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合集下载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

1.生态学名词解释2.(Allen’s rule)艾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边短的趋向。

3.(Bergman’s rule)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小的特征。

4.(Cope’s rule)科普氏规律:在某些分类单元内,动物个体大小的进化趋势是趋向于个体增大。

5.(Dehnel phenomenon)戴耐尔现象:全北区哺乳动物的体重在冬季趋于降低的现象。

6.(eutrophication)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范围的大小,成为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te),即有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

7.(Gloger’s rule)葛洛格规律:在寒冷干燥的地区,动物的体色较浅,在潮湿温暖的地区,其体色较深。

8.(Jordan’s rule)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9.(Liebing rule)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有机体的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

10.(Wilson’s rule)威尔逊规律:北极地区的物种比热带地区的物种皮层厚。

11.Hamilton 规则():个体由于利他行为而牺牲的直接适合度必须小于利他行为获得的间接适合度。

12.Linderman十分之一定律(林德曼定律):各营养层之间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0%的规律。

13.r-K对策(r、K strategists):有利于发展较大的r的选择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的增强的选择位K选择。

r选择的物种称为r对策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对策者。

14.斑块(eutrophication):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空间实体,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15.边际值原理(marginal value theorem):不是这在一个斑块的最佳停留时间为不是这在离开这一板块时的能量获取率(即这一斑块的边际值)。

生态学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个体的行为到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生态学中,有四条被称为生态学四大定律的基本原则,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大定律,分别是能量流动定律、营养物质循环定律、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

能量流动定律是生态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且从高能量级向低能量级流动。

在生态学中,能量以太阳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传递,最终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出去。

这个过程中,能量会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常会依赖于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

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定律。

它指出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不是消失的。

营养物质通过生物体的摄食、代谢、排泄等过程进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分解、腐烂等过程被还原为无机物质,再次被生物吸收利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营养物质循环网络。

生态位定律是描述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的定律之一。

生态位是一个生物种群在其所居住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地位,包括其生活方式、食物来源和生活空间等。

生态位定律指出,不同物种之间会通过竞争来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减少资源的竞争压力。

每个物种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生态位,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竞争排斥定律是生态学中关于竞争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当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生态位上有所重叠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竞争,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斥出生态系统。

竞争排斥定律是基于竞争是有限资源的结果,资源的争夺导致了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生态学四大定律提供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

能量流动定律和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式,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则揭示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机制。

这些定律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FourLawsof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Lawsof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Pollution
Soil Pollution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top our earth crying,can you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everyday life?
*Make the most of reproducible(可再生 )goods
your eyes, and poke a pencil into the exposed works .(L.2,Para.2)
*b)….that Thoreau's wood ,Mark Twain's rivers ,
and Melville's oceans are today under attack. (L.10,Para.13)
replaced.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Human civilization is now
the dominant caus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White
*proteBiblioteka tion三、Figures of speech
Analogy (类比) Parallelism (排比) Synecdoche (提喻) Metaphor (暗喻) Simile (明喻)
*Example: *a)Suppose you were to open the back of your watch ,close

生态学相关术语

生态学相关术语

水的特性——E. 溶解性
❖由于其极性,水是强溶剂 ❖几乎所有物质多少都可以溶于水 ❖几乎所有的水都含有一些溶解物质:
➢雨水含有溶解气体和微量矿物质 ➢湖水和河水含有 0.1-0.2‰ 溶解矿物质 ➢海洋含有 35‰溶解矿物质
水的特性——F. 光学特性
• 水表面反射5~10%
• 吸收: 最先吸收红外、紫外和长波光——红色 光,短波光吸收相对较弱——绿色光
类的有机体产生彼此相似的特征的过程;或者是 对特定的选择性条件产生相似的适应性反映。
e.g.:全球分布的红树植物,具有典型的革质或
肉质叶、支撑根、胎生viviparity种子;沉水
植物的茎叶的适应
• 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从同一个
祖先向不同方向发育出不同类型以适应显著不同 的生活方式。从一个祖系而来的大量遗传趋异使 得很多新种得以出现,每一新种适应于利用新的
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 not depletable
• 资源Resources: 有机体利用或消耗 deplete
的任何东西属于资源,如:花蜜是蜜蜂的资源, 光是所有植物的资源,水是所有生物的资源…
• 环境变化Environmental variation:大多
局部地区的水循环,示主要途径
地球上水主要的库—体积和平均滞留年限(mean residences times) (仿 Brown 1983修改)

体积 (×103 km3)
百分比
循环时间 (年)
海洋
1 370 000 94.202 3 000
地下水
60 000 4.126 5 000
(积极交换的地下水) (4 000) (0.275) (300)

生态

生态

贝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少的特征。

艾伦规律(Allen’s rule):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变短的趋向。

集合众群(metapopulation):表示一种局域种群构成的种群。

高斯假说或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竞争的结果是生态位的分离,达到共存。

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原理:高斯(Gause)认为共存只能出现在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稳定、均匀环境中,因为,如果两物种具有同样的需要,一物种就会处于主导地位而排除另一物种。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分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该指数指数假设,对无限大的群落随机取样,样本中两个不同种个体相遇的几率可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交互群落(ecotone):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决定的,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即交互群落,这种过渡区有宽有窄,存在时间有长有短,交互群落拥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黄化现象(etiolation phenomenon):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耐受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时,也就是当他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能导致该生物的衰退或不能生存。

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内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在不同这时,例如,研这就这样线上运行并非总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

这些摇摆的频率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是不太明显的。

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

结果,山猫就要死去。

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的四条法则是: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首先,我来说一下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本来就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

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加重视研究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环境协调。

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

其次,先来说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个生态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作用。

单单这个事实就有一些惊人的结果。

大家了解一下第二个原则,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这只是一个物理学基本定律的通俗重述,物质不灭定律。

应用到生态学上,这个定律强调自然界没有所谓的“废物”。

然后,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具体表现在特别适用于有机化学领域。

生物体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有时,可以假设,如果天然有机化合物被人造的天然物质变体替代,至少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饰。

生态学第三定律认为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合物,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生命系统中起作用的,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的环境危机警告我们为时已晚。

在生态学中,就像在经济学中一样,这个定律主要警告人们,每一个收益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方面,这个生态规律包含了前三个规律。

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或失去,也不受制于所有的改善措
施。

由于人类的力量从它那里提取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放回原处。

植物生态学重要名词中英文对照

植物生态学重要名词中英文对照

植物生态学重要名词中英文对照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 衡量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程度参量个体生态学autoecology 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从某种意义对一个种的地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s ecology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直接接触所研究主体或与主体某一部分有关的局部环境条件小气候microclimates地表以上1.5~2.0 m空气层内因局部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影响所产生的特殊气候。

大环境macro-environment 社会环境和集体环境大气候macroclimate主要由特殊环流所形成的较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dependent factors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随着种群密度而改变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independent factors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并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the minimum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耐受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这种生物就会衰退或无法生存。

生态幅/价ecological amplitude / valence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常温动物homeotherm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动物(内温动物endotherm)通过自身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变温动物poikilotherm动物的体温是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外温动物ectotherm)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发育起点温度/ 发育阈温度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由于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低于某一温度时,生长发育便停止,高于此温度时,生长发育才开始进行。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20℃
10℃ 4℃ 0℃
0.99821
0.99970 0.99997 0.99984
0℃冰 0.917
水的密度特点导致水温的分层stratification现象
水的特性—B.粘滞度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粘滞度下降
水的特性——C. 热力学特性
• 高比热high specific heat——利于有机 体维持稳定的体温;使海洋和大水体保 持较小的温度变化 • 高蒸发热 (或潜热latent heat)——蒸发 的冷却效应 • 冰比水轻——避免环境极端化
• 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非生物成分,
• 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对特定有机体产生
影响的生物成分,即该有机体与其他有机体的 相互关系。
• 条件Conditions:引起有机体对之作出反应
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 not depletable
ε垂直消光系数,可从实测计算而来ε=[1/z2.303(lgI0 -lgIz)]
• 水下10m,光照仅为水面的
水生的利弊Pros and Cons of aquatic life
优越性Advantages: 稳定的温度环境 支持自身重力的能量消耗少乃至无 (浮力) 利于运动 不利方面Disadvantages: 氧气含量低 (溶解度低, 扩散受限制) 水的粘滞性限制retards 生物的运动(某些生 物具有流线型身体, 其它的具有降落伞). 光照可能不足
同一祖先
相对短的时期 进化出多样的形态、色彩、行为模式 令科学家高兴的是,新种的出现、改变和消失, 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丽鱼科鱼类的适应辐射(趋异)——从少数祖先 产生出很多种类,是最令人惊叹的事件之一, 而且作为活的有机体,其进化的各个不同阶段 都可被观察到

生态四大基本原理

生态四大基本原理

生态四大基本原理1、保持生态平衡:指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可持续的平衡,即生态系统中独立的生命体依赖于彼此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单独存在。

2、种群数量变化:指生态系统中多个种群之间的数量会不断变化,比如某物种的繁衍水平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从而引入新的物种和现有物种组成的多样性。

3、物种适应环境变化:指物种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会适应新的环境,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从而使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实现自我调节。

4、能量流动:指物种之间会相互作用、交换资源,从而实现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的连续循环流动,这样的流动可以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四大基本原理是生态系统运行的根本规律,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蓝图,遵循这四条原理,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促使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1、保持生态平衡: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将生态系统的一切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尊重其原有结构,做好生态平衡,减少负面系统效应,例如河流、湖泊、森林在气候变化中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复杂的影响。

因此,应该努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好蓝色经济发展。

2、种群数量变化:其次,随着环境变化,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植物和动物的孳生率会影响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使来生物组成和更多的种类,从而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防止灭绝的危险。

3、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如果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物种也应该可以适应新的环境,如迁徙、遗传变异及其他生物行为等来实现自我调节,增加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调节种群种类也可以实现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4、能量流动:除了上述三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也同样重要,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可以保证各环境及生物系统的稳定同时也可以满足生物群落维持其服从生态规律的机制,在生态系统一次次的迭代中,被赋予能量流动的自然法则也能够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结构得以维持。

总而言之,生态的四大基本原理不仅可以促使生态系统发展,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指导人类修复,重建自然环境,让人类生活在一个安全可持续的环境中,从而为世界的友好和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学翻译

生态学翻译

A1 什么是生态学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环境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的结合体。

B1 适应1.适合度适合度是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2.自然选择种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个体将会对未来世代做出特别高的贡献。

如果适合度的差别含有遗传的成分,则后代的遗传组成会有改变。

这个过程成为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3.适应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都是适应。

B2 应付环境变异1.资源有机体消耗的任何东西,对有机体而言,就是资源。

2.稳态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一切有机体都可采取一定程度的稳态控制,但是一般而言,大型有机体比小型的更易从其外部环境中退耦。

3.耐受性种的成员能够生存的环境条件上限和下限是种的耐受限度。

B3 生态位1.生态位有机体的生态位是它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它发现的各种条件、所利用的资源和在那里的时间。

2.栖息地有机体的栖息地是它所处的物理环境,比如,温带阔叶林。

每一个栖息地提供许多生态位。

D1水的特性1.水和温度水的特性使它特别合适于作为许多生物栖息的一种介质。

1》水有高的热容量2》4°C时水的密度最大。

F1太阳辐射和植物1.辐射能和光合作用然而,仅有一个有限的光谱带对光合作用是有效的,这就是光合活性辐射(PAR)带,对绿色植物是位于380nm到700nm之间。

2.辐射强度的变化植物很难获得它们完全的光合作用潜能,是由于水短缺和辐射强度的改变。

H1种群和种群结构1.种群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对于单体生物种群如哺乳类,其种群大小就是一定区域内个体的数量,非常简单。

H2 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增长1.出生率出生率就是新个体的长生,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特定年龄出生率就是特定年龄组内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2.死亡率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of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
a web
*Metaphor 暗喻
a
26
*Example:
*a) In other words ,like the watch ,a living organism that is
a
21
*let’s do every small things in everyday life
to rescue our beautiful earth
*protection
a
22
三、Figures of speech
Analogy (类比) Parallelism (排比) Synecdoche (提喻) Metaphor (暗喻) Simile (明喻)
a
9
White
Pollution
a
10
Soil Pollution
a
11
Desertification
a
12
a
1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top our earth crying,can you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everyday life?
replaced.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a
6
Lunch
*Human civilization is now
the dominant caus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4.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5.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6.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7.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9.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10.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11.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缩短越明显。

12.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13.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4.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5.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6.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17.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1. 引言1.1 生态翻译学的定义生态翻译学是指在实践中秉持生态学的原则,将翻译活动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的研究领域。

生态翻译学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翻译实践来传递生态文化信息,推动生态环保意识的普及与传播。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畴涉及语言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框架。

通过生态翻译学的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生态观念与价值观念,促进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与生态合作,推动人类共同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生态翻译学的定义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理念,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一种关怀与反思。

1.2 “四生”理念的重要性“四生”理念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当今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密,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正是为了引导人们建立更加和谐、平衡的生态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四生”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理念强调生态翻译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生态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传递、保护和弘扬各种生态文化,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升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关注度。

“四生”理念中的“生生生”的涵义强调了生态翻译在实践中应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包容性。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性和复杂性,尊重和保护生态多样性,实现翻译的生态化、生态平衡化。

2. 正文2.1 生态翻译与生态文化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生态翻译学的支持和促进。

通过生态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各种生态知识和信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生态翻译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还可以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Four-Laws-of-Ecology中英对照

Four-Laws-of-Ecology中英对照

Four Laws of Ecology1 In broad outline,there are environmental cycles which govern the behavior of the three great global systems:the air,the water,and the soil.Within each of them live many thousand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living things.Each species is suited to its particular environmental niche,and each,through its life processes,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ts immediate environment.1概括来讲,地球的三大系统—空气、水和土壤的行为由环境循环所决定。

每个系统中都生活着成千上万个不同物种的生物,每个物种都有与之相适宜的独特的环境生位,并且每一物种,在其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影响着它的周边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 Each living species is also linked to many others.These links are bewildering in their variety and marvelous in their intricate detail.An animal,such as a deer,may depend on plants for food;the plants depend on the action of soil bacteria for their nutrients;the bacteria in turn live on the organic wastes dropped by the animal on the soil.At the same time.the deer is food for the mountain lion. Insects may live on the juices of plants or gather pollen from their flowers.Other insects suck blood from animals.Bacteria may live on the internal tissues of animals and plants.Fungi degrade the bodies of dead plants and animals.All this,many times multiplied and organized species by species in intricate,precise relationships,makes up the vast network of life on the earth.2每个生物物种也与许多其他的物种相联系。

生态学专业术语英汉对照2

生态学专业术语英汉对照2

Ecology 生态学individuals 个体population 种群communities 群落ecosystems 生态系统behavioral ecology 行为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 生理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进化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分子生态学fitness 适合度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adaptation 适应genotype 基因型phenotype 表型phenotypic plasticity 表型可塑性offspring 后代genes 基因nongenetic factors 非遗传因素not inherited 不遗传conditions 条件resources 资源environmental variation 环境变异internal regulation 内调节homeostasis 稳态negative feedback 负反馈tolerance 耐受性temperature 温度not depletable 不能耗掉solar radiation 太阳辐射decouple 退耦niche 生态位habitat 栖息地multidimensional niche space 多维生态位空间Fundamental niche基础生态位Realized niche 实际生态位Prey 猎物Foraging 觅食Dimension 轴或维Global wind pattern 地球的风型The circulation of oceans 洋流Rain 降雨Havoc['hævək] 灾害Hurricane 飓风Latitude 纬度Irradiance [i'reidiəns,-si]辐射度Summer solstice 夏至Winter solstice 冬至Adiabatic cooling 绝热冷却Scale 尺度Coriolis effect 科里奥利效应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热带辐合带Jet streams 急流Albedo 反照率Gulf stream 墨西哥湾流Lee of a continent 背风面Upwelling 上涌流Adiabatic lapse rate 绝热温度递减率Inversion 逆温Heat of condensation 凝结热Heat 热Temperature profiles温度剖面Relative humidity 相对湿度Saturated water 饱和水water vapor 水蒸汽microclimate 微气候thermal['θə:məl]conductivity 热传导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水的化学特性penetration of light through water光线穿透水Energy transfer and water phases能量转化和水相Deplete 耗竭Ions 离子Electropositive 正电性的Electronegative 负电性的Beer’s law 比尔定律Heat capacity 热容量Maximum density 最大密度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增发潜热Heat of fusion 溶解热Sublimation 升华Soil water 土壤水Field capacity 田间持水量The uptake of water by roots根对水的吸收Aquatic plants 水生植物Water availability 水的可利用性Plant productivity 植物生产力Permanent wilting point 永久萎焉点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rate 潜在蒸发蒸腾速率Capillary pores 毛细管孔隙Resource depletion zone 资源枯竭区Halophytes 盐生植物Water balance in fish 鱼类的水平衡Amphibians 两栖类Water conservation by terrestrial animals 陆生动物的水保持Mammalian 哺乳动物Kidneys 肾脏Bladder 膀胱Beavers 河狸Osmoregulation 渗透调节Countercurrent exchange 逆流调节Hypertonic 高渗的Homeotherms 恒温动物Poikilotherms 变温动物Ectotherms 外温动物Endotherms 内温动物Temperature thresholds 温度阀Mechanisms 机理Enzyme 酶The thermoneutral zone 热中性区Dehydration 脱水Rates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发育和生长速度Acclima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驯化和气候驯化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发育温度阀Physiological time 生理时间Vernalization 春化Species distribution 物种分布Evolved response 进化反应Mean temperature 平均温度Isotherm 等温线Radiant energy 辐射能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Efficiency of radiant energy conversion 辐射能的转换效率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radiation 辐射强度的变化Strategic and tactical response of plants to radiation 植物对辐射的战略和战术响应Compensation point 补偿点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光和活性辐射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效率Photosynthetic capacity 光合能力Diurnal and annual rhythms of solar radiation 太阳辐射日节律和年节律Resource depletion zone 资源耗竭带Strategic difference 战略差异Tactical response 战术响应Transpiration 蒸腾Net assimilation 净同化量Nutrient sources 营养物资源Nutrient budgets 营养预算Terrestrial communities 陆地群落Aquatic communities 水生群落Geochemistry 地球化学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全球生物地球循环Mechanical weathering 机械风化Chemical weathering 化学腐蚀Wetfall 湿降落Dryfall 干降落Rainout component 雨水冲失成分Washout component 水冲失成分Streamflow 溪流Denitrification 脱氮Endorheic内陆湖泊Biogeochemistry 生物地球化学Hydrosphere carbon 水圈的碳Weathering 风化作用Nitrogen cycle 氮循环Phosphorus 氮Sediment 沉积型Lithospheric 岩石圈Sulfur 硫The fate of matter in the community 群落中物质的命运Producers 生产者Consumers 消费者Decomposers 分解者Autotrophs 自养生物Grazing mammals 草食哺乳动物Phytoplankton 浮游植物Zooplankton 浮游动物Bacteria 细菌Fungi 真菌Nonliving 无生命Food chains 食物链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初级和次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净初级生产力Aphotic zone 无光区Photic zone 透光区Primary consumers 初级消费者Secondary consumer 次级消费者Soil formation 土壤形成The soil profile 土壤剖面Primary classification:the great soil groups 主要分类:大土壤群Higher vegetation 高等植物Dynamic mixture 动态混合物Organic matter 有机质Cells 细胞Pedology 土壤学Subsoil 亚土壤Mineral soil 矿物质土壤Parent material 母质Soil series 土系Soil surveyor 土壤勘测员Succession 演替Ecosystem patterns 生态系统格局Soil horizons 土层Humic acids 腐植酸Great soil groups 土壤群Population size 种群大小Age and stage structure 年龄和时期结构Zygote 受精卵Unitary organism 单体生物Modular organism 构件生物Ramets 无性系分株Clone 无性系Genet 基株Evolutionary individuals 进化个体Immediate ecological impact 直接生态作用Stable age distribution 稳定年龄分布Age pyramid 年龄金字塔Stationary age distribution 固定的年龄分布Stage structure 时期结构Sizes classes 个体大小群Natality 出生率Mortality 死亡率Survivorship 存活率Life tables 生命表K-factor analysis k-因子分析The fecundity schedule 生殖力表Population growth 种群增长Density-independent Population growth 非密度制约性种群增长Density-dependent growth-the logistic equation 密度制约性种群增长:逻辑斯缔方程Life expectancy 生命期望Survivorship curve 存活曲线Cohort 同生群Age-specific survival rate 特定年龄存活率Key factors 关键因子Killing factor 致死因子Basic reproduction rate 基础繁殖率Carrying capacity 环境容纳量Estimating density 估计密度Mark release recapture 标记重捕法Density dependence密度制约Equilibrium population density平衡种群密度Relative density相对密度Allee effect阿利效应Exactly compensating准确补偿Undercompensating补偿不足Overcompensating过度补偿H4Population fluctuations 种群波动Chaos 混沌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populations 增长种群和收缩种群Stable limit cycle 稳定极限环I1Competition 竞争Predation 捕食Parasitism 寄生Mutualism互利共生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种内竞争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种间竞争Exploitation competition利用性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干扰性竞争Cannibalism 自相残杀Altruism 利他主义Commensualism 偏利共生Amensualism偏害共生I2Dispersal扩散Territoriality领域性Niche shift生态位转移Allelopathy异株克生Competive asymmetry 竞争不对称Scramble competition争夺竞争Contest competition格斗竞争Zero net growth isocline零增长等斜线Self-thinning自疏Inbreeding近亲繁殖Reproductive value繁殖价值Leks 求偶场Competitive exclusion 竞争排斥Limiting similarity 极限相似性Competitive release 极限释放Character displacement 性状替换Apparent competition 表观竞争Enemy-free space 无敌空间Highly heterogeneous 高度异质性Gaps 断层Probability refuge 隐蔽机率J1Herbivores 食草动物Carnivores 食肉动物Omnivores 杂食动物Chemical defences 化学防御Behavioral strategies 行为对策Specialists 特化种Generalist 泛化种Monophagous单食者Oligophagous寡食者Polyphagous 多食者Parasites 寄生者J2Predator switching 捕食者转换Profitability of prey 猎物收益率Plant defence 植物防御The ideal free distribution 理想自由分布Functional response 功能反应Superpredation 超捕食K1Parasites 寄生物Modes of transmission 传播方式Social parasites 社会性寄生物Helminth worms 寄生蠕虫Insects 昆虫Necrotrophs 食尸动物Parasitoids 拟寄生物Th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细胞免疫反应Vectors 媒介Optimal habitat use 最佳生境利用Brood parasitism 窝寄生Evolutionary constraint 进化约束Immunity 免疫Cevolution协同进化Gene for gene 基因对基因Mimics 模仿Herd immunity 群体免疫Antigenic stability 抗原稳定L1Pollination 传粉Symbiotic 共生性Obligate 专性Lichens 地衣Outcrossing 异型杂交Mitochondria 线粒体Chloroplasts 叶绿体M1Reproductive values 生殖价Hypothetical organism 假定生物Migration 迁移Senescence衰老Diapause 滞育Dormancy 休眠Longevity 寿命Enormous variation 巨大变异Energy allocation 能量分配Semelparity 单次生殖Iteroparity 多次生殖Carrying capacity 容纳量Current/future reproduction当前/未来繁殖Habitat disturbance 环境干扰The current/future reproductive output 当前/未来繁殖输出A high/low cost of reproduction 高/低繁殖付出Seed bank 种子库Torper蛰伏Hibernation 冬眠Cryptobiosis 隐生现象Aestivation 夏眠Migration 迁徙Morphological forms 形态学性状Generations世代Mechanistic level 机制水平Cooperation 合作Grouping-benefits 集群-好处Altruism 利他行为Group defens e 群防御Inclusive fitness 广义适合度Eusociality 真社会性Hymenoptera 膜翅目Haplodiploid 单倍二倍体Venomous sting毒刺N2Sex 性The costs of inbreeding 近交的代价Self-fertilization 自体受精Sexual versus a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和无性生殖Sex ratio 交配体制Monogyny 单配制Polygyny 一雄多雌制Polyandry 一雌多雄制Inbreeding depression 近交衰退Hermaphrodite 雌雄同体Recombine 重组Rare type advantage 稀少型有利Equal investment 相等投入Local mate competition局域交配竞争Epigamic 诱惑性Intrasexual selection 性内选择Intersexual selection 性间选择O1Alleles 等位基因Polymorphism 多型Genetic drift 遗传漂变Genetic bottleneck 遗传瓶颈Rare species 稀有物种Extinction 灭绝Chromosome染色体Genotype 遗传型Phenotype 表现型Gene pool 基因库Gel electrophoresis 凝胶电泳O2Gene flow 基因流Differentiation 分化Sibling species 姊妹种Genetic revolution 遗传演变Peripheral isolates 边缘隔离PTransfer efficiencies 转换效率(net)primary productivity (净)初级生产力Respiratory heat 呼吸热Grazer system 牧食者系统Food chains 食物链Pathways of nutrient flow营养物流Food webs 食物网QCommunity structure 群落结构Community boundaries 群落边界Guilds同资源种团Community organization 群落组织Species 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Energy flow 能量流Superorganism 超有机体Species-poor/rich 物种贫乏/丰富Biomass stability 生物量稳定性Tundra 冻原Island biogeography 岛屿生物地理学Turnover rate 周转率Source of colonists 移植者源Relaxation松弛Edgespecies 边缘物种Interior species 内部物种Corridor 走廊Greenways 绿色通道Community assembly群落集合Grazers 食草动物Carnivores 食肉动物Keystone species 关键物种Dominance control 优势控制Habitat affinity生境亲和力Prey switching 猎物转换RSuccession 演替Climax Community 顶级群落Pioneer species 先锋物种Primary succession 原生演替Alluvial deposit 冲积层Secondary succession 次生演替Acidifying effect 酸化作用Opportunistic机会主义Cellulose 植物纤维素Lignin 木质素Resource ratio hypothesis 资源比假说Fluctuations 波动Cyclic succession 循环演替Disturbance 干扰Patch dynamics板块动态Mini-succession 微型演替Cambium 形成层Neotropical forest 新热带雨林Priority effect 优先效应SVegetation 植被Ecotones 群落交错区Climate map 气候图Biomes 生物群系Heat budget 热量预算Zonation 分带Grassland 草地Primary regions 基本区域Desertification 荒漠化Arctic tundra 北极冻原Alpine tundra 高山冻原Permafrost 永冻层Coniferous boreal forest北方针叶林Temperature forest 温带森林Tropical forest 热带森林Salinization 盐渍化Primary saltwater regions 基本盐水区域Opens oceans 开阔海洋Continental shelves 大陆架The intertidal zone 潮间带Salt marsh 盐沼Mudflats淤泥滩Mangroves 红树林Pelagic 浮游生物Photic zone 有光带Phyto plankton 浮游植物Nekton 自泳动物Benthic 底栖Rocky shore 岩岸Zonation 分带Streams 溪流Ponds 池塘Environmental concerns 环境关系Catchment area 集水区Temperature inversion 温度逆转Biomanipulation 生物处理TThe goals of harvesting 收获目标Quota limitation 配额限制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环境波动Maximum possible yiel最大可能产量Net recruitment 净补充量Surplus yield 过剩产量Age structure 年龄结构Population data 种群数据Stable equilibrium 稳定平衡Harvesting effort 收获努力Gun licences 猎枪执照Rod licences钓鱼许可证Upwelling of cold water冷水上升流Fisheries 渔业Ocean productivity 大洋生产力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公共灾难Overexploitation 过捕Pollution 污染Global decline 全球性下降By-catch 附带收获Community perturbations 群落扰动Oil spills 原油泄漏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Algal blooms 水华Red tides 赤潮Biomagnification 生物放大作用UPest 有害生物Natural enemies 天敌Ruderal 杂草型Economic/aesthetic injury level 经济/美学损害水平Cultural 栽培Biological control 生物防治‘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Chemical toxicity 化学毒性Evolution of resistance抗性进化Microbial insecticide微生物杀虫剂Inoculation接种Augmentation扩大Inundation 爆发VRare species 稀有种Genetic 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Extinction 灭绝Endemic species 特有种Habitat fragmentation 生境片段化Insularization 岛屿化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保育对策Antarctic treaty 南极协议Ecotourism生态旅游WAir pollution空气污染Acid rain 酸雨Water pollutants 水体污染物Soil pollution 土壤污染Acid deposition 酸降Pathogens病源体Chemical oxygen demand 化学需氧量Anaerobes 厌氧菌The 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Ozone 臭氧Photochemical smog 光化学烟雾XOverview 概述Soil erosion 土壤侵蚀Soil compaction 土壤硬结Contour ploughing等高耕作Cover crops 覆盖作物No-till farming 免耕农业。

生态学四大法则

生态学四大法则

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

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s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

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

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

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

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

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

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

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

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生态学四大定律是生态学中的四个重要定律,包括能量流动定律、营养物转化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和尺度效应定律。

这些定律是理解生态系统的基石,对于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能量流动定律能量流动定律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是单向的,从光能、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最终以热能方式流失。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级生物都依靠下一级生物获取能量,能量随着食物链向上逐渐减少。

这一定律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相互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制定生态系统管理政策的基础。

2. 营养物转化定律营养物转化定律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础。

该定律指出,生态系统中营养物(如碳、氮、磷等)被生物体吸收、利用、释放,最终在生物体之间循环。

这种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存活和生产的基础。

3. 生物多样性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指出,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力和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体的相互关系、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是维持和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和功能的关键。

4. 尺度效应定律尺度效应定律指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随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研究生态系统时需要考虑生物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多个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一定律提醒生态学家需要针对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设计相应的实验和研究方案。

总之,生态学四大定律是理解生态系统的基础,为研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中,科学家从事生态学研究,提供政策建议,而公众则可以了解和了解我们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挑战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

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c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

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

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

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

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

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

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

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

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时,生态循环的运转,就像船的运行一样,很快会将这种形势带回到平衡的状态,因为过多的藻类使鱼更容易获得食物,这就又减少了藻类的数量,而增加了鱼粪,最后则导致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这时鱼粪就腐烂了。

这样一来,藻类和营养物的水平又向它们原先平衡的位置上回转。

在这样的控制论系统里,整个过程并非是通过严格的控制维持的,它是很灵活的。

船在它的航线上运行并非总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

这些摇摆的频率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是不太明显的。

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

结果,山猫就要死去。

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

如果水中的养分变得高到足以刺激水藻的迅速生长,稠密的水藻群体就会因为自身光合作用效力的限制,而不能被长久地维持下来。

随着水中水藻群厚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够达到水藻群低部的光则急剧消失,结果,任何茁壮的、过分生长的水藻都会很快死去,同时留下有机残骸。

这样,有机物质的含量就会变得那样大,以致它的降解完全消耗了水中所含的氧。

于是腐生细菌死去,因为它们必须有氧才能生存。

整个水生循环崩溃了。

控制系统的能动行为,例如它的天然摇摆的经常性,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的速度,以及它的总的效率,都是依其各个步骤的相对速度而变化的。

在船的体系中,罗盘针是在一秒钟的围摆动的,舵手则要花费几秒钟来做出反应,船则要在数分钟的时间才能做出相应的摆动。

这些不同的反应时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船总是要有以它的航线为中心的特有的摆动。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上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一个特有的反应时间,它以存于其的有机物的新代和再生速度为依据。

产生新一代的鱼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产生新一代水藻的时间则可能是一天的事,而引起腐烂的细菌的再生则可能只在几小时。

这些有机物的新代的效率是1,水藻的比率就大约是100,而细菌大约是1万。

如果整个循环系统要保持平衡,那总的周转率就必然由最慢的一个步骤来控制,如鱼的生长和新代。

任何外部的迫使这个循环中的一部分运转得比总的效率还要快的影响,都会产生麻烦。

例如,鱼排泻废物的效率决定着细菌引起腐烂的效率,而氧的消耗率又以腐烂率为准。

在平衡状态中,由水藻提供的和来自空气的充足的氧供给能产生腐生细菌。

假定有机废物进入这个周期循环的速度人为地增大了,例如有污水倒入水中,这时所提供的腐生细菌就由于有机废物而大大高于正常水平,于是,由于它们急速的新代,而能够在增加了的大量有机物质上迅速地发生作用。

结果,腐生细菌对氧的消耗率就会超过藻类的氧产生率(从空气中进入的氧的速率),从而使氧的水平减至零,这个系统也就崩溃了。

所以,循环周期的各个不同过程的效率是处在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中的,这种平衡状态只有在没有外部加在这个系统上的干扰时才能维持下来。

当这样一种影响来自循环以外时,它就不再由循环关系中的自我调节所控制了,从而也就成为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的一种威胁。

各种生态系统在它们的快慢差率的特点上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然改变了的环境或者趋向崩溃点的速度也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水生生态系统的转换要比土壤生态系统快得多。

所以,一英亩种群丰饶的海域,或者一英亩鱼池每年所产生的有机物质要比一英亩苜蓿多7倍。

土壤的循环转换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的转换步骤中有一步非常慢——即从土壤的有机物贮存中释放营养物的那一步——这一步,比在水生生态系统相应的那一步慢得多。

一个生态系统在它被驱向崩溃前所能承受的压力的量,也是它的各种在联系和它们反应的相应的速度的结果。

生态系统越复杂,它对其所承受的压力的抵抗就越有效。

例如,在兔子——山猫系统中,如果山猫有一种可以选择的食物来源,它们就有可能在兔子的突然枯竭中幸存。

从这个角度上说,建立别的支路上的分支增加了一个生态系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大部分生态系统都是那么复杂,以致它们的循环都不是在简单的圆圈进行的,而是由许多分支交叉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或者是部相互联系的结构。

就如同一网一样,网中的每个结都是通过几股线与其他线结联在一起的,这种结构比无分支的线圈,在抵抗瓦解的能力上要强得多。

环境污染常常是一个讯号,即一个生态系统的联系被切断了,或者是这个生态系统已经被人为地简化了,并且因此而变得难以承受压力和抵御最终的崩溃。

生态系统的各个反馈特性会引起极其重大的扩大和强化过程。

例如,在食物链中,小鱼吃虾米,大鱼又吃小鱼的这种事实,不可避免地要在食物链的顶端的最大的有机体产生一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聚集。

较小的有机体在新代率上总是比较大的有机体显得高得多,这样,它们的那些与摄入机体中去的被氧化了的食物的量也要更大一些。

所以,一种在食物链顶端中的动物是靠消费大量位于食物链中较低处的有机物体来生存的。

从而任何在食物链中较低级的有机物质中出现的新代物质,都将浓集在顶端的有机物体之中。

所以,如果滴滴涕(这是一种不能很快被新代的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是1 个单位,它在土壤中生活的蚯蚓体就会达到10-40个单位,而在吃蚯蚓的山鹬体,滴滴涕的浓度就会达到200个单位的程度。

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这些相同的特性,如果超过了负荷,就可能导致急剧的崩溃;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和它自身的周转率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负荷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否则就要崩溃;生态网是一个扩大器,结果,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小小混乱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及很远的、延缓很久的影响。

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当然,这仅仅是对一个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物质不灭定律的有点通俗的重述。

把它运用到生态学上,这个法则所强调的则是,在自然界中是无所谓“废物”这种东西的。

在每个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泻出来的被当做废物的那种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做食物而吸收。

动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呼吸的废物,这正是绿色植物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营养。

植物排出氧,氧则被动物所利用。

动物的有机粪便滋养着可引起腐烂的细菌。

它们的废物,如硝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这样一些无机物,则成了藻类的营养物。

不断地探究“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得出很多关于一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惊讶的有价值的资料。

例如,试想一种含水银的家用物品的结局——一个只是最近才被人看到的影响环境的客观事实。

买来一节含水银的干电池,在电力被使用枯竭后,就“被扔掉了”。

但是,它实际上去了哪儿呢?首先,它被装在一个放垃圾的容器里,这个垃圾袋被收集起来,并被送进了焚化炉。

在焚化炉里,水银被加热了,这就产生了水银蒸气,它们从焚化炉的烟囱里喷出来,而水银的蒸气是有毒的。

它们被风带走,最后由雨和雪送到了地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它落入到山里的湖泊中时,水银凝缩并沉入湖底。

在这儿,在细菌的作用下,水银被转化成为甲基汞。

它可以溶于水,并被鱼吸收;但它不能进入新代,水银则积存于鱼的器官和肌肉中。

鱼被一个人捉来并食用,水银则在这个人的器官中积存下来,它将在这里出现危害。

如此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追踪一条生态途径的方法。

这也是一个消除先前的那种概念的很好的方法,那种概念认为某些东西在被扔掉时,就毫无用处地走开了;实际上,它只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分子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它一直在任何一种有机体的生命过程中活动着,在一段时间里,它就隐藏在这种有机体之中。

现今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它们被转化成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法则的环境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