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卷解析
高三生物一轮书稿:第7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含答案)听课答案
第七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点一(知识梳理)1.(1)DNA复制转录翻译a(2)血红蛋白基因突变2.增添、缺失和替换结构间期间期复制等位基因体细胞普遍存在随机不定向很低有害的新基因根本来源原始材料理性思维1.在DNA复制时,稳定的双螺旋首先解开形成DNA单链,这时DNA的稳定性会大大下降,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使原来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虽然基因突变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但由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直接观察红细胞形态来鉴定,所以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2.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往往仅涉及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也可能不变),影响相对较小,但碱基对增添、缺失将引发改变部位之后的“连锁反应”,故其影响较大,但若增添、缺失正好处于转录的相邻密码子的序列之间,且为3或3的倍数个碱基,则影响也可能较小。
科学探究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命题角度)1.A(解析)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基因的结构,而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往往是产生等位基因,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相同,D错误。
2.B(解析)突变基因A2的产生还可能是原基因A1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A错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都共用一套密码子,B正确;等位基因(A1与A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当不同雌、雄配子含有的是一对等位基因(A1与A2),它们结合后发育成的后代体细胞中则含有基因A1与A2,D错误。
3.A(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模板链中CTA转变成CGA,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由GAU转变成GCU,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
因此,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
单元检测卷07 变异与进化(解析版)
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表是2005-2008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统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体现了生物的适应性B.抗生素直接对细菌的耐药性基因进行选择使耐药基因频率增大C.滥用抗生素是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D.开发新的抗生素有助于解决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问题【答案】B【分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题中使用抗生素,就是对细菌的一种选择,使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保留下来。
【详解】A、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体现了细菌对环境改变的适应,A正确;B、抗生素的直接选择对象是抗药性状,而非基因,B错误;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导致耐药性增强,C正确;D、开发新的抗生素有助于解决细菌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毕竟耐药性增强需要一个过程,D正确。
故选B。
2.某昆虫种群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被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
分割后的两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种群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不只一种B.甲种群中的显性性状个体更适应所处的环境C.0~T过程中,甲、乙种群均发生了进化D.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A基因的基因频率恢复到0.5【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往不同的方向改变,表明两者所在环境有所区别,对于A基因的选择作用不一样,在T时刻后两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趋于稳定。
【详解】A、由于基因频率为0.5,则可能在环境改变前,该种群只有杂合子,也可能AA∶Aa∶aa=1∶2∶1,A 正确;B、甲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定向增大,说明显性性状是有利变异,更加适应环境,B正确;C、甲种群和乙种群在0~T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说明两个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D、由于甲种群和乙种群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在T时刻相同,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不一定能恢复到0.5,D错误。
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考点一 生物进化理论1.早期的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基本观点: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
②意义: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诞生奠定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①基础观点a .物种是可变的。
b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不足: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现代综合进化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③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地―――――→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产生生殖隔离3.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练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卷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叙述的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B.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雌蕊得到无子番茄果实C.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2.(2020某某)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CTCTT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3.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
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C.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D.将甲的F1自由交配,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为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3/84.单体(2n-1)是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能产生含n条染色体和n-1条染色体的两种配子,可用于基因定位。
在野生型烟草(2n=48)中发现一株隐性突变体,人工构建一系列缺少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并分别与该突变体杂交。
留种并单独种植,即可判断突变基因的染色体位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可导致单体形成B.需要人工构建48种野生型单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C.若某单体后代出现突变型植株,说明突变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D.若后代野生型∶突变型=1∶1,说明单体产生的两种配子的存活率相同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中不含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未必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6.(2020某某潍坊三模)为获得果实较大、含糖量高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扦插栽培。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单元检测及解析—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单元检测及解析—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1.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珠蛋白是由两对不同的珠蛋白链(α链和β链)组成的四聚体,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2条β链上的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α链不变。
下列对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血红蛋白比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少两个肽键B.珠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其中有两条肽链异常C.第6位氨基酸R基的不同,可导致血红蛋白的盘曲、折叠方式发生改变D.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其运输氧的功能变弱【答案】A【分析】1、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可能会引起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详解】A、据题意可知,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该过程中只是改变了一个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变,故患者血红蛋白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中肽键数相同,A错误;B、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由两条α链、两条β链组成,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两条β链异常,两条α链正常,B正确;C、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改变了一个氨基酸,但是可能导致血红蛋白的盘曲、折叠方式发生改变,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气的能力就会大为削弱,D正确。
故选A。
2.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很难实现完全清除,给患者造成了很多痛苦。
下列对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分裂较快,间期时间短于分裂期B.癌细胞表面载体蛋白减少,易在组织间转移扩散C.癌细胞内的细胞核、染色体都可能已经出现异常D.每个人都含有原癌基因,因此达到一定年龄后都会患癌症【答案】C【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书稿:第7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含答案)常考易错训练答案
常考易错训练(七)一、1.× 2.× 3.× 4.× 5.× 6.×7.×8.×9.×10.×(解析) 1.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也可能发生。
2.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如果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就不能引起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不产生新基因。
4.人工诱变是人工诱发基因突变,依然是不定向的。
5.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改变,DNA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一般属于基因突变。
6.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因此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
7.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此育种方式不能定向获得新品种。
8.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9.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才是同一物种。
10.害虫抗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是否接触农药无关。
二、1.D(解析)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基因突变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没有影响,C错误;如果突变后产生的是隐性基因,或基因突变发生在叶片或根细胞中,则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发生改变,D正确。
2.C(解析)一对等位基因无法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非受精作用过程中,B错误;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C正确;同卵双生姐妹遗传物质相同,其性状出现差异由环境引起,D错误。
3.D(解析)同一物种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但“狮虎兽”高度不育,说明了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A项错误。
共同进化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黑色与灰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B项错误。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A组基础巩固练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答案】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又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
2.据英国《卫报》报道,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班纳克气温曾高达到32 ℃。
极地高温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北冰洋海冰大面积融化,严重威胁北极熊和海豹的生存。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类资源B.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但不会对内陆地区造成太大影响C.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烟尘排放,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北极地区海冰融化情况D.就地保护可以最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除了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还包括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对内陆地区也会造成影响,B错误;北极地区海冰加速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烟尘排放,与减缓北极地区海冰融化情况无直接关系,C错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D正确。
3.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交配使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答案】B 【解析】随机交配不会改变种群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库,A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B正确;细菌本来就存在抗性突变,抗生素对其进行了选择,C错误;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后作业(含解析)(必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①、②正确;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3条染色体,③错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以是配子,也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还可以是单倍体的体细胞,④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一中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答案 C解析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图中4种变异都能够遗传,D错误。
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答案 C解析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四倍体西瓜,含有三倍体的胚,A错误;杂合子Aa自交,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不是由于基因重组,也不会产生新基因,B错误;由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只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含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 1950~1980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B. 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C. 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因而也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4.关于基因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B.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C.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D.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 DNA分子结构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6.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
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则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A.B.C.D.7.育种工作离不开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图为某育种过程的流程图,则下列有关该育种过程所涉及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恰当的是( )亲本甲×亲本乙F1花药单倍体幼苗纯合子植株符合要求的植株。
2022高考生物(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过关检测(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测控导航表学问点题号1.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的辨析2,4,112.生物育种6,7,8,123.生物进化9,10,134.综合1,3,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22·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全部的变异都能为自然选择供应原材料,但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原来源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C.在光镜下观看不到基因突变导致的结果,但可以观看到染色体变异导致的结果D.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但由于其是随机和不定向的,所以不能打算进化的方向解析:不行遗传的变异不能为自然选择供应原材料;自然选择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光镜下不能观看到基因突变,能观看到染色体变异,但两者所导致的结果不需要用显微镜观看;基因重组将原有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但基因重组也是不定向的,不能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
2.如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UA、UUG、CUU、CUC、CUA、CUG,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B.若1处的碱基对C∥G替换成T∥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若2处的碱基对C∥G替换成A∥T,编码的氨基酸数目不变D.发生一个碱基对缺失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总是大于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解析:图中b链转录出的mRNA序列为AUGCUA……,结合题干中氨基酸序列所对应的密码子,推断b链为模板链;1处碱基对C∥G替换成T∥A后转录出的mRNA的密码子由CUA变为UUA,编码的仍为亮氨酸;2处的碱基对C∥G替换成A∥T后转录出的mRNA 由UAC变为UUA,UUA为终止密码子,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蛋白质合成终止,肽链缩短;缺失三个碱基对导致合成的蛋白质缺少一个氨基酸,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不肯定引起所打算的氨基酸变化。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过关检测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过关检测(七)(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癌变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不断选择完成的解析:选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不存在基因,实际上,红细胞未成熟前凋亡基因就已经开始表达,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2.(2018·福州一中模拟)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一定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解析:选B。
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a基因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A错误;该生物是二倍体,而此时Ⅱ号染色体出现了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丝分裂的细胞不会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下一代,D错误。
3.(2018·吉林长春模拟)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B.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D.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解析:选C。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师用书
第 1 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镰状细胞贫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3.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4.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系统学习(一) 基因突变与细胞的癌变(释疑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状细胞贫血(1)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A—T 替换成T—A。
(2)用光学显微镜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
2.细胞癌变(1)根本原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相关基因:①正常情况下,表达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蛋白质,当其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会引起细胞癌变;②抑癌基因:主要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发生时间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时间: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三)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特点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和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多害少利性大部分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对生物有害;小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使生物产生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但基因的数目和位置不变);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必修2 P82“思考·讨论”问题分析)(1)从基因角度看,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基因角度分析,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如抑癌基因Ⅰ、原癌基因、抑癌基因Ⅱ、抑癌基因Ⅲ)发生了突变。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A组基础巩固练1.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如果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 【解析】倒位可引起基因位置发生改变,可导致性状的改变,A错误;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就没有新基因产生,即没有新性状,生物的进化就不可能发生,B正确;基因重组只是性状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性状,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性状,C错误;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是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不是基因重组所致,D错误。
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互换B.若b、c基因位置互换,发生染色体易位C.b中发生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的性状D.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答案】C 【解析】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位置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基因重组,A错误;b、c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二者位置互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属于易位,B错误;由于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b中发生的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的性状,C正确;碱基对的替换若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图中Ⅰ、Ⅱ),则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植株也有矮茎植株,此为基因重组的结果B.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且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肠道病毒EV71是一种RNA病毒,可引起幼儿手足口病,其易发生的变异是基因重组【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至少在两对等位基因间发生,A错误;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二者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EV71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存在染色体,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2025年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练习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
练习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海南高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型发生改变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2.[2021天津]某患者被初步诊断患有SC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调查其家系发现,患者双亲各有一个SC基因发生单碱基替换突变,且突变位于该基因的不同位点。
调查结果见表。
个体母亲父亲姐姐患者表型正常正常正常患病SC基因测序结果[605G/A] [731A/G] [605G/G];[731A/A]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基因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605G/A]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SC基因编码链的第605位碱基分别为G和A。
其他类似。
若患者的姐姐两条同源染色体上SC基因编码链的第605和731位碱基可表示为图1,根据调查结果,推断该患者相应位点的碱基应为()3.[2024绵阳模拟]编码酶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 ,如表显示了与酶X 相比,酶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① ② ③ ④ (酶Y 活性/酶X 活性)×100% 100% 50% 10% 150% 酶Y 氨基酸数目/酶X 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①说明基因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D.状况④可导致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提前,使肽链变短4.[2021福建]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
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同等条件下,种子对脱落酸越敏感,越容易休眠。
研究发现,XM 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
XM 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质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单元质检卷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单元质检卷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8某某长白山质量监测)杰弗理·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
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结构变化2.(2018某某某某六中段考)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最有可能是因为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3.(2018某某某某双十中学能力考试)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如图6种异常精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6可能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某某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4.(2018某某某某三校三模)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95.(2018某某定州中学月考)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作业含解析苏教版
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1.如下关于生物变异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A.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B.假如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如此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长C.基因重组不可能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解析: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假如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如此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B正确;基因重组有可能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如原本基因A在1号染色体,基因a在2号染色体上,经过交叉互换,1号染色体上可能会出现基因a,C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D正确。
答案:C2.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那么一定会导致( )A.遗传性状的改变B.遗传密码的改变C.遗传规律的改变D.DNA上的碱基序列的改变解析:由于存在隐性突变和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基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改变,遗传性状不一定改变,故A错误;遗传密码是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基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改变,遗传密码不一定改变,故B错误;遗传规律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改变不会改变遗传规律,故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改变一定会导致DNA上的碱基序列的改变,故D正确。
答案:D3.如下关于“一定〞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D.酵母菌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A错误;DNA复制过程中,假如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发生在非编码区段,如此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同一组织内的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一样,C错误;真核细胞生物不论是细胞核内还是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遗传、变异与进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6分)(2016·河南周口一模)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①②代表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果蝇的缺刻翅是基因b丢失造成的B.①和②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变异能导致新基因的形成D.①和②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解析:选D。
分析图形可知,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缺失的染色体区段含基因b,A错误;①和②是同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变化前后的情况,B错误;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不能形成新基因,C错误:①和②都是染色体,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D正确。
2.(6分)(2016·湖南怀化二模)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内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C。
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故A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21号染色体为三条,多的一个为染色体个别的增添,故B错误;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由于在复制时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出现等位基因,故C正确;多倍体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但不一定均加倍,D错误。
3.(6分)(2016·河南南阳第一次联考)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形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解析:选C。
①是基因突变,②是基因重组,③是染色体变异,④是基因突变,⑤是基因重组,⑥是基因突变,故C项正确。
4.(6分)(2016·北京东城期末)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选D。
正常细胞产生的雄配子有四种类型,为AX、AY、aX、aY,A项正确;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项正确;突变体Ⅱ是染色体变异形成的,染色体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C项正确;突变体Ⅲ中A和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
5.(6分)(2016·山东名校联盟高三期末统考)果蝇2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无互换,其中A基因(翻翅)或B基因(星状眼)纯合后,均能使果蝇胚胎致死。
在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两种表现型,F1自由交配产生F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为B.F1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C.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D.F1至F2中,显性基因频率增高解析:选C。
根据题意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项错误;因A或B纯合致死,F1中AABB(死亡)∶AaBb∶aabb=1∶2∶1,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3,B项错误;F1的配子有2种,AB=1/3,ab=2/3,F2中,AABB=1/9(死亡),AaBb=2×1/3×2/3=4/9,aabb=2/3×2/3=4/9,C项正确;因AA或BB致死,F1至F2中,显性基因频率降低,D项错误。
6.(6分)(2016·石家庄模拟)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解析:选D。
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项错误;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B项错误;Ⅰ、Ⅱ是无遗传效应的序列,其中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C项错误;有的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有的性状突变受多对基因控制,D项正确。
7.(6分)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D.三倍体无籽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解析:选A。
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未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②过程为杂交,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正确;图中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不可育的三倍体,故图中有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两个物种,C正确;三倍植株减数分裂时,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也有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D正确。
8.(6分)(2016·河北邯郸摸底)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此幼苗个体属于几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是多少( )A.单倍体,48 B.二倍体,24C.四倍体,48 D.四倍体,24解析:选A。
花药里的花粉粒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无论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是单倍体的二倍,为48条,A正确。
9.(6分)(2016·云南玉溪一中期末)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
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D.蜥蜴中所有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解析:选B。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A项错误;当蜥蜴数量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剧烈的种内斗争使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上升,不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下降,从而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B项正确;基因库中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表示生物进化了,但并不能成为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的依据,C项错误;蜥蜴的基因库不但包括基因W与基因w,还包括蜥蜴的其他基因,D项错误。
10.(6分)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种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选B。
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标准是:两个种群间能否随机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
基因频率不同只能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新物种的形成一般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后产生生殖隔离,但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就产生生殖隔离。
没有地理隔离时,由于c和d基因库的差别也可产生生殖隔离。
11.(13分)(2016·北京海淀期末)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注: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①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____________,因而高度不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____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
BC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
③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____不同。
(3)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解析:(1)油菜和萝卜属于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①由图可知F1基因型为ACR,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能正常配对联会。
而用秋水仙素处理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图中BC1由异源多倍体(AACCRR)和油莱(AACC)杂交,其基因型为AACCR。
BC1(AACCR)与油菜(AACC)再次杂交得BC2,因BC1(AACCR)中R基因组无同源染色体,故在减数分裂中移向细胞哪一极是随机的,最终形成的不同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19(只有AC基因组的染色体)~28(含有ACR基因组的所有染色体)之间,而油菜产生的配子(AC)的染色体数为19,所以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为38~47。
③R基因组使植株表现抗线虫病,因此不同植株中的R基因组的染色体不同,导致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差异。
(3)筛选BC2植株中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与油莱(AACC)多代杂交,可以不断提高抗线虫病基因在子代中的含量和稳定性。
答案:(1)生殖隔离(2)①联会(数目)加倍②AACCR38~47 ③R(基因组)的染色体(3)与油莱多代杂交(回交)12.(13分)(2016·山东青岛质检)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____________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____________(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