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统计分析报告
覆盖全民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覆盖全民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民医保”早已成为了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此,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推出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通过覆盖全民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改善了广大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并逐步实现了公平公正的目标。
一、全民医保的背景及基本概念2003年以前我国的医保模式主要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个体系并行,城乡差距较大,保障程度有限。
2005年起,我国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对城镇居民医保也进行了改革,将两个保险体系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16年,全民医保全部实现,成为全国性的统一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人口超过13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一。
全民医保是以整个国家为基础,将城乡居民纳入医保范围,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一项大规模公共保险制度。
全民医保制度主要包括两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是指为参保人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主要包括统筹支付、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等。
医疗救助则是为贫困群众提供的医疗救助服务,覆盖范围主要是农村贫困人口。
二、全民医保的进展情况在全民医保实施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陆续采取了多项措施,尤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方面,进展逐步扩大优质医疗服务的范围,并提高保障水平,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下面重点关注全民医保覆盖范围、政策措施以及实施效果三个方面。
1. 全民医保的覆盖范围全民医保覆盖范围原则上均衡覆盖了城乡居民。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3.15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4.9%。
其中城镇居民覆盖率达到了80.3%,农村居民覆盖率为99.5%,尤其是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这两项数据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2. 全民医保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保障,提高保障水平。
2019年医疗保障统计报表制度
附件22019年医疗保障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国家医疗保障局制定2018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目录一、总说明 (5)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 (8)(一)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情况(医保统HI1表) (8)(二)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及特殊人员情况(医保统HI2表) (9)(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情况(医保统HI3表) (10)(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医保统HI4表) (11)(五)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医保统HI4.1表) (12)(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情况(医保统HI5表) (13)(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财政补助情况(医保统HI6表) (14)(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按参保人群分类)(医保统HI7表) (15)(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按医疗机构分类)(医保统HI8表) (16)(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情况(医保统HI9表) (17)(十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情况(医保统HI9.1表) (18)(十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情况(医保统HI10表) (19)(十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表(医保统HI11表) (20)(十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服务利用调查统计表(一)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医保统HI12表) (21)(十五)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服务利用调查统计表(二)参保人员医疗服务明细信息(医保统HI13表) (22)(十六)生育保险情况(医保统MI1表) (23)(十七)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及基金征缴情况(医保统MI2表) (24)(十八)生育保险待遇情况(医保统MI3表) (25)(十九)补充保险情况(医保统SI1表) (26)(二十)医疗生育保险稽核情况(医保统SI2表) (27)(二十一)医疗救助情况(医保统HA1表) (28)四、主要指标解释 (29)五、附录 (46)(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46)(二)抽样调查方案 (46)(三)医疗保障统计报表制度修订说明 (46)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医疗保障基本情况,为制定和落实国家医疗保障规划计划、政策法规提供依据,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
持有居住证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城市政策差异与“积极省会”解释
2016 年,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两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举措。第一项改革是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2016 年 1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 见》(国发〔2016〕3 号),明确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 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整体性制度变革。第二项改 革是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把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居民医保的保障范围(以 下简称“居民医保扩面改革”)。国务院于 2016 年 7 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2016〕44 号)提出,“支持创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 管理制度”,“对于居住证持有人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个人按照城镇居民相同标准缴费, 各级财政按照参保城镇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贴”。这是居民医保参保规则的创新。居民医保 基金收入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为持有居住证人口提供与本地户籍人口均等的居民医保待遇 需要增加地方财政补贴。一个城市的持有居住证人口越多,扩面改革的增支负担越重。对于 居民医保扩面改革而言,经济实力强劲、吸引外来人口较多的大城市的积极主动性至关重要。 国发〔2016〕44 号《通知》明确提出,把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要落 实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主体责任。
到目前为止,一线城市京上广深和长三角珠三角 5 大中心城市(以下简称“9 大一线、长 珠中心城市”)都没有出台面向持有居住证人口的参保政策(表 2)。这 9 大都市中,除了上海、 深圳和宁波,其他城市居民医保的现行政策是 2016 年以后,即国发〔2016〕44 号《通知》发 布之后制订的。上海于 2017 年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 2016 年《通知》的政策文件,其中关于居 住证持有人直系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规定基本上延续了表 2 列出的政策条款;a 南京在 2018 年 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发〔2016〕44 号《通知》的政策文件,其中并无关于居住证持有人或直系亲 属参加居民医保的内容。b 表 2 显示:上海和南京的现行政策涉及到居住证持有人的直系亲属参 保 , 但无关乎居住证持有人本人;除了上海和南京,其他 7 个城市没有任何有关居住证持有人 本人或家属的参保条款。总之,9 大一线、长珠中心城市的居民医保都没有制定向持有居住证 人口开放的政策。
最新!全国医院、医生数量出炉!
最新!全国医院、医⽣数量出炉!6 ⽉6 ⽇,国家卫⽣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重要数据摘录如下:2019 年全国医院数⽬为 34354 个,其中三甲医院为 1516 个,800 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有2007 个。
⾄2019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386.7 万⼈,注册护⼠444.5 万⼈,乡村医⽣和卫⽣员84.2 万⼈。
2019 年,医院次均门诊费⽤290.8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1%,按可⽐价格上涨3.1%;⼈均住院费⽤ 9848.4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0%,按可⽐价格上涨 3.0%。
⽇均住院费⽤ 1079.1元。
附《统计公报》全⽂: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卫⽣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动,深化医改取得重要进展,重⼤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继续增强,重点⼈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平不断提升,各项⼯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城乡居民健康⽔平持续提⾼。
居民⼈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
⼀、卫⽣资源(⼀)医疗卫⽣机构总数。
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上年增加10112个。
其中:医院34354个,基层医疗卫⽣机构954390个,专业公共卫⽣机构15924个。
与上年相⽐,医院增加1345个,基层医疗卫⽣机构增加10751个(见表1)。
医院中,公⽴医院11930个,民营医院224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74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16个),⼆级医院9687个,⼀级医院11264个,未定级医院10654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0733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099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578个,500-799张床位医院1937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07个。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0.09.17•【文号】医保函〔2020〕56号•【施行日期】2020.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建议的答复耿福能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对城市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慈善帮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国家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健全“保基本、全覆盖、守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确保全民医保应保尽保。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覆盖超过1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左右,住院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职工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国家建立包括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补充保障制度,进一步保障参保大病患者。
据统计,居民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3个以上百分点。
为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国家不断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在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的同时,稳步拓展救助对象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
目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救助对象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普遍达到70%以上。
医疗救助年度住院救助限额普遍达到3万元-5万元。
一、关于统筹发挥各项保障制度合力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医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障制度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梯次减轻参保群众费用负担。
一是巩固基本医保主体保障作用。
在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持续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农民健康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仍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CMS)和新农合两大制度。
然而,这两个制度在覆盖面上仍存在不足之处。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为95%,距离全覆盖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这些制度的实施程度在不同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基层一线的医疗保障仍然相对薄弱。
二、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滞后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起着农民健康保障的基础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制度性问题的限制,这些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薄弱,缺乏专业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人员。
其次,医疗设备和药品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
再次,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农民对其信任度较低,因此更倾向于到城市就医,增加了就医成本。
三、农民医疗保障知识普及不够农民对于自己的医疗保障权益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保障知识。
这导致了一些农民并不了解自己享受的医疗保障政策和待遇,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医疗保障。
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农民缺乏知识的空白,进行诈骗和非法活动,进一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四、农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是农村医疗保障的一大问题。
尽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一定的报销比例,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疗费用依然需要农民自行承担。
特别是一些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同时,由于部分山区和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还需要支付较高的交通费用前往城市就医,进一步增加了医疗负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扩大农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加快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因地制宜,产生悬殊化。
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1.引言近年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已逐步加强对人民健康的保障。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强烈,对于医疗的费用支出也变得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支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是当前医疗保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2.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现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全国医疗保障总支出为38417.6 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为11970.4 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为5271.4 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为6007.3 亿元,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为9568.2 亿元。
这些支出都是由政府出资和个人缴费共同组成的。
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尽管医疗保障财政支出已经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财政压力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增长不再像过去那么高。
同时,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医疗保障所需的资金占比相对较高,都需要从财政资金中支出。
因此,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
3.2城乡差距大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是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部分。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政府和个人缴费共同出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村集体和个人缴费出资。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分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和资金来源都存在差异,导致城乡差距大。
3.3费用控制难在医保系统的设计上,我们注重的是对医疗需求的覆盖和保障,但是对于医疗费用的控制相对不足,因此医疗费用增长率较高。
4.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对策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医保待遇落实情况报告
医保待遇落实情况报告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迅速,医保制度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重要支柱。
南京市残联联合社会福利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对医保待遇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医保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医保待遇的基本情况医保待遇是指国家卫生保健部门和各级政府出资,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统一纳入医保范围,对因病治疗而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和报销。
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768.5万人,全市医保基金总额为215.05亿元,基本医保累计支付额为194.33亿元,平均人均医保支付额为1092元。
二、医保待遇落实的现状(一)可报销项目的范围逐渐扩大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可报销项目的范围逐渐扩大。
目前,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项目已经覆盖了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用耗材、诊疗费用、手术费用、康复费用、住院补助等多个方面,基本实现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保障。
(二)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有所提高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逐年提高。
目前,南京市城镇居民夫妻双方同时缴纳医保,其子女在本市就读全日制初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其医疗保险范围可覆盖全家。
六十岁以上,参保时间在一年以上,且连续缴纳医疗保险满三个月的老年人,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一年一次免费门诊缴费、免费领取常用慢性病药物等多项优惠政策。
(三)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南京市的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按照政策规定,对于普通门诊、特殊门诊、住院治疗三种情况,报销比例依次为40%、50%、80%。
而对于贫困户、低保户和特困户等特殊群体,报销比例将达到100%。
(四)医保卡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保卡的推广和应用,群众看病、买药都更加方便。
目前南京市已经将医保卡与社保卡合并,实现了一卡通化,参保人员可以在凭借医保卡就诊、缴费、领药等一系列操作。
此外,通过医保卡,政府还可以更好地掌握民生信息,更准确地实施政策。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医保基金支出早已逾过收入,如何增加收入是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医疗保障与中国对比
美国医疗保障与中国对比在当今社会,医疗保障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
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和中国都面临着医疗保障的挑战。
然而,两国在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将对美国和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一、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美国采用的是市场化医疗保障模式,基本上是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医疗保险,政府主要通过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来提供医疗保障,而大多数人则需要购买私人医疗保险。
然而,美国的医疗保障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保险费用高昂,很多人难以承担。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私人保险公司往往会限制保障范围,导致很多人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再次,美国的医疗系统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和资源不均等的问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采用的是公共医疗保障模式,即由政府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由三大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这些基本医疗保险计划覆盖了广大的城乡居民,且参保费用相对较低。
此外,中国政府还大力推进医疗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二、社会保障覆盖率对比在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方面,中国比美国更为广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超过90%,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
这意味着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大病保险制度,保障了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比之下,美国的医疗保障覆盖率相对较低。
尽管美国拥有联邦医疗保险和联邦医疗补助,但仍有许多人没有医疗保险,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服务质量对比医疗服务质量是衡量一个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总体医疗水平而言,美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许多世界一流的医院和医生都集中在美国。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的医疗服务往往过于昂贵,使得大部分人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十四五”时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社会“十四五”时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 与重点任务文/郑功成“+四五”中国医疗保障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在“十三五”即将收官之际,我国需要立足现实基 础,坚持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科学筹划“十四五”期间的 医疗保障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奠定的发展基础(1)出台了全面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顶层设计。
202(丨年3月,我国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两个阶段的目 标任务,并从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 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健 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协M 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 系统地阐明了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与行动纲领,从而为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
(2) 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从部门分割走向了集中统一。
2018年5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医保局统管全国的医疗保障事务及相关工作,实现了全国医疗保障事 务集中统一监管的目标,它构成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我 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走向深化.进而实现基本成熟、 定型目标的组织基础。
U )相关改革与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第一, 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第二,明确取消 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和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取向。
第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走向深化。
目前,总额预算管理 下的多元复合式付费框架基本形成,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 统得到了升级。
第四,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巳经起步。
2018年以来采取打击骗保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务 院将制定专I '〗的医保基金监管条例.医保制度运行监管将 从放任不管或无法监管转向依法有序的全方位、全流程监 管。
第五,药品专项谈判制度与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初步 建立。
有效地发挥了以医保制度推进“三医”联动的杠杆 作用。
(4)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全面进展。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平台基本建立,为提升我国医疗保障治理能力,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二)影响“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1)医疗保障的制度性缺陷日益显性化。
《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综述报告》2400字
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综述报告目录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综述报告 (1)(一)医疗保障制度趋于完善 (1)(二)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1)(三)医疗保障标准渐次提高 (2)(四)医疗保障服务取向人性化 (3)(五)医疗保障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在新时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新农村合作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维护了农民自身的权益;其次,由于党和政府重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新时期农村医疗保障覆盖率和预期寿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成就最终得到了各国和国际卫生组织的认可。
(一)医疗保障制度趋于完善20世纪初,国家于2002年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推动建立以重大疾病统筹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系和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
2009年,国家明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明确了其制度地位。
2013年,卫生部下发《关于2013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通知》,补贴不断完善。
此外,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要求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
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求各级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均补贴。
2018年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中央与地方联动的模式。
2019年,全国医保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医疗保险,研究部署2019年医疗保险的主要任务。
(二)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提高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率。
2019年1月1日至31日,全国医疗保障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议程主要包括:(1)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其二、三次全会精神;讨论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具体工作计划;总结去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全面部署当前医疗保障工作;2018年发布一系列医疗保障成果。
中国基层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基层医疗发展现状分析新医疗,新智慧前言【背景说明】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定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
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基层医疗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在新医改的变革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核心。
医药改革,国家发布多项政策,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的功能定位,促进基层医疗的硬件设施建设及软实力提升,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从中受益。
但相较于城市,农村基层医疗发展不充分,居民对于优质资源的可及性低下,农村基层医疗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由此,亿欧将围绕农村地区基层医疗进行讨论。
【报告概述】本篇报告主要通过桌面研究、企业及专家访谈的方式展开。
第一章节主要概括农村基层医疗的重要性;第二章节,整理相关政策和数据逻辑,阐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展现状;第三章节,分析总结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痛点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痛点,梳理政府在改善农村基层医疗过程中给予的解决措施,以及各类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提供的方案。
最后一章,挖掘目前基层医疗的机会点,为企业切入基层医疗提供参考。
备注:本篇报告主要围绕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展开,后文中提及的“基层医疗”,非特殊说明,即指代“农村地区基层医疗“。
目录CONTENTS 2.基层医疗发展现状1.基层医疗政策发展2.基层医疗支付现状3.基层医疗建设现状4.基层医疗人力现状5.基层医疗诊疗现状6.基层医疗市场空间1.基层医疗发展背景1.研究范围界定2.基层医疗发展背景分析基层医疗发展背景基层医疗定义和研究范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机构类别地域数量(个)平均面积(m2)机构定位检查能力手术能力药品供应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医院2,548具备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能力检查齐全Ⅲ、Ⅳ级手术为主全,品质保证二级医院多在城市9,01725,513.4具备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能力检查较为齐全Ⅱ、Ⅲ级手术为主全,品质保证其他一级医院10,831具备基础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能力基础检查Ⅰ级+Ⅱ级较全,品质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在城市9,3522,909.8具备全科疾病诊疗及预防保健、康复能力等公卫工作基础检查Ⅰ级为主+Ⅱ级较全,品质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站73%在城市25,645262.0中心下属,全科诊疗,预防保健等公卫工作简单查体——不全,品质保证乡镇卫生院农村36,4613042.8简单疾病诊疗,转诊及预防保健、康复能力,公卫工作基础检查稍弱Ⅰ级为主+少量Ⅱ级不全,以基本药品目录药为主村卫生室农村622,00183.2协助乡镇卫生院,少数简单常见疾病诊疗,公卫等工作简单查体——不全,非品牌类较多门诊部82%在城市21,635491.8基础全科/专科能力少量基础检查门诊手术不全,品质相对保障诊所多在城市193,38383.5依医生水平提供化验查体——依医生专业选取Part1:基层医疗发展背景对比医院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在规模上,与医院有很大差距;在功能定位上,基层医疗机构也相对基础。
2019年各省医保收支情况分析
Ø 风险因素:医保收入不及预期,医保收支压力加大,医保政策实施落地不及预期
2
目录
01
中国卫生费用分析——医疗机构收入占比70%
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 (5448,9%)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 人缴费(3386,6%)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含生育险)-征缴收入
(12929,22%)
医疗保障补助, (7796,13%)
医疗卫生服务支出 (6908,12%)
其它, 8092
卫生行政与医疗保险管 理机构费用(1898,3%)
59122亿元
5
社会支出占比增加:主要来自于基本医疗保险,商保占比增加
中国卫生总费用(来源法)构成比例
2019年
12%
13%
1%1%
11%
34%
28%
2018年
12%
13%
2%1% 9%
20%
4%
11%
29%
2017年
12%
13%
2%1% 8%
19%
4%
12%
29%
2016年
13%
14%
2% 2% 9%
18%
3%
10176.81 22.9%
11953.18
13158.77
14450.63
17.5%
6.7%
6.8%
10.1% 7.0%
9.8% 7.1%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医疗保险
起源发展
相关书籍医疗保险,传统意义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经办,通过带强制执行的政策法规或自愿缔结的 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参保人群中筹集医疗保险基金。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医疗保险制度通常由国家立法,强 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金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 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截至2022年10月,已有2860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67%的已上市罕见病 用药都在其中。10年间,中国医保参保人数从5.4亿增加到13.6亿。 百科x混知:图解五险一金,注:生育保险 和医疗保险已合并
上述两类医疗险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患病才能获得保险给付,不同点主要是:普通医疗险属全 类型即各类疾病都能获得保险给付。专项医疗保险属专项类即某项在保险合同中明确列明的疾病或手术才能获得 保险给付。保险公司推出的医疗保险常常会综合上述两大类保险的一部分来组合成。
简而言之,津贴给付型医疗保险是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向被保险人按次、按日或按项目支付 保险金的医疗保险。理赔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关,无须提供发票。
中国制度
改革动向
建立与发展
法律规定
中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中国的医疗保险实施四十多年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 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局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分析
社会保障局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分析在今天的社会中,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备受关注。
社会保障局作为医保基金的管理机构,承担着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重要职责。
针对社会保障局医保基金使用情况,本文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医保基金的来源和规模社会保障局的医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单位缴费以及政府的补贴。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医保基金规模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X%。
医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增加,为保障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持。
二、医保基金的支出情况1. 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
目前,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包括门诊费用、住院费用、基本药物费用等。
同时,针对慢性病管理、特殊疾病救治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政策覆盖。
2. 医保基金的支出结构医保基金的支出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费、药品费用以及其他医疗费用。
数据显示,医疗服务费占医保基金支出的XX%,药品费用占XX%。
同时,其他医疗费用涵盖了检查费、手术费等。
支出结构合理地反映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
三、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分析1. 支出增长率近年来,医保基金的支出增长率持续超过经济发展速度。
这主要受到新技术的引入、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
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需要进一步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
2. 药品费用控制药品费用是医保基金的重要支出项目之一,也是控制的重点。
当前,药品费用占医保基金的较大比例,因此,社会保障局需要加强药品价格监管,推动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定价机制的改革。
3. 机构报销比例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还可以通过分析机构报销比例来了解。
机构报销比例高低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收益水平以及药品费用管理的情况。
社会保障局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机构报销比例的合理性。
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建议1. 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社会保障局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定价等方面的监管力度,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2.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化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化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关键。
2024年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农村医疗保险作为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规模,并通过数据和趋势分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制定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和保障措施。
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背景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改革。
从最初的“农村合作医疗”到现在的“新农合”,农村医疗保险不断完善和扩大保障范围,保障了大量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的测算方法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测算。
首先,可以从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人数和覆盖范围来衡量。
其次,可以从农村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来计算。
最后,还可以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和医疗保险的比较,评估农村医疗保险的市场规模。
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的数据分析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超过10亿人,覆盖率高达90%以上。
其中,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其次是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
在保费收入方面,农村医疗保险保费收入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XX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从赔付支出来看,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农村医疗保险的赔付支出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速相对较低。
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的趋势分析从市场规模的趋势来看,农村医疗保险市场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随着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险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将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规模也将逐年增大。
然而,农村医疗保险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居民往往需要到城市就诊,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
其次,在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农村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难题。
结论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保管理如何升级
医保管理如何升级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2019年初,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44亿人,全年支出为17607.66亿元,基本医疗保障已经成为了影响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如何对医疗保险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监督,即医保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升医保管理效能成为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医保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职能配置来看,当前的医保管理队伍至少存在两个不适应。
一是管理力量的不适应。
机构改革后,基本医保向医疗救助扩展、医保基金管理向医疗药品价格管理扩展,专业人员更加不足。
二是管理能力的不适应。
由于多种原因医保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医保管理的复杂性现有医保队伍业务不专不精现象也较普遍。
二、医保管理工作应理清的关系基本医疗保险只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而对应其他原因造成的伤病,以及高端医疗服务项目,属于非基本医疗保障。
政府必须对基础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起主导作用,遵循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达到人人病有所医。
作为对医保制度补充,非基本医疗保障,大多依靠市场,大多采取商业保险等形式进行。
除此之外,医保对医疗费用及行为具有监督引导和调控制约作用。
要加大对不规范、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和费用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医保管理在药品资源方面的调节功能,切实消除医疗用品回扣这个毒瘤,控制医疗用品价格。
三、医保管理改革升级方向(一)加强医保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医保管理机构要主动承担起肩负的使命职责,强化队伍建设,积极谋划工作,提升业务能力,并积极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广泛应用医保智能化服务系统,降低医保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难度。
(二)要全面实现基金统收统支虽然,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上已实现地市级统筹,但基金统收统支还做不到,大多是基金调剂。
所以,全面推动地市级统筹调剂向基金统收统支过渡这一举措十分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资金池,提高医保抗风险能力及保障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19年)
一、医疗保险
2019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1](以下简称基本医保)135407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2019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4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2],占当年GDP比重约为 2.5%;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20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当年GDP比重约为2.1%;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27697亿元,其中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4]19270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8426亿元。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参保人数持续增加。
参加职工医保32925万人,比上年增加1244万人,增长3.9%。
其中在职职工24224万人,比上年增长3.9%;退休职工8700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在职退休比为2.78,同比持平。
企业、机关事业、灵活就业等其他人员这三类参保人(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分别为22267万人、6232万人、442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747万人、113万人、384万人,分别占参保总人数的67.6%、18.9%和13.4%,构成比例与
上年基本一致。
职工医保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参保人员分别为30235万人、2690万人,分别占职工医保参保总人数的91.8%和8.2%。
2、基金收支规模扩大。
2019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5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2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2019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7939亿元,比上年增长9.4%;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当期结存2066亿元,累计结存(含生育保险)14128亿元。
2019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个人账户支出4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个人账户当期结存1116亿元,累计结存8426亿元。
3、享受待遇人次增加。
2019年参加职工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3%,增幅下降1.7个百分点。
其中:普通门急诊18.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8%;门诊慢特病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9.4%;住院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8%。
2019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人均就诊6.4次,比上年增加0.2次;住院率18.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其中:在职职工住院率为10.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退休人员住院率为42.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4、次均住院费用持续增长。
2019年,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1888元,比上年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