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教学难点: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四首诗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庭中有奇树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教师板书:庭中有奇树(出示课件2)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3)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501—531)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三、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

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4)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预设:【华】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5)

(学生大声朗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

预设: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满了茂密的花朵。妇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稀罕的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出示课件6)

(结合工具书,小组交流。)

学生1: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学生2:首句中的“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从“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可以看出诗歌怎样的主旨?(出示课件7)

教师点拨:即第三、四句写主人翁的活动,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学生结合课本赏析,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1: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

学生2:抒发了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怎么理解“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两句诗?(出示课件8)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讨论回答。)

学生:这两句诗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教师补充: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的赏析。(出示课件9)(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

预设: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一至四句描绘了春天庭院中妇人折花送给丈夫的场景。这种场景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人遐想。第五、六句紧承前两句来写,描绘出了花的珍贵,暗示了人物的神情。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相思怀念。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龟虽寿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11)

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二、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

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12)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预设:【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骥】骏马,好马。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13)

(学生大声朗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

预设:神龟虽然长寿,但总有终结一生之时。腾蛇虽然能够腾云驾雾,但终有化为泥土灰尘之日。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远大抱负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只取决于天。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能长寿,永葆青春之心。我感到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吧!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怎样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出示课件14)(结合注释课本赏析、然后分析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这几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学生补充:“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赏析。(出示课件15)(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

预设: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第一至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语调沉着。第五至八句的语调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六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文思缜密,闪耀着智慧之光,同时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