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植物病原细菌是引起植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对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是研究它们生物学特性、病害防治和诊断鉴定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
形态学分类主要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生理生化分类主要通过病原菌的营养代谢和酶反应等特性进行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序列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鉴定方法包括传统鉴定和分子鉴定两种。
传统鉴定主要是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方法进行,适用于一些病原菌较为简单的情况;而分子鉴定则是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具有鉴定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
综合运用不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准确鉴定和分类,为病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 1 -。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细菌分类学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
一.细菌分类:根据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亲缘关系分类,以 不同等级编排系统。分类有两种:
1. 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细菌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法,称种系分类或自然分类。
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
01
称,便于交流并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给予同样名
○ 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 ○ 每一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如: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属名在前,字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 ○ 整个属名及种名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 ○ 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二.分类学文献中的细菌拉丁文学名, 属名和种名之后,往往还要加上首次 定名人(加括号)、现名定名人和现 名定名年份,这些均用正体排字。
○ 如 Micrococcus sp.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个种, ○ Micrococcus spp. 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些种。
如果是新种,在新种的 拉丁文学名之后还要加 上“sp.nov。”,nov 是novel的缩写。
例如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gen.Nov. sp . Nov., 译为:胞内劳森菌,新 属新种。
○ 一般兽医学及医学微生物学文献中,属名和 种名之后的部分均予省略。
○ 如:Escherichia coli
例如
大肠埃希菌的学名全名是:Es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 et Chalmers l919 指的是Migula于1895年命名此菌为Bacillu coli, Castellani及Chalmers于1919年改为现名。
微生物学在线测试答案
微生物学在线测试答案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10分)1.Bacillus的译名为:( D )正确A.假单胞菌属B. 乳酸杆菌属C. 梭菌属D. 芽孢杆菌属2.下列传统指标中始终被用作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的是( A )正确A. 形态学特征B. 生理特征C. 生态学特征D. 免疫特征3.Staphylococcus aureus的译名为:( A )正确A. 葡萄球菌属B. 乳酸杆菌属C. 梭菌属D. 芽孢杆菌属4.1978年,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根据16S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清晰地划分为三原界。
( B )正确A .ConardB. WoeseC. LeedaleD. Jahn5.Bacillus subtilis AS1.389 是( C )正确A. 种名B. 属名C. 菌株名D. 科名6.有关菌株的说法,下列哪项说法不对( B )正确A. 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B. 菌株的名称不可随意确定C. 菌株与克隆相同,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D. 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型纯的标志7.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形态学特征在以下几类微生物中的哪一类分类鉴定中显得更加重要? ( D )正确A.病毒B.细菌C.酵母菌D.霉菌8.《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把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分别放在不同的门中,最可能的原因是( D )正确A.生理生化特征不同B. DNA-DNA杂交同源性不同C.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同D. G+c含量和rRNA序列不同9.细菌的种名也用双名法命名,即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加词两部分组合而成。
第一个词的首字母要大写,该词是( B )正确A. 种名B. 属名C. 人名D. 科名10.细菌的下列哪项特性一般不用作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依据( C )错误正确答案:DA.球菌直径B.球菌的分裂及排列C.杆菌的直径D.杆菌的分裂及排列第九章传染与免疫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5分)1.类毒素是( A )正确A.外毒素脱毒而来B.内毒素脱毒而来C.类似外毒素毒性的毒素D.类似内毒素毒性的毒素2.下列革兰氏染色结果不是阴性的是( B )正确A.支原体B.立克次氏体C.衣原体D.放线菌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致病因素无关的是( C )正确A.透明质酸酶B.荚膜C.磷壁酸D.血浆凝固酶4.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B )正确A.肽聚糖B.脂多糖C.脂蛋白D.核蛋白5.下列物质中,属于抗体的是( D )正确A. 外毒素B. 内毒素C. 类毒素D. 抗毒素6.以下微生物具有特殊的发育周期的是( B )正确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螺旋体7.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C )正确A. 荚膜B. 菌毛C. 异染颗粒D. 脂多糖8.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D )正确A.毒素B.血浆凝固酶C.透明质酸酶D.细菌素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D )正确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胞10.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B )正确A. 鞭毛B. 普通菌毛C. 芽胞D. 性菌毛11.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C )正确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D.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12.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C )正确A 菌毛B 荚膜C透明质酸酶D 血浆凝固酶13.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 B )错误正确答案:C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内脂A14.带菌者是指( D )正确A. 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15.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人体中毒,称为( D )正确A. 毒血症B. 脓毒血症C. 菌血症D. 败血症第八章微生物生态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1.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C )正确A. 近海海水微生物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D. 表面海水微生物2.自然界最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A )正确A.土壤B.空气D.海水3.植物根系因种类不同而分泌不同的物质,因而对于根际微生物具有( B )正确A. 生长促进作用B.种群选择作用C. 生长抑制作用D. 不显示影响。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细菌分类学细菌分类学(taxonomy)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它的任务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
它包括三个方面: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和鉴定(identification)。
一、基本概念1.细菌分类是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门别类,以不同等级编排成系统。
分类有两种:①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的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和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
按照细菌命名的法规,能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3.细菌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和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
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用已知菌的名称,不同者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名称。
二、分类等级细菌的分类等级和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包括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分类等级拉丁字尾比较固定,表示方法如下:目-ales、亚目-ineae、科-aceae、亚科-oideaae、族-eae、亚族-inae。
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
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中无处不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微生物资源,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鉴定和分类。
本文将介绍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微生物菌种鉴定的基本方法1、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是根据微生物的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度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质地、颜色、边缘特征等,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2、生理生化鉴定生理生化鉴定是通过测试微生物对各种底物的发酵反应和代谢产物的性质,判断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理生化试验包括糖发酵试验、柠檬酸盐试验、吲哚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是基于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差异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序列比对,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二、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的应用领域1、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污水处理中,通过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通过鉴定能够降解特定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可以针对性地设计生物治理方案。
2、生物多样性研究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3、生物技术应用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制药中,通过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代谢产物,可以发现新的药物资源和开发新的药物。
在农业微生物肥料开发中,通过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理生化特性,可以研制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肥料。
三、总结环境微生物菌种鉴定是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微生物鉴别方法
微生物鉴别方法一、微生物鉴别方法——传统方法在传统的分类鉴定中,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血清学反应、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等。
在鉴定时,我们把这些依据作为鉴定项目,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和鉴定工作。
1、形态学特征(1)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外形大小、形状、排列等,细胞构造,革兰氏染色反应,能否运动、鞭毛着生部位和数目,有无芽抱和荚膜、芽抱的大小和位置,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器官的形状、构造,抱子的数目、形状、大小、颜色和表面特征等。
(2)群体形态群体形态通常是指以下情况的特征:在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特征,包括外形、大小、光泽、黏稠度、透明度、边缘、隆起情况、正反面颜色、质地、气味、是否分泌水溶性色素等;在一定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苔特征,包括生长程度、形状、边缘、隆起、颜色等;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经穿刺接种后的生长情况;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包括是否产生菌膜,均匀浑浊还是发生沉淀,有无气泡,培养基的颜色等。
如是酵母菌,还要注意是成醭状、环状还是岛状。
2、生理生化反应特征(1)利用物质的能力包括对各种碳源利用的能力(能否以C02为唯一碳源、各种糖类的利用情况等)、对各种氮源的利用能力(能否固氮、硝酸盐和铵盐利用情况等)、能源的要求(光能还是化能、氧化无机物还是氧化有机物等)、对生长因子的要求(是否需要生长因子以及需要什么生长因子等)。
(2)代谢产物的特殊性这方面的鉴定项目非常多,如是否产生H2S、吲哚、C02、醇、有机酸,能否还原硝酸盐,能否使牛奶凝固、冻化等。
(3)与温度和氧气的关系测出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以及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对氧气的关系,看它是好氧、微量好氧、兼性好氧、耐氧还是专性厌氧。
3、生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主要包括它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寄生还是共生,寄主范围以及致病的情况)。
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pH情况、水分程度等)、渗透压情况(是否耐高渗、是否有嗜盐性等)。
细菌分类水平
细菌分类水平细菌是一类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
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特性和遗传特征,科学家们对细菌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水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一类微生物。
一、细菌的分类水平1. 基于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形态分类有球菌、杆菌、弯曲菌、螺旋菌等。
球菌是一类形状呈球形的细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等;杆菌则是一类形状呈杆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弯曲菌是一类形状呈弯曲的细菌,如弯曲杆菌、霍乱弧菌等;螺旋菌则是一类形状呈螺旋形的细菌,如梅毒螺旋体、螺旋菌等。
2. 基于生理分类:细菌在生理特性上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其代谢方式和营养需求进行分类。
常见的生理分类有厌氧菌、好氧菌、光合细菌、化能细菌等。
厌氧菌是一类在缺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如产气荚膜梭菌、隐球菌等;好氧菌则是一类需要氧气进行呼吸的细菌,如变形杆菌、链霉菌等;光合细菌是一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如紫细菌、绿细菌等;化能细菌是一类依赖有机物作为能源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基于遗传分类:细菌的遗传特征也是进行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科学家们通过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群。
常见的遗传分类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等。
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紫色的细菌,其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肽聚糖多糖组成,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则是一类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红色的细菌,其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和肽聚糖组成,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的细菌,如链霉菌、链格孢菌等。
二、细菌分类的意义细菌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菌的多样性和特点,还有助于研究细菌的生态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
通过对细菌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细菌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偏好,为细菌的培养和鉴定提供依据。
同时,细菌的分类还有助于研究其致病机制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重要问题,为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
原核微生物及其分类
编辑课件
27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一)经典方法(依据细菌形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2、细胞的群体形态(菌落形态、斜面菌苔、液体培养形态)
(2)菌苔: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培养3-5天形成的培养物。如果多个 菌落连成一片,或者用大量纯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 上,则长成的培养物就是菌苔。
特点:
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 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 的小菌落(直径在0.1mm左右);
编辑课件
22
由于细菌细胞微小又透明,一般先要经过染色才能在显微镜下 观察清晰。
细菌染 色方法
死菌 活菌
简单染色法 正染色:
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编辑课件
亚种
5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分类鉴定依据
形态学 生理生化 免疫学 遗传学
编辑课件
6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分类鉴定方法
经典方法 数值分类法 分子分类法
编辑课件
7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一)经典方法(依据细菌形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编辑课件
2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1、细菌含义的界定 三原界中的真细菌 原核生物:真细菌和古细菌
真细菌 古细菌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2、细菌分类学的工作内容
分类:依据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划分 鉴定:通过系统测定,确定菌株在类群中的所属关系 命名:根据国际通用法则给所鉴定的菌株以学名。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生理学与生化学分类法
主要以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细菌的特 殊结条件等等。 主要有两种方法 1、传统分类法
2、数值分类法
1、传统分类法
主要以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为分类基 础,选择一些较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菌的 形态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性等作为依据,然后按主次顺序逐级区 分。
(二)生理生化特征
包括营养类型、与氧的关系、对温度的适应 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 代谢试验及的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各种酶类试 验、抑菌试验等等。 生理生化特征特点: 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 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
六、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根据微生物分类学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 把它们分成四个不同的水平:
①细胞形态和行为水平; ②细胞组分水平; ③蛋白质水平; ④基因组水平。
在微生物分类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的分类鉴 定指标是以在细胞形态和习性为主,可称为经典 的分类鉴定法
七、细菌的分类方法
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
1、DNA G+C mol%测定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 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摩尔百分比, 能反应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 上以G+C 作为细菌的分类标记。 不同菌属间的G+C mol%范围很大,在 25%~75%之间,但同一种细菌G+C mol% 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它外界 因素影响,亲缘关系越近的细菌,它们G+C mol%越接近(但并非G+C mol%越接近, 亲缘关系就越近???)。
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的规 定,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即每一种 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属
细菌的分类及鉴定
01:26
【细菌鉴定依据/形态学】
染色反应
各种细菌对染色反应相对稳定,但也常受 到一些因素影响,需要作标准菌株对照。
影响染色反应的因素: ①菌龄
②营养成分 ③pH ④染料 ⑤染色技术
01:26
细菌形态
01:26
【细菌的鉴定依据/核酸差异】
01:26
【细菌分类系统】
❖目前国际上最负盛名的细菌分类鉴定系 统是《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并不强调细菌在进化中的相互关系,其 目的在于提供为细菌鉴定用的系统。
依据形态、染色反应、细胞壁化学成分、 对氧的需求、生理生化特性而编排。
01:26
【细菌的分类/分类地位】
细胞型生物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真菌界(Fungi)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等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界(Vira)
01:26
【细菌的分类/等级】
分类单位与普通生物相同
01:26
01:26
【细菌鉴定】
❖细菌鉴定是指借助于现有的细菌分类 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 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所 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细菌鉴定依据】
形态学 生理生化特征 噬菌体分型鉴定 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
01:26
【细菌鉴定依据/形态学】
形态特征是细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原 因是:
如:枯草芽孢杆菌的黑色变种
《微生物学》第9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门按微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将它们划分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 元或分类群(taxon)的科学。
学习目的与要求
按微生物亲缘关系分群归类,了解其系统发生。 按照分类系统编制检索表(根据一种或一套特征作 为识别鉴定某种微生物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检 索表是鉴别具体某一菌种的依据。
至1994年出版第九版
1980年 书名改为《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简称
系统手册 2000年《系统手册》第二版分5卷发行
伯杰氏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鉴定的最 重要依据,其特点是描述非常详细,包括对细菌 各个属种的特征及进行鉴定所需做的实验的具体 方法。
2、三名法
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
Bacillus sp.
Bacillus spp.
三、种以下的几个分类名词
1、亚种 一般是指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外,其余鉴
定特征都与模式种相同的种。 2、菌株 又称品系,它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
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农耕村落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农耕村落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农耕村落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农耕村落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农耕村落遗址
The end
(3)蛋白质水平
包括氨基酸序列分析、凝胶电泳和各种免疫标 记技术等。
(4)核酸水平
包 括 G+C mol% 值 的 测 定 、 核 酸 分 子 杂 交 , 16S或18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重要基因 序列分析和全基因测序。
《微生物学 》第五章 原核生物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一)经典方法(依据细菌形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1、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和染色反应
(1)形状:
细菌的基本形状
二、细菌的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最多
杆菌
其次 球菌
螺旋菌
最少
自然界中哪种最多?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表型特征:形态学、生理生化学、 生态学等,推断微生物的系统发育。
微生物系统学: 按亲缘关系和进 化规律分类
表型特征结合分子水平上的基因型特 征(如16S rRNA),探讨微生物进化地 位、系统发育关系并进行分类鉴定。
第一节
细菌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分类学的三个任务:分类、鉴定及命名 分类 (classification) 是根据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微生物归入不同 的分类类群。 鉴定(identification) 通过系统测定,确定菌株在类群中的所属关系。
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模式菌种保藏 中心
当文章中前面已出现过某学名时,后面的可将其属名缩写成 1~3个字母。 如:Escherichia coli 可缩写成 E.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可缩写成 S. aureus
细菌(Bacteria)
微生物的类群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等
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 且与后者关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真细菌较为接 近,同属于原核生物。
第一节
细菌分类和鉴定
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 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的科学。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2021精选文档)
一、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分三类
原核细胞 如: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 型 衣原体、立克次体。(也称广义的细菌) 如:病毒、亚病毒、朊粒
二、细菌的分类方法
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特征,并按照它们的 亲缘关系分类,分类方法有两类
1.生理学与生化学分类法(传统方法)
(二)生理生化特征
包括营养类型、与氧的关系、对温度的适应 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 代谢试验及的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各种酶类试 验、抑菌试验等等。
生理生化特征特点: 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
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
27.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59.生命注定只有一个结果,活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92.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 68.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 ,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只能看别人成功。只有参与、实干、拼搏的人才会收获! 45.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1.输在犹豫,赢在行动。 51.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1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91.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不怕重头再来,就怕没有未来!成功是送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送给有付出的人,相信是成功的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 创造人生新的辉煌。
1、DNA G+C mol%测定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 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摩尔百分比, 能反应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 上以G+C 作为细菌的分类标记。
微生物分类及鉴定
菌株(品系)(strain):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 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极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 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某菌
种的一个菌株。某一菌种内的菌株数目几乎是无数的。
菌株的名称可用字母加编号表示,字母多表示实 验室、产地或特征等的名称,编号则表示序号等数字。
物)如大肠菌群。 相(phase):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交互变异的一定阶 段; 态(state):通常指微生物的菌落变异状态。
2013-7-5 8
二、微生物的命名
1.学名(scientific name)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 国际学术界公认并通用的正式名字。 命名的方法:国际法规命名,即林奈氏所创立的双(三)名法。 双名法的规则:学名=属名+种名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 名人和鲜明定名年份 由两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 属名(generic name)为名词,单数,开头字母大写,是该微生 物的主要特征。 种名加词(specific epithet) (adj.) ,首字小写,为形容词,是该微 生物的次要特征。 在出版物中用斜体,书写时在学名下划横线以表示斜体。
2013-7-5 17
③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A:DNA碱基比例的测定——主要是(G+C)mol%值 B:核酸分子杂交——DNA-DNA和DNA-RNA杂交 C: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 D: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析
F :遗传重组
真核生物以能否进行有性生殖定义物种。 原核生物发生转化、转导、结合的物种间存在广泛的染色 体同源性。
普通的、通俗的、地区性的名字,具有简明和大众化 的优点,但往往涵义不够确切,易于重复,使用范围局 限。 如 绿脓杆菌: 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白念菌: 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 金葡萄: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2014.3
.
1
一、细菌的分类概述
(一)通用分类单元 (二)微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二、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生物分类的两种基本原则 (二)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 (三)细菌分类鉴定的实验室技术
.
2
一、细菌的分类概述
(一)通用分类单元 (二)微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
3
•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 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理清 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的科学。
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rRNA 和rDNA的序列分析为整个生物 界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子系统发育学已经表明,传 统的魏泰克五界系统并不完全代表生物的五个进化谱系。伍斯(Woese) 和伍夫(Wolfe)提出原核生物在进化上有两个重要分支,应将原核生 物分为二界:古细菌界(甲烷菌、极嗜盐菌和嗜热嗜酸菌)和真细菌 界(包括古细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蓝藻、真细菌等)。真核生物 分四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因此,提出六界 分类系统。1990年,伍斯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对生物分类提 出新的建议,认为整个生物界可以区分为三个独立起源的大类群,即 形成三个原界: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和真核生物原界。
• 具体任务 – 分类(classification) – 鉴定(identification) – 命名(nomenclature)
.
4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进行分群 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 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 行鉴定。
.
23
*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第一节
通用分类系统
一、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一)7 级分类单元
界 门
纲
目
科
种是最基本分类单元
属 种
各级分类单元及其词尾
二、学名
微生物的种名采用林奈(1753年)所创立的双名法命名。 双名法:就是用属名和种名两个部分作为一种生物的学名。 命名规则:属名在前,一般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全部小写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一、生物的界级分类学学说
图8-1 生物界级的学说发展(阴影部分表示微生物)
植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真细菌界 古细菌界
细菌域 古生菌域
病毒界? 真核生物域
二、三域学说及其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 判断的主要根据:
表型特征: 形态结构——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了系统树(分子系统树)。 特点:用一种树状分枝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的亲缘 关系。 真核生物域 细菌域 古生菌域
图8-2 三域学说及其 生物进化谱系树
利用16S 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伍 斯 (C.R Woese )
二、三域学说及其发展
三域学说观点: 现在的一切生物均由一个共同的原始祖先,一种小细胞慢慢 进化而来。首先分化出细菌和古生菌两个分枝,而后在古生 菌的基础上吞噬了一些其他生物如蓝细菌、α朊细菌(相当于 G―细菌)等,经过长期的内共生后,两者逐渐进化形成一种 新的生物——真核生物。 发展中新的挑战: ①认为16S rRNA和18S rRNA分子的进化难以代表整个基因 组的分子进化; ②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它们所表达的功能蛋白与细菌 更为接近,而不是古生菌。
能用于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常用指标
能用于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常用指标
1 微生物分类鉴定
微生物分类鉴定是在微生物学相关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对人们所使用的微生物(包括古菌类、细菌类、真菌类和病毒类)进行分类鉴定,以弄清它们的种属,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实验的
基础。
鉴定阶段,研究者会使用一系列的常用指标来进行判断,这些
指标将为微生物的特征提供有力的证据。
2 常用指标
(1)形态、结构和生长特征:可以根据形状、长度、直径、外观、菌体团粒大小、杆菌体分离情况、孢子样式等等来进行微生物分类鉴定。
(2)生理生化性状:可以根据耐受性(如温度、压力、化学物质等)、营养需要性(碳源、氮源、磷源、镁源等)、能力(如酶CD 等)、活跃性(活菌数目等)等参数,进行微生物分类鉴定。
(3)分子生物学检测:该指标无需制备切片,操作方便,可以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微生物丰度,如16S rRNA、18S rRNA 等技术,HPLC 技术等。
3 结论
微生物分类鉴定一般会根据微生物形态、结构和生长特征、生理
生化性状、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指标,将微生物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
以辨别它们的种属。
这是为微生物研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的重要过程之一。
划分某种细菌的血清型根据
划分某种细菌的血清型根据
血清型是用血清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一种方法。
在血清学分类中,根据细菌表面的抗原性质,将细菌划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血清型的划分基于对细菌表面抗原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些抗原通常是多糖或蛋白质。
利用免疫学的方法可以检测这些抗原,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血凝反应。
一些细菌的血清型划分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us)有多个不同类型的血清型,其中一些类型可以导致肺炎、中耳炎和脑膜炎等疾病。
因此,通过血清型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血清学试剂对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
常用的试剂包括抗体和血清。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血清或抗体与待检测的细菌反应,可以检测细菌表面上的不同抗原,并确定细菌的血清型。
总之,血清型是一种基于细菌表面抗原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的方法,是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
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形态学特征:这包括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丝形态、芽胞形态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菌种的类别。
2. 生长特性:菌种的生长特性包括生长速度、生长温度、生长pH值等。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菌种的类别。
3. 代谢产物:不同的菌种代谢产物不同,例如产生酸、气体、色素等。
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可以进一步确定菌种的类别。
4. 生态环境:菌种的生态环境也是辨别菌种的重要依据。
例如一些细菌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例如高温、低温、高盐等环境。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菌种的DNA 序列来确定菌种的类别。
例如PCR技术、测序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