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方言调查报告
从《广韵》音系看四川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
郑 长 丽
( 南 大学 文献 研 究所 , 庆 西 重 4 01) 0 75
从 《 韵 》 系看 四川 达 ' 方 言 的 语 音 特 点 广 音 k l t I
摘
要 :四 川 达 州 方 言 是 由 古 代 汉 语 慢 慢 分 化 形 成
带 和 中 心 位 置 , 有 优 越 的 区 位 优 势 。 但 达 州 自古 有 “ 具 秦
管 万 源市 , 积 约 1 6 平 方 千 米 , 口约6 3 。达 州地 面 . 万 6 人 4万
2增 加 了舌 尖 前 、 擦 音 [ ] 舌 面 后 、 鼻 音 [ ] . 浊 z和 浊 驵u £ i 、 £、 e、 y a 、e 、 a 、 i 、 Y、 A、 A、 A e u y O、 o、 i i i u i e
达 州 方 言 中 共 有 3 个 韵 母 ,其 中 单 元 音 韵 母 8 , 6 个 复 元 音 韵 母 1个 , 鼻 音 韵母 l个 。 与普 通 话 韵 母 相 比 , 5 带 3 其
五 、 语 结
本 文 从 “ 君 子 ” 国 俗 语 义 人 手 . 认 知 语 言 学 隐 四 的 用 喻 和 转 喻 的知 识 对 “ ” “ ” “ ” “ ” 个 国俗 花 木 梅 、兰 、竹 、菊 四
古 音 的 重 要 材 料 , 同 时 它 们 又 呈 现 出 一 些 不 同 于 古 音 的 语 音 特 点 。 面 就 以 《 韵 》 系 为 参 照 , 探 究 四 川 达 州 下 广 音 来 方 言 的一 些 语 音 特点 。
达 州 市 位 于 四 川 省 东 北 部 ,是 由 原 达 县 地 区 改 建 而 成 。现辖 通 川 区 、 县 、 江 县 、 竹 县 、 汉 县 、 县 , I 达 开 大 宣 渠 代
四川方言语音研究
四川方言语音研究摘要: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近邻重庆、陕西,尽管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但又因为“湖广填四川”等历史原因融入了湘方言和吴方言,因此达州方言又具有独特本地特征。
本文从达州市通川区方言的语音方面入手,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达州历史掌握方言成因及对达州本地人说好普通话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达州;方言;语音;一、历史影响(一)“湖广填四川”人口的迁徙导致达州地方方言与外来方言的融合,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最引人注意的重大事件,这次长达一百多面的大规模移民中对达州,甚至整个四川都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达州方言中能听到湘方言的语音就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人带来的。
(二)“江西填湖广”湖南人如川时间比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且这些湖南人的祖辈还有相同经历,多半是先从江浙移居江西,再由江西迁居湖广,然后由湖广进入四川,这同史书上记载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如出一辙。
早期迁入达州的移民主要是陕西人士,到移民运动的中、后期,江西移民更是蜂拥而至,在这一移民群体中,商人以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导致江西方言最终成为达州方言的主体。
二、语音研究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
达州方言中语音特征明显。
(一)声调达州方言共有4个声调:阴平(55),阳平(21),上声(42),去声(213)。
这与重庆方言几乎一致。
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
(二)声母达州方言中共有20个声母。
总数比普通话少。
1,没有舌尖后音(zh ,ch ,sh ,r)只有舌尖前音(z,c,s):如“知,吃,狮”读为“zi(55),ci(21),si(55)”2,b、p、m、f的特殊运用:达州方言声母是b、p、m、f的音节,一般能和普通话声母是b、p、m、f的音节互相对应。
但有少数字例外,记住它们,就可以纠正方音。
如下面的字:“琶”—“ba(55)”;“拔”pɑ(21)”;“遍“—pian(213)”。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2024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引言概述:方言是指由于地理、历史、民族、社会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
方言调查是为了了解某一特定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方言特点以及方言的演变过程和影响等。
本文将对方言调查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方言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方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方言的地理范围与分布2.掌握方言对当地人口的影响3.研究方言的起源与演变4.分析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5.评估方言在语言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二、方言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选择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2.设计方言调查问卷3.开展现场调查与采集录音资料4.整理与分析调查数据5.总结调查结果并撰写报告三、方言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1.地理范围的确定与划分2.方言地图的制作3.方言调查问卷的编制4.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邀请5.调查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四、方言调查中的问题与挑战1.语言障碍与沟通困难2.调查对象的接受度与积极性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复杂性4.文化背景与社会因素的影响5.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五、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1.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2.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方言教育与方言资源的开发4.方言在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5.方言调查成果的报告与发布总结:方言调查是了解方言地理范围、特点、演变和影响的重要手段,对于语言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言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语言障碍、提高调查对象的积极性,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可以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拓展方言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四川达州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四川达州方言词汇语法研究摘要:达州市(原达县专区)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总人口六七百万。
达州地区普遍通行的是四川话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属于北方方言区,因此简单、易于理解。
但达州处于四川省的进出口位置,上接陕西,近邻重庆,隶属四川,又因历史上几次大迁移融入了湘、吴方言,因此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字、词有独特的声、调、韵,如“哈”,大约有12种不同的读法,有的字、词有当地独特的叫法,如“抄手”叫“包面”,“小孩子”叫“细娃儿”。
本文主要以市区方言为例,探讨其成因及价值。
关键词:达州;方言;词汇;语法一、词汇达州方言词汇出众,及其具有幽默感。
(一)名词名词约占达州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如达州方言中“擦黑,胶圈,滴滴儿,差(55)胶,贼娃子,梭梭板”等名词对应的普通话是“晚上,皮筋,一点儿,橡皮,小偷儿,滑梯”等名词。
达州方言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如:“学生些,东西些,桌子椅子些,锅碗瓢瓢些等。
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后头”如“屋头,学校头城头,瓶瓶后头”。
(二)动词达州方言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
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ha42]”来表示,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三)形容词达州方言中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
形容女生很漂亮通常会说“乖(guai55)”如她长得很乖;形容很高兴、愉快通常会说“安逸”如今天天气很安逸。
达州方言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
如形容一个人傻常会说“哈(42)”,除了“哈戳戳”,还常说“哈明哈眼”、“哈不啦叽”等形式。
(四)代词达州方言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42 ko21)—(谁)、啥子(sa213 zi42)、爪子(zua213zi42)—(什么)、咋个(za21 ko213)、啷个(lang42 ko213)—(怎么)等。
方言调查报告4篇
方言调查报告4篇一、调查背景1956年2月6日,国务院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然而普通话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方言区的人不可能一下子放弃本族语完全接受普通话。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使用比方言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和生活,其优越性愈来愈明显。
因此,很多方言区的人逐渐对普通话的某些语音和词汇产生了认可并应用于生活中,一些地方土话也逐渐消失,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逐渐产生融合。
二、调查目的了解普通话工作开展以来普通话对四川方言的影响三、调查时间20**年**月——**月四、调查地点四川省**市五、调查对象该地区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六、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用一系列词组,分别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通一个词的读音与说法。
七、调查内容在普通话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语音和词汇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八、调查结果经调查发现,在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老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比较多,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小;中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较少,受普通话的影响居中;青年人的话语中很少出现地方土话,受普通话的影响较深。
其原因是,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从青年到老年逐渐减弱,并且青年人在学习以及使用普通话的时间和范围上比其他两类人群更加长和广泛。
由于四川方言其本身就属于北方话,而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所以大多数词语在普通话与四川方言语音的区别下,其写法相同但是读音不同。
加之笔者所调查的彭州地区的四川方言是有翘舌音,在语音上与普通话相似程度较深,所以本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理论上本地区应该是受普通话影响很大的。
但是经过调查,从整体而言本地区受普通话影响并不深。
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与本地的四川话相似度高,在交流上障碍并不大,因而因普通话而改变的地方词汇并不多,并且此地需要与说普通话的人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九、结束语在这次调查当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下语言的变化。
调查方言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调查方言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方言是指一种地方特有的语言变体,通常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群体相关联。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遗产的国家,方言的存在至关重要。
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和地域认同的象征。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方言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方言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50个城市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方言使用情况、方言传承、方言与现代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 方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現代社会,使用方言的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6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方言,而只有31%的人表示他们至少每天都会使用方言。
其中,大部分方言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年长群体中,而在城市和年轻人群体中,方言的使用率较低。
造成方言使用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为了融入城市的社交圈子,使用普通话成为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全国性的流行文化,方言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
4. 方言传承方言传承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说自己的家乡方言,仅有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流利地使用家乡方言。
这一数据显示了方言传承面临的挑战。
方言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
受访者中有62%的人表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鼓励他们使用普通话,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而在学校教育方面,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学校并未将方言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这导致了方言传承的断档。
5. 方言与现代社会方言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作用。
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方言是保持地方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
此外,58%的受访者认为方言在民间艺术、音乐和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一)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方言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之一,其地区性和个体性使得方言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本文旨在调查和分析某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以及对方言的态度,以期加深对方言的了解和推广,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
正文内容:一、方言的地理分布1. 方言的定义:方言是在普通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2. 方言的地理分布:调查显示,该地区主要使用本地方言,但也有少部分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二、方言的使用频率1. 家庭使用: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家庭中使用本地方言,与家人交流更加亲切自然。
2. 社交使用:方言在社交场合中被广泛使用,与本地居民交流更加融洽。
三、方言的特点和影响1. 语音特点:对比普通话,本地方言更加音调上扬,清晰度稍低,有独特的韵律感。
2. 词汇特点:本地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一些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特殊词汇。
3. 语法特点:本地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异,更加灵活多变。
四、对方言的态度和认知1. 重视程度: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方言是本地文化的一部分,应予以重视和传承。
2. 语言沟通:大多数人认为使用方言可以更好地沟通和表达情感,对于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五、方言保护与传承1. 方言教育:调查显示,方言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得到了一定的开展,但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方言传承:调查对象普遍认同方言传承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加强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
总结: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该地区的方言在社交和家庭中普遍使用,并且受到了调查对象的重视和认可。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我们需要加强方言教育和推广活动,并在社区中组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方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方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引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使用和传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方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方言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不同地区方言的使用情况、传承状况以及人们对方言的态度和认知,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访谈了 50 位不同背景的人士;并在多个地区进行了实地观察。
四、调查结果1、方言的使用情况在城市地区,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工作和公共场合。
然而,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仍有部分人会使用方言交流。
而在农村地区,方言的使用相对更为普遍,但年轻一代在外出求学和工作后,普通话的使用也逐渐增多。
2、方言的传承状况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从小在家中就学习了方言,但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
一些家庭担心孩子在学校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减少了对方言的传授。
3、人们对方言的态度大部分人认为方言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情感价值。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方言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用性逐渐降低,应该以普通话为主。
4、方言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方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些方言词汇和发音正在逐渐消失,而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产生。
五、原因分析1、普通话的推广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方言的使用空间。
2、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使得人们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进行交流,普通话成为了首选,从而导致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
3、文化融合现代社会的文化融合趋势使得各地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方言所承载的地域特色也随之淡化。
方言调查报告doc(一)
方言调查报告doc(一)引言:方言是指由于地理、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产生的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上的差异。
方言一直以来就是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通过调查和研究方言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本文将对方言调查结果进行概述和详细讨论。
一、方言的概念和分类1. 方言的定义和特点2. 方言的分类方法3. 区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区别4. 方言与语言变体的关系5. 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二、方言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2. 采访调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方言地图的制作和分析4. 方言录音的收集和整理5. 方言调查中的伦理问题和难点三、方言的分布和变化1. 方言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差异2. 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变异3. 社会因素对方言的影响4. 移居和流动对方言的影响5. 语言政策对方言的影响四、方言的社会和文化意义1. 方言与地方身份认同的关系2. 方言与族群认同的关系3. 方言与社会群体的关系4. 方言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应用5. 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和挑战五、方言调查的局限和展望1. 方言调查中的样本偏倚和局限性2. 方言调查结果的解读和分析3. 方言调查在语言规范化中的应用4. 方言调查的现代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5. 未来方言调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总结:方言调查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通过调查和研究方言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本文对方言的概念和分类、调查方法、分布和变化、社会和文化意义以及调查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方言调查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细致,为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洞见。
达州方言研究综述
达州方言研究综述方言是一定区域的人民群众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语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同地区的方言具有不同的语音、词汇甚至语法结构。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专家学者对达州方言从语音、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内容丰富,但也存在研究面较窄、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
文章对前人关于达州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从语言、词汇和综合性研究三个方面对达州方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达州方言语音研究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对达州方言语音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和高校教师中。
2002年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罗家国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渠县方言词语研究》中以渠县方言词语作为研究对象,从渠县话词语的比较研究、渠县化词语的文化生成和渠县化词语的语法特征三个方面对渠县方言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梳理了渠县话的语音,并提及了一部分渠县方言的语音特点,总结出渠县方言共有19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且对渠县方言的声韵配合特点进行了说明。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饶红梅的毕业论文《四川大竹方言音系研究》以大竹方言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野调查法获取原始语音材料,對大竹方言语音系统做了客观描写,将大竹方言中的语音与中古音、普通话做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大竹方言声母共有21个、韵母39个、声调4个,且对声韵配合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罗燕的毕业论文《四川达州地区方言音系调查研究》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达州地区四县一市方言音系进行描述,并对达州各方言之间的音韵特征进行比较,总结出达州方言声母有6个特征,韵母有13个特征,声调具有“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变去声、去声仍归为去声、入声归入阳平”的特点。
2016年西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霍伟丽的硕士毕业论文《四川达州市安仁乡“长沙话”语音研究》总结出安仁乡“长沙话”共有21个声母、41个韵母、6个声调,从文白异读和浊音清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安仁乡“长沙话”的语音特点,将安仁乡“长沙话”与中古音、湖南长益片湘语“长沙话”、湖南娄绍片湘语“涟源话”、西南官话“达州话”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安仁乡“长沙话”具有兼容性、尖团不分、系统性等特点。
暑期社会实践方言调查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方言的现状,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我们团队在暑期开展了一次方言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录音等方式,收集和记录地方方言,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实证资料。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调查背景方言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方言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一代的方言使用者越来越少。
为了唤起人们对方言保护的重视,我们团队决定开展此次方言调查。
2. 调查目的(1)了解地方方言的分布、使用情况及变迁规律;(2)收集和记录地方方言,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实证资料;(3)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走访、访谈、录音、记录等方式。
我们团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我们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了所要调查的地方方言的基本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
(2)实地调查:我们团队分别前往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农村和城市,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方言使用情况。
(3)录音记录:我们对访谈对象进行录音,并详细记录他们的方言发音、词汇、语法等。
(4)资料整理:我们将收集到的方言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方言分布与使用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所调查的地区,方言分布广泛,使用情况较为复杂。
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较为纯正的方言,而城市地区则方言杂糅,普通话与方言并存。
2. 方言变迁规律(1)普通话的普及对方言产生了冲击,许多年轻一代的方言使用者逐渐减少;(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方言逐渐被边缘化;(3)部分方言因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新的方言。
方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方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唉,我都说了,咱们说话的方式不同,我说的是碰钉子,你却理解成了走针路……” 这是一场普通的方言沟通误解,可能在我们生活中都发生过。
方言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一个常见的表现形式。
追寻方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了解方言的社会意义,是一个融汇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的好方法。
在这场方言调查实践中,我们将追寻方言的根源,探究方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方言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方言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代演变方言源自汉代,汉朝时期,由于各个地区下属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
不同民族之间为了更好的交流,互相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便形成了以普通话为基础、注重口音的方言。
方言的演变与地区、历史文化环境、人口迁移等多个因素有关。
现代方言由于交通便利、地域遥远等原因越来越趋于一体化,在与其它语言的互动中不断地演变和进化。
二、方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意义方言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它反映了各地人口对语言的使用习惯,不同地区的语音、发音、语调、音量等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方言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而方言个性鲜明,变化多样,用一种地道的方言,不仅能加深文化沟通,更能确立自身的身份。
方言实践调查,有助于促进方言研究和保护,维护地域文化多样性,还能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三、方言的社会作用和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随之发生着演变和变化。
但是与此同时,方言也在面对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方言是我们与周围社会的一个重要连接环节,在维持社会稳定、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更好的交流,转而使用了普通话,使得方言逐渐淡化。
另一方面,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由于方言口音的复杂性和变化,很多方言已经走向了灭绝,这就带来了方言资源匮乏的问题,方言文化接替困难等实质问题,成为了方言保护的难点。
方言调查报告
方言调查报告
根据进行的方言调查,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发现:
1. 方言分布:在调查的范围内,有多种方言被使用。
最常见的方言是XX方言和XX方言,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XX%和XX%。
2. 方言特点:每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发音和语法规则。
XX方
言特点是XXX,它在某些音节上有明显的鼻音。
而XX方言
有XXX特点,它使用较多的双音节词汇。
3. 方言影响因素:方言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移民流动等。
例如,某些方言可能在山区或海边地区比较普遍,而其他方言可能是由特定移民群体带入的。
4. 方言保护与复兴:一些方言正面临着濒危的状况,因为新一代人更倾向于使用通用语言。
为了保护和复兴方言,一些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已经采取了措施,例如推广方言教育和举办方言文化活动。
5. 方言的社交意义:方言在社交和认同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经常使用自己的方言与同伴沟通,并通过方言表达地域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方言也经常在家庭和社区中作为重要的交流手段被使用。
以上是方言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并提供一些关于方言保护和方言社交意义的观察。
方言调研报告
方言调研报告方言调研报告为了了解和搜集中国各地方言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采访和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各地方言的使用情况、传承情况、语音特点、文化含义等方面,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和建议。
一、调研结果1.方言使用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生活中会使用方言,而随着生活环境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
特别是在城市和大城市中,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高,而在农村和较小城镇中,方言使用的比例较高。
2.方言传承情况在方言传承方面,我们发现许多受访者表示自己不懂方言,主要原因是在家庭或者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方言的传承。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国性的教育体系的发展,方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被逐渐淘汰,一些年轻人对方言的了解更少。
3.方言语音特点在方言语音特点方面,我们发现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声母、韵母和语音变化等方面。
例如,比较典型的粤语的声调较多,而晋语的声调较少;闽南语中的韵母较多,而东北方言则以浊音和析音为特点。
此外,也有一些方言因为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原因,具有比较特殊的语音特点。
4.方言文化含义我们也发现许多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方言中包含着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元素。
例如,四川方言中经常出现的“拜年”,是一种遵从传统、尊重长辈的文化体现;北京方言的“丫头”,则代表了北京文化中妇女的地位和角色。
二、调研建议1.方言传承针对方言传承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加入方言的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方言的认识和了解,并可在家庭中进行方言的传承。
除此之外,也可借助新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推广本地方言文化,提高人们对方言的认知和情感的关联,增强方言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性。
2.方言文化研究方言代表了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和认知,也是人们地域文化和民俗的表达。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方言文化的研究,并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方言特征的研究分析,增强方言研究的资源化和成果国际化。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方言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分支,是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化遗产。
方言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通过对方言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生活习俗,增加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方言使用情况,探究方言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变化。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包括方言的使用频率、方言使用的场景、方言的形式特点等。
访谈是针对少数民众和方言研究者,通过深入交谈可以获取更加详尽的信息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1.方言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85%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方言,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100%。
方言更多出现在家庭生活中,同时在和朋友、亲戚的交流中也会频繁使用。
但在正式场合和公共场所使用方言的比例较低。
2.方言使用场景调查结果显示,方言的使用场景主要在家庭、社交和娱乐场所。
在家庭中,方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家人之间使用方言能够加深感情;在社交场合,方言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使用方言可以展现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地方归属感;在娱乐场所,方言常常被用于相声、民间故事等文艺节目中,一方面具有娱乐性质,另一方面也能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3.方言的形式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方言的形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音调高昂,语速快,音韵变化多样。
方言中有许多特殊的词汇和短语,例如饮食方面的菜名、家具名称等,这些词汇和短语是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方言的地位和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方言在当地的地位并没有丧失,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方言的使用频率正在下降。
一些老年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用方言与人交流,但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接受程度较低。
方言面临着被普通话所取代的困境,但受访者普遍认为方言的地位和价值应该继续被重视和传承。
四、调查分析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方言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
方言调查报告高中作文
方言调查报告高中作文方言调查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方言的使用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因此,为了了解方言的现状以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我进行了一次方言调查。
在调查中,我选择了一所位于农村的高中,其中调查对象包括学生、老师以及家长。
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以及面对面的访谈。
首先,我对方言的定义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方言是不同地区、群体在语音、词语、语法上的差异。
同时,他们也认为方言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接下来,我调查了方言的使用情况。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日常交流中会使用方言。
学生们表示在与家人、朋友交流时更倾向于使用方言,而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时会使用普通话。
老师和家长们则表示他们在和学生交流时也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以使交流更加顺畅。
当询问他们对方言的看法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方言是一种文化财富,应该珍视和传承。
他们认为方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方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普通话能够更好地与外界沟通,提高个人竞争力。
此外,我还调查了方言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方言的使用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他们认为方言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对语音、词语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但是也有人认为方言的使用容易使普通话水平下降,特别是在阅读、写作等方面。
最后,我也了解到了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方言应该得到保护,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保护活动中。
他们认为方言的传承应该从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进行,让更多的人学会和使用方言,增强对方言的认同感。
通过此次方言调查,我了解到了方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既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又需要我们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加以重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和传承方言,同时也要注重学好普通话,使我们的交流更加顺畅,并提高个人竞争力。
四川达州方言,好怀恋
四川达州方言,好怀恋
四川达州人说话,喜欢在一个字的名词前面加点修饰,于是这个名词的意义便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如下: 这里(肋黑) 那里(啦哈) 这个位置(肋黑街)那个位置(那哈街)这个(肋歪) 那个(那歪) 你(已) 淋雨(cua雨) 烫(赖、非赖),这个才是四川达州本土的。
'吃饭'叫'切饭' 非常的不好吃叫“怪死难切” 傻瓜(莽子,哈嘛批)、嚣张(骚跳干操)抄手(包面)、小孩(细娃儿) 力气(劳力)很脏(稀耙脏)厕所里(茅屎头)拉屎(屙屎)拉肚子(拉稀)拿来(含来) 去(切) 面前(当门)不知道(不晓得)橡皮擦(痴焦)把痴焦拼给我!借了东西不用还送给我(拼给我)刚才(相个儿)好怪(好妖艳儿)乞丐(告花子\讨口子)蚯蚓(渠三儿)蜻蜓(阳丁丁儿)蚱蜢(甲母)跳蚤(格蚤)蟑螂(偷油婆)小鸟(雀雀儿/麻雀)蛐蛐(灶鸡儿)伞(撑花儿) 打哈欠(打豁嗨/打豁仙)睡觉(困瞌睡)摔交(答朴爬/答筋斗)蹲下(估倒)把话说清楚(把话投称展)今天你不话说清楚你就别走。
今天你娃不把话投称展你娃就莫想走了。
拳头(驼子定子)脑袋(老壳)手肘(倒拐子)膝盖(客生宝儿)屁股 (罗兜/坐登儿)(都指臀部,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pig)红(飞红)黄(焦黄、纠黄)白(卡白、讯白)黑(驱黑)甜(抿甜)酸(纠酸)苦(纠苦、焦苦)咸(苦含)辣(飞辣)香(捧香)臭(乓臭)孬(稀孬)烫(飞烫、飞烧,飞赖)冷(冰冷)大(咚大)小(咚小)痛(青痛)烂(稀烂)硬en(帮硬en) 耙(捞耙) 淡(憋淡) 紧(帮紧) 湿(厥湿) 干(焦干、纠干) 嫩(吼嫩)
轻(捞轻)好(刮好)。
方言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
方言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方言使用情况1. 研究背景方言是指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语言变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准语言的普及和方言使用的限制,许多方言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了解方言使用情况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方言使用情况,并分析方言使用的影响因素,以提供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对策建议。
3.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关于方言使用情况的问卷,涵盖了方言的掌握程度、使用频率、使用场景等方面。
(2)面访调查: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群体的方言使用者的面访,了解他们对方言的态度、方言使用的目的等。
4. 研究结果(1)方言使用程度: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能听懂方言,但仅有少数人能够流利地使用方言进行口语交流。
(2)方言使用频率:方言的使用频率与人口密集度和地理位置有关,农村地区的方言使用频率更高。
(3)方言使用场景:方言在家庭、社区和传统文化活动中使用较多,但在学校和职场等公共场所使用较少。
(4)影响方言使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政策、语言标准化、媒体传播等因素。
5. 研究建议(1)加强方言教育:提升方言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方言意识和能力。
(2)促进方言使用:鼓励方言在家庭和社区中的使用,组织方言交流活动,提高方言的认同感。
(3)保护方言传统:倡导方言的书写和记录,开展方言文化传承项目,保护方言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6. 研究局限性本研究的样本仅限于特定地区和年龄群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方言使用情况。
7. 结论方言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政策、语言标准化和媒体传播等。
保护和传承方言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加强方言教育,促进方言使用,保护方言传统。
方言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方言调查报告小组:杨XX 周XX一、概况达州处于四川川东部一带,是在2000年从达县改为达州市的,全市辖区2个区,四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
而且达州是四川巴渠文化的的中心地带,现在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达州方言流行于川东北一带,主要是达州、巴中、广安、重庆等地说达州话的人较多,达州话既是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西南官话的一种分支,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北方方言一系,所以也是简单、容易理解的。
而且因为地处川东地带,因此,达州话与成都话较远而与重庆话较近。
这篇报告我们主要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讲述达州方言的一些特点。
二、语音1、语音特点(1)声母:在语音方面,达州方言共有19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p、pʻ、m、f、t、tʻ、ŋ、l、k、kʻ、x、tɕ、tɕʻ、ɕ、ts、tsʻ、s、z、ø。
相比较于普通话达州方言就缺少了舌尖后音[ʈʂ]、[ʂ]、[ʈʂʻ] 、[ʐ]和舌尖中音及浊鼻音。
而且还增加了舌尖前、浊擦音[z]和舌面后、浊鼻音[ŋ]。
而且在达州的方言里,没有n这个音,普通话中n声母的音,在达州方言里而是读作l或i。
而且普通话中n与i和u或以其为开头的音节时,在达州方言中就变成了零声母,如:“你”读作“yi”,“年”读作“yan”,“女”读作“yu”。
同时达州方言里也没有zh、ch、sh声母,一般都是读作z、c、s声母。
(2)韵母:一共有i、u、A、ye、o、yo、ai、uai等36个韵母,单元音韵母有8个、复元音韵母有15个,带鼻音韵母有13个,与普通话相比没有舌尖后元音 [ʅ],没有韵母uo,而是大部分读作o,部分入声字为uê。
(3)声调:达州也是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的,而达州话声调具有“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变去声、去声仍归为去声、入声归入阳平”的特点。
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21],上声调值为[53],去声调值为[13]。
(4)声韵结合:在我们的达州的方言里面声韵的一个配合也是十分的有规律的,下面就是达州发音与普通话的一个对比。
在普通话里面双唇音声母b、p、m 和唇齿音声母f同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只同u相拼构成音节,不同其他合口呼韵母相拼构成音节,而在达州方言中,却还可同ong相拼。
普通话里舌尖前声母z、c、s舌尖中音d、t、l同un相拼的音节,在达州方言里un韵母就被读作了en,如“尊”读作“zen44”,“村”读作“cen44”,“孙”读作“sent21",“敦”读作“den44",“吞”读作“ten44",“轮”读作“len21",在达州方言里是没有z、c、s、d、t、l与un相拼的音节的。
因为没有后鼻韵母ing,在达州方言里就被读作前鼻韵in,如“冰”读作“bin44" ,“乒”读作“pin44”,“丁”读作“din44",“听”读作“tin44";少部分的韵母被读作iun,如“倾”读作“qun44",“营”读作“yun44”。
可以看到大部分翘舌音在达州都被读成平。
除此之外,达州方言里面还存在方言岛的现象,如安仁乡就是显著的一个湖南湘音的一个聚集地。
三、词汇在词汇方面,达州方言非常具有幽默感,而且与重庆话的词汇非常的相近。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宿舍四个来自四川的不同地方,我才发现原来不同地区词汇的差异也可以这样大,我讲的有些词汇可能他们就不懂,比如说“震飙”“抽气”,寝室其他人就不懂这是个什么意思,其实在达州方言里是指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很大且带有贬义。
可是这个词在重庆话里面也有,所以达州方言跟重庆方言有些地方还是很像的。
如:“列”在达州方言“这里”是说“列黑”“这个”要说“列歪”;“吃”就是“唼”读作“sha44”“唼馆子”就是下馆子的意思;“打平伙”这个词洋气一点说法就是吃饭的AA制;还有就是“望跟儿”就是说“后天”的意思;还有我们经常会把“了”说是“鸟”,“你来鸟就晓得鸟”意思是你来了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达州方言和重庆话较为相同的地方。
下面就将词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方面做一下简单介绍:1、名词达州方言中,名词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大概占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
如胶圈(普通话指皮筋)、差(ci)胶(普通话指橡皮)、梭梭板(滑梯)、贼娃子(小偷)等。
关于名词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用“头,后头”加在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空间范围。
如:“屋头”“城头”“学校后头”等;二是在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甚至还有加强语气和个人情绪的作用。
如“桌子椅子些”、“学生些”、“仙人板板些”(表示无奈)等。
2、动词达州方言中,短暂动词通常用“一哈”代替重叠式动词。
如“看一哈”、“学一哈”而不是“看看”、“学学”。
3、形容词达州方言中,形容词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在形容词的词根前后通常是加单音节或者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以此表达不同情绪和感情色彩。
如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很傻、很蠢的时候,我们通常是说“哈”,然后有“宝塞塞的”“哈明日眼的”“哈戳戳的”“哈不拉几的”这几种不同形式。
当我们形容愉快,舒适的时候同时会说“巴适”、“安逸”比如今天的饭菜很可口,吃的很开心,我们就会说:“今天的饭菜好巴适哦,这个地方好安逸哦。
”主要是表达我们内心的愉悦。
4、代词代词是达州方言中很有意思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达州话的代表标志之一。
代词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词:“列”这里(列黑)、那里(哪哈);这个位置(列个荡)、那个位置(那个荡);这个(列歪)、那个(那歪),其他的还有爪子—什么,咋个、啷个—怎么等等。
5、副词要说代词有意思,其实最有意思的还是副词。
达州方言中表示程度的副词其实特别多。
达州人说话,喜欢在一个字的名词前面加点副词修饰,于是这个词的意义便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也就更加生动形象起来。
甚至有人还编了顺口溜:黑不说黑,要说黢[音:区]黑。
白不说白,要说讯白。
甜不说甜,要说抿甜。
苦不说苦,要说刮苦。
重不说重,要说邦重。
轻不说轻,要说捞轻。
软不说软,要说捞粑。
硬不说硬,要说梆硬。
酸不说酸,要说纠酸。
湿不说湿,要说厥湿(又做焦湿)。
咸不说咸,要说刮含。
淡不说淡,要说寡淡。
硬不说硬,要说帮硬(èn)。
烂不说烂,要说稀烂。
香不说香,要说烹香。
臭不说臭,要说乓臭。
哭不说哭,要说惊叫唤!6、助词达州方言对语气词的钟爱可是在众方言中出了名的哦。
达州话特别喜欢用嘛、哈、噻、哦、哟、蛮、啵、丫等语气词,让语句变得更加婉转,不生硬,就像撒娇一样,十分讨人喜欢。
如:好嘛、是噻、等一哈儿、做啥子蛮、哎哟、好痛哦等等。
几乎很多人一听“嘛”“噻”这几个语气词就会想到达州人和达州口音。
达州方言词汇简单统计部分注:数字1234分别表示4个声调达州方言笑话:两个达州人到北京观光旅游,由于对北京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就在公交车上打开地图研究。
甲:"我们先杀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毛主席纪念馆,最后杀到中南海……”乙:"要得嘛,我们就按到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切。
"不幸被同车群众举报,下车后即被扭送至公安机关,交代了若干小时情况后才被放出。
而后两人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着人来人往。
甲忍不住:"你浪个不开腔(枪)喃?”乙:"你都不开腔我浪个敢开喃?"话音刚落,又被广场群众扭送至公安机关。
一周后两人走出了看守所大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甲说:"列哈安逸了,包包都遭整空了,哪点去搞点子弹嘛?"......门口的武警冲上来将两人按倒在地。
(在这里达州人说的“杀”是指去的意思,开腔其实就是说话的意思,可是在语音上听着就像是要拿枪行凶的感觉,最后那个“列哈”就是“这下”的意思,“子弹”是指钱的意思可是就是因为语音和词汇上的差别而造成了一些误会。
)四、语法除了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词汇外,语法跟普通话基本一致,能逐字互译。
语法方面主要有三点。
1、“被”动句达州方言中,“被”一般用“遭”代替,但带有不高兴、不情愿的感情色彩(一般在发生不好的事时使用),表示逼不得已,所以平时被动句使用较少。
比如说:“他手机遭偷了”、“他遭开除了!”等等。
2、倒装现象“热闹”,要说“闹热”;“公鸡”“母鸡”,要说“鸡公”“鸡婆”/“鸡母”;“菜花”要说“花菜”;“套袖”要说“袖套”等等。
3.儿化音的使用达州方言中儿化音十分丰富,有时甚至会改变词性,与普通话的儿化有很大的差别。
(1)名词的儿化:达州人很喜欢将名词儿化,感觉就像尝过甜品后味蕾在舌尖绽开,让人达到一种特有的舒适感。
达州方言的名词儿化很普遍,甚至普通话中不能儿化的词在达州话中也是可以儿化的,如姓名的儿化,张云儿、李静儿等等。
这其实是表示一种亲昵,主要是特别亲近、熟稔的长辈之类的才会这么叫。
我记得我奶奶叫我小名都不是叫妙妙,而是妙儿。
当时不觉得,但现在要是有朋友这样叫我肯定特不自在。
名词的儿化现象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单音节词的儿化。
达州方言一般不直接把单音节词,而是重叠以后再儿化,多表示微小亲昵之意,还带着一种诙谐感。
如钱—钱钱儿,洞—洞洞儿等。
其次就是带有后缀“子”的附加式合成词,达州方言一般是将词根重叠并将“子”换成“儿”,如:瓶子—瓶瓶儿,罐子—罐罐儿,盅子—盅盅儿等。
而像瓶子这类可大可小事物,将其儿化后就只能表示体积较小的此类事物了。
(2)动词的儿化:动词重叠儿化后一般转化为名词。
如:吹—吹吹儿(指口哨),抽—抽抽儿(指抽屉),铲——铲铲儿(指铲子)。
(3)形容词的儿化:一般形容词儿化后就会转换成与其有相关特点的名词。
如:香—香香儿(指像宝宝霜一样带有香气的东西),弯—弯弯儿(指弯路)等。
(4)量词的儿化:在达州方言中,大部分量词重叠后儿化表示少量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些在儿化后会转化成相关的名词。
如:一溜—一溜溜儿,本—本本儿(指本子),串—串串儿(指烧烤)等。
五、调查方法与材料来源1、调查方法(1)非随机抽样:根据我们的环境优势,我们选择性地对我们周围的朋友和亲人、邻居进行样本抽取。
(2)配对变法:我们把好几段话如“哎呀,好久不见,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不通知我一下。
吃饭了吗?没有就跟我一起吃吧,正好家里没人。
怎么样,还可以吧,我刚搬进来不久,今晚就住这吧,你也别嫌弃,条件不好将就一下”等分别用普通话和达州话来进行讲述,观察其中的差别。
(3)访谈法:我们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了简单的对话交流,可是大家对于达州方言的状况并没有什么了解和认识,仅认为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然后我们发现老年人的方言口音会更重也更地道一些。
2、材料来源[1]郑长丽.从《广韵》音系瞰四川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文教资料,2011年22期[2]黎昌友,彭金祥.四川达州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及声韵配合比较.四川文理学院,2008年03期[3.]余婷.四川达州方言词汇语法研究.语言文字学,2016[4]王红羽.四川达州方言“哈”字浅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5]廖可佳.从四川方言浅谈文化与方言的关系.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六、总结在进行方言调查的过程,我们发现关于达州方言的研究其实是比较少的,且研究内容以语音音系为主,或是与其他方言进行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