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双目立体视觉与BP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的应用综述
bp神经网络的应用综述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一种神经网络形式在不断发展,因其计算能力强,对现实世界较好地识别和适应能力,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BP神经网络是最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之一。
BP神经网络是指以马尔可夫随机过程为基础的反向传播算法,具有自组织学习、泛化、模糊推理的特点,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它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BP神经网络可以用来解决分类问题。
它可以根据给定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训练模型以分类相关的输入特征。
这种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工业控制问题、专家系统任务等。
例如,BP神经网络可以用来识别照片中的面孔,帮助改进自动门的判断等。
此外,BP神经网络还可以用于计算机视觉,即以计算机图像识别的形式进行图像处理。
通常,计算机视觉技术需要两个步骤,即识别和分析。
在识别步骤中,BP神经网络可以被用来识别图片中的特征,例如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在分析步骤中,BP神经网络可以用来分析和判断图片中的特征是否满足要求。
此外,BP神经网络还可以用于机器人技术。
它可以用来识别机器人环境中的物体,从而帮助机器人做出正确的动作。
例如,利用BP神经网络,机器人可以识别障碍物并做出正确的行动。
最后,BP神经网络还可以用于未来的驾驶辅助系统中。
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摄像机,搜集周围环境的信息,经过BP神经网络分析,判断当前环境的安全程度,及时采取措施,以达到更好的安全驾驶作用。
综上所述,BP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学习、泛化、模糊推理的特点,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用于分类问题、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和驾驶辅助系统等。
然而,BP神经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训练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容易受到噪声攻击等。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改进BP神经网络,使其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2024年度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的研究》范文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机器人导航、工业检测、无人驾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围绕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概述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通过模拟人眼的视差感知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利用两个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场景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算法分析,得到场景中物体的三维信息。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主要包括相机标定、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立体匹配、三维重建等步骤。
三、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是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核心部分,它通过计算左右相机获取的图像间的视差信息,实现场景中物体的三维定位。
具体而言,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首先需要对相机进行精确的标定,以获取相机的内外参数。
然后通过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获取场景中的特征点或特征线。
接着,利用立体匹配算法,将左右相机获取的图像进行匹配,得到视差图。
最后,根据视差信息和相机的内外参数,计算得到场景中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
四、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技术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技术是在定位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分析物体的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信息,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分类。
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导航、工业检测等领域。
五、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无人驾驶领域,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定位和障碍物识别,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自动驾驶的准确性。
在机器人导航领域,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精准的路径规划和导航。
在工业检测领域,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快速检测和质量控制。
六、研究展望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综述
2 0 1 5年 2 月
F e b . 2 01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8 4 2 5 ( z ) . 2 0 1 5 . 0 2 . 0 1 4
双 目立 体 视 觉 匹 配 技 术 综 述
曹之 乐 , 严 中红 , 王 洪
Su mm a r y o f Bi n o c ul a r St e r e o Vi s i o n Ma t c h i ng Te c hno l o g y
CAO Z h i — L e,YAN Z h o n g — Ho n g,W ANG Ho n g
( C o l l e g e o f P h a r ma c y a n d B i o m 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5 4, C h i n a )
( 重庆 理工 大学 药学 与 生物工 程学 院 , 重庆
摘
4 0 0 0 5 4 )
要: 立体视 觉 匹配技 术是 立体视 觉研 究 的核 心 问题 。立 体 匹配方 法在 不 同的 应 用领域
有 着不 同的应 对策略 。介 绍 了双 目视 觉 立体 匹配技 术 的 原理 和 一 些研 究 关键 点。 通过 总结现 有各 种算 法 的优 缺 点 , 对基 于 区域 的立体 匹配算 法和基 于全局 的立体 匹配 算法进 行 了深入 论述
.
Abs t r a c t :Th e c o r e p a r t o f t h e s t e r e o v i s i o n i s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g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f e l d s,t he r e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 me t h o ds t o d e a l wi t h.Fi r s t ,t h e p a p e r b r i e ly f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p in r c i p l e o f b i n o c ul a r v i s i o n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d s o me ke y p o i n t s .S e c o n d l y,we s u mme d u p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v a r i o u s a l g o r i t h ms a n d h a d d e e p l y d i s c u s s e d a n d s t u d i e d t h e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 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 o n d i s t ic r t a n d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 a l g o r i t hm b a s e d o n o v e r a l l s i t ua t i o n.Fi na l l y, t he 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 lg a o r i t h m o f t h e f u t u r e wa s p r o s p e c t e d,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s o me v a l u a b l e i d e a s f o r t ho s e wh o s t u d y i n t h i s ie f l d. Ke y wor ds:b i n o c u l a r s t e r e o v i s i o n;s t e r e o ma t c h i n g;d y n a mi c pr o g r a mmi n g;i ma g e s e g me n t a t i o n; b e l i e f p r o pa g a t i o n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是指利用人类双眼在空间中略微不同的视角,联合大脑进行视觉信息的处理和匹配,从而获得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在现代科技中,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可以实现很多实用的应用,比如立体影像、立体游戏、机器人视觉导航等。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双目立体视觉原理人类通过双眼获取的两幅视觉图像,实际上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投影。
这两幅图像之间存在视差,也就是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位置差异。
大脑通过对这些视差的处理,得出了深度信息,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三维空间位置。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主要涉及视差的计算和匹配。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利用计算机对双眼获取的两幅图像进行处理和匹配,从而获取深度信息。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视差计算、视差匹配和深度图生成等步骤。
1. 视差计算:通过一系列像素级的图像处理方法,计算出两幅图像之间的视差。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 SGM)、立体匹配算法(Stereo Matching)、视差图像传感器(Depth Sensing Image Sensor)等。
2. 视差匹配:将两幅图像中对应的像素进行匹配,找到它们之间的视差值。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点的匹配、基于像素级的匹配等。
3. 深度图生成:根据计算得出的视差信息,生成目标物体的深度图,从而实现三维空间中物体位置的感知。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原理是基于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通过模拟人类双眼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数字图像的深度感知和立体视觉效果。
二、双目立体视觉应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应用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
以下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双目立体视觉应用。
1. 立体影像: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可以实现立体影像的拍摄和显示。
通过双目相机拍摄的图像以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可以实现逼真的立体影像体验。
BP神经网络概述
BP神经网络概述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
输入层接收外界输入的数据,隐藏层对输入层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转化,输出层输出最终的结果。
网络的每一个节点称为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具有不同的权值,通过权值的调整和激活函数的作用,网络可以学习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个阶段。
前向传播时,输入数据通过输入层向前传递到隐藏层和输出层,计算出网络的输出结果;然后通过与实际结果比较,计算误差函数。
反向传播时,根据误差函数,从输出层开始逆向调整权值和偏置,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更新权值,使得误差最小化,从而实现网络的学习和调整。
BP神经网络通过多次迭代学习,不断调整权值和偏置,逐渐提高网络的性能。
学习率是调整权值和偏置的重要参数,过大或过小的学习率都会导致学习过程不稳定。
此外,网络的结构、激活函数的选择、错误函数的定义等也会影响网络的学习效果。
BP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模式识别中,BP神经网络可以从大量的样本中学习特征,实现目标检测、人脸识别、手写识别等任务。
在数据挖掘中,BP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模式,用于市场预测、股票分析等。
在预测分析中,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房价、气温、销售额等。
综上所述,BP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学习能力,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领域。
尽管有一些缺点,但随着技术的发展,BP神经网络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和应用价值的模型。
BP神经网络ppt
人工神经网络 是生物神经网络的某种模型(数学模型) 是对生物神经网络的模仿 基本处理单元为人工神经元
1. 生物神经系统与生物神经元
大量生物神经元的广泛、复杂连接,形成生
物神经网络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BNN)。
实现各种智能活动
生物神经元(neuron)是基本的信息处理单元
(1)生物神经系统
生物神经元(neuron)是基本的信息处理单元, 其组成:
➢ 树突(dendrites), 接收来自外接的信息 ➢ 细胞体(cell body), 神经细胞主体,信息加工 ➢ 轴突(axon), 细胞的输出装置,将信号向外传递,
与多个神经元连接 ➢突触 (synapsse), 神经元经突触向其它神经元(胞体 或树突)传递信号
2 1m =
2 j1
dj f
net
L1 j
2
样本集内所有样本关于该网络的总输出误差
Etotal E
输出层l L 1节点j的净输入
实际输出
nL2
net
L1 j
O L1 L2
ij i
i 1
O L1 j
1
1+e-
net
L1 j
II
输出层的权值iLj 1调整
隐含层 L 2 输出层 L 1
nL2
net
L1 j
=
O L1 L2 ij i
i 1
权值iLj 1对误差E的影响
E
iLj 1
E
net
L1 j
net
L1 j
iLj 1
O L1 L2
j
i
输出层的权值iLj 1调整 iLj 1修正应使误差E最快减小
BP神经网络的简要介绍及应用
BP神经网络的简要介绍及应用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简称BP网络)是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它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每层都由多个神经元(节点)组成,并且每个神经元都与下一层的神经元相连。
BP网络的训练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
前向传播时,输入数据从输入层向隐藏层和输出层依次传递,每个神经元计算其输入信号的加权和,再通过一个激活函数得到输出值。
反向传播时,根据输出结果与期望结果的误差,通过链式法则将误差逐层反向传播至隐藏层和输入层,并通过调整权值和偏置来减小误差,以提高网络的性能。
BP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模式识别:BP网络可以用于手写字符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模式识别任务。
通过训练网络,将输入样本与正确的输出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未知样本的识别。
2.数据挖掘:BP网络可以用于分类、聚类和回归分析等数据挖掘任务。
例如,可以用于对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类、对客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等。
3.金融领域:BP网络可以用于预测股票价格、外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变动趋势。
通过训练网络,提取出对市场变动有影响的因素,从而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
4.医学诊断:BP网络可以用于医学图像分析、疾病预测和诊断等医学领域的任务。
例如,可以通过训练网络,从医学图像中提取特征,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5.机器人控制:BP网络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路径规划等控制任务。
通过训练网络,机器人可以通过感知环境的数据,进行决策和规划,从而实现特定任务的执行。
总之,BP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适应能力。
它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金融预测、医学诊断和机器人控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然而,BP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训练时间较长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神经网络模型和训练算法。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的研究》范文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三维重建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定位和识别技术,分析其原理、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基于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两个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物体的图像信息,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两幅图像进行匹配、计算,从而得到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
该技术主要包括相机标定、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三维重建等步骤。
三、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是利用双目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物体进行定位。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相机标定:确定相机内参和外参,包括相机的焦距、光心位置、畸变系数等。
2. 图像预处理:对两幅图像进行去噪、平滑等处理,以便更好地提取特征。
3. 特征提取与匹配:利用特征提取算法(如SIFT、SURF等)提取两幅图像中的特征点,并通过匹配算法(如暴力匹配、FLANN匹配等)找到对应的特征点。
4. 三维定位:根据匹配的特征点,利用三角测量法等算法计算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
四、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技术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技术是在定位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物体进行分类、识别。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特征描述与分类:根据提取的特征点,建立物体的特征描述符,并通过分类器(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物体进行识别,包括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
3. 深度学习应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等)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识别和分类。
五、应用领域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和识别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导航与无人驾驶:通过双目相机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无人驾驶。
双目视觉测距国内外研究综述
双目视觉测距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引言双目视觉测距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模拟人类双眼来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
双目视觉测距技术在机器人导航、三维重构、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国内外双目视觉测距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该主题。
二、双目视觉测距原理双目视觉测距原理基于视差的概念,即两个摄像机观察同一场景时,由于视点的差异,同一物体在两个图像中的位置会有所偏移。
通过计算这个偏移量,可以推导出物体到摄像机的距离。
2.1 视差计算方法视差计算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和基于区域的方法。
2.1.1 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基于特征点的方法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如角点、边缘等,计算特征点在两个图像中的视差,从而得到深度信息。
常用的算法有SIFT、SURF、ORB等。
2.1.2 基于区域的方法基于区域的方法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计算这些区域的视差。
常见的算法有块匹配、全局优化等。
2.2 双目标定双目标定是双目视觉测距的前提,它的目标是确定两个摄像机之间的几何关系。
常用的双目标定方法有张正友标定法、Tsai标定法等。
三、国内双目视觉测距研究国内在双目视觉测距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研究成果。
3.1 XXX方法XXX方法是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双目视觉测距方法,它通过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点,并利用这些关键点的视差信息计算深度。
该方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测距精度。
3.2 XXX方法XXX方法是一种基于区域的双目视觉测距方法,它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利用区域间的视差信息计算深度。
该方法在复杂场景中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3.3 XXX方法XXX方法是一种结合了特征点和区域的双目视觉测距方法,它通过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点和区域,综合利用它们的视差信息计算深度。
该方法在复杂光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四、国外双目视觉测距研究国外在双目视觉测距方面也有很多杰出的研究成果,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性研究。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是指通过两只眼睛分别观察同一对象,利用双眼之间的视差差异和视差信息,从而产生深度感知,实现三维物体视觉的过程。
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之一。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研究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视觉、虚拟现实和三维重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原理是人类双眼之间的视差差异。
当我们用两只眼睛观察同一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会产生两张不同的视网膜图像。
这两张图像中的像素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就是视差,而视差大小与物体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近的物体视差大,距离远的物体视差小。
通过测量双眼视差,就可以得到物体的深度信息。
这就是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基本原理。
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中,首先需要对两幅图像进行匹配,找到对应的特征点。
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之间的视差差异,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这个过程就是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关键步骤。
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匹配,是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用双目视觉来解释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双目立体视觉匹配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目前,双目立体视觉匹配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投入。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研究涉及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几何、深度学习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图像处理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各种算法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包括边缘、纹理、颜色等。
在模式识别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设计匹配算法,识别图像中相似的特征点。
在计算几何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建立深度图和三维模型之间的几何关系。
在深度学习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提高匹配的准确度和速度。
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研究中,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
首先是图像的不一致性和噪声干扰。
由于双眼视角的差异以及环境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物体在不同图像中的特征点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
《2024年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范文
《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双目立体成像技术作为计算机立体视觉的重要应用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双目立体成像技术是基于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系统,利用两个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场景,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从而实现三维重建。
其基本原理包括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立体匹配和三维重建等步骤。
在图像获取阶段,双目相机通过各自的镜头拍摄同一场景的左右两张图像。
接着,进行图像预处理,包括去噪、校正等操作,以改善图像质量。
然后,通过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出左右图像中的特征点。
在立体匹配阶段,根据一定的匹配准则,将左右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匹配,从而得到视差图。
最后,通过三维重建算法,根据视差图和相机参数,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三维坐标,实现三维重建。
三、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图像获取阶段,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相机的分辨率和拍摄速度,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在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阶段,研究者们通过改进算法,提高了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立体匹配阶段,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匹配算法,如基于区域的匹配算法、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等,以提高匹配精度和速度。
在三维重建阶段,研究者们通过优化算法,提高了三维重建的精度和效率。
四、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应用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首先,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方面,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和识别,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导航和避障信息。
其次,在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方面,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场景的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的呈现,为人们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双目视觉测距国内外研究综述
双目视觉测距国内外研究综述双目视觉测距技术是一种利用两个摄像机来获取深度信息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目视觉测距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在双目视觉测距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国内双目视觉测距研究我国的双目视觉测距研究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学者开始探究双目视觉测距的基本理论。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一批新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相继出现。
其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训练一个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在不同数据集上得到较好的结果(如KITTI数据集上的误差小于1%),证明了基于CNN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国外双目视觉测距研究国外的双目视觉测距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近年来,许多高效和准确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相继出现。
其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Deep3DBox、DispNet和Pseudo-lidar等算法,在KITTI数据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也有一些基于几何学的传统算法,如MatchNet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双目视觉测距技术的应用双目视觉测距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通过双目相机获取道路上车辆和物体的深度信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在机器人领域,双目相机可以帮助机器人对周围环境进行3D建模和识别,实现机器人导航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结论双目视觉测距技术作为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双目视觉测距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得到研究和应用。
双目立体视觉 综述
•
•
[13] 常淑华.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预处理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0(1):95-100
[14] 杨明.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2013-11-5 2
参考文献(二)
• • • [15] 尚倩,阮秋琦等.双目立体视觉的目标识别与定位[J].智能系统学报,2011,6(4):303-311 [16] 罗丹,廖志贤.基于OpenCV的双目立体视觉测距[J].大众科技,2011(4):52-71 [17] 万智萍 基于OpenCV的双目立体视觉监控跟踪系统_
•
• •
[18] 何春燕,周付根.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定标误差分析[J].中国体视与图像分析,2003,8(4):230-234
[19] 倪厚强,卞德广等.双目立体视觉运动机构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24(6):117-120 [20] 刘金颂,原思聪等.双目立体视觉中的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6):237239
一、研究意义
1、什么是视觉?
2、什么是计算机视觉?
3、什么是双目立体视觉?
2013-11-5
5
“双目”对于“单目”的优势
当一个摄像机拍摄图像时,由于图像中的像素点坐标 相对于真实的世界坐标并不是唯一的,这就造成深度信息 的丢失。
然而用两个摄像机同时拍摄图像时,可以获取同一场
景的两幅不同的图像,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图像像素间
计算机视觉
双目立体视觉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周杉 2013.10.24
2013-11-5 1
参考文献(一)
• • • • [1] 隋婧金,金伟其.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 [J].电子技术应用 ,2004(10) [2] 丁香,韩蕊,张岁.浅析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及其发展[J] .华人时刊(中旬刊),2012(12) [3] 牛海涛 .双目立体视觉关键技术研究[D]. 苏州大学:光学 ,2011 [4] 程黄金.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技术分析与应用前景[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1:21452147 • • • • [5] 郑俊.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机器人测量技术研究[J] . 计量技术,2005:15-17 [6] 刘天亮.双目立体视觉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09 [7] 葛动元,姚锡凡等.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6):188-189 [8] 张可,张棉好.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J].传感器与微笑系统,2006,25(10):31-37 ISTIC、PKU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是一种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来获取深度信息的技术。
通过比较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实现立体视觉。
这项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三维重建、物体识别、姿态估计等领域。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的原理是利用人类的双眼视差来获得深度信息。
当一个物体处于距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时,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视差。
通过比较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在计算机视觉中,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也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像中的像素点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视差,从而获取深度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双目立体视觉匹配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如计算图像中的像素点之间的视差、处理图像中的噪声和遮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算法和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点匹配、立体匹配算法等。
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中,特征点匹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寻找图像中的特征点,并比较它们在两个图像中的位置来计算视差。
特征点可以是图像中的角点、边缘点、纹理点等。
当两个图像中的特征点匹配成功时,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视差,并获得深度信息。
除了特征点匹配外,立体匹配算法也是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中的重要方法。
该算法通过比较两个图像中的区域来计算视差,并获取深度信息。
在立体匹配算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区域匹配算法、基于能量函数的算法、基于图割的算法等。
这些算法都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像中的区域来计算视差,并获取深度信息。
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双目立体视觉匹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双目立体图像的特征提取和深度估计。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图像中的噪声和遮挡,并获得更精确的深度信息。
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视觉技木,它可以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中实现三维重建、物体识别、姿态估计等应用。
要实现双目立体视觉匹配,需要解决图像中的特征点匹配、立体匹配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等问题。
《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范文
《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实现三维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立体匹配算法作为双目立体视觉的核心技术,对于三维重建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中的立体匹配算法,分析其原理、优缺点及改进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双目立体视觉基本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基于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两个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同一场景的图像,然后利用立体匹配算法对两幅图像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场景的三维信息。
其中,相机标定、图像获取、特征提取等是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重要环节。
三、立体匹配算法概述立体匹配算法是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中的核心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在两个相机获取的图像中,寻找对应的特征点或像素点,从而计算出视差图。
目前,常见的立体匹配算法包括基于区域的匹配算法、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和基于相位的匹配算法等。
四、常见立体匹配算法分析1. 基于区域的匹配算法:该类算法通过计算两个像素点或区域之间的相似性来匹配对应的点。
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容易受到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匹配精度不高。
2. 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该类算法先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或特征线等,然后根据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匹配。
其优点是能够适应复杂的场景和光照变化,但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对匹配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3. 基于相位的匹配算法:该类算法利用相位信息进行匹配,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视差图。
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噪声和畸变较为敏感。
五、立体匹配算法的改进方法针对上述立体匹配算法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方法:1. 引入多尺度信息:结合不同尺度的信息,提高匹配算法对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
2. 融合多特征信息:将颜色、纹理、边缘等多种特征进行融合,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提高特征提取和匹配的精度和效率。
4. 优化视差图优化算法:通过优化视差图的计算过程,提高视差图的精度和连续性。
神经网络的综述
1.绪论 (3)1.1 神经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3)1.2神经网络的定义 (3)1.3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 (4)1.4 神经网络研究的意义 (6)2.BP神经网络 (7)2.1 BP神经网络介绍 (7)2.2 BP算法的研究现状 (7)2.3 BP网络的应用 (8)2.4基本结构与学习算法 (8)2.5 动作过程 (11)2.6 主要特点及参数优选 (13)3.BP网络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5)3.1 材料设计 (15)3.2 性能预测 (16)2.4损伤检测和预测 (17)2.5 结论 (17)致谢: (18)BP神经网络综述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和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网络的VC 维计算和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着重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随后对BP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分为了导师知识学习训练和模式识别决策,并重点分析了导师知识学习训练的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最后介绍了BP神经网络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控制;应用;维;数据挖掘Abstract:It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neural network contro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t discusses two aspects: the Vapnik-Chervonenkis dimension calculation and the data mining in neural nets.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o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technology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Key words: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Neural Network Control;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neural networks, and then it divides the learning methods of BP neural network into a inst ructor knowledge learning trai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decisions, and focus on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 m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mentors training .And finally it introduc es the applications of BP neural network in performance prediction.Application;Vapnik-Chervonenkis Mimension;Data Mining1.绪1.1 神经网络的提出与发展系统的复杂性与所要求的精确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简介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简介1. 什么是视觉视觉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同时又是人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功能和手段。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有75%来自视觉系统,用机器模拟人类的视觉功能是人们多年的梦想。
视觉神经生理学,视觉心里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为利用计算机实现模拟人类的视觉成为可能。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计算机视觉正成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和检验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机器零件的自动检测、智能机器人控制、生产线的自动监控等;在国防和航天等领域,计算机视觉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如运动目标的自动跟踪与识别、自主车导航及空间机器人的视觉控制等。
人类视觉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从感觉到知觉的复杂过程,从狭义上来说视觉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场景作出对观察者有意义的解释和描述;从广义上说,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和观察者的意愿,在解释和描述的基础上做出行为规划或行为决策。
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目的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信息来认知三维环境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使机器能感知三维环境中物体的几何信息(如形状、位置、姿态运动等),而且能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描述、存储、识别与理解,计算机视觉己经发展起一套独立的计算理论与算法。
2. 什么是计算机双目立体视觉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
融合两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使我们可以获得明显的深度感,建立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将同一空间物理点在不同图像中的映像点对应起来,这个差别,我们称作视差(Disparity)图像,如图一。
图一、视差(Disparity)图像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合适、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制造现场的在线、非接触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人造立体视觉原理
人造立体视觉是一种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技术,旨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分析三维场景,从而获取深度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与环境互动。
其原理基于多种方法和技术,以下是一些主要原理:
视差原理:人工立体视觉的基础原理之一是视差。
当一个对象在两只眼睛的视野中呈现不同的位置时,产生了视差。
通过测量这种视差,计算机可以估计物体的深度信息。
双目立体视觉:这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来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
通过两个摄像头或传感器模拟左眼和右眼的视角,然后计算视差以确定物体的深度。
结构光:这是一种使用激光或光投影仪发射结构化光的技术。
通过观察物体表面上的光线变化,计算机可以推断出物体的形状和深度。
时间飞行(Time-of-Flight):时间飞行摄像机使用光的速度来测量物体到摄像机的距离。
它发射光脉冲,然后测量光脉冲返回摄像机所需的时间,以确定深度信息。
立体匹配算法:这些算法用于在左右摄像头图像之间找到对应的特征点,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视差。
常见的算法包括块匹配、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和极线几何等。
深度传感器:一些摄像机和传感器具有内置的深度传感器,如微软的Kinect和Intel的RealSense。
这些传感器可以直接提供深度信息,而无需额外的计算。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人造立体视觉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大量的标记数据进行训练,以改善深度估计的准确性。
这些原理和技术的组合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立体视觉,从而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这对于许多应用,如机器人导航、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建模和自动驾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分类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分类一、引言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双眼来感知物体深度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它模仿了人类的双眼视觉系统,并利用两个相机采集不同视角的图像,通过计算两个图像之间的视差(视点之间的差异),从而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
本文将对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分类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传统方法传统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1. 匹配算法匹配算法是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核心算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两个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称为对极约束),找到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视差。
常见的匹配算法包括:•基于灰度的匹配算法:使用像素灰度值进行匹配,如SAD(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和SSD(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等。
•基于特征点的匹配算法:使用特征点提取算法,如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和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等,进行匹配。
2. 深度计算深度计算是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它通过视差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信息。
常见的深度计算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利用成像几何关系,利用相机的内外参,计算出像素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到深度信息。
•基于视差图的深度计算:根据视差图,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滤波方法,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深度。
3. 重建方法重建方法是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获取的二维图像信息转换为三维点云或三维模型的过程。
常见的重建方法包括:•点云重建:利用深度信息,将每个像素点转化为三维空间中的点,并通过点云生成算法,生成完整的点云模型。
•三维模型重建:利用深度信息,将每个像素点转换为三维空间中的点,并通过三维模型重建算法(如表面重建算法),生成连续的三维模型。
三、深度学习方法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双目立体视觉任务。
双目视觉简介
双目立体视觉,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这样解释的: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
我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三维感知的世界,毕竟二维世界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要求的。
一视差 Disparity与深度图那么提到双目视觉就不得不提视差图:双目立体视觉融合两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使我们可以获得明显的深度感,建立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将同一空间物理点在不同图像中的映像点对应起来,这个差别,我们称作视差(Disparity)图像。
对于视差的理解自己可以体验一下:将手指头放在离眼睛不同距离的位置,并轮换睁、闭左右眼,可以发现手指在不同距离的位置,视觉差也不同,且距离越近,视差越大。
那么提到视差图,就有深度图,深度图像也叫距离影像,是指将从图像采集器到场景中各点的距离(深度)值作为像素值的图像。
获取方法有:激光雷达深度成像法、计算机立体视觉成像、坐标测量机法、莫尔条纹法、结构光法。
那么这里引申一下深度图与点云的区别,点云:当一束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所反射的激光会携带方位、距离等信息。
若将激光束按照某种轨迹进行扫描,便会边扫描边记录到反射的激光点信息,由于扫描极为精细,则能够得到大量的激光点,因而就可形成激光点云。
深度图像经过坐标转换可以计算为点云数据;有规则及必要信息的点云数据可以反算为深度图像。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前的博客里,有使用PCL库实现过点云提取深度图,当然给出相机参数也是可以由深度图转为点云的。
截图一个深度图:所以深度与视差的关系如下比如绝对差值法绝对差值图的计算方法如下:D=|L-R|式中,L、R和D分别代表左视图、右视图和对应的绝对差值图的亮度值。
绝对差值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视差图,但是它的计算方法最为简单,速度快,它给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22 传统的立体视觉算法及视觉系统标定 22.1传统的立体视觉算法 22.2 传统的摄像机标定 33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摄像机标定 43.1 BP神经网络 43.2 改进的BP算法 53.3 基于BP网络的摄像机标定过程 64 仿真实验设计 75 实验结果与分析 71 引言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车身检测、机器人视觉导航、三维重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的中心任务就是利用人工视觉系统对三维场景进行描述和识别。
所谓的描述是指丢弃深度信息,将三维场景生成二维图像;而所谓的识别则是指由若干幅二维图像恢复深度轮廓等三维信息。
在此之前,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确定真实场景中的三维点与所描述对应的二维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种关系是由摄像机成像几何模型决定的,而确定这种对应关系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摄像机标定。
传统的摄像机标定方法主要是通过预先建立或假设一定的摄像机模型,然后标定出摄像机的内外参数。
从计算的角度考虑,传统的摄像机标定可分为线性法、非线性优化法、两步法以及自标定法。
这些方法大都建立在一定的几何模型之上,一种方法只针对某一种CCD 模型,因而缺乏一定通用性。
并且大都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而且在许多场合,求解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并不是标定的最终目的,而是用这些参数来描述二维图像点和三维空间点之间的非线性的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 神经网络的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潜在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来隐性的标定摄像机内外参数。
通过学习二维图像点和三维空间点之间的非线性的关系,使系统不通过建立复杂的摄像机数学模型,即可完成摄像机标定,为视觉系统的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2 传统的立体视觉算法及视觉系统标定2.1传统的立体视觉算法设在立体视觉中,左右两个相机的C矩阵分别为:Cl , Cr,空间一点Pi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i ,yi ,zi),在左右图像上的坐标分别为:(uil ,vil)和(uir ,vir),则有:(1)(2)(3)式子中:在(1)和(2)中,可,得到以分别消去tl和tr,得到4个关于(uil ,vil ,uir ,vir)和Cl , Cr,时,即可通过(3)式求的Pi点的空间坐标(xi ,yi ,zi),这就是立体视觉求解三维坐标的传统方法。
2.2 传统的摄像机标定摄像机标定过程就是确定摄像机的内部几何与光学参数和摄像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的过程。
在双目立体视觉中,还要确定两个摄像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
以典型摄像机针孔模型为例,参考系F中的点P(x,y,z)与对应图像点(u,v)间坐标关系为。
其展开式为:(4)根据式(1),给定足够的点P和对应的图像点P’,就可以唯一确定关系矩阵C。
当两个摄像机与同一指定坐标系F之间建立了这种关系,则任何一可观测点P在F下的三维坐标可根据其在两个图像上的投影坐标(u,v),通过对C矩阵的数学处理计算出来。
但是摄像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针孔透视模型,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线性模型并不能准确描述摄像机成像的几何关系。
基于几何模型的传统的双目视觉标定方法,因存在光电响应、电子噪声与镜头畸变等非线性干扰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标定模型。
只有考虑非线性畸变补偿后的非线性模型才能较为准确的描述透视模型。
在具体应用中,需根据使用场合和要求达到的精度,建立不同的摄像机模型。
而且所建模型越接近摄像机的实际,模型就越复杂,求解的难度也越大。
摄像机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可以分为非线性搜索法、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方法。
这些模型的计算量都非常大,速度较慢,并且很可能造成算法不收敛。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途径来表达透视模型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即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网络有相连的非线性单元组成,因此具有学习非线性成像过程的潜在能力。
3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摄像机标定神经网络是利用神经元等效模型对人脑神经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其目的是学习和模仿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其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中期。
到20 世纪80 年代初,D.Werbos,D.Rumelhart,和D.Parker三人各自独立发明了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BP)使得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实现成为可能,并导致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对神经网络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目前,人们在应用神经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时,90%左右均采用BP 网络及其变化形式,这体现了BP 网络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代表着人工神经网络的精华。
3.1 BP神经网络一个典型的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自左至右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网络中相邻层采用全互联方式连接,同层神经元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输出和输入层之间也没有任何连接。
此处假设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L、M、N。
令从第层神经元到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为,P 为当前学习样本,为P 样本下第层第个神经元的输出,则对样本P,网络的输入误差为:(5)其中为输入第P个样本时第个神经元的期望输出,为它的实际输出。
为了不使误差降低,常根据梯度算法进行调整,即:(6)其中,假设层有个神经元,层有个神经元。
为学习速率,也称为步幅。
一般开始时值相对较大,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减小。
当时,为输出层误差系数,此时:(7)当时,为隐含层的输出误差系数,此时:(8)在求解过程中,是先求出,在通过求出,所以该过程称为误差反向传播过程。
在权值修改公式(6)中,引入惯性量,进一步提高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即:(9)BP算法的学习过程是不断的改变连接权值,使误差趋于全局最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要出现局部最优即可,一般按下式判定:(10)式子:为权值收敛因子,且,为误差收敛因子,一般取一个小数。
3.2 改进的BP算法BP算法具有理论依据可靠、推导过程严谨、精度较高、通用性较好等优点,但是BP模型存在以下缺点:(1)收敛速度缓慢;(2)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3)难以确定隐层节点的数目.针对所存在的缺点出现了许多改进算法。
如动量一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就是一种。
动量—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采用了动量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从而提高了学习速度并增加了算法的可靠性。
动量法降低了网络对于误差曲面局部细节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网络陷入局部极小。
动量法的权值调整算法为:(11)(12)(13)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的权值调整算法为:(15)结合两种方案得到动量—自适应学习率BP神经网络的权值修正算法:(16)3.3 基于BP网络的摄像机标定过程双目立体视觉中网络的输入样本为三维空间物点在两个图像坐标系上的坐标,输出样本为该物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
BP神经网络不需预先建立精确的成像和标定模型,也不需要预估初始值,而是将与三维空间物点对应的两个图像坐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物点的世界坐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
利用BP网络多次学习、训练,直到得到满意的输入与输出的映射关系。
其具体的标定过程如下:(1)用左右两只摄像头采集标定图像。
(2)用边缘检测等算子提取特征点。
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用于训练,另一组用于检验。
并将数据归一化后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
(3)将特征点的实际坐标作为输出,建立网络结构,并用输入和输出训练网络,直至网络达到要求。
(4)将用于检验的数据代入网络,检验网络的实用性。
其网络训练过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证明:在隐含层神经元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的情况下,用三层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逼近连续函数4 仿真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双目视觉系统用黑白相间的方格图案作为标定板,将标定板置于一垂直于地面的平板(或墙壁)上,以标定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边作为世界坐标系的X 轴,Y轴,Z轴垂直标定板。
该实验中,以标定板所在的平面作为xy面(z=0 )。
即,所有标定点的Z坐标为0。
用两只摄像头同时采集一幅图像,将特征点在左右两幅图像的图像坐标作为输入,在世界空间坐标系的坐标作为输出。
实验过程:(1)系统标定:在W中移动目标P,采集36组样本数据对(目标点在两像机中的投影u,v在世界坐标系W中的三维坐标),对网络进行权值训练。
并把结果存入计算机(2)定位计算:在图像数据中加入:0均值标准差的白噪声,得到两个摄像机的投影作为网络的输入,利用上述标定好的立体视觉系统采用本文所介绍的位姿计算方法利用公式对目标点空间位置进行计算。
对训练好的网络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比较强的抗噪声能力。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由实验可知,神经网络标定可以得到较好的标定精度。
通过改进学习算法,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使网络更快的收敛,提高网络的在线标定能力结论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不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通过直接学习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即可建立三维空间中的物点与其对应的二维图像点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且具有较好的精度。
这为视觉系统的建模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