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二、元素非金属性 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 素 非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概念) 1、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氧化 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2、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或 氢化物的还原性的强弱(还原性 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3、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 素 非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 元素) 5、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的强弱(酸性 越强,非金属性越强)(设计实验) 6、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设计实验) 7、原电池两极反应的物质(正极 比负极非金属性强)(用的不多)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 比较方法 比 较 方 法
2、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 3、金属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4、金属与水和酸反应的难易和 剧烈程度 5、元素周期表
元 素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6、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7、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8、原电池的两极金属,活泼金属 做负极
怎样证明金属、非金属性的强弱
怎样证明金属、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证明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一)理论法1、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由于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减少,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一同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子电子层数然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 >Cu>Hg>Ag>Pt>Au(二)实验的方法1、与酸反应进比较与酸反应者比不与酸反应的金属活泼(除与浓HSO、浓HNO发生钝化的243 金属Fe、Al情况除外)2、与盐溶液反应进行比较活泼金属可以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SO=FeSO+Cu 则金属性:Fe>Cu 44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比较金属A若能从金属B的氧化物置换出来,则A的金属活泼性大于B。
如:2Al+FeO=AlO+2Fe 则金属性:Al>Fe 23234、与水反应进行比较钠与冷水反应激烈,镁不易跟冷水作用,镁只能跟沸水作用,反应条件比钠要求高,说明钠的金属活泼性强于镁。
5、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比较金属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的活泼性也越强。
6、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比较。
将两片金属平行地插入硫酸溶液中,再用导线连接起来,有气体生成的金属片表明此种金属的活泼性较另一片弱。
如两片金属片,一片为铁片,另一片为锌片,但分辩不清哪一片为何种金属,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有气体生成者可确认为铁片。
二、证明非金属性强弱(一)理论法1、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因为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容易氧化。
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因为它们倾向于获得电子,容易与金属性元素形成化学反应。
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的数值大小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2.化合价: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化合价,倾向于形成阳离子。
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化合价,倾向于形成阴离子或共价键。
通过分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和价态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电负性:电负性是评估元素吸引和保持共享电子能力的一种指标。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它们更强烈吸引电子。
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
通过比较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大小可以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4.化学反应类型:金属性元素通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即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即容易获得电子。
通过观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可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位置:根据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大致可以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一般来说,周期表左侧的元素倾向于是金属性,而周期表右侧的元素倾向于是非金属性。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判断,具体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总结起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需要综合考量其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化合价、电负性、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周期表位置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判断。
同时,还需要注意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一些元素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特征。
因此,在进行判断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准确评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往往会造成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问题的理解和错误处理。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做一小结,以期对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Cs)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F)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
二、利用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映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如金属钠(Na)与冷水反应不及钾(K)剧烈,金属钾与冷水反应甚至可听到爆鸣声,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钾弱。
镁(Mg)与盐酸反映剧烈放出氢气,铝与盐酸缓慢反映放出氢气,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三、可利用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如卤素按氟(F)、氯(Cl)、溴(Br)、碘(I)的顺序,其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HX)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弱,所以卤素的非金属性按氟、氯、溴、碘顺序逐渐减弱。
四、利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金属性)也越强。
如酸性HNO3>H2CO3,则非金属性N>C;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五、利用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依据盐溶液与金属作用规律,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样就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5种方法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其实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越易失去电子, 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二、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6种方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强弱, 越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规律实例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越多, 越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F>O>N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越大, 越不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F>CI>I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越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2+F2 = 2HF,则非金属性:F>Cl稳定性:HF>HCl>HBr>HI,则非金属性:F>Cl>Br>I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以把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l2+2NaBr=2NaCl+Br2,则非金属性:Cl>Br单质的氧化性或阴离子的还原性非金属元素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还原性:S2->Cl-,则非金属性:Cl>S与变价金属的反应根据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的难易程度, 以及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高低进行判断。
反应越易发生, 金属被氧化后的价态越高,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Cl>S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酸性:HClO4 (高氯酸)>H2SO4,则非金属性:Cl>S【特别提醒】(1)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强弱实质是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元素与化合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是指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1.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而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当一种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相等时,该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但它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2. 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或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强。
根据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性越弱。
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金属性渐弱),酸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强(金属性渐强),酸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弱)。
根据置换反应进行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及金属腐蚀难易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百花园地2014-01一、根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同一主族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者,其金属性越强。
三、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 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 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3)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Fe 对应的是Fe 2+,而不是Fe 3+)。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较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较不活泼。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A 能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B 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练习:1.X 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 一定是比Y 活泼的金属B.X 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C.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X 是金属时,Y 一定是金属;X 是非金属时,Y 一定是非金属2.用“>”或“<”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 2CO 3_____H 2SiO 3,H 2SiO 3_____H 3PO 4(2)碱性:Ca (OH )2_____Mg (OH )2,Mg (OH )2_____Al (OH )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4)还原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5)酸性:H 2SO 4_____H 2SO 3,HClO 4_____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归纳出:(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_____;(3)元素的_____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____;(4)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_____;(5)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_____。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5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十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考点知识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年年必考,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同周期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二是同主族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是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的比较,四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比较。
五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置换反应。
六是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
主要题型为选择、计算、实验探究等。
以现代科技有关的问题,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为背景,考查Fe3+、Fe2+的氧化性、还原性。
饮用水的净化、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等,也是热点之一。
重点、难点探源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实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易,稳定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难,稳定性逐渐减弱追踪高考1.【2022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 > r(Z) > r(Y)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 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 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 )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 ,所以金属性Sn﹥Pb;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6、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和Cu比较时,把Zn 和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即对应金属性越强;8、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弱,即位置越靠前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如含有Cu2+ 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其实这一方法同7本质上是一样的;9、根据金属失电子时吸收能量多少判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必然伴随有能量变化,就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金属性越弱;如两金属原子X、Y,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X吸收的能量大于Y,故金属性Y>X;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判断金属性强弱时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以防判断时出现偏颇;练习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B和C位于同一周期,且离子半径B>C,A和B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A为负极,D放入到E的盐溶液中,有E析出,含有C和D的离子的盐溶液在电解时,先有D析出,则五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B>C>D>E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3、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4、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F除外,因F无正价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例如:原硅酸H4SiO4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磷酸H3PO4则是中强酸,硫酸H2SO4是强酸,而高氯酸HClO4酸性比硫酸还要强,则非金属性Si<P<S<Cl;5、通过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若非金属X能把非金属Y从它的盐溶液或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X>Y如已知:2H2S + O2=== 2S↓ + 2H2O,则非金属性O>S;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6、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7、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如Fe和Cl反应比Fe和S反应容易,且产物一个为Fe3+,一个为Fe2+,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8、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S + O2 = SO2,则非金属性O>S;9、从等物质的量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相同数目电子时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非金属性强时,放出能量多,非金属性弱时,放出能量少;例如: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A. 原子序数 X > YB. 还原性 X- < Y-C. 氧化性 X > YD. 水溶液酸性 HX > HY解析: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相同数目电子放出能量越多,生成的阴离子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由此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强,其还原性Y->X-,原子序数Y>X,气态氢化物的溶液酸性HY>HX,故答案为A ;综上所述可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一定要详细分析,理解记忆,才能拨开解题时的种种迷雾,得出正确答案。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Җ㊀江西㊀熊㊀莹㊀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㊁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越容易㊁气态氢化物越稳定㊁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1㊀位置比较法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以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判断,也可以通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判断.例1㊀下列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㊀㊀).A.碱性:N a O H>L i O HB .与浓硝酸反应速率:C u >A l C .酸性:H C l O 4>H 2S O 4D.稳定性:H B r >H I分析㊀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 a >L i ,则碱性:N a O H>L i O H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A 不符合题意.铝遇浓硝酸钝化,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B 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 l >S ,则酸性:H C l O 4>H 2S O 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C 不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B r >I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B r >H I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采用位置比较法关键要掌握三个顺序表: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 C aN a M g Al Z nF eS nP b (H )C uH g A g PtA u 的顺序,金属性减弱.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 ㊁O ㊁C l ㊁B r ㊁I ㊁S 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3)周期表中金属性 左强右弱 下强上弱 ,非金属性 左弱右强 上强下弱 .2㊀实验比较法元素的金属性㊁非金属性强弱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如强酸(碱)制弱酸(碱),金属与水或酸反应㊁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剧烈程度.例2㊀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1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装置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金属性:A l >F e >C u B 装置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非金属性:C l 2>B r 2>I 2C 装置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度:A g C l <A g B r <A g 2S D装置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 l >C >S i㊀㊀分析㊀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铁是正极,铝是负极,故金属性:A l >F e ,同理右烧杯中铜是正极,铁是负极,金属性:F e >C u ,选项A 正确.过量的氯气可以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而使淀粉变蓝,该实验不能证明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B 错误.氯化银转化为溴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故溶解度:A g 2S <A g B r <A gC l ,选项C 错误.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通过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盐酸易挥发,可能是挥发出的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无法证明C 与S i 非金属性强弱,选项D 错误.答案为A.一般情况下,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性比正极强,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镁和铝用导线连接放入N a O H 溶液,铝作负极;铜和铁用导线连接放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总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在原电池中常作负极,对应的阳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越不容易放电;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在电解池的阳极越不容易放电.(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中学)65。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化学反应性:金属性通常以稳定的氧化态存在,具有相对较低的化学反应性。
这使得金在大多数环境中不会氧化或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更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容易氧化或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2.电导率:金是最好的电导体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电导率。
这意味着金能够轻松地传导电流,使其在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3.密度:金是相对较重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密度通常较低。
4.熔点和沸点:金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使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状态稳定。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5.导热性:金是非常好的导热体,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
6.化合价:金通常以+1或+3的化合价存在,这意味着它在化合物中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更广泛,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这些因素都可以用来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判断是基于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
对于一些具体情况,不同元素可能会表现出相反的性质。
除了上述因素,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判断,如以下几个方面:1.耐腐蚀性:金通常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大多数化学溶液中稳定存在。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可能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2.化学价电子层结构:金的价电子层结构稳定,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形成多种化合物。
3.计量体积:金的计量体积相对较小,这使得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
非金属性元素的计量体积往往较大。
综上所述,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多个标准进行判断。
这些标准包括化学反应性、电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导热性、化合价等等。
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判断只是一般性的规律,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具体的化学和物理环境中,不同元素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2、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例如:Cu+2Ag+ =Cu2++2Ag,可知铜的金属性强于银。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判断: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容易,反应越来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强。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5、根据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一般越弱。
例如,氧化性Fe2+>Zn2+,故锌的金属性比铁强。
6、根据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判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等电荷的阳离子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失电子越难,金属性就越弱。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间置换反应判断:例如:Cl2+H2S=S↓+2HCl,可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
2、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酸性HClO4> H2SO4>H3PO4>H2SiO3(HClO4是强酸,H3PO4是中强酸,H2SiO3弱酸),可判断出Cl,S,P,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3、根据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氟气与氢气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氯气在光照下与氢气反应,溴单质在500℃与氢气反应,碘单质与氢气反应需要持续不断的加热,四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故从氟到碘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微专题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知识梳理及训练
微专题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知识梳理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强化训练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答案C2.(2019·郑州高一期末)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答案D3.(2019·河南周口月考)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A.②⑤⑥B.③④⑥C.①④⑥D.③⑤⑥答案D4.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C.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D.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答案C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答案C7、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在所有物质中,A的单质密度最小,B的一种氧化物是温室气体;A、C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在短周期元素中,D的半径最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D>B>CB.元素的非金属性:B>C>AC.A、B、C、D可以形成化合物D.A分别与B、C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A与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熔点低答案B8、A、B两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的原子半径比B的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高考化学_知识总结:金属性、非金属强弱比较
【解析】
根据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 物,则推出W应为N,所以X为O、Y为S、Z为Cl。A项,H2O、 H2S、HCl中稳定性最弱的是H2S,正确。B项,Cl的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有HClO、HClO2、HClO3、HClO4,S的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有H2SO3、H2SO4,错误。C项,O2-的还原性小于S2-
【答案】
1.抓牢两条知识链 (1)金属元素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外层电
子数及原子半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单质
方法2:相互转换时要符合条件环境。如
3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 要吸收能量)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 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非金属X
Y(填“>”或“<”),请用事实说明该结论:____
(3)甲硅烷能与硝酸银发生如下反应:
SiH4+8AgNO3+2 H2O == 8Ag↓+SiO2↓+8 HNO3,该反应中氢元素被氧化,
由此可判断非金属性Si比H
(填“强”、“弱”或“无法比较”)
【解析】
非金属性有强弱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参见知识框架), 元素非金属性强表示其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 物时,共用电子对就偏强的一方(或与第三方原子共价,极 性的强弱),表现就负价,偏离的一方表现就正价,所以, (1)b、
方法提升:
残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质量的关系 (1)“┰”形、“┸”形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
直接相邻的“┰”形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甲所示,直接相邻的 “┸”形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一、元素金属性的比较方法1、用失去电子的难易比较: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不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比镁更容易失去电子,钠金属性比镁强。
2、用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越容易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强;金属越难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要与热水才反应,铝与热水不反应,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才与水反应,说明金属性Na>Mg>Al3、用与H+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与H+反应越容易,越剧烈,说明金属性越强。
金属与H+反应越难,越不反应,说明金属性越弱。
例如:镁、铝、锌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剧烈反应,铝比较缓慢,而锌就更缓慢,说明金属性Mg>Al>Zn4、用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进行比较: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例如:碱性NaOH>Mg(OH)2>Al(OH)3说明金属性Na>Mg>Al碱性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说明金属性Be<Mg<Ca<Sr<Ba5、用原子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例如:K有3层,最外层1个电子,铍有2层,最外层2个电子,金属性K>Be6、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位置进行比较: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例如:金属性K>Ca>Ga Rb>K>Na>Li7、用彼此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来比较: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元素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我总结了一下(高三一轮复习的总结)
金属性比较规律:
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前大于后。
2、由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周期金属性依次减弱,同主族金属性依次增强.
3、由金属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弱,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特例,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二价铜。
4、由置换反应可判断强弱。
遵循强制弱的规律.
5、由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6、由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一般情况下,活泼性强的做负极。
7、由电解池的放电顺序判断 .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
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 Cl2 Br2 和H2O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依据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依据弱的九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一、比一、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O>N>C>B;Cl>S>P>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Cl>Br>I;O>S>Se;N>P>As等。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 >I>S>P。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 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则非金属性:Cl>S>P>C>Si。
5.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 →CuCl2;2Cu+S→ 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
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如HClO、HClO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9、能量: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放热,放热越多离子越稳定,非金属越强。
说明:①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F、O、Cl、N、Br、I、S、P、C、Si 、H:②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Cl,N>Br;而单质的活泼性:O2< Cl2,N2< Br2二、理解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 ﹤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Fe﹥Cu。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 微专题4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微专题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思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如HClO为弱酸,H2SO4为强酸,但非金属性:Cl>S。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比较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3.其他判断方法(1)根据置换反应,金属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可以置换金属性较弱的金属单质;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可以置换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
(2)根据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碳酸钠加入稀硫酸中,能产生CO2气体,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B.H2SO4的酸性强于HClO,则非金属性:S>ClC.Si与H2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和H2化合的温度,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SiD.HBr的热稳定性强于HI,则元素Br的非金属性比元素I强答案 B解析H2SO4是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根据H2SO4、H2CO3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HClO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根据H2SO4、HClO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可以根据非金属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HBr的热稳定性强于HI,则元素Br的非金属性比元素I强,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专题----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填空:元素的金属性:。
1.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钠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数无关)。
2.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铝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定义:
1.如何来比较氧和氟的非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数无关)。
2.如何来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强弱。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重点专题----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填空: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1.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钠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
数无关)
与水反应的条件和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在加热情况下与水发生反应。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弱对比:氢氧化钠强于氢氧化镁
测定同浓度时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的酸性强弱得出结论:氯化镁的酸性强于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2.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铝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
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较产生氢气速率的快慢:产生较快者金属性强。
测定同浓度时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的酸性强弱得出结论:氯化铝的酸性强于氯化镁
将打磨过的铝和镁分别加入热水中进行反应并滴加酚酞:颜色较红者为镁,即金属性更强将镁铝、盐酸和若干导线组合成原电池:极上先出现气泡者为金属性弱的,即铝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单质与水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或速率:反应越剧烈,即金属性越强。
单质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快慢:快者为金属性较强
测定同浓度的盐溶液的PH:根据酸性强弱,推断原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设计成原电池,负极为活泼金属
设计成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定义: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1.如何来比较氧和氟的非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数无关)
比较HF H2O的稳定性的强弱:H F的稳定性更强,其非金属性更强。
比较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易者、剧烈者为非金属强,F2与氢气在冷暗处爆炸,
非金属性强。
F2将O2从水中置换出来。
2.如何来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强弱
比较硫化氢和氯化氢的稳定性:氯化氢更稳定,氯元素的非金属强。
比较硫、氯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氯气在点燃火光照下反应,更易进行,所以非金属
性更强。
比较高氯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所以氯的非金属性更强。
比较硫离子和氯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 Cl2+ H2S→2HCl+ S 根据氯气、硫分别于铁反应,根据产物中铁的价态来区别:化合价更高者为非金属性强方。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比较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二者形成互化物时显负化合价者为非金属性强的一方
与同种变价金属反应时,根据产物中金属元素的价态,价态更高者,对应元素非金属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