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55661_中小学通学拥堵问题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使交通拥堵问题加剧,尤其是城市中小学通学路的拥堵已经成为常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为改善城市中小学通学路拥堵问题,在分析通学路设计准则、具体拥堵原因及对象群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调研和数据统计的方法,提出通学路交通拥堵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的迅猛崛起,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也逐年增多,由于其出行带来的方便,导致汽车保有量呈指数型增长[1]。但也由此造成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城市中小学通学路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6]。在上下学高峰期,交通流量大,出行人数众多,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复杂多样,道路状况和天气情况的不确定,且混行、需要临时停车接送学生等等,大大减缓了车辆的通行速度,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负担,此外,在拥堵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且导致不必要的尾气排放,污染了环境。纵观以上通学拥堵的弊端,突出显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本次研究聚焦于上海市的中小学,通过分析对象群体特征,针对现象分析拥堵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交通拥堵模型。
1.通学路设计
学校与政府根据人流量及地域性问题共同设立通学路作为学生上下学的路径,并将从“人”与“效率”两个维度展开,
“人”即为把人的体验(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放在首位,通过设计规划等手段,实现舒适性的提高,
“效率”即为通行的效率,本次研究的目标就是提高通行效率。
1.1通学路的人性设计(三原则法)
1)安全性原则。通学路的建设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在通学路与其他道路的交叉口设立学校区域、车辆慢行等告示标志。增加安全措施,如划线、路面标线、隔离柱等[2]。
2)便捷性原则。通学路附近的停车场入口和周边小广场、人行横道相结合,减轻主干道的通行压力,同时提供接送车辆的限时停车位。另外,通学路要与社会道路以及公共交通等候站位置连接。
3)舒适性原则。道路的建设应该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人行道铺设地砖的颜色、道路的路灯、道路排水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另外,考虑人的体验,按照行人、非机动驾驶者、机动车司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尽可能照顾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的前提下进行多种类交通出行状态的综合组织和优化[3]。
1.2通学路涉及范围(“效率”准则)
1)在学区范围内的小区都能够通过通学路,安全有序地进入学校,从居住区到学校的通学路,不应该穿越城市交通大型主干道或者区域主干路。尽可能地降低学生上下学通过复杂交通路段的安全隐患。
2)实现道路交通信号设施设置和维护专业化,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设施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4],在学校门口可以考虑建设行人过街天桥,或者增加交通管控设施,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学生在过街时的人身安全,同时提高通行效率。
2.研究对象特性
本次研究的主要是大城市的中小学通学路路口拥堵问题,并以上海市松江区的中小学作为切入点。因此,可以把研究对象具体到上海市与中小学生,以下是对研究对象的特性分析。城市特性:将从流量、密度、速度三个维度展开。上海市,作为我国一线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的G D P 总值达到43214.85亿元,占地面积6340平方千米,人数2487.09万人,机动车保有量443万辆。从人口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城市的流量之大,加之学校的区域特性,就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另外,在特定的时间段,
“早八高峰期”、
“下班高峰期”等,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更为高频。换言之,在城市的大背景下,时间与区域的双重性,使学校门口的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在人口数据与面积比例上,同样直观地显示高密度问题,在校门口周围,居住区与校区的面积与人员比例超常。速度,体现在城市交通的高速度,以及有通勤需求人员对于通勤效率与速度的追求。另外,上海市松江区有新城区与老城区之分,学校的服务半径也不同,且中小学的发展不均衡、存在“择校”热的问题,引发远距离上学问题,从而增大城市交通压力。中小学生特性:该群体的年龄在7-18岁,其中,小学阶段在7-12岁,初中在12-15岁,高中在15-18岁。三类群体具有一定的学生共性,一是作息时间、学校规定的上下学时间过于集中,二是城市中的学校住宿设施较少,大部分为走读生,需要自行上下学。另外,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小学生的自主能力不足,依靠家长接送,所以,在校门口拥堵问题上,相较中学,小学校门口的拥堵现象更为严重。家长特性:家长“护苗”心态。交通的便利、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以及频发的交通事故、伤害学生案件等现状,让家长不得不对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越发重视,众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用车接送更放心,不敢让其独行,不敢假手于他人[5]。
3.拥堵问题分析
3.1原因分析
对于校门口的拥堵现象,分析拥堵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点:(1)时间特性与区域特性的双重特性加持下,校门口的交通流量大,且人员复杂,包括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等。(2)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复杂多样,在校门口,车辆混行、家长临时停车等待孩子等等。(3)通学路的设定不良,路线选择性降低。(4)道德自觉意识不足,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现象。(5)突发事故、恶劣天气、道路整改、临时维护等不确定因素。
3.2拥堵模型建立
对于上述的原因,将其划分与两类:可协调缓和、不可抗力,并且融合研究对象的特性,提出拥堵模型。对于可协调类的因素造成的拥堵称为常规性交通拥堵,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拥堵称为偶发性交通拥堵。
所谓常规性交通拥堵,可以理解为“常态化+规律性”的交通拥堵。将概念投射到研究问题中。中小学通学路在拥堵现象发生的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为上下学时间段的校门口通学路空间域。并且,此类交通拥堵现象发生的频率较高,趋于常态。依据模型特点,对于此类拥堵,可以从时间和空间切入干预,对主体与客体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所谓偶发性交通拥堵,即由于突发事故、恶劣天气、临时维护等不确定
中小学通学拥堵问题的分析
文/张莉杨姝杨瑞梅成金波金玉兰
12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2023.04