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

合集下载

静滴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4例护理体会

静滴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4例护理体会

静滴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4例护理体会【摘要】维生素k1对内脏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临床上也常用维生素k1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维生素k1不需做皮试,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因此易让医护人员麻痹大意,但近几年临床也有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1致死亡的报道,如不能及时考虑维生素k1的变态反应,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

本文针对本院急诊科2006-2010年静滴维生素k1发生4例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掌握好处理原则,护理要点,就能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维生素k1;静滴;过敏反应;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3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88-02维生素k1对内脏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临床上也常用维生素k1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维生素k1不需做皮试,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因此易让医护人员麻痹大意。

近年来维生素k1注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1],静脉滴注或静推出现过敏反应机率较高,静滴维生素k1甚至有死亡的报道[2]。

本文针对本院急诊科2006-2010年静滴维生素k1发生4例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30岁,因腹痛就诊于本科。

给予维生素k1 20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滴速40滴/分钟。

40分钟后,患者感觉面部皮肤瘙痒,伴有少许皮疹,心悸,烦躁,意识清楚。

体检:心率100次/分钟,脉搏100次/分钟,血压100/65mmhg,确诊为维生素k1过敏反应。

例2患者,男,48岁,因急性胃肠炎就诊于本科。

给予维生素k1 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滴速40滴/分钟。

1小时后,患者感全身不适,皮肤瘙痒,输液肢体有少许皮疹。

体检:心率85次/分钟,脉搏85次/分钟,血压110/65 mmhg,确诊为维生素k1过敏反应。

临床常见药物用法

临床常见药物用法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20mg 2ml/支】【用法】1-5µg/kg*min,每15-30min增加1-4µg/kg*min【泵入】kg×3+NS 至50ml,1ml/h=1µg/kg*min【滴入】5%GS 70ml多巴胺 300mg ,1.2ml/h=1µg/kg*min【中日急诊】5%GS 100ml多巴胺 300mg ,5ml/h起(约11.5mg/h,对60kg约3.2ug/kg/min)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25mg 5ml/支】【用法】25mg+10mlNS慢推一半,15分钟后再推另一半,然后100-400µg/ min(6-24mg/h)维持【泵入】乌拉地尔100mgNS 30ml , 3ml/h=6mg/h【滴入】乌拉地尔 50mgNS 250ml ,10滴/min=30ml/h=6mg/h【中日急诊】NS 100ml乌拉地尔 200mg,5ml/h起(约7mg/h)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3000ug/支*】【用法】上消化道出血:250µg缓慢注射(>3min),止血后250µg/h维持3-4天,但<120h。

急性胰腺炎:250µg/h维持5-7天【泵入】生长抑素 6mgNS48ml ,2ml/h=240µg/h;先入2ml。

【滴入】NS或GS 500ml生长抑素 3mg,ivgtt连续静滴12h。

奥曲肽注射液【善宁,0.1mg 1ml/支】【用法】25µg缓慢注射,25-50µg/h维持3-4天【泵入】奥曲肽 0.6NS 48ml ,2ml/h=24µg/h;先入2ml。

【皮下】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0.1mg 皮下 Q8h×7天,第一次用药至少在术前1小时进行。

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100mg/支,70.39元】【滴入】急性轻型胰腺炎或重症辅助:加贝酯 100mg5%GS或林格500ml ,ivgtt(<1mg/kg/h) tid×3天,改为100mg/日,共6-10天注射用乌司他丁【天普洛安,10万U/支,134.99】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急性恶化期:【滴入】5%GS或0.9%NS 500ml乌司他丁 10万U ,ivgtt 1-2h入 Qd-Tid,随症状改善减量急性循环衰竭:【滴入】 5%GS或0.9%NS 500ml乌司他丁 10万U ,ivgtt 1-2h入 Qd-Tid【静推】2ml 0.9% NS乌司他丁 10万U ,缓慢静脉推注 Qd-Tid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2mg 1ml/支,2.33】抢救休克:0.5-30ug/min【滴入】0.9%NS 500ml去甲肾 1mg ,ivgtt 15ml/h=0.5ug/min抢救上消化道出血:【胃管入】去甲肾 8mg冰生理盐水 100-200ml 胃管入 Q4-6h注射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型)【洛赛克,40mg/支,142.99】一般用法:【滴入】5%GS或0.9%NS 100ml奥美拉唑 40mg ,ivgtt >20-30min,Qd-Bid上消化道出血:80 mg静脉推注后,以8 mg/h输注持续72小时【泵入】0.9NS 50ml奥美拉唑 80mg,5ml/h=8mg/h{注意}在酸性条件时,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可发生破坏性变化,出现变色和聚合现象。

维生素k1

维生素k1

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抚顺博爱医院药剂科辽宁抚顺113008)范丽洁维生素K1广泛应用于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1缺乏症,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等,后发现其具有松弛胃肠、胆道、泌尿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近年来又常用于支气管的解痉止咳平喘、胆绞痛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现将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汇总如下。

1 过敏反应1.1 心脏骤停[1]某患者,因“发热、咳嗽”给予维生素K1、头孢哌酮治疗,用药约3min时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绀,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静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停用维生素K1等。

约10 min后心跳、呼吸恢复,但心跳缓慢、心率在20-30次/min,呼吸不规则,呈抽泣样呼吸,神志不清。

频繁惊厥,约0.5h后再次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20min后,心跳、呼吸恢复,但心率仍缓慢、呼吸不规则,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于第2天死亡。

1.2 过敏性休克:例1[2]:男,5岁。

因“发热”就诊,体温高达39℃,咳嗽气促4天,右肺闻及细罗音,胸透示:右下肺中外带絮状阴影,诊断“支气管肺炎”,外院予青霉素240万单位静点一天,咳嗽未见好转,第二天继续静点青霉素,维生素K120mg加入墨菲氏壶中,给药大约5min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弱、血压下降。

有休克早期表现,院外误以为是青霉素过敏,更换吊瓶给予肾上腺素lmg后来我院,查体:体温36.9℃,血压50/30mmHg,呼吸40次/分,患儿精神弱,面色苍白,肢体冷甲床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细湿罗音。

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弱,腹软肝脾不大。

无青霉素过敏史。

考虑为维生素K1所至的药物反应,予吸氧、平卧、保暖,静点654-2 5mg及氢化考的松80mg,补充2:1液350ml。

约30min面色好转,呼吸平稳,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4小时后上述症状完全消退。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维生素K1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给药途径不适宜。维生素K1给药途径不适宜,该药不可静滴,应皮下或者肌注。
2.存在配伍禁忌。(1)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解析:配伍不适宜。维生素K1与维生素C配伍存在禁忌,两者配伍易出现混浊,应单独使用。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4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二、处方信息二
患者信息:男 ,58 周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注释:无1.地高辛片(0.25mg*30片)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0.25mg2.氢氯噻嗪片(25mg*100片)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25mg
3.螺内酯片(20mg*100片)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20mg4.氯化钾缓释片(0.5g*24片)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0.5g
2.有相互作用情况。(1)螺内酯片、氯化钾缓释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药物相互作用。 螺内酯片可减少钾的肾排泄,和氯化钾缓释片合用可引起高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应避免联用。若临床中确有联用指征,应密切监测血清钾的变化。
3.地高辛片、螺内酯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药物相互作用。螺内酯能使地高辛的半衰期延长,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因地高辛治疗窗较窄,药物过量易产生较严重毒副作用,不建议两药联合使用。确有联用必要,需调整地高辛剂量或给药间期,随访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或者改用更适合的药品。
患者信息:女 ,72 周岁临床诊断:脑梗死,高血压注释:无1.肌氨肽苷注射液(10ml*1)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10ml2.维生素C注射液(5ml*1)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5ml
3.维生素K1注射液(1ml*1)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1ml4.葡萄糖注射液(5%100ml)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100ml5.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30)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47.5mg

康复科常用药物用法

康复科常用药物用法


激素

强的松片:
【通用名】醋酸泼尼松(Prednisone Acetate) 【适应证】①肾病综合征。②各种风湿性疾病。③严重的支气管哮喘。④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⑥严重细菌感染。⑦严重过敏性疾病。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替代治疗,大多需加用氟氢可的松。


【用法用量】根据病人病情和疾病的需要,每日可用5mg~60mg,分次口服。 【不良反应】尽管本品引起潴钠、排钾作用较弱,但长期大量的应用同样可引起药源性皮




【注意事项】口服本品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尚未确定。因此,不应用于治疗哮喘 急性发作。虽然在医师的指导下可逐渐减少合并使用的吸入皮质类固醇剂量,但不应
用本品突然取代吸入或口服皮质类固醇。接受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内的抗哮喘药
物治疗的患者,在减少全身皮质类固醇剂量时,极少病例发生以下一项或多项情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管性皮疹、肺部症状恶化、心脏并发症和 /或神经病变(有时 诊断为Churg-Strauss综合征-一种系统性嗜酸细胞性血管炎)。虽然尚未确定这些情 况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因果关系,但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减少全身皮质类固醇剂 量时,建议应加以注意并作适当的临床监护。 无妊娠妇女研究资料,除非明确需要服药,孕妇应避免服用本品。尚不明确本品是否 能分泌进乳汁中。由于许多药物均可分泌进乳汁,本品应慎重应用于哺乳期妇女。 本品规格设计不适于儿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 孟鲁司特钠.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 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 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本品适用于 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以 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副作用】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本品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安慰剂相似。15岁及15岁以上哮喘患者:已在大约 2600名15岁及15岁以上的成年哮喘患者中进行了临 床研究,评价了本品的使用情况。在两项设计相似,安慰剂对照的12周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组中≥ 1%的患者出现的比安慰剂组高且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是腹痛和头疼。但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 组间无显著差异。在临床研究中,累积已有 544名患者使用本品治疗至少6个月、253名患者治疗1年、 21名患者治疗2年。随着使用本品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无改变。15岁及15岁以上季节 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已在 2199名15岁及15岁以上成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评价 本品的安全性情况。每天早晨或夜间服用本品一次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类似。在 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本品治疗组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1%,且未发现有与药物相关,发生率 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在为期4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情况与2周临床试验一致。在 所有的临床研究中,嗜睡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本品上市使用后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超敏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皮疹、瘙痒、荨麻疹和罕见的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夜梦异常和 幻觉、嗜睡、兴奋,激惹、包括攻击性行为,烦躁不安、失眠、感觉异常 /触觉障碍及较罕见的癫痫 发作、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ALT和AST升高,罕见的胆汁淤积性肝炎;关节痛,包括肌肉痉 挛的肌痛;出血倾向增加,挫伤;心悸;和水肿。

注射维生素K1儿童风险最高

注射维生素K1儿童风险最高

注射维生素K1儿童风险最高
注射维生素K1儿童风险最高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有关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146例。

维生素K1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临床较常见,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在国家中心数据库中,严重过敏反应是维生素K1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8146例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有1715例儿童用药病例(占21.05%),情况严重的病例295 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医生曲彩红说,在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这几种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更高。

省中医院儿科医生也表示,维生素K1注射液静脉注射特别需要注意,通常给孩子进行肌肉注射该药相对安全些。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分析显示,一些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建议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维生素K1注射液的适应症,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维生素K1及注射液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K是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类药物之一,包括维生素K1、K2、K3、K4,具有止血、解痉的作用,这是其基本用途。

近年发现,维生素K在临床上还有一些新的用途。

治疗重度高血压维生素K3每次8毫克,肌肉注射,可降低血压,适用于伴发鼻出血或胆、肾绞痛的高血压患者。

原因是维生素K3能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平滑肌、拮抗去甲状腺素和PGF3等。

功能性痛经维生素K3每次4毫克,肌肉注射;或者是经前3日开始服用维生素K3,一次4毫克,每日3次,服用一周;或者用维生素K3一次8毫克,分别注射于两侧三阴交穴,效果优于肌肉注射。

支气管哮喘维生素K3一次12~24毫克,儿童2毫克/千克体重,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毫升,静脉滴注;或者维生素K3一次8毫克,肺俞穴注射;或是维生素K3一次16毫克,加生理盐水40毫升,超声雾化吸入。

维生素K3可以用为喘憋型肺炎的止喘首选药物,并用地塞米松效果较好。

或者维生素K3一次4~8毫克、胸腺肽0.5~1.2毫克/千克,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

慢性肝炎维生素K1一次40毫克,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或维生素K1一次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10~14日为一疗程;与维生素E及维生素C联用,疗效更佳。

顽固性干咳维生素K1一次10毫克、扑尔敏20毫克、2%普鲁卡因2毫升混合,天突穴注射,每日1~2次,睡前注射效果较好。

小儿秋季腹泻维生素K3一次1~2毫克/千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或维生素K3一次2毫克/千克、消炎痛5毫克,加生理盐水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日。

毛细支气管炎维生素K3一次1~2毫克,肌肉注射,具有止咳平喘作用;或维生素K3一次1毫克/千克,加生理盐水20毫升,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可以配合皮质激素使用。

胆绞痛、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维生素K3一次8~12毫克,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

维生素K1

维生素K1

用法用量
• 注射液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1次10mg,1 日10—20mg。低凝血 酶原血症不易纠正时,6~ 8h后可重复注射。通常24h<40mg。由于肠道吸收 不良和其他药物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成人每 次肌内或皮下注射2—25mg,必要时可重复给予。
• 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或皮下注射维生素K。注射液 1mg,8h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预防新生儿出血, 可在婴儿出生后即肌内或皮下注射0.5一lmg, 6—8h后可重复K——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 K1、K2脂溶性维生素,来源于植物性和动物性
食物。K3、K4时水溶性维生素,是人工合成品。
•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如梗阻性黄疸、胆瘘、 慢性腹泻、早产儿、新生儿出血、预防长期应 用广谱抗菌药继发的维生素K缺乏症。
• 抗凝药过量的解毒 用于治疗双香豆素类或水 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双香豆素类合用作用抵消等。
谢谢聆听!
不良反应
• 维生素K1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出现面红,出汗, 胸闷等
• 过敏反应 • 消化系统损害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停药或对
症治疗后缓解 • 新生儿使用本药剂量过大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溶血性贫血 • 注射部位会发生红肿、疼痛、硬结和静脉炎、多
形性红斑
建议
1、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 维生素K,注射液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无效;对有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疗效不明显,盲目加量可加重肝 损伤。 2、维生素K可以通过胎盘,临产孕妇应尽量避免使 用。 3、用于静脉注射时应缓慢给药,速度<l mg/分 4、要避免冻结,维生素K。注射液有油滴析出或分 层则不宜使用,但可在避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 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澄明度正常则仍可继续使用。 5、维生素K。注射液与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及相 互作用,如与苯妥英钠混合2h后可出现颗粒沉淀, 与维生素C、维生素B、右旋糖苷混合出现浑浊,与

维生素K1

维生素K1

维生素K1的给药途径:肌肉注射、深部皮下注射、缓慢静脉注射说明书中对维生素K1静脉注射给药速度方面的说明: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静注过快,超过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曾有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中说明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

维生素K1不适宜静滴的原因:静脉滴注溶媒的量应较大和滴速应较慢,但是⑴维生素K1分子稳定性差(分子结构因素),见光极易分解,静脉滴注时间较长,很容易变质失效引起不良反应,放置时间稍长时会颜色加深、变质或疗效降低;⑵维生素K1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维生素k1注射液是乳剂,将其加入到水溶液(盐水或糖水)中乳剂会遭到破坏,维生素k1也会因剂型遭到破坏而不稳定(溶媒因素);⑶维生素K1注射液中含有辅料吐温-80,吐温-80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大,一般仅用于肌肉注射剂型。

总而言之:维生素K1静脉给药风险大,对本药进行稀释和缓慢注射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典型的类似于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静脉滴注风险比缓慢静脉注射风险更大。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009版)关于维生素K1的说明,提到“静脉给药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只适用于不能采用其他途径的患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3期)》,警惕维生素K1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中也明确不推荐维生素K1注射液用于静脉滴注。

药代动力学方面:维生素K1静脉注射立即进入血液,但起效时间与肌肉皮下注射比无明显优势,因为维生素K1促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合成达到止血效果具有滞后性,但维生素K1吸收后在肝内迅速代谢, 导致静脉注射药效维持时间短;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存在一个药物由肌肉或皮下向血液转运的过程,约1-2h开始起效,3-6h止血效果明显,药效可维持12-14h。

从维持药效方面来看,肌注和皮下注射优于静脉注射。

维生素K1注射液合理应用的提示

维生素K1注射液合理应用的提示

临床药学室关于维生素K1注射液合理应用的提示各科室:
按照维生素K1注射液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药须知(2015版)》《中毒急救手册(第4版)》等规定,临床药学室对维生素K1注射液临床应用做以下提示,请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1.杀鼠药中毒解救用法用量:维生素K1注射液用于解救杀鼠药中毒,如华法林(又名灭鼠灵、杀鼠灵)、溴敌隆、敌鼠钠、杀鼠酮等中毒时,其用法用量为:轻度中毒者,用10-20mg肌注,每日3-4次。

重度中毒,用维生素K1注射液10-20mg加于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缓慢静注,可于3-8小时后重复1次。

也可用维生素K1注射液40-60mg 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应用生素K1后1-3日常可止血,必要时1日总量可达30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用法用量: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2-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min。

3.低凝血酶原血症用法用量: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一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4.长期使用肠外营养液时,应补充维生素K1,成人每周肌内注射5-10mg。

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
2021年04月30日。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维生素K1注射液为常用药,临床实践中发现给药方法静脉输液居多,部分为配伍用药,个别存在配伍禁忌。

这样的给药方法常规并不不提倡。

本文对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相关资料予以整理,并列出部分常见的忌配文献,供临床使用参考。

1 维生素K1注射液的给药方法1.1 药品说明书其用法用量项下记载,(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1.2 2010年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注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

1.3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本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可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

对本药进行稀释和缓慢注射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典型的类似于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

有些患者在接受本药后第一时间就出现反应。

因此肌内及静脉给药途径仅在皮下给药途径不可行且必须时才可使用。

肠道吸收不良患者,采用皮下、肌内注射给药为宜;如仍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静脉给药由于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只适用于不能采用其他途径给药的患者,并应控制给药速度(开始10分钟只输入1mg,无明显反应时速率不超过1mg/min)。

本药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不要使用其他稀释液。

1.4 《中国国家处方集》(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一次10mg ,一日1- 2 次,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 - 24 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2- 5mg。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

维生素K1注射液为常用药,临床实践中发现给药方法静脉输液居多,部分为配伍用药,个别存在配伍禁忌。

这样的给药方法常规并不不提倡。

本文对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相关资料予以整理,并列出部分常见的忌配文献,供临床使用参考。

1 维生素K1注射液的给药方法药品说明书其用法用量项下记载,(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2010年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注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本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可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

对本药进行稀释和缓慢注射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典型的类似于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

有些患者在接受本药后第一时间就出现反应。

因此肌内及静脉给药途径仅在皮下给药途径不可行且必须时才可使用。

肠道吸收不良患者,采用皮下、肌内注射给药为宜;如仍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静脉给药由于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只适用于不能采用其他途径给药的患者,并应控制给药速度(开始10分钟只输入1mg,无明显反应时速率不超过1mg/min)。

本药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不要使用其他稀释液。

《中国国家处方集》(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一次10mg ,一日1- 2 次, 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 - 24 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2- 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 - 1mg, 8 小时后可重复。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一、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和功能维生素K1注射液是一种含有维生素K1(又称为叶酸基团-类维生素)的注射药物。

维生素K1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机体内参与调节凝血因子合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K1注射液通过补充体内维生素K1的含量,帮助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二、维生素K1注射液的主治维生素K1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的治疗:1.预防和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K1参与了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合成过程中的羧化反应,因此它对于凝血功能的正常维持至关重要。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或药物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等,维生素K1注射液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2.治疗新生儿出血症: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肠道内细菌的定植过程较慢,因此在出生前几天大部分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1含量较低。

维生素K1注射液可以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K1,并帮助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出血症。

3.促进肝细胞修复:维生素K1注射液在凝血系统中还发挥了促进肝细胞修复和细胞增殖的作用。

对于肝病患者,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的修复。

三、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使用方法1.注射剂型:维生素K1注射液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存在。

2.使用途径:维生素K1注射液主要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

3.剂量和使用频率:具体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推荐剂量为1-10毫克,每周或每日一次,具体需根据病情调整。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咨询医生:在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之前,患者应该咨询医生,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维生素K1注射液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中的使用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在这些阶段的妇女中应慎用。

3.过敏反应:在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疗帮助。

静脉推注维生素K1致使过敏反应1例

静脉推注维生素K1致使过敏反应1例

静脉推注维生素K1致使过敏反应1例
俞雅娟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5(036)005
【摘要】患儿男,2岁。

因发热咳嗽在我院门诊以支气管炎治疗。


T38.8℃(肛温),听诊两肺干湿性罗音,伴气喘。

经头孢噻肟钠皮试阴性后,予
头孢噻肟钠1.2g加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天;阿奇霉素针0.125g静脉滴注,1次/天;维生素K1 10mg维生素静脉推注。

K1静推不到2分钟,患儿出现面色发绀、气促,立即将患儿平卧,氧气吸入,给地塞米松针2.5mg静脉推注,吸氧观察。

10分钟后症状开始减轻,面色好转,气促缓解,半小时后症状消失。

【总页数】1页(P20)
【作者】俞雅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4.1
【相关文献】
1.1例静脉推注维生素K1致不良反应的报道 [J], 秦艳秋
2.应用静脉推注泵注射维生素K1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临床观察 [J], 徐丹凤;翟佳;
向虹宇;邓毅梅;肖桂华;昝玲丹
3.个体化干预措施在预防维生素 K1注射液过敏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J], 高俊芳;宋新宇;朱美玉;王静
4.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研究 [J], 马宇春;陆正清
5.维生素K1肌内注射后发生迟发性局部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J], 王小妮;张晓娥;王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维生素K1注射液为常用药,临床实践中发现给药方法静脉输液居多,部分为配伍用药,个别存在配伍禁忌。

这样的给药方法常规并不不提倡。

本文对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相关资料予以整理,并列出部分常见的忌配文献,供临床使用参考。

1 维生素K1注射液的给药方法1.1 药品说明书其用法用量项下记载,(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1.2 2010年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注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

1.3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本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可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

对本药进行稀释和缓慢注射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典型的类似于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

有些患者在接受本药后第一时间就出现反应。

因此肌内及静脉给药途径仅在皮下给药途径不可行且必须时才可使用。

肠道吸收不良患者,采用皮下、肌内注射给药为宜;如仍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静脉给药由于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只适用于不能采用其他途径给药的患者,并应控制给药速度(开始10分钟只输入1mg,无明显反应时速率不超过1mg/min)。

本药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不要使用其他稀释液。

1.4 《中国国家处方集》 (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一次10mg ,一日1- 2 次, 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 - 24 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2- 5mg。

维生素k1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维生素k1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维生素K1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维生素K1注射液简介维生素K1注射液是一种含有维生素K1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问题。

它通过补充体内维生素K1的水平,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从而维持凝血功能的正常运作。

2. 维生素K1注射液的功能维生素K1注射液具有以下功能:•促进凝血因子合成: 维生素K1是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和X所必需的辅酶,它参与了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糖蛋白羧化反应过程。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使用可提高体内维生素K1的水平,从而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增加凝血因子活性: 凝血因子在体内是以不活化形式存在的,需要经过酶羧化反应才能激活。

维生素K1注射液可以辅助酶羧化反应的进行,使不活化的凝血因子转化为活化的凝血因子。

•预防和治疗出血问题: 维生素K1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使用可以纠正维生素K缺乏,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预防和治疗出血问题。

•抗肝脏疾病引起的出血: 维生素K1注射液可用于治疗由肝脏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问题。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若肝脏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将受到影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可以帮助恢复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

•其他应用: 维生素K1注射液还可用于矫正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如口服抗凝剂华法林(warfarin)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问题。

同时,维生素K1注射液也可以作为手术前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手术成功率。

3. 如何正确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注意事项:•请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按照建议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

•维生素K1注射液通常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予。

在注射时,请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感染的风险。

•在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期间,请保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严重问题,请立即告知医生或药剂师。

维生素K1注射液: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李枝端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30)8
【摘要】维生素K1注射液为常用药,临床实践中发现给药方法以静滴居多,部分为配伍用药,其中个别存在配伍禁忌。

其实,一股情况下,并不提倡静滴维生素K1。

【总页数】2页(P15-16)
【关键词】维生素K1;配伍用药;注射液;皮下注射;给药方法;临床实践;配伍禁忌;常用药
【作者】李枝端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26
【相关文献】
1.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华燕;张惠娟;顾燕萍
2.维生素K1注射液与谷氨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陈梦菁
3.维生素K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J], 江小四;程钢;谈超
4.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维生素 K1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分别存在的配伍禁忌 [J], 林丽莲
5.维生素K1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与阿托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J], 徐帆;徐贵丽;肖少琴;孟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维生素K1注射液工艺规程分则

12维生素K1注射液工艺规程分则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本标准在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规程通则的基础上,规定了维生素K1注射液的处方与依据,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半成品的检验方法和控制、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等内容。

2. 本标准适用于维生素K1注射液的生产质量控制及检查。

产品名称、剂型、规格1. 产品名称:1.1. 通用名称:维生素K1注射液1.2. 汉语拼音:Weishengsu K1 Zhusheye1.3. 英文名:Vitamin K1 Injection2. 规格:1ml:10mg3. 剂型:注射剂4. 性状:本品为黄色的液体。

产品处方和依据1. 处方:维生素K110g聚山梨酯80 70g丙二醇20g焦亚硫酸钠3g无水醋酸钠10g醋酸2ml注射用水加至1000ml2. 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3.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4734. 安瓿质量要求:玻璃安瓿应为中性安瓿.外观,尺寸,折断力应符合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规程通则要求.4.1 安瓿精洗:注射用水终端经0.22μm聚砜滤器滤过。

4.2 滤器要求:除炭过滤(5μm钛棒)、粗滤(5μm钛棒)、保证过滤(0.45μm聚砜)精滤(0.22μm聚砜)5. 药液配制:.5.1 缓冲液的配制5.1.1. 根据配制量,向浓配罐内注入配制总量70%的注射用水,打开入料口盖向上反放稳妥。

5.1.2. 向盛有醋酸钠的不锈钢桶内注入适量的注射用水,以溶解醋酸钠。

5.1.3. 启动搅拌电源开关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将称量溶解好的醋酸钠倒入浓配罐中。

5.1.4. 根据配制量,用量筒按千分之二的量量取醋酸,倒入浓配罐中,配制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

5.1.5. 开启浓配罐夹层进水阀,进行降温处理,缓冲液温度不能超过50℃。

5.1.6. 搅拌均匀后,停止自动搅拌,待温度降至50℃,关闭夹层进水阀,开启排水阀。

缓冲液配好后待用。

5.2. 乳化剂的配制5.2.1. 用洁净的不锈钢搅拌棒在盛有丙二醇的桶内开始搅拌,搅拌时朝同一个方向搅拌,边搅拌边将称量好的维生素K1缓缓加入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提倡皮下注射,谨慎配伍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为常用药,临床实践中发现给药方法静脉输液居多,部分为配伍用药,个别存在配伍禁忌。

这样的给药方法常规并不不提倡。

本文对维生素K1注射液用法相关资料予以整理,并列出部分常见的忌配文献,供临床使用参考.
1 维生素K1注射液的给药方法
1.1 药品说明书其用法用量项下记载,(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1.2 2010年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注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
1.3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本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可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

对本药进行稀释和缓慢注射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典型的类似于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有些患者在接受本药后第一时间就出现反应。

因此肌内及静脉给药途径仅在皮下给药途径不可行且必须时才可使用。

肠道吸收不良患者,采用皮下、肌内注射给药为宜;如仍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静脉给药由于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只适用于不能采用其他途径给药的患者,并应控制给药速度(开始10分钟只输入1mg,无明显反应时速率不超过1mg/min)。

本药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不要使用其他稀释液.
1.4 《中国国家处方集》(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一次10mg ,一日1- 2 次, 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 —24 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2— 5mg。

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 —
1mg, 8 小时后可重复。

1.5 《新编药物学》第17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1.6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第35版静脉给维生素K1能引起严重的反应,类似超敏反应和过敏性反应。

症状包括面色潮红、出汗、胸部压缩感和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心血管性虚脱;也有报道可引起死亡。

过敏反应通常与输注速度过快相关。

但甚至也被报道出现在溶液被稀释和输入缓慢时.通常认为这是因为含有在一些肠外成分中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多乙氧基化蓖麻油;而当配方中不含有多乙氧基化蓖麻油成分时,很少有关于该反应的报道。

有报道在皮下、肌内、静脉内和口服使用维生素K后,发生超敏反应,尽管发生率很低。

皮下给药被认为相比静脉途径,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更低,静脉内使用后曾报道发生死亡。

甚至在低剂量、缓慢给予以及稀释后输注时发生。

1.7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3期)《警惕维生素K1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维生素K1注射液说明书提示,维生素K1注射液一般应采用肌内和皮下注射的给药途径,特殊情况下患者可使用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时宜缓慢,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静注过快,超过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病例报告分析显示,95.3%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为静脉途径给药.文献报道中有一例患者半分钟内静脉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10mg,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建议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2 维生素K1注射液忌配的部分文献见表1。

表1 维生素K1注射液忌配的部分文献
3 讨论
尽管不同文献对维生素K1的用药方法与配伍描述略有差异,从安全用药角度,提倡常规皮下注射给药,重症患者需要静注时控制给药速度,鉴于配伍禁忌药物甚多,不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之外的含有其他药物的稀释液,应当是比较理想的。

在给药方法的常规选择上,还应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疾病及严重程度的区别,对选择合适的用法也是有所区别,过多的静脉输液途径用药与病情严重程度的正常分布并不相符,说明临床在给药途径选择上存在相应偏颇,宜引起重视并建议改进。

既往的用药习惯随着医药学科的进展,应当予以必要的修正与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