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含答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启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2.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4.鉴真在日本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_______初年。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取经。
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为中国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三、练习巩固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那么这位高僧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天竺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D.遣唐使到来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A.《史记》B.《大唐西域记》C.《水经注》D.《齐民要术》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案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在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初中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案优秀。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案优秀范文一【学习目标】1.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2.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3.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如何评价岳飞【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 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_,他就是。
3.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颁行,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4.女真崛起之时,和北宋的统治危机重重。
5. 年,辽被灭亡。
6. 年,金军攻破,北宋灭亡。
7.北宋灭亡后,登上皇位,他就是,定都,史称南宋。
8.南宋初年,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9. 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10.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__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11.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局面形成。
二、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宋金议和?三、练习巩固1.下列人物中,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的是( )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元昊D.铁木真2.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于( )A.北宋与南宋之间B.辽与南宋之间C.辽与北宋之间D.北宋与金之间3.岳飞的抗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B.他坚持的是正义的抗金斗争C.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了长久的和平4.明朝人在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了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的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害死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是( )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宋金议和D.金迁都到中都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第一天:新时代的起点——改革开放重点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10-11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2. 观看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了解邓小平的作用以及他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经历。
3. 阅读教材P12-14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4. 分析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撰写一篇小论文。
学习反思: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和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探索之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重点内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创新;对全球科技的贡献。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21-23页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
2. 观看视频《古代中国发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3. 搜集一些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比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和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反思: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应该被积极地传承和发扬。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天: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化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30-31页的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观看视频《孔子与儒家文化》,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选择一种古代文化形式,比如戏曲或者书法,了解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它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文化软实力,更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带来正面的影响。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学案目标本复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对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进行复,巩固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复内容1. 第一单元:远古时期的华夏文明- 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的主要特点- 夏朝的建立和尧舜禹的事迹2.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与周代文明- 奴隶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夏朝和商朝的兴衰和文化成就-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3. 第三单元: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科利契人的兴起和光辉时代的到来- 古代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古国的兴衰4. 第四单元: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主要特点-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和农业经济- 古埃及的文化成就和法老王的陵墓5. 第五单元: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主要特点- 、和锡克教的起源和传播- 孔雀王朝的兴起和印度的政治文化变迁复方法- 阅读教材,重点理解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方便复时查阅。
- 制定复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复时间。
- 进行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的绘制,帮助理清知识框架。
- 制作复卡片,写下重点知识点和要点,方便背诵记忆。
- 配合题练,巩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复建议- 提前规划,合理分配复时间,确保每个单元都能得到足够的复。
- 多种方式复,结合阅读、整理笔记、绘制图表等方法进行复,增强记忆效果。
- 定期复,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时才进行复,要经常回顾已学内容,保持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 利用资源,可以参考教辅资料、网上研究资源等,帮助理解和拓展知识。
- 上课请教,如果在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疑惑。
总结本复习学案提供了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内容和建议,希望学生们能够根据学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祝同学们复习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一、介绍本学案是一份针对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绩优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
本学案将提供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精选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时期。
2. 掌握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3. 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步骤1. 预习课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标记不明白的地方。
2. 完成学案上的预习题,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
3.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好笔记。
4. 分组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共同解决问题。
5. 复习笔记和学案,巩固所学知识,准备考试。
四、精选学习材料1.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本学案提供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2. 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工具,本学案提供了精选的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环境。
3. 历史问题解答:本学案提供了许多历史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4. 思考题:本学案还提供了许多思考题,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学习技巧和方法1. 注重预习和复习:预习可以帮助你了解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复习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
2. 做好笔记:做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也可以在复习时更加方便。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可以帮助你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共同解决问题。
4. 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六、考试准备在考试前,请再次复习学案上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自己掌握了所有必要的历史知识。
同时,要保持冷静和自信,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这份《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愉快,取得好成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七下历史第11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和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2.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的管辖教学难点:认识元朝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作用【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元朝的疆域1.元朝疆域北逾_________,西极_________,东尽_________,南越_________。
2.今天的新疆、_________、云南、东北,台湾及____________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二、行省制度1.中央:①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②设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③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行省制度①_______、_______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②其它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_______。
③在行省之下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元朝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东南地区设置了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_______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_______,屯驻______,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从此,________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请回答:(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知识建构: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一、学案背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传承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两个模块,该学案针对历史绩优学生设计,旨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
2.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意识。
3.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和技巧。
三、学习重点1.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和理解。
2.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和理解。
四、学习内容及任务1.中国古代史任务一:了解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1)以中国古代历史的时间为顺序,制作时间线;2)使用时间线来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任务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化或科技进行深入研究;2)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文化或科技的发展和影响。
任务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形态1)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社会形态进行研究,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2)制作一份社会形态发展报告,包括该社会形态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2.世界古代史任务一: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从古代文明的地域角度进行分类,如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等;2)选择一个古代文明进行研究,制作一份文明发展报告。
任务二:探究古代帝国的兴衰1)选择一个古代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国秦汉等;2)分析该帝国的兴衰原因,制作一份帝国兴衰报告。
任务三:了解世界古代经济贸易1)选择一个古代经济贸易中心进行研究,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地中海地区等;2)制作一份经济贸易地图和简报,介绍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影响。
五、学习方法和策略1.整合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如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上网查找信息等。
2.善于归纳总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知识框架。
3.善于思考和分析,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4.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
六、评价方式1.完成学习任务所制作的报告和短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5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5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精选篇1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河姆渡原始农耕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时间:距今约7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农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4、农耕作物:粟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含答案)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清朝进一步加强,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推崇__________,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______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
3. 年,清军击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
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4.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的封号;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
5.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地区。
________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设置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7.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三、练习巩固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
”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A.浙江省B.福建省C.江苏省D.广东省3.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西域都护B.军机处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A.驻藏大臣B.台湾府C.伊犁将军D.乌里雅苏台将军5.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A.靖难之役B.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册封五世班禅②册封五世达赖③设驻藏大臣④设伊犁将军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参考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参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2.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4.课外活动【教学时长】共18周,每周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隋唐时期的历史有什么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
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繁荣1.讲述隋朝的统一过程,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
2.介绍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隋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第2课时:唐朝的建立与发展1.讲述唐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唐朝建立的原因。
2.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唐朝的开放与交流1.讲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2.介绍唐朝的文化艺术成就,如诗歌、绘画等。
3.讨论唐朝的开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4课时:唐朝的衰落与灭亡1.讲述唐朝的衰落过程,分析衰落的原因。
2.介绍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
3.讨论唐朝衰落的历史教训。
三、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第1课时: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1.讲述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和分裂原因。
2.介绍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讨论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第2课时:宋朝的建立与发展1.讲述宋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宋朝建立的原因。
2.介绍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元朝的统一与繁荣1.讲述元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元朝统一的原因。
2.介绍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元朝的统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4课时:元朝的衰落与灭亡1.讲述元朝的衰落过程,分析衰落的原因。
2.介绍元朝灭亡后的明朝建立。
初一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七下历史第19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十分重视,大力推行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清朝前期,面积不断扩大。
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水利兴修方面,对、及等进行治理;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集市、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著名的有和。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到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人口密度加大,逐渐突出。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的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贞观之治”在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原因(1)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2)虚心纳谏:魏征;知人善任: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措施(1)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2)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 地位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像统治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结果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出现时期唐玄宗前期(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结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易误警示1.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不是李世民(唐太宗)。
2.武则天时期国号叫周。
3.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
(续表)知识拓展封建社会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2)政治清明、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保证(制度创新、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外交政策);(3)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4)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图片解读:特点:疆域辽阔,但是并未将吐蕃、台湾纳入版图。
2024年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4篇
2024年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4篇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
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出示《耕获图》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
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课题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2.能力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落后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2.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教学过程训练引导及反馈调整指导启导疏导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板书〕1、康熙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a、奖励垦荒屯田〔板书〕b、重视兴修水利c、多次减免租税d、提倡勤俭节约小结这些措施的实行巩固清朝的统治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雍正帝继承父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到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a、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b、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历史教案-历史,标签: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的前提问清朝前期的手工业比明朝更加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①、鼓励商人开矿②、南京、广州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超过苏州③、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大④、边疆少数民族手工业也发展起来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基础上商业业繁荣起来3、商业发展和商业城市的出现北京、苏州、扬州都是繁华的城镇4、让学生思考,集体讨论清朝前期的经济,为何能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4、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七年级下册-学案-历史-全一册
海口十四中初一历史学案编制:张娜定稿:林亚玉审核:使用时间:第周编号:01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内容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及灭亡的原因;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及评价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隋朝建立及统一全国(2)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及表现(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及意义。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隋朝的建立1、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定都,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社会。
②隋文帝,改革,发展,注重,人民。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
2、大运河的概况:从年起,下令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
它分为、、和四段。
是古代世界的运河,成为我国的大动脉。
3、作用:大运河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对我国以后有重大意义。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一、南北重归统一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A级)2、材料二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B级)二、大运河的开通1、填一填:(A级)(1)图中为隋朝大运河的三点:①②③(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A、 B、 C、 D、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就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还。
——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是指什么?(A级)(2)诗中的“千里长河”是谁在位开凿的?其目的是什么?(A级)(3)诗中的“锦帆未落干戈起”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B级)(4)比较胡曾、皮日休观点的异同,简要评析二者的观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大运河的伟大之处.。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学生难以感受和理解。
(2)全面分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隋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_南北重都城:__________归统一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一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大运河时间:_________年开始的开通皇帝:__________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麽看?三、拓展延伸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试分析它们的相似点。
四、课堂小结释题并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出知识结构。
----——{ ----隋朝{ --------(---年至---年)短暂而亡。
五、巩固训练1.隋朝的建立者是:()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581年B.589年C.605年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新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新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黄梅戏《女驸马》,并用“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一首诗的末句进行解说,引出科举考试这一话题。
二、明确目标:(重点突出,简明扼要)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三、学习新课:师:请同学们先不看教科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科举制度?生:(让学生自己讨论,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简而言之,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叫科举制度。
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请一起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生:(隋朝)师:现在,请同学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介绍“九品中正制”)师:好,×××同学出色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关于九品中正制大家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
那就是到了后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
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好?生:(让学生踊跃举手,自由发言)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7页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
生:(学生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教师归纳(见第9张幻灯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第10张)合作探究一:科举制度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结论:1高门权贵子弟――失去“无论优劣,都可做官的特权2地方官和高们权贵――失去“选官实权”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凭才学做官的公平机会”4朝廷(皇帝)――得到“集中了选官权力和真正的人才”(二)科举制完善于唐朝教师过渡: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2005年冬天,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的市长都收到一封90岁古建筑专家的信,信中提出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强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闻名沟通的奇妙代码。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教学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年,北周外戚建立( )朝,定都()。
()年,隋灭掉陈,统一全国。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的皇帝。
他改革( ),发展(),注重(),国家安定,经济繁荣。
3、隋朝大运河:开凿目的: 。
时间: 人物:。
意义:。
4: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 ),南至( ).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渠、()渠、()和()。
二、合作探究: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达标检测】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学习目标】1、掌握隋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独立试航(一)南北重归统一1、建立: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年,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南北的标志:589年灭陈。
4、隋文帝改革(1)内容:他在位时,,。
(2)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在在位时开凿。
在位时开凿。
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三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两千多米。
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邗沟、。
二、儿歌记忆法:北周到了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贯通海、黄、淮、长、钱,“天下转漕仰此渠”,炀帝统治施暴政,隋末农民大起义。
三、识拓展1.数字记忆法:一次统一,两位皇帝,三个端点,四段运河。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位皇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三个端点;大运河由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2.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1)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在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答:意思:国家水上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拓展练习】
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高祖统治时 B
统治时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
⑵他们分别有哪些优点?
⑶他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了唐朝时通过改进农具,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步辇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2页,回答下列3—4题:
②右图中被称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的两位高僧分别
是、。
(2分)并分别列举他们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最重要贡献。
(4分)
③结合课本知识,你认为唐朝对外关系最显著特点是什么(2分)
【归纳整理】
1、唐代最杰出的文学成就是什么?其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①
②首先,一种文学艺术出现和它的繁荣是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朝这所以出现诗歌的繁荣,就是由于当时唐朝是我国乃至
图三图四
请你依据图片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请你依据图片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图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②图二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请问它的名称
该画描述的是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商
乐舞三彩俑敦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