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我校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县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实施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为目标,以“岗位竞赛”为载体,以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为抓手,以建立健全有效有序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为保障,全面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合格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名师”梯级攀登机制,搭建一个开放、高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2.培养选拔一批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全面适应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优异的各个层次的优秀教师,进而培养一支由名优教师组成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3.引导和激励各层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懈追求、进取攀登的职业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激励、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工作状态,体验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感。

4.促使全社会关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构建和谐的教师发展环境。

三、实施原则

1.实际需求原则。要与我校教育发展实际需求,把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2.多级培养原则。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认真组织校级、乡(镇)级、县级培训,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省和国家级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多维平台和空间。

3.整体提升原则。按照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总体要求,注重引导激励和过程培养,发挥各梯级教师的作用。

四、梯级定位和攀升机制

(一)梯级定位

1.校级合格教师。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学基本功扎实。

2.校级教坛新秀。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在学生、学校和家长中反映良好。

3.校级教学能手。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在本校同学科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在青年教师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4. 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理念新颖,工作中具有探索精神,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优良稳定的教育教学业绩, 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学科教学的核心力量和引领者,在我县同学科教学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5. 校级名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在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阶段教学上确有专长,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高威望和知名度,做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成果或者贡献,是我县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引领者。

(二)攀升机制

教师梯级攀升机制,是一个开放的梯级攀升系统。旨在激励各个梯级的教师向着更高梯级不断攀登,梯级攀升的途径具有多样性,教师依据各梯级定位、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逐级攀升,对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可跨级攀升。

五、参赛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廉洁从教,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基本技能扎实,熟悉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课程标准,有较强的学科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完成当年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见习期新任教师上岗培训120学时以上。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教育技术能力等级证书。

4.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能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要求,用普通话授课,教学用语表述清晰有条理,板书工整、条理清晰。

5.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二)专业条件:

1.合格教师

(1)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含)以上;

(2)每年能干满工作量,教案规范、完整,教学质量高,教学成绩良好;

(3)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及展示活动。

2.教坛新秀

(1)年龄30岁以下,从事本学科教学2年以上,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含)以上;

(2)每年能干满工作量,教案规范、完整,教学质量高,教学成绩突出;

(3)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及展示活动,获得过乡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4)教师节获得乡级先进个人或班主任。

3.教学能手

(1)年龄35岁以下,从事本学科教学3年以上,近3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2)要求取得中小学中级教师职称;

(3)近三年每年能干满工作量,教案规范、完整,教学质量高,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

(4)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及展示活动,获得过乡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5)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且获得县级以上奖励。

(6)教师节获得乡级及以上奖励的先进个人或班主任。

4.骨干教师

(1)年龄40岁以下,从事本学科教学5年以上,近3年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2)取得中小学中级教师职称;

(3)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及展示活动,并获得过乡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 1 -

(4)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能指导本学科的教学;

(5)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近5年参与过市级及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获市级二等奖或省级三等奖以上;有2篇以上学科教学论文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在CN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的论文。

5.名师

(1)年龄50岁以下,从事本学科教学8年以上,近5年考核均在合格以上,且至少1年为优秀;

(2)取得中小学中级教师职称;

(3)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及展示活动,近五年获得过县级二等奖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全市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评比中获得三等奖以上;

(4)熟练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能指导本学科的教学;

(5)近5年来,在有CN正式刊号的教育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两篇以上论文或有专著1部(含1部)以上;或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且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

近5年获得乡级以上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下列荣誉之一可优先推荐: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

七、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

培养内容由理论与技能、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三个板块组成。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文化素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课题研究,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反思性地总结实践经验,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创新能力。

八、梯级教师职责任务

(一)校级合格教师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

2.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3.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或专业理论书籍,撰写有读书笔记;每学期在学校范围内至少交流一次读书心得,上一节公开课。

(二)校级教坛新秀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

2.严格要求自己,制订升级计划,努力进修提高,按时完成每一周期继续教育任务,建立健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3.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或专业理论书籍,撰写5000字以上读书笔记;每学期在学校范围内至少交流1次读书心得,上2节公开课。

4.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教学技能等竞赛评选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三)校级教学能手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

- 2 -

2.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

3.每学年研读1-2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撰写5000字以上读书笔记;每学期在乡镇范围内至少交流1次读书心得,上2次公开课;

4.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教学技能等竞赛评选活动。

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科研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承担任务,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6.承担指导教坛新秀任务。

(四)校级骨干教师

1.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楷模。每年研读1-2本教育教学方面的论著,并撰写6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学期在本校范围内至少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每学期至少做课3次。

3.在学校范围内建设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实体,制订发展规划,带领本校同学科团队共同发展,整体提升。

4.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至少有1篇本学科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或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5.承担指导教学能手任务。

6.积极参与全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承担县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和培训任务。

(五)校级名师

1.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在师德建设方面发挥表率、示范作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不低于80%。

2、积极开放课堂,在教育教学研讨或对外交流等活动中积极承担教育教学示范、观摩和讲座等公开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各种教师培训,每年在学校范围内承担公开教学任务2次以上。

3、结合本校实际,确定明确的教改和科研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每周期内至少有一项教科研课题获市级以上立项,至少有两篇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在CN刊物上发表。

4、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承担培养、培训优秀青年教师的任务。要用三年时间具体指导2-3名青年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5.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炼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员的选拔,带一个团队,抓一项研究,出一批成果。

九、管理与考核

(一)实行任期管理。校级教坛新秀、校级教学能手、校级骨干教师,每二年一个任期,乡级名师每三年一个任期,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凡能认真履行职责义务,符合任职条件,经本人申报、学校考核、教导处审核备案后,可继续担任相应称号。

(二)校级名师每三年一个考核周期。凡能认真履行职责义务,符合任职条件,经本人

- 3 -

申报、教研组考核、教导处审核备案后,可继续担任相应称号。

(三)实行动态管理。各梯级教师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经教导处批准,取消资格,收回证书,终止可享受的优惠待遇。

1.师德师风存在问题,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者。

2.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者。

3. 不上公开课、不做学术报告、不交流读书心得者。

4. 请假时长超过2周、工作量不满者。

5.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者。

6. 在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称号者。

十、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以校长长为组长的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教师梯级发展培养机制,加强对实施该工程的领导与管理。

(二)健立健全制度。

1.学校要创造条件,对乡级教坛新秀教师及以上梯级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2.建立健全选拔、培训、使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任期考核。学校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采取激励措施。

1.校级骨干教师及以上梯级的教师优先参加高层次培训和学习。

2.校级骨干教师、校级名师享受学校教研组长待遇。

3.经费保障。县教体局设立中小学教师梯级发展培训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培训学习、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和名师津贴等。学校也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各梯级教师培训,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4.强化宣传。积极宣传不同梯次老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重要贡献、模范事迹,提高其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附件一、**小学教师梯级培养积分办法

附件二、**小学优质课评价标准

- 4 -

附件一:

**小学教师梯级培养积分办法

为扎实做好我校教师梯级培养工作,结合我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评选办法积分办法。

一、政治思想表现

政治思想表现好的和比较好的,满工作量的同志可以参评。凡是违法违纪者,学科评比当年后8名者实行一票否决,不许参评。

二、教龄

1. 按教龄两年加一分。

三、任现职以来,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班主任。

1. 获市级的一次记8分

2. 获县级的一次记5分

3. 获乡级的一次记3分

四、优质课教师奖

1. 获市级优质课教师者:一等奖记10分;二等奖记8分;三等奖记6分。

2. 获县级优质课教师者:一等奖记5分;二等奖记4分;三等奖记3分。

3. 获乡级优质课教师者:一等奖记3分;二等奖记2分;三等奖记1分。

五、实施现场听课

听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二)

凡是公办教师年满三年即将退休者可不听课。

符合条件的教师如果不参与,取消一年以内所有的评优评先资格,对所在学校扣除100元的惩罚。

- 5 -

根据以上办法予以积分,排出名次,学校审验资格,确定教师梯级人选(名师;教师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合格老师),再进行公示,使教师梯级的推荐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以增强该项工作的透明度和满意度。

**小学

2015年元月

附件二:

**小学优质课评价标准

- 6 -

- 7 -

学校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我校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县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实施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为目标,以“岗位竞赛”为载体,以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为抓手,以建立健全有效有序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为保障,全面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合格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名师”梯级攀登机制,搭建一个开放、高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2.培养选拔一批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全面适应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优异的各个层次的优秀教师,进而培养一支由名优教师组成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3.引导和激励各层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懈追求、进取攀登的职业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激励、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工作状态,体验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感。 4.促使全社会关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构建和谐的教师发展环境。 三、实施原则 1.实际需求原则。要与我校教育发展实际需求,把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2.多级培养原则。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认真组织校级、乡(镇)级、县级培训,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省和国家级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多维平台和空间。 3.整体提升原则。按照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总体要求,注重引导激励和过程培养,发挥各梯级教师的作用。 四、梯级定位和攀升机制 (一)梯级定位 1.校级合格教师。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学基本功扎实。 2.校级教坛新秀。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在学生、学校和家长中反映良好。 3.校级教学能手。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在本校同学科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在青年教师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4. 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理念新颖,工作中具有探索精神,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优良稳定的教育教学业绩, 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学科教学的核心力量和引领者,在我县同学科教学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5. 校级名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在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阶段教学上确有专长,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高威望和知名度,做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成果或者贡献,是我县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引领者。 (二)攀升机制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梯队攀升体系实施方案4篇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梯队攀升体系实施方案4篇 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实施方案(一) 为优化教育人才资源的配置,激发学校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教师培养发展规划”,逐步培养一批校内名师、骨干教师、新秀教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XX市XX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5),以促进学校教师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构建以名师教师、骨干教师和新秀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时间 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 三、资格条件及培养目标 (一)名师教师(6-10人) 1.资格条件 具有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

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之一,或有市级以上公开课、市评优课二等奖以上的教师。 2.培养目标 秉承“高培”、“高导”、“高派”的培养思路,促使培养人选在专业发展上取得新的长足进步,创造新的教学业绩,在教师中起专业引领作用,成为我校“优秀教师”的名片。 (1)自我提升 认真总结、反思教育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撰写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或论著,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成效显著、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质量堪为表率,个人逐步成长为全区、全市或全省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专家。 (2)名师引领 根据学校人事工作的整体安排,承担各种学术活动的评委与点评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通过课堂诊断、问题研究、专题讲座等研修活动,引领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论文撰写、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型青年骨干教师。 (二)骨干教师(15-20人) 1.资格条件

学校梯级教师队伍培养方案

学校梯级教师队伍培养方案 一、背景分析 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中最核心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建立起一支梯队式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设定 1.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 2.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体系; 3.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骨干教师; 4.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培养方案 1.基础培养阶段 (1)入职培训:新教师入职前进行培训,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教学技能培训:针对新教师的实际需求,开设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估与反思等。 (3)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加强教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 2.成长发展阶段

(1)中级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 (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一批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开展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组织管理能力。 (3)校内交流研讨:组织教师进行校内交流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3.高级教师培养阶段 (1)高级教师评聘:根据一定的评聘标准和程序,评选出一批高级教师,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并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2)教师培训进修:鼓励高级教师参加教育行业的培训进修,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教研项目支持:为高级教师提供教研项目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 2.建立培养机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教师培养机制,包括培养计划的制定、培训资源的整合、培训师资的选聘等。 3.提供培训资源: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资源,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实施名优特教师培养工作,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目标 力争在一个周期内,使全体教师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和教育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培养幸福课堂达标教师,幸福课堂示范教师,幸福课堂骨干教师,幸福课堂名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名优教师队伍。 三、培养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按照“幸福课堂达标教师——幸福课堂示范教师——幸福课堂骨干教师——幸福课堂名师”的岗位成才思路,分“幸福课堂达标教师培养,幸福课堂示范教师培养,幸福课堂骨干教师培养,幸福课堂名师培养”六个系列实施名优特教师培养工程。 四、梯级定位 1.第一级:幸福课堂达标教师 出示校级公开课的教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乡镇前一半)。教学理念新颖,具有较高业务能力,能博采众长,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

学业务活动,注重经验的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能力强,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 2.第二级:幸福课堂示范教师。 获得县级及以上公开课、优课、示范课等二等奖及以下的;教学成绩完成学校任务(乡镇前6名)。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本学科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相应学段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质量高。 3.第三级:幸福课堂骨干教师 获得县级及以上公开课、优课、示范课等一等奖;教学质量完成学校规定任务的(乡镇前6名)。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显著,是本学科的教学骨干;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所教学科的教材体系有全面系统的研究。 4.第四级:幸福课堂名师。 获得县级及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者市级以上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质量完成学校规定任务的(乡镇前6名)。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有熟练、艺术地驾驭教学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能帮助和带动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核心教师。

中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XXXX中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河口人民满意的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遵循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引领,采取多层次、梯级式培养模式, 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逐步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级各类名师,建设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为办好河口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自202X年起,经过五年时间,逐步建成师德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全、教学成绩好,能够适应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三、梯级名师层级、条件及比例 第一层级:教坛新秀 教坛新秀即教龄5年以下(含5年,20XX年以后参加工作)

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是学校的未来。每年评选一次, 五年内评选80%的青年教师,授予"XXXX中学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评选条件: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反响较好,身心健康,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 2、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从事过循环教学,教学成绩好;参加过市级“一师一优课”,并获三等奖以上,或在校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奖励;至少获得一次“校级先进”称号;至少有1篇论文、教学设计、参与课题或其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在校级以上交流、发表或获奖。 3、有指导学科兴趣小组、特长生等工作经历,并有一定实效。 第二层级:教学能手 在具有5年以上(20XX年以前参加工作)教龄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能手,五年内评选100名校级教学能手, 授予“XXXX中学教学能手”称号。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不参加评选,直接列为校级教学能手,可申报学校学科带头人或学校名师评选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

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实施方案

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实施方案 教师梯队建设是指针对教师群体,通过一系列培养、选拔、评价等举措,建立起合理的教师职称晋升、培训、交流、任用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梯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构建一支高素质、稳定性强、能力全面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培养方案 1.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教师个人意愿,帮助教师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要求和培养措施。 2.提供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类专业培训机会,包括学术研讨会、教学方法培训、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建立导师制度: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帮助新任教师快速成长,提升专业水平。 4.开展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进行互相观摩、评课交流,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5.推进教师自主学习: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如在线学习平台、教学案例分享等。 6.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与高校合作开展教师研修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活动,与高校教授进行交流,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二、选拔方案

1.设立优秀教师评选奖励制度:通过科学公正的评选机制,选出一批在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等方面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建立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制定教师能力评估指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仅注重教学成果,还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能力提升情况。 3.职称评定制度: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明确各级职称的评定要求和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考核。 4.实施岗位竞聘制:对学校内部岗位进行公开竞聘,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推动教师参与项目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项目和教材编写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评价方案 1.建立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公正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教师的岗位晋升、学术职称评定和奖励等。 2.360度评价:除了学校内部的评价,还可以引入家长、学生等外部参与的评价机制,综合考量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贡献。 3.学习型评价: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4.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对教师培训记录进行档案管理,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情况和成果,为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提供依据。

新)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实施方案

新)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发展理念是以教师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机制和激励措施,建立有活力的研究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四、目标任务 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教师四级梯队体系,通过设立荣誉称号、梯级目标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独特教学艺术、较强科研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同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措施 本方案的实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荣誉称号,包括“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 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以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 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制定梯级目标,包括“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建立选拔机制,包括“岗位竞聘”、“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教师培训,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营造良好氛围,包括加强教师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研究,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和教育文化。 六、保障措施 本方案的保障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领导和管理,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 三、具体举措。 1. 完善培养体系。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教师培养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引进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师资,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 推进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 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评价机制,包括对教师培养过程的全程监控和评估,对培 养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对培训成果的考核和评定,确保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的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确保培养质量。 2. 加强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协调,推动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的全 面实施。 3. 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培养工作的 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 通过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预期将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六、结语。 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梯级发展工程方案

教师梯级发展工程方案 引言 教育是国家的根基,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梯级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梯级发展工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教师梯级发展的概念、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一套完善的教师梯级发展工程方案,以期为教师梯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教师梯级发展的概念 教师梯级发展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自身为目标,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技能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实现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师梯级发展包括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岗位晋升、学术研究、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教师梯级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梯级发展工程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梯级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当前,我国教师梯级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缺乏经验的新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2) 缺乏科学的教师梯级发展机制。当前,教师梯级发展多数仍处于“升官发财”思维,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导致教师晋升缓慢,岗位晋升的竞争性不够。 (3) 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借助于一些短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2.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梯级发展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 教师晋升的机制不够公平,晋升的标准不明确。 (3) 教师梯级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渠道单一,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三、教师梯级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 根据教师梯级发展的概念和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基本原则:

南山区教育系统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

南山区教育系统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南山区教育系统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为此,制定了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 教师梯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 终身学习:教师要有持续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3. 公平公正:梯队培养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培养计划。 4. 系统性与个体差异:在培养计划中,既要注重整体的系统性,也要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具体措施 1. 培养计划制定:根据教师队伍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培训与研修: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包括教学方法培训、学科知识研讨、教育技术应用等。 3. 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和教育工作。 4. 职称评定: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机制,根据教师的业绩和能力,评定不同职称,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养计划。 5. 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基地,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为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6. 评估与反馈:定期对教师培养计划进行评估,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确保培养效果的持续提高。 四、实施效果与展望 通过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南山区教育系统的教师队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专业化的培训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为教师的持续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南山区教育系统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的出台,为优化教师队伍结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也需要不断跟进,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性、阶梯性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帮助教师不断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 建立健全的梯级培养体系,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3.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施内容。 1. 制定梯级培养规划,明确各层次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路径,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 2.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提供师资指导和辅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 开展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包括学科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4. 实施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行定期评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5.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 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梯级培养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 2.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梯级培养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教师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3.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研组的作用,为教师的培养提供组织和支持; 4. 教师个人要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

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 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是指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计划的培养措施 和教育活动,使教师逐步发展和成长,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这种培养方案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激发 教师的潜力和创新精神,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应该从教师的职前培训开始。学校可以与 教育学院或师范学校合作,设计并实施专业化的教师培训课程。这些课程 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学、课程设计和评价等。同时,学校还可以组 织教育实习,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第二,教师在入职后应继续接受系统的职业发展培训。学校可以建立 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包括集体备课、研讨会、教育论坛等活动。这 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同时也提供了相互 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第三,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可以是学校里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老师。他们可以帮助新教师 熟悉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规章制度,指导他们的教学工作,提供教学建议和 反馈。通过导师的指导,新教师可以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创新。学校可以组织各 种类型的研究项目,让教师研究教学问题,探索教学新方法。同时,学校 还可以设立教学创新奖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推动教学和创新。 第五,学校可以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学校 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晋升和职称评定。同时,

学校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和继续教育课程,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学校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发展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支持措施,学校可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有激情、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教导处范文教师梯级培养方案

教诲处范文之老师梯级培养方案 为完善老师专业开展机制,加速提升老师整体素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深、构造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养专业化老师队伍,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快“五个一中”建立, 依照学校开展总体规划,结合当前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的通过搭建“教学新秀——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专家”的老师梯级培养平台,引导和鼓励各层次老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懈追求、进取攀登的职业认识,建立和营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工作生态,体验和提升走老师专业生涯规划的幸福感。通过培养使我校老师具有系统坚实的政治理论涵养、教育教学理论根底、学科专业知识功底、精深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本学科教学、课改最新研究成果和开展动态、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老师。二、施行原则将学校教育改革和开展要求、学校特色开展需求与老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对各梯级老师重在引导鼓励、重在过程培养、重在发挥各梯级老师的作用。三、梯级定位1、教学新秀。教学新秀是指符合老师必备条件同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2、骨干老师。骨干老师是指具有较高业务才能和优良稳定的教育教学业绩的老师,是学校教学业务骨干,在学校学科教学中起骨干带头作用。3、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骨干老师中

的佼佼者,是学校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4、教学名师。教学名师是指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高声威和知名度,教育教学水平和才能特别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和领军人物,在全区、全市教育教学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5、教育专家。教育专家是指有精深造诣、自成体系、建树独特、领先前沿的一线教育教学名师,是全市、全省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和领军人物。四、晋升机制开放的梯级攀升系统。鼓励各个梯级的老师向着更高梯级不断地向上攀登。梯级攀升的途径具有多样性,老师依照各梯级定位、特点和本身实际情况,一般逐梯级攀升,关于做出突出奉献者,可破格跨梯级攀升。五、申报认定(一)学校成立认定组织机构:认定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相关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年级主要负责人任组员。认定工作小组。由相关处室、年级主要负责人及部分工作人员组成。申报认定工作由教学治理处组织协调。(二)根本程序:个人申报,教研组、年级推荐,部门认定,学校审核,公示确认。(三)选拔认定根本条件:教学新秀:不超过教龄在5年以内(含5年)老师总人数的30%1、师德:师德排名必须在年级总人数的前 1/3 。2、教学必须满工作量。3、教龄在5年以内(含5年),必须获得学校主要课型达标证书。

学校教师梯度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教师梯度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前言 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为了培养和提高学校的教师队伍,我们制定了这个学校教师梯度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二、目标 1.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较高学术素养的专业教师。 3.培养教师的领导才能: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育工作。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课程的制定: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确定教师梯度培养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包括教学方法、学科知识、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2.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教师的不同层级和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于初级教师,重点培养其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对于中级教师,加强其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培养;对于高级教师,培养其领导和管理能力。 3.培训方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导师制培训、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4.培训资源的整合: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类培训资源,包括专业教材、教学研究资料、培训讲师等,提供给教师参考和学习。 5.培训效果的评估: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了解其培训情况和进步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四、实施保障 1.课程资源的建设:建设良好的课程资源库,包括教学案例、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提供给教师进行学习和参考。 2.培训机构的合作:与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其专业资源和经验进行培训活动。 3.导师制度的建立:为教师制定导师制度,在培训过程中提供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 4.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提高其培训积极性和动力。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教师梯度培养工程,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2.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教师领导才能得到培养,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4.教师队伍稳定性增强,减少员工流失率。 六、总结

教师梯级成长工程实施方案

教师梯级成长工程实施方案 一、教师梯级成长工程的实施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成长意识,建立个人发展规划,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内部教师资源共享和团队建设。 4、推动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梯级成长工程的实施内容 1、建立和完善梯级成长工程体系,包括实施指导、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 2、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3、组织各类中高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 4、设立教师研修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态进行跟踪评估。 6、激励和表彰教师的成长和创新成就,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动力。 7、建立定期的教师交流和分享平台,推动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成果共享。 8、联合地方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开展教师发展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三、教师梯级成长工程的实施步骤 1、建立梯级成长工程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工作职责。 2、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了解教师的成长需求和特点。 3、设计制定教师梯级成长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内容和时间表。 4、组织教师参与教师梯级成长工程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线上线下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 5、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6、定期举办教师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让教师之间互相激励和促进。 7、建立教师梯级成长工程的成果分享机制,对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 8、对教师梯级成长工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工程的实施。

1_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1_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教师梯队建设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制订一项有效的实施方案对于教师梯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项1200字以上的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意义 教师梯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学校长远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此外,教师梯队建设还可以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内容与步骤 1.制定梯队建设方案:成立梯队建设工作组,由学校领导和教育专家组成,制定相关的梯队建设方案。方案应包括目标定位、计划与安排、培养措施以及评估机制等内容。 2.建立岗位职责及职业通道: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和职业通道,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发展路径。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立不同的晋升通道,公平公正选拔优秀的教师参与梯队建设。 3.进行教师培训:开展教师培训,提供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法规政策、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教师评估: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培训和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6.加强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教研活动的机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7.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和分享的机会。可通过教研活动、学术讲座、教学展示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资源保障与考核机制 1.资源保障:学校建立教师梯队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培训教师、购买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2.考核机制:学校建立教师梯队建设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培训参与度、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相结合,激励优秀教师参与梯队建设,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风险管理 1.人员流失风险:建立健全的离职管理机制,对教师的流失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待遇,留住优秀教师。

教师梯级建设实施方案

教师梯级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 的提高。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因此,梯级建设成为了当前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2. 建立健全的教师成长体系,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3. 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持续学习和进步。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梯级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梯级发展规划,明 确教师的成长路径和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 2. 开展专业培训。 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 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 搭建交流平台。 建立教师交流分享的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促进教师之 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实施导师制度。

建立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和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 5.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支持他们申请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提高他们的科 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梯级发展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保障措施。 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包括教学 资源、学术氛围、管理支持等。 2. 加大投入。 学校要加大对教师梯级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确保梯级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政策支持。 学校要完善相关政策,为教师的梯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奖励机制、晋升 机制等,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梯级建设。 五、总结。 教师梯级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梯级建设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只有不断

教师梯队建设方案

xxx幼儿园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是园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幼儿园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加快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培育、造就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理念新、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结合我园青年教师的现状,突出“教育信念、敬业精神、道德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主题,开展以“责任、敬业、奉献”为主旋律的教育活动,以业务培训为抓手,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素养、科研能力与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素养优良、思想稳定、富有活力、甘于奉献”的青年教师队伍。二、现状分析 (一)师资状况 我园在岗在编教师共16人。其中:35-40周岁2人,30-35周岁1人,20-30周岁13人;10年以上工作经验3人,2年以下13人;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9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人,一级职称教师1人,二级教师1人,见习期教师13人。 (二)思想素养 幼儿园有党员4人,在工作中责任心强,团结同事,关

爱幼儿,能在工作中起到“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青年团员12人,教师队伍整体思想素养较高。 (三)专业素养 1.优势方面:教师整体结构年轻,平均年龄26岁,学历达标,专业化程度较高,教师的基本素质较好,对于新事物,新理论容易接受和掌握。 2.不足方面:2年以下工作经验教师占比81%,一线工作实践经验不足。在集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能力、对工作的反思总结能力、归纳及提升能力、选择创编教材及随机调控、回应能力等方面,亟待提升。 三、培养目标 1.以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总目标,使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高。 2. 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专项培训,使青年教师做到“六个提升”:(1)提升教育教学理念;(2)提升专业学问水平;(3)提升活动组织技能;(4)提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5)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高;(6)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3.通过搭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树立终身

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

学校梯级式教师培养方案 Add author and revision time

小学教师梯级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速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 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我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搭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 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引导和激励各层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懈追求、进取攀登的职业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和提升教师专业生涯的规划.. 通过培养使我校教师具有系统坚实的政治理论修养、教育教学理论 基础、学科专业知识功底、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本学科教学、课 改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三、实施原则 1、实际需求原则..根据我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把学校发展要求、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 2、多级培养原则..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进行多个层面的培养;通过让教师走出去、请进来、挖掘自身资源等方式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维平台 和空间..

3、整体提升原则..按照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总体要求;对各梯 级教师重在引导激励、重在过程培养、重在发挥各梯级教师的作用.. 四、梯级定位和攀升机制 一梯级定位 1、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是指符合教师必备条件并且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2、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指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优良稳定的教育教学业绩的教师..梯级定位为教学业务骨干;在我校学科教学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3、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骨干教师中的佼佼者..梯级定位是我校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 4、教学名师..教学名师是指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高威望和知名度;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是我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和领军人物..梯级定位为在我校教育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攀升机制 我校教师梯级攀升机制;旨在激励各个梯级的教师向着更高梯级坚持不断地向上攀登;是一个开放的梯级攀升系统..梯级攀升的途径具有多样性;教师依据各梯级定位、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一般逐梯级攀升;对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可跨梯级攀升.. 1、合格教师培养以1年为一个周期;用一年时间把新教师培养 成具有独立承担本专业学科循环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能力;站稳讲台、教有特色;且具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校级骨干教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