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探索

合集下载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效 能 , 会 对 推 动 系 统 发 展 以 及 提 高 整 体 效 能 产 生 将
重 要意义。

度 考 虑 根据 影 响 战争 胜 负 的 战 术 因 素 以及 建 立 评 估 指
标 应 遵 循 的 原 则 , 立 了如 图 1 示 的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 效 建 所 能 评 估指 标体 系 。
Ke r s: f c ie e se au to id x s se ; y wo d e e tv n s v ain;n e y tm AHP; fe tv n s u cin l e c e e sfn t i o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 效 能 的 评 估 是 衡 量 系 统 是 否 满 足 要
中最关键的一环 , 指标体 系是效 能评估 的基础 , 没有 效能
评 估 的 指 标体 系 , 估 工 作 就 无 法 进 行 。为 了确 保 评 估 指 评 标 建 立 的 科 学 性 、 确 性 , 遵 循 如下 原则 :1可 测 量 性 ; 正 需 ()
( ) 备 性 ; 3 独 立 性 ;4 客 观 性 ; 5 一 致 性 ;6 灵 敏 2完 () () () () 性 ;7 可 理 解 性 o 1 () N 本 文 研 究 的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 的效 能 主 要 是 从 战 术 角
o d,ho g h irr hc lc n g rt n u c n tru h te hea c ia o f u ai s sAHP i rert e o ro h n e Thr u e fe tv n  ̄ f cin t e f cie i o n od og tp we fte id x; i d, s se eie e un to o g te e t — v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法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法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l4 2
确 定 指 标 的权 重 。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 5 模糊 综合 评 判 .
表 1 指 挥 自动化 系统 效能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由 e A ,:A ) , , r =(。e, ) =(. ,, [ A e, e 可求 得 2,
各单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向量。其 中 :。 A 表示 各指标对应 的 权重。对 每层 的评估结果 向量进行归一 化处理 , 最后得到
指标对某 准则 c的影 响大小 , 并用 l~9的 比例标 度对重 要 程度进行赋值 , 形成 判断矩 阵 A 。通 常使用 A P -] H ” s法
收 稿 日期 :0 0— 4— 6 21 0 0 作者简介 : 唐世 庆( 9 5 ) 男 , 16 一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军事信息 系统 研究 。
应隶属度权重 矩阵 , 后 通过 引入 指标 权 重 向量 , 过模 最 经
使用指挥 自动化 系统 的作 战兵 力执 行作 战 任务 所能 达 到 预期 目标 的程 度。 随着指 挥 自动化 系 统在 现代 高技 术 战
争 中 地 位 的 日益 凸 显 , 效 能 评 估 问 题 也 变 得 越 来 越 重 其 要 。他 影 响 着 系 统 从 需 求 论 证 、 计 、 制 开 发 、 用 到 实 设 研 应
U 表示 评 估指 标 体 系 主 因素 层 。U ={ 。 U
, , …
U , = 12 …, , }i , , n 表示 评估 指 标体 系 的分 因素层 , 并将 分 因素按照特点以及隶属情况分别划 入相应的主因素层 。
2 2 确 定 评 语 集 .
评 语集为指标 的评价 等级 数 , 采 用 “ 、 、 、 ” 可 优 良 中 差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评估通常有狭义和广义 2种 , 狭义 的评 估是作为 决策过 程的一个步骤 , 也是一种 系统工程基本 方法 。广义 的评估与

般意义 的决策类似 , 常称为 系统评估 或综合评估 。决策和
综合评估有共 同的理论基础和组成要素 , 其方法步骤 也基本
相似 。H. . io A Sm n把决 策 问题 分为 结构化 决策 和非结构 化 决策 。结构化决策问题 的结构能用数学公 式表示 , 明确定 有
程 中反映指挥信 息系统效能 。
12 综合评估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析这个网络的延时 ( 如传感器信 号处理 计算延 时 , 汇总信 息 的通信延时 , 与人或算 法 的决 策有关 的决 策延 时等 等) 问题 上发挥着较大作用 。这 种方法 将 目标 看成 是服务 队列 中的 顾客 , 在实施指挥 、 控制 、 通信 与情报 功能 ( 检测 、 跟踪 、 战 交 等等 ) 的意 义上 , 指挥 信息 系统 中的节点 必 须为 目标 服务 。 在特定的指挥信息系统中 , 可规定一个 特定 的指挥控 制节点
义的 目标 函数且能求 出最优解 。类似地 , 根据 问题 的结构化 程度 , 指挥 信息系统效能 评估 也可 以分为结 构化评 估 、 半结
构化评估和非结构化评估 , 每一类评估 问题采用 的评 估方法
也不一样 。
1 系统效 能评估 方法
11 解 析 法 .
解析 法是 根据 描述效 能指标 与给定 条件之 间 的函数关
收 稿 日期 : 0 2— 3— 6 2 1 0 0
作者简介 : 付(95 )男 , 士研究生 , 孙华 18一 , 硕 主要从 事指挥 自动化研究 。
孙华付 : 挥信 息 系统效 能评 估方 法 指

炮兵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炮兵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作者简介:曹启仁(1980-),男,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09-04-07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炮兵武器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武器系统在炮兵武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信息已成为影响炮兵武器系统效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因素[1,2,3]。

因此,如何立足现在及未来的信息化作战条件对其效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对于炮兵武器系统的需求论证、作战运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炮兵作战指挥系统由职能上相互联系的指挥机关、指挥所、通信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情报系统等构成。

它是炮兵作战的枢纽,主导着炮兵对敌目标轰炸的全过程。

由于武器系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偶然因素,从而导致武器装备系统的效能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为此本文依据信息化作战条件下炮兵武器系统的使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论算法的炮兵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

1炮兵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模型[4,5]炮兵指挥系统效能p(t)的评估指标可选择如下:指挥的稳定性概率p s (t)、指挥的连续性概率p c (t)、指挥的时效性概率p a (t)和指挥的隐蔽性概率p i (t)。

按照概率论的计算方法,炮兵指挥系统的指挥效能为:p(t)=p s (t)p c (t)p a (t)p i (t).(1)2概率论评估算法2.1指挥稳定性概率兵力指挥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已经准备好并能替代丧失指挥能力的各级指挥所的数量、通信和情报子系统发挥职能的概率。

因此,可计算指挥稳定性概率:p s (t )=1-(1-p r p t p f )n .(2)式中:p r 为指挥所始终保持战斗力的概率;p t 为可靠通信概率;p f 为情报系统查明情况的概率;n 为指挥所的数量。

而p r 、p t 、p f 这3个值是根据火炮指挥所本身的战斗力、通信系统、探测侦察情报系统所决定的,假设保持战斗力概率为0.70,通信概率为0.80,查明概率为0.85。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指标构建及评估方法研究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指标构建及评估方法研究

1 概述指挥信息系统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资源,是作战能力的核心组成,增强指挥信息系统对作战体系的支撑能力,实现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的融合协同,实现实时感知、高效指控、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的体系集成,是提升海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研究指挥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应用方法,是明确定义、描述和有效检验评估指挥信息系统的能力,选择指挥信息系统应重点发展的技术方向和项目,协调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满足未来海上军事任务的需要,选择最优的系统建设方案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本文研究了指挥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描述方法,并说明了如何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开展系统效能评估,从而为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建设、集成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指标构建我们将海军指挥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级层次结构,分别为:任务效能指标(Measures of TaskEffectiveness)——系统能力指标(Measures of Effectiveness)——系统性能指标(Measures ofPerformance),如表1所示。

指挥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的树形结构,在进行指标定义时,一是要对指标的属性进行描述,如表2所示,在明确的作战背景、战场环境、系统使用特点、要求、人员前提下,指标通用描述模型包括指标编号、指标名称、指标层次、指标含义、测评对象、父节点指标、子节点指标等描述要素;二是要对指标所处的层次结构进行描述,如表3所示。

3 指挥信息系统能力评估3.1 效能评估框架从需求出发,对指挥信息系统体系能力进行评估,验证信息系统功能性能是否满足体系需求,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

指挥信息系统体系能力评估框架如图1所示。

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实体是一个个的系统,但同时各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与体系之间的关系,也是体系区别于系统最关键的特征。

相应的,在对能力这一范畴进行研究时,对指挥信息系统的体系能力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各系统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体系之间指挥信息系统效能指标构建及评估方法研究 ■王成飞 董亚卓 赵文迪摘 要:本文面向指挥信息系统,研究了指挥信息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描述方法,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框架、流程、需求获取和描述方法以及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效能评估方法,从而为指挥信息系统指标构建和能力评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建立原则包括:任务性、可测性、别性、定量性、真实性、客观性、适应性、敏感性、包含性、独立性、简明性。

在明确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分析流通过程的基础上,从指挥自动化系统整体作战、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作战信息保障和共性要求等方面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

1、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流通过程分析美军指挥自动化过程控制回路模型把指挥自动化系统看作是与“环境”交互的大系统。

整个交互过程分为感知和判断信息、生成和选择方案、制定计划和下达命令等功能。

从感知战斗环境到己方部队作战环境都按闭合回路顺序处理信息。

2、指标体系研究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能力需求,除具有指挥控制能力、情报侦察能力、预警探测能力、通信能力、电子对抗能力、作战信息保障能力以外,还应包括整体作战能力和共性要求能力。

(1)指挥控制能力的指标主要考虑指挥控制跨度、层次、范围、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辅助决策能力、筹划组织能力、仿真模拟能力、作战效能评估、控制协调能力、火力控制能力和时间同步精度(s)等指标。

其中: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指挥周期、信息流程、信息综合比、信息处理容量(兆宇节)、信息处理密度(处理的信息量/单位时间)、信息存贮量(兆宇节)、资源开销比、信息处理质量、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使用率等指标;辅助决策能力考虑其内容及程度(人工干预次数/决策)、响应时间、方案评估和决策质量等指标;计划组织能力包括:计划组织范围、方式、程序和力度等;仿真模拟能力考虑仿真模拟范围和效果;作战效能评估包括评估范围和准确度;控制协调能力包含控制协调范围、种类、数量、力度、纠错能力、及指挥引导能力(批次/单位时间)、引导拦截成功率和有效精确打击控制能力等;火力控制能力考虑火力控制范围、目标种类和数量、控制时间、控制力度和有效突防能力。

(2)情报侦察能力的指标包括情报侦察范围、目标种类和数量、情报侦察手段(种)、时间、错漏率、目标分辨率(m),情报置信度、情报汇集容量(兆字节)、情报获取密度(获取的信息量/单位时间)和情报汇集质量等。

消防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消防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估的科学性 。
义 、 能评 估 指 标 体 系的 种 类 及 建 立 指 标 体 系应 遵 循 的 原 则 , 效
消 防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 效 能 评 估 的 指 标 可 以 分 为 两 类 : 是 系 统 的 自身 效 能 指 标 , 是 指 系统 为 完 成 一 定 功 一 它 能 所 必 须 具备 的 、 现 给用 户 的外 部特 性 , 系 统 功 能 的 呈 是 量 化 描 述 , 要 指 系 统安 全 性 、 主 系统 可 靠 性 以 及 系 统 可 维 修 性 等 业 务性 能指 标 ; 是 系统 的使 用 效 能 指 标 , 是 指 二 它 系 统 的 综 合性 指标 , 系统 的整 体 属 性 , 指标 是 面 向任 是 此 务 的, 系统能力的综合描述。 是 1 3 确 定 指 标 体 系 的原 则 . () 1 独立 性 原 则 。在 确 立 指 标 体 系 的 过 程 中 , 个 重 一
1 消 防指 挥 自动 化 系统 效 能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1 1 消 防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效 能评 估 . 消 防 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 的效 能是 指 系统 所 蕴 藏 的 完 成
指挥 自动化 系统 内部 状 态 的变 就 是 要 使 所 选 取 的 指 标 在 整 个 体 系 中 相 互 独 立 、 能 相 互包 含 。坚持 独 立性 原 则 , 不 排 除 所 选 取 的 不 并
并在 此 基 础 上 构 建 了 效 能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介 绍 了评 估 标 准 的
等 级 划分 和 确 定 方 法 , 此 基 础 上 确 定 了消 防 指 挥 自动 化 系统 在 效 能评 估 指 标 的 评 测 方 法 和 分 级 标 准 。 关 键 词 : 防 ; 挥 自动化 系统 ; 能 评 估 ; 标 体 系 消 指 效 指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_刘俊先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_刘俊先

收稿日期:2004-02-24 修回日期:2004-04-26作者简介:刘俊先(1973- ),男,山东昌乐人,博士,主要从事C 4ISR 系统理论与建模仿真、效能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编号:1002-0640(2005)06-0018-04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刘俊先,修胜龙,欧阳震铮,罗雪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长沙 410073) 摘 要:从一般系统评价中效能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中效能的分类及各类的定义,总结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的特点,引入一类新的效能——作战任务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即“作战效能指标——作战任务效能指标——系统效能指标——系统性能指标”的四层指标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过程中各类指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E917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Index System Structure ofC 4ISR Syste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LIU Jun-xia n,X IU Sheng -long,O UYANG Zhen-zheng ,LUO Xue-shan(N 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 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sta rted with the co nceptio n of g eneral system ev alua tion,classified the systemeffectiv eness in evaluating the C 4ISR system and presented their definitions,introduced a new kind of effectiv eness-system task effectiveness,built the structure o f E v alua ting Index System of C 4ISR sy sten,analy zed the rela tio nship amo ng the mea sures.Key words :C 4ISR sy stem,system effectiveness ev aluation,index system引 言指标是指预期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或标准。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体 系 对抗条 件下 的 指挥 自动化 系 统效 能评估 指 标 见 表
表 指标 类 型
1
1

评估指 标 层 次 结 构
数 据来 源
决策优势能力
一 二 三层的 有关 指标 一 二 层 的性 能 和效能 指 标
、 、

作 战效 能
三层
对抗 效 能
信息优势 能力
兵 力倍 增能 力 指 挥控制能力 情报 侦 察能力
决 策优 势 能 力 评 估
图 1
对 抗 条 件 指挥 自 动 化 系 统效 能 评 估 系 统 功 能 结 构 图
3
基 于 体 系 对 抗 仿 真 的指 挥 自动 化 系 统效 能评 估 实 现 步 骤
3 1
.
拟 制 作战想 定并 生 成 仿 真脚 本
作 战想 定 系 统是 在 作 战背景 下 对 红 蓝 双 方 的作 战 决 心 企 图 立 案 作 战部 署 作 战 行动 等 进 行 的 描
200 5
2 年 1 月
4
军 事 运 筹 与 系统 工 程
M ilit
De e
s
.
20 5 ) (
No 4
.
9 第 1 卷第


O Pe
t a r
o i
n s
R
e se
c r a
h a n
d S y st m e
n E gi n
eer n i
g
V
o
l 19
.
基 于 体 系 对 抗 仿 真 的 指挥 自动 化 系 统 效 能 评 估


(4 )选 用 合适 的 评估 模型 指 标评 估 算 法 能动 态 修改 评估 模 型 设 置 评估 算 法 中的 参 数

C~4ISR系统效能评估分析

C~4ISR系统效能评估分析
2基 于 A C方法 的 ClR效 能 砰估 D 4 s
概率。
2 . 2评估指标的确立 2 R系统可 用性分 析 21CI S cIR系统的可用性指的是系统在执行作战 d s 任务时处于无故障状态的程度,可以用可用度衡 量, 即需要开始执行任务的任意时刻, 指挥 自动化 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的概率。 对于在开始执行任务 前是可修复的系统, 系统的可用性取决于系统的可 靠性和维修性; 而对于在开始执行任务前是不可修 复的系统 , 系统的可用性仅取决于系统的固有可靠 性。 对于CIR系统的可用性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 S 状态可以分为可用与不可用两种状态 , 即: A= ( 2 q a) 其中a表示系统处于可用状态的概率 ,可以 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 F和平均修复时间 MT B _ T 来算得 , 一 M B ; 2 R q TF a 表示系统处于不 可用状态的概率, 一1 。 。 2 . clR系统可信性分析 2 . 4 2 s 系统的可信性是指在执 任务过程中 ,系统 亍 处于正常工作c 无故障献态的程度。可信性的量度 指标是可信度, 即系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处于正常
可 以得到 指挥 自动化系 统效能 为 :
E = A ×D ×C
效能砰竹方法 ,其指标体系由系统的可用性 A、 系 的概率 ; 统的可信赖性 I 系统任务能力 C组成 , ) 、 即系统效 d . 指系统执 任务期间由正常状态转到失效 亍 状 态的概 率 ; 能E 足系统 册性、 可信性和任务能 力的函数: 0. 57 9 d。 指系统执行任务期间由失效状态转到正常 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利用以上的实例 ,根据 状 态的概 率 ; 在实 际使用 中系统 各个 指标 的数据来 实现 对 其中 EE et ees~ 系统效能; ( fci ns) v d 指系统在执行任务期间始终处于失效状态 C IR系统效能的准确评估。 4S n为系统在开始执 任务时可能的状态数目; 亍 的概 率 。 结束语 各个指标可以如下计算得到: C IR系统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效能 4S l∞eed b i) 系统可信性矩阵 】 p na i 一 l 一 呻 j d . d l 一 - d - l = +(~ ) j 肘f 评估的方法有多种 , 但各有长短 , 本文采用 A C法 D 。 : 对 C 1R系统进行了评估。通过对 C 1R系统的 4S 4S (一心 ) 一^ ) 1 ( 1 d2 i= M t 评估 , 有利于对现有的系统 的改进提出合理的意 d2 2— 1一 见, 促进系统的效能提高 , 同时为后续系统的研制 其中 是系统在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 i 状 态, 而在 任 务执 行 过 程 中转 移 到 i 态 的概 率 , 状 式 中: 为可靠度; 为维修度。 M。 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文的效能评估的方法, 2_ 4S 23C IR系统 能力分析 对其它系统的评估有—定的借鉴作用, 具有一定的 ∑ d 一, . 也就是说 , 矩阵的每行各项之和等于l ; 系统 的能 力是指 系统 在最 后阶 段完 成给 定任 通用性 。 务的程度 , 其度量指标是系统完成给定任务的概 C= c 。 ( c 其中q是系统处于状态 i 时完成某项任务的 率。对 C S 3 R系统而言, 其直接任务是在规定任务 责 任编 辑 : 艳 鲁

防空兵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

防空兵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
维普资讯
2O O 6年第 4期





总第 19期 0
S re 1 eis No.∞
No. 4
E m RON C W AR ARE I I F
防 空兵 指 挥 自动化 系统 作 战效 能 灰 色评 估
李连 申 周 毅 秦 钰2
如下 多层 次指 标结构 J : 12 评 估模型 的建 立与成 特定任 务是 通过 系统 所具 有 的一 系 列 功 能实 现 的 , 由于影 响 系统
防空兵指挥自 动化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l
l 情 报探 测能力 .
上 上 上 上
Ab ta t h o a f ce c v l ain id x s s m o 3 y tm fte a t i rf fr e i sr c :T e c mb te iin y e au t n e y t f rC Is s o e e o n i r atoc s h ac f u d d.Ap li g t e ge v u t n te r a e i t e t a ge w i n z t n w ih n t n i on e p yn ry e a a o o y b s d O r l ht i i eg tf c o n h l i h lh i n e ao u i g e y tm,a d c m i e i HP he mo e v u t e c mb t f c n yo C Is s m f ry s s e n o n dw t A b h ,t d l o e a a e t o a i i c t l h e e f 3 y t o e
(. 1防空兵 指挥 学院 , 河南郑 州 405 ;.53 队 , 50227 14部 广西 崇左 520 ) 320 摘 要 建 立 防空兵 指挥 自动化 系统作 战 效 能评 估 指 标 体 系, 用灰 色系统 中基 于三 角 运 白化权 函数 的灰 色评 估 理论 , 结合层 次分析 法 , 构建 评估 防空兵 指挥 自动化 系统 作 战效 能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2) 借鉴层次分析法思想。层次分析法(AHP) 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效能分析的总目标分解为 多个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隶属关系将其层次化,组成一个层次结构型,然后自下而上逐 层分析,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值,并获得最低层指标对于最高层指标(总目标)的权重值。在前 面已经建立的关于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不 同。因此,这里借鉴AHP 法关于权重的思想,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 。
精选课件
3
一、效能评估概念
系统效能是从系统角度对影响系统效能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到单一的度量 值,以便于决策者参考。它是指系统本身所蕴涵的能力,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效能, 主要针对武器系统进行分析,反映的整个武器装备系统的效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 值。它分析因素全面,涉及的武器系统可大可小,是系统地分析武器装备完成任务 能力的有力工具。
2 )规定条件
任何效能评估都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进行的。常见的各种想定都属于规定条件。例如,基本假设、战斗背景、作战环境想 定等。从国内外对效能评估的研究情况看,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将条件规定得很细、很具体,从典型战术态势分析、作战 环境分析,到各个装备更具体的战术想定。二是将条件规定得很笼统,只说是在理想条件下,或者只对特别重要的方而做出 规定。还有的研究是在确定任务、系统描述时附带作一说明。在考虑规定条件时,一般应注意代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精选课件
6
四、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实现过程
(一)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效能评估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估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这些评
估方法各有特点和利弊,在评估极为复杂的系统时,任何单独的方法都难以奏效,因此应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1 )系统分析法。所谓系统分析法,指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系统效能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以装备系统的

基于WSEIAC模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分析

基于WSEIAC模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分析

摘 要 :基 于 WS I C模 型 的指挥 自动化 系统效 能 分析 ,将 事件 概率 作 为指 挥 自 化 系统 的 效 能指 标 。通 过 定 义 EA 动 可用 性行 向 量 、确 定可信 赖 性矩 阵 、确 定 能力 矩 阵等 步骤 引入 WS I C模 型 。该模 型 的推 广 ,通 过 求解 武 器 系统操 EA 作 人 员维修 武 器 系统 成 功率 、电子 对抗 后 武 器 系统 完好 概 率 等 参数 矩 阵 , 实现指 挥 自 化 系统 效 能 的求 解 。 动 关 键 词 :效 能分析 ;指 挥 自动化 系统 ;WS I C模 型 EA 中图分 类 号 :T 2 文献 标 识码 :A P9
1 WS I E AC模 型 的 引入
WS I E AC模 型 属 解 析 法 ,经 典 表 达 式 为 :
p o a iiy a h fi i n y i d x By m e n fd fn n h v i b e v c o , e tn e i b e ma r x a d a ii ti , h r b b lt s t e e c e c n e . a so e i g t e a a l l e t r s ti g r l l ti n b l y ma rx t e i a a t m o e s c n tu t d d li o s r c e ,By a d n h a a e e t i e e c i i g t e m i so u c s a e o e v c m a e a rn h d i g t e p r m t r ma rx s d s r b n h s i n S c e s r t f s r i e n r p ii g t e s se a d i t c r b b l y o y t m n n a tp o a i t fACS a t re e to i o n e me s r , h o e r v d s a r l t e y s i n i c me h d f r i fe l c r n c c u t r a u e t em d l o i e e a i l c e tf t o o p v i s l i g t e p o e o s e sn f c c . o v n h r blm fa s s i g e f a y i

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方法

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方法

民营科技2018年第5期信息科学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方法陈亮(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指挥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和领导活动,指挥主体是指挥员或指挥机关,指挥客体是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他军事行动,也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

指挥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所属部队行驶权利和下达指示的活动。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指挥官通过采用由人员、设施、设备、程序等组成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对作战力量的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

1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估研究内容当前对指挥控制系统验证测试主要侧重装备和系统研发、定型、生产过程中的指标符合性测试,不能准确反映武器系统在战场上能力水平。

对战场实战演练和实验室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综合分析,实现指挥控制系统效能层面的综合化测试,给出系统效能的准确评测结论,真正为武器装备在实战条件下好用、管用和作战效能最大化提供帮助。

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主要包括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效能评估流程等内容。

2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估研究方法2.1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含辅助决策能力指标、决策延时能力指标、科学决策能力指标、威胁判断能力指标、作战范围能力指标、指挥人员素质、武器控制能力指标。

2.2效能评估方法。

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中专家估测法应用最广,通过专家经验来确定每个指标的分值和权数,其使用简单、且直观性强,但过于依赖专家的能力和经验。

客观分析法主要包括分子分析权重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通过数据计算分析确定权重,逻辑性较强,但实战装备的效能评估,依然要充分参考专家经验和实战演练经验。

单一效能评估方法往往存在着评估不全面的问题,作战效能评估的稳定性问题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因素。

因此,通过结合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场景,将专家经验、训练数据和实战演练数据等多种数据源进行融合,构建知识库,支撑客观赋权法中的算法,建立专家系统模型,来确定不同场景下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

加强智能化指挥系统发展评估(两篇)2024

加强智能化指挥系统发展评估(两篇)2024

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指挥系统在各个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指挥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因此,在评估智能化指挥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效率、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正文:一、系统性能评估1. 用户需求评估: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评估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这包括对用户的操作习惯、需求特点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2. 系统可用性评估: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包括系统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界面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 性能指标评估: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扩展性进行评估,以确定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表现。

这包括对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和并发用户数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4. 系统安全性评估: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对系统的数据保护和防护能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的安全策略、加密算法和访问控制机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系统的数据得到有效的保护。

5. 效益评估:评估系统的使用效益,包括对系统的成本效益、效率效益和效果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计算和评估,以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系统集成评估1. 系统兼容性评估:评估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兼容性,包括硬件兼容性和软件兼容性。

通过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匹配性进行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良好的协同工作。

2. 数据集成评估:评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能力,包括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共享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的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无缝集成。

3. 业务流程评估:评估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包括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工作流程图和流程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进行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在某一准则 Ck 下 ,对于 n 个元素中的任意两个元素 Ai 和 Aj ,通过比较可得出哪个更重要些及重要多少 ,得出
两两判断矩阵 A。目前多使用 1~9 的比例标度作为赋予
重要多少的数值 。
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
这一步是要计算在某一准则 Ck 下 n 个元素 A1 ,A2 , … An 的排序权重问题 。具体就是求判断矩阵 A 的最大特征 根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Y,其表达式为 AY=λmax Y。所得 到的 Y经归一化后作为 A1 ,A2 , …An 在准则 Ck 下元素的 相对权重 。λmax和 Y 的计算方法有幂法 、和法 、根法 、最小 二乘法 、对数最小二乘法 、上三角元素法等等 。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这是 AHP 中最重要的一步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元
素 ,并按不同的属性分成若干组 ,以形成不同的层次 。同
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 ,对下一层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
用 ,同时它又受上一层元素的支配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
评估指标共分为四层 ,其递阶层次结构如图 1 所示 。
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1 x ≤m
μ(x) =
xM-
m m
m
<
x
<
M
0 x ≥m 其中 : x 为某连续型指标的实测值 ,M 为该指标的上
限值 ,m 为该指标的下限值 。
(3) 阈值型 (以某一常数为最优 ,在该常数左侧是越大
越好 ,右侧是越小越好)
μ(x) =
x C
-
m m
m
≤x
≤C
MM-
x c
C < x ≤M
当 C. R ≥0. 1 时 ,应该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以保持一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军事环境中,指挥信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军队的“神经中枢”,负责收集、处理和传递各种关键信息,辅助指挥员做出准确、迅速的决策。

而对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则是确保其能够持续高效运行、满足作战需求的关键环节。

那么,什么是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呢?简单来说,就是对指挥信息系统在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预定目标方面的能力和效果进行量化或定性的评价。

这一评估过程并非简单地衡量系统的技术指标,而是要综合考虑系统在实际作战运用中的表现,包括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对作战决策的支持效果等多个方面。

为什么要进行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呢?首先,通过评估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系统是完美的,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使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

其次,评估能够为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决策支持。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部分的投入能够带来最大的效能提升,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此外,评估结果还可以作为衡量系统建设和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为决策者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以便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要进行有效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应当涵盖系统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可度量性。

例如,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通过信息处理的速度、准确率等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等指标来评估;而对作战决策的支持效果,则可以通过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对作战结果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考察。

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后,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仿真评估法等。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则适用于那些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仿真评估法则是通过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在不同作战场景下的运行情况,从而对其效能进行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引言概述:指挥信息系统是现代军事作战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指挥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和指挥控制的能力,还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要确保指挥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高效利用,必须对其效能进行评估。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性能评估1.定义系统性能评估的目标和指标。

2.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

3.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进行系统性能评估。

4.评估系统的负载能力和扩展性。

5.分析系统性能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二、系统可靠性评估1.确定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标准和要求。

2.评估系统的故障率和恢复能力。

3.进行系统的容错性和冗余设计评估。

4.分析系统可靠性评估结果,找出潜在问题和风险。

5.提出加强系统可靠性的建议和措施。

三、系统安全性评估1.确定系统安全性评估的目标和要求。

2.评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措施。

3.评估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机制。

4.进行系统的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

5.提出加强系统安全性的建议和措施。

四、系统易用性评估1.确定系统易用性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2.进行用户界面的易用性评估。

3.评估系统的操作流程和信息展示方式。

4.进行用户体验测试和用户满意度调查。

5.提出提升系统易用性的建议和措施。

五、系统效益评估1.确定系统效益评估的目标和指标。

2.评估系统的成本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3.分析系统的价值增量和决策优化效果。

4.进行指挥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估。

5.提出提升系统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总结: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系统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效益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指标,并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只有通过持续评估和改进,才能不断提升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为指挥部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本文从分析 8 在指标的框 : ; < 系统的工作流程入手,
定、 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估方法的确定等各环节, 综合考虑 上述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及其对综合效能的 影响, 对这类复杂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进行了探索。
9 图) 8 : ; < 系统控制回路模型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 “ ” 高技术计划资助课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探索
贺筱媛,胡晓峰
(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北京 ) ) " " " % )
[ ] [ ] * + , ) 、 云模型 三种不同的方法确定其指标集、 " # $ % & & ’ ( ) ! 权重因子集和评价集, 并自底向顶, 逐层传递, 直至最终得
( "1 ) ! " % 计算能力指标层的评语向量 、 节可计算( 由, 、 、 7 3, 7 , ! $ %、 &、 ’、 ()的评语向量 ("1) , 即 ("1) (" (%/" ) , (1 ) !、 2) $、 %、 &、 ) " #01 # 为各指标统一量 、 …; 为组合权重; ’、 (; ", , %/" 1 # )3 " # # 纲后得到的值) 计算能力指标层对 ! " & 运用网络分析法, 任务层的动态权重矩阵 ( !) 由于任务层各任务与能力指标层各模块之间并非静态 的多指标线性加权关系, 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网状映射关系, 即3 ( 、、、 、、) , 且 (!、 $、 %、 &、 ’、 ()对相 " #4 ! $ % & ’ ( 关目标3 的贡献均不相同, 即对应每个3 都有一组动态的 " " 以能力指标层为网 ) 。因此, 可采用 ’ 权重向量 ( ( ) 法, " # " 作为网络层的准则, 络层, 以任务层为控制层, 依次将各 3 " 再分别以 !、 为次准则, 两两比较构造判断 、 、 、 、 $%&’( 矩阵。如以 < 为准则的判断矩阵为 3 # ! $ % & ’ ( "= … … 5= = ? 5= > … ! 5= = "! … … … … … 5 > = $ "=$ = % 5@ "=% $ 5 A = & "=& … … … = ’ 5B "=’ … … … 5 5 ? = ? ? 5 ? > ( "=( 式中: 为 (!, 两两比较所得的权重值; 5 $, %, &, ’, () " 3 ! # " 为 ( , , , , , ) 评估 !$%&’( 33 时的权重值。 #" 3 ( 一致性检验后的所有权重向量组合起来, 就得到 3 控 " 制下的超矩阵 ( ) 。将超矩阵各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 " # 矩阵的各元素就是网络中各元素的动态权重矩阵! 。 … … " 3 ! " 3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2 $ " … " , ( … … … " + ( … " ( 2 (

9 9 要:从分析 8 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考虑 8 : ; < 系统的工作流程入手, : ; < 系统 9 在物理域和认知域对系统效能的影响, 构建了五层结构 8 充分考 : ; < 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
虑各层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对系统效能的影响, 自底向上分别采用了层次分析法、 网络分析法和云模型对相关层进 行评估, 对复杂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云方法 中图分类号: = > ( % ) 5 % 文献标识码: *
第! ’卷 第#期 ! " " & 年#月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9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4 J E 4+ 2 / 2 E E H / 2 . 2 L+ 0 E 6 J H 7 2 / 6 4 A 3 3
S 7 0 5 ! ’ Q 7 5 # R . " " & A!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 贺筱媛 ( , 女,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争模拟系统与环境。+ : ) % & ’ $) , . / 0 1 / 2 0 / 2 ) % ! ! ! 4 / 2 . 5 6 7 3 3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第’ =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 $ % & 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层的各任务项与第三层的系统各 逻辑功能模块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项任务 可能需要若干功能模块的共同支持才能完成。例如, 要完 成感知任务, 除了与系统信息获取模块的功能强弱有关外, 还与系统处理感知到的信息、 传送处理后的信息、 以及在完 成感知任务过程中的防护能力有关。因此, 任务层与能力 指标层的各指标之间是一对多的网状关系。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0 1 " ) " # # ( -2 3 4 ! /
, ? +@ / . 7 , B . 2 ? C@ / . 7 , D E 2 A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 ) $ " ’ 40 + + " 5 +6 " ) 72 8 + ) ) " : ; ; ; < :, = ) " ’) # # /0 1 # 9 /
其中, “感知” 指通过侦察探测系统搜集敌我双方的作 战信息; “判断” 是把感知到的数据通过融合变换, 以建立当 前战斗环境及其态势的假设, 在此基础上比较当前态势与 要求态势的差别, 并判断此差别是否影响进一步的行动; “生成” 是指生成消除当前态势与要求态势偏差的备选响应 方案; “选择” 是做出决定, 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有利的 方案作为行动方案; “ 计划” 是拟定执行行动方案的具体措 施; “命令” 是向所属兵力下达行动命令。 由图! 动态 "$ % & 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 推进的任务链来达成其效能, 链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在前 可知,# 一项或前几项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每项任务又需要一定的
9 : , 5 6 # + % $ & + = F EG 7 H I / 2 D 0 7 G7 D J F E8 : ; <4 4 J E -/ 4 D / H 4 J . 2 . 0 K E L 5M / J F .E J F 7 L 6 7 1 / 2 / 2 2 . / 6 . 2 . 0 4 / 4 3 A A 3L A A 9 , J F / 4N . E H 6 7 2 4 J H B 6 J 4 . D / O E , 0 E O E 0 / 2 L E P4 4 J E -D 7 H J F E8 : ; <4 2 J F E J / 6E D D E 6 J / O E 2 E 4 4E O . 0 B . J / 7 2 / 4 . 2 L 4 J . J / 6 . 2 . 0 4 / 4 N A A A 9 , 6 7 2 4 J 2 B 6 J E 6 6 7 2 4 / L E H / 2 J F E / 2 D 0 B E 2 6 E 7 2 J F E E D D E 6 J / O E 2 E 4 4 7 D8: ; </ 2N F 4 / 6 . 0 L 7 . / 2. 2 LH E 6 7 2 / J / 7 2L 7 . / 2 = F E 2 3 A 3
9
理、 情况判断、 定下决心到命令下达、 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军 事指挥及情报保障、 通信保障活动, 作用于整个作战环境。 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信息处理和指挥控制的流程构成了
9 控制回路模型如图)所示。 8 : ; < 系统完整的控制回路,
不仅与每个子系统有关, 还与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密 切相关; 不仅需考查其在物理域的性能, 还要关注它在信息 域、 认知域的效能; 不仅要有静态的分析, 还要动态地观察 影响其效能发挥的因素。对这样的复杂系统进行效能评估 时, 如采取简单、 孤立、 静态的方法, 很难充分反映系统整体 所发挥的综合效能, 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