在国外,计算机用于教育方面的也不少。
”__用这些句子来转换,过渡自然,行文条理十分清晰,给读者以结构紧凑,一气呵成之感。
5.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板书:一(1)引出说明对象二(2—7)电子计算机:类型: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器功能:计算列数字计算机网络举例子、列数字作实验举例子、作比较画工程图举例子、作比较用于教育举例子三.(8)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比较〈〈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与〈〈宇宙里有些什么〉〉。
2.课文拓展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教案一: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3. 能够辨别不同硬件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分类: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2.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连接方式;3. 计算机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4. 不同硬件设备的功能与作用:键盘、鼠标、显示器、CPU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计算机硬件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兴趣;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组成方式,使用图表等形式进行辅助说明,帮助学生理解;3. 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4. 分别介绍不同硬件设备的功能与作用,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硬件设备的理解;5. 练习与巩固: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组织小组进行硬件设备的分析与分享,加深对硬件设备的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的观察与记录: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记录学生的活动与回答问题的情况;2. 学生的小组活动: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与分享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3.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硬件设备的问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 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与特点;3. 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与特点:Windows、Mac OS、Linux等;3. 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文件管理、软件安装与卸载、系统设置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对于操作系统的兴趣,引入操作系统的概念;2. 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3.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与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区别与适用场景;4. 针对常见的操作系统,讲解使用技巧,如文件管理、软件安装与卸载等,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示范;5. 练习与巩固: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使用不同操作系统进行任务,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熟练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导学案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学时安排2学时知识目标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认识情况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能力目标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与现实实例相结合德育目标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具有自我学习、教育能力教法设计讲授法、举例法,图例法学法设计听课,思考,回答问题,练习教后小结这是本门课程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发展、应用等知识,学会总结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提起学习兴趣。
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5.计算机网络6.人工智能四、巩固新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五、布置作业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微型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
A)CPU B)ALUC)MPU D)主机3.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机4.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键盘 D)硬盘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导学案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学时安排2学时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能力目标会识别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了解常见外部设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法设计运用问答,讲述,总结,图例等方法,。
学法设计回答问题,听课,观察硬件实物。
教后小结很多同学以前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有误,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在以后的讲授中要特别注意将课堂上所讲与实际工作学习应用联系起来。
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3.存储系统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位(Bit)字节(Byte)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4.可靠性5.可维护性6.性能价格比(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2)存储器1)内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五)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常见的外部设备四、巩固新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五、布置作业:5.鼠标是微机的一种。
A)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 C)存储设备D)运算设备6.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应包括。
A)管理软件 B)数据库软件和编译软件C)程序和数据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7.你用的电脑操作系统是哪个版本的( )A) WINDOWS98 B)WINDOWS XP C)OFFICE20038.桌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窗口、图标、任务栏 B)图标、桌面背景、任务栏9.窗口的组成?( ) A)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资源管理器、状态栏、工作区B)标题栏、工具栏、地址栏、资源管理器、状态栏、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导学案教学内容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学时安排2学时知识目标掌握二进制的表示方法理解十六进制能力目标学会如何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学会如何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德育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开拓进取教法设计联系理论实际:举例法、讲授法、图例法学法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教后小结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比较陌生,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二进制、十六进制的概念。
进一步学会进制之间的转换,对了解计算机工作有所帮助。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计算机系统三、讲授新课(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2.十进制十进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计数制,规则是“逢十进一”基数:每个数位所能使用的符号个数,称为基数。
基数为10的计数制称为进进制。
位权:每个数位上1代表的确定数值称为位权。
十进制中数字1在个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则表示100(102)一个十进制数表示:如:1234可展开为:1*103+2*102+3*101+4*100254.87可展开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进制基数为2的计数制就称为二进制基数:2位权:2n(二)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的优点技术实现简单简化运算规则适合逻辑运算易于进行转换2.各种进制的后缀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3.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十进制数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将十进制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例:将11D转换为二进制11/2=5 余1最低位5/2=2 余12/2=1 余01/2=0 余1最高位11D=1011B对整数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将整数部分反复用2除,直到商为0,再将余数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进制数0.625*2=1.25 取整1最高位0.25*2=0.5 取整00.5*2=1.0 取整1最低位小数为0,转换结束先取整数在高位排列,则0.625D=0.101B例:将58.5D转换为二进制数①先求整数部分:“除2取余”58/2=29 余0 最低位29/2=14 余114/2=7 余07/2=3 余13/2=1 余11/2=0 余1最高位②再求小数部分:“乘2取整”0.5*2=1.0 取整1③整数小数相拼58.5D=111010.1B四、巩固新课1.二进制的概念2.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五、布置作业:进位计数制转换练习题一、专项练习(1)、二、八、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1、()2 =()102、(1010001.1)2 =()103、(11101.01)2 =()104、(100001.011)2 =()105、(11011.101)2 =()106、(100110.11)2 =()107、(111000)2 =()108、(100011)2 =()109、(157)8 =()10 10、(706.4)8 =()10 11、(23.02)8 =()10 12、(3136)8 =()10 13、(45)8 =()10 14、(2014)8 =()10 15、(37.41)8 =()10 16、(169)16 =()10 17、(A02.8)16 =()10 18、(91EF)16 =()10 19、(703D.4)16 =()10 20、(9A0B)16 =()10 21、(CF)16 =()10 22、(3CB8)16 =()10 23、(210A)16 =()10 24、(3AF)16 =()10 (2)、十进制转换成二、八、十六进制1、(81)10 =()2 =()8 =()162、(972)10 =()2 =()8 =()163、(100)10 =()2 =()8 =()164、(97)10 =()2 =()8 =()165、(301)10 =()2 =()8 =()166、(127)10 =()2 =()8 =()167、(56)10 =()2 =()8 =()168、(75.5)10 =()2 =()8 =()169、(49.05)10 =()2 =()8 =()1610、(131)10 =()2 =()8 =()16(3)、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1、(()2 =()82、(1010001.110)2 =()83、(11101.01)2=()84、(100001.0101)2 =()85、(11011.01)2 =()86、(100110.11)2 =()87、(1110001.11001)2 =()8 8、(1000110.1)2 =()8(4)、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1、(()2 =()162、(1010001.110)2 =()163、(11101.01)2=()164、(100001.0101)2 =()165、(11011.01)2 =()166、(100110.11)2 =()167、(1110001.11001)2 =()16 8、(1000110.1)2 =()(4)、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1、(157)8 =()22、(706.4)8 =()23、(23.02)8 =()24、(3136)8 =()25、(45)8 =()26、(2014)8 =()27、(71.46)8 =()2 8、(29.108)8 =()29、(501.9)8 =()2 10、(31.06)8 =()2 (5)、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1、(A02.8)16 =()22、(91EF.09)16 =()23、(703D.4)16 =()24、(9A0B.1c)16 =()25、(CF)16 =()26、(3CB.8)16 =()27、(210A.78)16 =()2 8、(6A.F)16 =()2 (6)、十六进制转换成八进制1、(A0.28)16 =()82、(91E.F09)16 =()83、(73D)16 =()84、(9A0B)16 =()85、(C.F)16 =()86、(3.CB8)16 =()87、(21.0A78)16 =()88、(6A1F)16 =()8 (7)、八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1、(15.7)8 =()162、(702.4)8 =()163、(27.12)8 =()164、(3.136)8 =()165、(450)8 =()166、(201.14)8 =()167、(74.56)8 =()168、(29.68)8 =()16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计算机的维护和安全教学内容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计算机的维护和安全学时安排2学时知识目标掌握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掌握ASCII码掌握计算机的病毒的知识能力目标能够识别ASCII码表了解ASCII码值大小规律能够学会杀毒软件的使用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教法设计联系理论实际:讲授法、图示法、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