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别专业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别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67af6f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d.png)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别专业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科思政”这个词汇,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和创新领域。
那么,学科思政究竟是属于什么样的类别专业呢?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科思政的定义。
学科思政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内容的传授和学术研究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它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因此,学科思政所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可以涵盖各个学科领域。
学科思政作为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在学科思政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中,以提高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
例如,在工程学科中,学者们可以研究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文学与艺术学科中,学者们可以研究如何通过作品创作传达正能量和价值观念等。
另一方面,学科思政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科思政在教学中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内容的传授和学术研究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学科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拥护。
同时,学科思政也要求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思政的实施具体涉及到哪些专业呢?实际上,学科思政并不仅仅适用于某个特定的学科或专业,而是适用于广大的高等教育学科。
无论是理科、工科、社科,还是文科、艺术类等专业,都可以运用学科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和研究。
因为学科思政关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是每个学科和专业都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
总之,学科思政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科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6f585baf1ffc4ffe47ac8d.png)
五、教学资源链接
使用新教材的教学步骤设计(参考)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标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教材?思想政治(新)教材有哪些特点?
【提醒:区分“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特点。”】
3、介绍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的内容框架。
4、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如何使用思想政治教材?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4、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及其把握
(1)含义:P33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2)以知识、情感、行为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
(3)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三维目标”)
2、课程标准确定的政治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政治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P16表格
(二)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
1.课程目标定位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P16理论探究
赣南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学科教学(思政)复试大纲及参考书2024年
![赣南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学科教学(思政)复试大纲及参考书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9927fd7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0.png)
2024年学科教学(思政)复试专业笔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题题型结构: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
三、主要参考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四、考试内容:绪论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3.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意义4.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方法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1.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2.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与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3.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与教育引导规律4.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特点和功能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地位、特点和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4.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重要性、原则和方式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与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与特点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运用与开发第九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互联网及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网内与网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其类型2.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选择与建设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原则、发展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作用、特点和实施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构成与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条件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
学科思政是什么学位专业
![学科思政是什么学位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3c9df7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c.png)
学科思政是什么学位专业学科思政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专业,近年来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学科思政究竟是什么学位专业呢?本文将从学科思政的定位、学科思政的目标以及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学科思政的定位学科思政是指以特定学科作为载体,通过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科专业。
与传统的思政课不同,学科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潜化思政教育效果,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具有高度思维品质的人才。
2. 学科思政的目标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政治坚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科思政旨在通过优化学科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伦理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内容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学科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学科思政专业的学习内容是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科研究方法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科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科思政专业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党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通过思政教育,学生能够增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增强道德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方式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提升学科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4. 学科思政专业的就业前景学科思政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学科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既能够胜任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工作和管理职位。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215a83cc22bcd126ff0cd2.png)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达到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规范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则,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规范)、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c8640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3.png)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因不同学科而异。
以下以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为例进行介绍: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而设立的。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该学科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第一年为理论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英语、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第二年为实践教学活动,采用教学观摩、辅助教学、试讲、说课、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毕业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须符合学术
规范,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生修满应修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此外,学科教学(思政)的招生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和教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改革等。
更多关于研究生教育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大学官网或咨询相关机构获取。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https://img.taocdn.com/s3/m/9ff9d6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5.png)
学科思政是什么类学科思政,即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案,学科思政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学科思政的定义、实践和意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定义学科思政指的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
学科思政是一种以学科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它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不仅在学科知识上得到提升,更在思想道德上实现全面发展。
学科思政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学科思政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
实践学科思政的实践包括了教师的思政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
首先,教师是学科思政实践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中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科思政的实践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应与学科知识紧密相连,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并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法学课程中,可以加入对法治道德的讲解;在经济学课程中,可以加入社会公平正义的讨论;在文学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境界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相互促进,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
此外,适当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科思政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增加学科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意义学科思政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科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950《思想政治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950《思想政治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06bfa7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7.png)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50] 考试科目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并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任务、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
3、能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学思政课新的教学情境与教育实践,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1)思想政治学科历史回顾。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的德育思想(2)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3)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历史论德育性质;内容论德育性质;特点论德育性质;途径论德育性质。
(4)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规范性功能和个性化功能。
(5)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教师与学生;教育与教学;传授与接受;内化与外化;社会化与个性化;教学生活化。
(6)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2、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1)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基础课程新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2)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标准的涵义、特点、制定过程及构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新版)。
(课程性质与基本概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实施建议。
)(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学科思政是什么科目
![学科思政是什么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28a58f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2.png)
学科思政是什么科目学科思政是指在各个学科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科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科思政逐渐被引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学科思政的意义学科思政的引入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各门学科的同时,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科与社会、学科与个人的关系。
通过学科思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学科思政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科思政的指导下,学生不仅仅是针对具体的学科知识进行学习,更是全面了解学科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等。
这种全面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科思政使得学生对学科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科思政,学生可以理解学科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意识到作为学科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
这样的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科学习和实践。
学科思政的开展方式学科思政的开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
首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施学科思政。
在各个学科的专业课中,可以增加与学科思政相关的内容,例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能够了解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并培养相应的思想政治素养。
其次,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来开展学科思政。
学科竞赛是学生展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学科竞赛中引入学科思政的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在竞争中注重价值观的培养,更好地理解学科的社会意义。
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学科思政。
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并不是仅存在于课堂中的理论讲解,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与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包括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学科与社会、学科与个人的关系,增加学科思政的实际效果。
学科思政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科思政的评价方式,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fbecb856a561252d36f2f.png)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2) 本方案适用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思想政治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 类别课程 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 备注 Ⅰ Ⅱ Ⅲ Ⅳ 学 位 基础课09_002011 英语 36 2 2 12学分09_002012 政治理论 36 2 2 09_002013 教育学原理362 209_002014 课程与教学论36 2 2 09_002015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6 2 2 09_002016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6 2 2专业必修课15_07200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54 3 313学分09_072004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36 2 214_072003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材分析36 2 215_072004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6 2 215_072005 班主任工作36 2 209_002017 教育测量与评价36 2 2专业选修课09_07200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36 2 2至少选修10学分14_072008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前沿问题研究36 2 214_072009 教学语言艺术36 2 215_072009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36 2 214_072011 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36 1 209_002018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36 2 209_002019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36 2 209_002020 中外教育简史36 2 209_002021 教育政策与法规18 1 2教学实践09_079002 6 * *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
![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f09fab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8.png)
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学生思政是指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思政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学科思政是指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学科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融合。
环境思政是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来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学生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等思想。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思政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来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育。
其次,教师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承载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责任。
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教师还应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再次,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可以使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科相关的思想政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想创新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开设思政课程,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科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
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文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https://img.taocdn.com/s3/m/6ed9e8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5.png)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使师范生掌握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与规律,提高实际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师范特征,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在实施中不断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肩负培养教师重任的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
”这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此为指导,以教育理念的更新为突破口,面向基础教育,着眼于提高高师学生的从师素质与能力、促进其专业化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途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1903ff9dec3a87c24028c422.png)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一、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等构成合理,以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介绍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方式进行培养。
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
其校内主要导师简介如下:王习明,男,1964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
博士,教授。
曾在中学任过18年教师;现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治理、生态文明。
2010年以来的教学成果有: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渠道拓展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等,论文《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期)等。
课程与教学论(思政)(学术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思政)(学术硕士)](https://img.taocdn.com/s3/m/df4cb02310a6f524ccbf85e7.png)
学位点建设理念
把课程建设、导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作为
课程改革、研究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 统一,进而适应教师培养的理论性、实践性、 综合性、针对性,实效性要求。
学位点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1. 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三年制(学术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方向)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
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的一个方向,但实际上在各学院是 一个独立的硕士学位点。授予教育学学位。
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方向)学术研究生2004年招收,
到目前为止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共招收17人,15人取得 硕士学位。目前在读2人。目前全部在高校、中专、中学任 教。有3考取博士学位。
(3)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突出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学科实践性特点,与
基础教育一线密切联系,关注学生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 理论研究和理念的引领。关注教育学、教育哲学、课程论,以及思想政 治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
科研情况
承担各类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关课题11项,其中国家级6
专业学位
课程与教学思想政治方向学位点设立于2004年。学科教学思政方向教育硕士2004年开
始招生。是我校最早招收学术硕士、教育硕士的学位点之一。
从2004年开始招生至今,我们的培养人数在增加,培养理念和目标更明确,培养方案
更完善,培养手段和模式更成熟,已经有一批学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 ,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突出的成绩
新疆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奖励级别
二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实践(3篇)
![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f06aa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5.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实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结合。
本文将从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的内涵1. 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
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 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等。
它强调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3. 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学科教学思政教育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知识传授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结合。
它强调以下特点:(1)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2)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育。
三、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实践策略1. 教学内容融合(1)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等融入教学内容。
(2)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2. 教学过程融合(1)注重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
(2)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评价融合(1)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社会实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
四、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实践成效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
学科思政教学实践案例(3篇)
![学科思政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0996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任务。
本案例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二、案例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认识到爱国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 教学内容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主义”为例,选取“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通过讲述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
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爱国主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爱国主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讲述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介绍如岳飞、文天祥、杨靖宇等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2)讲解重大事件: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典型案例:以“中国女排”、“港珠澳大桥”等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3.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爱国主义?(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祖国做贡献?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学科思政是教育学硕士吗
![学科思政是教育学硕士吗](https://img.taocdn.com/s3/m/68a308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a.png)
学科思政:教育学硕士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科思政是教育学硕士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教育学硕士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学科研究能力,提高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
学科思政的概述学科思政是指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根据该学科的特点,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
其目的是培养教育学硕士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学科思政的重要性学科思政对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学科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其次,学科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社会效益,并将学术成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最后,学科思政也能够加强教育学硕士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师德师风,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科思政的教学内容学科思政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思政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重要理论。
通过对这些基本原理的学习,使教育学硕士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学科研究中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还要求学生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使教育学硕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和现实意义,并在学术研究中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
学科研究前沿问题学科思政还要求学生了解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跟踪学科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通过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学习和讨论,教育学硕士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学科思政还要求学生注重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培养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学术习惯。
学科思政议题式教学
![学科思政议题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6ebb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0.png)
学科思政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议题式教学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几个学科思政议题式教学的示例:1. 历史课:探究历史事件的启示-选取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
-让学生探究这个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并从中领悟到历史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2. 地理课:探究环境保护的挑战-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
-让学生了解这个环境问题的背景和状况,并探究其所带来的挑战和危机。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探讨如何应对这个环境问题并提高环保意识。
3. 文学课:探究价值观和人生意义-选取一个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
-让学生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并探究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物理课:探究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选取一个具有争议的科学技术问题,如基因编辑、核能利用等。
-让学生了解这个科学技术问题的背景和状况,并探究其中涉及的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探讨如何平衡科学发展和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科学伦理选择。
在实施这些学科思政议题式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按照学科知识和思政内容的融合度来确定议题和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议题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演讲、PPT展示、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科教学思政博士点
![学科教学思政博士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f89d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e.png)
学科教学思政博士点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教学思政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学科教学思政是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科教学思政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过学科教学思政,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经济学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样,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的重要影响,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科教学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教学思政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探索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课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和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科教学思政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做好准备。
学科教学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科教学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术能力等方面。
例如,在文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科教学思政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学知识,还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科教学思政还有助于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和创新。
学科教学思政强调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和改革。
例如,在物理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物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这样的学科教学思政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物理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学科教学思政是当今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学科教学思政,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