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目的对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有效探究。

方法笔者通过调查本院64例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2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克拉霉素片0.5 g,2次/d。

对治疗组的患者另外服用健脾消溃汤(自拟)。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其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以及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医学治疗中,出现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因为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发生慢性的溃疡,出现溃疡的原因和胃蛋白酶以及胃酸的消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出现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除此之外,一些药物的作用,环境的影响,以及精神的现状和遗传相关因素,都是导致出现消化性溃疡的因素。

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通过调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门诊的患者共64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2±5.8)岁,病程1~9年,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混合溃疡7例。

在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2±6.1)岁,病程0.5~10年,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混合溃疡3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本次试验中,所有诊断标准都依照相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根据经常性发作的腹痛作为临床节律性的特点,出现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等现状,由电子胃镜和相关病理检查进行详细确诊,或者通过HP检查出结果呈现阳性,有效排除恶性的胃溃疡,以及其他病症的疾病[1]。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每组48例,中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西医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中西医组48例患者中,显效患者44例,有效患者3例,无效患者1例,总有效率为(47/48)97.9%。

西医组48例患者中,显效患者38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43/48)89.6%。

两组结果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效率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道溃疡;疗效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发病人数非常多,近年来发病率甚至有逐年上升趋势。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中,属于慢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腹部疼痛难忍为主,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同时伴有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难根治的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做好病情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的准备[1]。

本研究选择我院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该疾病上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每组48例。

中西医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6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症6年,平均病程3.5年;西医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0岁;最短病程1.5年,最长病症7年,平均病程4.25年;两组患者症状均以上腹部疼痛剧烈为主。

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性别等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更新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更新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更新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疾病,抗生素耐药逐渐增加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困难,非甾体抗炎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老龄化人口中常见的抗血栓治疗等,使消化性溃疡的诊治较以往更具挑战。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提出30条陈述,涉及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预防等内容。

01PU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陈述1.1:PU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消化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破损,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肌层或更深。

陈述1.2:PU发病率及其导致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近年来下降趋势逐渐趋缓。

02PU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陈述2.1:PU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因素和黏膜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有关。

陈述2.2:PU的病因主要为H.pylori 感染,以及阿司匹林和其他NSAID的应用。

03PU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陈述3.1:PU可表现为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

陈述3.2:内镜检查是诊断PU最重要的方法,对于无法接受传统内镜检查的患者,有条件的内镜中心可根据适应证选择磁控胶囊内镜检查。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诊断PU的准确性与传统胃镜检查相当。

陈述 3.3:现在或既往诊断PU的患者均需接受H.pylori 检测。

陈述3.4:PU病因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既往史、服药史,特别是NSAID等使用情况。

04PU的一般药物治疗陈述4.1: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均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陈述4.2: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可以部分抑制基础和餐后胃酸分泌,促进PU愈合。

陈述4.3:黏膜保护剂可用于PU的治疗,有助于提高黏膜愈合质量。

03PU 的抗H. pylori 感染治疗陈述5:合并H.pylori 感染的PU均应进行H.pylori 根除治疗。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中医院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6年)。

主要症状:胃院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脱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暧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滤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10年)。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专贝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参考《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AI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1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粘膜皱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粘膜,陈红色瘢痕期。

22期:溃疡的新生粘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粘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皖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暧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脾胃气虚证:胃脱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澹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色淡苔白;脉缓弱。

4.脾胃虚寒证:胃脱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澹腹泻。

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5.脾胃湿热证:胃脱疼痛,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感口苦;恶心不适;泛酸;小便色黄短赤,大便粘腻不爽,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有力。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

·共识与指南·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摘要抗菌药物耐药逐渐增加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困难,非甾体抗炎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老龄化人口中常见的抗血栓治疗等,使消化性溃疡的诊治较以往更具挑战。

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化性溃疡诊断和治疗新模式,由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的基础上,经多次共同讨论制定了新版共识意见。

本共识共30条陈述,分为9个部分,涵盖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预防等内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共识意见;诊断;治疗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Peptic Ulcer (2022,Shanghai)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DigestionCorrespondence to:ZOU Duowu,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uijin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Email:******************.cn;XIE Weife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Second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Email:*********************.cn;YUAN Yaozo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uijin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Email:*****************.cnAbstractDue to the difficult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aused by gradual increas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the widespread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and the common use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the agingpopulation,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are more challenging than ever.To further explore a new mod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 accordance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organized an expert committee to develop a new version of the consensus based on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2016,Xi′an)".The consensus has 30statements,divided into 9parts,covering the definit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s,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and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Key wordsPeptic Ulcer;Consensus;Diagnosis;Therapy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4.003∗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邹多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200025),Email:******************.cn ;谢渭芬,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0003),Email:weifenxie@ ;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200025),Email:*****************.cn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5%~10%,年发病率为0.1%~0.3%[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一、本文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中上腹痛或烧灼感等,但并未伴随器质性改变或生化异常。

由于其症状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一份共识意见,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诊疗参考。

本文首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后续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重点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与策略,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多种手段,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本文还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以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二、F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简称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等。

在全球范围内,FD的患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

FD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

在病因方面,FD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

多数研究认为,FD的发生与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微生态失衡、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消化性溃疡(pu)的中西医治疗(修改稿)

消化性溃疡(pu)的中西医治疗(修改稿)

一般而言DU以攻击因子增强为主,GU以防 御因子减弱为主(也有医“胃疡”,“嘈 杂”,“吞酸”,“痞满”范畴 。
[病因病机] 一、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 劳倦内伤 脾胃虚弱 久病伤中 用药不当
脾阳亏虚—>胃失温养 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二、饮食不节 饥饱不匀 恣食肥甘 损伤脾胃 过食生冷 辛辣刺激
(4)长期性:PU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一般为数年甚 至数十年.
2.其他症状:反酸、流涎、嗳气,恶心、呕吐、烧心、 纳少.
二、体征 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体症 活动期:如无并发症:上腹轻压痛 DU偏右
GU偏左 三、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见于GU)
[实验室检查]
1.胃镜:对PU有确诊价值,可检 查PU的部位、大小、数目、深 浅、分期、(可分为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嗳气频频,餐后明显, 与情志有关,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胃郁热加丹皮,郁金;兼胃寒加吴茱萸、干姜;吐 酸加乌贼骨、浙贝、煅瓦楞子;嗳气频频加沉香、 蔻仁、苏子或旋覆花、代赭石;夹食滞加麦芽、内 金、焦山楂。
活动期A1,A2;愈合期H1、 H2;疤痕期S1、S2)并可做活 检(胃溃疡)。
2.上消化道钡餐:(1)对浅小溃疡易漏诊(2) 不能活检
3.HP检测:检出率DU95-100%,GU6080%“No Hp,No Ulcer”
(1)侵入性:快速尿素酶测试,病理染色,培养
(2)非侵入性:14C-尿素呼气试验,13C-尿素呼 气试验,HP-抗体滴度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2021 年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21 年〕。

主要病症: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枯燥。

次要病症:性急喜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 2 项加次证 1 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 2 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标准建议〔2021 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 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 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返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5%~10%,年发病率为0.1%~0.3%。

本共识共提出了30条推荐意见。

表决意见分为5级:①完全同意;②保留同意;③不确定;④不同意;⑤完全不同意。

表决意见①+②占比>80%,该条款获得通过,推荐强度为强推荐;表决意见①+②占比≤80% ,该条款暂不予通过,需要讨论、修改和再投票;若第2次投票表决意见①+②占比>80%,该条款获得通过,推荐强度为弱推荐;如果该条款始终无法通过,则由专家组协商决定去除或暂时搁置。

一、PU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陈述1.1:PU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消化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破损,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推荐;共识水平:100.00%)。

PU最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胃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1]。

与糜烂等浅表性黏膜缺损不同,PU指消化道因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出现明显黏膜破损,深度超过黏膜肌层,严重者甚至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

陈述1.2:PU发病率及其导致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近年来下降趋势逐渐趋缓(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共识水平:100.00%)。

根据2007年在上海进行的一项内镜横断面调查显示,在同意接受内镜检查的问卷人群中,6.07%患有胃溃疡,13.31%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提示当时在上海人群中经内镜确认的PU发病率(17.2%)远高于西方人群(4.1%);2013年进行的一项基于问卷的全国性调查也显示,0.11%的城乡居民在接受调查2周前因PU就医或误工;2021年在上海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共纳入1 108名被调查者,其中经内镜诊断的PU达9.1%(十二指肠溃疡5.8%,胃溃疡2.5%,复合溃疡0.8%)。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生活方式调整:保 持良好作息,避免 过度劳累,适当进 行运动锻炼
预防复发方案
饮食调整:避 免刺激性食物, 增加营养摄入
药物治疗:使 用抑制胃酸分 泌、保护胃黏
膜的药物
中药调理:根 据中医辨证论 治,使用中药
进行调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与注意事 项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定期随访
• 注意事项:定期随访
• 治疗后需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避免诱发因素
局部治疗:针对溃 疡部位采用中药或 西药进行治疗,促 进溃疡愈合
整体调理:结合中 医理论,调理患者 全身机能,提高免 疫力
中药治疗:根据患 者病情,选用合适 的中药方剂,改善 脾胃功能
西药治疗:使用质 子泵抑制剂等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 促进溃疡愈合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药物治疗:中药 与西药联合应用, 提高疗效,减少 副作用
肝气犯胃:肝气郁结,横逆犯 胃,导致胃气阻滞
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暴饮 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损伤脾 胃
外邪侵袭:寒邪、湿邪等外邪Fra bibliotek侵袭可影响脾胃功能
辨证分型
肝胃不和证
肝胃郁热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脾胃虚寒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瘀血阻络证
中药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
原则:根据溃疡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原则,如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

浅谈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浅谈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浅谈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

西医组选用西药三联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秘方乌甘散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结果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安全率分别为93.8%和95.8%,明显优于西医组的7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且用药安全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消化性溃疡常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消化系统多发、常见疾病之一。

消化性溃疡会导致腹痛、胃肠出血或穿孔,长期病患还易诱发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临床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难治愈,易复发。

西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起效快,短期疗效好,但临床治愈疗效不理想。

随着中医科学的不断进步,中西医联合用药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发广泛,疗效也较为明显。

本文,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做探讨分析,以便为该疾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选择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

所有患者疾病经内镜和X线钡餐等方法检测确诊,排除与消化性溃疡病症相识的各种疾病,内脏功能性病变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中男49例,女47例,平均年龄(42.5±12.7)岁,平均病程(7.6±4.5)年;复合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分别有50例,30例和16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17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黏膜肌层,常发生于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2014年8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牵头成立了《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消化性溃疡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

2016年7月29日-30日在哈尔滨第28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审定。

并于2016年9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专家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

一、概述1.病名根据PU具有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及反酸、嗳气的临床表现特点,中医病名为“胃痛”“嘈杂”“胃疡”范畴。

2009年《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中,以“胃痛”“嘈杂”作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名,本次共识根据多数专家意见在延续采用上述命名基础上,增加了“胃疡”病名,因本病病理性质主要为黏膜损害形成溃疡,故“胃疡”更能准确描述本病特点。

2.西医诊断PU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组织学检查、X线钡餐(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检查、Hp检测。

其中,内镜检查是确诊手段。

PU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多数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发症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多发于两餐之间空腹时,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

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疼痛的周期性较为明显,以秋末至春初较寒冷的季节更为常见。

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h内发生,经1-2h后逐渐缓解,直至下一餐进食后再重复出现上述规律。

最新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最新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综合治疗一般措施本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身心并重。

1.生活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劳逸的结合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

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尤其对胃溃疡患者,常可使疼痛等症状缓解。

较长时期不能缓解者,应怀疑并发症(如穿透性溃疡)的存在,或者病因仍在起作用(如精神因素),甚至可能并非本病。

2.饮食传统的细软、温和的饮食能促进溃疡的愈合的观念是缺乏理论和实践根据的。

给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每1~2小时喝一次牛奶,并定时测定胃液酸度,发现明显高于一日三餐普通饮食的对照组。

其原因在于牛奶中含钙和蛋白质较多,两者均可刺激胃体腺壁细胞和G细胞分泌较多胃酸和胃泌素之故。

故消化性溃疡患者虽不忌牛奶,但牛奶决非本病之良药,关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现持下述观点: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粘膜屏障作用;②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③当急性活动期;以少吃多餐为宜,每天进食4~5次即可,但一但症状得到控制,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口三餐;④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⑤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零食;⑥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粘膜的药物;⑦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西医治疗1.制酸药制酸药可减低胃、十二指肠的酸度,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分可溶性制剂与不可溶性二类。

可溶性制剂主要为碳酸氢钠,因可致碱中毒,钠储留等,故多以小量其它制酸药混合给药。

不可溶性制酸药可选用:①氢氧化铝凝胶:每次10m1,每日3~4次;②三矽酸镁:每次0.6g,每日4次;③次碳酸铋:每次0.6g,每日4次;④氧化镁:每次0.6g,每日3次。

或用复合制剂如胃舒散、胃舒平、复方甘铋镁、胃得乐。

中国消化性溃疡诊治共识

中国消化性溃疡诊治共识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J. Robin Warren
Barry J. Marshall
幽门螺杆菌
胃窦部感染为主的患者,Hp通过抑制D细胞活性,从 而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同时,Hp也直接作用于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 释放组胺引起壁细胞分泌增加。这种胃窦部的高酸状 态易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百分率
溃疡形成
临床明显损害
Geis, et al, J Rheumatol 18 (suppl 28): 11-14, 1991.
小剂量阿斯匹林更安全
Multivariate 相对危险度
10
UGI Bleeding
8
6
5.8
<325mg >325mg
4
2.6
NSAIDs引起的胃肠损伤
上消化道症状(45%)
烧心、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
粘膜病损(20 30%)
内镜或X线所见
症状性溃疡(2.5 4.5%) 严重GI并发症(1 1.5%/年)
溃疡出血、穿孔和梗阻
死亡率5-10%
Ann Intern Med 1995
NSAIDs相关溃疡
大溃疡 多发性 GU > DU 无痛性
抗风湿治疗 止痛 抗凝治疗 治疗发热感冒
48. 46 % 21. 57 % 18. 66 % 10. 63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2004
NSAIDs 的应用
全世界每天>3千万人 278张处方/1000人(不包括OTC) 国内,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 ➢ NSAIDs胃肠道损害: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对策和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对策和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对策和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5-13T13:59:39.6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期作者:李海燕[导读] 在消化内科,不乏一些因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疼痛、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等不适症状就诊的患者,这类患者很大概率上是患上了消化性溃疡。

李海燕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四川宜宾644500在消化内科,不乏一些因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疼痛、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等不适症状就诊的患者,这类患者很大概率上是患上了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约有10%的人在这一生中得过消化性溃疡。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增加出血、穿孔、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但很多消化性溃疡喘患者对自身病情并不是特别重视。

因此,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消化性溃疡。

目前,临床较为认可中西医结合疗法医治消化性溃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黏膜发生的炎症和坏死性病变,深达或穿透胃部、十二指肠等处的黏膜肌层,进而导致的溃疡性疾病。

该病需要早发现、早防治。

一般而言,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症状是周期性和节律性发作的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与胃灼热。

长期精神紧张人群、生活不规律人群、有溃疡家族史人群,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人群,需引起重视。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西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在于损害因素、防御因素之间的功能调节不当。

一方面,患者因疾病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物属于弱有机酸类物质,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消化道黏膜血流,损害消化道粘膜。

另一方面,当人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幽门螺旋杆菌不断破坏消化道粘膜,造成胃酸和胃蛋白酶失去保护屏障,逐渐引发炎症反应。

此外,遗传因素,抽烟喝酒,进食过酸、辛辣食物,精神心理长期紧张等情况下,也易诱发消化性溃疡。

②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呕吐”、“吐酸‘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与忧思恼怒,劳倦过度,气都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塞相关。

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并提供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来我诊所就诊的100例已经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暖气、反酸、胃部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不适症状,而且还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道溃疡;应用价值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在hp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胃黏膜屏障作用被消弱,慢性炎性刺激形成溃疡。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多发生于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其在临床上表现为反酸、腹痛、暖气、胃灼热等不适症状。

抑酸和保护胃粘膜治疗是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愈合溃疡的最主要措施。

临床上多采取西医治疗方案,虽然西医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但是长期服用西药会引发患者机体出现一定的副作用[1]。

随着中医文化的发展,中西医治疗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中西医治疗方案的成效,本研究随机选取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来我诊所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

其中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复合型溃疡5例;(2)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方案,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2]。

消化性溃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布时间:2022-03-14T06:18:03.944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期作者:易启文[导读] 医疗大数据调查中发现: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占十分之一,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中,随着胃镜检查的普遍开展,消化性溃疡检出率越来越高,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易启文泸州市江阳区祥润诊所四川泸州 646000 医疗大数据调查中发现: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占十分之一,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中,随着胃镜检查的普遍开展,消化性溃疡检出率越来越高,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作为当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对于它的治疗,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认为消化性溃疡出现后,吃一些药物控制就可以了。

但如果不加以重视,消化性溃疡一直无法治愈,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食用美味的食物反而会加剧溃疡。

当前面对消化性溃疡,采取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治疗取得的效果尤为突出。

中医治疗时围绕着具体的症状针对性治疗。

西医治疗时围绕着胃酸抑制、黏膜保护和根除幽门螺杆菌针对性治疗,两者的有效配合可谓是双剑合璧。

今天就跟着文章来看看吧!消化性溃疡的基本情况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局部粘膜,因为一些病因形成溃疡,创面发生在胃部的,大家都很熟悉,它就叫做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部位的叫做十二指肠溃疡,如果都有同时发生,那么就叫做复合性溃疡。

导致消化性溃疡出现的典型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针对性的治疗与缓解。

当前消化性溃疡十分常见,在任何年龄段、任何人群都有可能发病,这和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明确的关系。

大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也可能出现上腹疼痛、腹胀打嗝、厌食反酸、恶心呕吐、呕血、黑便和消瘦等情况,这些情况如果不加以注意,听之任之将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例如导致消化道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甚至少部分的胃溃疡可能发展成为癌变。

消化性溃疡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胃肠内充斥着胃酸、胰液等消化液,这些消化液本身具有腐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概述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黏膜出现溃疡的疾病。


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较高,而且病程长短不一,容易复发,
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已经
成为了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并且在治疗效果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诊疗共识意见。

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消化性溃疡是中医学门中病机复杂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消化性
溃疡主要是因为肝气郁结,痰浊阻滞,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等多种因
素导致。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是以调整脾胃功能,行气活血,
祛瘀化痰为基础。

首先,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需要滋阴、清热,这样
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效果,以减轻患者的胃部损伤和消化
不良的症状。

中医还采用一些营养和生物治疗措施,如针灸按摩和中
药汤剂等,以帮助患者计划适当的饮食和补充营养素,以便加快胃部
的康复进程。

中医的针灸按摩治疗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以穴位选择较为重要。

比较有效的穴位有足三里、内关、合谷等。

这些穴位刺激可以减缓疼痛,调节内分泌,推动气血,从而增强人体
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西医诊疗共识意见
消化性溃疡作为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中溃疡的形成是由于
胃酸和脂肪酸溢出,损伤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使黏膜细胞的完整性
受到破坏。

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包括抗酸通道剂、H2受体
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该药
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溃疡症状,并有助于消化道的愈合。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西医还推荐消化电子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
等检查方法,以便更全面地观察和诊断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程度。


时,西医还需要患者对饮食和生活方式作出调整,如避免辛辣食品和
酸性食物,忌烟戒酒等。

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是现在临床
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遵循西医原则的同时,结
合中医辩证施治,从整个身体的角度来提高治疗效果。

主要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西医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可以控制胃酸分泌和
减轻患者的症状。

中医推荐采用白芍、炙甘草、乌梅、红枣等补血养
血药材,以补益肝血,清泻痰浊之功效,有助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2、中药药膳治疗
中药药膳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较为明显。

中药可以治疗脾
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中,中药药膳可以与
西药结合使用,以加快治疗效果。

3、饮食调理
饮食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重要方面。

西医建议消炎护胃的食物,
如牛奶和燕麦片等。

中医则特别推荐调养脾胃的食物,如粥、大米、
面条等。

中西医结合饮食方案可以更好地协调对患者的疾病护理。

4、针灸按摩治疗
针灸按摩是中医术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按摩能够舒
缓疼痛、促进血液运行以及提高消化能力。

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在按压这些穴位的同时进行深呼吸或腹式呼吸。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控制患
者的症状,并加速治疗。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上具有各自的方法和
优势,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
和工作,并且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痛苦。

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采用
综合治疗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