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 - 七年级下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案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d71da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f.png)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案名称: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意义。
2. 学习不同类型的京剧脸谱,并理解其代表的角色特征。
3. 学习面具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4. 制作自己的京剧脸谱面具并展示。
教学准备:1. 京剧脸谱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色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绸布等制作面具的材料。
3. 录制的京剧片段或现场京剧表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看京剧片段或现场京剧表演,引发他们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意义,以及各种脸谱的代表角色和特征。
3. 解释面具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如形状、颜色、线条等方面的考虑。
实践制作:4.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并确定想要制作的面具角色。
5. 提供各种制作面具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制作面具。
6. 引导学生在面具上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以突出角色的特征。
展示和评价:7.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并解释选择的角色和设计。
8.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讨论面具设计的创意和表现。
总结回顾:9. 回顾面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并让学生总结制作面具的过程和经验。
10. 引导学生思考京剧脸谱的意义和价值,并与自己的面具设计相联系。
拓展活动:- 参观京剧表演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更多知识。
- 学习京剧表演动作和唱腔,进行即兴表演。
评估方式:1. 学生面具设计的创意和表现的评价。
2. 学生对于京剧脸谱的理解和应用的评价。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
注意事项:1. 要确保学生使用安全的工具和材料,避免意外发生。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在制作过程中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3. 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促进思想和技巧的交流与提高。
初中美术《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715fc1ebed5b9f3f90f1c28.png)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两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按步骤临摹绘制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对应课标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专题划分专题一:学习京剧脸谱知识( 1 课时)专题二: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 1 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学习京剧脸谱知识所需课时一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初中脸谱教案美术
![初中脸谱教案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1821eb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5.png)
初中脸谱教案美术【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脸谱的起源和发展,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脸谱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面具脸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脸谱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准备空白面具若干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面具脸谱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面具脸谱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对面具脸谱的认识和感受。
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介绍面具脸谱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脸谱的特点。
2. 学生欣赏各种面具脸谱,分析其艺术特征,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分发空白面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面具脸谱。
2. 学生动手绘制面具脸谱,可以使用线条、色彩、图案等元素,展示自己的创意。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面具脸谱展示在教室指定位置,进行作品展示。
2. 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创作心得和欣赏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面具脸谱的艺术特点、创作技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和感受,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创作面具脸谱,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脸谱的特点。
2. 教师可以组织面具脸谱比赛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实践,让学生了解面具脸谱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面具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共11页
![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共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4e9d26a45177232f60a2b0.png)
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一)课题:《京剧脸谱艺术》(二)教材:校本课程《京剧脸谱艺术》(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美术基础和技能,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对京剧的历史、行当以及脸谱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感受,让学生学习到称之为中国国粹的戏曲艺术,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美术和音乐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并且交流,在今后长久时间和广大空间中充分使用。
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提前做好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色彩表达情感,用脸谱来强化、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学生学习本课则比较吃力,色彩搭配不很和谐,教师应重点辅导,同时,把美术、音乐基础较强的和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互助精神。
(五)教材分析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贯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实施和指导纲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开展“京剧脸谱艺术教育”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
京剧脸谱的图案美、国粹京剧的艺术美,使它具有很高的欣赏性。
引导学生进行学识、绘制京剧脸谱以及欣赏、学唱京歌、京剧等艺术实践,能让学生走近并融入浓郁的民族文化,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神韵。
京剧脸谱具有丰富内涵,不同的谱式与色彩象征着不同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表现着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因而学识、制作京剧脸谱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受启迪、人格受熏陶的过程,它有益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根据当前课改的形势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在学校李校长和刘书记的指示下,与学校倡导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做现代文明学生”德育主题相配合,我音美组教师编写了京剧脸谱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学、识京剧脸谱,弘扬民族文化》。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https://img.taocdn.com/s3/m/202c859a69dc5022abea0005.png)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初中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https://img.taocdn.com/s3/m/d16e5d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b.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京剧脸谱面具的美的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2.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3. 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象征意义,掌握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京剧脸谱资料、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学生准备:自带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京剧脸谱面具,引导学生欣赏。
1.2 学生分享对京剧脸谱的认识。
2. 讲解(15分钟)2.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象征意义。
2.2 教师展示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20分钟)3.1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方法,动手制作京剧脸谱面具。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4.1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京剧脸谱面具。
4.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脸谱的文化价值。
5.2 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交流对京剧脸谱的喜爱。
5.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京剧脸谱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开展“京剧脸谱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展示个人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完成的京剧脸谱面具的质量和美观程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初中京剧脸谱设计教案
![初中京剧脸谱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ef36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初中京剧脸谱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京剧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京剧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京剧脸谱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绘制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京剧演员脸上的图案。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案就是京剧脸谱,它们是京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二、了解京剧脸谱(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学习绘制京剧脸谱(15分钟)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图案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
四、深入研究京剧脸谱(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京剧脸谱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创作展示(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创作京剧脸谱。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现场体验京剧脸谱的魅力。
2. 开展京剧脸谱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精髓。
通过动手绘制京剧脸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京剧脸谱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京剧脸谱教案 初中
![京剧脸谱教案 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2da465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6.png)
京剧脸谱教案初中课程名称:艺术欣赏——《京剧脸谱》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京剧脸谱的来源、发展以及基本特点,理解不同颜色、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和颜色、图案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京剧脸谱的颜色、图案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京剧脸谱样本、画笔、水粉颜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粉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京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演员脸上的图案,引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介绍京剧脸谱的来源和发展。
2. 讲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如对称、夸张、颜色鲜艳等。
三、颜色与图案(10分钟)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颜色、图案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对应关系。
2. 学生通过观察样本,总结不同颜色、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颜色和图案,分析其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和颜色、图案的象征意义,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创作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画纸、水粉颜料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京剧脸谱创作。
2. 学生根据所选颜色和图案,创作一个京剧脸谱。
三、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作品展示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京剧脸谱知识的掌握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兴趣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京剧脸谱教案7篇
![京剧脸谱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902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d.png)
京剧脸谱教案7篇教师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京剧脸谱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京剧脸谱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感知脸谱作品的对称性和鲜艳的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称的方法学习画脸谱,并且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
3、提高对称装饰能力,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对“图形对称”的基本认知。
2、物质准备:教具:ppt,椭圆形画纸。
学具: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幼儿两两讨论,回忆生活中对京剧的认知。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京剧呀?在电视上有没有看过京剧呢?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片播放ppt,展示京剧图片。
(二)欣赏京剧脸谱,发现对称特性。
1,教师播放ppt,欣赏京剧以及脸谱。
(提问回答)教师:恩,京剧中的服装很漂亮,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呀?教师总结:图片上是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图。
2,教师慢放ppt,幼儿仔细观察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张一张慢慢欣赏一些漂亮的脸谱,这些脸谱都有秘密哦,看看谁能够发现脸谱的秘密。
(提问回答)教师总结: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模一样的,色彩也是一样的。
教师: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脸谱和我们人的脸有什么区别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两两讨论,提问回答)教师总结:他们的眉毛是向上翘的,嘴巴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而且眼睛的旁边有图案,像这种弯弯的,卷卷的。
(三)教师示范,提出绘画要求:1,教师示范画脸谱。
教师:接下来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发一张画纸,老师画一张脸谱,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怎么画。
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左右画的一样呢?要怎么折出对称轴?我们先要什么哪?教师总结:中间画个鼻子,接着在鼻子的上面两边画眼睛,左边和右边都要画,接着在鼻子下面画个嘴巴,画完……最后我们给脸谱做点自己喜欢的装饰图案,注意要对称。
美术初中人教新课标《面具(京剧脸谱)》教案
![美术初中人教新课标《面具(京剧脸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6a10c58fafab069dc02af.png)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脸谱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脸谱](https://img.taocdn.com/s3/m/8ee606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c.png)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脸谱年级学科:初中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2. 京剧脸谱的特点3. 制作京剧脸谱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京剧脸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称为京剧脸谱。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
2.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如对称性、图案性、寓意性等。
3. 教师讲解制作京剧脸谱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画脸谱、上色、勾线等。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京剧角色,如生、旦、净、末、丑等。
2. 学生根据所选角色,参考教材中的脸谱图案,画出相应的脸谱。
3. 学生在上色时,注意脸谱的对称性和图案的清晰度。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从图案、颜色、创意等方面进行打分。
3.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审美素养。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脸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实践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16a806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3.png)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2.面具设计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京剧脸谱色彩的运用。
2.面具设计的创意与美观。
四、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资料。
2.面具制作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教师简要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特点。
(二)理论学习1.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分类:生、旦、净、末、丑。
2.分析不同角色脸谱的色彩、图案特点。
3.讲解面具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三)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京剧角色进行面具设计制作。
a.面具形状的选择与角色特点相结合。
b.色彩的运用要符合角色性格。
c.图案的绘制要简洁、美观。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完成的面具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从创意、美观、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京剧脸谱,尝试设计更多作品。
3.布置课后作业:每人设计一个京剧角色面具,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京剧吗?有没有看过京剧表演?那你们注意到演员们脸上的图案了吗?那些图案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京剧脸谱。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京剧脸谱面具。
”(二)理论学习教师:“我们来看这个课件,这里展示的是几种不同的京剧脸谱。
谁来说说看,你们觉得这些脸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它们颜色都很鲜艳,图案也很特别。
”教师:“很好!那我们再来细分一下,比如这个红色的脸谱,通常代表的是哪些角色呢?”学生:“关羽。
”教师:“没错,红色通常代表忠勇。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10cf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d.png)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京剧脸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1一、前期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京剧脸谱更是五彩缤纷,精彩奇特,是一种富有民族性、夸张性的化妆艺术。
作为龙的传人理应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源远流长。
为了让幼儿对它有些初步了解,学会欣赏京剧,我设计了这一系列活动。
二、目标编制:1、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外国没有。
2、简单认识红、白、黑三种主色调的脸谱,并能简单区分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剪剪、涂涂、画画、唱唱、跳跳,让幼儿体验劳动后的成功喜悦,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活动准备1、教室里创设一种教学氛围,布置好各色大型京剧脸谱图片或壁挂若干张,并突出三个主色调:红、白、黑。
2、准备其它人物、动物脸谱,如小白兔、黑猫警长、孙悟空等。
3、录像机、录像带(幼儿表演的京剧选段)。
4、提供多种手工材料:剪刀、胶水、颜料、毛笔、废旧挂历纸、毛线头、碎纸条、文件袋、信封等。
三、策略设计:活动一:瞧瞧比比夸夸老师带小朋友到“怪怪屋”去瞧瞧,装念咒语开门。
1、“怪怪屋”里有啥?词汇:脸谱。
2、比比这些脸谱一样吗?你认识哪些脸谱?词汇:京剧脸谱。
3、这些京剧脸谱用来干什么?京剧是哪国人唱的?老师小结:唱京剧的人脸上要涂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
京剧是中国的一种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只有中国才有。
因为它好听好看,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人真了不起。
活动二:看看说说学学唱京剧的人脸上涂得这么怪怪的、花花的,那么说话、动作跟我们一样吗?请看录像后回答。
1、你发现他们什么地方跟我们不一样(边说边跟老师学)?走:走圆场步;笑:长笑。
简单的武打动作和语言。
2、看看这些京剧脸谱颜色相同吗?启发幼儿看主色调即底色,区分红脸、白脸、黑脸。
京剧脸谱设计初中教案
![京剧脸谱设计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57f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6.png)
京剧脸谱设计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培养学生设计、绘制京剧脸谱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京剧脸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京剧脸谱的图片、资料,准备绘制脸谱的工具(如水粉、水彩、毛笔等)。
2. 学生准备: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准备绘制脸谱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京剧脸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
3.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京剧脸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意展示:学生完成绘制后,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感受。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绘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绘制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2. 开展京剧知识竞答活动,提高学生的京剧素养。
3. 邀请京剧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
4. 举办京剧脸谱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https://img.taocdn.com/s3/m/70bebe5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3.png)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京剧脸谱面具,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2. 京剧脸谱的主要特点和象征意义3. 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和制作面具的步骤。
2. 学生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步骤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4. 学生制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京剧脸谱面具。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脸谱面具,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也得到了增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制作进度,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制作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新的京剧脸谱面具,并制作出来。
2.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和表演形式,观看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京剧脸谱面具的制作。
2. 学生写一篇关于京剧脸谱面具制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京剧脸谱面具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3. 学生对制作过程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九、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注意安全,教师要加强监督和指导。
2. 彩纸和颜料要妥善存放,避免误食和皮肤接触。
本节课通过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https://img.taocdn.com/s3/m/d064d9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美术课教案:手工制作京剧脸谱面具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脸谱是京剧演员为了展示角色性格、情感、身份等要素而在面部涂绘出来的一种艺术图案。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了人物角色,更是演员情感表现和技巧的重要工具。
所以,学习如何制作一个京剧脸谱面具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十分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手工制作一副京剧脸谱面具。
一、材料准备:1.脸谱样本2.画笔和画刷3.颜料,颜料的选择根据脸谱的样式来决定,有“红正”的天然红色颜料;有“粉光”的紫红调和白色与黑色颜料;和“青绿”的蓝绿颜料等。
4.丝绸,选择类型和颜色需要根据脸谱样式来确定。
5.粘胶6.剪刀和尺子二、步骤:1.制作脸谱模板需要根据脸谱样本制作出脸谱模板。
要注意的是,模板的大小要根据制作面具的大小来确定。
2.记录边界线和涂色把脸谱模板放在布面上,用铅笔沿着边缘画一圈,把模板的边界线记录下来。
用细画笔在脸谱模板的各个部位上涂色。
3.涂上颜料接下来,用颜料在丝绸上根据涂色的标记画出脸谱式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颜料要足量,不能让颜料太少,否则颜色不会均匀、不会有自然的过渡。
4.绑扎处理把绘好脸谱的丝绸用线或橡皮筋固定在木架上,进行绑扎处理。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绑扎的是否正确,会影响到面具的美观和舒适性。
5.处理后面处理完面具前面后,去除绑扎线或橡皮筋,再把面具反过来继续进行处理。
6.制作面底盘根据面具的形状,用合适的材料制作面具底盘。
底盘可以使用纸板,木板或塑料。
7.将面具底盘与面具面板安装在一起把制作好的底盘与面板用胶贴在一起即可。
8.制作完成到这里,就完成了一幅手工制作的京剧脸谱面具。
三、讲解和演示在手工制作完成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打开脸谱样本,向学生介绍脸谱的意义和在京剧表演上的使用。
开始逐步讲解各个步骤,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一步一步的制作过程。
讲解的同时,演员可以穿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几组一下。
京剧脸谱造型教案初中
![京剧脸谱造型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1ee1d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b.png)
《京剧脸谱造型》教案课程类型:美术课程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京剧脸谱作品。
教学重点:1. 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3. 运用线条、色彩创作京剧脸谱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创作具有个性的京剧脸谱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京剧脸谱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京剧脸谱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剧脸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京剧脸谱造型》。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如脸谱的分类、颜色等。
2.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京剧角色的脸谱,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如线条、图案等。
三、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其他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绘画用品,引导学生进行京剧脸谱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脸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京剧脸谱作品,或了解京剧的其他艺术形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象征意义。
在创作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具有个性的京剧脸谱作品。
但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教案
![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b59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7.png)
教案:京剧脸谱设计制作目标:通过学习京剧脸谱的知识,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京剧脸谱。
时间:4课时教材:1.文字资料:京剧脸谱的起源、种类和象征意义介绍。
2.视频资料:京剧脸谱的发展与演出实例。
3.图片资料:多种京剧脸谱的实例展示。
教具:1.彩纸、水彩笔、颜色铅笔、彩色粉笔等。
2.剪刀、胶水、画笔等制作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引入1.通过展示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种类和象征意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京剧及脸谱的了解程度。
第二课时:学习脸谱的基本样式1.通过文字资料的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样式和颜色意义。
2.让学生分组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京剧脸谱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和角色扮演。
3.让学生在纸上自由描绘他们对京剧脸谱的想象和理解,并与同伴分享。
第三课时:设计脸谱1.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使用彩纸设计脸谱的基本形状和线条。
2.引导学生了解颜色的象征意义,并鼓励他们运用适当的颜色填充脸谱。
3.让学生在白卡纸上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京剧脸谱,可以使用彩色笔、颜色铅笔、粉笔等多种材料。
第四课时:制作脸谱1.引导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根据设计好的脸谱样式,将彩纸剪成合适的形状,粘贴到白卡纸上。
2.教授学生使用画笔和颜料给脸谱上色,强调细节的处理和色彩的搭配。
3.让学生互相展示和欣赏彼此制作的脸谱,并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这四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京剧脸谱的起源、种类和象征意义,还学会了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京剧脸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鼓励他们运用多种颜色和材料进行创作。
通过互动和分享,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美术初中人教新课标《面具(京剧脸谱)》教案.
![美术初中人教新课标《面具(京剧脸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2c19a83d049649b6658b7.png)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d04957cc7931b765ce15ea.png)
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一)课题:《京剧脸谱艺术》(二)教材:校本课程《京剧脸谱艺术》(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美术基础和技能,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对京剧的历史、行当以及脸谱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感受,让学生学习到称之为中国国粹的戏曲艺术,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美术和音乐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并且交流,在今后长久时间和广大空间中充分使用。
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提前做好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色彩表达情感,用脸谱来强化、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学生学习本课则比较吃力,色彩搭配不很和谐,教师应重点辅导,同时,把美术、音乐基础较强的和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互助精神。
(五)教材分析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贯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实施和指导纲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开展“京剧脸谱艺术教育”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
京剧脸谱的图案美、国粹京剧的艺术美,使它具有很高的欣赏性。
引导学生进行学识、绘制京剧脸谱以及欣赏、学唱京歌、京剧等艺术实践,能让学生走近并融入浓郁的民族文化,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神韵。
京剧脸谱具有丰富内涵,不同的谱式与色彩象征着不同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表现着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因而学识、制作京剧脸谱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受启迪、人格受熏陶的过程,它有益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根据当前课改的形势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在学校李校长和刘书记的指示下,与学校倡导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做现代文明学生”德育主题相配合,我音美组教师编写了京剧脸谱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学、识京剧脸谱,弘扬民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
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
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浴?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
美术课教学需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
CAI课件的使用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卒。
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主要内容:谱式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
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京剧——舞台化妆——脸谱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学生回答。
(略)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
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
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
如:水辩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定中轴线、五官位置:勾画谱式:〔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步骤六:课堂总结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色彩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
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
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略)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步骤三:着色方法〔课件演示——涂色过程〕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3、最后着墨色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1、完成铅笔稿着色2、注意事项: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步骤五:课堂练习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