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合集下载

初中语音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音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音语法知识点总结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语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初中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点,包括元音、辅音、声调、重音和连读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语音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解释,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语音知识。

一、元音元音是语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声带震动且口腔不受阻碍时发出的音。

在汉语中,元音有a、e、i、o、u五个,它们在发音时口腔的形状和位置不同,因此发出的音也是不同的。

例如,发“啊”音时嘴巴要大大张开,舌头放平;发“爱”音时要嘴巴微微张开,舌头抬起等。

二、辅音辅音是在发音时口腔或舌头受到一定阻碍而发出的音。

汉语中的辅音有b、p、m、f、d、t、n、l、g、k、h、j、q、x、z、c、s等,它们在发音时需要通过舌头、嘴唇、牙齿等部位的协调来产生不同的音。

例如,发“妈”音时,嘴唇要闭合,气流通过鼻腔发出;发“可”音时,舌头要抵住上颚,气流通过口腔发出。

三、声调声调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在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义,因此在学习拼音和发音时,声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重音重音是指一个词中某一个音节的发音要比其他音节更加强调。

在汉语中,每个词都有一个固定的重音,掌握重音的规律对于准确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五、连读连读是指汉语中一些音节在连读时发音连贯,没有明显的停顿。

在汉语中,常见的连读现象包括儿化音、元音连读、辅音连读等。

掌握好连读的规律可以帮助初中生更流利地表达自己。

六、语音规律除了以上基本的语音知识点之外,初中生还需要了解一些语音规律,例如语音的变调规律、韵母的变化规律等。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语音知识,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语音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元音、辅音、声调、重音、连读等语音知识点,初中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更加流利地交流。

第二章讲义-语音学

第二章讲义-语音学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1.音高。

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

即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

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地道[ti51tau55][ti51tau]3.音长。

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

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ship 三[sɑ:m]----心[sɑm](广东话)4.音质。

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肺、支气管和气管。

2.声带、喉头。

3.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

即什么音表什么意义,什么意义由什么声音表示,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次,不同民族或不同方言区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

语音四要素对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意义

语音四要素对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意义

语音四要素对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意义
1.音高
在普通话中,最能体现语音音高变化的是声调.
阴平是一种高而平的调子,发音时自始至终声带保持同样的松紧程度,音高没有变化,如:(妈).
阳平是一种由中度升到最高度的调子,发音时声带由半松拉到最紧程度,音高由半高往上升到最高,如:(麻).
上声是一种由半低降到最低又往上升到半高,呈曲折型的调子,发音开始时声带就比较松,接着再放松到最低,然后拉紧到比阳平的收音略松一点的程度,音高由半低降到最低,再往上升到半高,显示出曲折的调型,如:(马)
去声是一种由最高降到最低的调子,发音时声带由紧放松,音高由最高下降到最低,如:(骂)
2.音强
在普通话语音里,音强主要体现在重读和轻声上.
一般不读轻声的音节和读轻声的音节发音时呼出的气流也有强弱的不同,所以我们读“莲子”和“帘子”同一个“子”,前者声音强一点,而后者声音弱一点,是作为词缀的轻声音节,这是有具体意义的非轻声音节.
3.音长
普通话中有的语言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同是“一、七、十”这些词,用普通话语音读声音就长,用粤语读声音就短促,因为这些音节都是入声.
4.音色
音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音波的式样.普通话中k和h 的音色不同,主要是因为k是用爆发的方法发音,而h用的是摩擦的方法发音.。

语言学概论——语音学.

语言学概论——语音学.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1.音高。

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

即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

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地道[ti51tau55][ti51tau]3.音长。

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

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ʃi:p]----- ship [ʃip]三[sɑ:m]----心[sɑm](广东话)4.音质。

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力部分:肺、支气管和气管。

2.发音体:声带、喉头。

3.共鸣腔: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

即什么音表什么意义,什么意义由什么声音表示,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次,不同民族或不同方言区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使用语音进行交流的规律和规范。

在语音学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语音现象,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它关注的是语音的声音学特性以及语音与语音之间的关系。

二、音素和音位音素是语音学中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小且可以改变词义的语音单位。

而音位则是语言中区分词义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由音素组成的,而不同的语言中,相同的音素可能对应不同的音位。

三、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单位,是构成词汇和语音的基本单元。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核心音素和零个或多个辅音环绕而成。

四、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的是人类在发音时所使用的口腔、舌头、喉咙等器官。

而发音方法则是指哪些部位接触或靠近以及气流的流通方式。

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素。

五、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用符号来表示语音的系统。

它包含了各种语音的符号表示,能够准确地记录不同语言中的音素和音位。

国际音标的掌握对于研究和学习语音学非常重要。

六、音变规律音变规律是语音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在语言中,语音发生变化的规律和规定。

音变规律可以是由语音环境所导致的,也可以是由于语音音位本身的改变所引起的。

七、语音规则语音规则是指语言中对于语音的使用所遵循的规范。

这些规范可以包括发音方式、音变规律以及语音之间的联系和组织等。

语音规则是语言交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八、重音与音调重音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音节中,音量和音高明显地增加。

重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语音的节奏和语调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根据语言中是否有音调来区分,可以将语言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

声调语言指的是通过音调的不同来区分词义的语言,如汉语。

而非声调语言则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区分词义,如英语。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一一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一一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一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一一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一一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

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一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一一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一一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一一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

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 ][a]前央不圆唐圆唇后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2)舌尖前浊擦音z(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用‘(4)后低不圆唇元音a(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6)后半高圆唇元音。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语音四要素:音高(声波基频频率的快慢)、音强(声波振幅的大小)、音长(声波持续的时间)、音质(声波中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2.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3.音位:是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位。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5.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6.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7.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8.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

(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9.音步:是有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等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

10.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根的语音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中man表示单数,表示复数不是通常的那样加s,而是改变内部的音素,变为men。

)11.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

修饰名词的形容词、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变化。

)12.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

(有的语言中的名词分为阴性和阳性,而有的语言中的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和中性。

)13.屈折词缀:是指加在词干的后边,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的词缀。

教资面试语音知识

教资面试语音知识

教资面试语音知识一、语音知识的重要性语音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和面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准确、流畅、标准的语音是教师进行教学、表达思想和与学生交流的基础。

在教资面试中,良好的语音表达能力可以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加面试成功的机会。

因此,掌握语音知识对于准备教资面试非常重要。

二、语音知识的基础要素1. 四声汉语中的声调有四个: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准确地区分和运用四声是语音表达的基础。

在面试中,应注意语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特别是对于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正确发音要特别留意。

2. 韵母汉语有多个韵母,如“a”、“o”、“e”等。

不同韵母的发音方式不同,因此在面试中需要特别注意韵母的准确发音。

同时,还需要注意韵母的长短,以保证语音的正常流畅。

3. 辅音汉语中的辅音包括清辅音和浊辅音。

清辅音指的是不带音素震颤的辅音,如“p”、“t”、“k”等;浊辅音指的是带有音素震颤的辅音,如“b”、“d”、“g”等。

在面试中,准确地发音清晰地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是非常重要的。

4. 连读连读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音现象,指的是相邻的音节发生变化,使得发音更加流畅。

在面试中,适当地运用连读能够提高语音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三、提高语音知识的方法1. 大量听音乐、电台和录音通过大量听音乐、电台和录音,可以提高对语音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其中的发音,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2. 训练口齿灵活度口齿灵活度是指舌头的灵活程度和音节的切换能力。

通过一些口齿训练的练习,如练习舌头的灵活度和音节的快速切换,可以提高语音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参加口语角和辩论社团参加口语角和辩论社团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实践平台。

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语音思维能力。

与他人互动的经验可以帮助提高语音的流利度和自然度。

4. 请教语言学专家如果对语音知识有疑问或困惑,可以请教一些语言学专家。

他们可以给予专业的指导,并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建议。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语音概说

语音概说

二、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角度划 分出。 ①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 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②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 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成阻与否、气流强 弱与否、声带振动与否。
2.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 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3.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音节开头的辅音。无辅音的称为零 声母。注意:声母≠辅音。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注意:韵 母≠元音 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 化。
4.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也即所谓的音类。 一个语言中可以发出的音很多,但并非 所有的都能区别意义。音位〈音素。
三、记音符号 1.汉字注音法的进化 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拼音字母 2.汉语拼音方案 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 号、隔音符号 作用: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 3.国际音标(发音训练)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物体(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发音体振动空气或其他媒介形成音波,音波 作用于人耳,刺激听觉神经,使人感受到声 音。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别。
语音物理属性的四要素: ①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频率。 ②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大,则声音强,反之则弱。语音的强弱取决于发 音气流的强弱。 ③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 间的久暂。 ④音质:又叫“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 差别主要取决于音波的波纹(波形)。造成音色差别 的因素有三: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在语言中的作用与价值并 不等同。 音色为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在不同 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其作用亦不一般。

英语语音学要点

英语语音学要点

英语语音学要点一、引言英语语音学是研究英语语音的科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音位、音位系统、音系以及音变规律等。

本文旨在介绍英语语音学的一些基本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音知识。

二、语音元素1. 音节:英语中的最小语音单位。

每个音节都包括一个或多个音素,通常由一个元音和零个或多个辅音构成。

例如,“cat”由三个音节构成,“kæt”。

2. 音素:语言中能区分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在英语中,音素包括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元音音素有12个,辅音音素有24个。

三、英语音素1. 元音音素:英语中的元音音素包括/i:/、/ɪ/、/ɛ/、/æ/、/ʌ/、/ɒ/、/ɔ:/、/ʊ/、/u:/、/ə/、/aɪ/、/aʊ/、/ɔɪ/、/eɪ/。

2. 辅音音素:英语中的辅音音素包括/p/、/b/、/t/、/d/、/k/、/g/、/f/、/v/、/θ/、/ð/、/s/、/z/、/ʃ/、/ʒ/、/h/、/tʃ/、/dʒ/、/m/、/n/、/ŋ/、/l/、/r/、/j/、/w/。

四、音变规律1. 连读:在自然流利的英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边界并不总是清晰可见的。

相邻的辅音和元音之间会发生连接,辅音的发音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t/变为/d/或者省略。

2. 弱读:在句子中,一些功能词和短小的实义词通常会进行弱读,发音时减弱语音强度和音调。

五、重音和音调1. 重音:在英语中,每个单词都有一个或多个音节,其中一个音节会比其他音节读得更重一些。

重音在单词的发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变单词的意思。

2. 音调:英语中的音调是一种语言特点,指的是发音时声音的升降变化。

音调通过改变声调的高低来传达意义和情感。

六、英语发音技巧1. 元音发音:正确发音元音需要准确地让舌头和嘴唇运动,注意元音的开合程度、舌位和嘴唇形状等因素。

2. 辅音发音:英语中的辅音音素较多,辅音发音的准确性需要注意舌位、唇形、气流的流动方向和是否搭配发音。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语音是人类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四个要素包括声音的强度、音调、语速和音素的清晰度。

这四个要素在语言中都拥有不同的作用和
重要性。

声音的强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或响度。

在语音中,不同的声音强度可
以用来创造语气或强调特定的词语或句子。

例如,在说话时,当我们
想表达强烈的情感或重要的信息时,通常会使用较高的声音强度。

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变化。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调的作用各不相同。

在汉语中,不同的音调可以改变单词的意思,因此,正确的音调是学
习汉语的重要一环。

此外,音调还可以用来表达问题、疑问和感叹等
情感。

语速是指说话的速度。

快速的语速通常用于表达紧急性、激动和着急
的情感,而慢速的语速则更适合表达冷静和平和的情感。

音素的清晰度指的是单词中各个音素之间清晰度的程度。

如果音素不
清晰,单词可能会被听错或误解。

因此,在语音中,修正不正确的音
素发音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语音四要素在语言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重要性。

正确使用这些要素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避免误解和沟通障碍。

简要说明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简要说明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简要说明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语音的物理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在300-3000赫兹之间。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与声波的持续时间有关。

声波的持续时间越长,声音越长;持续时间越短,声音越短。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基频和其它多种频率成分的综合作用形成。

不同的语音具有不同的音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语音。

这四个要素共同决定了语音的特性,是语音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语音的物理四要素的内容,建议咨询语言学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一、引言语音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语音的四要素是指语音的音调、语速、音量和语气。

这四个要素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传达说话者的情感、意图和表达方式,对于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至关重要。

二、语音四要素的定义2.1 音调音调是语音中频率的变化,决定了语音的高低音。

不同的音调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音调的使用是在一段语音中通过升降、持续或平稳的声调变化来改变语言的情感色彩和表达方式。

2.2 语速语速是指说话的速度。

语速过快可能导致听者难以理解,而语速过慢则可能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合适的语速能够保持听者的注意力并确保有效的信息传递。

在不同的语境和情感表达中,语速的变化对于言语的有效交流非常重要。

2.3 音量音量是指语音的强弱程度。

合适的音量可以表达说话者的自信、注意力和情感等。

音量过强可能给人带来压力,而音量过弱则容易导致听者无法听清听到正确的信息。

通过掌握合适的音量,可以使交流更加有效和积极。

2.4 语气语气是指在语音中传达说话者的情感状态和意图。

语气可以通过语调的变化、声音的强度和语言的选择来表达。

适当的语气能够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能够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三、语音四要素在语言中的应用3.1 对话交流中的应用•音调:在对话中,适当的音调变化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比如,高兴、悲伤、愤怒、惊讶等情感可以通过音调变化来表达出来。

•语速:在对话中,语速的控制可以使交流更加顺畅和易懂。

语速较快可以表达紧迫感和兴奋情绪,而语速较慢可以用于强调和引起听者的注意。

•音量:通过控制音量的大小,可以传达说话者的自信心态和情感表达。

较高的音量可以表示对某一观点的强烈支持或者对某一事物的赞美,较低的音量则可以表示对某一观点的怀疑或不认同。

•语气:在对话中,语气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状态。

通过语调的变化、声音的强度和语言的选择,可以传达愉快、恶意、安慰、责备等语气。

语音四要素_音高,音强,音长,

语音四要素_音高,音强,音长,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①音高是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音高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声带振动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

②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因权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语音的强弱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

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则发出的声音听起来也强,反之则听起来弱。

③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音常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震动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语音的长短是由声带振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

④音质也称为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及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和特征,它是声音的本质特征。

语音四要素

语音四要素

语音四要素
语音是人类沟通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声音传递,还包含着许
多要素。

了解语音的组成要素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音学中,通常将语音的组成要素归纳为四要素,分别是语音的基本要素、时长、
音高、音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四个关键要素。

语音的基本要素
语音的基本要素是指语音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的过程。

语音的开始是指语音从
无声到发声的过程,中间是指声音的组成部分,结束是指声音的逐渐减弱、消失的过程。

了解语音的基本要素有助于我们正确发音、区分语音的不同特征。

时长
语音的时长是指声音的持续时间。

不同的语音在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有些语
音持续时间较长,有些持续时间较短。

时长是影响语音节奏和语音节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与语音的准确度和流畅度密切相关。

音高
音高是指语音的声音高低。

不同的语音在音高上有所不同,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直接影响语音的音调和表达力。

音高是语音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使我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语音并理解语音信息。

音量
音量是指语音的大小、强度。

音量足以区分语音的轻重、大小,它可以传达语
音的情感、意图和重要性。

适当的音量调节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它可以使语音更加清晰、引人注目。

综上所述,语音的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语音的特
性和功能。

了解和掌握语音的四要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语音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愿语音的四要素在我们的日常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的语音更加生动、丰富。

声音的四个基本要素

声音的四个基本要素

声音的四个基本要素声音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东西,而它的存在是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它们是:频率、持续时间、幅度和音色。

它们四者缺一不可,因此人们无论是在做什么活动,都会涉及到这四个基本要素。

首先,频率是指声音在某一时刻发生的频率,一般可以用赫兹来表示。

它是给人们判断声音高低的标准,也是决定声音音调的关键。

比如,普通话正常的声调大约为225至270赫兹的频率,而极低的声音可能只有几十赫兹,极高的声音则可能达到几千赫兹。

声音的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频、高频,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声音,这也是我们感受声音不同的关键。

其次,持续时间也就是声音的持续时间,一般可以用分钟或秒来表示。

它决定了我们如何聆听和传达声音,也是我们感受声音变化的重要标准。

比如,我们讲话时,每个音节的持续时间都不同,它会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

此外,持续时间也是判断声音连续性的指标,比如说,如果声音的持续时间很长,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个连续的声音,而如果声音的持续时间很短,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个突发性的声音。

再者,幅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一般也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它是判断声音大小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们听到声音的距离和音量的大小的不同,声音的幅度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在安静的房间里,一个人的声音只有35分贝,而一辆汽车的轰鸣声则可能会达到105分贝,这就是幅度的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幅度来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标准。

最后,音色是指声音的把握度,它可以用骨传导率来表示,也是判断声音的有效指标。

音色是由不同频率融合而成的声音,比如人声、乐器声、门响声等都是不同的音色。

材料和结构也会影响声音的音色,比如木头和金属,它们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此外,气压和湿度也会影响声音的音色,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来控制声音的音色,这也是我们感受声音的关键。

以上就是声音的四个基本要素:频率、持续时间、幅度和音色。

它们四者缺一不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以及节拍,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1.语音四要素语音的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从声学的角度粗略地说,音高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频率的快慢也即单位时间内振动周期的多少,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长是声音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声波持续的时间,音质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声波中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2.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出发定义的,是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是仅依据音质区别而得出.如:看kan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音素又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3.音位音位是某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出发定义的,是针对某一种具体语言的,是仅依据有无区别该语言中的词的语音形式之功能进而也区分了字词的意义而得出的,它可以是音质上有区别,也可以是音高、音强、音长有区别.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也可以粗略的说成“区分意义”.如:普通话中“关上啊 kuan ɑ A,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前a、后ɑ、央A,三者随便替换,也不起语音形式的作用,所以这三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音位/a/.4.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到一个音位.如果他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如:英语中的/p/就包含pp两个变体.从来不在相同的语音位置出现的若干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功能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如普通话中的aɑ.a出现在开尾韵韵腹的位置上.“大ta、加tia ”;出现在i和n 的前面限于开合撮三呼“爱岸n”;ɑ出现在u和的前面“老lɑ、亮liɑ.如果几个音素处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可以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如:n和l是武汉话/n/音位在声母位置上的自由变体.5.非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我们把这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以区别于由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的音质音位.如:“妈”“麻”“马”“骂”的元音辅音和他们的组合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言单位.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音位的区别特征虽然可以从声学方面分析,但因发音方面的分析与音位在语音系统中的作用更加相关,所以也可从发音方面分析.如:北京话中/p/以不送气与/ p/相区别,以双唇与/t//k/想区别,以口音与/m/区别.音系学中的“区别特征”,其实有人类语言普遍的区别特征和某个具体语言的区别特征两个层次.教材定义的是具体语言的区别特征.7.音节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确切的说,音节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音节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1音节最多可以有几个组合位置,2组合位置按什么样组合层次组合起来,3每个组合位置上可以出现哪些聚合类的成员.如:1北京话的音节最多可以有声母、介意、韵腹、韵尾四个线性位置.2超音质音位的声调贯穿音节整体,音质的四个线性位置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为声母韵母两分,第二个层次是韵母分为介音和韵.第三个层次是韵分为韵腹和韵尾.3声调位置上可出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位.声母位置上可以出现北京话中//外的所有辅音音位和一个零声母.介音位置上可以出现高元音/i、u、y/,韵腹位置上可以出现北京话所有的元音音位,韵尾位置上可以出现高元音/i、u/和鼻辅音/n、/.8.语流音变音位与其他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在音位整体上的趋同.如:北京话中棉/mian/在“棉袍”中变成/m /,这是被“袍”的声母/p/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异化是两个本来相同或者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与邻音不同或不相近.如北京话中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弱化则是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中.如北京话“木头”/mu tou/弱化成/mu to/.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会造成音节的脱落,并有可能造成音节分界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变成一个音节,后者称“合音”.如:豆腐/tou fu./说成tou f..9.音步音步是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变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等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者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音步一般为2-3个音节,也可以是单音节或4-5音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以分为中五个音步.在音步上还有更大的韵律单元,停延段和语调段.10.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11.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12.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13.屈折词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14.黏着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15.体体aspect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16.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17.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18.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19.多义词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20.反义词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21.施事1.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22.焦点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23.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这对所言的主观看法”范畴.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24.语气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25.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大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差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策划能够为言语行为研究.26.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明这种“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工农群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27.地域方言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28.亲属方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29.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30.借词借词也叫音义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英语中的telephone借子到汉语中是“德律风”,其音义都来自英语.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借词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1.语言联盟语言联盟即“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代,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跟彼此不同.32.语言替换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33.语言底层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34.共同语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35.洋泾浜“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36.克里奥耳语混合语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37. 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比较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共时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语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叫作历史比较法.38.语法化语法化是指这样一类变化:词汇性成分逐渐变为语法性成分,非语法范畴变为语法范畴,语法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语法性更高的成分.例如,动词变为介词,话题变为主语,介词变为连词等等.39.重新分析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与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也可以说,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语法结构在外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被赋予与原先不同的理解.重新分析改变了一个语言形式的底层结构,但不改变其表层显示.比如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是”被重新分析为系动词,汉语的“被”从动词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被动的助动词,等等.。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之五兆芳芳创作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结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合错误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合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合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合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更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更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化为几个不合的区别特征. 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法.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触感染到的最自然的单位.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凹凸、强弱的不合和邻音的影响,可能产生不合的临时性的变更.这种变更,我们叫做语流音变.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凹凸、长短或松紧的瓜代,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二、填空或简答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根本元音.八个根本元音[i][e][ ][a][u][o][ɔ][ɑ]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1)双唇浊鼻音m(2)舌尖前浊擦音z(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ʨ‘(4)后低不圆唇元音ɑ(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6)后半高圆唇元音o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子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清——浊[p]:[b] 塞擦音和擦音 [ ts] [s]送气——不送气 [p‘] [p] 鼻音和口音:[m][p]4、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子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p/ /b/ /t/ /d/ /k/ /g/ /m/ /n/ /ŋ/ /f/ /v/ /s/ /z/ /ʃ/ /ʒ/ /θ/ /ð/ /j/ /w/ /h/双唇唇齿舌尖舌根舌叶齿尖声门舌面中塞清 /p/ /f/ /t/ /k/浊/b/ /v/ /d/ /g/擦清/s/ /ʃ/ /θ/ /h/浊/z/ /ʒ/ /ð/鼻/m/ /n/ /ŋ/半元/w/ /j/5、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提示:例如/p/—/b/对立,最小对立对儿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1)/p/—/f/ (2)/s/—/z/ (3)/m/—/n/ (4)/b/—/v/(1)pair/fair (2)sap/zap (3)more-nor (4)bow/vow6、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阐发它们的音节机关.江交刚关劝[t iɑŋ55] [t iau55] [kɑŋ55] [kuan55] [t‘yan51]例字声母韵母声调韵头韵腹韵尾7、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splendid] 两个音节 splen——did[træns´leitəbl ] 4个音节 træns——lei——tə——bl 11、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扼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1)棉袍 mieŋ pɔ→ mieŋmɔ(2)戏台 xie tai → xie lai(3)米缸 mi kouŋ→ mi ouŋ(4)清唱 ts‘ i ŋ ts‘y? ŋ→ ts‘ i ŋʒyɔŋ①是顺同化.上字鼻尾韵,下字声母是[p]、[p h]的,受到鼻音[ŋ]的影响酿成了鼻音[m].②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t]酿成[l].从清塞音变成浊连音,弱化.③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是[k],变成[Ǿ].脱落④上字鼻尾韵,下字是[ts]、[ts h]的酿成[ʒ].从塞擦音变成擦音,弱化.三、思考题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和联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两者存在区别.A.划分的依据不合:音素是按照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按照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只须看发音部位、发音办法等是否相同,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合的语言符号.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合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因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C.数量上不合.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结,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良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两者也存在着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个人和个别的关系.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不合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含[a][A][][]四个不合的音素.2、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在归结音位的时候,要进行对比,看看不合的音素是否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何查抄一个音素是否能区别意义的呢?采取三种具体办法:1)减除法:在具体的语言中,如果把词中的一个音素减掉,词义就产生变更,减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汉语的[mao35](毛),如果去掉[m],就会酿成[ao35](熬),意义就产生了变更,[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熬”区别开来.2)添加法:如果一个词加上一个音素,词义就产生变更,则加上的这个音素也是音位.例如,英语中,desk[desk],加上-s[s],,形成desks[desks],前者是单数,后者是单数,意义产生了变更,则加上的[s]就是音位.3)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产生了变更,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例如,英语的“sky”[skai](天空)中的“k”换成“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产生了变更,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合的音位.如果换了一个音,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是音位.例如,把[skai]换成[sk‘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动意义,因此[k‘]不是另外一个音位.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但可以使不合的音位通过不合的区别特征相互区别开来,形成对立,并且还可以使不合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分解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BCD1/p//p‘//m/2/t//t‘//n//l/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在这个矩阵中,A,B,C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配合的语音法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p‘/,/m/都不克不及和撮口呼组合.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l/的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独,就只能与/t/,/t‘/,/n/组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们将其称为单向聚合.区分双向的聚合和单向的聚合,有利于阐发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演变.一般说来,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产生演变时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变,而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更一般不会涉及其他的音位.4、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区别.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联系,聚分解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按照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如现代汉语中的双唇音都可以作声母,作声母都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呼相拼,但实际上,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不服行、不合错误称的现象.(参上题答案)。

第二章--语音

第二章--语音

第二章语音二、重要的术语解释1.语音的四要素:音高:主要是指声音的高低,音强主要指的是声调,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音色主要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它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曲折形式的不同。

(造成不同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2.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者是语音片段,它主要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普通话力一个音节最少有一个因素,最多不超过四个因素。

3.音节音节是语音单位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汉语有十分丰富的词汇,但音节只有四百个左右,其中常用的音节只占三分之一。

4.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的韵不完全想同,凡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都属于同一个“韵”。

6.调值和调类主要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主要是指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7.变调和轻声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做变调。

“轻声”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值,并不是在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中的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即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其轻声的作用在于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

8.儿化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儿化的作用主要在于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

例如“头(脑袋)--头儿(领头的)“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10.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就叫自由变体,也就是集中不同的读音如果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彼此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思,这集中读音就是同一音位的几个自由变体,条件变体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要说明语音四要素及在语言中的使用
语音是人类交流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声音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语音的构成有四个要素,包括语音音素、语音语调、语音节奏和语音语速。

这四个要素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交流的效果和沟通的准确性。

语音音素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音单位,是构成语言的最小音段。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音素系统,它们通过不同的音素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在汉语中,有四声音调和多个声母韵母组合成的音节。

正确地发出语音音素是语言交流的基础,也是准确理解他人意图的前提。

语音语调是语音中表达情感和语义的重要手段。

语音语调是指人们在语言中运用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意思和语气。

例如,在英语中,语调的高低变化可以表示疑问、陈述、命令等不同的语言意图。

正确地使用语音语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语言交流的效果。

第三,语音节奏是语音中表达节奏感和韵律的要素。

语音节奏是指人们在语言中运用音节的时长、重音和停顿等要素来组织语言的节奏感。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节奏模式,如英语中的强调重音和法语中的尾音重音。

通过正确地运用语音节奏,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流畅和富有音乐感。

语音语速是语音中表达速度和流畅度的要素。

语音语速是指人们在
语言中运用不同的速度来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适当的语音语速可以使语言交流更加顺畅和易懂,而过快或过慢的语速则会影响交流的效果。

因此,正确地掌握语音语速对于有效的语言交流至关重要。

这四个要素在语言中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语音的特征和语音的表达方式。

通过准确地运用这些要素,可以使语言交流更加准确、生动和有效。

除了在正式的语言交流中,这些语音要素在日常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电话交谈中,正确的语音音素和清晰的语音语调可以确保双方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在演讲和表演中,恰当的语音节奏和语音语速可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表演的感染力。

语音四要素是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声音的产生和变化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影响着交流的效果和沟通的准确性。

掌握和运用好这些要素,对于有效的语言交流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使语言交流更加准确、生动和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