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精选文档3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or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2F L1F
O2F
O1F
Increasing Land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Increasing Land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T1C T2C
1C 2
TT12FF
F2 F1
OC Labor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2C L1C Increasing
际技术替代率,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MRTSLK
K L
MRTSLK

dK dL
L
MRTSKL
K
MRTSKL

dL dK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 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必须等于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减少量。
LM P L KM P K
美国 中国
布 彩电
布 彩电
技术系数
要素投入结构 (K/L) 3︰6 3︰1 3︰6 3︰1
要素价格 产品成本 资本 劳动 (美元)
39
3
5
14
24
6
1
19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图示1
资Y

PE

LB
PB


B国


M’
M
LA
A国
O
E N
CIC2
CIC1 N’ PA
X
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图示2
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 集性产品。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由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决定的,它 不会随着国家的不同而发生变异,这也是由要素密集 度不发生逆转这一假设规定的。
五、H-O模型的主要内容
(一)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1. 主要内容 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 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 推理过程 国际贸易产生→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 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差别→生产 要素价格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差异→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条件差异
Increasing Land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TC
1
C
TF
F
OC Labor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C Increasing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A Model of a Two-Factor Economy
降低至(PC/PT)E; 2. (PC/PT)1> (PC/PT)2→B国的衣服相 对价格低→A国的劳动相对丰裕
(→B国的资本相对稀缺→B国进口
彩电)→B国出口衣服→B国间接出
口劳动→ B国劳动要素减少→B国的
衣服相对价格升高至(PC/PT)E
O
(W/r)2 (W/r)E
(W/r)1
W/r
劳动相对资本的价格,即要素价格
1
Q[15]
Q[10]
0
1
2
3
4
5
L
2.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
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
代率(可表示为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以MRTS表示边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 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使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 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彼得·林德特:根据一系列前提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
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够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 土地单位都能够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
How do the outputs of the two goods change when
the economy’s resources change?
• Rybczynski Theorem (effect):
– If a factor of production (T or L) increases, then the supply of the good that uses this factor intensively increases and the supply of the other good decreases for any given commodity prices.
从下图可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 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及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 例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模型:出口在生产 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密集 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最终产品的相对价格
(三)等产量线(Isoquanta Curve)
1. 等产量线的定义及特征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表示能生产出相等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全 部组合方式的曲线。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产品的生产是由两种生产要素组合而成;其二, 生产同一产量时,可以有多种要素的组合形式。
TPf(L,K)
L—劳动;K—资本;TP—总产量; TP为常数
也称相对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裕性,或 者说是一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或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比例。
度量指标: 1. 相对要素价格:如W/R>W*/R*,则本国劳动力要素相对缺乏,土地要素丰裕 2. 相对要素供给量:如TK/TL>TK*/TL* ,则本国资本要素充裕,劳动要素缺乏 3. 相对人均要素存量:如TK/Q>TK*/Q*,则本国资本相对于外国而言充裕
二、H-O模型的假设条件
1. 2×2×2模型,两个国家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且两种产品 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2. 商品可在国内外自由流动,而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 3. 完全竞争市场 4. 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5. 充分就业,无要素密集度逆转 6.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似 7. 自由贸易 8. 贸易平衡
(三)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动,并且两种商品均被生产的条
件下,一种要素供给数量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
不变,这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同
时,又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
Qt
R为雷布津斯基曲线
Qt2 Qt1
50
A
A1
45
R
P
P1
O
100 Qc1
200 Qc2 Qc
– The reverse is also true.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A Model of a Two-Factor Economy
Figure 4-6: An Increase in the Supply of Land
Increasing
要素价格
技术
要素供给
要素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要素禀赋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四、H-O模型的分析基础
(一)要素禀赋和要素价格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既包 括自然存在的资源,也包括社会积累的资源。
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二)相对要素充裕度
Y
PE
PE(B国的进口线,进口X) =WN′(A国的出口线,出口X) PM′(B国的出口线,出口Y) =WE (A国的进口线,进口Y)
B国 M’
M P A国
O
E
N
W
N’
CIC2
X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分析贸易后的国家间资源禀赋条件的变化)
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俄林:贸易的直接后果是各地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只要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贸 易障碍,一切商品在各地区一定要有相同的价格。
A Model of a Two-Factor Economy
Figure 4-5: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creasing
Labor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F
OF
Increasing Land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4.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
该理论的结果与现实不符的原因在于其假设条件与 现实不符:
1. 无完全的自由贸易,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各国价格不等; 2. 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同,工资出现差异; 3. 各国产品不同质,生产要素不同质; 4. 许多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垄断价格存在。
该理论的意义:
国际贸易在缩小各国要素收入的绝对差异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如 果说国际贸易减少了同质要素报酬的国际差异,而不是将其完全 消除了,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它确定了影响要素价格的重要因 素。
伊利·赫克歇尔简介 E. Heckscher,1879-1952
瑞典著名的经济史学家,瑞典学派的 主要人物之一。
对经济学的贡献:在经济理论上的创 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了新的方 法论(定量研究方法)
1919年《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 现代H-O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集中 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 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了一般 均衡的分析方法。认为,要素绝对价 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简介 H-O模型的假设条件 H-O模型的主要思路 H-O模型的分析基础 H-O模型的主要内容 对H-O模型的评价
一、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简介
PC/PT
衣服相对彩电的价格,即商品价格
(PC/PT)1
(PC/PT)E
E
B (PC/PT)2
A
1. (PC/PT)1> (PC/PT)2→A国的衣服相 对价格高→A国的劳动相对稀缺
(→A国的资本相对丰裕→A国专业
化生产彩电→A国出口彩电)→A国
进口衣服→A国间接进口劳动→ A国
劳动要素增多→A国的衣服相对价格
伯利蒂·俄林简介 B. Ohlin, 1899-1979
瑞典经济学家,著名政治活动家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
了开拓性的研究。 代表名著是1933《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
易》,为国际贸易 理论提供了现代分 析。 1977年与英国剑桥 大学的米德一同获 得了当年的诺贝尔 经济学奖。
9. 假设条件的核心是: 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
三、H-O模型的主要思路
赫克歇尔—俄林在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时,把相同产品的国 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以各国间要素禀赋不同对此进行解释,俄林 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价格差异 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 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K
产量为15单位的等产量线
5
4
A
组合 方式
劳动 L
资本 K
A
1
4
3
B
2
2
2
BC
4
1
1
C
Q[15]
0
1
2
3
4
5
L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K
1. 于较高位置上即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曲线总是代表较大的
产出;
5
2. 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3.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
4
3
2
Q[20]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总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某一种要素投入量 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的投入量所能够替代的另 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K
K1
K2 K3 K4
L
0
L1 L2 L3 L4
(四)要素密集度及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是指单位产品的相对要素投入比例。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
保罗·萨缪尔森简介
P.Samuelson, 1915 美国经济学家 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41“贸易保护与实际工资”,提
出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1948”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
化”;
1953年“一般均衡中的要素价格 与商品价格”等文章系统地讨论了 有关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重 要定理,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2.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各国要素禀赋不同,较丰裕要素价格较低,较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较高。国际 贸易会使各国增加丰裕要素的需求,降低较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提高较丰裕 要素的价格,降低较稀缺要素的价格。
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同时也是在间接进行生产 要素的交换。
3. 要素价格均等化图形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