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合集下载

影视叙事中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构图

影视叙事中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构图

影视叙事中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构图作者:刘宏波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8期摘要: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是用来形容在处理影视画面时,要容纳观众或者除去观众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在纪录片中,多是开放式构图,因为导演无法控制画面中人物的调度,画面中的人物可能只有部分,或者被前景遮掉,从而形成相对自由的画面形式,而封闭式构图需要仔细的安排剧中人物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清晰程度和画面的平衡,它更趋于舞台化的处理方式。

1.影视叙事中鏡头语言内外空间这里所说的镜头语言不是指对话,或者口头语言,而是指一种符号、工具和手段。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多在《电影语言》中阐述了电影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这一观点,他论述了蒙太奇、景深、对话、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联系与表现,从而证明了电影画面可以构成一种语言,它可以无需话语和文字注释,人人都可以通过眼睛看懂的语言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可以显现具体的形象,也可以传递形象之外的某种喻意,具有独特的识别符号和可解读信息。

影视广告中的镜头中的内外空间镜头是指能承载影像、构成画面的一个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组成一个段落和场面,若干个段落和场面构成一部影片。

同时也是叙事和表意的基础。

在影视叙事中镜头语言中也同样如此,只是由于片长所限,影视叙事中镜头语言中的镜头更加的精致,更加注意每一镜头所表达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其视觉语言的风格化,如果说电影是一首意味深长的莎士比亚十六行诗的话,广告影片更象中国古代的五言或者七言绝句,精美而又简练。

2。

开放式和封闭式构图的内外空间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是用来形容在处理影视画面时,要容纳观众或者除去观众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在纪录片中,多是开放式构图,因为导演无法控制画面中人物的调度,画面中的人物可能只有部分,或者被前景遮掉,从而形成相对自由的画面形式,而封闭式构图需要仔细的安排剧中人物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清晰程度和画面的平衡,它更趋于舞台化的处理方式。

摄影技巧-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技巧-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引用 【摄影技巧】 构图·黄金分割·趣味中心

引用 【摄影技巧】 构图·黄金分割·趣味中心

引用【摄影技巧】构图·黄金分割·趣味中心浅谈风光摄影构图旅行少了相机的参与那将会是一件让人遗憾终身的事情,那意味着你只能回来比手画脚的给你的朋友描述那里的风光有多么美丽独特,而他未见得能感受得到。

而片子拍得不好也同样是件沮丧的事情。

今天我们这个专题就是教教新手,怎么样的构图可以帮你描绘出旅行途中的大好河山,让你自豪的晒出你的风光照。

天水交接的那条线就叫做水平线。

水平线没有拉稳是新手首先要解决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只要将这条线水平的放置在画面中就可以了,倾斜的水平线会给人地动山摇的感觉,所以拍摄的时候应该尽量把水平线拉稳,最好是偏上或者偏下的放置,水平线居中的构图会给人呆板生硬的感觉。

任何一种解脱解决了水平线的问题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呢?金帐汗蒙古部落拉直了水平线只是让你视觉上觉得舒服而已,而怎么样让你的画面变得丰富有意思起来呢?那就应该找出画面中的前景中景后景。

画面中的草垛点缀于蓝天草地之间丰富了画面有添加了趣味感,为风光照又加了不少分。

丽江拉市海天水之间,前景的两艘小船明确的交代了前景,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所以建议摄友们在拍摄这类题材时,应该尽量寻找环境中可以利用起来的物体如石头啊,小树啊,小船啊,都是不错的选择哦!也就是寻找趣味点。

那是不是只要找到趣味点,就往画面中这么一堆就可以呢?那也不是,要将他们放置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哦!黄金分割构图!对啦,相信看过关于黄金分割专题的摄友们大概知道怎么做了,没有的朋友我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如同下图,将画面横竖分别用两条线平均分开,线条会交界出四个点,当你找到画面的趣味元素是,将他们放置在四个点的任何一个点中就可以了。

温榆河畔之春在讨论了最常见的风光片子,怎么拍画面才有意思,面对河流,长桥,园拱门这类片子,再讨论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呢?寂A型构图,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

浅谈摄影封闭式结构与开放式结构

浅谈摄影封闭式结构与开放式结构

浅谈摄影中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测控14-01学号:姓名摘要:构图并不是摄影的全部,但却是摄影的基石之一。

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各种快门光圈技巧,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创造出一幅构图优美的照片。

维利•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的视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

他说:“请记住,画家是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

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关键词:构图,三分构图法,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

一、关于“构图”1)构图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结构称为"章法"或"布局","展纸作画章法第一"。

位置经营如同围棋,下子格格皆可落,切勿乱迷。

素纸也可处下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

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走失如棋败局。

古人将章法(构图)比作下棋,摄影变如此,也要有一定的章法与布局,置阵布势。

2)构图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一)封闭式构图通过画框内的视觉形象展现的事物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即是画面的全部表意空间,画面反映的元素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全部呈现给欣赏者。

一般来说,在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中,主体和其它各个结构元素的形象都是完整的,事物的运动局限于画内空间,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展现在画内空间。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对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对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交代清楚、明确,画面整体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确。

同时,封闭式构图形式中创作者对欣赏者思维的控制和干涉的程度较大,欣赏者的思维容易被限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收方式中。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通过视觉形象表达含义并不意味着其只能表达形象上的含义。

封闭式构图对事物的展示需要依靠,创作者在组织和排布这些视觉形象的时候可以将内涵和情感蕴含于这些视觉形象之中,欣赏者通过对察并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体会或引起共鸣,从而接收到画面要传达的含义,所以封闭式构图对含义的表达并不拘泥于表层。

(二)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相对独立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严格分界线将画内空间从客观世界中割裂出来。

画面全部的内涵和情感都蕴含于画面所体现的视觉形象中,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画内空间,创作者在画面中组织安排了什么刺激物,欣赏者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表意方式是一种一物一喻或某物某喻的线性关系。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框给人感觉清晰、明显、视觉重量较大,欣赏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面是经过创作者选择和刻意构筑的。

(三)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平衡的封闭式构图着眼于画内空间结构元素的经营和布局,注重直观视觉形象的稳定、均衡与和谐。

一般来说,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往往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中心和内容中心,主体和其它结构元素的形象清晰明确,画面内的结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与画面表达的主题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画面形式完整、严谨、统一、和谐、秩序有条不紊,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一)封闭式构图通过画框内的视觉形象展现的事物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即是画面的全部表意空间,画面反映的元素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全部呈现给欣赏者。

一般来说,在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中,主体和其它各个结构元素的形象都是完整的,事物的运动局限于画内空间,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展现在画内空间。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对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对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交代清楚、明确,画面整体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确。

同时,封闭式构图形式中创作者对欣赏者思维的控制和干涉的程度较大,欣赏者的思维容易被限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收方式中。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通过视觉形象表达含义并不意味着其只能表达形象上的含义。

封闭式构图对事物的展示需要依靠,创作者在组织和排布这些视觉形象的时候可以将内涵和情感蕴含于这些视觉形象之中,欣赏者通过对察并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体会或引起共鸣,从而接收到画面要传达的含义,所以封闭式构图对含义的表达并不拘泥于表层。

(二)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相对独立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严格分界线将画内空间从客观世界中割裂出来。

画面全部的内涵和情感都蕴含于画面所体现的视觉形象中,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画内空间,创作者在画面中组织安排了什么刺激物,欣赏者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表意方式是一种一物一喻或某物某喻的线性关系。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框给人感觉清晰、明显、视觉重量较大,欣赏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面是经过创作者选择和刻意构筑的。

(三)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平衡的封闭式构图着眼于画内空间结构元素的经营和布局,注重直观视觉形象的稳定、均衡与和谐。

一般来说,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往往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中心和内容中心,主体和其它结构元素的形象清晰明确,画面内的结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与画面表达的主题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画面形式完整、严谨、统一、和谐、秩序有条不紊,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论影视画面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论影视画面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Absr c : tri r m wo a she c v e ont b u he c mp sto f mo i & tlv so ta t Sat ng fo t et t i wp i s a o tt o o i n o ve i i e e iin
p c u e ,t i p p r d s u s s i ea lt e c n o a o n h r c e s c fco e—e d c m— i tr s h s a e ic s e n d ti h o n t t n a d c a a tr t so l s i ii n o p st n a d o e —e d c mp st n,s d e e p y te rs lrt s a d df r n e ,a d d s o io n p n i n o o io i t isd e l i i a i e n i e e c s n i u h mi i — C se h p l ain o e t o c mp st n fr t e c n r t p a t e n o d r t r— u s s te a p i t ft o o i o mswi t o c ee r c c ,i r e p o c o h w i o h h i o v d e r t a a i rt e c mp st n o ve& t lv s n p cu e . i e t o e c lb ss f o o i o fmo i h i o h i ee i o it r s i Ke r s: it r rme ls y wo d p cu e fa ;co e—e d c mp s o n o o i n;o e i t p n—e d c mp s o n o oi n i t

摄影构图方式有哪些-摄影的构图方式有几种

摄影构图方式有哪些-摄影的构图方式有几种

摄影构图方式有哪些-摄影的构图方式有几种拍摄中构图常用的方式有这些:一是开放式构图;二是封闭式构图;其中开放式构图是追求画面内主体与画面外空间而不去合计画面的均匀和严谨的方式。

如果想具体了解〔摄影〕构图方式有哪些,那无妨接着往下看吧!一、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是追求画面内主体与画面外空间而不去合计画面的均匀和严谨的一种构图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构图观念开放式构图可谓是一种革新,它颠覆了旧有的思想,主要的特征有:画面的外延性、非完整性和非均衡性。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在于它是注重拍摄画面内外部的联系,必须要将主体以不完整的形态随意位置的安排在画面中,这样视觉效果上会产生激烈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因此当人们看到画面内的主体时,会下意识地去联想与主体相关的画面之外的部分,从而产生空间想象。

在日常拍摄中,这种构图形式可以运用在多种题材里,比如:人物、花卉、自然景物、建筑等。

二、封闭式构图封闭式构图正好与开放式构图相反,它是一种传统的构图形式,讲究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完整性,拍摄时一般会将主体安排在画面中心或是黄金分割点上,不让画面中的内容与外界发生联系;封闭式构图可以使画面给人一种严正、优美、和谐、宁静的视觉感受。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拍摄技巧以及带来的画面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封闭式构图拍摄的画面会把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画面中的主体上,使画面浮现出完整统一、均衡和谐的效果;通常,我们会用这种构图方式来拍摄一些表达人物感情色彩、生活场景的照片,或者是抒情性的风光摄影照片。

在实际拍摄时,必须要先将选好的取景画面看成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然后把想要表现的主体控制在这个空间范围内,以确保主体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让人的视线都集中在画面的主体上。

如果还想学习更多关于摄影摄像的知识,可以到深圳红瓜子传媒学院进行学习,这里开设有摄影专业班、摄像专业班、手机拍摄班、摄影摄像就业班等多种班型,教学设备齐全,更有完整、具体的各种摄影技巧讲解,还会组织多次摄影活动,让你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更多的技巧,很合适零基础以及想要进阶、转行就业的学员。

十一、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十一、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十一、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十一、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字法、“黄金分割”法等。

下图就是九宫格示意图:九宫格的外框长宽比例是4:3,有9个相等大小释放快门,这时焦点已被锁定,然后向左或向右移动相机重新构图,将主体偏离中央,放在视觉趣味中心处,再全按快门拍摄。

一幅封闭式构图照片就拍好了。

如下图:拍“全家福”或“合影纪念”都是典型的封闭式构图。

如下图:一般拍人像基本都是采用封闭式构图。

主体人被画框四边框住了,与框外无联系,是孤立的,封闭的。

如下图;如果主体较大充满画面时是可以居中的,如下图:早期的电影都是对准主体居中拍的,现在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人也还遵循那时的画面居中拍法。

后来也是电影自己把它突破了,发现居中太稳定、太均衡,太呆板。

而把主体放偏一点对视觉更能产生冲击力,那种太稳定、太均衡,太呆板的构图被打破了。

于是被影视界认可了。

2、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突破了画框的封闭,是一种进步。

这种构图在新闻摄影和记实摄影中应用广泛,我们拍的风景照也基本都是。

但争论也多,我在某吧发过一幅图片,有人认为我是乱拍的,也有人说这是开放式构图。

参加讨论的人不少,也确实难以辨别。

那么有没有可遵循的规则呢?还是有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主体不一定放在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处。

(2)画框内不完整、不均衡,而是向外延伸、扩展,但画框内外是一个整体,画框内可见,画框外看不见,但有想象的空间。

(3)画框内不是孤立的,与画框外有一定的联系。

(4)画框的边缘有裁切。

有的背景是开放式构图,而在画面内有完整的主体,主体的位置又遵循“九宫格”法。

这样的构图也把它视为封闭式构图。

若主体不完整,不在视觉中心位置,又被切割,就视为开放构图。

(5)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简述如下:画面形象完整与画外无联系。

是封闭式构图。

画面形象不完整与画外有联系。

是开放式构图。

参考图片如下:(黑白片是网络下载)。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一)封闭式构图通过画框内的视觉形象展现的事物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即是画面的全部表意空间,画面反映的元素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全部呈现给欣赏者。

一般来说,在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中,主体和其它各个结构元素的形象都是完整的,事物的运动局限于画内空间,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展现在画内空间。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对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对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交代清楚、明确,画面整体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确。

同时,封闭式构图形式中创作者对欣赏者思维的控制和干涉的程度较大,欣赏者的思维容易被限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收方式中。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通过视觉形象表达含义并不意味着其只能表达形象上的含义。

封闭式构图对事物的展示需要依靠,创作者在组织和排布这些视觉形象的时候可以将内涵和情感蕴含于这些视觉形象之中,欣赏者通过对察并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体会或引起共鸣,从而接收到画面要传达的含义,所以封闭式构图对含义的表达并不拘泥于表层。

(二)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相对独立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严格分界线将画内空间从客观世界中割裂出来。

画面全部的内涵和情感都蕴含于画面所体现的视觉形象中,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画内空间,创作者在画面中组织安排了什么刺激物,欣赏者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表意方式是一种一物一喻或某物某喻的线性关系。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框给人感觉清晰、明显、视觉重量较大,欣赏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面是经过创作者选择和刻意构筑的。

(三)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平衡的封闭式构图着眼于画内空间结构元素的经营和布局,注重直观视觉形象的稳定、均衡与和谐。

一般来说,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往往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中心和内容中心,主体和其它结构元素的形象清晰明确,画面内的结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与画面表达的主题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画面形式完整、严谨、统一、和谐、秩序有条不紊,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法 精品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法 精品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法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摄影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的联系

摄影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的联系

摄影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的联系摄影中的构图对成就一幅高质量摄影作品具有重要价值。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摄影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的联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就是把取景框当作是一种外部世界和框内世界的界限,将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把摄影者在镜头中所要表达的信息全部组织在画框内,遵循黄金分割法等经典的构图法则,给人以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的感觉,这种构图较传统。

开放式的构图把取景框与外面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它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严谨,不讲究画面的完整,而强调显示画面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常常出现一些新奇的画面,留给观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还常令人深思。

有冲击力,有反传统的一面。

封闭式构图多用于表现要求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拍摄题材。

开放式构图在纪实摄影中最常见,它的真实、自然、现场感使观众对现场的动作、情节有推理联想,很容易达到拍摄的目的。

摄影决定性瞬间与随意性瞬间“决定性瞬间”是由法国抓拍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于小型相机所倡导的快照美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决定性瞬间”指的是:任何发展运动者的事物都有着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最为接近的那一时刻,这一时刻,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

摄影师能否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意义,靠的是观察、思考,是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至于最终能否抓住这一瞬间,才是拍摄技巧问题[1]。

选择决定性的瞬间进行拍摄也就成为许多摄影者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决定性瞬间是一种观看之道,包含着深厚的综合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它要求摄影者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还必须掌握极其熟练的抓拍技巧,使决定性的瞬间在照片中成为典型的永恒。

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Robot Frank,1924-)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卡蒂埃-布列松的“随意性瞬间论”。

他认为,“摄影不必要摄取情绪最高涨的瞬间”。

弗兰克“以一种自然的、随意的,甚至是杂乱无章的风格拍摄,充分表现了那些从事最平庸的活动的瞬间,表现从未展示过的美国人的忧愁和醒悟。

开放式构图的关键技巧是

开放式构图的关键技巧是

开放式构图的关键技巧是开放式构图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它通过采用开放的构图元素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表达照片的主题和意图。

以下是开放式构图的关键技巧。

1. 主题的突出:开放式构图强调主题的突出性,要通过构图元素的布局来突出主题,在画面中给予主题足够的空间和重点。

可以通过将主题置于画面的一侧或角落,以突出主题的重要性。

2. 前景的运用:使用具有透视感或立体感的前景物体,可以为画面增加层次感和纵深感。

前景对象可以是树木、建筑等,它们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引导观众的视线进入画面。

3. 宽广的视野:开放式构图强调广阔的视野,要将画面中的景物尽可能地多展现出来。

可以通过使用广角镜头或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来扩大视野。

广阔的视野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开放和宽广的氛围。

4. 天空的运用:天空是开放式构图中常用的要素之一,可以帮助营造出广阔和开放的感觉。

可以通过将天空占据画面的一部分或大面积运用,来增加画面的开放感。

天空的纹理和色彩也可以为画面增加层次和色彩对比。

5. 对比的运用:在开放式构图中,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使用对比明显的构图元素来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将明亮的物体和暗处的物体放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比更加突出。

6. 运用对角线:对角线是开放式构图中常用的构图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使对角线出现在画面中,并引导观众的视线。

7. 人物的运用:在开放式构图中,人物可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亲近感。

可以通过将人物置于画面的一侧,以突出主题,或将人物放置在远处,以增强开放感。

人物的姿态和动作也可以为画面增加动感和故事性。

总结起来,开放式构图的关键技巧包括突出主题、运用前景和天空、创造广阔的视野、运用对比和对角线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有层次感,并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意图。

开放式构图——精选推荐

开放式构图——精选推荐

开放式构图现代影视表现技巧,已经突破了在一个固定的画幅之内完成画面造型任务的局限,观众对画面的审美思维从封闭式的思维向开放式思维转变。

开放式构图形式,是突破画幅固定局限的有力手段。

早期的电影,因受技术条件限制,机位不动,一拍到底直到把一卷胶片拍完再换上一卷接着拍,这样拍成的电影,还不成其独立的艺术,只不过是一个记录工具而已。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运动摄影、不同景别及蒙太奇手段的产生和运用,电影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刚刚成为艺术的电影,不得不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古典绘画学习。

这样,电影画面的绘画性便成了电影画面的审美标准。

苏联国立莫斯科电影大学教授库里肖夫在《电影导演基础》一书中这样写道:“决定画面时,一定要规定出拍摄对象与画面四边的关系。

做为电影摄影的先决条件需是一个画家或半个画家。

”显然,他把画面的四个边框做为一个固定的介线如同一幅画一样,画面造型只限于在这个固定的框架中进行。

这是典型的“封闭式”构图法则。

“封闭式”构图的特点是把框架当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注重框架内部布局的均衡、完整、严谨、统一。

画面从内容到形式都由于框架的存在而与外部空间脱离,成为一个和四边有内在联系的封闭空间。

与此相反,随着影视造型观念的演变,出现了“开放式”构图形式。

“开放式”构图,不再把画面框架看成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界线。

画面构图注重与画外空间的联系。

造成一个除了实空间(可视画面)以外,还存在着一个虚空间--不可视的,但由观众想象而存在的画外空间。

对于“开放式构图”的特点综述如下:(1)画面主体不一定放在画中心,以强调主体与画外空间的联系;(2)画面形象不完整,以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以及和画外空间的有机联系;(3)故意破坏构图的均衡、不谐调,使画面经常处于不均衡到均衡,不谐调到谐调的多样变化之中;(4)借助于声音构成画外空间,而且往往是声画分立。

总之,“开放式”构图,不是把观众的视觉感受局限的可视的“具像画面”之内,而是引导观众突破画框限制,产生画面外空间联想,达到扩展固定画框的空间,突破画框局限的目的。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法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摄影构图技巧开放式构图

摄影构图技巧开放式构图

摄影构图技巧开放式构图摄影师把画⾯的框架当做“窗⼝”,在打开窗⼝的⼀刹那把画⾯内外连成⼀个整体来思考,仿佛画⾯中和画⾯外的⼀切都在流动,这就是开放式构图的指导观念。

开放式构图强调画⾯内外关系,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点:1,画⾯上的⼈物视线和⾏为的落点常在画⾯之外,当观赏者随着⼈物的视线或⾏为指向画⾯以外时,就会感到与画⾯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

,2,不讲究画⾯均衡与严谨,不要求画⾯内的形象元素完成内容的表达,在出现⼀些形象元素后,有意排斥⼀些可能更能完整说明画⾯的其他元素,让观众在不满⾜之后将其思维导向画⾯外,获得更⼤的想象空间。

3,不怕画⾯边缘形象不完整,有意在画⾯周围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形象,特别是在近景和特写中进⾏⼤胆的不同常规的切脚处理,被切掉的那部分⾃然留下了悬念。

,4,显⽰出某种随意性,各种构成因素有⼀种散乱⽽漫不经⼼的感觉,似偶然⼀瞥,⽽不是苦⼼造诣,强调现场的真实感。

作品欣赏上图中莱博维茨通过⼤胆的切割,将⼈物和汽车切割成不完整的空间造型,⽽汽车玻璃上倒映出的残缺世界,以及昆汀意味深长的眼神都给读者留下了⾜够的想象空间。

开放式构图 VS封闭式构图⼀、主体1,开放式构图不必⾮得把主体放在画⾯黄⾦分割中⼼或趣味中⼼的位置2,.封闭式构图习惯于把主体放在黄⾦分割或趣味中⼼位置⼆、形象1,开放式构图画⾯不完整,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和延伸,和画外空间有联系.2,封闭式构图则讲究画⾯完整性。

画⾯中⼼主题在画⾯之内三、构图1,开放式构图可以打破构图的均衡、不谐调,画⾯形式多样2,封闭式构图⼗分讲究构图均衡,四平⼋稳四、⼼理1,.开放式构图的视觉⼼理是:可以把想象延伸到画⾯之外,可以发挥想象和联想,2.封闭式构图的视觉⼼理:把视线集中在画⾯内,注意⼒集中在主体、主题上最后推荐⼀个超级实⽤的摄影公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浅谈摄影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一)封闭式构图通过画框内的视觉形象展现的事物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即是画面的全部表意空间,画面反映的元素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全部呈现给欣赏者。

一般来说,在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中,主体和其它各个结构元素的形象都是完整的,事物的运动局限于画内空间,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展现在画内空间。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对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对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交代清楚、明确,画面整体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确。

同时,封闭式构图形式中创作者对欣赏者思维的控制和干涉的程度较大,欣赏者的思维容易被限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收方式中。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通过视觉形象表达含义并不意味着其只能表达形象上的含义。

封闭式构图对事物的展示需要依靠,创作者在组织和排布这些视觉形象的时候可以将内涵和情感蕴含于这些视觉形象之中,欣赏者通过对察并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体会或引起共鸣,从而接收到画面要传达的含义,所以封闭式构图对含义的表达并不拘泥于表层。

(二)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相对独立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严格分界线将画内空间从客观世界中割裂出来。

画面全部的内涵和情感都蕴含于画面所体现的视觉形象中,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画内空间,创作者在画面中组织安排了什么刺激物,欣赏者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表意方式是一种一物一喻或某物某喻的线性关系。

因此,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框给人感觉清晰、明显、视觉重量较大,欣赏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面是经过创作者选择和刻意构筑的。

(三)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平衡的封闭式构图着眼于画内空间结构元素的经营和布局,注重直观视觉形象的稳定、均衡与和谐。

一般来说,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往往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中心和内容中心,主体和其它结构元素的形象清晰明确,画面内的结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与画面表达的主题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画面形式完整、严谨、统一、和谐、秩序有条不紊,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封闭式构图的画框明确限定画面的表现范围,规定了画面的格局并为事物的运动和联系提供了参照,也可以与画面中的各个结构元素建立联系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增强画面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将主体放在黄金分割处,为运动的事物预留出一部分空间等拍摄经验,都是封闭式构图基本章法的体现。

(四)封闭式构图更适合静态平面造型艺术封闭式构图中画面内的事物表现得完整、充分,事物的联系和运动表现得清晰、明了画面构图相对平衡,欣赏者只需观察画面内直观的视觉形象即可理解画面的含义,给人的感受趋向于静,这与绘画、摄影等静态平面造型艺术的审美理念是一致的。

封闭式构图是一种传统的、常态的、经典的构图形式,对创作者的艺术构思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很多章法可寻,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它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和经验。

封闭式构图是影视构图的主要构图形式。

60年代以前,影视画面构图的完整、均衡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60年代以后影视构图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放式构图有了明显增加。

封闭式构图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封闭式构图对主体的处理习惯于把主体处理在几何中心或趣味中心,形成一种完整感,全景是如此,即使是拍特写近景也讲究画面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出现半个脸,半个身子等;第二、封闭式构图十分讲究构图均衡。

如拍摄人物,人处在画面的一侧,另一侧就有一定的视觉形象造成均衡格局。

封闭式构图也可以把人物处理在画面四周任何一角,但他的视线是向心的,必须在视线前方留有适当空间。

比如电视剧《一地鸡毛》局办公室的人物构图均属封闭式构图。

处理动态构图时,不仅起幅落幅讲究完整与均衡,而且在人物或摄像机运动过程中也十分注意均衡。

封闭式构图的这些特点,也反映了传统的构图规律。

处理双人构图视线方向时,面对面、观众不会意识到画外空间的存在;第三、封闭式构图,一般讲究画面完整性。

比如拍人和物的特写镜头,虽然是表现人和物的局部也注意画面结构的完整性。

处理动态态构图十分注意起落幅画面的完整性。

而开放式杨构不受这种限制,经常处于完整与不完整性变化之中不把观众视觉感受局限在可视的画框之内,而是有意引导观众突破画框,产生更广泛的画外空间的联想。

开放式构图(一)开放式构图通过欣赏者的联想来展现事物开放式构图的表意空间不仅包括画内空间,还包括画外空间。

画内空间是实际空间,是影视画面呈现给欣赏者直观的视觉形象,画外空间则是虚拟空间,需要欣赏者的联想才能被感受和体会,能反映画内空间所在的、更为广阔的客观世界。

一般来说,在开放式构图形式画面中,画内空间中呈现的结构元素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心组织排布的,这些结构元素在展现视觉形象时还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稳定、不均衡的因素进行分析、理解、联想和想像,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了开放式构图扩充了的表意空间,也体会了画面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因此,欣赏者的联想促进了画外的虚拟空间的产生,是开放式构图的画面的表意空间扩充到更大范围的客观世界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画外空间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共同协作,认知的程度和深度取决于二者的层次和水平。

(二)开放式构图的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联系紧密开放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客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开放式构图通过欣赏者的联想来实现表意空间的扩充,联想也是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联系的纽带。

欣赏者在观察开放式构图形式的画面时,随着对画面部分属性的理解和对画外冲击的感受,对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的联系的感受逐渐深刻,画框的形式也就被弱化了,视觉重量大大降低,它也不再是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之间严格的界限了。

开放式构图中画框的弱化,一方面打破了画框对画面表现内容的限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点,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画面的人为感和刻意感,画面更自然、更具亲和力。

而且,开放式构图形式的画面表意空间的扩充、含义和情感的表达也依赖于这种联系,创作者利用有限的画面元素精心构筑了这一联系,欣赏者通过积极的思维调度把握这种联系,在体会和把握的过程中理解了画面的内涵和底蕴,使画内外的空间浑然一体。

(三)开放式构图是趋向于动的构图形式开放式构图的画面中,结构元素经常是不完整的,或是结构的重心和支点并不在画面内部,欣赏者要理解画面表现的重点和内涵就需要根据画内空间给定的视觉形象进行联想和想像。

总之,开放式构图形式的画面呈现了很多不稳定和不均衡的因素创作者力求使画面产生向画外冲击的视觉效果尽量调动欣赏者思维的活动,给人的感受是趋向于动的。

相比封闭式构图直观的表达方式,开放式构图对内容的传达更含蓄、更深刻,也更为丰富。

例如,在表现运动对象时,创作者可以将主体安排在靠近画框一侧的位置,压缩其运动的空间,而在运动方向的后面留出较大的空间,从而强化了运动状态的急迫性和运动对象的压迫感。

比如运动对象是一个被追赶着的拼命逃跑的人时,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就会让人体会到无路可逃的感觉,从而使被摄对象的运动感增强,画面的压迫感和局促感也会更加强烈。

(四)开放式构图追求更大范围上的平衡开放式构图的画面往往结构元素的形象不全,画面布局不稳定、不均衡,这些特点会使人感觉开放式构图是不平衡的,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开放式构图,是一种不注重形式美感的、另类的构图形式,其实不然,平衡是指事物因素进行自控调整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事物因素包含的层面很广,不一定仅仅指形式方面的,也可以指内容方面。

画面构图平衡包含形式上的平衡,但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平衡。

开放式构图的表意空间并不局限在画框内部,探讨其构图的平衡也应当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从整个表意空间来看开放式构图也是讲究平衡的。

它追求的是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的平衡。

是直观的视觉形象构成的实际空间与创作者激发、欣赏者联想产生的虚拟形象的平。

这种平衡是内容层面的,是封闭式构图形象平衡的推广,是一种更大范围的、广义的平衡。

(五)开放式构图更适合影视艺术开放式构图是一种新潮的、非常态的构图形式,它最早出现在一些非主流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用来表达创作者特殊的含义。

后来,随着电影和电视,等艺术的发展,开放式构图也自然地应用到了影视作品中,并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首先,开放式构图形式拓展了影视画面空间。

电影和电视是用画面来展现客观事物的,平面造型的艺术属性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画面只能反映有限的空间。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和欣赏者审美需求的增家,画框对内容的局限性成为影视画面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瓶颈。

开放式构图注重通过画内的视觉形象向画外冲击,利用欣赏者的联想创造出虚拟的画外空间,降低了画框对影视画面内容的限制,极大地扩充了影视画面的表意空间。

其次,开放式构图使前后画面联系更紧密。

开放式构图画内空间的不完整的形象、不均衡的构图可以在连续的画面中得以补足、诠释,在补足和诠释的过程中也就建立了画面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形成因果、条件、悬念等画面关系,极大地丰富了影视画面语言,欣赏者在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时,也会感觉画面的组接更自然、更流畅。

另外,开放式构图还能有效地将画面与声音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欣赏者通过分析和联想感受到画外空间的存在,创作者可以为虚拟的画外空间适当搭配声音元素,来强化画外空间的存在,这种手法既可以增强画面向外的视觉冲击力,也能产生引出、悬念等效果,使画外空间与声音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相比直观的表现方式,为含蓄,也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画面中出现一位家庭主妇正在烧菜,此时的声音包括烧菜的声音和两个孩子玩耍嬉闹的声音,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椅子翻倒声和孩子的哭声,而后画面以开放式构图的形式呈现主妇惊讶的脸。

这一段画面虽然没有出现两个孩子,但是欣赏者通过对声音元素的分析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两个孩子玩耍的状态,孩子的形象始终是处于画外空间的。

随后,凳子的翻倒声和孩子的哭声强化了画外空间的存在,欣赏者通过画面呈现的主妇惊讶的脸来推测孩子的情况,这样画面与声音的联系形成,而开放式构图的形式强化了悬念,增强了感染力。

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是对影视画面框架结构认识的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从基本观点上来看,这两种美学态度是泾渭分明、相互排斥的,但二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又能够体现出各自明显的优势。

电影和电视是两种庞杂的艺术形式,一个明智的编导应当善于调动各种有利的因素为自己的作品服务,在同一节目、同一场景,甚至同一画面中实现二者并存。

只要这种因素能够促进画面含义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就可以合理采用,使各种元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区别摄影中有两种不同的构图观念: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新秩序时,我们就把这种构图方式称为封闭式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