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合集下载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参考文献



《公众舆论》李普曼 《舆论异化的警示者》沈闰州 《李普曼与美国总统们》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李普曼传》罗纳德•斯蒂尔 。。。。。。
舆论要想发出声音,并不是要由新闻界加以组织,而 是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政治科学的任务)
Page22
书中关于公众舆论的若干问题



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 舆论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 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人脑海中 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 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虚拟环境即舆论。 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谁是公众? 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 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 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 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 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Page12
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范式”性质的重要术语
拟态环境 刻板印象 议程设置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 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 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 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 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印象,因而它也 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 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 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印象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刻板印象”引发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它涉 及到传媒在报道的立场、记者的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的问题、 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题、“沉默 的螺旋”等理论有关联。 PS:书中将“stereotype”翻译为“成见”有失准确。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舆论与人人相关,在现在这个全民舆论的社会,李普曼的这本公众舆论吸引了我的视线。

首先在我很早的认知里,我会认为媒体是舆论的先行者,现在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微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整个社会的公众才是舆论的先行者和主体,而媒体在我看来只是舆论的载体。

舆论总是公众舆论。

看了公众舆论这本书先是很兴奋,对舆论有全景式的观望,让自己细细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机理。

据说关于“成见”的讨论是这本书的名篇之一,我对他的观点总结如下:由于我们能直接观察的时空和事物很小,而我们要理解的范围很大,我们会从媒体、他人等途径间接获得对那些部分的见解,形成自己对事实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也就是成见;在成见的影响下,我们在头脑中建筑虚拟世界,根据这个虚拟世界的法则去认识、判断和行动。

必须承认,我们大多数人一个对事实有着很多成见。

举个例子,我们觉得英国人很绅士,我国河南人较粗俗,从现在来说,就好像很多我们这些来湖州上大学的学生,总觉得湖州人很懒,不够勤劳,湖州这个地方不适合年轻人,杭州上海这些地方才是有出息的地方这些粗野片面和甚至带有毫无理由的偏见。

于是在看到李普曼这段话时,当时那种紧张立刻显得非常可笑:“我们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一旦受到激发,它们就会把那些由来已久的老看法浇注到新见解之中,似乎这个世界有在记忆中得到复活……”“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立场和权利……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在这个例子中,成见就是为了形成熟悉感,维护自尊心——刚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或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就会不自觉地就从已有的见解中自动套用了成见来,并立刻用这种成见去解释自己碰到的事情,好让自己感到“我对这个形势有所掌握”以消除胆怯和不安。

按照沃尔特•李普曼的理解,从主观来说,人们自己并不是“接受”信息,而是通过偏见、成见和喜好来“诠释”信息。

读《公众舆论》有感

读《公众舆论》有感

读李普曼《公众舆论》有感《公众舆论》被视为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是作者李普曼目睹了一战中各个政府为了自我利益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对新闻和舆论的交流设置障碍,使民众得到一系列经过处理的信息的行为后,在1922年写下的。

在李普曼看来,舆论只是政府用来操控公众意识,塑造公众舆论认知的一个工具。

李普曼在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拟态环境”。

因为一个人的感知范围有限,穷其一生也不能完完整整的感知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世界,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所了解的,是一个由人与人之间,与媒介之间交流编织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和真实世界是存在差距的,它只是真实世界经过或有意或无意的种种加工之后所投射出来的一个镜像。

人们对这个镜像世界的感知,无疑是与真实世界存在一定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政府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改造民众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政府在信息的传播中扮演了一个“把关人”的角色,在当时的年代,信息基本是单向传播的,舆论沦为了政府的工具。

民主政治存在的前提就是政府能够受到有效的、反映民意的舆论监督,然而事实是用来监督政府的工具变成了用来改造民众认知、价值取向等等的工具,李普曼在书中表达出了对有效的新闻机构的绝望,认为真正的舆论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成见”和“刻板印象”的存在。

关于“成见”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按照他的价值观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本身就是一种成见,这些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等因素都使得人们在看世界时无法抛开成见,可以说,成见就是个人在对待一件事物的主观因素,这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任何规则体系实质上都是成见的体系。

而“刻板印象”则更加光法,“刻板印象”有来自个人的也有来自集体的,有个人塑造的也有集体塑造的,它是一种人们对事物好恶的简单判断标准,许多集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在这个集体中通行的准则。

在现代社会,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舆论只是一个工具,公众能够参与舆论甚至制造舆论,但是舆论依然是民主政府用来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利器,公众能够使用的舆论力量少之又少。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公众舆论》读书心得《公众舆论》这本著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它至今在传播学领域保持的着权威地位。

这本著作以独特视角解读了舆论在传播学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公众舆论》这本著作中,李普曼的主要观点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公众舆论》里一个主题就是人们无法自觉形成公众舆论,无法处理公共事务,人们多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除非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对于《公众舆论》这个观点和看法,我其实完全赞同的。

就拿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民生新闻来说。

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强调互动,但这种互动并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互动,百姓抢着上电视,爆料、投诉、发表意见,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图新鲜,而媒体也为了拉近与观众关系,吸引眼球,乐得打互动牌。

在《公众舆论》关于报纸概念的那一张,写的非常的切合实际,它整体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新闻的作用只是突出事实,只是萌芽之后的事,人们不应该将太多的道德责任寄托在新闻上,因为新闻工作者也是要生存的,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新闻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更不应该成为代议制度,它像一束手电筒的光,对准哪里哪里才亮,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

”他强调了新闻最核心的定义是尊重事实,凸显事实,即使在当今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加在意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对于这点,我是赞同的。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读《公众舆论》关于成见的一些看法

读《公众舆论》关于成见的一些看法

媒介、体型、女性主义——读《公众舆论》关于成见的一些看法作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女人,如果你不知道减肥为何物,肯定会被看做外星人。

减肥,绝对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女人减肥,试问街上,环肥燕瘦形形色色的女人,哪一个不是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过减肥。

在这个以瘦为美,越瘦越美的社会大背景下,减肥不仅仅只是肥胖人群的需要,已经成为全天下女人的需求,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众多女人毕生的事业。

然而,瘦就真的美么?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减肥么?为何减肥也会成为时尚?说到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是,男权社会下,对于女人的美丑评价取决于男人,大众媒介呈现下的女人代表了男人对女人美丽评判标准之一——苗条,瘦的身材才是美。

而媒介为什么要宣扬“以瘦为美”的观点呢,究其原因,恐怕是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商业化生存的现实境遇。

热门话题能够提高媒介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高的收视率又可以争取多的广告商,获得更多的回报,于是越热的越要宣传,越火的越要炒作,大众媒介的有意识的狂轰滥炸,实际上就是“议程设置”,媒体中整日呈现的画面为受众建构了一幅并不和现实相同的环境。

就如李普曼先生所说的拟态环境,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却不知道究竟媒介给了我们多少真实。

减肥的风靡成为媒介产品的一种。

媒介中铺天盖地减肥广告的轮番轰炸,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女明星多是苗条纤细、面容娇好,这给受众造成一种错觉,形成一种成见——苗条的女人才是美丽的。

成见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难以消除,这取决于其日积月累的结果。

同时电视上出现的女人都是苗条的,也会让受众错误的以为自己所处的社会中大部分都是苗条的女人,胖人即便出现,也均是以负面的、讽刺的角色出现。

广告培养了一种夸大的危险感和不安全感,给受众一种暗示,如果你是胖的,你是不应该的,你是不合群的,你是被遗弃的。

媒介有意的培养受众“以瘦为美”的观点,对减肥活动的推崇和追捧,对胖的讽刺和打击,让受众置身于一个“全民瘦身”、“全民应该瘦身”、“全民正在瘦身”的环境。

读《公众舆论》有感

读《公众舆论》有感

站在船头如何瞭望——读《公众舆论》有感KOOOOOB沃尔特·李普曼不仅仅是新闻界的重要人物,更是美国的重要政治家和评论家,并数次为华盛顿的首脑提供舞台形象。

《公众舆论》是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的“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理论至今对于新闻和传播界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传媒人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比如在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刻板印象影响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层层递进,将公众舆论的相关概念还有深刻道理生动而又形象地阐述给读者。

在书的前半部分,李普曼主要写了公众舆论以及人性等的相关规律与原理。

“偶然、想象还有情不自禁的这些拟态的种种信号会刺激人的本能反应。

”“人们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情感还有希望。

因此,要通过宣传来改变人们为之做出反应的那副图景。

”“而这些虚构会被迫切的信以为真。

”这也是为什么“当凡尔赛激战正酣,霞飞将军却在讨论第二天见报的名词和形容词,因为在这个图像面前,人们可能鼓起勇气,也有可能一蹶不振。

”成见在他看来是别人的报道加自己的想象拼凑起来的。

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来自自身的地位还有他的观察习惯,来自外部刺激和真实感觉,这些方面有些会互相加强有些会互相矛盾〈德国黑比利时宗教激起仇恨〉。

他认为,“成见是对自尊心的保护,使人心安理得坚持立场。

〈比戈特投射〉”“人们总是轻信于成见,在这之前,人们会被各种媒体灌输,而当人们明白后,便会迅速控制它们。

”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对抗这样的信号利器。

比如:理性可以告诉我们天性卑奴,但是这不等于奴者天生想奴,不能够排除这样的质疑。

在李普曼看来,愚者大于强者大于弱者。

因此,只要提供一些信号以及联系,做到视觉或者其他方面的认同,就能够激发自行脑补。

成见吸附着恐惧、情欲、骄傲、期待等等情感的裁断。

我们总是不留神的借助头脑中易形成的概念去想象似曾相似的事物。

有色眼镜注意力系统会找出无数的理由。

李普曼在书中举例:马克思主义信徒认为集体主义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的解毒剂,但是这只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地位,拜托他人干扰的成见。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尽管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其中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舆论现象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刻板印象”来构建的。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头脑中对某些事物或人群的固定、简化的看法。

这些看法并非完全基于真实、全面的信息,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传统的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提到“律师”这个职业时,可能会立刻想到严谨、能言善辩的形象;提到“艺术家”,则可能想到自由、浪漫的特质。

然而,这些刻板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

在信息传播方面,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

媒体往往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而是通过选择性的报道和解读来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这就可能导致公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

而且,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常常会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法,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书中还提到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媒体、社会等因素加工和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

我们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据此采取行动。

但由于“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存在差距,我们的行动可能会出现失误。

比如,我们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某个地区的情况,但这些信息可能只是局部的、经过筛选的,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的真实面貌。

李普曼进一步探讨了公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

他认为,大多数公众由于时间、精力和知识的限制,无法对复杂的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公众的意见往往是模糊的、易变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操纵。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理性的舆论领袖来引导公众的思考和判断。

此外,政治因素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可能会对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

谁使公众深陷在_舆论_之中_读沃尔特_李普曼的_公众舆论_有感

谁使公众深陷在_舆论_之中_读沃尔特_李普曼的_公众舆论_有感
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 本书从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入手,从 根源分析了公众舆论的成因,探讨到了公 众舆论和民主关系这个核心层。 整本书对 于舆论和民主关系的探讨基于李普曼所 认为的,民主主义者对于“民主哲学的假 设前提— ——统治乃出于本能,因而 可 以 由 自我中心的舆论来驾驭”。 从他的理论假设里,我们看到了卢梭 的身影,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首次将 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 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 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 他 在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将其分 为公意和众意, 并认为公意比众意公正, 具有政治实践意义。 李普曼的独特思考则是对卢梭 “公 意”想象的反驳,在他看来,当下公众的公 意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现今的公众没有能 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从而对公共事 务作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他们充满对事物 的成见, 他们都是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个 体,甚至他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切也是源 自他们牢固而自我的观念图像,而他们借
恶劣的环境。 “在现代工业主义的环 境里,思想被浸泡在噪音之中。 如果它的 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从这里至少 能找到一小部分原因。 统治者们就在这样 的环境下决定着人们的生死与幸福:在这 里,无论是环境还是试验都会表明,进行 思想活动是多么困难。 当环境使思想成为 累赘时,‘不可承受的思想重负’就真的是 一种负担了。 ”
34
XINWEN AIHAOZHE 2008·12(下半月)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理 论 探 讨
“先入为主”的嵌入性,有着不易改变的稳 定性。 但据本人的浅显理解,“成见”应该 包含着所有的已知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且 会牵引着人们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去理解 未知的世界;而“刻板印象”似乎更蕴涵了 对某件事物的消极的静止理解,没有看到 发展和变化。 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和比 对,是因为意识到在举例的过程中,人们 的“刻板印象”可以消除,但“成见”会随之 终身。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第一篇:《公众舆论》读后感我读《公众舆论》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舆论学》读书报告一. 简介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

《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

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舆论的力量和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不仅仅是由传统媒体所控制,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又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分析了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以及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他指出,舆论的形成往往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舆论的传播则会影响到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舆论不仅可以引导公众的情绪和行为,还可以对政治决策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为公众,我们需要对舆论保持警惕,不盲目跟风,要学会理性地分析和判断舆论的真假和价值。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更不要利用舆论来达到个人或团体的目的。

总的来说,《公众舆论》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中,舆论将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
更加理性和负责地面对舆论,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读后感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传媒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李普曼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1. 客观障碍即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影响。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李普曼的洞见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聊天室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观点、消息和舆论。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公共舆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特·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评论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我们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奥秘。

《公共舆论》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舆论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作品。

李普曼对舆论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其形成和影响,更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舆论并非完全自发形成,而是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

换句话说,舆论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解读和评价。

在李普曼的眼中,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媒体所塑造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使得我们往往基于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因此,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公共舆论》还触及了社交圈子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李普曼指出,社交圈子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来源,还影响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模式。

由于社交圈子的固化,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与我们相似的观点和立场,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圈子里,某些观点会更加流行和被接受,而其他观点则被排斥或忽视。

但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他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并努力打破这种局限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获取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思考能力。

在阅读《公共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舆论的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影响,从而打破偏见、开拓视野。

总之,《公共舆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阅读《公众舆论》这本书,让我对舆论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舆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舆论如何被操纵和利用的现实情况。

通过对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作者揭示了舆论在塑造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舆论的双刃剑之处。

一方面,舆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改革。

另一方面,舆论也可能被政治势力或者商业利益所操纵,成为了一种煽动性的工具。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公众,我们需要对舆论保持警惕,不被盲目引导,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作为媒体从业者的责任。

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是随意渲染和扭曲事实,以迎合某种特定的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得到真实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阅读《公众舆论》让我对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社会中,舆论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不是被利益所操纵的工具。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李晓洵; 张苗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
【总页数】2页(P5-6)
【作者】李晓洵; 张苗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舆论是如何可能的?--读李普曼《公众舆论》《幻影公众》 [J], 程程
2.“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如何构筑公众舆论读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J],
康聪;
3.公众舆论如何“舆民之论”——读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J], 刘玲玲
4.拟态环境与公众舆论——再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J], 佟欣;
5.媒介与公众:交流的无奈——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J], 王金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公众舆论》读后感读经典著作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家学者的思想有时表述得十分简单轻松,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任你联系实际,融入自己的想法;但大多数时候,你仿佛一个开拓者,要在密不透风的思想的高山里凿一条隧道,你奋力挥动锄头,拼命往里面挤,在隧道里艰难前行,当你以为自己快要被无尽的词语、例子、暗喻、思辨淹没时,突然一束光射进了你的眼睛,你出来了。

译者前言中说到,舆论在展示着力量和宣泄激情的同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定见、歧见或者门户之见,即使一个汹涌的舆论大潮也难以例外。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和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政府内部的信息公开与人民的信息闭塞,看似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但这种矛盾的激烈程度由政府控制。

这种状况表现在选举制度中。

人民所接受的对某党派的或支持或反对的意见,抛开个人成见看的话,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构筑了整个宏观的信息环境,政府既控制了信息来源,也控制了信息发布的媒介。

一个人的成见使他对事件总是存在一种情感倾向,当他需要对事件做出判断,而又无法接触到大量真实的信息的时候,他总是很乐意将他个性化的情感倾向模式套用在对事件的理解上,形成了他所理解的有别于真实环境的虚拟环境,并取代真实环境成了他做决策的依据。

现实环境总是太复杂,太具体以至于太抽象,使得我们永远不可能真切地认识清现实。

一方面,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事实,不管他如何费尽心思,总有一些事实是他所不知道的,总有一些信息是他永远无法获知的。

另一方面,他所获知的信息未必是真实而可信的,不真实的信息会误导我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然而没有什么信息是绝对真实的。

李普曼认为,在人和现实环境之间,存在一种虚拟环境。

也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人和事实环境之间,虚拟环境使双方相互隔绝,并对双方的活动进行干扰和重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 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 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 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 无外乎非主流、个性张扬等。

这就是他们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已经形成固定思维, 很难改变。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刻板成见(stereotype) 。

所谓“刻板成见”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新闻报道中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就是公众对这几类群体的刻板成见。

身份成见的产生
李普曼认为, 真实环境太大太复杂, 而个人自身能力有限, 我们凭借自身经验无法完全了解外部环境。

在现代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地球的一隅, 对庞杂的外部环境无法亲身经历, 只能通过媒介的报道去感受。

真实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 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选择加工的过程。

媒体展示给受众的, 并不是真实环境, 而是一个建立在真实环境基础上的拟态环境。

1. 媒体的成见
媒介在报道中如此强调公众身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

成见便意味着新闻有看点, 有看点则可以吸引受众。

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到“激情杀人”, “富二代”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名词。

有关“富二代”的报道, 总是摆脱不了飙车、炫富、飞扬跋扈的负面消息, 所以在公众舆论中, 这一阶层的形象或多或少被扭曲了。

而“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叠加, 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 成为构建农民工想象的媒介。

(1) 而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总是掺杂负面消极的态度。

媒体对“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进行的报道, 经常有大肆渲染进行“妖魔化”的现象。

首先, 对所谓“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 报道的数量多、篇幅大。

因为人们对其身份的敏感与关注, 在报道中加上“富二代”、“农民工”的身份
标签会得到公众更大的反响与关注。

所以, 新闻报道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 在报道此类特殊人群时, 存在比例失当的问题, 负面报道多, 正面报
道少。

翻开报纸, 鲜见对“富二代”、“农民工”、“90后”等特殊阶层人群的正
面报道。

媒体的负面新闻对公众往往造成暗示, 印证他们固有的刻板印象。

2.受众的成见
受众对于同一事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
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

因此, 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 (2)因为没有精力对社会环境进行亲身经历, 所以我们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不
可避免地要依靠媒介, 依赖媒介提供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可以为我们认识
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 让我们将彼此独立的人归入我们所定义的种类中去。

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
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没有时
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 而只能“由部分推知
全部”, 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 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而公众头脑中形成身份成见的重要原因, 就是用部分事实抹杀全部事实。

他们只关注这些人群的负面新闻, 而自动忽略了相关的正面报道。

“为了每一
部分而运用成见, 可能会抹杀与那种要求相抵触的全部事实。


媒介所报道的负面消息在受众头脑中已经形成固定思维, 受众带着成见
去验证事实, 结果会加深成见, 使其根深蒂固。

比如一个人本来对“富二代”就
没有好感, 经常看到有关“富二代”炫富飙车的报道, 在吃饭时看到有钱的年轻
人对服务员指手画脚, 便会加深对“富二代”的负面印象, 断定其是不能自食其
力而依靠家庭的人。

如何避免身份成见
一般而言, 人们对事物的刻板成见一经形成, 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很难发
生改变, 相对稳定并且根深蒂固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施加影响。

因此, 刻板成
见显然阻碍着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

另一方面, 在同一文化背景下, 刻板成
见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但很多成见事实上是错误的。

如何避免刻板成见, 成了
至关重要的问题。

1.媒体应负的责任
对于身份成见的传播与扩散, 媒体难辞其咎。

记者们在看这个世界上多
数事情的时候, 都戴着有色眼镜。

记者是刻板印象的制造者, 同时也是它们的
受害者。

因此,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 应注重客观性与公正性的统一, 对事实负责, 避免使用带有成见或歧视性意味的词语。

不能为了收视率或发行率大肆
渲染身份成见, 以“富二代”、“农民工”等标签夺人眼球。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美国就发起了一场传播语言净化运动——PC运动, 要求大众传媒在报道不同年龄、宗教、族裔和性别群体时避免使用歧视
性语言, 以创造一个中性、无歧视的传播环境。

(3) 这场PC运动尽管遭到一
些保守派的反对, 但是它在语言上去除因为传播而流传下来的偏见卓有成效。

我们的媒体应该效仿美国的PC运动, 在报道新闻时奉行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理念, 避免渲染身份成见, 还公众一个无污染的大众传媒环境。

2. 受众如何不被成见左右
对于如何避免身份成见,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这样解释:如果我们的
哲学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 他的智力程度充
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 那么, 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
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 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 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

(4)
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避免狭隘认识是扭转偏见的良方。

如果我们了解我
们的成见始于何时, 始于何处, 了解成见的来龙去脉, 那么, 我们就不会被成见
左右。

比如在“农民工”或“富二代”的报道中, 如果我们思考得比较客观, 就可以
看到媒体报道的具有负面影响的这类人只是这一群体的少数, 我们可以关注
媒体对于他们的正面报道, 如有关“农民工”创业、“富二代”向二代企业家的
转变、湖北90后大学生人梯救人等。

他们同样也是贴有这一身份标签的群
体的代表, 他们代表着“农民工”、“富二代”、“90后”群体的正面形象, 虽然无
法完全扭转人们的成见, 但也可以让我们对这些特殊群体的认识更全面更客观。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被贴标签的自由, 我们不是被划分在某一群体之中默
默无闻的大众。

不管是哪个群体中的个体, 都不应该背负着整个群体的重任。

所谓的“农民工”、“富二代”、“90后”, 只是身份标签的一部分, 他们在生活中
还有着其他重要的身份标签, 如“学生”、“子女”、“父母”。

不管是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受众, 只有了解到这一点, 才会摒弃身份成见。

在日常生活中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 最终才能克服刻板成见的负
面影响并获得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①刘福利:《媒体渲染身份成见是在误导公众》, 东莞阳光网
②④【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版
③展江《:营造“无歧视大众传播环境”》, 《新京报》, 2005年5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