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语言之炼字
![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语言之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20ceaaa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b.png)
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语言之炼字题型阐释: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比较鉴赏法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1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2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1,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2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例1(答案):“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了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古典诗歌赏析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典诗歌赏析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a7d4b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6.png)
古典诗歌赏析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引言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的字词韵律和意蕴深远。
为了更好地欣赏古典诗歌,掌握一些炼字方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并提供相关练,帮助读者提升古诗词的赏析能力。
炼字方法技巧1.字词解析在赏析古典诗歌时,我们应该对一些常见的字词进行解析,了解它们的本义和引申义。
例如,“山”不仅仅表示自然景观,还可以代表壮美、高贵等意境。
通过深入了解字词的多层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诗歌的内涵。
2.句子结构分析古典诗歌通常采用句子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例如平仄、对仗等,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意图。
同时,注意句子中的修饰词、动词等具体词语的使用,对于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也非常有帮助。
3.上下文推测在阅读古典诗歌时,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生僻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此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推测来猜测它们的意义。
仔细阅读前后文,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中的意思。
4.背景知识了解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赏析古典诗歌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典故、象征和隐喻,进一步领略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了解唐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学氛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___和___的诗歌作品。
练1.下面这句诗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和意境的?请简要解释。
2.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下面这句诗中的“丹青不知老将至”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3.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句子结构并解释其中隐含的意义:(选一首适当的古典诗歌)【古诗词内容示例】总结通过掌握炼字方法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赏析古典诗歌,领略其中的美感和意蕴。
字词解析、句子结构分析、上下文推测和背景知识了解都是提高古诗词赏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享受到更深层次的古典诗歌之美。
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
![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7e9cf75cfad6195f312ba6ae.png)
•
;街拍第一站 https:/// 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
鉴赏其语言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 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 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一、炼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 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 “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 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 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 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 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 动的美写出来了。
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f576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5.png)
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引言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通过唯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要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炼字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炼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炼字方法技巧1. 注重词语的多义性:古典诗歌中的词语常常具有多重含义,通过注重其多义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通过搜索和比较不同解释,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2. 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古典诗歌密切关联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对理解诗歌的含义至关重要。
研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传记资料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品味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古典诗歌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达,通过品味诗歌的韵律和押韵,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读者可以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和节奏的变化。
4. 关注诗歌的修辞手法: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夸张等,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注重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古典诗歌。
5. 深入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诗歌的主题和意象是诗歌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深入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能够更准确地领悟诗歌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对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练为了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以下是一些练方法:1. 挑选一首喜欢的古典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参加古典诗歌讲座、读书会等活动,与其他诗歌爱好者交流分享,互相研究和启发。
结论炼字方法是鉴赏古典诗歌的重要技巧,通过理解词语的多义性,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品味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关注诗歌的修辞手法,以及深入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可以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
![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8a90bbd75a8102d277a22fdf.png)
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 2021-10-26 13:51:53| 分类:古诗文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炼字,即用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炼意。
2021年高考有广东、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辽宁六套试卷考查诗词炼字这种题型,要求赏析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从词性来看,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兼及虚词。
炼动词诗歌是意象组合而成,而名词性的意象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通常就是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而锤炼动词,往往能起到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1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C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C: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题: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鉴赏思路:(1)分析“带”字对前后意象的影响:“带”原是人有意识的动作,而此处用来描述老鹤,可见是把“老鹤”拟人化了;“钟声”是抽象无形,本无法“带”,但终于被老鹤“带”去了,可见“带”字又把“钟声”拟物化了,化无形为有形。
(2)分析“带”字是如何联结前后意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老鹤南飞与海幢钟声本来互不相干,但“带”字却使两者有了前因后果的紧密联系,从而使诗歌意境浑然一体。
(3)分析“带”字对营造意境所起的作用:老鹤南飞是动态的视觉形象,是实景;钟声是静态听觉感受,是虚写,正是“带”字将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实写与虚写有机结合,使意境动静相融、视听相合、虚实相生。
【答案】: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
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方法归纳:一、应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该词的含义,二、联系该词描述的对象,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三、赏析该词在营造诗词意境或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bdb2a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7.png)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炼字则是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炼字的技巧和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用字之美,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以下是一些炼字方法技巧和练,希望能对提升你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1. 注重字形古代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的字形包含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炼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字形的特点,比如笔画的书写顺序、线条的曲直等,进而理解古人用字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牵线起意古诗词通常采用典故、联想等修辞手法,通过字音、字形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意境的表现。
在炼字时,可以尝试将相似或有联系的字进行串联,通过牵线起意的方式,从字形中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智慧和意蕴。
3. 对比反衬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相近或相反的字眼来表现艺术效果。
炼字时可以注意观察诗句中对比反衬的字眼,比较其字形、字义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4. 品味用典古代诗词中常常含有典故和古代文化的引用,炼字时可以对典故进行深入了解,并品味其中的意蕴。
通过掌握用典的情境和意义,能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用字选择和修辞手法。
5. 练写字除了观察和理解古人的字形和意境,进行实际的字写练也是提高炼字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经典古诗词中的词句进行书写,注重每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使自己的字迹更加工整和优美。
希望以上的炼字方法技巧和练习,能够帮助你在古诗词鉴赏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不断地炼字,你将更深入地体悟到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加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329da56f1aff00bed51e9a.png)
高中语文教案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课型专题课题诗词鉴赏·炼字知识梳理【诗歌鉴赏考点阐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2.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通过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只有正确理解了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用意,才能正确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才能准确鉴赏诗歌。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重点注意诗中的重要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特别要注意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
分析重要词语离不开全诗的主基调、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所以还是得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备考策略】一、诗歌鉴赏炼字题型的切入点1.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入手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最基本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可以分为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炼字妙用的时候,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从描写对象入手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3.从词性入手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初中语文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
![初中语文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e7ac0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9.png)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古诗炼字题讲义知识讲解炼字”是指炼制诗歌中的关键字,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
常见题型有三种:直接鉴赏关键词、找出关键词并鉴赏、比较鉴赏。
答题模式分为四步:释字义、描景象、点作用、总结。
练巩固南浦别XXX的《南浦别》是一首清新淡雅、流露深情的送别小诗。
诗中的“看”字传神,能够真切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形象,表达离别的酸楚。
在步骤一中,我们可以通过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来表明自己的看法。
在步骤二中,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描绘出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在步骤三中,我们可以点出“看”字的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离别的酸楚。
最后,在步骤四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该字在诗中的作用,突出其传神之处。
西江月XXX的《西江月》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以江南自然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诗中的意象丰富,描绘了江南秋夜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XXX在这首中秋词中,通过对新凉风叶、XXX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
“酒贱常愁客少”,表达了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
“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
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XXX问的《渡汉江》中,首句中的“断”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五岭之外,因为交通不便,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18页PPT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1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6658d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3.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8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专题04炼字题型(解析版)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中考答题得分技巧
![专题04炼字题型(解析版)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中考答题得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ce1c5d6f12d2af90242e6fd.png)
专题04 炼字题型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范例】(2020·仙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夏别宋之悌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释】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别。
(1)请发挥想象,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颔联中“分”字可以改为“赴”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虽然天气晴朗,谷鸟不停地鸣叫,但此时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
(2)“分”字是“分别”的意思,充分表达出作者因为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悲凉之情,而“赴”只是“去”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感情。
【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描绘即可。
颈联的意思是“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描绘即可。
⑵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这首诗是宋之悌赴交趾贬所前,李白在江夏与他分别而作,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人分千里外”意思是“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句中一个“分”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分离的痛苦,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凄凉之情,而“赴”却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⑴虽然天气晴朗,谷鸟不停地鸣叫,但此时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⑵“分”字是“分别”的意思,充分表达出作者因为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悲凉之情,而“赴”只是“去”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画面的再现注意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⑵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db1b672f18583d0496459ec.png)
古诗炼字题讲义
2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来。
~~~~~~~~~~~~~~~~~~~~~~~~~~~~~~~~~~~~~~~~~~~~~~~~~~~~~~~~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练习巩固 第四步:作用 1.描绘了某景象(姿态、神态)
2.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点作用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释字义、描景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点作用)
~~~~~~~~~~~~~~~~~~~~~~~~~~~~~~~~~~~~~~~~~~~~~~~~~~~~~~~~~~~
归纳总结
家庭作业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浅谈古诗赏析中的炼字
![浅谈古诗赏析中的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fac0a93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c.png)
古诗炼字一、概述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作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达到简练精美、形象深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炼字。
炼字的作用或效果主要在于:1.动词——富有动态,生动形象,写活画面,传递感情。
2.形容词——形象真切,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3.数词——具体真实,符合情境;夸张渲染。
4.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
5.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二、炼字的分类抓准特殊词语——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叠词等,常考的是形容词和动词1.形容词往往展现描写对象的色彩或状态,同时恰当的形容词也能直接展现作者的情状,反映其思想情感。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2.动词展现的动态既可以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又可以借助作者的行动,来表达出思想情感。
(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春景》)“闹”字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
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敲”字,据说是在韩愈的指导下由“推”改为“敲”的,此一改,境界全出,以动衬静,突出了夜的幽静。
2021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
![2021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99ce5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e.png)
——诗歌鉴赏之“炼”字
“炼字”题怎么考?
(1)某字极富表现力,请分析其中的妙处。
(直接鉴赏关键词)
(2)某一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
要赏析。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请
简述理由。
(比较鉴赏)
“炼字”题怎么答?
春日即事【北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分析“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的表达效果。
1、释字义:“卧”,躺着。 2、明手法:无 3、描画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悠闲的躺着读陶渊明的 诗作的情形。 5、抒感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闲适愉悦以及对乡村自然 美景的喜爱之情。
真题训练
渡汉江 【唐朝】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释字义:断,断绝、隔绝。 2、明手法:无 3、描画面:这里写出了作者离开家乡,来到了五岭之 外,很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的情形。 5、抒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真题训练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南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6.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1、释字义:声声表现溪水的声音,朵朵表现梅花之多。 2、明手法:无。 3、描画面:这里写出了溪水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急 切地呼唤诗人的样子。 4、说特点:表现了溪水梅花的热情。 5、抒情感:表达了对溪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6、叠词作用:运用叠词,使诗句富有音韵美,读起来 朗朗上口。
5、抒情感:表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得和对乡村美景的喜 爱和向往之情。
真题训练
陇头送征客 【南朝】 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cbfc94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33.png)
课堂演练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参考答案: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
诗歌鉴赏之炼字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说明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目 录
01.
学习目标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从炼字的角度鉴赏诗歌语言。 找准炼字的角度。 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答: ①网,网子,网罗 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 ③用了想象、比喻拟人。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2(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e1aa32aa00b52acec7ca26.png)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解析版)考点穿透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2021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炼字题
![2021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炼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a277840c22590102029def.png)
2021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炼字题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纵观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重点是鉴赏语言,其中诗中的关键字词是重中之重。
语言凝炼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古人作诗填词很重视炼字,讲究“一字传神”。
诗圣杜甫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唐代诗人陆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慨;唐代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又泪流”成为苦吟诗人,其关于“推敲”的典故,传为千古美谈;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选定,更是古代诗人炼字的典范。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
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
品味古代诗歌语言时,多注意一些关键字词,更好地把握诗歌意象,领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考查方向与重点1. 方向: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色彩词。
重点是动词和形容词。
(1)炼字的基本内容: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例1: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2: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
2、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中考初三诗歌鉴赏炼字
![中考初三诗歌鉴赏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95e06f7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9.png)
中考初三诗歌鉴赏炼字中考语文复诗歌鉴赏——炼字教学目标1.探讨对名句或重点句的赏析方法。
2.熟悉常考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考点展现“炼字”的由来据说唐代诗人齐已曾写过一首《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
诗人XXX看后说:“此诗好是好,不过宜将‘数’字改成‘一’字。
”齐已连连叫绝,拜XXX为“一字师”。
因为一个“一”字,给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比“数”字要浓得多,而且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这就是所谓“炼字”,或曰锤炼词语。
一般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我们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炼字艺术题的一般呈现形式及解答要领(一)常见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甚么字?为甚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甚么作用?3.某字与其它某字比较,孰优孰劣?(二)解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锻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绪来分析。
(三)一般答题步骤1.字不离词,解释该字在词、句中的含义。
2.词不离句,展开XXX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句不离篇,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可概括为:含义+手法+表达作用,或句意+文意+主旨情绪。
二、例题讲解【中考试题】(一)阅读唐代诗人XXX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3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XXX”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2分)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给1分;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的给1分,共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解析版)考点穿透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
三、答题步骤在回答古诗鉴赏这种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这样才不至于缺少得分点。
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者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指出该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第三步:结合古诗的背景,分析这个字所传达出的情感、主题等。
典例在线【1-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一)(6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糁:米粒。
②雉子:小野鸡。
③凫雏:小野鸭。
9. 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答案】9. “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沙上凫雏傍母眠”,这句话的意思是: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傍”本义指靠近,引申义指临近、依靠、凭借等。
结合语境,作者漫步林溪间,忽然发现溪边沙滩上的凫雏傍母而眠,这幅宁静、温馨的美妙画面,让作者不免心生喜爱。
【二、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古诗阅读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答案】2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解析】标题考查炼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一个“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三、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答案】4. “阔”是“宽广”的意思。
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
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解析】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
解答时,先明确“阔”字的本义是“宽广”,然后分析颔联的意思: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可见“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恢弘阔大的感觉。
【白话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四、2020年宁夏中考语文】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二)①杜甫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④。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2)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2)“燃”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遍布的朵朵山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这就将花的颜色写活了,像燃烧一样,有动感,更突出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
【解析】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
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
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
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
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2)本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燃”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花的鲜红如火,突显了诗句中的浓重色彩,与山的”青”形成强烈对比。
描绘出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绮靡,十分灿烂的景象。
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赏析诗歌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另外,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诗歌。
【五、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喜雨(唐)白居易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8. 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答案】8. “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结合诗句内容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雨一下,旱情马上得到缓解,诗人为农人担忧的心也得到纾解。
“定”意思是一定,语气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粮食丰收寄寓无穷的希望,充满了信心,表现了作者希望老百姓有个丰收年的美好愿望与期待,这两个字体现了作者的万分欣喜之情。
【六、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
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成功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我们得以走出家门,观赏美景。
请模仿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
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
答:我选( )。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 A:“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B:最爱武大樱花美,花香百里心飞扬。
【解析】A、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可贵,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莺燕的动态,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B、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古诗的能力。
可以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如“樱花”等,表现疫情结束后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即可。
名师点睛【考向阐释】所谢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方法探究】一、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
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纲。
1.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白在一首表现音乐的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徐响入霜钟。
”“洗”字在用法上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
“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
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
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
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诗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