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4.7.5.1
复苏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复苏室工作秩序,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复苏室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复苏室工作职责1. 负责复苏室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复苏室设备、药品、耗材等物资的充足和完好。
2. 负责复苏室环境的安全、整洁、有序,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3. 负责复苏室医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复苏室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4. 负责复苏室与医院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患者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三、复苏室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1)复苏室所有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安装、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3)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药品及耗材管理(1)药品及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药品及耗材的储存环境应符合要求,避免受潮、受热、受污染。
(3)药品及耗材的领取、使用、回收必须有记录,确保账物相符。
(4)过期药品及耗材应及时清理,不得使用。
3. 患者安全管理(1)患者进入复苏室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2)复苏室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离开复苏室前,医护人员应确认患者病情稳定,并与相关科室做好交接工作。
(4)患者家属进入复苏室时,应遵守复苏室相关规定,不得干扰抢救工作。
4. 环境安全(1)复苏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复苏室地面、墙面、门窗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3)复苏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4)复苏室电源、插座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5. 应急处理(1)复苏室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复苏室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遇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四、复苏室人员培训与考核1. 新进复苏室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复苏室各项工作要求。
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4.7.5.1
4.7.5.1现在全身麻醉已广泛用于临床,而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快患者的周转,平稳地渡过麻醉苏醒期及早康复的保证。
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
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2.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高血压等;3.其他并发症,特别是继发性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应激性溃疡、多器官系统衰竭、胃肠功能紊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
复苏室规章制度范本
复苏室规章制度范本一、复苏室简介复苏室是医院紧急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主要负责对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本规章制度,以规范复苏室的管理和工作流程。
二、组织架构1. 复苏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复苏室的整体工作。
2. 复苏室设护士长一名,负责复苏室的护理工作。
3. 复苏室设医生若干名,负责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工作。
4. 复苏室设护士若干名,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三、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或转科时,如遇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危急情况,立即将患者送入复苏室。
2. 复苏室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3. 医生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诊断和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4. 护士按照医生的抢救方案,准备抢救药物和设备。
5. 所有复苏室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医生的抢救指令,共同完成抢救工作。
6.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7. 复苏室工作人员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并向上级报告。
四、规章制度1.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抢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
2.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3.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纪律,保守患者隐私。
4. 复苏室药品、设备和器械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功能完好。
5. 复苏室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
6.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抢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7.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注重团队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8.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其他相关规章制度。
五、考核与奖惩1. 复苏室工作人员的抢救技能和业务水平将定期进行考核。
2. 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将进行培训和辅导,仍不能达标者,将调整工作岗位。
3. 对在抢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规章制度旨在为复苏室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制度
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制度
1.由麻醉科科主任负责管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讨论工作。
2.医务人员进入复苏室,注意仪容仪表,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
3.非本室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主管医师,不得随意进入PACU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科或护理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4.作为术后复苏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做好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四不准(不准接听手机、不准擅离岗位、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推诿病人)。
5.复苏室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相对位置,方便使用。
6.随时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工作和平稳病人的转出工作,做好转出病人的病房交接工作。
7.PACU各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各班岗位责任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随时做好术后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8.切实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9.做好安全保卫,节约用电。
10.做好病室医疗文件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工作。
麻醉复苏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麻醉复苏室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麻醉复苏室及其工作人员。
三、职责1. 麻醉复苏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麻醉复苏室护士长负责组织护士学习和落实本制度,对护士进行定期考核。
3. 麻醉复苏室护士负责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4. 医院相关部门负责对麻醉复苏室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管理(1)定期对麻醉复苏室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3)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设备档案,明确责任人。
2. 药品管理(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相关规定,对药品进行分类、储存、使用。
(2)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
(3)严格执行药品领用、归还制度,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3. 患者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4)做好患者交接班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4. 人员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
(2)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加强护士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士服务水平。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相关部门定期对麻醉复苏室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麻醉复苏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麻醉复苏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
辰溪县人民医院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一、概述麻醉后复苏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
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复苏室观察治疗。
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
复苏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病人在手术室护士和麻醉科医师护送由手术室转往复苏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共同交接。
3、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
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器扶助或控制呼吸。
4、麻醉科医师向PACU的麻醉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
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PACU麻醉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
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复苏室病人管理内容(1)所有病人必须监测ECG、BP、RR、SPO2,特殊病人监测体温(2)观察意识状态(3)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院复苏室管理制度
全院复苏室管理制度1. 前言全院复苏室是医院紧要的急救中心,为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订立本《全院复苏室管理制度》。
2. 负责人及职责2.1 复苏室主任担负全院复苏室管理的首席负责人,负责全院复苏室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需要具备相关临床经验,熟识急救和复苏技术,能够引导和协调复苏室的医务人员。
2.2 复苏室副主任帮助主任进行日常管理,负责协调复苏室的各项工作,必需时代理主任职责。
2.3 复苏室护士长负责复苏室护理队伍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并搭配医生完成患者护理工作。
3. 安全管理3.1 复苏室应设特地的入口,定期检查出入口是否畅通,确保患者能够快速进入复苏室,同时保证安全。
3.2 复苏室设有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3 在复苏室内应配备充分数量和规格的急救设备及药品,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设备和药品完好有效。
3.4 复苏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4. 培训与考核4.1 全部进入复苏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需具备相关的急救和复苏技能培训资质,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和复习,确保掌握最新的急救指南和技术。
4.2 全部医护人员应每年参加一次模拟复苏演习,包含学习和熟识常见紧急病情、掌握团队合作技巧和应急处理本领。
4.3 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并参加复苏室工作的绩效考核。
5. 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5.1 复苏室的医生和护士应在全天24小时内轮班值班,以保证复苏室的连续正常运行。
5.2 复苏室医生的工作职责包含但不限于:负责对全部入室患者进行医疗救治、订立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其他科室协调搭配等。
5.3 复苏室护士的工作职责包含但不限于: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操作、与其他科室协调搭配等。
5.4 复苏室医生和护士应依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救治。
6. 患者管理6.1 入室患者的接诊和转运应严格依照医院订立的急救流程进行,确保患者在不同环节的安全和顺畅。
妇幼保健院麻醉复苏室(PACU)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院麻醉复苏室(PACU)管理制度
1.麻醉复苏室工作人员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保持复苏室的整洁、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大声喧哗、聊天,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离岗,公事外出请假时必须将未完成的岗位工作与接班人员交接清楚,方可离开。
4.服从工作安排,如需加班应绝对服从。
有特殊事情者排班前告知,排班后不随意换班。
5.执行各班职责,认真观察病情,发现疑问及时汇报当班麻醉医生。
6.提前10分钟进入复苏室,清点物品、药品,发现不符及时询问,确保账物相符。
7.按医院感染控制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8.做好仪器设备保养保管,保证使用安全。
9.对病人服务热情、耐心、细心,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抢救复苏室工作制度
抢救复苏室工作制度一、总则抢救复苏室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和复苏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原则1. 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遵循医疗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
2. 以患者为中心,紧急救治,迅速、准确、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
3. 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4. 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5. 不断提高抢救复苏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组织管理1. 抢救复苏室设立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抢救复苏室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3.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抢救复苏技术。
4. 制定抢救复苏室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四、抢救工作流程1. 接诊急危重症患者,立即进行简要评估,确定抢救级别和措施。
2. 医生、护士迅速到位,进行联合抢救,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心肺复苏、止血、抗休克等相应治疗。
4.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药物及时输入。
5. 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等,及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
6. 记录抢救过程,确保各项治疗措施准确、有效。
7. 抢救成功后,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五、设备与管理1. 抢救复苏室必备设备包括:心脏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2. 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功能完好。
3. 抢救药品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品齐全、有效。
4. 抢救物品放置有序,便于快速取用。
六、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抢救复苏理论知识和技术。
2. 开展模拟抢救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3. 加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七、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抢救复苏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2. 分析抢救成功率和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复苏室工作制度
复苏室工作制度一、概述复苏室(Resuscitation Room)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功能区域,主要负责对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疾病、创伤等危重患者进行急救和复苏工作。
为了确保复苏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复苏室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工作职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与人员职责1. 组织架构(1)复苏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复苏室的整体管理工作。
(2)复苏室设护士长一名,负责复苏室的护理工作及物品管理。
(3)复苏室设医生、护士若干名,负责日常的急救和复苏工作。
2. 人员职责(1)复苏室主任:负责复苏室的整体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下属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确保复苏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2)复苏室护士长:负责复苏室的护理工作及物品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物品的充足。
(3)复苏室医生:负责患者的急救和复苏工作,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复苏室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和复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2. 工作期间,穿戴整齐,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持复苏室整洁、安静。
3.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4. 严格遵循医嘱,准确执行给药、输液、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治疗措施。
5. 复苏设备、药品、物品等要保持完好,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用。
6. 做好复苏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过程和抢救措施,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救治水平。
7.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
8. 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
9. 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
10.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拒收红包、礼品等。
四、培训与考核1. 复苏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
麻醉复苏室安全管理制度
麻醉复苏室安全管理制度
1、以病人为中心,经常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感。
2、复苏室由专人负责,复苏设备必须做到固定放置,保持设备无损,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防坠床、跌倒的安全措施到位,严禁麻醉后病人坠床、跌倒。
4、患者需安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和度正常,手足有力,方能离开复苏室,年老体弱的患者需延长在苏醒室苏醒的时间。
5、病人清醒后必须由专人陪同出复苏室,交给家属并交代注意事项。
6、行各类治疗后的患者,检查室护士需在床位挂“平车运送”或“轮椅推送”的标识牌与苏醒室护士交班,患者苏醒后由平车或轮椅送回病房。
心肺复苏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心肺复苏室(以下简称“复苏室”)的安全运行,提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复苏室内所有心肺复苏操作及相关活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复苏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复苏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复苏室安全管理小组由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组成。
四、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1)复苏室内的所有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
(2)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
(3)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2. 患者安全(1)复苏室内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心肺复苏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3)复苏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3. 医护人员安全(1)复苏室内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2)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复苏室内应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4. 人员管理(1)复苏室内的医护人员应穿着整洁,佩戴工作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非复苏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复苏室。
(3)复苏室内的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对患者保密。
五、安全培训1. 复苏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复苏室内的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设备使用、应急预案等。
3. 医护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应急处理1. 复苏室内的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 复苏室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紧急情况发生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复苏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
医院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一、麻醉复苏室的基础设施1.设立麻醉复苏室主管,负责整个麻醉复苏室的日常管理。
2.麻醉复苏室设立在靠近手术室的位置,便于麻醉团队和手术团队的沟通和配合。
3.麻醉复苏室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定期开展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无异味等。
4.麻醉复苏室必须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心电图监护仪、呼吸机、血压计、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体温计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维护、校准,并保证正常运作。
二、麻醉复苏室的管理要求1.麻醉复苏室应设有专业的抢救设备和抢救药品,以应对紧急情况。
2.麻醉复苏室应常备足够的基础药品,并按要求进行分类、分类。
药品管理要求使用期限、有效期限、储存要领等,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3.麻醉复苏室应有足够的人员配置,包括麻醉医师、复苏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人员配置要做到合理科学,根据手术情况和病人状况进行调配,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4.麻醉复苏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和培训经验,必须具备复苏、急救操作技能,并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5.麻醉复苏室应每天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麻醉复苏室的工作规范1.麻醉复苏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医疗流程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麻醉复苏室必须做好患者基本信息的登记工作,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等,以便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和医疗操作。
3.麻醉复苏室必须做好手术记录的记录工作,详细记录每个手术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以便日后查询和评估手术质量。
4.麻醉复苏室必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严禁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四、麻醉复苏室的质量管理1.麻醉复苏室必须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包括对设施设备、人员素质和工作流程的检查和评估。
2.麻醉复苏室必须参与医院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并做好相关文件的准备和归档。
3.麻醉复苏室必须及时反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心肺复苏工作管理制度
心肺复苏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医院的心肺复苏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相关政策,遵从医学伦理和患者安全原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部门的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
第二章心肺复苏工作流程第三条事前准备1.每个科室应配备相应的复苏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不定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操作技能。
3.每个科室应订立心肺复苏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第四条急救通知1.医院内应建立紧急病情通知机制,及时向相关科室通报急诊患者信息,确保急救团队快速到达现场。
2.收到急救通知后,科室应立刻派遣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第五条现场评估与处理1.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首先应进行现场评估,包含检查患者的意识级别、呼吸状态和循环情况等。
2.依据现场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快速推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并开展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六条心肺复苏操作1.假如推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医护人员应立刻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搭配使用除颤仪等复苏设备。
2.在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依据患者情况调整复苏措施。
第七条心肺复苏后处理1.假如恢复自主循环,医护人员应及时察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后续护理,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假如复苏无效,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意愿和家属的看法,做好善后工作。
第八条文书记录和事后处理1.全部医护人员在参加心肺复苏工作过程中,应当在规定的表格上认真记录现场情况、急救过程和使用的药物、设备等信息。
2.心肺复苏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做好相关的事后处理工作。
第三章复苏设备和药物管理第九条设备管理1.每个科室应建立设备档案,包含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检修记录等信息。
内镜中心复苏室工作管理制度(标准版)
内镜中心复苏室工作管理制度
1、复苏室为ERCP检查治疗后复苏、无痛内镜检查治疗术后及年大体弱重症病人休息过渡场所,故应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安静有序。
2、进入复苏室的所有人员应听从复苏室护士的安排,统一室内陈设,室内物品、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科主任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3、每天按时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室内整洁。
4、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必须穿工作服,着装整齐,不得在室内吸烟。
5、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文明服务、态度和蔼、热情接待每位病员,耐心周到为病员服务和解答病员提出的问题。
6、进入室内的病员及陪护应服从医护人员的管理,按指定地点休息,服从治疗和护理,保护公共财物,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护理站内翻阅各种记录。
7、加强营具、被服、药品的管理,建立帐目,专人保管,定期清
点,在复苏室工作结束后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交班。
紧急抢救与复苏管理制度
紧急抢救与复苏管理制度1. 前言紧急抢救与复苏是医院中紧要的急救措施,为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的急救水平和质量,订立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机构内的抢救与复苏工作。
3. 负责人医院紧急抢救与复苏工作的负责人为医务部主任。
4. 急救措施的分类紧急抢救与复苏措施分为以下几类:4.1 心肺复苏针对突发性心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紧急情况,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4.2 创伤急救针对意外创伤、骨折、出血等紧急情况,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包含止血、固定伤处等。
4.3 中毒处理对于中毒患者,应立刻采取解毒措施,进行血液净化或支持性治疗。
4.4 烧伤急救对于烧伤患者,应立刻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包含止血、抗感染治疗等。
5.1 组建原则医院应组建紧急抢救与复苏团队,团队成员应包含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人员,包含但不局限于急诊医生、心肺复苏专业人员、外科医生、麻醉医生等。
5.2 培训要求医院应定期对紧急抢救与复苏团队成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应急处理本领。
培训内容应包含但不局限于紧急抢救流程、心肺复苏技术、创伤急救技术、中毒处理技术、烧伤急救技术等。
6. 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和管理6.1 急救设备的准备医院应配备必需的急救设备,包含但不限于除颤器、呼吸机、监护仪等。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可用。
6.2 急救药品的储备医院应储备常见病情的急救药品,并依照规定保持药品的有效性。
药品应分类储存,并配备应急药品箱,确保药品的及时使用。
6.3 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医院应设立特地的设备和药品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和药品的采购、储存、保养和更新等工作。
设备和药品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完整填写,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7. 紧急抢救与复苏流程医院紧急抢救与复苏的工作流程应明确,确保各环节的衔接和协作。
7.1 紧急情况的识别和报警医院各科室人员应能及时识别紧急情况,并立刻向紧急抢救与复苏团队报警。
急救抢救与复苏管理制度
急救抢救与复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的急救抢救与复苏水平,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进行急救抢救与复苏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全部从事急救抢救与复苏工作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经过必需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急救抢救管理第四条急救抢救管理包含急诊科和各科室内急救抢救工作,重要内容如下:4.1 急救抢救应急预案(1)各科室、急诊科应订立急救抢救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本领。
(2)急救抢救应急预案应包含抢救流程、人员配置、危重病人的转运、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准备等内容。
(3)急诊科应当建立全天候急救抢救队,确保及时响应急救抢救恳求。
4.2 抢救队伍和人员要求(1)各科室、急诊科应建立抢救队伍,明确责任人员和各岗位职责,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
(2)医院应随时保持充分的专业抢救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及时有效的急救抢救。
4.3 急救抢救设备(1)医院应配备肯定数量和规格的急救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注射泵等。
(2)急救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性。
4.4 急救药品储备(1)医院应依据急救抢救工作需要,合理储备常用急救药品,包含但不限于肾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2)急救药品应在指定的储存条件下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和更新。
4.5 急救记录和统计(1)急救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病情、治疗过程和输液情况等。
(2)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救抢救统计系统,及时统计和分析急救抢救情况,为提高工作质量供应依据。
第三章复苏管理第五条复苏管理重要包含病患复苏和自主复苏两方面工作。
5.1 病患复苏(1)医院应建立复苏队伍,包含复苏专家、护理人员等,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病患无自主呼吸和心跳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及时向复苏专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5.1现在全身麻醉已广泛用于临床,而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快患者的周转,平稳地渡过麻醉苏醒期及早康复的保证。
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
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2.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高血压等;3.其他并发症,特别是继发性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应激性溃疡、多器官系统衰竭、胃肠功能紊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
英德市人民医院的配置是:呼吸机,吸引器,监护仪,麻醉车(常用麻醉器械),抢救药品车,橱柜,办公桌,电话,可移动床,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移动紫外线消毒仪、保温毯。
人员:护士和麻醉医生各一人.收费每人一次300元,如果作血气、电解质分析再收费麻醉后恢复室一、概述1、麻醉后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
2、恢复室应紧邻手术室,以便于麻醉医师或外科医师对病人的观察及处理,如发生紧急情况也便于送往手术室进一步治疗。
3、我国的综合医院,建议恢复室的床位数与手术台数的比例为1:1.5-2,或与全天手术例数之比为1:4。
一般仅白天开放,急诊及恢复时间延长者,可转ICU继续治疗。
4、必须配备常规及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氧、吸引器、多功能监测仪,口咽通气道、喉镜、气管插管、呼吸器、除颤器、输液泵等。
5、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
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护士负责,护士人数与病人数之比一般为1:2-3,重危病人应增加到1:1。
麻醉医师应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转送普通病房或ICU。
二、工作常规和转出标准(一)工作常规1、病人由手术室转往恢复室的过程中,麻醉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2、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和输液。
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器辅助或控制呼吸。
3、麻醉医师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1)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时间及麻醉方法。
(2)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及其治疗。
(3)麻醉用药:术前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它药物的应用。
(4)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5)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6)存在问题和措施,可耐受的生命体征范围,转出计划。
4、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生命体征范围,转出计划。
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
5、至少每15分钟测定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心律、SpO2、呼吸频率及神志恢复情况,以判断恢复程度和速度。
对于恢复缓慢者应进行治疗,如残余肌松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等。
(二)转出标准1、中枢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
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5秒以上。
2、呼吸系统: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8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高于95%。
3、循环系统: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的±20%并30稳定30min以上;心律正常,ECG无ST-T改变。
4、椎管内麻醉后,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三、常见并发症(一)全麻后清醒延迟1、常见原因:(1)全麻药的残余作用,包括吸入静脉全麻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等。
(2)病理生理改变引起全麻药排泄时间延长,如高龄、肝肾功能障碍、低温等。
(3)术中并发症引起的意识障碍,如电解质紊乱、德糖异常、脑血管意外等。
2、处理:(1)维持循环稳定、通气功能正常和供氧;(2)通过适当通气和高流量(>5L/min)吸氧,将吸入麻醉药迅速排出;(3)药物拮抗肌松药及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4)针对病因治疗。
(二)上呼吸道梗阻1、临床表现:(1)部分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并有鼾声。
(2)完全呼吸道梗阻:鼻翼扇动,有三凹征,无气体交换。
2、常见原因及处理:(1)舌后坠:托起下颌,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2)喉痉挛:常因在缺氧时刺激喉头所致,纠正缺氧常可解除。
(3)喉头水肿:可因气管内插管、手术牵拉或刺激喉头引起。
轻者可静注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严重者应行紧急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4)声带麻痹:甲状腺手术损伤或压迫、气管周围的手术及操作都有引起声带麻痹的危险。
一侧麻醉仍可维持呼吸道通畅;双侧麻痹可致呼吸道梗阻。
(5)局部压迫:主要是颈部手术后血肿形成压迫气管。
应立即通知外科医师,并以面罩加压给氧后行气管内插管。
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床旁将伤口开放。
(三)通气不足1、临床表现:(1)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2)潮气量不足,或呼吸频率慢;(3)血气分析:PaCO2>5kPa(45mmHg),同时pH<7.30。
2、常见原因和处理:(1)中枢性呼吸抑制:包括颅脑手术的损伤、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的残余作用。
应以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直到呼吸功能的完全恢复。
必要时以拮抗药逆转。
(2)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可使肌松药的代谢速度减慢,加重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应辅助或控制呼吸直到呼吸肌力的完全恢复,必要时给以拮抗。
(3)术后低肺容量综合征:胸腹部手术后、疼痛刺激、腹胀、胸腹带过紧及过度肥胖等因素,可限制肺膨胀,导致通气不足,尤其是COPD病人。
应加强术后镇痛,鼓励和帮助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行预防性机械通气。
(4)气胸:为手术及一些有创操作的合并症,听诊或胸部X片可以确诊。
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5)支气管痉挛:合并COPD、哮喘或近期呼吸道感染者容易发生。
可以静注氨荷碱(负荷量为5mg/kg.30min,维持量为0.5-1.0mg/kg.h),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0.25-1.0μg/min)。
(四)低氧血症1、临床表现:(1)吸空气时,SpO2<90%,PaO2<8.0kPa(60mmHg)。
(2)呼吸急促,紫绀,躁动不安。
(3)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升高。
2、常见原因和处理:(1)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或气胸。
(2)弥散性缺氧:多见于N2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2O后应吸纯氧5-10min。
(3)肺不张:因分泌物过多或通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
应鼓励病人深吸气、咳嗽及胸部物理治疗。
大范围肺不张可表现顽固性低氧血症,胸片可见肺萎缩,应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4)肺误吸入: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pH低于2.5,容量大于0. 4ml/kg者危险性明显增加。
;轻者对氧治疗有效,严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
(5)肺梗塞:可见于血栓脱落、空气或脂肪栓塞。
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氧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
(6)肺水肿:可发生于急性左心衰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及以PEEP行机械通气治疗。
(五)术后低血压1、临床表现:(1)收缩压比术前降低30%以上。
(2)术后出现少尿或代谢性酸中毒。
(3)出现器官灌注不足体征,如心肌缺血、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等。
2、常见原因和处理:(1)低血容量:表现为口渴、粘膜干燥、心率快及少尿。
应检查Hb及HCT以除外内出血。
对于顽固性低血压者,应监测尿量、直接动脉压、CVP或PCWP。
(2)静脉回流障碍:可发生于机械通气、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
(3)血管张力降低:可发生于椎管内麻醉、过敏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也可见于应用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复温时。
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恢复血管张力(应用血管收缩药)及病因治疗。
(六)术后高血压1、临床表现:(1)收缩压比术前升高30%以上。
(2)有高血压病史者,收缩压高于24kPa(180mmHg)或(和)舒张压高于14.7kPa(110mmHg)。
2、常见原因:(1)疼痛、躁动不安:(2)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3)颅内压升高或膀胱尿潴留;(4)高血压病患者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
3、处理:(1)针对病因治疗,如镇痛、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颅压等。
一般情况下,血压中度升高可不处理;但对合并冠心病、主动脉或脑血管瘤及颅内手术者,应以药物控制血压。
(2)应用短效降压药控制血压。
常用药物有:①乌拉地尔:每次12.5-25mg静注,或2-4μg/kg.min静点。
②硝普钠:30-70μg/min静点。
③硝酸甘油:10-100μg/min静点。
④酚妥拉明:每次0.5-1mg静注,或0.3-0.5mg/min静点。
(七)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常继发于疼痛、躁动不安、发烧或低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