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凤阳花鼓词

合集下载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一、地位:选择题一直是历史中考试题的主要题型,是中考命题专家着力研究、力图充分挖掘其测试功能的一种题型。

选择题总分已接近总分的一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我们先了解一下命题特点。

?二、主要特点:?1)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题型更加丰富,材料型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社会生活部分的内容。

?2)目的明确,每到选择题都一个明确的中心,或考查历史概念,或考查历史事件,或考查历史阶段特征;?3)答案具有客观性、唯一性、科学性。

?4)试题设计思想由纯粹考知识到考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能力;?5)呈现形式不断更新,大量引入包括图表、实物照片等照片等新颖的、生活化的新情景、新材料,一改过去的枯燥乏味的简单题干。

?1、组合型选择题。

?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通常将题干中列出4个或4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选项,然后将序号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3种形式:1)双序式。

即试题有2个正确的序号。

2)三序式。

即试题有三个正确的序号。

3)不定式。

即试题正确的序号不定。

命题有以下可能:1)小切口型。

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广,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2)大跨度型。

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

?【例1】2008年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列史实与周恩来有关的包括()①解决西安事变②参加重庆谈判③组织徐州会战④出席万隆会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属于大跨度型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因为本题的组合方式是四选三组合,解题时可以用排除法,③项组织徐州会战是在正面战场由李宗仁指挥的一次大会战。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改革的全面推进练习题九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改革的全面推进练习题九十八

周末小宁报名参加了安徽凤阳一日游,旅行团首先来到了凤阳县小岗村并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 )
A、率先进行了私有制试点
B、迈出了对外开放第一步
C、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D、使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答案】:
【解析】: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的人民公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主要由什么原因造成?
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试点是在什么地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答案】:
【解析】:
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答案】:【解析】: Nhomakorabea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秀山花灯源流刍议

秀山花灯源流刍议

秀山花灯源流刍议作者:王德明概要:民国时期,政府提倡“新文化、新生活”运动,一些政府官员,社会名流,有识乡绅,加入到花灯活动之中,秀山花灯得到空前的发展。

花灯,也叫彩灯。

有书说起于汉,兴于唐。

花灯多在元宵节时展放,所以有花灯闹元宵之说。

秧歌、秧歌戏、采茶调、采茶戏、茶歌、茶蓝灯、花鼓灯、灯歌、彩调、二人台、二人转、花灯等,虽然名称各异,都属于同源异流的民间歌舞艺术。

秧歌: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地区,大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表演,也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清代吴锡麒的《新年杂咏》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

所扮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妹、川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者之笑。

”秧歌的种类主要有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和陕北秧歌。

秧歌在全国民众中的影响,有一首打游诗讲道:“听见锣鼓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的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

”展现了秧歌的普及程度和在民众中的地位。

花鼓灯:流传于淮河两岸的广大地区,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舞形式。

有称之为“三花并放”的花鼓灯,双条鼓(即凤阳花鼓)、卫调花鼓。

三花各具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的一方艺术。

灯戏:主要有四川灯戏,以川北灯戏最具影响力,主要流行于四川省南充、遂宁、广安、广元、绵阳、巴中、达州及陕西、甘肃南部。

也称“大筒戏”或“端公戏”。

重庆的梁平县的“梁山灯戏”在全国也很有影响。

花灯:从大范围讲主要有:云南花灯、贵州花灯、湖南花灯、四川花灯、重庆花灯、湖北花灯,其次还有安徽、福建、江西、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西、北京、上海、台北花灯。

真可谓花灯艺术在中华大地上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作为以县而命名的“秀山花灯”,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它与全国其它地区的花灯艺术一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关于秀山花灯的起源,最早有三种说法:土著说、外来说、土著外来结合说。

鲁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之凤阳花鼓

鲁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之凤阳花鼓

衬词 渲染歌曲欢快的气氛
切分节奏
×××
改变原来音的强弱 关系,中间音符时 值长,两边音符时 值短
5 5 1 6 53 ︱ 25 32 1—︱
手拿着 锣 鼓
来 唱歌
单会 唱 个
凤 阳歌
1 1 6 5 53 ︱ 21 23 5—︱
别的 歌儿
我也不会唱
一共使用了哪几个音?
1 2 3 5 6 这五个音在中国古代分别
被称为 宫 商 角 徵 羽。作品中只用 这五个音或以这五个音为主,这些 音乐都属于五声调式。
咚 呛呛 咚咚 呛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着花鼓走四方 。 漫天风雪白茫茫,母女相依受凄凉 尝尽人间辛酸事,饥寒交迫泪汪汪 打起花鼓咚咚响,过路的君子听我唱 千山万水有时尽,何年何月回故乡 何年何月回故乡回故乡
《花鼓》以民间打花鼓的 节奏作为伴奏“背景”,将民 歌《凤阳花鼓》和《茉莉花》 的音调作为主要旋律结合在一 起,把锣鼓节奏作为引子和尾 声,从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 养料,凸显了民族性。
谢谢!再见!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材料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材料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有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流传于民间的花鼓词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花鼓词(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哪两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2)凤阳发生巨变的原因是实行一种什么新的生产变革?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1和图2中的英雄人物分别是谁?(2)结合图1和图2,谈谈为什么人们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3)图1、图2和图3有什么必然联系?请你说说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5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

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经济羁绊,开辟了西藏人民从黑暗痛苦走向光明幸福的伟大新时代。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⑴你认为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是在哪一年?⑵“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你认为这一“转折点”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⑶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4、“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请回答: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②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④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

重庆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请你从以下四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A.封建帝制被推翻了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现代化了D.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了2.“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西藏的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3.风阳花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大多都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句唱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唱词中说的“改革鼓点”率先在哪些省“先敲响”( )①安徽②广东③河南④四川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朱德D.刘少奇5.从1953年—1957年是我国的()A.过渡时期B.三大改革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林彪集团被粉碎B.“四五运动”的爆发C.“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7.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是()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党在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四大9.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1999年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 A.社会主义改造B.国有企业的改革C.西部大开发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0.“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B.1967年“二月逆流”C.1969年刘少奇被迫害致死D.邓小平被开除出党11.“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时期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2.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奇迹的。

2021河源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汇总part18

2021河源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汇总part18

2021河源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汇总part18第1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

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开辟经济特区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正确答案:D。

第2题: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目的是()A.麻痹人民B.扩大寺院势力C.发展石窟艺术D.维护封建统治【解析】正确答案:D。

第3题: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民族、民权、民生”④“扶清灭洋”A.②③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解析】正确答案:C。

第4题: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

它可用来研究()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对外战争【解析】正确答案:A。

第5题:明朝前期的都城是()A.北京B.南京C.杭州D.西安【解析】正确答案:B。

第6题:以下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八七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解析】正确答案:C。

第7题: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别藏于浙江和台湾。

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解析】正确答案:A。

第8题: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

他提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解析】正确答案:D。

第9题:“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邓稼先D.袁隆平【解析】正确答案:D。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有什么共同之处?
2
曲式结构: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曲式结构
《凤阳花鼓》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朴实的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记录着人们 生活的喜怒哀乐,这些民间音乐也需要我 们来传承和发展下去,希望同学们热爱属 于我们的民族调式,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凤阳花鼓
花鼓 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 一人执锣,一人击鼓, 边歌边舞。又称双条鼓, 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 只手持两根鼓条敲击鼓 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 左手锣右手鼓 • 手拿着锣鼓 • 来唱歌 •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 单会唱个凤阳歌 • 凤阳歌来哎哎哎嗬 • 得儿另当 飘一飘 • 得儿另当 飘一飘 • 得儿~ 飘 得儿~飘 • 得儿另当 飘得儿飘得儿 • 另当 一得儿飘
歌曲中的“衬词”(得儿飘、 另当)很有特点,虽没有实际的文 词含义,但是极好渲染了欢快的气 氛,使得歌曲不那么沉重悲伤,使 歌词更生活化、口语化。
鱼咬尾
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与后句(或后段)的首音相同, 又叫“连锁传递”,接龙式,街尾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 结构形式,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延伸发展的一种创作手 法。
请同学认真仔细查找,曲谱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曲谱分析:
do re mi sol
la12356五声调式:
《凤阳花鼓》仅使用了do、re、mi、sol、la五个音,这 五个音在我国古代分别被称为宫、商、角、徵、羽。中国民 族音乐中许多作品只用这五个音,或者以这五个音为主,这
些音乐属于“五声调式”。
念一念、唱一唱, 歌曲中“手拿着”、“别的”、“单会”三处

凤阳花鼓初中音乐PPT课件

凤阳花鼓初中音乐PPT课件
(有衬词)
衬词是中国民歌的又一大特点。在这首民 歌的衬词中反复出现了“得儿”这个词。“得 儿”是儿化音,唱时不能分开。
◎你觉得歌词中的衬词有什么好处?
使歌曲更加形象、生动。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唱的同时请同学们,用拍手 表示敲锣,击桌子表示打鼓,为我们的演唱伴奏。
◎旋律中有无曲调一样的句子?请你找一找
欢快、活跃
※歌曲展现了怎样的场景?
人们边歌边舞的热闹场景
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这首歌,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轻声哼唱。
听老师范唱歌谱,说一说这首歌曲用到了哪些音符。
用到了:1、 2、 3、 5、 6 宫、商、角、徵、羽
缺了:4、7
五声调式:由五个音构成,广泛存这首歌,想一想歌曲 还有什么特点?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诗歌创作,是人 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民歌的内 容丰富,种类繁多
民歌:(按内容) 分为 劳动歌、时政歌 仪式歌、情 歌 儿 歌、生活歌
民歌:(按类别)分为 号子、田歌 山歌、长调 花儿、小调 信天游
-走进安徽民歌
-安徽民歌
※凝听歌曲《凤阳花鼓》,说一说歌曲是什么情绪?
※说出你认为最难的一句,大家一起唱一唱。 ※你会背唱这首歌吗?
※让我们齐唱歌曲,并拿起锣鼓为歌曲伴奏。绿色 代表锣,红色代表鼓。
民间歌舞情势之一,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一人 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
※推介欣赏旧时《凤阳花鼓》,体会两个版本的 不同。
旧时的《凤阳花鼓》较为凄凉。 新时代的《凤阳花鼓》欢快、活跃
同学们再见!

刍议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凤阳花鼓词

刍议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凤阳花鼓词

刍议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凤阳花鼓词
张维坤
【期刊名称】《学苑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近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中多次出现凤阳花鼓的身影,反映出历史中考命题趋向的多样性。

凤阳花鼓在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出现既是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蕴含的历史知识又是历史中考的重要考点,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张维坤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6
【相关文献】
1.历史故事,提升课堂效率的“加速器”——刍议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书山有路“词”为径--“关键词学习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历史故事,提升课堂效率的“加速器”——刍议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4.刍议汉语教学中同义词反义词和民族语言的不同
5.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凤阳花鼓串词

凤阳花鼓串词

凤阳花鼓串词跪求迎新晚会主持串词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请欣赏歌舞表演《凤阳花鼓》今夜欢乐无限,今夜礼花满天,让梦想挽起明天的灿烂。

请听《今夜无眠》站在泰坦尼克的船头,两颗心永远相通,化为永恒。

请欣赏《我心永恒》闪转腾挪轻似燕,大鹏展翅虎啸前。

请欣赏精彩的《武术表演》冯谖弹剑难比项庄舞剑,华山论剑怎比高手的亮剑,请欣赏《剑术表演》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功夫精不精,那要看掌声,掌声欢迎《杂技表演》中国功夫中国茶,中国书画写中华。

请.现场献上精湛的书画技艺。

热烈掌声有请.为获奖节目.颁发证书。

凤阳花鼓词讲的是什么时候[编辑本段]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

由于凤阳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乞丐乞讨、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

其实后来流传的凤阳乞讨者众多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情况并不是。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

《凤阳花鼓》PPT课件2

《凤阳花鼓》PPT课件2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 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www.1ppt. co m/fa n wen/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 t.co m/ ke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17世纪中
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采用于歌剧、舞 剧中,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其特点为中速, 2/4或4/4拍,旋律轻盈优雅。常以包括两个四分音 符的弱拍开始,各乐句通常从小节的中间部分起 拍和结束。三段体结构,中段常插入风笛舞曲, 前后形成对比。吕利曾将其采用于歌剧、舞剧音 乐中。可独立成曲,也常用为器乐组曲的一个乐 章。
我们的文化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 表演艺术,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 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 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 录》),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 类钞》)。

凤阳花鼓模板

凤阳花鼓模板

凤阳花鼓模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安徽凤阳县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在凤阳县及周边地区,花鼓戏的演出是场面宏大、热闹非凡的盛事,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作为花鼓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让人流连忘返。

一、概述是指在花鼓戏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由唱花鼓的演员独唱,伴随着鼓点和二胡的伴奏,用凤阳方言唱出故事情节和主题,表现出人物性格和情感,呈现出生动的画面感。

模板在花鼓戏中一般出现在每个场面的开头或者高潮处,它独特的节奏和旋律,经常能够迅速引起观众的兴趣。

在流传于凤阳县的花鼓戏剧目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花鼓戏演出中的亮点。

二、特点的一大特点是其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

模板的演唱主要使用凤阳方言,这是不同于其他戏曲的重要方面。

凤阳方言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韵味,其声音音调丰富、刚柔并济,耳目一新,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因此,在听时,观众无论理解不理解方言,都能够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另一方面,的节奏感也备受人们推崇。

模板的节奏紧凑有力、富有变化,它的旋律多变,有时轻快,有时低沉,长短不一,使得模板的节奏感十分强烈。

配合上饱满和谐的鼓点和二胡伴奏,让在整个花鼓戏中独树一帜,独具特色。

三、继承与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新时代也在得到继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人们对其深入了解的机会。

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重视的传承和保护,不断地推出有质量的演出作品,将其发扬光大。

同时,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对花鼓戏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的传承和推广中,他们注重在新时代发扬的原有传统特色,并且在其中融入更多现代元素,使之更易更为年轻人所接受。

总之,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经过数百年的历史传承,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的传承、保护以及发扬。

让我们一起致力于推广,让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新时代中展现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

《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
强 八股取士。
吏 户 礼兵 刑 工 3、新的皇帝又采用哪些措施继续加强君权的? 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八股举士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唐朝科举制
吏 户 礼兵 刑 工
直接 选拔听命于皇帝的 选拔人才 弊:读书人为考中做官,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举士背离了考试的初衷.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
● 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臣民。
● 4、八股取士
1、行政机构改革
皇帝
殿
中央
阁 大(六部)




吏户 礼兵
部部 部部
刑工 部部
地方
(三司)








活动与探究: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 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 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2.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方 面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4.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5.执行削藩 .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都城: 应天(南京)
自学课本88页至90页”动脑筋”,概括 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 ) 时“ 3当 我们 分 田到 户 ” 为 了纠 正 是 什 么运 动 的错 误?
“ 文化大革命” , 时 安徽凤阳一段 花鼓
词道 : “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 阳O材料反 1 1 映了当时凤阳农村的什么情况?后来凤阳
农村 发生 了怎 样的 变化?其 原 因是 什 么?
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3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7 98年以前的小岗村 , 是全县有名的
例二:0 5 20 年湖北恩施州历史中考试题
( )9 8年 , 41 7 中国共产党召开 了哪一
“ 凤阳地多不打粮 , 磙子一住就逃荒” ,
” 改革鼓点先敲响, 如今飞出金凤凰” 。这两
次著名的会议? 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凤阳花鼓进入 中考试题对历史教 学的启示 首先 ,我们要切实落实历史课程标准
的要 求 。凤 阳花 鼓 词所 包含 的 内容 时代 性
“ 吃粮靠返销 , 用钱靠救济 , 生产靠贷款” 的
“ 三靠村” ,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7年, 8 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9
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 为代表 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中国最底层 的农民们, 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小岗村从
而成为 中国农 村改革的发源地。
其次, 要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 避免 生搬硬套的灌输式教学传统。 课前 , 通过师 生合作广泛收集与凤阳花鼓异 曲同工的各
请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的其 它中考试题 : 例一 :09 2 0 年湖南耒阳市历史中考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我们分 田 “ 到户 ,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 以后能干 , 如 每
பைடு நூலகம்
综上所述 ,凤 阳花鼓歌词内容的变化 正是中国当代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 不断进步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给我们的历
请 回答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7 年 1 98 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 开 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 作 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中考试题中的凤阳花鼓词举例
例一 :0 9 20 年贵州黔东南州历史中考
试 题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
人民生活 出现 严重 困难 。 同年 l 月 2 1 4日,
段< 凤阳花鼓) 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 词
迁与下列哪—政策息息相关
大跃进
( )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开辟经济特区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 1 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8 按 下了 1 个手印 , 8 搞起生产责任制, 揭开 了 中国农村 改革的序幕。也许 是历史 的巧 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的不久 , 中
中的出现 既是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蕴 含的历史知识又是历史 中考的重要考点 ,
很值 得研 究。

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 (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 再
( ) 坐 牢割头也干( ) , 甘 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 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 1 岁。——1 7 年 8 ” 98 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从上面引用的花鼓词来看 ,中考试题
主要 是考 查学 生 对中共 十一 届 三 中全会 前
第三 , 在总复习过程中, 要依据考纲精
心设计 习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 知道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 则。”这 自然成为各地中考的重要考点之
0 x uEw EN cu
敝 酗 6 篱 ; 1
关键词 :中考 历史 程标 准
凤 阳花 鼓 词 课
刍议历史 中考试题 中的凤阳花鼓词
麓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张维坤
见新娘进凤阳。” 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真实
写照 。
近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题 中多次出 现凤阳花鼓的身影,反映 出历史中考命题 趋向的多样性。凤阳花鼓在历史中考试题
业生产的发展。凤阳花鼓词中“ ” 凤阳地多不
打粮, 磙子-i -_  ̄ 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 不
史教学和 中考复习提供了一个鲜活值得借
鉴的例 子 。
21 1 0 0・
我们 可 以通过 设 计不 同题 型 , 以不 同形 式
很长,大致到 1 8 4年方才退出历史舞台。 9
“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 了我 国生产力发
来达到中考 目的 ,凤阳花鼓进入中考试题
就是 一个 很好 的启示 。
展的实际水平, 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 , 违背
了‘ 按劳分配’ - 的# ̄主义分配原则 , I - 挫伤了 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极大地妨碍 了农
种 资 料 : 堂 上 , 分 利 用现代 教 学 媒 体 , 课 充
发端于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 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当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生 产关 系 的重 大变 革 。实 行包 干到 户 的
播放视频、 组织演唱,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进而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元 ,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 了3万多千克公 粮。农民们情不 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 “ 就
是 好 , 群众都 想搞 。 干部 只要搞 上三 五年 , 吃

如何考查学生对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
陈粮 , 烧陈草。个人富, 集体富, 国家还要盖 仓库。面对丰收的情景 , ” 凤阳人民怎能不用
歌 声抒发 对新生 活 的赞 美呢 !

后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了解 ,
对十 一 届三 中全会 重要 意义 的理 解 ,对 农
第一年,小岗生产队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 的大丰收 ,一年的粮食相 当于以往 5 年的
总和 ,人均 收入 由上年 的 2 元 跃升 为 2 0 2 0
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知。 1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在社会主义道路 的探索中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主要表现为 开始于 1 5 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 民公社 8 9 化运动,其 中人 民公社化运动延续的时间
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 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 开放的序幕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 深远 意 义 的伟大 转折 ,使 我 国进 入 了 以改 革开 放和 社 会主 义现 代化 建 设为 主 要
() 1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后来成 为国家的什么政策? () 2 上述协议书 中“ 我们分 田到户 ” 的 依据 ,是摧毁 了什么制度后实行的什么制
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关系
强, 又易为学生接受。 通过凤阳花鼓词内容 变化的比较 ,学生在歌声中领悟到十一届 三中全会 的伟大意义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在促进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所起到的重
大作 用。
例三:0 8 2 0 年扬州市历史中考试题
改革开放后 , 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 吃 不愁, 穿不愁, 腰里剩着十块头, 又娶媳妇又 盖楼。” 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土地改革 B . . 农业合作化 C . 人民公社化 D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琼 二、 凤阳花鼓词中包含的历史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