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结原理结果解读整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
1、空白块:尿在测试块上分布的状态以及尿本身的颜色都会给测定带来误差,设置空白块就是为了排除这些产生误
差的因素。各个项目使用同一个空白块。
2、白细胞:0 Cell/μL。根据酯酶法的原理,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这种酶个水解一种3-羟基吲哚酚酯类底物,释放
出酚从而与重氮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3、酮体:0 mmol/L。根据硝普酸钠法原理,硝普酸钠和酮体(乙酰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相互作用,呈现紫色,特别
是乙酰乙酸对此特别灵敏。
4、亚硝酸盐:0μ mol/L。反应依赖于尿中革兰氏阴性菌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
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桃红色。
5、尿胆原:3.2~16μ mol/L。根据偶氮结合法的原理,尿胆原在强酸条件下和重氮盐偶联成胭脂红色素。
6、胆红素:0μ mmol/L。根据偶氮结合法的原理,2,4-二氯苯胺重氮盐与胆红素进行特异性反应,并与胆红
素浓度相对应产生不同的颜色。
7、蛋白质:<0.15g/L。根据燃料结合的蛋白质误差原理,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产生色变,特
别是对白蛋白的反应比对球蛋白、血红蛋白、本-周蛋白和黏蛋白更为灵敏。
8、葡萄糖:<2.8 mmol/L。根据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原理,葡萄糖氧化酶特异性氧化β-D葡萄糖,生成
葡萄糖醛酸盒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使指示剂氧化产生红色。
9、尿比重:1.010~1.025。利用多聚电解质法,尿中电解质与聚电解质发生离子交换的原理。阳离子存在时,
多聚物氢离子通过交换释出,使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由蓝色经过蓝绿色最红变成黄色。
10、酸碱度:5.5~7.5。通过PH指示剂测定5.0~9.0范围内的PH值
11、隐血:根据血红蛋白接触活性法原理,通过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呈色。
12、维生素C:0 mmol/L。根据Tillman‘s Reagent的原理,维生素C将染料由蓝色还原成红色。本
项目的测定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样本中维生素C含量,以判断其可能存在的干扰。
13、肌酐:2.0~22.0mmol/L。根据置换反应原理,肌酐将金属氯化物酸性染料复合物中的染料置换
出来,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
14、微白蛋白:<20mg/L。根据染料结合法,微量白蛋白与染料结合形成粉色复合物从而产生色变,
对白蛋白反应特别灵敏。
第二章尿干化学报告解读
第一节尿白细胞、红细胞测定临床意义
近年来,干化学尿液自动化分析逐步在国内普及,但不少操作者由于对干化学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旬质量控制措施,往往造成实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目前较为突出的是,只看干化学检查的白细抱、红细胞结果,而忽视显微镜检查的倾向。由于干化学法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是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很雄找出完全对应的关系,本节着重讨论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干化学法测定的原理
尿红细胞测定试剂带膜块中的主要特性见表3—24。其测试原理是: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敦的游离血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后者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能使无色的邻甲联苯胺(或四甲替联苯胺)变成蓝色的邻甲联苯胺(或四甲替联苯胺)物质。
尿白细胞试剂带测定膜块中的主要成分(表3—25)是吲哚酚酯、重氮盐两种,其测定原理基于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图3—19),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
二、干化学法检查注意事项
(一)试剂带的批间差异
试剂带不同而引起同1份标本测定结果的差异。
(二)标本对结果的影响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留尿后尽量立即测定,以免红、白细胞破坏,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人为实验误差。干化学法既可测定完整的细胞成分,又能测定因细胞破坏胞浆内涵物来辨别细胞的有无(通过特异或非特异性酯酶检测白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样反应检测红细胞),因此报告时要了解临床诊断,综合分析,排除相互结果的干扰。某些肾病患者的终尿,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裂解,可导致仪器壬与目测法的差异。笔者认为,此类标本最好不使用干化学法。
(三)干扰物对红、白细胞测定的影响
1.对白细胞试验的干扰
干化学法检查尿内白细胞的原理,是基于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可作用于试剂带膜块中的吲哚酚酯,操作时应注意:①应了解此法只能测定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反应,在肾移植病人发生排异反应尿中二淋巴细胞为主时,会出现阴性结果,此类病人不应用干化学法检验,应该以显微镜检查法为准。②尿液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素,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咀啶)时,可产生假阳性;尿蛋白>5g/L,或尿液含有大剂量先锋IV、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③低比重尿、碱性尿的白细胞容易溶解,造成干化学结果高于镜检结果。④室温低于20℃时可造成白细胞测定结果偏低或者假阴性。⑤头孢氨苄、先锋霉素、四环素均可抑制反应造成假阴性。
2.对红细胞试验的干扰
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的假阳性;易使检测红纽胞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是热不稳定过氧化物酶的干扰。笔者对690例尿液进行了分析,其中113例化学阳性,镜检阴性,进一步用金标法抗Hb单克隆抗体检查也为阴性;但将尿液加热煮沸后再进行一化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说明假阳性是由于存在不耐热的过氧化物酶所致。尿液中大量维生素C的存苎,可竞争性抑制反应致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应予警惕。为了探讨何种方式用药可对试验有干扰,笔舌使用了前述的方法(见第四节),发现静脉滴注维生素C5h 后才能达到不影响尿红细胞测定的水平。百此静脉滴注后,原则上在5h内不要留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不同厂家的仪器和试剂带对维生素C的影碉程度也不同(表3—26)。仪器—1的试剂带中含有破坏维生素C的酶,尿内维生素C浓度高达1 000mg时,也不干扰红细胞的检测;仪器—2、仪器—3及配套试剂带则较差,维生素C浓度分别在200mg /L和omg/L时即有干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目前国外有多种抵抗维生素C干扰的试剂带,或使用可同时检测维生素C的试剂带,在检测尿液病理成分的同时监测尿维生素C的浓度。
(四)细胞破坏造成的“假阴性”现象
所述“假阳性”、“假阴性”现象,是以显微镜检查为基础的。由于干化学法是检测细胞胞浆内涵物来Q别细胞的有无(通过特异或非特异性酯酶检测白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样反应检测红细墅,,在实际工作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