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
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我
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5/10万,居各类癌症之首;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
人数增加了38.5%。专家预测,20年后乳腺癌将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无论在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型还是对治疗
的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使治疗更加个体化和有效[2]。目前根据免疫
组合和基因表达产物的不同,将乳腺癌分为五种亚型,分别为激素受体阳性类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其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来源于导管内层luminal上皮细胞相似;HER2过表达型;正常乳腺基因表达型(normal-like),具有高表达基底上皮细胞基因同时表达luminal上
皮细胞基因的特征;基底细胞样型,与正常乳腺基底上皮细胞表达相似[3]。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亚型(HER2)都是阴性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2%-40%,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在非洲裔美国人中发病率较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
床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一种侵袭性病程,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其他类型乳
腺癌差,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无效[4]。TNBC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在组织
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BLBC大多也不表达ER、PR及HER2,二者有重叠性,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s)5/6和17,但尚有少部分BLBC表达HER2,故二者并非完全相同。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化疗虽有效,但因其复发早、进展快、生存
期短而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就TNB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分子特征
Nielsen等通过对BLBC分子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激素受体和HER2基因通常低表达,并
将三阴性作为BLBC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约有85%的TNBC为BLBC。由于目前临床上对
乳腺癌进行基因检测的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为微阵列基因谱分析)开展得较少,而免疫组化
检测技术则普遍开展,故有学者认为可将TNBC等同于BLBC。
BLBC起源于导管外层即基底层,由肌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同时表达上皮细胞和平滑肌
细胞特征,表达高分子量的基底细胞角蛋白(CKs)如CK5/6、CK14和CK17。BLBC中P53蛋
白表达可高达85%,并通常伴有P53基因突变。P53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其作用
是抑制细胞增殖,并可监视DNA损伤及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当P53突变后这些功能丧失导致肿瘤发生。BLBC具有基因畸变率较高的特征,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其更加频繁地发生DNA复制数目的改变,提示BLBC可能具有更大程度的基因不稳定性。
最近的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RCA1相关乳腺癌与TNBC和BLBC有较大的相关性,BRCA1相关乳腺癌是指由于BRCA1的突变导致基因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的乳腺癌。BRCA1的
主要作用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突变的双链DNA,缺乏BRCA1将导致DNA修复过程中容易发
生错误,从而导致基因的不稳定性[5]。BRCA1基因突变与患乳腺癌风险增高有关,80%的遗
传性乳腺癌家族中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BRCA1相关乳腺癌与TNBC在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
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ER阴性、Ki-67、EGFR、CK5/6阳性、P53突变,细胞核高分级,
预后差等。上述研究表明BRCA1乳腺癌、TNBC及BLBC三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的基因表型多位于基底细胞样亚群中,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病
途径。
2 病理学特征
TNBC具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粘液癌、小管癌、乳头状癌、内分泌癌等,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TNBC组织学分级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Ⅱ-Ⅲ更为常见,肿瘤原发灶的平均直径较大,淋巴结的阳性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略高,在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阳性率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即使
肿瘤直径很小,淋巴结转移率也较高,在肿瘤<1cm的患者中淋巴结阳性率为55%,而相对应非三阴性乳腺癌中仅为19%。
TNBC病例中大部分为BLBC,这些BLBC的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1)推挤性的边缘,肿
瘤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2)肿瘤细胞呈合体细胞样,界限不清楚,不同程度的淋巴细
胞浸润,与髓样癌的组织像接近;(3)肿瘤细胞呈巢状、片状排列,缺乏腺管样结构,肿
瘤中心可见胶原化瘢痕,可见图样坏死;(4)组织学分级多为Ⅱ级及Ⅲ级,核分裂像多见,核浆比增大;(5)可见梭形细胞及鳞状细胞上皮化生[6]。
3 临床特征及预后
据统计,TNBC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2%-40%,有研究发现,TNBC的发病年龄比其他类型
乳腺癌小(中位年龄分别为54岁和60岁),西班牙裔白人女性和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发病
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在亚洲国家,韩国和日本的女性发病率较低[7]。TNBC患者一般肿块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率高,肿块较小时就可出现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内脏转移和软组织复发率高,主要累及肺,其次是肝,而骨转移率较低[8]。
TNBC的5年生存率较低,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在Ⅰ、Ⅱ期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
间长于Ⅲ期患者,符合肿瘤分期影响疾病预后这一结论。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肿瘤直径、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呈负相关,其中淋巴结状态、肿瘤直径是TNBC的独立预后因素。
4 治疗
4.1细胞毒药物多数TNBC患者存在BRCA1缺失或变异,导致BRCA1介导的DNA修复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治疗BRCA1相关肿瘤的药物也适用于治疗TNBC,例如烷化剂、丝裂霉素C、
铂类药物以及足叶乙甙、博来霉素等。
4.2新辅助化疗研究认为基底细胞样和HER2(+)/ER(-)乳腺癌对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有
效率较luminal乳腺癌要高。Rouzier等研究表明basal-like型乳腺癌及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
患者相对于luminal型患者及normal-like型乳腺癌对紫杉醇和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更好。有报道指出,TNBC患者相对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病理完全缓解的TNBC患者可以获得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似的生存率,而在新辅助化疗后仍有残留肿
瘤患者中,TNBC的患者相对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差。
4.3转移性受体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目前报道的对晚期TNBC的化疗方案选择有:含铂类如
TC方案(紫杉醇联合卡铂);非铂类方案如单药紫杉醇或联合卡培他滨或蒽环类药物及最近
报道的FLN方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长春碱滨),其有效率在46%-57%。FLN方案是
目前对于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的复发转移性TNBC较为有效的方案。
4.4靶向治疗 TNBC缺乏ER和HER2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对增殖、增生的驱使作用,促进此类
肿瘤细胞增生增殖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清楚。EGFR过度表达是TNBC的特征之一,可达到54%。EGFR抑制剂对未经选择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欠佳,但考虑到约有54%的TNBC患者表
达EGFR,因此,如果以EGFR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TNBC可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已有
相关报道。PARP(PARP1,PARP2)是一种多功能酶,当DNA单链出现断裂时,PARP可以修
复这种损伤,而抑制PARP可使BRCA1/2基因突变的细胞选择性凋亡。因为大多数TNBC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PARP抑制剂可能成为TNBC新的治疗手段。达沙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
子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同时作用于src和ab1蛋白,部分临床前实验结果显示,达沙替尼对TNBC细胞敏感,其在TNBC治疗中的作用正在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抑制剂Avastin是一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