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
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

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引言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
隋朝以统一中国和恢复中央集权而闻名于世。
隋朝的历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介绍隋朝历史的主要内容及其概括。
统一中国与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建立源于杨坚的努力。
在北周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杨坚趁机起兵,推翻北周,自立为皇帝,建立隋朝。
他被尊为隋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统一中国。
首先,隋文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取消了分封制,使得地方豪强失去了独立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其次,他实行了均田制和土地重新分配,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并增加了国家税收。
此外,隋文帝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官僚机构,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和控制。
隋朝的政治与军事成就在政治方面,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除了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外,隋朝还设立了六部、九卿和三省等机构,以整顿官僚机构和加强中央管理。
在军事方面,隋朝的成就也非常显著。
隋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次军事征讨,先后征服了南梁、南陈和北齐等敌人,统一了南北。
他还修筑了大运河,加强了中央和南方地区的联系和控制能力。
隋朝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隋朝时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隋文帝积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开垦荒地,改革土地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同时,隋朝还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推动经济繁荣。
在文化方面,隋朝的统一政策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北方和南方的文化逐渐融为一体,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著名的隋唐文化繁荣时期,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隋朝的衰落及内外因素然而,随着隋文帝逝世,隋朝也开始走向衰落。
唐朝李渊起义,起初是为了反抗隋朝的暴政和苛税。
隋末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隋朝衰落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外因素。
内因包括政治腐败、贪污和压迫性政策,导致人民的不满情绪增加。
外因包括频繁的战争和长期的统治扩张,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隋朝发展历史

隋朝发展史(一)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
一共37年,历经2帝。
其发展历史可以按照年份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当时,北周政权的统治已经陷入危机,杨坚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和强大的政治势力,趁机掌握了北周政权。
接着,杨坚清洗了北周皇室中的反对派,掌握了北周政权的最高权力。
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杨坚采用了积极的政治策略。
他首先稳定了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如实行均田制、开展三省六部制等。
此外,他还发展了经济,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这些改革和措施为隋朝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83年:隋朝完成对北齐和北周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率领隋军大举进攻陈朝。
陈军大将萧摩诃率领精锐部队在长江与隋军展开决战,陈军大败,萧摩诃被俘。
隋军随后攻入陈朝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陈朝灭亡。
至此,隋朝完成了对北齐和北周的统一。
在隋朝进攻陈朝的过程中,隋文帝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障战争的胜利。
首先,他命人修建了许多战船,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
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

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
随着南北朝在政治、经济上的逐步衰落,身为北周的辅政大臣的杨坚于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轻的周静帝让位,自立为帝。
因杨坚曾官居隋国公之职,故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登基后,果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并于开皇八年(588 年)12月攻占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后陈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灭亡。
至此,长期分裂的中国又复统一。
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于6XX年改年号为仁寿。
仁寿四年,六十三岁的杨坚卒于仁寿宫。
(后世有记载称杨坚是被其子杨广指使心腹张衡入宫行刺而亡。
)文帝死后,翌日其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即位后,就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奢侈豪华的宫殿,开凿大运河为自己享用。
为了扩大其统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张。
炀帝于大业十二年(612年)至大业十四年,三征辽东高丽(今朝鲜半岛),但均告失利。
连年征战与炀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国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几乎得不到保障。
于是,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较大的有:瓦岗山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地区的杜伏威等人。
故而隋朝后期,炀帝不得不四处攘乱,但隋朝终究大势已去。
六一八年三月,隋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骁果军”骚动的机会,于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残暴的隋炀帝。
从而,结束了隋王朝短暂的统治。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
在这三十八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
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恢复了被废除多年的三师、三公、九卿的旧制。
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
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
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演变重要事件年表

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演变重要事件
年表
隋朝(581年-618年):
581年 -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国号为大隋。
589年 - 完成统一北方,灭陈(南朝陈)。
605年- 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以连通长江与黄河,促进经济发展。
618年 - 隋炀帝杨广被李渊杀害,隋朝灭亡。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
907年 -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开始,十国(吴、吴越、南唐、南汉、南楚、荆南、楚、楚泽、荆、蜀)纷起,中国分裂为
多个政权。
936年 - 后晋开始统一北方,恢复中原地区统一局面。
951年 - 后周的郭威发动陈桥兵变,消灭南唐,统一南方。
960年 - 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时期。
以上是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演变的重要事件年表,记录了
该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这段时期的历史变迁,经历了隋朝的兴起与
衰亡,以及五代十国的兴亡。
这个年表可作为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进行简明概括的参考。
请注意,本文采用传统历史事件年表的形式,主要列举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因此不涉及具体情节和细节阐述。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内容,请参考相关的历史著作或资料。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一:隋灭南陈隋代周后,于589年灭南陈而统一中原,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然而,高句丽在隋灭陈作战时,就担心祸将临头,积极备武积粮,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
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威胁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
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平原王接到诏书居然吓出大病,不久就病死了,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598年,高句丽联合靺鞨骑兵万余偷袭辽西。
隋文帝十分恼怒,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并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
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注:今山海关)。
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但已无力投入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周罗睺在渤海遭遇姜以式的5万高句丽海军。
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
高丽王慑于隋军威,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隋文帝只好适时罢兵。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二:隋朝开始开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20__年6月,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正文: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这段时期的主要大事年表。
一、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朝建立: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隋朝的前任皇帝陈霸先,建立隋朝,定都于长安。
2. 隋朝统一全国:公元606年,隋文帝杨坚攻打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3. 开凿大运河:公元60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建立: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颁布《科举制》,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制度之一。
5.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被推翻,唐朝建立,定都于长安。
6.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迅速衰落。
7.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96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
二、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1. 宋朝建立: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构取代南宋末代皇帝赵昚,建立宋朝,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宋朝经济繁荣: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之一。
3. 宋朝文化发达:宋朝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军事弱小:宋朝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但由于内部腐败、军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其军事实力较弱。
5. 元朝建立:公元1271年,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北京。
6. 元朝统一全国:公元1279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分裂的局面。
7. 元朝开放对外贸易: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对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 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导致元朝迅速衰落。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凡3帝,共38年。
隋朝的开国君主杨坚出身北周贵族,周宣帝时拜上柱国、大司马。
后来周静帝年幼即位,坚为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在平定了河南、湖北、四川的割据势力后,又翦除了宇文氏诸王室,于大定元年(581)代周称帝,建国号隋,建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自西晋末年以来,南北分裂将近300年,统一成为天下大势之所趋。
杨坚称帝以后,开始了统一的军事部署,他先与突厥和亲,使东突厥来归,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便安排南下伐陈。
文帝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在安徽前线集结兵力,准备渡江。
开皇九年(589)正月,先锋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采石、广陵渡江,直取建康,陈军崩溃,陈后主投降。
南方各地纷纷归附,文帝出兵后不到四个月,便实现了南北统一。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巩固统一成果的措施。
他加强中央行政机构的领导,设立三省六部;又改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改革府兵制;重颁均田令;制定新刑律;新铸五铢钱;统一度量衡等。
他使用得力的大臣高颎、杨素、牛弘、苏威等,坚持以农为本,兴修水利,使手工业和商业得到恢复发展。
文帝又开通广通渠,以便漕运交通,在长安建大兴城,并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材。
仁寿年间,全国户口增到七百万户,仓廪充实,社会安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开皇二十年(600),文帝废太子杨勇,另立次子杨广。
杨广素与宇文述、杨素勾结,建立党羽,阴谋夺位。
仁寿四年,文帝突然病死,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炀帝得志后骄恣无忌,滥用人力财力,挥霍无度。
他大规模征发民工,修建南北大运河及长城;大规模兴建东都,穷极华丽,一年间每月役使民工达二百万人;又大规模征调军队,三次出征高丽,死伤无数;巡游全国,三下江都,浪费大量钱财,使人民苦不堪言,国力大耗。
农村中逃避军役和劳役的人越来越多,流民遍地。
大业七年,在山东首先爆发了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接着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贵族出身的杨玄感也起兵反隋,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大分裂。
隋朝历史事件大全,列举隋朝重大事件?

隋朝历史事件大全,列举隋朝重大事件?一、列举隋朝重大事件?1、隋灭陈之战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
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
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
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2、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
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
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3、科举制度。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
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二、隋朝全部的战争?隋朝战争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侗禅让王世充,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其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本文将介绍隋朝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朝的历史。
隋朝的建立(581年)隋朝的历史始于581年,这一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北周,建立了隋朝,自称为皇帝,国号“隋”,并规定都城为大兴城(今北京)。
杨坚统一北方,结束了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
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隋朝的大运河建设(581年-608年)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隋朝治理北方和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之一。
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凿这条运河,从京城北京直通南京,贯通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大运河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北方和南方的经济交流,也方便了军队的调动和物资的运输,对于隋朝的统一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炀帝的修宫治平(604年-618年)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致力于修建宫殿和推动各种内政改革,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建造了大型的宫殿——大舜宫和大明宫,并将都城迁至长安(今西安)。
同时,他积极推行改革,包括推行法律、征兵制度、税收制度等,使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序,为隋朝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灭亡(618年)隋朝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了统一和繁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的统治出现了许多问题。
隋炀帝荒淫无道,任用贪官污吏,加重了百姓负担,引发了民怨。
同时,隋朝频繁的战争扩张活动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在618年,隋炀帝被迫禅让给杨侑(唐朝的太宗李世民之父),隋朝正式结束,唐朝随即建立。
以上是隋朝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隋朝的历史事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社会和国家。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其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
下面将针对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介绍。
一、统一中国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统一中国。
在隋文帝杨坚的带领下,隋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辅佐制度的改革,成功地统一了当时分裂的中国大陆。
这一事件不仅为隋朝奠定了坚实的统治基础,也结束了几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为后来的唐朝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
二、开凿大运河隋朝时期的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是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连接了中国南北两大水系,横贯现今的江苏、山东等省份。
开凿大运河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还加强了北方与南方之间的联系,推动了政府的统治和文化的繁荣。
三、修建大明宫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包括修建大明宫。
大明宫是隋唐时期的皇宫,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它的修建是隋文帝杨坚为了展示隋朝的繁荣和统治的权威而展开的一项重大工程。
大明宫的建设工程浩大,建筑宏伟,成为了古代东亚最具科技含量和规模巨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里程碑。
四、灭陈后主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灭陈后主。
隋朝统一后,南方国家陈朝仍然存在,并且与北方的隋朝形成鲜明的对立。
在隋炀帝的带领下,隋朝决定发动对陈朝的攻击,最终成功地灭亡了陈朝,标志着南北统一的完成。
五、开辟西北疆域隋朝扩大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开辟西北疆域。
隋朝在统一中国后,将目光转向西北地区,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行动,成功地将西北地区纳入了中国版图。
这一事件不仅扩大了中国的领土范围,还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对于中国的疆域稳定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统一中国、开凿大运河、修建大明宫、灭陈后主以及开辟西北疆域等。
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了隋朝的发展和兴衰,也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的辉煌历史是我们继续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隋朝主要历史事件

隋朝主要历史事件
隋与突厥之战,是隋朝对突厥的防御战争。隋朝最后与突厥的战争胜 利后,得以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与文 化。
隋与突厥之战是突厥与隋朝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自581年突厥侵隋 开始,到607年东突厥臣服为止,共经历26年的时间。突厥经此战争分裂 成东突厥与西突厥,分别在607年与611年臣服隋朝。由于隋朝因此战争获 的较大优势,得以发动隋灭陈之战,统一中国;最后与突厥的战争胜利后, 得以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隋朝派兵防守边境,主动出兵反击,最后采 纳长孙晟的“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为方针,分化离间突厥各部。而 突厥只以掠夺物资、逞罚战争等无战略方针的方式作战,诸汗又不能紧密 团结,最后瓦解。隋对突厥战争的胜利,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与文化。
突厥早在北魏时兴起于阿尔泰山南麓,于552年脱离柔然完成统一。 木杆可汗灭柔然后成为漠南漠北的强国。突厥版图东自辽海,西至里海, 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贝加尔湖,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 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
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逐步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 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 汉姓。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 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 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 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 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 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史家称之为“开皇之 治”。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隋朝至唐朝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隋朝至唐朝1500字
隋朝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
以下
是一些关于隋朝至唐朝的历史知识点。
隋朝(581年-618年):
1. 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
2. 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推行了均田制和法律制度的统一,加强了中央政权的
控制力。
3. 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例如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
4. 隋炀帝杨广的暴政导致了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朝(618年-907年):
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
2. 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奠定了唐朝
的基础。
3. 唐朝的文化发达,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学作品,例如王维、杜牧、杜甫
等人的诗歌创作。
4. 唐朝的外交活动广泛,与各邻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实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例如“亲邻敌远”。
5. 唐朝是佛教繁盛的时期,许多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在唐朝兴建起来。
6. 唐朝后期,唐朝国力逐渐衰落,出现了安史之乱等动乱,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在隋朝至唐朝的时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经济繁荣,贸易活跃。
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有许多重要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诞生。
同时,这个时期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兴衰,对中国
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大事件时间表初一

隋朝大事件时间表初一
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国号隋。
公元582年,兴建新都大兴城(唐称长安城)。
公元583年,迁都大兴城。
公元584年,南北大运河始开凿。
到610年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全长二千八百余里的南北大运河全线开通。
公元585年,筑朔方—灵武七百里长城。
公元587年,设秀才科选拔官吏。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公元593年,雕版印刷始见载。
公元600年,日本遣使入隋通好。
公元604年,杨广登基,是为隋炀帝。
公元605年,隋迁都洛阳城;隋炀帝下江都(今扬州),船队绵延二百里;隋炀帝北巡塞上。
公元606年,科举设进士科,始成制度。
公元607年,筑陕北、晋北八百里长城;朱宽、何蛮入海访琉球(今台湾)。
公元608年,日本遣使入隋。
公元610年,隋炀帝夸富西域。
公元612年,隋第一次入侵高丽。
公元613年,隋第二次入侵高丽。
公元614年,隋第三次入侵高丽。
公元617年,李渊太原起兵,陷长安,拥立杨侑为帝。
公元618年,东都洛阳群臣拥立他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
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
581年3月,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建国定国号为“隋”史称隋朝,定都长安。
587年8月,灭后梁,589年正月灭南陈,实现国家统一。
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隋亡。
国祚38年。
皇帝年表: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604年—618年,在位14年。
隋恭帝杨侑(605-619年),617年10月—618年5月,在位半年。
亡国原因:隋炀帝杨广,修建京杭大运河,征高句丽,这些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杨广本身称自己为文武大帝。
文治:修建畅通国家命脉(修通运河、修建东都),重视教育、寻求典籍、开创科举、修订法律(改革创新)。
武功: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具体有占领林邑、驯服契丹、震服伊吾、占领吐谷浑、实行征服高句丽。
但文治武功的背后是暴政,劳役太重,滥用民力,人民长治后不堪重负,这也导致隋朝的灭亡的根由。
因而文武大帝死后谥号为“炀”帝。
其文武成果为唐朝继承,开唐朝盛世。
隋朝历史大事件

隋朝历史大事件历史学科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素材,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相关的、动人的历史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隋朝历史大事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隋朝历史大事件篇一: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自开皇九年,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
由于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促成开皇之盛世。
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
由于他明白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
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
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
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
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妇女则分露四十亩。
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
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
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
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96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本文导读: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使到很多城市从此出生,令很多新旧事物交替废兴,这些政策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
此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以至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
中文名称:隋朝英文名称:Sui Dynasty简称:隋所属洲:亚洲首都:大兴(今西安)、洛阳主要城市:太原,江都,成都货币:圆孔钱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人口数量:46,019,956人(609年)主要民族:汉族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国土面积:480万平方公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军事制度:府兵制主要贡献: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开通大运河隋朝皇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炀皇帝(明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哀皇帝杨侗秦王杨浩睿宗顺皇帝杨政道事件尉迟迥之乱尉迟迥之乱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老臣因不满杨坚夺权而发动的军事行动。
杨坚称帝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营建大兴公元581年,北周权臣、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起初,仍定都在汉长安城。
但此时长安城风光不再——规模狭小、凋残败落,衙署与民居混杂,而且“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加上渭水南侵。
除此,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原因:隋文帝是一个一心想统一全国的帝王,生活在残破不堪的汉代古城中,当然不能满足;另外,隋文帝是一个迷信风水而又猜忌多疑的人(这与他出生后到13岁一直都生活在寺院里有关)。
梳理隋朝至清朝的重大事件

梳理隋朝至清朝的重大事件隋朝(581年-618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王朝,由隋文帝杨坚建立。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
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然而,由于统治者过于苛刻,导致国家财政困难,民生疾苦,最终隋朝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灭亡。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大的一个朝代,统治者主要为李唐。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繁荣。
同时,唐朝的疆域扩展至最大,国力达到巅峰。
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落,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统治者主要为赵宋。
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有显著的发展。
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尤其是推行了士大夫政治,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宋朝也在科技和商业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然而,宋朝也因为外敌入侵和政治腐败的问题而导致国家逐渐衰落。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由蒙古族建立,首个皇帝是忽必烈。
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
元朝实行了蒙古人的蒙古制度,对中国的统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被看作一个外来政权,遭到很多汉族人的不满,最终导致明朝的建立。
明朝(1368年-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
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明朝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明朝时期实行了多次改革,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明朝后期出现了明代中后期的内忧外患,导致了国家逐渐衰弱。
清朝(1644年-1912年):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清朝统治者主要为满族人。
清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发展。
清朝通过康乾盛世时期取得了经济上的繁荣。
然而,清朝也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逐渐衰落。
最终,在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结束了封建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历史大事年表(从隋朝到元朝)

历史大事年表(从隋朝到元朝)隋朝581年-618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581年隋灭陈,统一中国589年隋建东都,开始开凿大运河605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611年隋炀帝征高丽败;杨玄感反隋613年瓦岗军占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617年唐朝618年-907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 ... ,隋亡618年... 平定东都621年622年 ... 从麦加出走麦地那, ... 教纪元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626年贞观之治627年-64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629年唐灭东突厥;各族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630年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结婚641年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683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690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712年开元盛世713年-741年安史之乱755年-763年马嵬驿兵变;唐肃宗即位756年张巡、许远守睢阳;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7年朱泚之乱783年9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805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817年甘露之变835年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9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唐末农民战争875年-884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880年五代907年-960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16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923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936年契丹灭后晋946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947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亡951年高平之战,周世宗大败北汉954年周世宗死959年北宋960年-1127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后周亡;五代结束960年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北宋征辽失败,杨业战死986年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宰相寇准保宋真宗亲征,宋辽澶州之战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立西夏1038年范仲淹实行新政1043年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期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王安石开始变法1069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1084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15年方腊起义1120年金灭辽1125年南宋1127年-1276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27年钟相起义;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军1130年宋、金郾城大战,岳飞大破金军1140年宋金绍兴和议;次年,岳飞被 ... 1141年采石之战,虞允文大败金军1161年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韩侂胄北伐失败1206年蒙古灭金1234年元1271年-1368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1年元军攻占临安1276年元军攻占厓山,南宋亡1279年14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至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红巾军起义1351年。
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

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本文导读: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使到很多城市从此出生,令很多新旧事物交替废兴,这些政策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
此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以至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
中文名称:隋朝英文名称:Sui Dynasty简称:隋所属洲:亚洲首都:大兴(今西安)、洛阳主要城市:太原,江都,成都货币:圆孔钱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人口数量:46,019,956人(609年)主要民族:汉族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国土面积:480万平方公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军事制度:府兵制主要贡献: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开通大运河隋朝皇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炀皇帝(明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哀皇帝杨侗秦王杨浩睿宗顺皇帝杨政道事件尉迟迥之乱尉迟迥之乱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老臣因不满杨坚夺权而发动的军事行动。
杨坚称帝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营建大兴公元581年,北周权臣、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起初,仍定都在汉长安城。
但此时长安城风光不再——规模狭小、凋残败落,衙署与民居混杂,而且“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加上渭水南侵。
除此,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原因:隋文帝是一个一心想统一全国的帝王,生活在残破不堪的汉代古城中,当然不能满足;另外,隋文帝是一个迷信风水而又猜忌多疑的人(这与他出生后到13岁一直都生活在寺院里有关)。
西汉之后,在汉长安城相继建都的几个朝代均寿命短暂,在隋文帝看来,汉长安城是个不祥之地。
而且,据说隋文帝夜梦洪水淹没都城。
诸多原因促使隋文帝改建新都。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诏左仆射高熲为总领事,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为副都监,于龙首原之南营建新都。
由于杨坚在北周时被封为“大兴郡公”,所以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又据《雍录》卷三记载,隋大兴殿(唐改称太极殿)所在地为大兴村,以此名城,并取永远兴隆昌盛之意。
隋与突厥之战隋与突厥之战,是隋朝对突厥的防御战争。
隋朝最后与突厥的战争胜利后,得以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与文化。
名称:隋与突厥之战地点:北方长城一带(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与内蒙古等地)时间:581年-602年参战方:隋朝、突厥结果:突厥分裂东西,分别归降隋朝。
主要指挥官:隋文帝、隋炀帝主要指挥官:沙钵略可汗、都蓝可汗、达头可汗统一南北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
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十月废除西梁国。
隔年发动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
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
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
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统一天下。
夷平建康隋末民变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
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到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户口才有三百八十万,还不到隋朝极盛时的二分之一。
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庶与强盛。
杨广夺位在仁寿四年(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
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
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
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调戏她,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
传说文帝就是他亲手所杀。
不久文帝便驾崩。
开凿大运河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
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公元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扬州、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西接大兴,南通余杭,北通涿郡,全长折今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
它为以后的历代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修建过程中过重的劳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使得民怨沸腾,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组织到江南巡游,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末民变的诱因之一。
开创科举制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被废除;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废除,持续了1300多年。
现代社会公务员的选拔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吐谷浑扰境公元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隋朝劝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东迁并向隋朝求救。
隋炀帝派宇文述将兵迎之,吐谷浑畏隋兵之强,据降西迁。
宇文述遂攻入吐谷浑境内,连克曼头、赤水二城。
吐谷浑大举南迁,其原有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被隋朝占领。
隋朝在当地设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7世纪初叶吐蕃兴起,向青海地区扩张。
在662年—663年期间吐蕃军吞并吐谷浑,首领诺曷钵率领残部投唐凉州。
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成为吐蕃属国。
现代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青海甘肃一带的土族是吐谷浑的后裔。
三征高句丽三征高句丽是指隋炀帝时,三次都御驾亲征高句丽。
612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一征高丽,御驾亲征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二征高句丽,613年四月,隋炀帝亲统六十万右路军开到辽东城614年二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
高句丽多次抵御,隋军损失惨重。
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征战,大大的消耗的隋朝的国力,激起了阶级矛盾。
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名称:三征高句丽(三征高丽)地点: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时间:612—614年参战方:隋朝、高句丽结果:隋朝失败,消耗的隋朝的国力参战方兵力:高丽:约30万人;隋朝:100万人主要指挥官:隋炀帝、婴阳王、宇文述瓦岗军起义早在大业七年(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
不久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势力渐强。
其时徐世绩建议西上郑、宋(今郑州商丘一带)发展。
大业十二年(616年),王伯当引荐曾参加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加入瓦岗军。
李密有胆略,多智谋,在他的策划下,瓦岗军很快就壮大起来,并成为中原地区起事军队的主力。
及后瓦岗军攻克了荥阳(今河南郑州)诸县,又杀死了前来讨捕的隋将张须陀,声威大振。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攻克了兴洛仓,并将贮存的大批粮食分给饥民。
隋留守东都的越王侗急忙派刘长恭、斐仁基兵分两路合击瓦岗军。
李密先击破刘军,后又招降了裴仁基。
由是李密成了瓦岗军首领,统众至数十万人,几乎控制了河南全境。
四月,瓦岗军进逼东都,炀帝遂派王世充坚守之。
但这时瓦岗军却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李密杀了翟让,并坚持在东都城外与隋军相峙的错误战略。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在江都被杀,宇文化及引兵西归,在洛阳城下与瓦岗军相遇,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军和王世充军前后夹击,大败。
九月,李密西走,降于唐朝,瓦岗起事军队终于溃散。
隋末民变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武装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7世纪初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
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
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关陇集团建立了唐朝。
名称:隋末农民起义地点:611—624年时间:中国北方、关中、江淮等地参战方:隋朝、各地军阀、各地农民起义军结果:隋朝灭亡,李渊获胜,建立唐朝。
主要指挥官:李密、翟让、窦建德、杜伏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