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攻关(科普)项目申报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设置各级爱国卫生委员会,在各级卫生防疫站中设有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在动员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健康教育已经开始走进社区,目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目前我国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其发展仍存在严重问题。其中健康科普信息化内容及表现形式单一。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只有19%的科普网站是原创的,28%主要依靠转载国内媒体信息,4%主要译自国外媒体。当前健康科普网络内容主要由一般性的科学知识文章和科普新闻组成,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字和图片,科普网站中只有17%设置了游戏或实验,34%提供了有效的视音频、flash 等文件,1/3 左右利用了多媒体。由于基层社区科协资金有限,当前都是由某些企业、公司、医疗机构等主动联系城镇社区,借用设施免费面向居民先开展一定的科普知识讲解、咨询,再向其推销其产品。这种名为科普实为推销的咨询、展览和讲座导致广大公众不满甚至最终失望,从而不能有效、积极地参与并理解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严重淡化公众接受健康科普意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公民健康素养,制定了健康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公民或特殊人群(如病人)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考核评价标准。70年代,美国《健康保护组织法案》规定:“一切领取联邦证书的健康维护组织机构都有义务提供预防性和教育性的服务。”美国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倡议建立健康教育局, 成立全国健康教育中心。加拿大制定的《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受到公众的普遍参加。前苏联的中央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各共和国及地区所有医疗部门、研究所将有计划地参加教育活动。《欧洲健康教育》专题报告书介绍了70年代欧洲28个国家的健康教育政策、方向及实施概况。进入到如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全世界发展极快,并出现许多新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城镇健康科普服务信息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2009 年3月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并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充分表明国家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视,也是历次医改中对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最全面、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要求。尽管目前健康科普网络以海量信息、平等交互和便捷查询检索功能克服了传统科普手段的缺点,但是以更新的方式、更大的范围、更广的参与和更长的时间来依托互联网构建健康科普信息化工作,从而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进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目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在我国长期称为“卫生宣传”、“卫生宣教”或“卫生教育”等等。70年代后期,在“卫生宣教”、“卫生科普”的基础上又有发展。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对健康教育的定义,目前有许多解释。最为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个人和集体应作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其主要含义就是“着眼行为,强调自觉”。由于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的社会医学模式”,把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健康从生物领域推向社会领域,使人们不但要防止疾病侵害,而且要增进健康,获得完满的健康幸福生活。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播卫生知识,而应该是更积极地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推行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健康教育就是提高社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普及教育,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和精神素质,健康教育学则是以普及与提高社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科学。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它不仅涉及现代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临床、预防等学科,还涉及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和电化教育学等内容。由此可见,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自我保健、预防和健康促进。这种趋势促进了公众和卫生人员对健康教育的兴趣。
项目组前期已建成“健康e生”网站,向全市人民提供流程式健康体检和咨询服务,并已初步开始运行,目标服务人群达5万人。目前,项目组已基本完成对科学保健知识库的架构搭建,正着手开始进行知识数据的填充。该网站将成为该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健康知识科普功能,同时也实现居民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服务功能。
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国外学者将其分为3 个层次或水平,即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Basic or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互动性健康素养(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评判性健康素养(Critical healthliteracy)。2007 年我国正式启动并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9 年12 月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48%,其所包涵3 个方面66 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内容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首次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位于前3 位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是慢性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伤害急救。年龄大的人群需求高于年龄小的人群,但是年龄小的人群健康需求主要集中在心理保健、妇幼保健、环保、优生优育等方面。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Biblioteka Baidu提高健康素养不应单纯限定于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更应涵盖在更广泛的城镇健康科普信息化的领域等,依托城镇卫生信息化体系实现健康科普的全面普及已成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一种趋势。但目前我国面临着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较低、健康科普信息化内容及表现形式单一、公众意识淡化、人才匮乏等困难。各国实践经验证明,仅仅宣传卫生知识并不能导致人们行为的根本改变,关键在于如何把知识技术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行为。发达国家资料表明,扩大医疗服务,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满足人民对健康的全部需求,还会导致医疗费用的激增。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传染病等,都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所谓“现代瘟疫”艾滋病,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而这些病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卫生行为而预防的。
(二)、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立足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学习系统,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项目力求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我国地情的健康科普信息化运作模式,培养城镇居民从被动接受到实现自主性自我学习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到健康素质的目标。
2)构建医疗健康知识库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库,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
3)制定科学可行的信息化传播策略
制定科学可行的信息化传播策略,通过医学科普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传送相比于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期刊等方式是一种新的科学普及方式和传播手段。借此,我们应该依托网络平台,原创性地运用医学科普知识,使用视音频、flash、多媒体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富媒体技术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好奇心、探索欲。通过互联网将各个社区的居民联系起来,其速度快、信息量大和覆盖范围广的功能提高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率,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健康科普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既懂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医学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知识背景单一,再者医学是一门成熟学科,具有很多专业术语,大多从事健康科普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往往是缺乏完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圈外人”。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卫生专业人员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和市场学的理论技术,从实际出发,用各种形式,向民众传播卫生知识和健康信息,发展中的国家要着力改变卫生知识缺乏的状况,对重点人群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传播与教育有机结合。随着国家对慢病防控的更加重视,健康教育事业得到迅猛推进,健康科普已经不单单是医疗机构的责任,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参与其中,大众广为受益。根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我国疾病造成的总的经济负担2010年已经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仅仅因为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所致的经济损失,我国将达到5580亿美元。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重大。
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主旋律,就是“人人参与,创造健康世界”。事实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单纯是卫生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健康教育是一种廉价高效的保健对策。美国一些医院由于成功地把这项工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席格兰特先生指出,这是任何贫富国家都能承担得起的、极为经济的对策。比如,使人们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经常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就可以使人群普遍增寿10年,而在临床上每年增加数以千亿元的投资,也很难使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增加1年。美国设有国家健康促进和信息机构,动员民众参与卫生活动,建立新闻舆论机构,吸收新闻和电台人员及传播学专家参与工作。有的国家定期召开政府和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研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2、申报单位现有技术和工作基础、已具备的实施条件、研究队伍情况、是否取得前期成果等。
项目申报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工业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是重庆市组建的最大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单位现有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高级专业人才,能够提供专业、科学的科普知识咨询,同时有信息类高级人才,为建设健康科普体系提供保障。
2、研究与开发内容
1)进行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无论是在国家人口还是个体水平上,健康素养都是对健康状态有力的预测工具,很多人因为不会使用健康信息而使健康受到威胁。今后每3年左右可以通过健康科普信息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专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发布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库,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项目力求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我国地情的健康科普信息化运作模式,培养城镇居民从被动接受到实现自主性自我学习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到健康素质的目标,为建立我国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
项目组成员在健康管理理论、健康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大众科普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前期积累。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是国际个人健康产业化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的核心成员,参与制定了20项个人健康领域的国际标准,申请了10项该领域的发明专利,还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健康和发育情况的研究项目,发表了相关的SCI学术论文,对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八、申请书正文(不要改动模板设置;正文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字体;图片用jpg或gif格式。)
(一)、项目立项的背景情况分析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需求分析,本项目在科普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说明项目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根据2009 年12 月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48%。
美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公民健康素养,制定了健康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公民或特殊人群(如病人)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考核评价标准。70年代,美国《健康保护组织法案》规定:“一切领取联邦证书的健康维护组织机构都有义务提供预防性和教育性的服务。”美国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倡议建立健康教育局, 成立全国健康教育中心。加拿大制定的《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受到公众的普遍参加。前苏联的中央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各共和国及地区所有医疗部门、研究所将有计划地参加教育活动。《欧洲健康教育》专题报告书介绍了70年代欧洲28个国家的健康教育政策、方向及实施概况。进入到如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全世界发展极快,并出现许多新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城镇健康科普服务信息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2009 年3月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并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充分表明国家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视,也是历次医改中对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最全面、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要求。尽管目前健康科普网络以海量信息、平等交互和便捷查询检索功能克服了传统科普手段的缺点,但是以更新的方式、更大的范围、更广的参与和更长的时间来依托互联网构建健康科普信息化工作,从而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进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目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在我国长期称为“卫生宣传”、“卫生宣教”或“卫生教育”等等。70年代后期,在“卫生宣教”、“卫生科普”的基础上又有发展。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对健康教育的定义,目前有许多解释。最为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个人和集体应作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其主要含义就是“着眼行为,强调自觉”。由于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的社会医学模式”,把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健康从生物领域推向社会领域,使人们不但要防止疾病侵害,而且要增进健康,获得完满的健康幸福生活。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播卫生知识,而应该是更积极地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推行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健康教育就是提高社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普及教育,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和精神素质,健康教育学则是以普及与提高社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科学。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它不仅涉及现代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临床、预防等学科,还涉及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和电化教育学等内容。由此可见,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自我保健、预防和健康促进。这种趋势促进了公众和卫生人员对健康教育的兴趣。
项目组前期已建成“健康e生”网站,向全市人民提供流程式健康体检和咨询服务,并已初步开始运行,目标服务人群达5万人。目前,项目组已基本完成对科学保健知识库的架构搭建,正着手开始进行知识数据的填充。该网站将成为该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健康知识科普功能,同时也实现居民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服务功能。
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国外学者将其分为3 个层次或水平,即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Basic or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互动性健康素养(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评判性健康素养(Critical healthliteracy)。2007 年我国正式启动并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9 年12 月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48%,其所包涵3 个方面66 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内容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首次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位于前3 位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是慢性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伤害急救。年龄大的人群需求高于年龄小的人群,但是年龄小的人群健康需求主要集中在心理保健、妇幼保健、环保、优生优育等方面。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Biblioteka Baidu提高健康素养不应单纯限定于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更应涵盖在更广泛的城镇健康科普信息化的领域等,依托城镇卫生信息化体系实现健康科普的全面普及已成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一种趋势。但目前我国面临着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较低、健康科普信息化内容及表现形式单一、公众意识淡化、人才匮乏等困难。各国实践经验证明,仅仅宣传卫生知识并不能导致人们行为的根本改变,关键在于如何把知识技术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行为。发达国家资料表明,扩大医疗服务,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满足人民对健康的全部需求,还会导致医疗费用的激增。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传染病等,都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所谓“现代瘟疫”艾滋病,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而这些病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卫生行为而预防的。
(二)、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立足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学习系统,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项目力求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我国地情的健康科普信息化运作模式,培养城镇居民从被动接受到实现自主性自我学习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到健康素质的目标。
2)构建医疗健康知识库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库,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
3)制定科学可行的信息化传播策略
制定科学可行的信息化传播策略,通过医学科普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传送相比于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期刊等方式是一种新的科学普及方式和传播手段。借此,我们应该依托网络平台,原创性地运用医学科普知识,使用视音频、flash、多媒体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富媒体技术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好奇心、探索欲。通过互联网将各个社区的居民联系起来,其速度快、信息量大和覆盖范围广的功能提高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率,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健康科普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既懂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医学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知识背景单一,再者医学是一门成熟学科,具有很多专业术语,大多从事健康科普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往往是缺乏完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圈外人”。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卫生专业人员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和市场学的理论技术,从实际出发,用各种形式,向民众传播卫生知识和健康信息,发展中的国家要着力改变卫生知识缺乏的状况,对重点人群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传播与教育有机结合。随着国家对慢病防控的更加重视,健康教育事业得到迅猛推进,健康科普已经不单单是医疗机构的责任,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参与其中,大众广为受益。根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我国疾病造成的总的经济负担2010年已经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仅仅因为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所致的经济损失,我国将达到5580亿美元。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重大。
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主旋律,就是“人人参与,创造健康世界”。事实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单纯是卫生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健康教育是一种廉价高效的保健对策。美国一些医院由于成功地把这项工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席格兰特先生指出,这是任何贫富国家都能承担得起的、极为经济的对策。比如,使人们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经常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就可以使人群普遍增寿10年,而在临床上每年增加数以千亿元的投资,也很难使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增加1年。美国设有国家健康促进和信息机构,动员民众参与卫生活动,建立新闻舆论机构,吸收新闻和电台人员及传播学专家参与工作。有的国家定期召开政府和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研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2、申报单位现有技术和工作基础、已具备的实施条件、研究队伍情况、是否取得前期成果等。
项目申报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工业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是重庆市组建的最大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单位现有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高级专业人才,能够提供专业、科学的科普知识咨询,同时有信息类高级人才,为建设健康科普体系提供保障。
2、研究与开发内容
1)进行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无论是在国家人口还是个体水平上,健康素养都是对健康状态有力的预测工具,很多人因为不会使用健康信息而使健康受到威胁。今后每3年左右可以通过健康科普信息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专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发布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项目基于建设医疗健康知识库,形成一整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书籍和网络化互动式健康知识库,结合专业医疗人才服务,向大众提供医学健康知识查询、医疗问题咨询、健康普查、求医治病全过程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项目力求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我国地情的健康科普信息化运作模式,培养城镇居民从被动接受到实现自主性自我学习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到健康素质的目标,为建立我国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
项目组成员在健康管理理论、健康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大众科普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前期积累。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是国际个人健康产业化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的核心成员,参与制定了20项个人健康领域的国际标准,申请了10项该领域的发明专利,还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健康和发育情况的研究项目,发表了相关的SCI学术论文,对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八、申请书正文(不要改动模板设置;正文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字体;图片用jpg或gif格式。)
(一)、项目立项的背景情况分析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需求分析,本项目在科普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说明项目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根据2009 年12 月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