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实践探索

1 前言

“十二五”以来,当阳市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农村中小学“薄改”项目建设搭建的平台,获

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家规定标准和教育发展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数量少、不配套、档次低,设备老化、设施陈旧。全市义务阶段51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设备、“班班通”设备等存在较大差距,校际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为整体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从2012年开始,当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的原则和“突出重点、均衡发展”的思路,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系列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指导性、推广性的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管理应用方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有效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2 创新与特色

规划引导根据当阳市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到工作优先安排、经费优先落实;始终坚持实际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科学制订全市中小学现代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方案,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始终坚

持规范统一的原则,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并将项目建设纳入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先后出台《当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5)》和《当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方案》等文件。

确定建设目标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基本目标简称“四化”,即教师办公无纸化:确保全市每一位中小学专任教师都有一台办公计算机,搭建“师师通"环境下教师无纸化办公平台,实现网上集体备课成果和教学智慧共享;配套设备标准化:完善和更新所有中小学校园网络接入、交换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标准达到“国标”要求;信息传输网络化:全市所有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高标准建设校园网和校园安全监控管理中心,全市搭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校园网站与教育城域网链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数字化:全市建成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全市中小学学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学反馈等实现多媒化、数字化、一体化.

3 科学组织实施

管理层面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专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专项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指导;加强督导评估,

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推动作用。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工作的督导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范畴,建立评估验收和表彰奖励机制.

操作层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认真搞好调研、统计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套建设

方案,构建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体系;科学、合理地用好推进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建立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经费比例,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和教师教学应用督导评估,建立激励导向机制。

实施“五大工程”

1)“班班通”全覆盖建设工程:配合国家“薄改"工程,完成“班班通”全覆盖建设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工程,确保覆盖率达到100%。

2)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工程:实现每一位中小学专任教师配备一台办公计算机目标,为每一所中小学新建8~15座教师集体电子备课室。

3)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工程:为全市义务阶段中小学高标准配

备高性能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完成校园网络宽带布线,所有学校均接入市数字教育专线和高速互联网,实现了网络终端互联互通。

4)自动录播教室建设工程:依照《当阳市全自动高清智能录播系统建设标准》,以市直、乡镇为单位建设录播教室。

5)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程:?猿帧肮郝蛭?主、自建为

辅"的原则,多渠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当阳为平台,建成具有“本土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库。

分步实施落实本项目建设工作从2012年开始启动,2013年正式实施,根据经费安排计划,分学校信息化基础配套设施和城域信息化基础配套设施两个层面、三个年度完成,最终建成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扩展性强、安全可靠、上下畅通、有线与无线全覆盖的全市教育城域宽带网。

4 主要经验和成绩

主要经验初步探索出农村县市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模式.计算机教室建设模式:计算机+多媒体设备+配套设施.依照国家规范标准和学校规模、班额人数分别按56+1、48+1、42+1、30+1计算机和投影机、电子白板或银幕等多媒体设备、双人计算机桌凳的标准进行配备。到2015年底,全市51所中小学全部完成计算机教室新建和改建任务。“班班通”建设模式:“短焦投影+计算机+电子白板 +实物展台+环保黑板+中控"。为义务阶段中小学每一个教学班配备一套短焦投

影、计算机、电子白板、环保黑板、实物展台、中控等设备,与互联网宽带链接,实现电视信号(空中课堂节目)、校园广播信号及校园电视台节目“班班通”。到2015年底,全市51所中小学639个教学班全部完成“班班通”建设任务。

校园网络建设模式:网络中心(中控室)+网络技术+网络布线+网络设备+网络软件+资源库.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两

平台”建设要求,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园网络建设从网络技术选型、布线、设备及软件配置、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配备设备和资源,实现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低音广播网、校园安全监控网“四网”合一,完成了全市汇聚中心到学校的数字教育专线宽带建设,实现了汇聚中心与学校1000 M光纤网络连接,全市教育智能宽带骨干网络基本建成。

初步建立了农村县市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管

理体系。2012年,市XX局,XX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与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年,全市出台《当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5)》和《当阳市中小学现代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整合电教、教研、进校和教育督导等部门的技术服务、教研指导、教师培训和考核评价职能,共同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项目管理和资源应用工作.

首先,全市成立以局长为组长、职能科室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和指导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