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一、教学目的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教程: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
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凉”用得最好。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贾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
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
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
“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
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阅读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
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
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高考设题方式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二是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手法,第二个方面放在“表达技巧”章节讲解。
【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缠绵悱恻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2014·某某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某某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方法指导】鉴赏人物形象“4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
如某某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某某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高考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种类2、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怎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侧面描写(环境)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诗歌形象三要点1.人物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的特点的时候用人物特点+身份地位去描述(特点如:不慕权贵、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2.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手法?要结合具体词句判断分析塑造形象的手法3.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评价明了塑造该形象的意义,主要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答题步骤:步骤一:说特点(特征+身份)步骤二:析例句(描写手法+分析特征)步骤三:明作用(借形象抒情)人物形象鉴赏过程:第一步:勾画直接描写:动作、心理、神态、语言;身份、性格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第二步:分析其一:具体表现;其二,重点手法。
典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垂钓小儿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垂钓小儿形象。
(概括特点)②“蓬头”、“侧坐”等通过外貌、动作刻画了小孩天真可爱的特点;从“遥招手”、“怕”等动作、心理刻画了小孩聪明(机灵)的特点。
第一节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第一节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中形象的含义。
2、掌握诗歌中形象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中形象的鉴赏方法教学方式:形象含义、方法指导、习题巩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及讲授课时安排:六课时第一课时:人物形象,课后作业2、3第二课时:作业讲评第三课时:景物形象、课后作业1、4、7第四课时:作业讲评第五课时:事物形象、课后作业8、9、10第六课时:作业讲评第七课时:诗歌中传统意象、课后作业6、7第八课时:作业讲评第九课时:记诗歌意象、基础夯实练习第十课时:作业讲评第十一课时:习题课(各类班级根据情况选择做题的数量)第十二课时:习题课备课人:康龙虎、尉聪然第一课时古代诗歌鉴赏之___ 诗歌的形象一、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及其作用的把握、对意象的把握及其寓意的感悟、对意象特征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常见“形象”分类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
感受、理解、分析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别,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第一人称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第三人称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人物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例如《江雪》这首诗就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
事物形象是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例如于谦《石灰吟》诗中所咏叹的石灰。
景物形象则是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诗歌的形象”,详细内容涉及了古代诗歌中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等三个方面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重点分析《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经典诗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诗歌中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的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用诗歌描绘这些景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诗歌形象。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古代诗歌中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的表现手法,结合教材中的诗篇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登鹳雀楼》为例,分析诗中的形象描绘,阐述其艺术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描绘,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2. 经典诗篇:《静夜思》、《登鹳雀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教材中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描绘,并阐述其艺术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是否深入,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并尝试创作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形象描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随堂练习的设置与实施。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深度与答案的指导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例题讲解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篇,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分析诗中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意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回放历年高考诗歌中鉴赏形象的题目,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掌握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古诗词中的形象考查主要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象、物象、景象、事象等,而意境则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而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命题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
①意象。
意象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出范围寻找相应意象,如2006年广东卷“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一是探究意象蕴含的思想感情(即其中的“意”),如湖北卷对“水”的寓意的理解。
②意境。
意境考查也是两种形式:一是描绘意境,如天津卷要求描绘“无数铃声遥过碛”一句表现的边塞景象;二是鉴赏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四川卷考查“竹窗斜漏补衣灯”画面蕴含的感情。
形象的考查今后肯定是古代诗歌鉴赏的热点,因为形象的描摹必然是为文章主旨与情感服务的,所以考查形象既能考查考生对形象的具体感受能力,又考查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三、方法指导(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①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例1、长干行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分析】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
例2、《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9 第1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教案高三全册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情分析①2018年全国卷客观题变化有二:一是由“5选2”改为“4选1”,考查面较为广泛,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二是关联了课本,如全国卷Ⅰ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全国卷Ⅲ与《观刈麦》(白居易)的关联命题,令人耳目一新。
②主观题题目设置直问直答,不拐弯抹角,考查点明确。
备考建议①强化诗歌的读懂训练,读懂是做题的前提。
②强化主观题答题规范训练,向规范要分数。
———————读文指导———————Ⅰ聚焦文本,读懂诗歌要想做好诗歌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歌。
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歌,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因此,诗歌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歌。
那么,怎样去读懂诗歌呢?具体到每一首诗歌,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
一、从“4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抓标题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即时训练]1.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
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18·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2)2018·北京卷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3)2017·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4)2017·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5)2017·全国卷Ⅲ元九、李二十答案:(1)①表明了对象(醉中所作的草书卷);②表明了事件(在醉中所作的草书卷上题诗)。
(2)①交代友人及官职(李正之提刑);②交代事件(送友人到蜀地);③明确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
(3)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4)①点明了送别的人物(子由);②点明了出使的地点(契丹);③明确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诗歌是用来抒情言志的。
诗歌的范围很宽泛,源远流长。
我们主要说说唐诗宋词,因为它是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的重要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考查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几个方面。
我将以专题形式逐一讲解。
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一、形象分类及鉴赏方法人有自己的形象,诗也有自己的形象。
诗的形象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形象。
前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李白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
考点:对人物身份类别的判断、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及对该形象的评价(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鉴赏方法:关注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及所处环境。
例题1 贾岛《题李凝幽居》闲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中人物是什么身份?作者对她持何态度?[解析]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身份。
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即云根动像是石也在移动)),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
二是蕴涵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也称物象或意象)。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意象。
考点:意象的特点、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情感、作者的评价、塑造的方法、语言特点等。
鉴赏方法:积累常见意象的寓意。
例题2 虞世南《蝉》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1《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案
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解析概括人物的形象应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理想抱负等方面去分析。
这首词,形象鲜明,情趣生动。
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风趣。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自己的容貌被人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作者虽然无端被人嘲弄,却不恼不愠,机智应对他人嘲讽,竟幽默诙谐地感谢“良匠”的抬举,自信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
“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
“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去“蟾宫”折桂。
“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
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幽默诙谐、乐观自信、志向高远的侯蒙形象便跃然纸上。
阅读这首词千万别忽略了利用写作背景的介绍。
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把他形貌画在风筝上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他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
结尾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高三复习课)共3篇《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2.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技巧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2.能够准确判断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与意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理解力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二、教学内容《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导入环节: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岑参离别时所作。
诗中通过草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思绪。
此节课的导入环节将通过欣赏该诗歌,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讲解环节:介绍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此环节将着重介绍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歌案例的解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写法及其用意有透彻的理解。
三、实践环节:学生自选一首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学生将自主选择一首古典诗歌,深入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其蕴含的意义,从而实践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四、总结环节:集中讨论各组学生的分析成果此环节将旨在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梳理和总结以前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此次教学将采用“讲解+实践+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欣赏带入课堂;在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案例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手法;在实践环节,学生将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在总结讨论环节,学生将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从而提供一个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梳理。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二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事物形象“三注意”
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寻 于谦的《石灰吟》塑造了石灰石怎样的形象?它寄寓了作者什么深 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 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 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先斑
⑤ 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⑥
胸怀收复中原、还都汴京的愿望, 却壮志难酬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
⑦
写出了面对形势的紧迫,统治者的 麻木不仁,请缨报国之志士的热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复来
⑧ 淡于富贵、傲岸不羁、豪放自信
突破二 联系教材,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 是情中之景,有单个的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 描述。
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 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 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 思想感情,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思路导引】 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要把景物特点描绘出来,写出诗人的心境 《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怎样的景 象?
答案: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 方。
2.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 《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怎样 的景象?请结合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进行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 人物形象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精编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具体考查内容;2、掌握解答诗歌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能力要求1、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
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
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撷取信息,要对人物的年龄等外貌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以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作出阐释。
2、正确理解词句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
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3、鉴赏表现手法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
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准确把握形象明代诗人。
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
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
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
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
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
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
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各种形象,从而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第一章:诗歌与形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内容1.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形象是诗歌创作中的基本元素,包括意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2.形象的作用: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有表达情感、描绘景象、寓意象征等。
3.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观察形象、分析形象、体验形象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举例说明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3.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诗歌进行形象鉴赏练习。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诗歌中的意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意象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鉴赏意象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意象的概念:意象是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元素,是通过诗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
2.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描绘景象、寓意象征等。
3.鉴赏意象的方法:观察意象的特征、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体验意象的情感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举例说明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鉴赏意象的方法。
3.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意象鉴赏练习。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掌握鉴赏意象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人物形象的概念: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角色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貌、性格、言行等。
2.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在诗歌中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描绘景象、寓意象征等。
3.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观察人物形象的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等。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事物等。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从诗歌的形象入手,解读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形象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诗歌形象的概念,解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性。
分类介绍常见的诗歌形象,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事物等,并举例说明。
2. 自然景物形象的分析:讲解自然景物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自然景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3. 人物形象的分析:讲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4. 事物形象的分析:讲解事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首古代诗歌,引发学生对诗歌形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并思考形象与诗歌意义的关系。
2. 诗歌形象的概念与分类:讲解诗歌形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在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性。
分类介绍常见的诗歌形象,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并理解其特点。
3. 自然景物形象的分析:讲解自然景物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形象,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4. 人物形象的分析:讲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诗歌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享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200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教学目的: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
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
诗歌鉴赏中,我们还经常提到另一个名词术语——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形象与鉴赏形象要点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一、形象鉴赏·人物鉴赏思维切入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 人物形象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要求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分析,所以概括、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做到有条理,有对特征的分析。
阅读本诗应先抓诗词大意,再细致分析描写对象,关注使用的表达技巧。
首先找准形象,通过题目可知本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形象;其次分析形象,本诗从“马不肥”,“债”等词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官员的邹明府生活的窘迫,可见其廉洁清正。
“马不肥”见出他的清贫;“债”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清正廉洁的形象。
解题法1 “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人形象的前提。
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
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国破家亡,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2.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
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抓住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间接流露。
古典诗歌经典《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孔雀东南飞》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
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特别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时,一定要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思维过程](1)找准形象。
结合诗词内容、标题、注释等,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身份。
(2)分析形象。
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和具体行为等。
(3)理解形象。
一是要理解诗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二是要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和诗歌的注释评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1)总括:刻画了一个(特征1+特征2+身份)的形象。
(2)分析: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特征的体现。
(3)评价:指出形象表现的情感和呈现的意义。
其中(2)(3)可糅合在一起表述。
[常见人物形象]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幽静。
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解析]首先,找到描写周围环境的诗句,主要有以下几句:“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其次,将重点意象抽取出来,主要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
再次,寻找作者描写意象特征的词语,主要有“静”“闲”。
最后,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这些意象都存在于人迹罕至的僻远山野,可用“幽静”一类的词进行概括。
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 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指月圆。
④列宿:众星。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内容,要善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特点。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这首诗前六句,一句一景,由室外写到室内,再从室内转向夜空、山林,意境阔大,而层次井然。
概括时可依观察角度不同,一句一句依次概括。
解题法2 鉴赏景物形象的“四要素”----------(1)诗中赏画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赏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下面四角度入手:理解诗歌的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
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
②意象组合的特点。
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等。
(2)画中品诗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的情感思想。
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
如赏析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雨雪曲》:“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只要抓住诗中的“寒”“暗”等词语,就能品味出诗中的凄凉。
意境的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3)缘景明情诗歌中的景即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合与表现。
①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
②借助意象,体味情感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
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情感很有帮助。
(4)双层挖掘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作者被赦时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思维过程](1)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
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