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动物》学情分析方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动物》单元起始课,除了引出单元学习对象外,同时还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
通过让学生列举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呈现他们已经知道的动物,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感受地球上生存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本课指向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教材设置的三个板块分别是:聚焦部分“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这部分交流为整个单元服务,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充分展示学生对动物的原有认知。
探索部分“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这部分通过任务形式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点,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
研讨部分“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一起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都很感兴趣,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零碎的认识。
虽然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形成了观察、记录、描述等初步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由于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学生多以拟人的方式描述和解释事物,在动物领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和描述的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动物,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点,认识到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知道它们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
[探究实践]用语言、图示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会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教材解读
3.找到后,干什么?(观察身体特征、运动情况、动物 数量,在哪里,在干什么) 4.活动记录手册(简图记录)——下页 注意事项、学生的组织、任务的聚焦、时间的分配
24
2.校园里的动物
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简图记录)
用简图记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简图记录,培养记录习惯。 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 1.不用画得很像,抓住主要特征。 2.用文字拼音辅助记录。 3.看到几种画几种,不要把想到的画进 去,实事求是。
提
在教师指导下,处
在教师指导
出 能从具体现象与 理 下,能用语言初
问 事物的观察、比 信 步描述信息。
题 较中提出感兴趣 息
的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
作
在教师指导下,得 有运用观察与描
出 能依据已有的经 出 述、比较与分类
假 验,对问题作出 结 等方法得出结论
设 简单猜想。
论 的意识。
制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下,
订 了解科学探究需 表 能简要讲述探究
计 要制订计划。
达 过程与结论,并
划
交 与同学讨论、交
搜 集 证 据
在教师指导下,流 能利用多种感官 或者简单的工具,反 观察对象的外部 思 形态特征及现象。评
流。 在教师指导下,
具有对探究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 反思、评价与改
价
进的意识。
了解人
类可以利 用科学技 术改造自 然,让生 活环境不 断得到改 善;了解 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 需要从自 然界获取 资源;意 识到保护 环境的重 要性。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
21
2.校园里的动物
教科版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3.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4.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5.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6.培养亲近、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3.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关于动物的各类视频和图片、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声音导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1.小朋友们,早上好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又好念的儿歌,它的名字叫做《动物宝宝去旅行》。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宝宝是怎样去旅行的吧!哦,有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二、分段熟悉儿歌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儿歌内容“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1.学习儿歌“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原来是火车开来的声音,谁在火车上?(大象)大象爷爷在说话呢,我们来听听大象爷爷说了什么。
师:大象爷爷在说着“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让我们一起念一念,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吗?(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的答案可真丰富呀!旅行就是我们出远门去游玩的意思,大象爷爷开着长长的火车出去旅行,火车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2.学习儿歌“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大象爷爷还请了其他小动物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
是青蛙宝宝,它是怎么说的?(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 (请个别幼儿练习说)3.学习儿歌“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小朋友,接下来要上火车的小客人,你们猜会是谁呢?老师来告诉你们一个关于这个动物宝宝的小谜语,仔细听哦“耳朵长长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对啦,是小兔,小兔宝宝怎么说的,(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小学科学_6、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运动。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各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形及动物运动时的样子,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3、引导学生有探究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问题的习惯,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
难点: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金鱼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今天咱们班里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来了吗?生:想!师:可是这位可爱的朋友说,要考一考小朋友,让你们把它猜出来,它才会出来呢!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生:有!师:那你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1)出示谜语“一身白袍衣,两只红眼睛,是和平化身,人人都喜欢!”———小白鸽(2)了解主要运动方式师:小朋友可真聪明,快看,小白鸽来了,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和它打个找呼!不仅小白鸽来了,它还带来了很多它的好朋友,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他的名字,看哪个小朋友认识的小动物最多,声音最响亮!1.出示动物动图(鱼,海龟,马,企鹅,蜥蜴)师:小朋友仔细观察,刚才这些小动物都是在干什么?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刚才这些动作我们给它们一个名字:运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板书:动物的运动)2.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师:那谁来说说小鸽子是怎样运动的?生:是飞来飞去的(板书飞)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可以飞吗?生:大雁、布谷鸟、麻雀。
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在生活中你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那小海龟是怎样运动的?生:是游过来的(板书游)师:那还有什么小动物是可以游的呢?生:金鱼、鲨鱼、青蛙。
师:你真是太善于观察了!那小马是怎样运动的?生:是跑过来的(板书跑)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可以跑吗?生:猴子,小狗、小猫。
师:你课外知识真丰富!谁知道小企鹅是怎样运动的?生:是走过来的(板书走)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可以走吗?生:小狗、小猴子。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那谁来说说小蜥蜴是怎样运动的?生:是爬过来的(板书爬)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爬?生:壁虎、变色龙、小松鼠。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对周围常见动物的观察和了解,让学生知道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动物充满了兴趣。
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动物的名字和特征,但缺乏系统化和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有一定的观察和实践基础,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的观察。
2.准备一些动物的标本或者模型,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的标本或者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请大家观察这只动物的体型、颜色、爪子等,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动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里的动物,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物的模型等。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3. 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动物的外貌和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动物的生活方式。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不同种类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
-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特征的比较,让他们发现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第二课时: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 安排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动物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 回到教室后,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引导他们总结动物的生存技巧和适应策略。
3. 第三课时: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 介绍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 组织学生制作动物保护海报或宣传册,倡导大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五、评价方式:1. 完成课堂笔记和小组讨论记录2. 参与实地观察和动物保护活动3. 制作动物保护海报或宣传册六、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动物保护志愿活动2. 鼓励学生进行动物相关主题的科学研究和作品创作七、教学资源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 动物园门票和交通费用3. 动物保护宣传资料通过本次《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在实践中感受到动物的魅力和可贵,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培养出一批爱护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新一代。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定位
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爱生命, 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 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是生物。 ●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 ●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它们的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知道按一定的标准, 可以给动物分类。
探索:观察蜗牛的生活 1.说说蜗牛在“家”里干什么? (生命活动) 2.观察蜗牛如何吃菜叶? (吃时的动作,模仿 ) 蜗牛的选择,体现对食物的需求。 研讨: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 还有哪些有趣的 发现? (爬行的痕迹、吃过的痕迹、资料阅读 ) 加深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需求等概念的认识
4.给动物建个“家”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了解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认识到保护动物很重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单元解读
教材内容
1 我们知道的动物 2 校园里的动物 3 观察一种动物 4 给动物建个“家” 5 观察鱼 6 给动物分类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引言】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特征、分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物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我们知道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够初步分类常见的动物,并掌握相应的分类依据。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思考和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PPT、教材、图片、小动物模型。
2. 学生:教材、绘画纸、颜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动物的种类,并引导他们讨论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按照教材的内容,逐个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猫、狗、鱼、鸟、兔子等。
在介绍动物的特征时,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种类、大小、外形、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b. 通过示范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触摸、感受不同动物的毛、羽、鳞等外表特征,并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和保护意义。
3. 分组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需要了解所选动物的习性、栖息地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或者根据自身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总结。
4. 分类概念引入(10分钟)a. 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个小组所研究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并引入分类的概念。
b.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例如按照是否有脊椎、是否能飞行等方面进行分类。
5. 动物分类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队,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依据回答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此环节可增加互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6. 动物课堂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所研究的动物进行简要的展示,包括动物的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在之前的课上,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面的植物,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同时经过本节课的的学习,便于本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爱心,但是部分同学依旧对蜗牛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之前的一册科学书里面的教学已经掌握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还需要进行训练。
学生对于蜗牛的还不能准确的观察,对于蜗牛触角的大小长短不能观察的仔细。
部分学生还对于其他生命没有太大的概念,对于小动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可爱、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还不能尊重生命。
学生还不能分清楚写实科画和带有人物表情的漫画有什么区别。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五、教学准备每两名学生一只观察的蜗牛,放大镜。
六、教学过程(略)教学反思《观察一种动物》属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
在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
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方便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口等器官。
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到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我一开始进行备课的时候,准备采取故事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用一个故事将整节课串联起来。
让学生通过找朋友,认识新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蜗牛。
同时,因为交朋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的科学态度渗入到课程当中。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兴趣。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活动,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和内容,如植物、动物、我们的身体、身边的材料等。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观察能力、提问能力、思考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器官的功能。
认识身边常见的材料,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能够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参与科学活动。
3. 科学态度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观察和探索。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尊重他人的观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尝试和创新。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不过于复杂。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故事、活动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解读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 发现物体的特征》、《2 谁轻谁重》、《3 认识物体的形状》、《4 给物体分类》、《5 观察一瓶水》、《6 它们去哪里了》、《7 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 我们知道的动物》、《2 校园里的动物》、《3 观察一种动物》、《4 给动物建个家》、《5 观察鱼》、《6 给动物分类》。
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
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
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
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科学课,主题为动物。
通过教授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并能够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特征、观察和描述动物等。
【教学目标】1.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 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动物的分类和特征还不太清楚。
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较为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多样的动物图片,如狗、猫、鸟、鱼等。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动物吗?动物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生命特征、外貌特点等。
例子: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鸟。
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动物。
”教师进一步问:“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回答:“动物会动,有生命。
”二、呈现1. 教师出示一张大海报,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图片。
海报上可以包括狗、猫、鸟、鱼、兔子等多种动物。
2. 教师指着其中的一种动物,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3.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皮毛、眼睛、嘴巴等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例子:教师指着海报上的一只狗,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狗。
”教师继续问:“你们能发现狗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观察后回答:“狗有四条腿,有长长的尾巴,有两只耳朵,有两只眼睛。
”三、讨论与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有眼睛、有嘴巴、有四条腿等。
小学科学《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教案
学
反
思
3、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些小动物了解多少呢?
二、复习旧知
1、你知道四种小动物是分别怎样运动的吗?(教师板书:腹足爬行、身体伸缩爬行、用脚爬或翅膀飞、用鳍游动)
2、你知道四种小动物遇到危险时分别有什么反应?
(教师板书:缩进壳里、身体收缩、逃跑、游走)
3、你知道四种小动物分别吃什么食物吗?(教师板书:菜叶、树叶、水果等;土壤中的腐殖质;小虫、甜食等;鱼饲料、小虫等)
(教师出示课件:
1、动物的相同特点和植物的相同特点
2、出示维恩图。)
七、总结生物的共同特点
1、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生物。
2、指着动植物的相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3、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有生命,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备注
一、学生回答:
1、蜗牛、蚯蚓、蚂蚁、金鱼。
2、喜欢。
二、学生回答:
1、蜗牛用腹足爬行;蚯蚓靠身体伸缩爬行;蚂蚁用脚爬行或用翅膀飞行;金鱼用鳍游动。
2、蜗牛遇到危险会缩进壳里;蚯蚓遇到危险身体会收缩;蚂蚁遇到危险会逃跑;金鱼会游走。
3、蜗牛吃树叶、菜叶、水果等食物;蚯蚓吃土壤中的微生物;蚂蚁吃小虫、甜食等食物;金鱼吃鱼食料和小虫等。
4、你知道四种小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吗?(教师板书:产卵)
三、课外链接
1、看来同学们对这四种小动物已经非常熟悉,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呢?
2、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动物,你们问想认识吗?(教师出示动物课件:边出示,边介绍。)
四、总结动物的相同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板书设计
1. 重点详细阐述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将以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作为重点详细阐述的内容。通过列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动物的基本概念。同时,我将展示不同类型动物的分类,如鸟类、鱼类、哺乳类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动物的分类体系。
9. 反馈评估工具:准备一些反馈评估工具,如学习问卷、答题卡等,以便在课堂结束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指导手册: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教学指导手册,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动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的奥秘。
6. 在线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在线资源,如教育平台的相关教学视频、动物科普网站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7. 安全提示:如果涉及实验操作,提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纪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8. 教学工具:准备好教学所需的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和习性;2.掌握探究动物特征和习性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方法,认识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2.了解动物的部分生活及习性。
教学难点1.运用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方法,识别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表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手绘画;3.探究工具:放大镜、显微镜、测量工具。
教学流程Step 1 引入让学生看一些常见的动物的图片或手绘画,并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和习性呢?”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Step 2 导入通过介绍一个常见的动物——猫,来引出学生探究动物特征和习性的主题。
Step 3 观察和比较现场放一只小猫。
给同桌观察其特征:它有四条腿,有两只大耳朵、两只大眼睛、一个长尾巴和两只爪子等等。
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其他常见动物的特征,如狗、兔子、鸟等等,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它们的特征。
Step 4 分类将学生自己探究的动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有毛的和没毛的,有翅膀的和没有翅膀的,有几条腿的和有几只眼睛的等等,让学生发现类别间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Step 5 探究动物习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们长成这样,能干什么?然后分小组选择一个动物,比如蚂蚁或蜜蜂,用探究工具,如显微镜等来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方式,然后小组合作将探究结果进行报告。
Step 6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探究结果,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再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如:你知道哪些其他还有这个动物类似的动物吗?为什么同属一个类别的动物有着一些共性特征?课堂互动环节在探究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提问,如:你们知道其他什么动物也属于这个类别吗?为什么这个动物长得和那个动物不一样?习性方面的问题:1.不同的动物为什么需要用眼睛看东西?2.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种类的爪子和牙齿?3.通过显微镜观察这个动物,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作业布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并简单分类身边的各种动物,如猫、狗等,并用书中所学的方法简单描述其特征和习性。
小班教案小班综合:我知道的动物
小班综合教案:我知道的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部分常见的动物名称;2.学会发音及描述动物;3.增强小朋友对动物的认知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发出被教师提问的动物名称;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被教师提问的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制作动物模型;2.制作图片卡片;3.准备PPT。
教学过程1.启发引入老师把包裹好的动物模型拿出来,让小朋友猜猜里面是什么,通过图示方式让孩子们猜出来动物名称,提高孩子们的兴趣。
比如张老师拿出来一只小象,让孩子们一起看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然后让孩子们把小象的图片找出来。
2.新知讲解老师通过PPT或图片卡片的方式,依次为孩子们展示老虎、狮子、大熊猫、小狗、小猫、小兔子、小老鼠以及其他常见的动物名称,并要求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口语,发出动物名称。
每展示一种动物,老师讲解一下该动物的一些基础信息,例如生活习性、特征等等。
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让孩子们通过图片来认识这些动物。
3.课堂练习老师提出问题:“小狗有什么特征?”,孩子们通过之前的课堂讲解,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小狗的特征,例如“小狗喜欢吃骨头,小狗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小狗有一双非常灵活的耳朵……”等等。
4.巩固练习老师可以为孩子们编排一些歌曲活动,如唱儿歌《小猫追蝴蝶》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和熟悉动物名称。
同时,老师也可以请孩子们来跟自己一起进行口型练习,来帮助孩子们锻炼发音。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小班综合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动物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动物的认知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敏感,积极爱护动物,不要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学过程二次备学科科学单元动物执教者课型学时课课题我们知道的动物执教者及时间学习要点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 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 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3. 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在生活中亲近动物、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探究问题1、 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根据观察与描述,说一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2、 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应用作业作业练习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它有什么特征。
实践应用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它有什么特征。
文化阅读阅读《昆虫记》学习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活动一:聚焦1.观察ppt,认一认猜一猜,其中的动物,并说出自己如何猜测的。
2.小组内说一说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活动二:探究1.学生分组观察动物标本,先说一说其特点,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这些动物。
2.小组展示活动手册的记录,并进行汇报交流。
同学们交流,点评。
活动一;聚焦1.师:根据你看到的图片,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动物?(PPT分别出示教材23、24页上的长颈鹿、斑马、大熊猫)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它还有哪些特点吗?2.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说说它是怎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它生活在哪里?它的皮毛颜色如何?...)3.(课件出示凡种常见的动物,还要出示一些不常见但非常有特点的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探索兴趣,也为后续学生的自主观察描述做铺垫)活动二:探究1.教师出示实体动物(蜗牛、蚂蚁、金鱼)和标本(鸟、蝴蝶、免子),让学生分组观察一种动物。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第12课我们知道的动物邻居粤教版
第四单元校园里的生物第12课《我们的动物邻居》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我们的动物邻居》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第2课。
本课让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自己身边就生活着许多不同的动物。
在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动物的名称,还要观察不同的动物所生活的环境。
在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身边环境的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在哪里能找到它们”,主要是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寻找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初步了解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活动2“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常见动物的观察,用语言初步描述自己的发现,并将这些信息与他人分享。
二、学情分析对于动物生活在哪里的问题,学生大多是基于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来回答。
但是,这些观察都是随意的、零散的,而且有的经验甚至是不准确的。
例如,孩子们曾在某些特定的场所如动物园等见过一些动物,就误认为这是它们的真实生活环境。
教师应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准确,是否片面,要帮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常见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调查活动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展开有序的科学调查和记录活动;③通过教师指导,能用语言描述常见小动物的某些外部形态特征,同时还要养成与他人交流和善于倾听的习惯。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调查和观察的实践活动,能兴致勃勃地展开对小动物的研究。
四、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们身边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卷星,微信,网页搜索,希沃白板
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
学情分析
实践方案
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课的调查。通过问卷星设置问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查你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的外形和习性是什么样子的?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情分析范图,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情分析效率。课前游戏,通过沃白板设计“猜猜我是谁”看动物影猜动物并描述其特征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动物外形特证了解的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学习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不是动物的理由。
分析目的
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回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
A1
《我们知道的动物》学情分析方案
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息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科学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微能力点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主题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知道的动物》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3.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自评等级
√优秀合格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