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下
《出师表》课本原文
《出师表》课本原文《出师表》课本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白话译文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出师表》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4)先帝:这里指刘备。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第23课《出师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 用来
诚宜开张圣听, 以
发扬光大
发扬,扩展
光先帝遗德,恢弘
随意地看轻自己 称引 不合道理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 失义,
以致 忠诚进谏
以塞 忠谏之路也。
译文: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 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忠诚有志
疆场表示原因 追念 特殊的礼遇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还没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 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 是侍奉守卫的臣子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 作战,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把它报答给陛下啊。
文学常识
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 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 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 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 彩。
字音字形 崩殂(cú) 恢弘( hóng ) 倾颓 (tuí) 妄自菲(fěi)薄( bó)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裨(bì)补阙(quē)漏
字音字形 郭攸( yōu )之 以遗陛下(wèi)
作者在第二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 严明赏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忠良诚实的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选拔 来 给予 我,谦称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
善良 公正,公平
将军向宠,性行淑 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知识点考点最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知识点考点最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
【考点】〔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
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
〔崩殂〕指帝王之死。
崩:皇帝死亡;殂:读作cú,死亡。
〔三分〕指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疲弊〕也作“疲敝”,疲乏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判断句,用助词“也”表示判断。
译为: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
诚:的确,确实。
秋:时候。
【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然而,侍从护卫的官员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奋不顾身,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
【考点】〔……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
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然而”或“但是”。
盖:连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句中有三个“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即“于内”“于外”“于陛下”,“于”是介词,这里都译为“在”。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确实应该扩大皇上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扩展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主语“陛下”。
宜:应该。
“开张圣听”是动宾结构,“开张”是动词,意思是“扩大”,“圣听”是名词,意思是“皇上听闻”因此,如果直译,就是“扩大皇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也可译为“广泛听取意见”。
注意古今异义:现代汉语中“开张”指商店等开始营业。
〔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光:动词,发扬光大;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2024)
2024/1/30
25
思考题
“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是诸葛亮在《出 师表》中表达自己为 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 的决心和信念。这句 话的精神内涵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21
延伸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简介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2024/1/30
《三国演义》与《出师表》的关联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出师表》中的描写有何异同,以及两者 在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联系。
《三国演义》的阅读建议
给出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些建议,如选择合适的版本、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关注历史 背景等。同时,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名著。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前汉和后汉的兴衰原因、蜀 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等,突出北伐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4/1/30
10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2024/1/30
11
诸葛亮形象塑造
忠诚与智慧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被塑造为 忠诚于蜀汉、智慧超群的谋士形 象。他时刻以国家大事为重,为
蜀汉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2019年部编人教版《出师表》书下注释及理解性默写
2019年部编人教版《出师表》书下注释及理解性默写《出师表》书下注释1.选自《》。
公元227年,XXX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2.【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221-223年在位。
3.【崩殂】。
崩,。
4.【秋】。
5.【内】6.【外】这里指。
7.【追】。
8.【殊遇】9.【开张圣听】。
意思是。
10.【光】。
11.【恢弘】12.【妄自菲薄】13.【引喻失义】。
引喻,。
失义,。
14.【官中府中】指。
1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臧否,。
异同,这里指。
16.【作奸犯科】。
17.【有司】。
18.【刑】。
19.【平明之理】。
20.【内外异法】21.【良实】。
22.【XXX】。
23.【简拔】。
24.【愚】。
25.【咨】。
26.【必能裨补阙漏】。
阙漏,。
27.【有所广益】这里指。
28.【性行淑均】。
XXX均,。
29.【行阵30.【先汉】即。
下文的“后汉”即。
31.【所以】这里表示。
32.【痛恨】33.【XXX死节】。
34.【躬耕】。
躬,35.【XXX】36.【卑鄙】。
37.【猥】。
这里有“”的意思。
38.【枉屈】39.【感激】。
40.【驱驰】。
41.【倾覆】。
这里指。
XXX十三年,XXX在当阳长坂坡被打败。
42.【尔来】43.【临崩寄臣以大事】,并对XXX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44.【夙夜】。
45.【不效】。
46.【不毛】。
这里指。
47.【奖】48.【庶】49.【驽钝】,这是XXX的话。
XXX,,。
钝,。
50.【攘除】。
51.【旧都】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
52.【推敲损益】。
损,。
益,。
53.【效】这里是的意思。
54.【告】。
55.【兴德之言】。
56.【慢】。
57.【彰其咎】。
彰,。
58.【咨XXX】。
诹,。
59.【雅言】。
60.【先帝遗诏】给后主的遗诏。
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
遗诏中说:“,。
,能服于人。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6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 是西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 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 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 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郭攸之、 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 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 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 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第一段文本分析
1.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不利: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 追殊遇报陛下: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3.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 开张圣听 4.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广开言路
梳理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 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 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偏义词,偏“异”,不同。 专职官员 判定 名作动,罚 来,表目的 显示 公平严明 的 治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形作动,亲近 形作动,疏远 “……的原因” 痛心遗憾 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 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
作者自叙身世目的是什么?
(1)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低微的身份,表达对先帝知 遇之恩感激之情。 (2)概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以 激励后主追念先帝的教诲,进一步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亮五月渡泸、出师伐魏而定中原,正是为了报答先帝, 完成先帝未竟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师表》是在高中语文的课本上会学到的一篇课文,你知道它的意思、作者和创作背景吗?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师表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课本原文_《出师表》原文
《出师表》课本原文_《出师表》原文《出师表》课本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白话译文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出师表》古诗全文带拼音
《出师表》古诗全文带拼音《出chū师shī表biǎo/》诸zhū葛ɡě亮liànɡ〔两liǎnɡ汉hàn〕先xiān帝dì创chuànɡ业yè未wèi半bàn而ér中zhōnɡ道dào崩bēnɡ殂cú,今jīn天tiān 下xià三sān分fēn,益yì州zhōu疲pí弊bì,此cǐ诚chénɡ危wēi急jí存cún亡wánɡ之zh ī秋qiū也yě。
然rán侍shì卫wèi之zhī臣chén不bú懈xiè于yú内nèi,忠zhōnɡ志zhì之zh ī士shì忘wànɡ身shēn于yú外wài者zhě,盖ɡài追zhuī先xiān帝dì之zhī殊shū遇yù,欲yù报bào之zhī于yú陛bì下xià也yě。
诚chénɡ宜yí开kāi张zhānɡ圣shènɡ听tīnɡ,以yǐ光ɡuānɡ先xiān帝dì遗yí德dé,恢huī弘hónɡ志zhì士shì之zhī气qì,不bù宜yí妄wàn ɡ自zì菲fěi薄bó,引yǐn喻yù失shī义yì,以yǐ塞sè忠zhōnɡ谏jiàn之zhī路lù也yě。
宫ɡōnɡ中zhōnɡ府fǔ中zhōnɡ,俱jù为wéi一yì体tǐ;陟zhì罚fá臧zānɡ否pǐ,不bù宜yí异yì同tónɡ。
《出师表》原文、解释及翻译
【原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词】优劣: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所:该去的地方。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 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 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原文】(第五段)亲贤臣,远小人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词】布衣:古义,借代用法,指平民;今
义,布做的衣服。躬耕:亲自耕种。于:在。苟全:
苟且保全。于乱世:在乱世里。闻达:闻名显贵。 【翻译】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 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 官扬名。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解词】诚:实在。以:连词,来,表目的。遗德: 遗留的美德。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以:连词,以 致,表结果。 【翻译】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 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 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 道路啊!
【原文】(第二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词】俱:都。为:是。一体:一个整体。
陟罚臧否:陟,提升;罚,处罚;臧,表扬、褒奖,
否:批评;即是奖惩功过、好坏之意。 【翻译】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 官员;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 而异。
【原文】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解词】若:如果。为:做。忠:尽忠国家的事。 善:好事。者:„„的人。以:连词,来,表目的。昭: 显示,表明。平明之理:公正清明的治理。异法:法异, 法令不同。也:语气词,停顿。 【翻译】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 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 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 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出师表》课下注释测试题
《出师表》课下注释测试题1.选自《》2.崩殂:。
崩, 。
殂, 。
3.秋:。
4.内:。
5.外:6.殊遇:。
7.追:。
8.开张圣听:。
意思是要后主。
9.光:。
10.恢弘:。
11.妄自菲薄:。
12.引喻失义:。
引喻, 、。
失义, 。
13.宫中府中:指。
14.陟罚减否,不宜异同:。
陟, 。
臧否。
异同, 。
15.作奸犯科:。
16.刑:。
17.平明之理:。
18.内外异法:。
19.良实:。
20.志虑忠纯:。
21.简拔:。
22.愚:23.咨:。
24.必能裨补阙漏:。
阙漏, 。
25.有所广益:。
26.性行淑均:。
淑, 。
均,27.行阵:。
28.所以:。
29.痛恨:。
30.贞良死节:。
31.躬耕:。
躬, 。
32.闻达:。
33.卑鄙:。
34.猥:。
这里有“”的意思。
35.枉屈:。
36.感激:。
37.驱驰:。
38.倾覆:。
这里指。
39.尔来:。
40.夙夜:41.不效:。
42.不毛:。
这里指的地方。
43.奖:44.庶:。
45驽钝:比喻,这是诸葛亮的话。
驽, 。
钝, 。
46.攘除:。
47.斟酌损益:。
损, 。
益, 。
48.效:这里是的意思。
49.告:。
50.兴德之言:。
51.慢:。
52.彰其咎:。
彰, 。
53.咨诹善道:。
诹, 。
54.雅言:指。
55.涕零:。
《出师表》九年级全一册文言文课后专练(部编版)
九下《出师表》——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课后训练(十)【考点解析】:《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
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
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蝾峻拔。
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谅心,思之动心。
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由人到己,文势跌宕。
表文以“臣本布衣”起笔,别开生面。
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分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
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郭攸之: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
是他能与后来成为“蜀汉四相”中的费祎、董允齐名,可见他的能力才干着实出众;二是,他是被先帝刘备亲自选拔出来辅佐儿子刘禅的近臣,而且后来又受到诸葛亮所亲信,可见他的品性才华在当时蜀汉皆是佼佼者。
费祎: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董允:能匡扶君主,保持蜀汉后方稳定。
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
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
向宠:性行淑均,畅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锦囊妙计,三气周瑜,七擒七纵孟获,北伐曹魏,木牛流马,挥泪斩马谡,空城计,星陨五丈原。
等等有很多。
《出师表》课文译文: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
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
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九下语文出师表注音
九下语文出师表注音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所以读yòu】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逐句翻译
出师表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崩殂(cú):死。
古代帝王死亡叫“崩”,也叫“殂”。
疲弊,民力困乏。
诚:的确。
秋:年头,时候。
先帝开创的事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裂为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懈:懈怠。
于:在。
忘身:奋不顾身。
追:追念。
盖:连词,表推断原因,大概。
于:在。
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张,扩大。
光:发扬发大。
恢弘:扩大,发扬。
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
妄,随意;菲薄,轻视,小看。
引喻失义:讲话不当。
引喻,称引,譬喻。
以:以致。
塞(sè):堵塞。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劝谏的道路啊。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zhì):提升;罚:惩罚;臧否(zāng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臧:善,这里指表扬;否:恶,这里指批评。
异同:不同。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法律条文。
及:以及。
为:做。
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论:评定。
刑:罚。
以:来。
昭:显示,表明;平:公平;明:严明;理:治理。
偏私:偏袒,有私心。
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内宫和外府。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识记文言词语躬:亲自,自身。
闻达:闻名显达。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卑:身份低下。
鄙:见识短浅。
与今义不同。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屈尊就卑。
顾:拜访,探望。
感激:感奋激发。
驱驰:驱车追赶。
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自那时以来。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
夙:清晨。
夙夜:早晚。
忧:忧愁焦虑。
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不毛:不生长草木。
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奖:劝勉,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所以:用来……的。
(区别于前面的“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斟酌损益:斟情情理、考虑得失。
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损:减少。
益:增加2. 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而感奋激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急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讲解:第六段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以“兴汉室”的决心。
第七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识记文言词语托:委托,交给。
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告:祭告。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话。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公布。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办法。
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
察:明察。
雅言:正确合理的言论。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2. 参考译文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讲解:这一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
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
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二)探究内容1. 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明确: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上效命这个好条件。
2.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
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3.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①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环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
全文仅600多字,先后13处提及先帝。
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②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③处处为“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2)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所广益./精益.求精 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 不求闻达./知书达.理 由是.感激/实事求是.C. 夙夜忧.叹/忧.心如焚 庶竭.驽钝/尽心竭.力 D. 察纳雅.言/温文尔雅. 临表涕.零/涕.泪交流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理解:请葛亮之所以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好,军事才干突出,深得刘备赞誉。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都会为桓帝、灵帝二位君主深深叹息,并对他们感到痛心和遗憾。
理解:刘备痛心和遗憾的原因是桓、灵二帝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
【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关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理解:诸葛亮于“倾覆”时接受任务,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付大事的恩情。
3. 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
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太宗①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②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④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链接材料二】嗣⑤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
迎二圣⑥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⑦,主上奠枕⑧,余⑨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注:①[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
②[征]魏征,唐初政治家。
③[雅]平日,向来。
④[劳]慰劳。
⑤[嗣]随后,接下来。
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⑦[虞]优處,忧患。
⑧[奠枕]安枕。
⑨[余]指岳飞。
参考答案:1. C 解析:A. 益:好处、益处/更加。
计:计算;B. 达:显达/懂得。
是:代词/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D. 雅:正确/文雅。
涕:眼泪/鼻涕。
C. 忧:忧愁焦虑。
竭:竭尽。
2. 乙解析:甲句翻译应是“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丙句翻译应是“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急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为报先帝遗愿,已经评定南方并即将北伐,以便早日铲除奸雄,回复汉朝基业。
此外他还用恳切的话语劝勉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论述至情至理,体现他心系国家命运,对国事鞠躬尽瘁,直言进谏,耿直不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