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5. 均值图:50%以上的点要在控制线外; 6. 极差图:所有点均须在控制线内。
)
)
)
)
)
n = 零件数
%AV
2
= 100(AV/TV) = 100 ( = 2.3667
0.0030
0.0067 ( 0.0030
× 0.5231 )2 - ( 0.00985
评价人
r = 实验次数
/ (10 ×3))
2 3 0.5231
/ 0.12626 )
%
K2
0.7071
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GRR = EV 2 + AV 2 = =
0.0098 0.0103
2
%GRR
0.0030
2
= 100(GRR/TV) = 100 ( =
8.1499
+
零件 2 3 4
K3 0.7071 0.5231 0.4467 0.4030 0.3742 0.3534 0.3375 0.3249 0.3146 判定标准: 1. %GRR≤10% 2. 10%<%GRR≤30% ndc %PV
0.0103
/ 0.12626 )
%
零件变差(PV) PV = Rp = =
× K3 ×
0.3146Leabharlann = 100(PV/TV) = 100 ( = 99.6673
0.1258
0.4000 0.1258
5 6 7 8
/ 0.12626 ) %
总变差(TV) TV = GRR 2 + PV 2 = 0.01029 = 0.12626 测量系统分析结果: 1. 2. 3. 4. %GRR=8.1499%,即≤10%; 分级数ndc=17,即≥5; 均值图显示,50%以上的点均在控制线外; 极差图显示,所有点均在控制线内。 批准: 日期:
量具测量值重复性与再现性的评定[讲解]
量具测量值重复性与再现性的评定一、相关概念1、重复性:传统上把重复性看作“评价人内变异性”。
重复性是指由一个评价人,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它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变差和性能,通常指设备变差,尽管这样容易使人误解。
但事实上,重复性是在确定的测量条件下连续试验得到的普通原因(随机变差)变差。
当测量环境固定和已定义时,即确定了-固定的零件、仪器、标准、方法、操作者、环境和假设条件时,对于重复性最佳的术语是系统内部变差。
除了设备内部变差以外,重复性也包括在特定测量误差模型下任何情况下的内部变差。
2、再现性:传统上把再现性看作“评价人之间”的变异。
再现性通常定义为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手动仪器受操作者技术影响常常是实际情况,然而,在测量过程(即自动操作系统)中操作者就不是主要的变差源了。
由于这个原因,为此,再现性被看作是测量系统之间或测量条件之间的平均变差。
二、数据来源本案例数据节选自深圳市佳宝隆科技有限公司《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报告》,为避免重复,笔者采取了其中的前两次测定,结果如下:操作者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A 1 31.99 31.98 31.98 31.99 31.99 31.98 31.99 31.98 31.99 31.992 32.00 31.99 31.99 32.00 31.98 31.99 32.00 31.99 31.99 32.00B 1 32.00 31.99 31.99 31.99 31.99 31.98 31.99 31.98 31.99 31.992 31.99 31.99 31.99 32.00 31.99 31.99 32.00 31.99 31.99 32.00C 1 31.99 31.99 31.99 31.99 31.99 31.98 31.99 31.98 31.99 31.992 32.00 31.99 31.99 32.00 31.98 31.99 32.00 31.99 31.99 32.00在该实验中,n=10,k=3,m=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含数据表和控制图)
零件名称 测量参数 尺寸规格 根据数据表
PB-JL4002 零件长度 (150±0.2)mm R= 0.017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型 XDIFF=
游标卡尺
计量 0.020
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 ---- 设备变差(EV)
EV=
R
×
= 0.017
×
= 0.050833333
K1 3.05
再现性 ---- 评价人变差(AV)
试验次数
K1
2
4.56
3
3.05
AV= [( XDIFF
×
K2
)2-(
EV
)2/(
n × r )]
= [( 0.0203 × 3.6500 )2-( 0.050833 )2/( 10 × 3 )] = 0.073634091
评价人
2
3
K2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R&R
7.7009%
/ TV ] / 0.660 ]
%AV= 100[
AV
/ TV ]
= 100[ 0.073634091 / 0.660092 ]
=
11.1551%
n=样件数量
r=测量次数
%R&R= 100[
R&R
/ TV ]
= 100[ 0.089476294 / 0.660092 ]
=
13.5551%
%PV= 100[
PV
= 100[
0.654
=
99.0770%
/ TV ] / 0.660092 ]
ndc= 1.41( = 1.41( = 10.306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 ent varian 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 er varian 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 ts varian ce),2.重复性(Repeat abili 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 ucibi 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
重复性条件。
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
量具卡尺重复性及再现性报告
r=
0
重复性及再现性(GRR) = (EV2 + AV2)
2.700
0.00 2.70
%AV= 100*AV/(USL-LSL)
= #DIV/0! %
%GRR= 100*GRR/(USL-LSL)
= #DIV/0!
= #DIV/0! %
总变差 TV = GRR2 + PV2
=
#DIV/0!
样品变差 PV = K3Rp = 样品数量5个K3 = 2.08
第三次 9.82 9.81 9.82 9.82 9.81 9.81 9.81 9.82 9.82 9.82 合计
平均值 9.82 9.81 9.82 9.82 9.81 9.82 9.81 9.83 9.82 9.83
9.8180 9.8160 9.8180
XC
极差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0.00 0.01 0.00 0.01
部门(工序) 测量工具名称、编号 样品名称、型号
测量系统/量具重复性及再现性报告
品保(成品) 卡尺/JFS-054 遮光胶带5/20VA0714501C
评价人姓名
测量工具规格
其他信息 規格
评价人数
0-150mm 9.80 USL-LSL
样品数量(n)
测量次数(r) 0.2 mm
实施日期 记录者 负责人
0.0030 0.0000 0.0030 RC
样品间平均值XP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样品6 样品7 样品8 样品9 样品10
9.819 9.810 9.820 9.820 9.810 9.817 9.809 9.830 9.820 9.828
8月份MSA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IQC数显卡尺)
重复性 - 设备变差(EV) EV = R K 1 EV = 0.0042 次数 2 3 再现性 - 操作人员变差(AV) AV = ( XDIFF * K ) 2 (EV 2 /nr) 2 AV = 0.0023 人数 2 3 重复性和再现性 (R & R) R&R = EV 2 AV 2 R&R = 0.0048 %R&R = 100 × [ R&R / TV ] %R&R = 20.5% 说明: 测量系统可能被接受,见Breakpoint的计算。 零件间变差(PV) 基于过程总变差的PV 零件数 6 7 总变差(TV) TV = R & R 2 PV 2 ———— TV = ——— ———— —>TV= 0.0233 基于过程总变差的TV=σ 8 9 10 K3 0.3742 0.3534 0.3375 数据分级数(NDC) 0.3249 0.3146 NDC = 1.41 × (PV / R&R) NDC = 7 说明: 数据分级数可以接受 重复性和再现性(%R&R)接收准则: 低于10%: 测量系统可接受。 介于10%到30%之间: 基于应用的重要性,该量具可能会被接受。在双性小于30%情况下,应计算风险参数 “BREAKPOINT”,并且检查其值是否小于37.8。 大于30%: 测量系统需要改善。识别出原因并纠正它们。 在该尺寸测量前,应从FMEA中确定风险顺序数(RPN)的值。将 BREAKPOINT RPN值填写到右边栏中,计算BREAKPOINT的值,并按照接收准 则作出相应的结论。 24.65 = 120 × 20.5% = RPN × %GR&R %PV = 100 × [ PV / TV ] %PV = 97.9% K2 0.7071 0.5231 %AV = 100 × [ AV / TV ] %AV = 9.9% K1 0.8862 0.5908 %EV = 100 × [ EV / TV ] %EV = 18.0%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
重复性条件。
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结果分析——图示法
使用图表工具是很重要的,使用哪种特定的 图示取决于用于收集数据的实验设计。在进 行其它的统计分析之前,应该使用图表工具 对数据进行系统地筛选,从而找出变差的明 显的特殊原因。
下面是一些被证明为有用的分析技术(另参 见变差数分析法)。
从测量系统分析中得到的数据可通过控制图 画显示出来。通过使用控制图来回答与测量 系统有关的问题,这一见解已被Western Electric所采用(见参考文献表中“AT&T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使用这方法能够潜在的检测出测量系统为不 可接受的概率是:对于抽样次数是5的情况下, 机率为80%;对于抽样次数为10的情况下, 机率为90%。
用极差法进行研究时通常选用两个评价 人与五个零件。在这种研究中,两个评 价人测量每个零件一次。由评价人A测量 的每个零件的极差与由评价人B测量的每 个零件的极差是决然不同的。计算极差 之和以及极差的平均值(R):总测量变 差即为极差的平均值乘以1/d2*,d2*可在 附录C中查到,取m=2,且g=零件的数 量。
如果某个评价人是在控制限之外,则说明他 使用的方法与其它人不一致。
如果所有的评价人均有一些超出控制范围的 点,则说明该测量系统对评价人的技巧较敏 感,需要进行改进以获得有效的数据。
图表应该不是显示数据对于评价人或零件关系的图 形。
极差不是对数据的排序。不能像一般控制图趋势分 析来使用,即使画出来的数据点是用线条连接的。
进行研究 尽管评价人的人数、测量次数及零件数量 均可会不同,但下面的讨论呈现进行研究 的最佳情况。参见图12中的GRR数据表, 详细的程序如下:
1)取得一个能代表过程变差实际或预期范围的样 本,为n>5个零件的样本。
重复性和再现性
游标卡尺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及报告
= 100 [AV /
TV]
2 3 0.707 0.523
= 22.93% n = 零件数量 r = 试验次数 %GRR = 100 [ GRR / TV]
GRR =
√ (EV
2
+ AV )
零件数量2K3Fra bibliotek=23.65%
= 0.0048 零件变差(PV) PV = RP × K3 0.0199
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EV = R × K1 =
0.001
总变差 %
%EV 试验次数 2 3 K1 0.886 0.591 %AV = 100 [EV / TV ] = 5.76%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AV =√[(XDIFF × K2 )2 - (EV2 / nr ) ] = 0.005 评价人员 K2
量具编号NO.:
K17L127462 7
1.070 1.070 1.070 1.070 0.000 1.070 1.070 1.070 1.070 0.000 1.080 1.080 1.080 1.080 0.000 1.073
试验日期(Test date):
评价人数3 试验次数3 A 1 2 3 均值 极差 B 1 2 3 均值 极差 C 1 2 3 均值 极差 零件均值 (Xp)
√
( GRR
2
10
= 0.0205 ⑴.所有的计算都是建立在可预计的5.15σ(正态分布曲线之下面积的99%)的基础之上的; ⑵.GR&R结果分析参见MSA参考手册(第三版)第二章—第四节; ⑶.AV如果根号下的计算值为负值,取评价人的变差(AV)等于0。
9
1.080 1.080 1.080 1.080 0.000 1.080 1.080 1.080 1.080 0.000 1.090 1.090 1.090 1.090 0.000 1.083
MSA重复性再现性讲解及分析公式
XC3 XC31
XC22 XC23
XC32 XC33
XC24
XC34
XC25
XC35
XC26
XC36
XC27
XC37
XC28
XC38
XC29
XC39
XC2A
XC3A
XCbar
RC RC1 RC2 RC3
RC4
RC5 RC6 RC7 RC8 RC9 RCA RCbar
分析方法
计算公式 XAbar=(XA11+ XA12 +…+ XA3A)/30 XBbar=(XB11+ XB12 +…+ XB3A)/30 XCbar=(XC11+ XC12 +…+ XC3A)/30 Xbardiff=MAX(XAbar, XBbar, XCbar )-MIN (XAbar, XBbar, XCbar ) RAbar=(RA1 + RA2 + …+RAA )/10 RBbar=(RB1 + RB2 + …+RBB )/10 RCbar=(RC1 + RC2 + …+RCC )/10 Rbar=(RAbar + RBbar + RCbar ) /3
处置方式
%EV,%AV分别表明了测量仪器(设备)变异、 评价人差异在总变异中所占比例,可据此把握现 有测量系统中所存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测量仪器(设备)变异(%EV)为主要变异点 时,一般对测量仪器(设备)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保养。 2、维修、改善 。 3、更新、改进。
处置方式
分析方法
预实施 1、分析员要事先对所有零件进行编号并标识测量 点,对于给定特征有多个测量点时,为避免零件 内部偏差的影响,要确定其中一个作为测量点。 2、所选用的检查员一定是在测量仪器(设备) 使用方面经过培训的熟练的人员。 3、如果可能的话,每次试验前应对测量仪器 (设备)进行校准。
重复性再现性-卡尺
% AV = 100[AV/TV] 评价人数量 2 K2 0.7071 = 6.28%
% GRR = 100[GRR/TV] = 13.36% 零件数量 10 K3 0.3146 0.3146 区别分类数(ndc) % PV = 100[PV/TV] = 99.10% ndc= 1.41*PV/GRR = 10
极差图评价: ·若所有的极差均受控,则说明所有评价人都进行了相同的工作。 ·若某个评价人是在控制限之外,则说明他使用的方法与其他人不一致。 ·若所有评价人均有一些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则说明该测量系统对评价人的技巧 较较敏感,·大约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数据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则测量系统是适合进行检验出 零件之间的变差,以及能为过程的分析和控制提供有用的信息。 ·若少于一半的数据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则测量系统的有效分辨率不足,或者样 本不能代表预期的过程变差。
XDIFF= [Max (X)ABC] - [Min (X)ABC] =
0.00500 10.07667 0.00500 姓名 郑家增 任以贵
+ *
0.00500 10.07433 2.580
)/
2
UCLR= 评价人 A B C
R
*
D4 =
=
测量单元分析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EV = R * K1 =
10.06333 0.01
10.08 10.08 10.08
10.08 0.0
10.08 10.07 10.07
10.07333 0.01
10.07 10.07 10.07
10.07 0.0
10.06 10.07 10.07
10.06667 0.01
B1 B2 B3
XB RB
测量系统分析---5 重复性和再现性 GRR
重复性与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定义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再现性。
再现性又称为复现性、重现性。
在给出再现性时,应详细地说明测量条件改变的情况,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使用条件及时间。
这些内容可以改变其中一项、多项或全部。
同测量重复性一样,这里的"一致性"也是定量的,可以用再现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例如用再现性标准差来表示。
再现性标准差有时也称为组间标准差。
作用测量结果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都是指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但其前提不同。
重复性是在测量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而再现性则是指在测量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测量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测量同一被测量的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测量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用例仪表技术性能指标的一种,它表示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在规定时间(一般为较长时间)内,对同一输入值从两个相反方向(上升和下降)上重复测量的输出值之间的相互一致程度。
再现性包括滞环、死区、漂移和重复性。
重复性定义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超市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1、相同的测量环境2、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3、相同的位置4、在短时间内的重复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5.6条)。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
计量型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R&R)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计数型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R&R)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330 136.320 136.330
136.327 0.010 136.328
136.320 136.320 136.320
136.320 0.000 136.322 0.003
136.240 136.240 136.240
136.240 0.000 136.241
Rc =
m=
136.291
பைடு நூலகம்
0.792 0.000 2.285
Q/SS11-02-20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Q/SS11-02-20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Q/SS11-02-202 日 期: 操作人员A: 操作人员B: 操作人员C: 10
136.320 136.325 136.320
136.322 0.005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136.296 0.005 0.005 136.293
Xmin=
Xc= A2查下表= A2查下表= 5 4
0.577 0.000 2.115
D4查下表= D3查下表= m= 136.291 1.023 R= 1.023 R= 7 6
0.483 0.000 2.004 0.419 0.076 1.924
零 件 平 均 值
Xa= Ra=
136.296 0.007
136.320 136.315 136.315
136.317 0.005
Xb= Rb =
136.293 0.006
136.315 136.310 136.320
136.315 0.010 136.318
Xc= Rc=
136.291 0.003 0.088
136.293 0.010
136.328 136.320 136.330
136.326 0.010
136.320 136.320 136.320
136.320 0.000
136.240 136.240 136.240
136.240 0.000
136.290 136.295 136.295
136.293 0.005 136.298 0.006
零件极差Rp=
136.291
R= Xdiff= 2.575 UCLR= 0.000 LCLR= X= 3 0.005 UCLX= 0.005 LCLX= 编制: 8
3
0.005 0.005 0.014 0.000 136.293 136.299 136.288
0.373 0.136 1.864
批准:
日 期: 操作人员A: 操作人员B: 操作人员C: 9
136.240 136.240 136.245
136.242 0.005
136.330 136.335 136.330
136.332 0.005
136.330 136.325 136.325
136.327 0.005
136.300 136.290 136.290
Q/SS11-02-20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外径千分尺 LS-06-411 0.01 125~150 件 6 7 8
136.300 136.310 136.310
136.307 0.010
零件编号及名称: 斯太尔缸套 量具名称: 测量参数: 136.5 量具编号: 特 性: 大台外径 量具精度: 规 格: 0.012~0.026 量具范围: 零 操作者 测量次数 m t 1 2 3 4 5 A 1 136.310 136.250 136.310 136.250 136.320 1 2 136.310 136.250 136.320 136.250 136.315 2 3 136.315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3 136.312 136.247 136.313 136.247 136.315 4 平均值 X 0.005 0.010 0.010 0.010 0.010 5 极 差 R 1 136.325 136.240 136.320 136.250 136.310 6 B 2 136.325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7 3 136.325 136.245 136.305 136.240 136.310 8 136.325 136.242 136.312 136.243 136.310 9 平均值 X 0.000 0.005 0.015 0.010 0.000 10 极 差 R 1 136.310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11 C 2 136.320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12 3 136.320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13 136.317 136.240 136.310 136.240 136.310 14 平均值 X 0.010 0.000 0.000 0.000 0.000 15 极 差 R 136.318 136.243 136.312 136.243 136.312 16 零件平均值XP Ra= Rb = 极差总平均R=Ra+Rb+Rc/m 式中 0.007 17 操作人员均值差Xdiff=Xmax—Xmin 式中 Xmax= 18 极差控制上限UCLR=R*D4 式中 R= 19 极差控制下限LCLR=R*D3 式中 R= 20 Xa= 136.296 Xb= 均值总平均X=Xa+Xb+Xc/m 式中 21 均差控制上限UCLX=X+A2R 式中 136.293 X= 22 均差控制下限LCLX=X—A2R 式中 136.293 X= 23 测量次数t 3 2 A2 1.880 1.023 控制图 D3 0.000 0.000 常 数 D4 3.267 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