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 ,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 ,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具有时代性 ,有一定的弹性 ,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 ,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 ,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 ,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 ,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 ,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 ,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 ,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 ,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 ,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 ,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 ,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 ,“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 ,在基础知识点中 ,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 ,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 ,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 ,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用卡通图 引导探究
给出情景 切入课题
激发兴趣 深入思考

教学要求灵活 教和学的活动形式多样 呈现形式生动活泼
熟悉的生 活现象
生动的手 影游戏
有趣的课 外活动
2003年版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2003年本教科书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 初审,开始在广东、江西、安徽、江苏、山西等省的 部分初中学校使用(后来主要在广东、江西、安徽、 山西等省的部分初中学校使用)。
由全球变暖引入 物态变化,过渡 到温度的测量
2010年上 海世博会 喷雾降温
用卡通画的形式判断 动和静,既新颖,又 生动活泼。

三维目标具体、落实 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实验活动切实可行
实验用普通材料做
用易拉罐做实验的优点是质量小、导热性能好, 取材方便。教学中经多次实验,比用传统器材效 果更显著。
第十八章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18.1 家庭用电 18.2 怎样用电才安全 18.3 电能与社会发展
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19.1 最快的“信使” 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19.3 走进互联网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 20.2 开发新能源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一、 2003年版教科书 的基本情况
按照《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华东地区初中物理
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 定委员会的初审。
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意见 (2003年)
送审教科书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的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稿)》所提出的要求,对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 了认真的设计,特别是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下了功 夫,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特色。 送审教科书的编写体系和内容组织结构清晰,内容 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区试用。

(完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完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姜有志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初中物理课标就是初中物理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直接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1)课标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2)它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估计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4)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1)框架结构《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举例)五大部分。

《教学大纲》:只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三个部分。

(2)内容侧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师教学工作为重点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是教学要实现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提示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范直接的、统一的、硬性的控制(3)性质与价值《教学大纲》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四新”摘要: 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着与现代教育理念和未来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完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非常及时的。

解读初中物理新课标,有感它的“四新”:就是“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及“新要求”。

本文旨在和广大同行共同重温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共同感受它的新特点,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二是,严谨的学术要求挫伤了很多学生对于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三是,严格的学科体系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新理念”--全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1)什么是“学科本位” ?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新课标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新课标并不强调。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新课标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2)怎样做到“突破学科本位”?新课标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运用与物理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比如: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功和能等。

(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和完成基本实验操作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方法。

(2)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物质与运动(1)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如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2)掌握重力、摩擦力等基本力的概念和作用方式。

(3)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

2、能量与能源(1)了解能量、能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电能、热能、光能等能量的转化和利用方式。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声与光(1)了解声波、光波的基本性质和传播规律。

(2)掌握声音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及其应用。

(3)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4、电与磁(1)了解电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2)掌握电场力、磁场力的作用方式和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运用与物理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比如: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功和能等。

(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和完成基本实验操作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1. 绪论
本文档旨在提供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完整版,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物理教学。

2. 课程目标
2.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沟通表达能力。

3. 知识和技能要求
3.1 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应掌握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基本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和应用。

3.2 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学生应学会进行物理实验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并能够正确使用。

3.3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通过研究物理知识,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研究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5. 评价和考试要求
针对物理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

6. 教材选择
教材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能够全面覆盖物理学科内容的教材,并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和适应性。

7. 实施和改进措施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完整版内容,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1、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要求l.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l.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l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l.1.4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建议(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

(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

1.2 物质的属性内容要求1.2.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例1 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

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例2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例3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

1.2.2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例4 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2.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5 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新课标九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材分析精品资料Word版

新课标九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材分析精品资料Word版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材分析一、课程要求和考题示例国家课程标准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会用电流标和电压标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二、知识结构在第九章的电学基础性、准备性知识的基础上,本章是深入了初中电学的核心知识,虽然涉及到的概念并不多,但却是初中电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它包括串、并联电路的知识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电学基本量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电学基本量和串、并联电路的的综合。

本章还是初中电学知识第二次大综合(下一章电功、电功率知识)的基础,也是电学知识联系实际应用的基础,更是进行实验探究训练的最佳素材,还是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概括能力的最好载体。

可以说电学(或本书)能否学好就看本章是否能学好。

本章共分6节,可划分5个单元。

第一单元:§10-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二单元:§10-2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第三单元:§10-3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10-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四单元:§10-5测量导体的电阻;第五单元:§10-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由于本章知识具有的核心地位,及对教和学提出的高要求,又是在新学期学生学习热情开始下降的的阶段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小步走,重叠渗透,专题训练来使学生较熟练地、具有一定深度地去理解知识,训练技能,学会方法。

四、说明与建议第十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0-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电路的连接方法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读、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4.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电路的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2.通过观察与操作,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建议1.本节的知识结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连接特点、电流特点、电路特色。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物理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关注科技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的基本定位。

《标准》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

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其中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而科学内容分别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为一级主题。

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研究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其中,“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包括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此外,还包括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以及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实验和观察,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2.3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能用实例说明力的作用和效果。

2.2.4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能用实例说明这些定律的应用。

活动建议:1、利用计时器、尺子等工具,测量自己跑步、骑车等的速度,并进行比较。

2、设计实验,观察力对物体的影响,比如用弹簧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3、设计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

2.3声和光内容标准:2.3.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新课标实施中面临的挑战
教学内容更新
新课标对物理知识体系进行了更新和整合,教师 需要重新梳理和掌握教学内容。
实验技能要求提高
新课标强调实验探究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实验 技能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评价方式改变
新课标倡导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 评价,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
应对策略探讨
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03 课程内容与要求
物质部分内容与要求
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包括物质的状态、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理解物质的构成
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理解 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物质的分类
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 机物、无机物等。
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内容与要求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
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理解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 本形式之一。
掌握力学基础知识
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 释常见现象。
了解电磁相互作用
理解电荷、电场、磁场等概念,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传播 。
能量部分内容与要求
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新课标, 提高教学水平和实验技能。
强化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设施建设,增加实验课时,注重实验探究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全面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实践应用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等联 系将更加紧密,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和实践能力。

(2023年修订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全国版)英文版

(2023年修订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全国版)英文版

(2023年修订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全国版)英文版(2023 Revised Edition) National Middle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1. Introduction2. Core ConceptsThe curriculu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core concepts in physics, including motion, forces, energy, waves,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these concepts through hands-on experiments and real-world application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3. Inquiry-Based LearningThe curriculum emphasizes inquiry-based learning,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sk questions,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analyze data to discove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n their own. This approach foste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method.4.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sThe physics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integrate with other subjects, such as mathematic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By making connections across disciplines, students can see how physics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develop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5.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will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hysics in everyday life and various industries. By applying their knowledge to real-world scenarios, students can see the relevance of physics and how it impacts the world.6.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Assessment in the physics curriculum will focus on measur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ey concepts,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ability to apply physics principl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Various assessment tools, such as quizzes, projects, and experiments, will be used to gauge student progress.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s implementing the physics curriculum will receive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ir content knowledge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is support will ensure that educators are equipped to effectively teach physics and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8. ConclusionThe (2023 Revised Edition) National Middle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vide a roadmap for educators to deliver high-quality physics education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y focusing on core concepts, inquiry-based learning,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ssess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aim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and beyond.。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原因分析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导致评价方式单一化、片面化 ;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的关注。
新课程标准下评价理念转变和策略调整
评价理念转变
从注重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强调 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策略调整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如观察、访谈、 问卷调查、作品展示等;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 同伴评价。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鼓励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和提出新观 点,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能将创意转 化为现实。
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有效的学 习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学 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2
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物 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物质的构成
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理解 不同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
掌握物质的变化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
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内容与要求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
了解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多元化、全面性评价体系构建
多元化评价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
全面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习惯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全面。
06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原则及注意事项
科学性原则
确保教材内容准确无 误,符合物理学科的 基本规律和原理。
探究式教学法实施建议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注重过程评价和总结反 思。

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科学内容――――――――――――――――――――――――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3. 能量――――――――――――――――――――――――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一、学生必做实验说――――――――――――――――――――――二、行为动词说――――――――――――――――――――――三、科学探究实――――――――――――――――――――――第一部分前言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宇观、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共享,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领域拓展、公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等等,中学物理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完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最新)

(完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最新)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科学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二、行为动词说明三、科学探究实例第一部分前言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

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

2023年初中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课件

2023年初中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课件

丰富课程价值
目 录 (202110年1版1)年版与2022年版目录对比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也是 方法论 怎么办?
1
自然人
教化
理解 信奉
2
社会人
前言——课程的底层逻辑
教育:培养适应于终生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升级
双基
掌握“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具 体 化
升级
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
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备适应终生发展和未 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内容不断丰富 视野不断拓展
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 1
9
,体积约为地球的 1 ,则
7
1.88/0.63
A.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不变
B.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变小
C.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 1
63
D.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 7
9
三、课程目标——目标要求(物理概念) 1. 认识物质的形态、属性及结构,认识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 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 际情境联系起来,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课程是教育的施工蓝图; 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 是以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 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 进程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程标准一、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校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按照课本教学需求具体学习如下:第一章:机械运动(4.物体的运动)(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1.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11.物态变化)(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四、五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2.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7)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8)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9)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

(10)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3.质量和密度);‘。

、,’(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及其简单应用。

第七、八章:力,运动和力(5.运动和力)(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会应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3)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能用力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6)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7)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第九章:压强(6.压强)(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章:浮力(7.浮力)(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3)了解浮力的简单应用。

能运用物体浮沉的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十一章:功(9.功和功率)(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 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用公式P=W/t 进行简单计算。

(3)结合实例理解效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第十一章:机械能(10.机械能)(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8.简单机械)(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了解简单的滑轮组(只包括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

第十三章:内能(12.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4)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世界的一些重大活动。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3.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认识燃料的热值。

(6)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十六章:电流和电路,电压(14.简单的电现象和串、并联电路)(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初步认识电流和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第十六、十七章:电阻,欧姆定律(15.欧姆定律)(1)认识电阻。

通过探究,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5)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超导体对社会的可能影响,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第十八、十九章:电功率,生活用电(16.电功率与安全用电)(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3)通过实验探究,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了解家庭电路。

知道保险丝的作用,会使用测电笔。

(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第二十章:电与磁(17.电与磁)(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知道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知道地磁场。

(2)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我国交流电网供电频率是50Hz,电压是220V。

(6)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知道光是电磁波。

(7)了解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十一、二十二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能量与能源)(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结合实例认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知道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物理现象的意识。

(4)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5)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7)了解新能源。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了解能源状况,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物理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

物理实验通常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

在“科学内容”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

对于演示实验,要能够明确观察对象,能够描述物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并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对于学生实验,应当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

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八下:第七章:力)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九: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九:第十六章:电压电阻)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九: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类:测定性实验(4个)测定性实验通常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

测定性实验包括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

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九: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三类:探究性实验(7个)探究性实验不要求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通过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全面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八上:第四章:光现象)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八上:第四章:光现象)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八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八下:第十章:浮力)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九:第十七章:欧姆定律)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九:第二十章:电与磁)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九:第二十章:电与磁)三、能力目标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渗透对能力的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