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6)练,一是通过练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及时查 漏补缺。练习时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二 是勤练笔,认真对待每次习作,老师批改后要认真修改, 不断完善。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希望大家牢记六字诀,结合个 人情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踏踏实实为语文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提 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祝愿大家在高中阶段能学有所 得、学有所成。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2)说,一是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多和人交流看法。二是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懂就问。 三是积极参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3)读,一是读背课内要求熟记的内容,大声读出,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名著、报刊 等,拓宽视野、丰富情感。
二、高中语文的变化及要求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 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 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 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 “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 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 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1)主动预习 提前阅读将学课文甚至了解该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确 立课堂学习目标。对于文言文单元,要求熟读课文,动手 圈点勾画,旁批疑难点。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2)专心听讲 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听课要 眼到、手到、心到,要跟随老师思路,作好笔记。只有在 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可能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教学文案
三、做好几个衔接
5.学习方法的衔接 随着高中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
大、能力培养的重视,学生应该改变初中依赖 老师的不良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 培养和发展自学、抽象思维和创新等能力,广 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 能力。
三、做好几个衔接
6.心理辅导的衔接 咱们的新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班
学生的高中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 认真细致地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找出其 中的不同之处,再根据需要来弥补,学生也更 有必要利用暑假进行系统的弥补。
二、初高中语文教与学比较
3.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受学生年龄等限制 ,在语文能力方面相对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中考语 文大部分试题是知识型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还是以课本为依据,能力型的相对较少。这使得学生 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上,养成了很不 好的学习习惯,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 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 式,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也以机械记忆为主, 而高中却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不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高中学习。
四、作文教学
新课标有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
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是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 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2、让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意写作过程中 对材料的搜集、构思立意、起草、修改等环节。
3.思维能力的衔接 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加强识记能力,培养一
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则主要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从 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 转变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语文教育活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你一定有着许多的收获,那么你知道怎样写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吗?它会对你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希望你喜欢。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1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
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
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苏州易优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教材(讲义)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考情分析一、中考考试能力要求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欣赏感受: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高考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利用和探究六种本领,这六种本领表现为六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本领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六)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学情分析一、高中语文研究与初中语文研究的区别语文研究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
从我们会听人讲话,与人交流开始,我们就在研究或运用语文了。
进入学校之后,语文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语音、字词等练成了小学语文课永远的作业。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1.在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合理的衔接课程,增强学生抗适应能力,才能让学生在从小学转到初高中就读时,轻松应付这个重要的转折点。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加强教育质量,以科学的角度把握教学的连贯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目标在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针对目标,提出了三个主要方案内容:
①教师培训内容;
②教学内容;
③课堂教学管理方式。
3.先,《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要求老师们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密切跟踪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其次,《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提出了教学内容要求:适当引入新课程,抢救可能遗漏的内容,强调文化内涵,重视语文思维训练,针对性讨论,大量练习,强调综合应用,重视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着重提出了及时处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化、素质化,积极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抗适应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应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4.之,《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加快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步伐,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初高中之间轻松转折,顺利完成学业。
希望通过此次课程方案,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中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学设计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学设计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意义
•掌握初高中语文衔接的方法和策略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转化运用能力
课程安排
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技能
2.解读:分析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关系和特点,解释为什么初高
中衔接非常重要
3.方法论:介绍初高中语文衔接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针对文本阅读能力的衔接:逐步提高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针对写作能力的衔接:加强写作训练,注重写作规范和思维的扩展,培养学生做好作文的基本功
–针对文学欣赏能力的衔接:引导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或文学活动,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欣赏能力
4.教学实践:设计一系列初高中衔接的教学活动,如课文对比分析、
作文训练、文学作品解读等
5.总结:总结初高中语文衔接的重要性和教学成果,鼓励学生持续
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学习成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个人成长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
拓展延伸
•配置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的资源
•开展初高中衔接交流活动,让学生与其他学校或年级的学生分享经验和成果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竞赛、写作比赛等,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语
通过系统的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上实
现平稳过渡,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文学欣赏能力,将对其终身受益。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面临着更大的课程变化,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方面内容的巨大拓展,给学生带来负担。
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一套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
一、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目标1.握语文修辞方法和文言文知识,培养语文分析的能力;2.大语文素养范围,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3.阅读实践中增强联想、比较、分析、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4.高语文课外学习意识,注重文字鉴赏,培养良好的文字素养;5.养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6.建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写作与审美素养。
二、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内容1.文课程:例如汉语拼音、汉字部件、语文绘本、古诗词与名句、现代诗词与抒情、文言文与修辞方法、语文作文等等。
2.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例如欣赏诗歌、故事、传记、典故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熟知,鼓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
3.文实践: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例如地方社会发展、农业、农村文化、文化发展、人文礼仪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
4.作:针对初中写作常见形式进行专项训练,例如散文、诗歌、演讲、报告、请示、应用文等等,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方式1.握素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语文衔接课程实施中,积极把握素质教育的要求,多设置具有挑战性与创新性的课程,增强发掘学生潜能的机会,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2.重实践活动:在学习中多加入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乐趣,勤于练习,更好的转化为应用能力。
3.重教师培训: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定期复习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初升高语文衔接资料教师用稿
初升高语文衔接资料教师用稿初升高语文衔接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语文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
为了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初升高语文衔接教学,本文提供一些教师用稿资料,以供参考。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熟悉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引导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研究的兴趣和自信。
1.2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朗读、听说、写作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 教学内容安排2.1 课程设置2.2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展示课件、播放视频等,使研究更生动形象;-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个性化研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场馆、参加文化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理解能力。
3. 教学评估方式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活跃度等指标;- 作业评定: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语,包括作文、阅读理解等;- 考试测评:定期进行考试,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项目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学科项目研究和展示,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教学资源准备- 初升高语文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制作;- 课外阅读书籍和文学作品;- 活动组织和实践体验的相关资源;- 考试试题和评分标准。
5. 总结与展望初升高语文衔接是学生语文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的初升高语文衔接方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服务,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一、引言:初升高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重要阶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特设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衔接策略。
二、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初升高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许多挑战。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要求: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衔接课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
2. 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为高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方法: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如阅读理解技巧、写作技巧等。
这些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对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初升高语文衔接策略:初升高语文衔接的关键在于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以下是一些初升高语文衔接的策略:1. 预高中课文:学生可以在初中研究的最后阶段提前预高中课文,了解高中语文的难度和要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高中的研究要求。
2. 重视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阅读讨论和写作指导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提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3. 多角度思考和讨论: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综合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综合应用的练,让学生提前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我们需要明确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初中语文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教案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向分析评价转变。
我们来看这份教案范本的具体内容。
一、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掌握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并通过具体文本的学习,提升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2. 阅读技巧训练:通过经典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技能提升:通过写作练习,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4. 文学知识拓展: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3. 写作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修改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述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详细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文章。
5. 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份初高中衔接的语文教案范本,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教案(教师版)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教案(教师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初升高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衔接,帮助他们在研究上更好地过渡和适应。
教案内容涵盖了初升高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初升高语文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2.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扩展- 复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包括文字、文言文等。
- 引入高中语文知识,包括新课程标准和重点篇章等。
- 组织语文知识的综合巩固与拓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针对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要求,进行专项训练。
-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惯。
3. 写作能力的培养- 分析高中语文写作的要求,进行写作技巧的讲解。
-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写作实践,包括议论文、说明文等。
- 组织写作比赛和作文辅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4. 文学素养的培养- 介绍中国和世界文学的经典名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与情节,让学生理解和欣赏。
- 组织文学活动和讲座,加深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
5. 语文修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修养。
-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演讲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 注重语文修养的培养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和能力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2. 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活动,展示研究成果。
3. 通过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教材:根据学校或教学机构的教学要求选用合适的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实施。
3. 参考书籍和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料,供学生拓展阅读使用。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语文到高中语文的学习,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教材内容、学科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比较。
2. 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诗歌鉴赏、作文写作、文言文阅读等。
3.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课前调研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高中语文的期望和困惑。
2. 通过回顾初中语文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初高中语文的衔接问题。
第二步:比较初高中语文的区别与联系1.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科要求,与初中语文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讨论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与初中语文进行对比。
第三步:介绍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 介绍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包括诗歌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等。
2. 介绍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3. 介绍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积累等。
第四步:培养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1.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包括对文本的分析、推理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培养文化素养,包括对文学作品、历史背景等的了解和鉴赏。
3.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包括对文本的重新解读、创作等。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提供学习资源和推荐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的学习。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对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高中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个人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运用能力。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一、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二、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做好心理准备。
2. 培养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古文翻译等。
3. 通过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
四、教学内容:1. 章节一:初中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内容:分析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不同,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挑战。
2. 章节二: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古文翻译等基本能力,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 章节三:初中语文知识的巩固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初中语文知识,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4. 章节四:高中语文知识的拓展内容:介绍高中语文的新知识点,如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准备。
5. 章节五: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内容: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基本能力培养、知识巩固和拓展等内容。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学习的要点。
3. 进行课堂练习,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如相关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第1-2课时2. 章节二:第3-4课时3. 章节三:第5-6课时4. 章节四:第7-8课时5. 章节五:第9-10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十、课后作业:1. 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语文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背上求索的行囊,奔向知是的海洋。
前赴校园的殿堂,学习科学的知识。
掌握现代的技术,走向世界的巅峰。
开学了,让我们一起学好语文,在这里追逐梦想。
一起看看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欢送查阅!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1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到达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根底;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局部叫必修,不固定局部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
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
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篇一: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1词的分类·实词学习目标: 能够判别现代汉语的词性并灵活应用学习过程Ⅰ、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六类。
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
它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实词带上语调能单独成句和单独回答问题。
(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等的词。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的词。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三)形容词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带宾语。
(四)数词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倍数词、分数词、概数词。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人次、吨公里。
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只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六)代词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也有单数代词、复数代词的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初高衔接
语文课程标准初高衔接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初高衔接问题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使初中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生,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语文课程标准初高衔接的现状当前,初高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内容的不连贯: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程内容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新的教学内容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
2.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语文教学多采用形象化的方式,而高中语文教学则更侧重于抽象思维和深度分析,这使得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3.评价标准的提升:高中的语文评价标准相对于初中更高更严格,学生在开始时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导致自信心受挫。
4.学生自身的问题: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未来的认知和规划能力有限,容易产生迷茫和焦虑情绪。
三、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初高衔接问题的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保持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一些高中的知识点,使学生逐渐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
2.教学方法的渐进:初中语文教学应逐步引入抽象思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
3.评价标准的引导: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看重成绩,更应注重其学习过程和成长,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4.加强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迷茫和焦虑情绪,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到高中。
四、实施初高衔接的注意事项在实施初高衔接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教学规律:初高衔接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
3.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以更好地完成初高衔接工作。
4.家校合作:初高衔接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2. 提供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课堂活动材料:练习题、写作素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需要对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进行衔接,并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Step 2:回顾初中语文知识(15分钟)通过复习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学生温习并确保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Step 3:介绍高中语文要求(15分钟)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要求,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写作技巧的提升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Step 4:讨论初高中语文的差异(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的不同之处,如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Step 5: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20分钟)选择一篇适合初高中衔接的文学作品,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作者的写作意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Step 6:写作练习(20分钟)提供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素材或写作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语文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在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难度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字形方面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个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范本,以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 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造字原理。
2. 掌握常见部首和笔画名称,能够正确书写。
3. 识别并纠正常见的字形错误。
4. 培养学生对汉字美的鉴赏能力。
##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一结构和合体结构。
2. 造字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3. 部首的认识与应用。
4. 常见字形错误的分析与纠正。
##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例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字形演变的动画,增加趣味性。
-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几个常见但容易写错的汉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 简要介绍汉字的发展历史和造字原理。
### 讲解基础知识- 详细解释汉字的基本结构,通过图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 讲解不同造字原理的特点和区别,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 部首学习- 列出常用部首,讲解其含义和功能。
- 通过练习册或电子白板,让学生跟写部首,纠正书写错误。
### 字形纠正- 分析常见的字形错误,如“的”字中间是否有横折钩等。
- 通过对比展示正确与错误的字形,让学生自我发现并纠正错误。
###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字形美化活动,如书写春联、制作字卡等。
- 开展字形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字形学习的重要性。
-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整理一份常见字形错误清单。
##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文字材料中的字形,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汉字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教案标题: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和要点,为学生顺利过渡提供支持。
2. 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 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点和难点。
2. 如何进行初高中语文学科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
2.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资料:相关教学PPT、教案、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初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分析初高中语文学科的衔接问题:结合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4. 针对性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和节奏。
5. 练习和检测: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初高中语文学科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初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2. 学生在衔接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3. 学生对初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和提高?通过以上教案的撰写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初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课程背景镜头一:“我初中时语文学习还算不错,怎么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天啊,这高中语文可怎么学呀?”一个初中时的“语文尖子生”初入高中就有了“无奈”的窘境。
镜头二:师:这么简单的内容,初中怎么就没学过呢?生(齐声答):真没学过。
师:你们语文现在学些什么?怎么连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弄不清呢?……近年来,伴着素质教育开展,随着高中教学的深入,上述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折射的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衔接。
由于初高中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现代汉语知识倾向,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过渡,从而使高一学生能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而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现状:一、新课程要求的阶段性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
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
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上互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
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体现着系统化和一致性。
因此由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等方面的区别。
二、初高中课程标准的比较(一)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语法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处的位置:七年级下册:P27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二)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要求较高。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提出:(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中提出: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
三、教学与评价现状:由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教材中也只附录了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和常用关联词语的简表,必然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的难以保障和落实。
因课程标准中“语法知识不作为中考内容”的要求,故中考语法修辞知识的考查只能隐性地进行,例如通过辨析修改病句来间接地考查语法,通过仿句间接考查修辞。
老师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虽或多或少能讲授一定的语法修辞知识,但存在以下现象: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修辞专项训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训练;语法教学的要求尺度不统一。
四、基础知识标准差异断层1.语言学知识的断层。
初中要求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高中要求“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
比如语法知识问题,语言可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个基本能级单位,那么初中语法教学至少应该落实这五个问题。
但由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现在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教学中没有“语素”“句群”知识的介绍,介绍了的语法知识也得不到教学保障。
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知识介绍。
所以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高中课标缺乏进一步的补充和提高。
2.文章学、文艺学知识的断层。
修辞方面的知识应该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
而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表达方式”“作品知识与文化常识”“写实与虚构”,高中阶段的“文学体裁”“背景材料”“领悟内涵”“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力”等这些问题也是分别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
但是很明显的是,除了初中教材上附录了一份《常用修辞格简表》,无论初中课标还是高中课标,关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其它基本知识系统均没有任何介绍。
所以教师和学生教学中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和区别,感觉这些知识特别混乱和零碎。
如高中课标的“表现手法”与初中课标的“表达技巧”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修辞手法的上级概念是什么比较模糊,而且“表现手法”的下级概念有哪些,它以初中哪些知识为基础,师生们也觉得最为模糊。
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网络系统,所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文学欣赏活动时修辞方面的旧有知识很难用来解决问题。
因而在文章学和文艺学标准上,初高中课标均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的链条。
课程目标1. 在高一上学期完成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复习、补充、巩固,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有关知识,能通过训练学会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相关语文问题,提高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
2. 在高一上学期完成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复习、补充、巩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及表达效果,能通过训练学会灵活运用修辞知识解决相关语文问题,提高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
3. 引导高一学生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形成比较完备的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适应高中生活,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为高中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内容模块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词类:词的分类及其辨别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短语: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
几种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介宾、的字)。
3.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和划分。
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
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模块二现代汉语修辞知识1.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2. 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及应用。
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现代汉语知识8课时;现代汉语修辞知识5个课时。
(二)具体实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与初中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课程标准、教材知识点和学生;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衔接点,寻求有效途径,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
1.教师要排查初中知识“盲区”,精心制定教学案,加强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的针对性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语文现代汉语知识的摸底考试(难度不能太大,以免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排查知识“盲区”,“盲区”是指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
对可能是初高中知识衔接中的漏洞进行摸底,以便教师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制定教学案,使知识的衔接更有针对性。
2. 教师要研究初中教材,教学时能够自觉熟练地联系学生旧知识,利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
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老师,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万不可一开始就想着出难题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高一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特别是初三的教材,力求教学中多从已学的知识引入,多穿插学生熟悉的事例,前引后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地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 教学时教师要讲练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则放在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上。
语法和修辞知识系统性强、抽象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满堂灌,应该有讲有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课程评价1. 每节课都要有教学案,其中的当堂训练必须全批全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每节课前三分钟教师都要对学生上节所学进行检测,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回答、复述、也可以是书面作业,及时了解学情。
3. 每个模块结束时都要有过关考试,教师应认真出题、阅卷,对不能过关的学生要及时清理。
附录1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1词的分类· 实词学习目标: 能够判别现代汉语的词性并灵活应用学习过程Ⅰ、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六类。
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
它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实词带上语调能单独成句和单独回答问题。
(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等的词。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的词。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三)形容词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带宾语。
(四)数词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倍数词、分数词、概数词。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2)动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