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4.唐诗二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4课 唐诗二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4课 唐诗二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挂罥.(juàn)翩.翩(piān)一丈绫.(líng)B.塘坳.(ào)伐薪.(xīn)口称敕.(chì)C.两鬓.(bìn)突兀.(wù)辗.冰辙(niǎn)D.布衾.(jīn)庇.护(bì)风怒号.(háo)【答案】D【解析】D项,“布衾”的“衾”应读“qīn”。

2.下列诗句与课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躁呼不得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D.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A项,与课文不一致,“躁”应为“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耐)B.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C.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D.系.向牛头充炭直(挂)【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项,解释不正确,忍: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系向牛头充炭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案】C【解析】A项,“直”同“值”,价钱;B项,“见”同“现”,表现;D项,“与”同“举”,推举。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八月/秋高/风怒号B.安得/广厦/千万间C.满面/尘灰/烟火色D.半匹红纱/—丈/绫【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唐诗二首( 一 ) 茅舍为秋风所破歌一、基础操练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三重茅( chóng)挂罥 ( ju àn) 塘坳 ( ào)大庇 ( bì)....2.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高者挂罥长林梢罥:挂结长:高..(2)忍能对面为响马忍:狠心能:这样、这样..(3)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一会儿..(4)秋季漠漠向昏黑漠漠:阴森浸蒙的样子向:靠近...(5)永夜沾湿何由彻何由:怎能、如何...突兀 ( wù).彻:到,这里是“彻晓” ( 到天亮) 的意思(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掩盖,覆盖寒士:贫穷的士人...(7)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兀:高耸的样子..3.以下朗诵停留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A.俄顷 / 风定 / 云墨色 B .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C.八月秋高 / 风怒号 D .风雨不动 / 安若山( 分析: B 项“突兀”不可以断开读,朗诵停留应划为:何时/ 眼前 / 突兀 / 见 / 此屋。

) 4.填空。

(1)《茅舍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代称为“诗圣”,因其诗多反应当时的社会混乱和人民疾苦,因此被称为“诗史”。

共有约 1 500 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 ( 体裁 ) 的古诗。

诗中的“茅舍”指的是成都近郊的草堂。

诗中表现群童调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响马。

衬着出阴森黑暗的雨前情形,衬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季漠漠向昏黑。

表现作者崇敬理想和美好意愿以及伤时感事情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察看下边的图片,模仿示例介绍这位“文学大师”。

示例:屈原——中国最大的浪漫主人之一,造了“香草佳人”的盛情象。

代表作《离》是中国古代歌史上最的一首浪漫主政治抒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精品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精品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精品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 唐诗二首名校讲坛阅读考点链接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典型例题】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晓驾炭车辗冰辙【参考答案】一个动词“辗”,使画面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又刻画出了牛车的重量,表现了卖炭翁的艰辛不易。

【技法点睛】可从不同词类入手:(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2)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3)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4)副词:在古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5)特殊词: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③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习题链接】见本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5题及“卖炭翁”第5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塘坳(ào) 庇(bì) 突兀(w ù)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诗史”。

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主要包括以下两首唐诗的学习:李白的《送友人》和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如下:
1.李白《送友人》:分析诗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诗的基本特点、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唐诗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鸟鸣涧》中,王维运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来表现诗人的闲适心境,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并模仿这种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尤其是诗人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差异。
-理解并感悟诗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如李白的豪放不羁和王维的隐逸情怀。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和分析诗歌。
2.增强学生对唐代诗歌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激发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完整实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完整实用

前言:该同步练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同步练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同步练习题)24.唐诗二首A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伐薪.( ) 两鬓.( ) 辗.冰辙.( )( ) 口称敕.( ) 一丈绫.( )叱.牛( )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大庇.( ) 突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何所营.()(2)黄衣使者....( )(3)驱将.()(4)系向牛头充炭直.( )(5)长夜沾湿何由彻.()(6)俄顷风定.云墨色(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归来倚.杖自叹息( )(9)伐薪.烧炭南山中()(10)回.车叱.牛牵向北(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之卖炭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之卖炭翁

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 忧国忧民
形象
导思2.你感受到诗 人怎样的形象?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卖炭翁》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2.怎样理解卖炭翁的矛盾心理?
【答案】本应因“衣单”盼天气暖和,却为了炭
价高一点而“愿天寒”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卖炭 翁的无奈和艰难。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3.“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答案】 “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 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 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
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 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烧炭
卖炭翁
对比
运炭
失炭
悲苦
宫市掠夺 宫使翩翩——趾高气昂 社会黑暗

使
把、称、回、叱、牵——
蛮横无理
《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
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
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
市”的罪恶。
4.分析结尾两句的作用。
【答案】 “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
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 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宫使强夺去的不 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就全 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源自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D.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我想:我竟与闰土①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②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 suī()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给第二段中①②处填上合适的词。

①_______②_________(2)注音写汉字zì suī(_______)(_______)噤(_______)辛(_______)(3)“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中“展转”的意思是__________。

“转”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_。

3 . 音汉互写分qí(________)qīn 佩(_______)花卉(______)虚与委蛇(_______)三、诗歌鉴赏古诗文阅读。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 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___关系。

5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句话富有怎样的哲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解析版

学%科%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巩固练习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怒号(______)高者挂罥(______)唇焦口燥(______)沾湿(______)沉塘坳(______)大庇天下(______)2. 本诗作者_______,被世人尊称为“_________”,他的代表作中著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3. 全诗先叙事,后______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______的博大胸怀。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 通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7.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8. 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 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 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9.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10.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11. 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什么?【答案】1. (1). háo(2). juàn(3). zhào(4). zhān(5). ào(6). bì2. (1). 杜甫(2). 诗圣(3). “三吏”(4). “三别”3. (1). 抒情(2). 忧国忧民4. B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6. 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长夜沾湿)期盼大厦7.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痛惜8. C9. 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唐诗二首》提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唐诗二首》提优练习(含答案)

24唐诗二首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挂罥.(juàn)翩.翩(piān)一丈绫.(líng)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系向牛头充炭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

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6.诗文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

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练习试题(含答案)

24.唐诗二首A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伐薪.( ) 两鬓.( ) 辗.冰辙.( )( ) 口称敕.( ) 一丈绫.( )叱.牛( )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大庇.( ) 突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何所营.( ) (2)黄衣使者.... ( )(3)驱将.( ) (4)系向牛头充炭直. ( )(5)长夜沾湿何由彻.( ) (6)俄顷风定.云墨色 (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8)归来倚.杖自叹息 ( )(9)伐薪.烧炭南山中()(10)回.车叱.牛牵向北(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________”。

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24.唐诗二首(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24.唐诗二首(带答案)

24.唐诗二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何所营.() (2)黄衣使者....()(3)驱将.() (4)系向牛头充炭直.()(5)长夜沾湿何由彻.() (6)俄顷风定.云墨色()(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归来倚.杖自叹息()2.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4)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不同意思。

(1)茅屋为秋风所破() (2)忍能对面为盗贼()(3)为宫室、器皿、人物() (4)为有源头活水来()(5)向为身死而不受()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1)秋天漠漠向.昏黑()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6.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24 唐诗二首卖炭翁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薪.()绫.()敕.() 辗.冰辙()翩.翩() 两鬓.()2.【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伐薪烧炭南山中(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价格)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伐薪烧炭南山中。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南山中伐薪烧炭”)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卖碳得钱所营何”)(2)省略句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记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课时作业[24唐诗二首·卖炭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薪.()叱.牛()翩翩两骑.()口称敕.()辗.冰辙()两鬓.()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理解性默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卖炭翁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卖炭翁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六句把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C.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D.颈联巧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双关的语义,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国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2 .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译:你也太不贤惠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译:(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C.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使他做事不顺,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能力。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bǐng气挪步,被喻为“华山第一天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乐亦无穷也穷:无尽《醉翁亭记》B.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醉翁亭记》C.吾谁与归?与:从《岳阳楼记》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之:他们的《岳阳楼记》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应和(hè)抖擞(shù)卖弄(nòng)咄咄逼人(duō)B.着落(zhuó)贮蓄(zhù)地毯(tǎn)翻来覆去(fù)C.镶嵌(xiāng)粗犷(guǎng)莅临(lì)波光粼粼(líng)D.吝啬(lìn)诀别(jué)一霎(c hà)绿茵茵(yīn)3 .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中,茨威格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精彩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B.《一着惊海天》这篇新闻特写生动再现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展现了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

C.《藤野先生》这一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全文,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D.《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二、字词书写4 .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三年的时光悄然而去,蓦(_____)然回首,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_____)。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习题24 唐诗二首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习题24  唐诗二首

24 唐诗二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风怒号.()高者挂罥.()沉塘坳.()布衾.()大庇.()突兀.()敕.()叱.牛()2.默写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

(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3.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问题。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6.“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参考答案1.háo juàn ào qīn bì wù chì chì2.(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1)对偶(2)夸张(3)比喻(4)设问(5)借代(6)互文4.A(应是古体诗)5.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4.唐诗二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何所营.(______) (2)黄衣使者....(______)(3)驱将.(______) (4)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5)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 (6)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8)归来倚.杖自叹息(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不同意思。

(1)茅屋为秋风所破(______) (2)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3)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 (4)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5)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1)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_____)(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4.“半匹红纱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_______。

这句诗反映了____。

5.“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6.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7.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4)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三、选择题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9.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2)心忧炭贱愿.天寒(_________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4)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1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13.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____________;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4.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7.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8.“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19.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五、现代文阅读诗话两则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指士人)不识好恶。

(选自许觊《彦周诗话》) 彦周(许觊的字)诮杜牧之《赤壁》诗,社稷存亡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是措大不识好恶。

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

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

(选自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 唐诗绝句,今本多误字,试举一二。

如杜牧之《江南春》云,“十里莺啼绿映红”,今本误作“千里”。

若依俗本,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选自杨慎《升庵诗话》卷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杜牧《江南春》诗也。

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选自周振甫《诗词例话》)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生灵涂炭.(______) (2)社稷..存亡(______)(3)彦周未免错会..(______) (4)莺啼绿映.红(______)21.对“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

B.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

C.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

D.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

22.依照许彦周的意见,杜牧《赤壁》诗的后两句可改为:“东风不与周郎便,生灵涂炭国不保。

”你认为“生灵涂炭国不保”与“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整首诗来理解。

23.杨慎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的《升庵诗话》是明代有名的著作,在解读杜牧的《江南春》时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你能为他找些理由作点“申辩”吗?参考答案1.(1)谋求、需求(2)指太监(3)助词,用于动词之后(4)同“值”,价钱(5)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6)停(7)遮盖、覆盖(8)倚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语的能力。

是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诗句。

注意“直”是通假字,通“值”,价钱的意思;“庇”,遮盖、覆盖。

2.被做雕刻因为为了【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下几种。

(1)做。

例如“忍能对面为盗贼”;(2)被。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3)因为。

例如“为有源头活水来”;(4)为了。

例如“向为身死而不受”;(5)对,向。

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6)雕刻。

例如“为宫室、器皿、人物”。

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3.(1)接近朝着(2)哪里安稳【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1)根据“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意思“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可知,“向”是接近的意思;根据“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意思“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可知“向”是朝着的意思。

(2)根据“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意思“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可知“安”是哪里的意思;根据“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意思可知“安稳得像山一样”可知“安”是安稳的意思。

4.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比相差很远宫市的霸道不公【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