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必备复习资料.doc
审计学重点和复习资料题型:判断题20题20分,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简答题2题10分,案例计算题3题30分,综合题1题25分重点法律责任的类型:P81法律责任:P88—94审计证据:P108—P117其中:P116,不同来源的审计证据可靠程度计划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影响:P161—P166审计抽样:属性抽样的三种方法,掌握名字和适用P227-231变量抽样的方法及计算P235及PPT审计报告:重点,P236—P246写审计报告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函证:P293—297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应付账款审计:负债的特点P313函证应付账款和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P315生产与服务循环审计:存货监盘P339—341货币资金审计:内部控制的要点:P381-382现金的实质性程序:P385—386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P388—392简答题: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注册会计师应如何避免法律责任?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类型(1)违约(2)过失① 普通过失② 重大过失(3)欺诈•法律责任类型:1・行政责任2・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因为违法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因欺诈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如何避免法律责任?(-)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三)谨慎选择合伙人(四)招收合格的人员,并予以适当的培训和督导(五)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六)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七)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八)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九)移请律师2.积极式函证与消极式函证分别适应于哪些情况?答:当债务人符合下列情况时,采用积极式函证较好:<1)个别账户的欠款金额较大;(2)有理由相信欠款可能会存在争议、差错或问题。
当债务人符合以下所有条件时,可以采用消极式函证:(1)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2)预计差错率较低;(3) 欠款余额小的债务人数量较多;(4)审计人员有理由确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并对不正确的情况作出反映。
00160审计学自考重点
00160审计学自考重点(实用版)目录一、审计学的概念与意义二、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三、审计证据的分类与运用四、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五、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六、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七、审计法律法规的适用与遵循八、审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规范九、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十、审计学自考的重点内容与学习方法正文一、审计学的概念与意义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学科,旨在通过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财务报表、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审计学在保障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这些原则指导着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应具备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与运用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的用于证明财务报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各种信息。
审计证据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等,审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证据。
四、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实施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步骤。
审计程序的设计应遵循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的运用原则,而审计程序的实施则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审计技能。
五、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后,向有关方面提交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编制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要求,而审计报告的披露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审计信息。
六、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可能面临的错误审计意见、审计失误或其他不确定性的影响。
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对审计结果的影响。
七、审计法律法规的适用与遵循审计法律法规是对审计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律依据。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审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160《审计学》章节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审计概论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六)审计的本质构。
第三.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18年9月7日,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1、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美国先实施的,又称为美国式审计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4、现代审计阶段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勒(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自考《审计学》总复习专题资料《审计学》是会计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明确审计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我国实行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深入开展审计工作,更好地推行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创造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审计的意义、审计证据和审计标准、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计准则、审计的分类和方法、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表和审计档案、财务审汁、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等。
审计学是一门较高层次的课程。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会计学和各类专业会计的基础加识,否则,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应考者学习本课程,应按照专业计划循序渐进。
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有所保证。
其次,本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必须弄懂弄通教材内容外,还必须抓紧好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所学内容,掌握从事审计工作应有的本领。
第一章总论重要名词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准则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审计院的建立。
A.秦朝B.宋朝C.汉朝D.唐朝2.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 )。
A. 日本股份制企业制度B. 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C. 美国合伙企业制度D. 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 )。
A.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的创立B.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C. 1845年英国《公司法》的修订D.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 4. 关于国家审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家审计关系是经过授权形成的B. 国家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审计C. 国家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主体D. 国家审计是有偿审计 5. 社会审计最主要的职能是( )。
A. 经济监督B. 经济鉴证C. 经济评价D. 经济咨询6.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而造成的过失,属于( )。
本科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第一章 审计概论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六)审计的本质第三.(二)权威性它的权威性。
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 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政部直接领导,如瑞典,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很小。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是隶属于财会部门,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18年9月7日,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1、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美国先实施的,又称为美国式审计 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4、现代审计阶段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勒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审计学复习资料-2025重点讲义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审计要素包括什么?P42.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内容有什么?P123.审计的固有限制源于哪些?P18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哪些事项?P26-P285.审计程序的种类有哪些?P46-476.实施函证时须要关注的舞弊风险迹象以及实行的应对措施?P56-57 7.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特征包括那些?P638.抽样风险有何类型?P649.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缘由有哪些?P6510.画出审计抽样流程图P7411.分别用案例说明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价抽样?P91-9212.常见的计算机协助审计工具有哪些?P10413.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包括哪些?P11114.审计档案的机构包括哪些?P116-P11715.风险评估程序?P123-P12516.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P127-P12817.风险评估过程中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事项和情形包括哪些?P144-P14518.须要特殊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有哪些?P15819.如何实施不行预见性的审计程序?P16320.审计实务主要有哪些审计循环?P18421.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有哪些?P186-18822.收款交易的内部限制须要遵守哪些内容?P19323.收入确认的舞弊风险迹象和舞弊手段有哪些?P195-P19624.销售与收款循环以风险为起点的限制测试如何实施?P199-201 25.如何实施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审计程序?P205-20826.选购和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有哪些?P219-22127.付款交易的内部限制须要遵守哪些内容?P22428.在建工程的内部限制内容包括哪些?P225-22629.影响选购与付款循环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哪些?P226-P22730.选购与付款循环以风险为起点的限制测试如何实施?P230-233 31.如何实施选购和付款交易的实质性审计程序?P233-23532.固定资产减值打算的实质性程序有哪些?P24433.生产和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有哪些?P246-24734.影响生产与存货循环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哪些?P24935.生产与存货循环以风险为起点的限制测试如何实施?P252-255 36.如何实施生产和存货交易的实质性审计程序?P25637.导致存货审计困难的主要缘由有哪些?P25738.存货监盘程序有哪些内容?P26139.货币资金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须要警觉的事项有?P271-27240.银行询证函函证哪些内容?P280-28241.与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的错报相关的舞弊风险因素有哪些?P291-29242.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事项有哪些?P305-30643.评价内部审计特定工作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P33044.会计估计审计过程中如何考虑评价计量方法、评价模型的作用、评价管理层运用的假设?P36145.那些状况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错报的评价?P39346.审计报告的类型和要素有什么?P411-P41247.实际限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有哪些?48.质量限制制度的要素有哪些?4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项目质量限制复核的最低范围?P467 50.五力竞争模型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1.存货的种类?以及影响存货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存货的种类依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托付加工物资等。
自考00160审计学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审计学(00160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审计的特征。
答:1.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包括: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最大特征)2.权威性。
独立性决定权威性。
考点2:简述审计的分类。
答:1.按审计主体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社会、民间)在审计监督体系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各司其职、各自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不存在主导与服从关系,不能相互替代。
2.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3.按审计实施时间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4.按审计执行地点分:报送审计、就地审计。
5.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政府、社会审计)6.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按顺序):(1)账项基础审计。
重心是以发现和防止资产负债表错弊。
(2)制度基础审计。
重心是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3)风险导向审计。
重心是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考点3:简述证实客观事物的审计方法。
答:1.盘点法,根据账簿记录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
2.调节法,通过调节相关数据,证实所证明数据的正确性。
3.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取得书面资料之外的审计证据。
4.查询法,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或质疑等方式来证实。
5.鉴定法,用化验分析、物理检验等专门技术对书面资料的真伪、实物的质量等进行分析、鉴别。
考点4:简述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
自考《审计学》各章重点(完整版)
⾃考《审计学》各章重点(完整版)⾃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第⼀章审计概论第⼀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专门的⽅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经济效益的⼀项独⽴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个⽅⾯理解:(⼀)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员。
(⼆)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定时期内能够⽤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的审计的⽬的,就是审计⼯作预期要达到的⽬的。
审计的⽬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应概括为具有独⽴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是指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
它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性和权威性⽅⾯。
(⼀)独⽴性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的⼲涉。
审计的独⽴性主要表现在三个⽅⾯:第⼀,机构独⽴。
第⼆,业务⼯作独⽴。
第三,经济独⽴。
(⼆)权威性(审计正常发挥作⽤的保证)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的主要保证。
审计机构的独⽴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节审计的产⽣和发展⼀、政府审计的产⽣和发展(⼀)我国政府审计的产⽣和发展1.“上计”制度,是审计制度的雏形;2.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阶段,主要表现在:1)是初步形成了统⼀的审计模式。
00160审计学自考重点
00160审计学自考重点
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公司或个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的学科。
以下是审计学自考的重点内容:
1. 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和职责,审计
师的职业道德和职责等。
2. 审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包括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国内
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应用。
3. 审计程序和方法,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风险评估、内部控
制评价、取证程序、抽样方法、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
4.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目的、要素和评价方法,
以及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监督等。
5. 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的结构和要素,财务比率分析、财务趋势分析、财务风险评估等。
6. 审计证据和取证技术,包括审计证据的性质和特征,取证技
术的应用和方法,以及对证据的评价和分析。
7. 审计报告和意见,包括审计报告的要素和格式,审计意见的分类和表述,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等。
8. 非财务审计,包括综合审计、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等非财务领域的审计内容和方法。
9. 审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审计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
10. 审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审计学自考的重点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为你的审计学自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自考00160审计学 考点汇总复习
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20题20分10题20分2题4分2题10分1题10分3题36分合计章节分析(客观题,名词解释,简答每个章节都有可能出现)章节分析(客观题,名词解释,简答每个章节都有可能出现)课程重点课程难点考试方法考试方法(简答10+名词解释4+论述10=24)考试技巧复习要点要点内容题型审计目标和计划审计工作,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报告具体业务审计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审计概念、发展、特征例题(1910,1)答案:B例题(1910,4)答案:A考点2 审计职能、分类民间审计例题(1910,22)答案:ADE例题(1804,6)答案:A例题(1904,34)例题(1904,34)答案:考点3 审计方法分析法盘点法例题(1810,29)答案:BCE例题(1810,4)答案:B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基本原则独立例题(1910,5)答案:D例题(1904,2)答案:D例题(1810,2)答案:D例题(1804,32)答案:考点2 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或有收费佣金例题(1710,32)(1704,31)答案:本章考点归纳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考点1 审计准则的含义、目标和作用例题(1910,6)答案:A例题(1904,31)答案:考点2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审计业务例题(1910,7)唯一答案:C例题(1904,4)下列不属于答案 C考点3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对违反处理)例题(1910,25)正确答案:CD考点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例题(1910,34)(1710,35)答案:例题(1910,11)答案:A例题(1810,30)答案:CDE 。
审计学自考本科复习笔记
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第三.(二)权威性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大利亚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三,由财政部直接领导,如瑞典,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很小。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18年9月7日,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审计学》复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履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依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实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全
《审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1《审计学》(课程代码00160)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审计最初形态是()。
∙ A.上计制度∙ B.官厅审计∙ C.审计院∙ D.诸军诸司专勾司标准答案:B2、审计工作的核心是()∙ A.审计监督∙ B.审计检查∙ C.审计证据∙ D.审计报告标准答案:B3、审计的客体是指()∙ A.被审单位∙ B.审计委托人∙ C.财产所有者∙ D.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标准答案:A4、下列项目中不可以作为审计收费依据的是()∙ A.审计项目所费时间长短∙ B.审计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等级∙ C.服务成果大小∙ D.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标准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时间是()∙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标准答案:B6、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 A.30日内∙ B.3个月内∙ C.20日内∙ D.10日内标准答案:A7、列示于报表上的会计要素等会计帐项的金额是否恰当属于()∙ A.表达与披露的认定∙ B.估价或分摊的认定∙ C.权利与义务的认定∙ D.完整性的认定标准答案:B8、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3000万元,认定在资产负债表是否存在是属于()。
∙ A.完整性的认定∙ B.权利和义务的认定∙ C.估价和分摊的认定∙ D.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标准答案:D9、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证据的形式∙ B.按照证据的证明力∙ C.按照审计证据的来源∙ D.按照审计证据充分性标准答案:A10、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相关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调查所获取的证据属于()∙ A.内部证据∙ B.基本证据∙ C.书面证据∙ D.环境证据标准答案:D11、对会计帐簿审阅的重点是()∙ A.总分类帐∙ B.辅助帐∙ C.明细帐和日记帐∙ D.记帐凭证汇总表标准答案:C12、审计工作人员到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执行业务的情况,了解业务处理程序是否遵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属于()∙ A.追踪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标准答案:D13、审计人员进行肯定式函证时,如果没有收到回函()∙ A.应进行分析性复核∙ B.应另选样本函证∙ C.应放弃对该项会计记录的审定∙ D.应实施替代程序标准答案:D14、下列属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为()∙ A.质量控制制度∙ B.生产控制制度∙ C.统计控制制度∙ D.永续盘存制度标准答案:D15、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数量主要取决于()∙ A.对内控制度的了解∙ B.内部控制初步评价的结果∙ C.审计人员的经验∙ D.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环境标准答案:B16、某一帐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帐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称为()∙ A.固有风险∙ B.审计风险∙ C.控制风险∙ D.检查风险标准答案:D17、在被审计单位财产物资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根据()有选择地进行盘点∙ A.成本效益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例外管理原则∙ D.审计风险标准答案:B18、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中,第一级属于()的复核∙ A.审计机构负责人∙ B.被审计单位负责人∙ C.部门负责人∙ D.项目负责人标准答案:D19、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如果认为必要可以在()增加说明段,增加对重要事项的说明。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评估组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的可靠信息。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审计的定义和目标2.审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审计的作用和意义二、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5.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三、审计的过程和方法1.审计的阶段和流程2.审计程序和方法3.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4.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四、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1.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2.内部控制的组成和要素3.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4.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五、审计报告和意见1.审计报告的组成和要素2.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3.审计意见的种类和表述4.审计报告的修正和补充六、特殊审计1.财务报表审计2.经济责任审计3.合同履行审计4.税务审计5.环境资源审计6.信息系统审计七、作业审计1.作业审计的定义和目标2.作业审计的流程和方法3.作业审计的内容和要求4.作业审计的实施和管理八、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1.审计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2.审计师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3.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九、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和方法2.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3.数据分析和电子数据处理的应用以上内容是自考审计学的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规范,以及审计的过程、方法和主要内容。
此外,也需要学生了解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基础,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自考00160审计学-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内部资料
C.菲律宾的B】A.英国B.美A.1918;B.1919;A.爱C.美国内部【A】B.英国式B】B.会计.现代审计【C】C.国家审计C.现代审D.财务B.事前审计C.事国家审计机关B.国D.社会审计组织法规B.会ABCDE】A.独E.效益性【CD】B.“上计”制度D.审计地位提高、ACD】.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设置和隶属关系,C.属A.隶属于D.隶属ABCD】月,财政部发布了D.1996年10月,际会计师联合会详细审计阶段B.资D.现代审A.布亚瑞格会C.安永会计E.德勒会计师事A.审3.5.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6.鉴证业务3.7.合理保证3.8.有限保证3.9.审计质量3.10.审计质量控制3.11.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3.12.经营失败3.13.普通过失3.14.重大过失3.15.共同过失4.1.审计目标4.2.“公允性”4.3.认定4.4.审计业务约定书4.5.计划审计工作4.6.总体审计策略4.7.具体审计计划4.8.审计流程4.9.重要性5.1.审计证据5.2.认定5.3.审计证据的适当性5.4.审计工作底稿6.1.分析程序6.2.内部控制6.3.特别风险6.4.进一步审计程序6.5.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6.6.实质性程序6.7.实质性分析程序7.1.贷项通知单7.2.函证7.3.肯定式函证8.1.付款凭单8.2.应付账款9.1.生产指令9.2.成本费用管理控制9.3.成本费用会计控制9.4.制造费用9.5.管理费用10.1.银行借款10.2.资本公积10.3.盈余公积10.4.未分配利润11.1.货币资金审计11.2.货币资金的审计范围12.1.审计报告12.2.合法性12.3.财务报表的公允性12.4.标准审计报告12.5.非标准审计报告12.6.无法表示意见名词解释题答案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学自考考试重点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承受委托的专职机构与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那么与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展审查与监视,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视活动。
二、审计特征----独立性与权威性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启示3.注会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审计具有经济监视职能、经济鉴证职能与经济评价职能审计的作用审计具有制约作用、促进作用、证明作用。
注会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注册会计师职业纪律、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根本原那么:1.独立、客观、公正(结合第二节独立性①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②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3.保密〕4.职业行为②独立性:要求形式上的与实质上的独立。
影响因素: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与外界压力收费考虑因素:效劳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所需人员的水平与经历、所需时间、所需承当的责任。
审计质量——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
审计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注会执业准那么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展有方案的监视、综合与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内控制度在审计实务中,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当最终责任,在制度上保证了质量控制制度的地位与执行力业务执行:指导、监视与复核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经营失败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违约、过失与欺诈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防止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合法性与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与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自考本科审计学-高频考点
32.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69.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取本期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记账凭证等一致。
(2)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检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等一致。
(3)销售的截止测试。
对销售实施截止测试,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记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延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
同一适当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截止测试之一就是发货日期,发货日期是指仓库开具出库单并发出库存商品的日期。
因此,为了确保销售收入截止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发运单连续编号并在发货当日签发。
70.“存在或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说明是想证明销售收入是否虚构或漏记。
将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核对是最佳的审计程序。
(由账簿记录追查至原始凭证针对发生认定,由原始凭证追查至账簿记录针对完整性认定)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71.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函证的方式。
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应于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将发票账单提交银行、办妥收款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通过函证应收账款,可以比较有效地证明债务人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可靠性。
对于资产,重点关注其高估;对于负债,重点关注其低估。
72.概念: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73.函证应收账款主要实现的认定是存在。
“函证”应收账款就是向应收账款相关的债务方询问债权的真实性,金额是否正确,以防止被审计单位高估资产。
函证应收账款的目的在于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证实应收账款的存在,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交易中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74.概念:检查原始凭证是最为有效的替代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单选]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基础审计。
[多选]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
[多选]审计按照主本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多选]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应注意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上适应,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等。
[多选]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名词]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名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名词]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名词]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
多数人认为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简答]试述注册会计师发展的启示。
答: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有三个方面:(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专业用途能力和应有关注1、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
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房委托的业务。
2、应有关注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三)保密注册会计师在签订业务约定书时,应当书面承诺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
这里所说的客户信息,通常是指商业秘密。
(四)职业行为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
(五)技术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第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二,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考点二独立性的含义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这种心态能使审计意见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任何因素的影响,做到公正行事,保持客观和职业谨慎。
注册会计师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致使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和三方合理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谨慎性受到威胁。
考点三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一、专业胜任能力(一)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
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宣称自己拥有本不具备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专业胜任能力可公为两个独立的阶段:一是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
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
(二)利用其他专家的工作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
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程度取决于参与的人员和业务的性质。
这些监督和指导可能包括:第一,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
第二,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
第三,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
二、保密(一)保密义务注册会计师有义务对其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客户的信息予以保密。
这一保密责任甚至在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关系终止后仍应继续坚持。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始终遵守保密原则,除非有专门的信息披露授权,葆具有法定或专业的披露责任。
(二)保密义务的豁免注册会计师在三种情况下中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第一,取得客户的授权。
第二,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律行为。
第三,接受同业复核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在所有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向法律顾问和职业组织进行咨询。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
[多选]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独立、客观、公正。
[多选]属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有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
[多选]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有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
[多选]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
[名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应承担的责任。
[名词]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且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名词]客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万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注册会计师在许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在不同情况下均应表现出其客观性。
[名词]公正: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
公正不仅仅指诚实,还有公平交易和真实的含义。
无论提供何种服务,担任何种职务,注册会计师都应维护其专业服务的公正性,并在判断中保持客观。
[名词]业务招揽是提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与非客户接触以争取业务。
[名词]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除得到法律认可或作为某种专业服务的公认做法而被职业组织认可,按照百分比或其他类似基础收取费用应被视为或有收费。
[简答]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的概念内涵是会计?答: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
[简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
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宣称自己拥有本不具备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注册会计师不应提供本不能胜任的专业服务,除非获得适当的建议和帮助使其能够满意地提供这些服务。
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能力提供专业服务的某特定部分,可以向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精算师、工程师、地质专家、评估师等专家寻求技术建议。
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
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程度取决于参与的人员和业务的性质。
这些监督和指导可能包括:第一,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
第二,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
第三,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