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现代社会对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满足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的研究需求,我们决定开发一套适合初中生的优质化学校本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1. 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
二、课程内容安排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该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等内容;2. 实验技能模块: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方法的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内容;3. 探索性实验模块:通过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应用拓展模块: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图像、动画等形式的辅助教学材料,增强研究的直观性和趣味性;5.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践活动、科学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与反馈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性、参与度、问题提出等,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参与程度;2. 作业与实验报告评价:通过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测验与考试评价: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知识掌握程度;4. 反馈与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效果。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初中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初中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决定开发和实施一套适用于初中的科学校本课程。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通过开发和实施这一科学校本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通过开发和实施这一科学校本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目的: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科学原理,并能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目的: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科学原理,并能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生物学:例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进化等。
- 物理学:例如光学原理、电磁场的作用等。
- 化学:例如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
- 地理学:例如气候变化、地球结构等。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研究材料,增加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四、课程评估和改进1. 评估方法: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课程效果,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探究项目等。
评估方法: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探究项目等。
2. 评估标准:我们将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评估标准:我们将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3. 改进措施: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思,我们将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打造一套既实用又有趣的校本课程。
别的不说,先把思路打开,咱们一步一步来。
咱们得明确一下校本课程的定位。
这个课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它得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学校的特色,还得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第一步就是调研。
一、调研与分析1.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现有的课程体系。
2.调研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3.分析周边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社会资源等。
就是设计课程了。
二、课程设计1.确定课程主题: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一个具有学校特色且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
2.制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3.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设计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
现在,课程设计得差不多了,咱们来看看实施方案。
三、实施方案1.确定师资力量:根据课程需要,选拔具备相应教学能力的教师。
2.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3.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4.配置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基地等。
5.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
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咱们还得关注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1.建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2.收集反馈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分析反馈信息: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4.调整课程内容:根据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好了,现在咱们把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都梳理了一遍。
但别忘了,这只是一个起点,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五、持续优化与改进1.定期评估课程效果:确保课程始终符合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活力。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
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
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2篇)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初中阶段教育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____年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旨在提供更多元化、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二、核心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为核心。
2.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造力和适应未来需求的能力。
3. 以跨学科融合为特色: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社区参与为平台: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1. 主科课程(1)语文: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除了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还将增加阅读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现实材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2)数学: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培养,还将注重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等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有兴趣和实用性。
(3)英语: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将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实践。
2. 学科拓展课程(1)科学: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领悟科学的奥秘。
(2)历史: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传承,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3)地理: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社区实践、地理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4)艺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实践课程(1)科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编程、机器人等科技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1. 概述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详细指南,包括目标、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进。
3. 需求分析在开发校本课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3.1 学校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符合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
在分析学校的需求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
3.2 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生需求的信息:•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学生进行访谈;•组织学生代表参与课程开发讨论。
4. 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进行。
4.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课程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2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和学习资源。
可以结合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的内容来设计课程。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内容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5. 教学组织与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实施课程的关键环节。
5.1 教学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篇)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___(校长)副组长:___(教导主任)___(政教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___(教导主任)___(政教主任)副组长:学科组长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组长:___(校长)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四、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研究效果,我们计划开发一套适合本校初中生的校本物理课程。
二、目标与目的1. 目标:开发一套符合学生研究能力和兴趣特点的初中物理课程。
2. 目的: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研究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内容1. 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程设置:- 全面覆盖初中物理知识点,以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强调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 设计适当的实验操作,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 融入科技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培养科技素养。
四、课程实施方案1. 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问题导入和引导。
-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展示形象直观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研究理解。
-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鼓励小组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和实验探究。
2. 考核与评价:-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和项目成果评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 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评价,鼓励学生思考和总结。
-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反思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高研究效果。
3. 师资培训:- 为了保证教师对新课程的掌握和实施能力,开展相关的师资培训活动。
- 邀请专业物理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享和指导,提供定期的教研活动和观摩课程。
- 注重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提供适当的培训资源和支持。
五、实施计划与衡量指标1. 实施计划:按照学期制度,逐步推进课程开发与实施,每学期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教学。
2. 衡量指标:通过学生的研究成绩、实验报告、项目成果和学生评价等综合考量,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
本方案重点针对我校七年级、八年级。
一、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出“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同时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目标指向,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以及兴趣相统一,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共建的教育理念,培育和营造学校的专有特色,着力构筑一个符合现代课程观,凸显校园文化特征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开设的目标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与开发时,为了有效发挥各种课程的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开发来设计和实现课程具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 目标(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具体成员如下:组 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确保课程质量。
(2)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与反馈,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开发1.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强化实践性、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课程适应性。
(2)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文化、师资、设施等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3)学生个性化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
3. 课程体系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模式(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和实施适用于特定学校的教育课程。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2.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 开发符合学校特点和教学需要的校本课程;-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实施步骤本实施方案的步骤如下:1.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计划: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框架和里程碑。
2. 课程需求分析:分析学校的特点、教学需求和学生的研究需求,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重点和方向。
3. 编写课程开发大纲: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4. 组织教师培训:培训教师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5. 编写教材与教具:根据课程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具,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
6. 实施校本课程:根据教材和教具,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7. 课程评估与调整: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针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施支持为了有效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需要以下支持措施:-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 提供教材和教具的编写指南,帮助教师编写适合校本课程的教材和教具;- 提供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
5. 预期效果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生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增强;- 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6.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通过实施该方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顺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结合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一系列培养学生能力的校本课程,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专题研究的目标:(一)课程目标1、进一步实验和验证校本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强化办学特色。
(二)学生目标1、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美益智。
2、丰富学生的自然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5、加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三)教师目标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
2、激发学生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
3、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
4、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专题研究遵循的原则1、兴趣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在综合和了科学、艺术、劳动等数门学科后,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了我校的劳动实践课的新模式。
在探索奥妙穷的自然界里,合作研究优于个人研究,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运用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
3实践性原则。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我们开发和实验的课程正好实现这一理念,学生深入大自然,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三篇)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
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
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
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
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
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等文件精神,建立起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课程模式,促进我校校本课程规范、有序的建设,完善学校教育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给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搭建平台,逐步形成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文化,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案。
一、指导思想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建设和完善我校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使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中学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加强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使我校课程具有“楹联文化教育”办学特色和莆仙本地文化特色。
2.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事业型、指导型、复合型、创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3.本课程要体现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要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余共同生活,合作学习。
要尊重个性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为了能体现**中学学注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校本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重点,通过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来塑造学生崇尚的品格和创造思维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中学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XXXX中学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 的结构。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
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8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二、课程目标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
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
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副组长: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一)需求论证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1. 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设计初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
2. 实施方案设计2.1 教育目标初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其中教育目标包括:•建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历史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辨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2 课程设置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课程: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科学课程:加强对学生科学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课程:增强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能力;•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2.3 教学方法初中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合作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情境模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案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3.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科素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初中老师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二篇)
初中老师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研究背景及意义:校园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5.12汶川大地震又将校园安全教育推上了一个高度。
那所坚持进行安全演练的学校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们如花的生命。
反观我们的校园安全教育,5.12大地震为我们的校园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必画手抄报,可以不必答安全教育知识问卷,但是他必须知道,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做。
因此,安全教育不仅是活动教育,知识教育,更是习惯教育。
安全教育不仅是校长后勤主任份内之事,更是每一个教职员工及相关部门的份内之事。
基于此种认识,结合现在的校园安全教育误区,我认为,我们应该树立大的安全教育观,逐步提高全社会(学校、家长、社会各部门)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把握校园安全教育的“三实性”—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以“体验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建立并落实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审视当代的中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人格的闪光点,主要表现为: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看到他们的缺陷: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不能在人为侵害时从容应对,抵抗外部世界的侵害能力显得相当脆弱,面对来自自然和人为的侵害,往往会不知所措。
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乱了方寸,很难应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学生的生命及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每个家庭减少痛苦,对家长和学生负责,提出了本课程的研究。
二、课程名称:中学生安全教育手册(选修课)三、课程目标以____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提供防护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XXXX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XX 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和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育人为本。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程内容。
坚持能力为重。
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
坚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走班制,学分制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成立领导、工作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二)工作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三)宣传小组:XXX(四)评审小组:XXX(五)督察小组:XXX三、活动时间周五下午第3、4节课。
四、指导教师安排初一级部全体教师自愿申报一项学校课程,并由级部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调节。
每个课程指导老师2-3名。
五、实施办法(一)学校提供部分学校课程的参考题目,教师可从中选取一个题目作为其担任的课程,也可自行创造一个课程项目。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办公室根据上报情况及其科学性、操作性等做出统一协调与安排。
(二)确定教师担任的课程后,学生根据开设的课程进行选报,并以班为单位上报级部,级部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师的情况、学生报名的人数等做出适当的调整。
学生报名参加的课程原则上以学期为单位,一学期相对不变。
(三)确定好课程的教师、学生、场所后,教师制定课程计划及实施方案,每次开课之前指导老师要认真备课,及时将教案提交级部备课群,上课时要带纸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开设课程的目标
第四章开设课程内容选择与确定第五章案例展示与评估
第六章设计理念选材
第七章作品评选与展览
第一章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试行)
阳信县商店镇第二中学(序)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
第二章
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它制约着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出“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同时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目标指向,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以及兴趣相统一,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共建的教育理念,培育和营造学校的专有特色,着力构筑一个符合现代课程观,凸显校园文化特征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课程开设的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与开发时,为了有效发挥各种课程的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开发来设计和实现课程具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总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关系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章
课程开发的内容确定与选择
校本课程内容是一个系统而有机的整体,其内容的选择应以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为依据,而非是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程的内容选择需要遵循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线索,即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个线索来组织课程内容,同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逐步实现三个线索的均衡与整合,并最终指向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1、课程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原则
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因社区、学校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其内容是由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及其所在社区的特色,并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而确定的,因此,课程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由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所限制,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是模糊和抽象的,因此,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个性、人格、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校本课程内容选定的首要原则。
(2)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绝对范围和标准,即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强调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社会、家庭、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开放的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建自由探究的环境。
(3)主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既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区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教材开发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的角色,使其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能够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创意地开发和编制校本教材。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发展的阶段性,即从低学年到高学年要体现学习内容的阶段性,使学生能够围绕着某一内容开展,连续性的学习,在这种连续性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态度、方法和能力。
(5)综合性原则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多样性、差异性特点必然决定了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社区和学校的特色,又要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活动的多样的视点、多样的过程和多样的结果。
(6)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安排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一般理论知识的补充不宜过多,要以问题和活动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强调注重活动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2.课程的活动形式
结合校本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结合我校实际,将校本课程活动划为以下形式。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模仿或遵循科学探
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收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
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基本过程:
课题选择与确定→制定方案→课题探究的实施→课题总结与评价
3.课程活动内容:模仿科学探究的过程,开展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查找与收集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或论文。
.4。
课程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每周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
活动地点:学生教室、阶梯教室、报告厅、多功能教室以及社区活动场所等。
第五章、第六章
案例展示与评估
设计理念选材
学生利用生活中废旧物品,体现环保理念。
展现创新能力。
利用旧报纸、旧易拉罐、旧光牒等
自己寻找素材,用身边触手可得的东西,你会得到惊喜。
你看看我漂亮吧?快快加入到我们行列中来吧。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赖以生存环境已经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
行动起来吧,绿色家园在冲你招手!!选择一定的时间段,举办一些晚会或者活动来展现同学们的作品。
提高大家的创作欲望。
进而引起大家对环境的关注。
第七章
作品评选与展览选择某一节课评选同学作品,提高创作积极性。
我的能力我做主,动起来吧,实践、体验是关键。
这是你展现才华的舞台,尽情挥洒你的潇洒吧。
保时装设计课程
——校本课程
主编:陈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