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认知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章末小结
• 1、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体感受性可 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存在感觉适应现象。 知觉则是个体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 性、整体性、恒常性。感觉和知觉都依赖于感官所提供了 的直接信息。
•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品质 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和分配,注意的影响因素有注意 对象的特点、个体因素和活动的目的与组织。按照信息保 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 时记忆。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对于遗忘原因的解释有四 种: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可以分别从信 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 3.社会性经验 • 社会性经验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包括社
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 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会强调成熟和经验的作用,皮亚杰的独到
之处是提出了第四个因素,即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 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调节着心理发展的上述三种 基本因素,个体才有可能对所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建立统一联系, 使个体朝某一方向发展,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
3、思维同感觉不同,是对客观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创造性 思维的特点是新颖、流畅和变通。皮亚杰对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了四个 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个 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问题表征的方式、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动机与 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
4、对学习内容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考是学习的得以发生的基础条 件。只有掌握了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才能据此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学。
(2)复习。复习是记忆储存和保持的必要手段。如:根据艾宾浩斯遗 忘规律。复习一定要及时。
3.信息的提取阶段
根据记忆的编码特性原则,当提取时的线索(或者情境)与编码时的线 索越相似,提取的效果越好。如:当我们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时,儿 时的记忆就回浮现到脑海中。因此,学习时与回忆时的情境(或线索) 越相似,回忆的效果越好。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 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个体探索外部世界的最主要手段是用手抓 取物体和用嘴吸吮。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指的是内部化的思维或操作。在前运算阶 段,儿童不再依赖实际动作进行思维,而是在头脑中建立物体的具体形 象,即心理表象,儿童开始能够运用心理表象进行思维。
(三)注意的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对象特点包括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如:开始上数学课 时,教师出其不意地展示了一幅画,就会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
2.个体因素
影响注意的个体因素包括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等。如: 学生在考试中做错了某些题目,那么对错误题目的讲解比其他题目 的讲解会集中更多的注意力。
3.活动目的与组织
活动目的越明确,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价值越大,个体的注意越容 易得以保持。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比在嘈杂的菜市场中学习,更 容易集中注意力。
二、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的分类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
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遗忘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无法保持、提取或提取时有困难。遗忘是记忆过程中经常
一、注意
第二节 注意与记忆
(一)注意与注意的分类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根据注意有无预 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三种:不随意 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订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会出现以及需要克服的现象。 1.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的很快,以后
遗忘的速度会逐渐下降。例如:在学习的20分钟后,保持的百分比就只剩下 58.2%,一天后,保持的百分比为33.7%,而31天后,保持的百分比为21.1%。 因此,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2)干扰说 (3)压抑说 (4)提取失败
3.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记录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根据以往
的经验主动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使之具有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如远近、大小、亮度、颜色等,
但对于同一事物,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稳定不变,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如: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会随着物体的 远近而发生变化。距离越远,成像越小;距离越近,成像越大。但我 们判断物百度文库大小,不会随着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对认知的发生发展过程、认知的结构等 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认知解释。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个体动作。个体通过动作对环境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 原因。在适应过程中,皮亚杰引入了一个概念,即图式。图式是指动作 的结构或组织。个体最初的图式是由遗传获得,在这个基础上,儿童不 断与客观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在适应过程中,图式逐渐从低级向高级阶 段发展,形成不断发展着的认知结构。
的上课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对象上;汽车司机在开车时将注意 保持观察道路其情况上。 •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将注意分配到不
同的活动中。 如:教师在课堂上要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映;汽车司机一边 驾驶汽车,一边 观察路面情况等。
阶段。所谓形式运算,就是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离开 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 (三)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 1.成熟 • 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 2.练习和经验 • 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经验。经验可
以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 认识。如:我们看到的田野中鲜花的颜色、听到丛林中小鸟的鸣 叫等,都属于感觉。通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被称 为“五感”,其中视觉和听觉是心理学中较为关注的两种感觉。
(二)感受性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对问题有一个恰当的理解和表征,就意味着找到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四)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常用的功能上认识它。 (五)动机与情绪状态 对活动的态度、认识兴趣等,会影响到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
学习的认知基础
第九章 学习的认知基础
考纲提要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3、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
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4、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
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知识结构有了显著的变 化,思维摆脱了自我中心,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获得了长度、体积、 重量等的守恒,掌握了群集概念。儿童可以用心理活动来代替物理 活动,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在这个阶段的逻辑思维还需要依 赖于具体事物形成的表象。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从十一二岁开始,甚至包括成人在内,都属于形式运算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重要体现,所谓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 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意解决 的过程。
(一)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对问题解决专家和新手研究发现,专家和新手在知识以及认知结构上存在明 显的差异。
(二)问题表征的方式
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个体以其既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当 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的刺激时,就需要对原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重建, 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图式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认知结构,也 就形成了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皮亚杰八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三)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信息的编码阶段 (1)记忆材料的特点 (2)记忆材料的位置 (3)记忆材料的组织加工与学习程度 (4)个体的状态 2.信息的储存阶段 (1)采用有效的记忆术。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效果能力的特殊技术。
如:韵律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用顺口溜或歌诀的方式进行记忆。二十 四节气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 雪冬小大寒”。
(三)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所 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指这种现象。
二、知觉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 如:,一个苹果,感觉信息告诉我们,视觉上它是红色的、味觉上它是 甜的、触觉上是硬的、而知觉则是将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形成 了苹果(而不是橘子)的知觉。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 (二)注意的品质
• 1.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 2.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如:学生在45分钟
第三节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认识。
它反映的是事物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是认识的高 级形式,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 2.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3.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4.常规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讲,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三个: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如:给 你30个圆圈,在30个圆圈上创造出30种不同的图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感官所能觉察的最小、最弱的刺激量叫做绝对感受阈限,而个体 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量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两个同类刺激物的差异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差别感觉, 既能够察觉出它们的差别。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 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受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叫差别感受性。
(二)知觉的特点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
作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成为知觉的背景。如:我们在听电影中 人物的对话时,那么配乐则成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个体在受知觉刺激时,并不是把知觉对象作为许多个 别的独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们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我们看一 个人的外貌,可能不是单独看眼睛、鼻子、耳朵,而是五官的整体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