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

要求如下:

一、注册分类:

1.动物疫苗

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

3.兽药

4.生物制剂

5.兽用医药补充剂

6.饲料添加剂

7.兽粮及其添加剂

二、注册资料要求:

1.通用资料

申请注册兽用生物制品时,需要提交以下通用资料:

-申请表格: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示例表格填写完整。

-注册申请书:详细描述兽用生物制品的名称、性质、组成、适应症、使用方法、贮存条件等。

-生产工艺说明:提供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详细描述。

-质量控制标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质量控制标准的文件和说明。

-产品样品:根据要求提供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样品。

2.特定资料

不同类别的兽用生物制品还需要提交特定的资料,具体要求如下:2.1动物疫苗

-疫苗种类:提供疫苗的种类和分类。

-疫苗制剂:提供疫苗的制剂类型和规格。

-安全性评价:提供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结果。

-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疫苗对目标动物免疫效果的评价结果。2.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

-诊断试剂种类:提供试剂种类和分类。

-技术原理:提供试剂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说明。

-试剂效果评价:提供试剂在目标动物上的诊断效果评价结果。2.3兽药

-兽药种类:提供兽药的种类和分类。

-药理毒理评价:提供兽药的药理和毒理评价报告。

-疗效评价:提供兽药对目标动物疾病的疗效评价结果。

2.4生物制剂

-制剂类型:提供生物制剂的分类和制剂类型。

-生产工艺:提供生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有效性评价:提供生物制剂对目标动物的效果评价结果。

2.5兽用医药补充剂

-补充剂种类: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种类和分类。

-配方和主要成分: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配方和主要成分。

-检验方法和结果: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

2.6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种类:提供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分类。

-检验报告:提供饲料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和质量合格证明。

2.7兽粮及其添加剂

-兽粮种类:提供兽粮的种类和分类。

-现场检查:提供兽粮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结果。

以上是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的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要求的详细说明。申请注册时需要详细提供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完成注销程序。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 要求如下: 一、注册分类: 1.动物疫苗 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 3.兽药 4.生物制剂 5.兽用医药补充剂 6.饲料添加剂 7.兽粮及其添加剂 二、注册资料要求: 1.通用资料 申请注册兽用生物制品时,需要提交以下通用资料: -申请表格: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示例表格填写完整。 -注册申请书:详细描述兽用生物制品的名称、性质、组成、适应症、使用方法、贮存条件等。 -生产工艺说明:提供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详细描述。 -质量控制标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质量控制标准的文件和说明。

-产品样品:根据要求提供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样品。 2.特定资料 不同类别的兽用生物制品还需要提交特定的资料,具体要求如下:2.1动物疫苗 -疫苗种类:提供疫苗的种类和分类。 -疫苗制剂:提供疫苗的制剂类型和规格。 -安全性评价:提供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结果。 -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疫苗对目标动物免疫效果的评价结果。2.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 -诊断试剂种类:提供试剂种类和分类。 -技术原理:提供试剂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说明。 -试剂效果评价:提供试剂在目标动物上的诊断效果评价结果。2.3兽药 -兽药种类:提供兽药的种类和分类。 -药理毒理评价:提供兽药的药理和毒理评价报告。 -疗效评价:提供兽药对目标动物疾病的疗效评价结果。 2.4生物制剂 -制剂类型:提供生物制剂的分类和制剂类型。 -生产工艺:提供生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有效性评价:提供生物制剂对目标动物的效果评价结果。 2.5兽用医药补充剂 -补充剂种类: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种类和分类。 -配方和主要成分: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配方和主要成分。 -检验方法和结果: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 2.6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种类:提供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分类。 -检验报告:提供饲料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和质量合格证明。 2.7兽粮及其添加剂 -兽粮种类:提供兽粮的种类和分类。 -现场检查:提供兽粮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结果。 以上是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的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要求的详细说明。申请注册时需要详细提供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完成注销程序。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是指由生物材料制成的药品、药用辅料、保健品、生物医疗 器械及文化用品等。为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我国实行了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申报资料要求,以规范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1.药品类:包括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剂和其他相关药品。其中, 疫苗是指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品,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血液制品 是指用于治疗血液疾病的生物制品,如红细胞、血小板等;生物制剂是指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从生物源提取并加工制成的治疗药物,如基因工程产品、嵌合蛋白等。 2.生物医疗器械类:包括与生物制品相结合的医疗器械,如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这些器械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的检测、分析和治疗过程中。 3.保健品类:包括以生物材料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如蛋白质粉、鱼 油胶囊等。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增强机体健康、改善免疫功能等。 不同类别的生物制品在注册申报时,需要提供不同的资料。一般来说,生物制品的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介绍:包括产品的名称、剂型、规格、用途、主要成分、生产 工艺等。 2.质量研究数据: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等。这些数据 需要通过实验室测试、科学研究等手段来获取,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安全性评价:包括产品的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估等资料。这些数 据用于评估产品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潜在毒副作用。

4.有效性评价:包括产品的药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等资料。这些数据用于评估产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治疗作用。 5.生产质量管理: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等资料。这些数据用于评估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管理的完整性。 以上是常见的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申报资料要求的一般要点。具体的要求可能因不同生物制品的性质、用途和监管政策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生物制品注册申报时,需参考相关法规、规章和指南,以确保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和指导,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和促进注册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项目要求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项目要求生物制品是一种由生物材料制成的医疗用品,涵盖药品、诊断试剂、 治疗器械等各种产品。在中国,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所规定。以下是关于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 申报资料项目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附件的规定,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主 要分为药品和医疗器械两个大类。 1.药品分类 药品分类主要根据药理学、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划分。根据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系统,生物制品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生物制药品:包括蛋白质药物、生物合成药物、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组人胰岛素等。 -血液制品:包括血液制品和血液制品常用原料。 -抗体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抗体、抗体引导药物等。 -疫苗:包括疫苗和疫苗原材料。 -纳米药物:包括纳米药物及相关原材料。 -基因和细胞治疗:包括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过敏原制剂:包括过敏原制剂和过敏原原材料。 -其他生物制品:包括其他未在以上分类中的生物制品。

2.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分类主要根据其功能、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划分。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生物制品可归类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诊断试剂:包括诊断试剂和试剂盒。 -体外诊断装置:包括体外诊断装置和体外诊断试剂。 -医用试剂:包括用于临床检验、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 -医用材料:包括生物组织、生物组织制品、材料和器械耗材。 -医用器械:包括医用器械和医用器械标志。 -呼吸、麻醉和复苏器械:包括呼吸、麻醉和复苏器械及相关产品。 -治疗设备:包括治疗设备和治疗设备辅助用品。 -其他生物制品:包括其他未在以上分类中的生物制品。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生物制品的申报资料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信息 申报资料中需包含生物制品的产品名称、注册规格、包装、储存条件 等基本信息。 2.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是生物制品注册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评估产品的质量特性 和一致性。申报者需提供产品的质量控制策略、质量标准、批检验方法等 相关资料。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学技术或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用于医疗、预防、诊断和治疗等用途的产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生物制品需要进行注册和分类,并且提交相应的申报资料。 首先,生物制品的注册和分类是根据其疗效、适应症、剂型等特点进行的。按照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生物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制剂: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制剂、蛋白类制剂、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制剂、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制剂等。 2.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细胞和组织制品等。 注册和分类要求也有所不同。下面是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品的申报资料要求的主要内容: 1.生物制剂的申报资料要求主要包括: (1)国外临床试验数据和研究报告:包括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样品分析结果等。 (2)质量控制的研究和验证资料:包括药品研发的质量控制策略、标准物质的鉴定方法、研究验证的报告等。 (3)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资料:包括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致突变性、致癌性等研究报告。 (4)生产工艺和设备信息:包括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设备仪器使用说明、生产车间的布局等。

(5)临床应用和治疗指南: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应用的 操作指南等。 2.生物制品的申报资料要求主要包括: (1)疫苗或血液制品的研究数据和报告:包括疫苗生产方法和质量控 制的研究报告、配方的标准化和适应性研究报告等。 (2)疫苗或血液制品的临床试验结果:包括疫苗或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临床试验结果。 (3)生产工艺和设备信息: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设备仪 器使用说明、生产车间的布局等。 (4)质量控制的研究和验证资料:包括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 制策略、标准物质的鉴定方法、研究验证的报告等。 从以上的要求可以看出,生物制品注册和申报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数据、报告和相关资料,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申报资料还需要 提供相关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信息和质量控制的研究报告,以确保 药品的质量可控。 最后,对于生物制品的注册和分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 要求和规定,因此在申报之前,需要仔细研究并了解相关法规和指南,以 确保符合要求并顺利进行注册和分类。

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第一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诊断制品。 第二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诊断制品。 第三类与我国已批准上市销售的同类诊断制品相比,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有根本改进的诊断制品。 二、注册资料项目 (一)一般资料 1.诊断制品的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草案)、质量标准及其起草说明,附各项主要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4.说明书、标签和包装设计样稿。 (二)生产用菌(毒、虫)种的研究资料 5.来源和特性。 6.种子批。 (三)生产用细胞的研究资料 7.来源和特性。 8.细胞库。 (四)主要原辅材料的来源、检验方法和标准、检验报告等。

(五)生产工艺研究资料 9.主要制造用材料、组分、配方、工艺流程等资料。 10.诊断制品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 (六)对照品(抗原、血清等)的制备、检验等研究资料 (七)制品的质量研究资料 11.成品检验方法的研究和验证资料。 12.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最适条件确定的研究资料。 13.用于实验室试验的制品生产和检验报告。 14.敏感性研究报告。 15.特异性研究报告。 16.至少3批诊断制品的批间和批内可重复性试验报告。 17.至少3批诊断制品的保存期试验报告。 18.符合率(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试验报告。 19.人工接种动物的抗体(或抗原)消长规律的研究。 20.与已批准上市销售的同类诊断制品进行比较的研究。 21.用国际标准诊断试剂标化的研究。 (八)中间试制前的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九)中间试制报告 (十)临床试验报告 (十一)临床试验期间进行的有关改进工艺、完善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工作总结及试验研究资料。

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42号

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342号 为进一步提高兽医诊断制品研制积极性,促进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提高制品质量,进一步满足动物疫病诊断和监测等工作需要,我部组织修订了《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现予发布,自2020年10月15日起施行,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纳入兽药注册管理的兽医诊断制品仅指用于动物疫病诊断或免疫监测的诊断制品。 二、自2020年10月15日起,新的兽医诊断制品注册申请应由具有相应GMP条件并进行中试生产的企业单独提出或联合其他研究单位提出。经评审认为符合注册要求的创新型兽医诊断制品,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经评审认为符合注册要求的改良型兽医诊断制品,核准制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由中试生产企业按《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情形向我部申请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并免除其提交《新兽药注册证书》的要求。 三、对体内兽医诊断制品的临床试验管理要求,与预防治疗类兽用生物制品相同。体外兽医诊断制品的临床试验无需审批,有关临床试验单位不需报告和接受兽药GCP监督检查。 四、2020年10月15日前已申请的兽医诊断制品,按照原注册资料要求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2020

附件 医诊断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创新型兽医诊断制品:首次应用新诊断方法研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且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兽医诊断制品。 改良型兽医诊断制品:与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兽医诊断制品相比,在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便捷性或适用性等方面有所改进的兽医诊断制品。 二、注册资料项目及其说明 (—)—般资料 1.诊断制品的名称。包括通用名、英文名。 通用名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命名原则”的规定。 2.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合法登记的证明文件。 (2)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3)研究中使用了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应当提供有关实验活动审批的批准性文件复印件。 3.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及其起草说明,附各主要成品检验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 4.说明书和标签文字样稿。

5.申报创新型兽医诊断制品的,应提供创新性说明。 (二)生产用菌(毒、虫)种或其他抗原的研究资料 6.来源和特性。包括来源、血清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纯粹或纯净性等研究资料。 7.使用合成肽或表达产物作为抗原的,应提供抗原选择的依据。 8.对于分子生物学类制品,应明确引物、探针等的选择依据。 (三)主要原辅材料的来源、质量标准和检验报告等 9.对生产中使用的细胞、单克隆抗体、血清、核酸材料、酶标板、酶标抗体、酶等原辅材料,应明确来源,建立企业标准,提交检验报告。有国家标准的,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生产工艺研究资料 10・主要制造用材料、组分、配方、工艺流程等资料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 (1)抗原、抗体、核酸、多肽等主要物质的制备和检验报告。 (2)阴、阳性对照品的制备和检验报告。 (3)制品组分、配方和组装流程等资料。 (五)质控样品的制备、检验、标定等研究资料 11・成品检验所用质控样品的研究、制备、检验、标定等资料。包括检验标准、检验报告、标定方法和标定报告等。使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品/参考品作为质控样品的,仅需提供其来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第一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原料及其制剂; 5.其它。 第二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第三类改变国内外已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1.改变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 2.改变药物的成盐、成酯; 3.人用药物转为兽药。 第四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1.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2.单方制剂。 第五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1.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2.单方制剂。 二、注册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兽药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兽药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9.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10.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11.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2.兽药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13.兽药标准品或对照物质的制备及考核材料。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16.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7.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8.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药理研究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安全药理学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亚慢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生殖毒性试验(含致畸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慢性毒性(含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 (四)临床试验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29.临床试验批准文件,试验方案、临床试验资料。 30.靶动物安全性试验资料。 (五)残留试验资料 31.国内外残留试验资料综述。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要求(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农业部公告 第442号发布) 第一部份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 一、新制品注册分类 第一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品。 第二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品。 第三类对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品利用的菌(毒、虫)株、抗原、要紧原材料或生产工艺等有全然改变的制品。 1.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采纳新的菌(毒、虫)株生产的制品; 2.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爱惜性抗原谱、DNA、多肽序列等不同的制品; 3.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表达体系或细胞基质不同的制品; 4.由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成纯化或组份疫苗; 5.采纳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联苗;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改变靶动物、给药途径、剂型、免疫剂量的疫苗; 7.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改变佐剂、爱惜剂或其他重要生产工艺的疫苗。 二、新制品注册资料项目 (一)一样资料 1.生物制品的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制造及查验试行规程(草案)、质量标准及其起草说明,附各项要紧查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4.说明书、标签和包装设计样稿。 (二)生产与查验用菌(毒、虫)种的研究资料 5.生产用菌(毒、虫)种来源和特性。 6.生产用菌(毒、虫)各类子批成立的有关资料。 7.生产用菌(毒、虫)种基础种子的全面鉴定报告。 8.生产用菌(毒、虫)种最高代次范围及其依据。 9.查验用强毒株代号和来源。 10.查验用强毒株纯净、毒力、含量测定、血清学鉴定等实验的详细方式和结果。 (三)生产用细胞的研究资料 11.来源和特性:生产用细胞的代号、来源、历史(包括细胞系的成立、鉴定和传代等),要紧生物学特性、核型分析等研究资料。 12.细胞库:生产用细胞原始细胞库、基础细胞库建库的有关资料,包括各细胞库的代次、制备、保留及生物学特性、核型分析、外源因子查验、致癌/致肿瘤实验等。 13.代次范围及其依据。 (四)要紧原辅材料选择的研究资料 14.来源、查验方式和标准、查验报告等。 (五)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 15.要紧制造用材料、组分、配方、工艺流程等。 16.制造用动物或细胞的要紧标准。 17.构建的病毒或载体的要紧性能指标(稳固性、生物平安)。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3: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第一部分治疗用生物制品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 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

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研究结果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生产用原材料研究资料: (1)生产用动物、生物组织或细胞、原料血浆的来源、收集及质量控制等研究资料;(2)生产用细胞的来源、构建(或筛选)过程及鉴定等研究资料; (3)种子库的建立、检定、保存及传代稳定性资料; (4)生产用其它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9.原液或原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确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及验证资料。 10.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辅料的来源和质量标准,及有关文献资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