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1.认识图形(二):认识图形(二)》赛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

2.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基本图形的名称。

3.学生能够利用基本图形制作简单的图案。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说出基本图形的名称。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2.基本图形的名称。

3.利用基本图形制作简单的图案。

2.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的图形,了解各个基本图形的特点。

2.比较法:将同一形状的不同大小的图形进行比较。

3.分类法: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4.制作法:通过制作简单的图案,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教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新课讲解1.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2.对每个图形进行比较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

3. 练习环节1.给学生准备一些基本图形的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自己画出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让学生通过组合不同的基本图形,制作出简单的图案。

4. 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对基本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注重实物和图片的运用。

2.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3.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不断提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1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图形。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和区别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和观察图形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比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套几何图形卡片、操作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

同时,提问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总结不同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无角、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活动。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所有圆形物体”、“用正方形纸片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巩固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图形属于哪种几何图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 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 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三、观察图形特征
1.教师分发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角的数量和形状等。

2.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描述组内图形的特征。

3.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四、比较不同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图形之间的异同,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不同点。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发现。

五、图形的应用
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建筑、制作物品等。

2.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图形组合,创造出一个新的物品或图案。

3.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设计。

六、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2.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总结和作业布置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

教学延伸:。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 认识图形(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 认识图形(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 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1 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增强对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简单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图形的特征,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图形。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认识它们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图形,用彩纸剪出该图形,并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成一个具象的物体。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包括点、线、面等基本概念。

《认识图形(二)》这一教案主要是在对基本几何图形进行巩固的基础上,引入更加复杂的图形,如圆、椭圆等,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图形的特性和属性。

二、教学目标1.掌握圆、椭圆、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特性;2.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3.能够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锻炼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4.热爱数学,培养对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1. 圆和椭圆•圆是具有旋转对称性的闭合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椭圆是拉长的圆形,曲线没有旋转对称性。

2. 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长方形是两对边相等且各自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

3. 怎样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边和角,进行描述和比较;•可以用图形拼图游戏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圆、椭圆、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讲解和示范•介绍每种几何图形的特性,示范如何辨认和描述各种图形。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进行分类和比较练习;•设计简单的图形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4. 总结和反思•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和反思今天的收获。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活动,观察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区分能力;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回答,评估学生对今天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完成几何图形的绘制练习;•自己寻找身边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七、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寻找不同几何图形的活动,或设计简单的图形绘制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几何图形的魅力。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区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图形的特点。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区分矩形与正方形的不同之处。

2.理解图形的特点并能简单描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板书、课本、教学软件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展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

2. 引入新概念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种图形的特点,比如圆形是没有边的,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3. 操练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画出不同的图形,并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4. 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图形。

5. 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家庭中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有了初步认识,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七、课后作业
1.练习画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2.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不同图形并写下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图形的特征和区别,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和区别。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图形。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观察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和图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卡片。

2.准备折纸、拼图等操作材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课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然后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图形呢?”让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些图形的特征,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观察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3. 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到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或模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图形的特征,增强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
- 图形游戏:推荐一些与图形认知相关的游戏,如“图形拼图”、“图形找不同”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力。
- 数学电影:介绍几部与数学和图形相关的电影,如《美丽心灵》、《费马的困惑》等,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了解图形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 数学实验:推荐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实验活动,如制作纸质图形模型、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一些关于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图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图形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③ 互动和参与的元素:在板书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互动和参与的元素,如可擦写的板书、可折叠的卡片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游戏和实验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应用多媒体资源:使用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这一章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本章主要介绍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名称和识别。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认识和描述一些简单的图形。

但是在对图形的特征和名称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地命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地命名。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活动。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或贴纸,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教版(2012)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1认识图形(二)教案

人教版(2012)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1认识图形(二)教案

课题一、认识图形(二)共(3)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具准备教学流程预期环节目标教师语言个性化设计2、复习导入:复习立体图形,为学习平面图形做好铺垫。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册已经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哪些朋友?你们喜欢玩魔术吗?老师能用圆柱变出一个圆,认真看老师是怎么变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二、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图形。

2.探索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2.印一印你是用什么形状的物体印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2.说一说我们请电脑博士再来演示一遍,认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再和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小朋友们,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呢?预期环节目标教师语言个性化设计三、巩固训练1.熟练掌握辨别平面图形的方法。

2.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

3.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感觉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2.记忆想象。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说一种图形名称,你能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这么有信心,那就来试一试吧。

2.找一找。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平面图形,其实,像我们今天学习的5种形状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朋友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呢?3.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吗?四、课堂总结通过抢答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五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概念。

2.能正确辨认并描述这些几何图形。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认识这些几何图形。

4.能够简单描述几何图形之间的特征和区别。

二、教学内容1.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辨认。

2.不同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重点1.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形状和特征。

2.几何图形的辨认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区分各种几何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将所学的几何图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练习册和课堂活动材料。

3.知识点总结和梳理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 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归纳出每种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辨认和总结通过游戏、练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各种几何图形的辨认能力,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4. 实际运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并找出其中包含的不同几何图形,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5. 总结和展望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运用和拓展方面还需加强。

下节课可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未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图形的属性。

2.学生能够辨认并命名正方形和矩形。

3.学生能够利用教材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图形。

2.认识正方形和矩形。

3.利用教材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三、教学步骤3.1 上课前准备1.准备教学工具:图形牌、磁性白板、马克笔。

2.安排教学环境:教室内零散物品清理整理,课桌椅排布整齐。

3.2 导入1.引入「图形是什么」的话题,布置问题:什么东西可以称为图形?2.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属性(边、角、线段等)。

3.3 学习正方形和矩形1.在磁性白板上,绘制正方形和矩形的图形,并提醒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

2.引导学生辨认正方形和矩形,并请其他学生模仿画出。

3.列出正方形和矩形的属性,如:边相等、角直角等。

3.4 拓展自学1.分发学生教材,让学生独自学习课本相关知识。

2.发放图形牌,鼓励学生自行辨认图形类型。

3.分组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记忆。

3.5 总结1.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并请学生反思。

2.分享独立思考或拓展学习时产生的收获和困难。

四、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个别点评和学生群体自评,评价学生的认识图形的能力和掌握正方形和矩形的程度。

2.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图形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理解图形的能力和辨认图形的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提问环节和画图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知感知。

2.在拓展学习环节,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增加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挑战。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能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图案,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图形。

3.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能够正确辨认图形的特征。

3.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观察学习三角形的形状特点。

–活动1: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加深对三角形形状的认识。

2.正方形和长方形: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

–活动1: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认识。

3.圆形:介绍圆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理解圆形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活动1:展示圆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圆形,加深对圆形形状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2.操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绘制和标识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教师出示多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各图形的名称。

2.呈现:展示三角形的实物和图形样式,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形的特征并给出命名法则。

3.练习: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三角形,并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检查。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及命名方法。

2.新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3.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第三课时1.复习:检测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掌握情况。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提高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以及它们特征的探究。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认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对图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来培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2.准备课件,展示各种形状的图形。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一、复习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

感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

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

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图案,学生能够识别出基本的二维图形;2.学生能够区分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并能正确地写出它们的名称;3.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和使用这些基本图形。

教学内容1.通过幼儿园的启蒙讲解,复习基本的图形概念;2.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如篮球、面包等),引导学生学习圆形的特点和区分圆形;3.给学生展示正方形和矩形,教授示范如何区分和写出它们的名称;4.通过配合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点和区分三角形;5.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熟知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过程1.教师启蒙讲解学生本学期将学习的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利用图片或实际物品,给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形状特点,让学生自由比较、讨论;3.以篮球、面包等生活实例为例,教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圆形;4.给学生展示正方形和矩形,教授示范如何区分和写出它们的名称;5.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分三角形;6.教师利用举例或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熟知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点;7.最后,教师集中复习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描述出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方法1.启蒙讲解法:通过简单粗略的讲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比较法:给学生展示多种形状物品,让学生自主比较区分;3.示范法:让学生模仿教师示范,正确地识别图形名称;4.故事情境法:通过简单生动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记忆;5.练习法:让学生在课下反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1.针对上课内容,自主挑选数个形状物品,并描述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2.完成老师布置的图形练习题目。

总结本次课程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图案,学生能够识别出基本的二维图形,让学生能够区分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并正确地写出它们的名称。

通过实物展示和生动故事情境,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会认识图形、区分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授课教师:刘丽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立体图形名称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3)课件演示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引导认识长方形。

1、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
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2、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3、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4、揭示名称。

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5、找一找。

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1、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2、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3、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4、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1、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

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2、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3、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4、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4)课件展示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课本3页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

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

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