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 (II)
U1
U2
U2 = U1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
ΔU = U2 – U1 = Q + W (封闭体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传递,而且在转化 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8
● Q与W的正负号:
体系从环境吸热,Q取+;体系向环境放热,Q取- 环境对体系做功,W取+;体系对环境做功,W取-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研究体系状态变化时能量相互转换规律的科 学。 其基础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主要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 •化学热力学:将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化学现象 以及与化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主要研究内容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MnO(s) + CO(g) = Mn(s) + CO2(g)的反应热rHm。
解:
(1) Mn(s) + 1/2 O2(g) = MnO(s) rH1 = fHm(MnO)
(2) C(s) + 1/2 O2(g) = CO(g) rH2 = fHm(CO)
(3) C(s) + O2(g) = CO2(g)
§5.1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1、体系与环境
• 体系(系统):被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那 部分物质或空间。
• 环境:体系之外并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其余部分。 体系可分为:• 敞开体系——体系与源自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 有能量交换;
•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 有能量交换;
•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交换 也没有能量交换。
= - 4817.03 kJmol-1
R = 8.314 J K-1 mol-1 = 8.314 Pam3 K-1 mol-1 = 8.314 kPadm3 K-1 mol-1
14
二、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 的方程式。
如:2H2(g) + O2(g) == 2H2O(g)
0
rHm = ni fHm (生成物) - ni fHm (反应物)
= 4 fHm NaOH(s) -
2 fHm Na2O2(s) - 2 fHm H2O(l)
= 4 (-426.73) - 2 (-513.2) -2 (-285.83)
= - 108.9 kJ·mol-1 21
§5.3 化学反应的方向
rHm= -483.6 kJmol-1
rHm=
+483.6kJmol-1
16
三、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Hess)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
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即
总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各步反应的热效应之和。
如: C(s) + O2(g)
H1
CO2(g)
H3 CO(g) + 1/2 O2(g)
为1molkg-1(近似1moldm-3);
(3) 固体和液体的标准态则指处于标准压力下的纯
物质。
15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力,如不注明即指298K和100kPa。 ●在化学式的右侧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气态; l-液态 ;s-固态; aq表示水溶液
• 2H2(g) + O2(g) = 2H2O (g) rHm = -483.6 kJ·mol-1 2H2(g) + O2(g) = 2H2O (l) rHm = -571.6 kJ·mol-1
rH3 = fHm(CO2)
(4) MnO(s) + CO(g) = Mn(s) + CO2(g) rHm = ?
∵ 反应(4)=反应(3)-[反应(1)+反应(2)]
∴ rHm =rH3 - [rH1 + rH2] = fHm(CO2) – [fHm(MnO) + fHm(CO)] = -393.5 – [-385.2 + (-110.5)] = 102.2 (kJmol-1)
●不同计量系数的同一反应,其摩尔反应热不同
H2 (g) + 1/2O2 (g) = H2O (g) rHm= -241.8 kJmol-1 2H2 (g) + O2 (g) = 2H2O (g) rHm= - 483.6 kJmol-1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2H2 (g) + O2 (g) = 2H2O (g) 2H2O (g) = 2H2 (g) + O2 (g)
= -393.5 - (-283.0)
= -110.5 (kJmol-1)。
• 反应热的计算可利用反应式间代数关系进行
• (1) C(s)+O2(g) = CO2(g) H1; • (2)CO(g)+1/2O2=CO2(g) H2; • (3) C(s) + 1/2 O2 = CO(g) H3 (无法测)
(1)意义:在封闭体系中,不做其它功的条 件下,等压反应热Qp等于体系的焓变
11
(2)说明: a. 焓(H) 无明确的物理意义 b. H是状态函数;
c. H无法得到绝对值,只能求得H(焓变); d. H > 0,为吸热反应;
H < 0,为放热反应。 e. Qp = H(P = 0, Wf = 0);
1、热和功:(单位: J、kJ)
(1)热: 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交换 或传递的能量; 用Q表示。
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时, Q > 0 体系向环境放热时,Q < 0
(2)功:除了热之外,其余各种形式被传递 的能量;用 W表示。
规定:环境对体系做功时,W > 0 体系对环境做功时,W < 0
• 体积功(We) : 因体系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功;其
态
终
50 C
态
0 C
T = 50 –25 = 25 oC
3
3、过程与途径
(1)过程:体系状态变化的经过。 常见过程如下: • 等温过程:体系状态变化在ΔT = 0条件下发生 • 等压过程:体系状态变化在ΔP = 0条件下发生 • 等容过程:体系状态变化在ΔV = 0条件下发生 • 绝热过程:状态变化时体系和环境间没有热交换 (2)途径: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 始态 终态 : 途径不同,状态函数变化值相同。
rHm(298K) = - 483.6 kJmol-1 • r: reaction, rHm表示反应的摩尔焓变 m:表示反应进度 为1mol, :热力学标准态
1、热力学标准态() :(对温度未做规定)
(1) 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时,表示各物质分压 为1105 Pa(100kPa);
(2) 反应及生成物都是溶液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
是吸热反应
20
•推广:对于反应 aA + bB = dD + eE
rHm=[dfHm(D)+efHm(E)]–[afHm(A)+bfHm(B)]
= i fHm(i) 例:求下列反应的反应热rHm ?
2Na2O2(s) + 2H2O(l) 4NaOH(s) + O2(g)
fHm /kJ·mol-1 -513.2 -285.83 -426.73
22
2、自发过程进行的动力:
a. 自动降低体系的能量; b. 体系有趋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有序状态 无序状态
如:NH4NO3的溶解(H>0)、CaCO3(s)高温分解
N2
O2
混乱度增大
二、熵(S)和熵变
1、熵(S) :表示体系内部微观粒子运动混乱度的物理量。 S越小,体系的有序性越好。
一、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
1、等容反应热:若体系在变化过程中,体积始终保 持不变(ΔV = 0),则体系不做体积功,即We = 0;
这个过程的反应热为等容反应热(QV)
QV = Δ U • 等容过程中反应的热效应QV等于体系的内能变化
10
2、等压反应热(Qp) :若体系在变化过程
中,P始终保持不变,其反应热为QP。
它形式的功为非体积功(Wf)。
6
2、热力学能(内能U):体系内部能量的总和 (1)内能是状态函数; (2)体系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确定; (3)体系状态发生改变时,体系和环境有 能量交换,有热和功的传递,因此可确定体
系内能的变化值,即△U 可确定。
7
3、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Q、W
状态(I)
2
2、状态与状态函数
(1) 状态:体系的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2)状态函数:热力学中能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 a、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值一定; b、特点:状态发生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决 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的具体步骤无关。
例:25 oC的水经过不同途径变为50 oC
100 C
始
25 C
(3)fHm在不同温度下数据相差不大。 如:C(石墨)+O2(g) = CO2(g) rHm = -393.5 kJmol-1 则: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 = -393.5 kJmol-1
19
3、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热rHm : 例:已知MnO、CO、CO2的标准生成焓fHm分别 为-385.2、-110.5、-393.5 kJmol-1,求
13
例1:用弹式量热计测得298K时,燃烧1mol正庚
烷的等容反应热为- 4807.12 kJmol-1,求其Qp值 解:C7H16(l) + 11O2(g) 7CO2(g)+ 8H2O(l)
n = 7 - 11 = - 4
Qp = Qv + nRT
= - 4807.12 + (- 4) 8.314 298/1000
Qv = U (V = 0, We = 0 ,Wf = 0)
12
(3) H(Qp)与U( Qv)的关系 U = Q + W = Qp + We =H – pV
H = U + pV = U + nRT
• 对液态和固态反应:V 0, H ≈ U , Qp ≈ Qv
•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V≠0, Qp≠Qv n = 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总和 – 反应物 中气体物质的量总和。 Qp= Qv+ nRT
设体系的体积从V1变化到V2,
• We = - PΔV = - P(V2 –V1) ∵U = Q + W 即U2 – U1 = Qp – P (V2 – V1)
∴ Qp = (U2 + P V2 ) - (U1 + P V1 )
令 H = U + PV H:新的函数-----焓
3、焓变 ( H ): Qp = H2 –H1 = H
4
始态 298 K,101.3 kPa
等温过程
298K,506.5 kPa
途径(II)
途等
径压
(I)
过 程
等
压 过
(II)
程
375K,101.3 kPa ΔT = T终-T始 =77K
等温过程 375K,506.5 kPa (I) 终态 Δp = p终-p始 = 405.2kPa
5
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H2
• (1) C(s)+O2(g) = CO2(g) H1= -393.5 kJmol-1;
• (2)CO(g)+1/2O2=CO2(g) H2= -283.0 kJmol-1;
• (3) C(s) + 1/2 O2 = CO(g)
H3
=
?
(无法测) 17
解:由Hess定律可知:H1 = H2 + H3, H3 = H1 - H2
∵ 反应(3)=反应(1)-反应(2)
∴ H3 = H1 - H2
18
2、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标准状态下,由各元素的
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该纯物质时的等压热效应。用
fHm(T)表示,单位:kJmol-1。 (1)最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fHm都等于零。
(2)一种元素有几种不同单质时,最稳定的单质是 指单质中最稳定的物态。如石墨(C)、O2(g) 、 I2(s)、Br2(l)、白磷(P)、斜方硫等。
• W和Q都不是状态函数,它们与变化的途径有关。
例1: 某封闭体系在某一过程中从环境中吸收了50kJ 的热量,对环境做了30kJ的功,则体系在过程中内能 变化为:
ΔU体系 = (+50kJ)+(-30kJ) = 20kJ
体系内能净增20kJ;
9
§5.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发生化学反应时,如果体系不做非体积功,当反 应终了的温度恢复到反应前的温度时,体系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一、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 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气体由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 • 热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 Zn + Cu2+ = Zn2+ + Cu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热力学第二定律)
a.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为非自发的,非自发过程也能发 生,但要借助一定的外力; b. 自发过程都可以用来做功; c. 自发过程的最大限度是达到体系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